新闻人物素描(第2版)(全彩)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书名:新闻人物素描(第2版)(全彩)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一只普通的铅笔,既能随心画出几笔涂鸦,又能画出超写实的素描,这究竟是怎么练成的呢?
作者:满都拉著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10-01
书籍编号:30539598
ISBN:9787121370847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58304
版次:1
所属分类:艺术摄影-绘画
版权信息
书名:新闻人物素描(第2版)(全彩)
作者:满都拉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10-01
ISBN:9787121370847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源收集整理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所有内容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本站发布的内容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我们将及时处理!
内容简介
本书是国内一部梳理素描绘画在新闻传播中的应用,阐述以绘画技法表现新闻人物的特征、展现新闻的写实性以及绘画艺术性的美术图书。
本书作为工具用书与基础教程,适合插图绘画、美术编辑、编辑记者、图片摄影、广告创意、版式设计、网络美工、媒体营销、印刷出版等从业者和相关院校的师生参考阅读。
新闻人物素描
以绘画表现新闻人物
具有
新闻的纪实性
人物的典型性
绘画的艺术性
序言
善思者 行无疆
——从满都拉和他的《新闻人物素描(第2版)》说起
满都拉是我在新闻路上结识的好友。作为一个蒙古族人,他性情豪放,内心却十分细腻,特别是他有着一颗对所热爱的事业异常坚定、执着的心。在和他交往的过程中,你不难发现,他粗犷的外表下有着丰富的美术专业知识,以及对事、对人敏感、独特的观察、思考和见解。正因如此,他做的每一件事或者拿出来的每一件作品,都能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感动,这次嘱我作序的《新闻人物素描(第2版)》便是其中的一件作品。
满都拉是有心人,他始终坚持对专业的追求,长期关注新闻视觉与美术编辑领域,不仅从事新闻视觉的多种实践,还坚持研究探索新闻视觉的传播规律。从2012年开始陆续出版《美术编辑工作指南》《美术编辑创意手册》《期刊美术编辑指导教程》等,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窄领域”的专业书曾取得跻身当当网社科类图书销售排行榜前十名的成绩。
一年一书,殊不简单,《新闻人物素描(第2版)》便是他的新作。该书从新闻的角度谈人物素描,这是他作为媒体人和美术人,两栖融合创作的作品。不管是新闻,还是人物,抑或是素描,市场上能见到的大多是单独论述其中一个方面的图书,但跨界论述的书却是第一次读到,他从新闻谈绘画,从绘画看新闻,既有新闻的敏感度,又包含绘画的技巧学,角度非常独到,形式很是新颖,开拓的勇气可嘉,创新的成绩可喜。
这本书读来轻松,思考的内容却深,且很实用。绘画是一个非常费心费力的过程,尤其是在其他日常工作繁杂的情况下,满都拉能沉得住心、静得下气,专注地绘画,在短短两年时间里,根据新闻事件与出版时间的要求,画出了近百张肖像并挑选出63幅有新闻性、有看点的画作为案例,每一张都是那么生动独特、特点鲜明。难能可贵的是,他边画边探索,边画边总结,从中看得出每一张素描背后都有他认真的构思和技法,也正因为如此,他的新闻人物素描作品越画越精细,越画越有味儿,越画越成熟……
新闻报道包括文字、图片、图表、绘画等多种视觉形式,由于科技的进步与商业的影响,促使媒体日益重视发布能够激发人们阅读欲望、便于人们理解、接受过程轻松愉悦的内容。美术编辑的专业性与空间也随着媒体与社会的发展得到了提升与拓展。作为美术编辑的专业技能之一,绘画具有艺术鉴赏和记录保存的特点,增加了新闻的文化深度。素描在绘画中尤其注重造型与写实,以人物为绘画报道主体的新闻人物素描,描绘的人物生动形象,表现了人物的典型个性与鲜明特征,丰富了新闻的阅读形式。
作为一名全能选手,满都拉将美术编辑的实践工作上升到理论高度,将工作经验和成果转换成美术编辑系列专著,还发表了十几篇相关论文,及时地在这一领域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从最初广泛概括美术编辑领域的大论述,逐渐细化到创意设计、人物素描、数据图表等小角度、深切口的精细分析,体现了他对行业的广泛了解和对专业的深入认知,为促进美术编辑学的学科建设、专业人才的教育培养、行业职称的标准评定,奠定了基础。
本书和满都拉以前的作品一样,都带有实用工具书的性质,而工具书并不是一般作者所能把握的。应该说,从满都拉的系列美术编辑图书中,我们既能感受到他在事业上持之以恒的耐力,更让我们看到了他在学术上、理论上的专业水准。
善思者,行无疆。期待好友满都拉在自己热爱的美术编辑专业道路上越走越远,并有更多的新作奉献给读者。
2015年4月18日
前言
素描绘画提升新闻人物的表现力
新闻与绘画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记录与传递信息的不同方式。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最早的新闻形态可追溯到中国古代的邸报、古罗马帝国时期的每日纪闻等,将上层统治阶级的动态发布到各地要人的形式;绘画是在材料表面以特定工具及色彩描摹图像形态,记录事物、表达思想感观的过程。在世界各地发现的岩画证明,自远古时期起,绘画已是人类重要的记录形式。
绘画与新闻结合的新闻绘画报道在新闻史上影响深远。1842年,人们在英国创办了世界首份以图片报道新闻的《伦敦新闻画报》(Illustrated London News),克服了当时摄影照片无法制版印刷的问题,创刊号以绘画的形式再现了当年的德国汉堡大火遗迹,当期销量即达26000份。1884年,中国上海《申报》附赠8页以时事新闻图画为主体的旬刊《点石斋画报》,开启中国新闻的画报形式。绘画新闻不仅可作为新闻现场的客观报道,还可进行批评、讽刺等评论,中国的三毛、美国的黄孩儿等形象都是新闻绘画塑造的典型范例。
人是新闻报道的重要元素,现代新闻界多种人物画报、人物周刊、人物访谈、真人秀等人物媒体层出不穷。人的因素也影响了新闻写作,发展了从人物的故事切入的写法,增加了报道的人文性、趣味性、贴近性与可读性,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素描是绘画艺术的基础,不仅具备教学对造型能力的培养功能,也是独立的绘画艺术形式,还可应用于新闻报道、公益宣传、商业营销、办公文秘的美术编辑。素描写实的属性、单色笔触的快速成稿与新闻报道真实快速地反映现实具有相通性。素描的多元化应用在新闻领域产生了新闻人物素描,它针对新闻事件与人物动态,根据人们的阅读习惯,以大众审美为标准,运用素描技法,呈现新闻人物形象,结合影像、计算机、印刷等后期技术,适应报纸、期刊、网络、电视、手机等媒介的发布特点。
新闻人物素描作为新闻传播与美术绘画交融的专业技能,以新闻为背景,以人物为内容,以素描为表现形式,具有新闻纪实性、人物典型性、绘画艺术性,是美术编辑的重要表现形式。掌握新闻人物素描,需了解美术编辑与新闻报道的发展历程,根据绘画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分析新闻人物素描的特点,通过形体结构、空间透视、明暗色调的描绘,体现人物外形轮廓、容貌形象,突出人物在新闻事件中的情绪心态。素描作品在素描工具、装裱工艺与后期技术的衔接下,不仅可用作新闻人物的绘画报道,还可作为艺术画作展示在印刷品、电子屏、投影幕布、户外广告牌等媒介上,呈现多种形式的视觉效果,提升新闻人物的表现力。新闻是时间的易碎品,新闻人物素描的创作必须适应新闻报道出版发布的截稿期。如何既保障新闻的时效性,又符合美术的艺术要求,是新闻人物素描的重要课题。
为拓展素描绘画的发展空间,探索在限定的编辑流程与发布时间内,新闻人物素描的表现形式如何适应不同环境与艺术展示的要求,笔者梳理素描绘画在新闻传播中的应用,分析新闻人物与事件的特点,阐述素描绘画技法,选取63幅为《环球》杂志“圈子”栏目绘画的政治、经济、文化、体育、娱乐等领域的新闻人物素描作为案例进行分析,著成本书,以供探讨研究。
简体版(第1版)
繁体版(港澳台地区发行)
2019年5月7日
第1章 新闻人物素描的基础概论
新闻人物素描是针对新闻事件与人物动态,根据人们的阅读习惯,以大众审美为标准,运用素描技法,结合影像、计算机、印刷等技术,适应发布媒体的特点,呈现新闻人物形象的美术编辑技能。了解美术编辑的发展历程,分析绘画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以素描技法提升新闻人物的表现力,是美术编辑的重要表现形式。
1.1 美术编辑概述
新闻人物素描是美术编辑主题的视觉补充,也是新闻报道编辑思想的具象化。美术编辑注重内容表达与视觉元素的融合,从原始单一的绘画记录行为演变为与现代新闻传播、营销、科技结合的专业职能,具有编辑性、艺术性、技术性三重属性,覆盖新闻、办公、宣传、商业等工作领域。
1.1.1 美术编辑的发展
美术编辑学是研究以美术技法表现信息的综合学科。美术编辑作为编辑行为,是采用美术技法,根据视觉规律,对信息元素进行选择、整理、组织、加工、记录并优化传播的编辑过程,涉及新闻报道、商业营销、办公文秘、公益宣传等领域;作为职业,美术编辑是指从事此项工作的专业人员,既是视觉的编辑者、创造者,也是视觉的管理者、培训者。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与技术变革,美术编辑从就地取材在石材上简单地绘画记录,发展到以成熟的技法,在不同载体上,运用多元化材质以文字、图像、色彩、互动效果等不同元素呈现主题内容。
1.远古时期:美术记录的意识萌芽
从远古时代开始,人类已经用雕刻或简单的颜料在岩洞、山崖、石壁等处进行绘画和雕刻,用以记录生产生活,表达思想和愿望,内容包括狩猎、订立契约、歌舞奏乐、骑马格斗等。在人们于世界各地发现的岩画中,距今最久远的已有四万多年的历史,成为人类最早的文献形式。岩画反映了人类在开蒙之初即具有以美术的形式进行记录与表现的意识。美术编辑萌芽时期将记录方式与美术形式融为一体的形态,也为下一阶段文字符号的产生与更成熟的美术表现形式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中国岩画
非洲岩画
印第安岩画
欧洲岩画
2.农耕时代:图文并行的美术编辑
进入农业社会后,人类接触与创造的物质资源增多,信息记录与传递的需求增加,信息载体从石材、兽骨等发展到金属、丝帛、纸张等轻便、易存储与传递的形式。从图画中提炼形成象形文字,如公元前4000年埃及产生的圣书字、公元前3000年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的楔形文字、公元前1800年中国商代的甲骨文等,之后文字的图画性逐渐减弱,象征性增强,增加了表音的元素,呈现符号化特征,成为独立书写记录的符号。同时美术的表现形式强化,突出了信息的逻辑性,提高了编辑的记录性;印刷等复制技术的出现,为美术编辑发展成专门的职业奠定了基础;在内容上,美术编辑主要围绕宫廷或宗教的主题,为庙宇教堂创作的宗教故事的绘画等,体现出了强烈的主题性。
3.工业革命:科技新知的美术编辑
18世纪,人类进入工业社会,机械化、大批量的生产逐渐取代手工作坊的少量定制,价格低廉的批量产品促进了大众消费。大规模生产推动美术编辑职业化。批量复制技术对美术编辑提出了新的材质与技术规范,让独立的专业设计人员、插画师成为衔接内容与出版发布技术的重要环节。面对印刷技术的机械化生产,美术编辑不仅要考虑编辑内容的阅读美感,还需适应机械化的复制与传播过程,如适应早期轮转印刷机的报纸垂直版面,在铸版和卷筒纸印刷机出现后,打破栏的限制,可横排编辑文字。绘画领域因科技原理的发展涌现出现实主义与印象主义等画派,丰富了美术编辑的表现形式。
4.信息社会:多元融合的美术编辑
20世纪,信息成为重要资源,突破了以往社会以物质和能源为主要资源的形态,网络和数字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美术编辑的综合性,开拓了计算机、平板移动设备、智能手机等新的显示设备与呈现效果,增加了互动反馈等应用。在绘画形式上出现了计算机绘画等,大众也可通过多种图文软件自主地应用美术编辑技巧。美术编辑与数字工具和网络平台,得到了全面融合,使得平面版面活动化、活动画面立体化、视觉效果感官化(在视觉之外,增加了听觉、嗅觉、味觉效果)、视觉应用触控化。通过虚拟技术,加强人与环境的互动,使人们获得全方位感受。
四大文明的象形文字
工业革命的技术进步
1839年第一台木质便携照相机面世
19世纪60年代的轮转印刷机
印象主义绘画作品莫奈的《日出·印象》
19世纪晚期的石印机
垂直式版面
水平式版面
IBM 标志的演变
数字技术的多元融合
2012年全球海底电缆分布图
多种电子显示设备
脱离光盘实体,从立体拟物到扁平化符号
1.1.2 美术编辑的特点
美术编辑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强化艺术、编辑、技术三个特点,注重大众审美与观看阅读的愉悦感,以新闻时效性与真实性为原则,结合不同载体与发布渠道,达到主题鲜明的视觉效果。以视觉规范管理理念,创造商业形象,体现企业社会责任,注重商业价值,满足消费者需求,推动商业购买力。
1.体现艺术、编辑、技术
美术编辑的艺术性、编辑性和技术性三大特点,在不同时期,因社会需求与科技进步而不断优化,体现不同的主题。
1)艺术性
艺术性是美术编辑的本质属性,表现美、创造美、规范美,契合视觉传播规律的特点,关注人们的审美需求。美术编辑的艺术性来源于绘画的平面视觉、雕塑的立体视觉、图案的逻辑视觉、透视的空间视觉,以及造型的再现力与创作的表现力。
2)编辑性
编辑性体现美术编辑收集、分类、组织、传播信息的特点,关注语言书写符号的文字、科学规则的数据、形象思维的图像、心理联想的色彩、承载信息的版面。编辑性实现了美术编辑对事物现象进行记录、表达、保存、传承的功能。
3)技术性
技术性体现美术编辑所需要呈现的内容构想转换为现实的最终效果将受载体与传播渠道的影响,因而关注材料与科技,关注印刷工艺、影像技术、数字与网络技术、物质载体与传播渠道的特点。技术性是美术编辑将创意设计从想法转换成现实,实现最终效果的技术支持与物质保障。
2.注重商业价值
商业是以货币为媒介进行交换,从而实现商品流通的经济活动,包括提供商品和服务的营利行为。商业价值让现代美术编辑不仅需要突出艺术、编辑与技术的特点,而且需要注重商业应用,以视觉元素与美术方式促进消费行为,注重企业形象、产品包装、广告推广等视觉传播。
肯德基
折页
纸包装
金属包装
1)标志
建立品牌标志、建立规范的视觉体系,是商业竞争的手段之一。1903年,德国AEG 电器公司指定建筑师及设计师为其设计商标,对工厂建筑到宣传资料等进行一系列设计,形成商业的统一视觉。
2)广告
广告围绕限定的主题,宣传推广产品形象、机构品牌、商业理念、公益风尚、行为规范等。广告视觉具有精度性及强调版权与商业利益的特点,与创意、色彩、营销理念结合,形成醒目的视觉效果。
3)包装
包装是为了将商品传递给大众,在流通过程中,为保护产品、方便储运、展示陈列、促进销售,依据不同情况而采用的容器、材料、辅助物及所进行的操作,并考虑重复利用、显示内装物等。
1.1.3 美术编辑的职能
美术编辑的职能主要是围绕编辑主题,根据载体和发布特性,编辑视觉元素,从平面延伸到立体空间从静态版面延伸到活动画面,覆盖大众传媒的新闻环境、企业与产品的商业环境、工作与管理的办公环境社会公益的宣传环境。职业层级分为初、中、高3个层级,需具备艺术、编辑、技术、商业等职业素养。
1.工作环境与内容
美术编辑的工作环境包括新闻、办公、商业、宣传,工作内容根据所处理的具体视觉元素与编辑方式来区分。主要进行信息的组织整理与发布、组织机构的形象塑造、广告宣传的创意设计等。
2.职业层级与素养
美术编辑的职业层级围绕编辑主题,以视觉元素的整理提炼、视觉规范、创意设计为标准,分为初、中、高3个层级。美术编辑职业素养包括美术功底与编辑意识的专业基础,计算机、印刷、影像等技术的应用能力,以及沟通能力、商业概念、法律意识等。
1)美术功底与编辑意识
美术功底体现在平面、色彩、立体等构成理念、插图绘制等绘画技巧在美术编辑实践中的应用编辑意识涉及对内容的收集、筛选、整理、组织的能力及对文化的理解力。
2)技术与设备的应用
了解影像技术、电子照排、印刷出版和电子显示等技术,科学地选择材质,规避设想与实践的差异最大限度地实现美术编辑的设计与转换。
3)沟通能力与法律观念
沟通能力保障美术编辑与编辑环节的对接,具备商业营销与成本意识,可计划工期与成本预算。法律观念指版权意识,特别是处理图片及文字等,尊重作者,保护版权、肖像权等。
1.2 新闻绘画报道
新闻与绘画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记录与传递信息内容的不同方式,新闻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一特点,与绘画以图像形态表达思想的艺术形式融合,形成了新闻绘画报道。新闻的故事性与绘画的表现力丰富了美术编辑的表达形式。
1.2.1 新闻报道
新闻来自人类社会传递消息、交流沟通、获知外界动态以调整自身认知与行为的需要。最早的新闻形式可以追溯到官方公告,如中国封建社会的邸报、古罗马帝国时期的每日纪闻,将上层统治阶级的动态发布到各地要人。16世纪,商业贸易繁荣的意大利的威尼斯出现一份刊载贸易、商情等信息的Gazette 手抄小报。17世纪,出现了以期刊为名的印刷品。20世纪,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传播形式陆续诞生。
1.新闻要素
新闻要素可概括为5W+1H,即when(何时)、where(何地)、what(何事)、why(何因)、who(何人)、how(何果/办法)。传统新闻写法采用倒金字塔结构,将最重要的新闻内容写在开头,每段只写一个内容,每段内容的重要性依次递减,可快速编辑。
2.人物新闻
人不仅是新闻必备的要素,也是社会与自然活动的主体。现代社会传播渠道是多元化的,以人物为报道主体的媒体成为新闻报道的重要形式,包括人物周报、人物周刊、人物专访、电视真人秀节目、网络人物专题等。
从新闻报道与新闻受众(读者、观众、听众)的角度来说,人物新闻是以人物为切入点,报道新闻,解读新闻,增添新闻的接近性和人情味。从新闻媒体作为独立的组织机构角度来说,新闻机构不仅需要读者的关注,也需要广告经营的支持。新闻事件涉及的人物个性与行为,给新闻绘画提供了创作题材与空间。
People杂志
kremlin.ru网站
德国电视辩论
Miami Herald头版
庭审绘画
欧美国家的法庭一般限制新闻摄影设备对现场的拍摄,常以手绘图片取代摄影照片来表现庭审现场。在欧美法律观念中,传统上认为法庭是神圣的,法官是高贵无比的,照相或者录像有亵渎法庭和法官的嫌疑,因此法庭对公众和文字记者开放,但不允许拍照,于是“法庭画家”成为唯一能够提供法庭画面的人。
单色法庭绘画
彩色庭审绘画
1.2.2 绘画艺术
绘画是在材料表面以特定工具及色彩描摹图像形态以记录事物、表达思想感观的行为。已知的最古老的绘画是在法国肖维岩洞中发现的大量史前壁画,据测定,证实该壁画为3万多年前旧石器时代的人类绘画与雕刻,现代绘画形态遍及木材、纸张、画布、金属、电子屏幕等。
根据绘画所用的工具与技术及文化背景,绘画类型包括传统形式的壁画、以油画和水彩画为主的西方绘画、以水墨为主的东方绘画、雕刻制版的版画、数字技术的CG计算机绘画、使用胶水或糨糊把实物贴在画面上的拼贴画等。现代绘画有印象派、野兽派、超写实主义(照相写实主义)、表现主义、立体主义、达达主义等派别。
1.素描绘画
素描是绘画艺术的基础,也是对造型能力、美术基本功的练习与培养。因其写实的属性,既可以作为独立的作品,也可以作为颜料着色前的底稿或快速记录灵感的草稿。人物素描是以素描形式进行的绘画。
素描即以单色的笔触进行的绘画,可理解为朴素的描绘或素色的描绘。广义上,素描包含一切单色的绘画,使用少量色彩的绘画也可归为素描。不仅包括铅笔、炭笔、粉笔、蜡笔、钢笔、圆珠笔等的绘画,单色的水彩甚至单色的油画都可以划归素描的范畴。
呈现素描的材料,除纸张、金属、布面、陶瓷、石材等表面可留下线条痕迹的材料外,电子绘画也可以在显示屏幕上直接作画。
2.人物绘画
人物画是以人物形象为主体的绘画。人是社会和自然活动中的主体,即使是在虚拟出来的神话世界、未来世界、外星世界,人的形态也是首要参考体。绘画人物不仅可以描摹人物的身形动作、神态举止、衣着仪态,表现人物的性格、心理、社会地位等,还可以反映历史事件、神话传说、寓言哲理等。
达·芬奇《圣安娜与圣母子》
素描,1499—1500年
油画,1510年左右
中外人物油画
达·芬奇《蒙娜丽莎》
罗中立《父亲》
韩熙载夜宴图
《韩熙载夜宴图》是中国五代时期画家顾闳中奉南唐后主李煜之命以绘画形式记录的大臣韩熙载家聚会宴请的情况。由于当时南唐与后周南北对峙,南唐势弱,韩熙载出身北方望族,后主李煜虽然倚重,但仍心有猜忌,得知一些朝中官员要去韩宅聚会,故派顾闳中与另一画师前去了解真实情况。顾闳中在宴会后根据记忆绘制了该画呈送后主。该画以连环长卷的方式描绘了夜宴全程。
1.2.3 绘画报道
绘画报道是运用绘画技法,以大众审美规律为标准,以新闻事件为内容的视觉报道形式。绘画报道是新闻报道的具象化,其直观呈现新闻事件的特点,既具有艺术表现性,又具有故事感染力。绘画报道的形态可从报道内容和绘画形式上进行区分。
1.报道内容
从报道内容上看,绘画报道既可作为对现场的视觉记录(客观报道),也可以从主观立场出发发表批评、讽刺等评论性内容,还可以通过画面讲述故事娱乐大众。
1)新闻绘画
绘画作为一种记录方式,以直观的形象还原人物与事件,可以与文字配合,也可独立作为新闻报道。出版人赫伯特·英格拉姆1842年在英国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份以图片报道新闻的周刊《伦敦新闻画报》(Ill ustrated London News),当时受印刷技术的限制,新闻照片无法制版,于是创刊号以绘画的方式再现了1842年德国汉堡大火遗迹的场景,当期销量即达26000份。1884年的中国上海,《申报》附赠8页以时事新闻图画为主体的旬刊《点石斋画报》,开启中国新闻史上的画报形式。
英国《伦敦新闻画报》1842年创刊号头版刊登的汉堡大火素描
上海《点石斋画报》19世纪刊登的时事新闻图画
美国《美利坚信使报》1913年刊登的庭审人物速写
法国画家热罗姆于1861年以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雅典城的庭审案件为题材的创作的作品《法庭上的芙丽涅》
2)评论绘画
新闻报道包括消息、通信、特写、评论、专访等。作为报道的新闻绘画可还原新闻现场与人物,注重写实。作为评论的新闻绘画,可采用夸张变形等手法,针砭时弊,主观评论,这类绘画一般要求读者具有相同的文化观念。
美国政治漫画《芝加哥法庭上的芙丽涅》,1884年发表于Puck 杂志。画中政客身上布满文身,嘲讽他身背许多丑闻
美国《纽约日报》黄孩子漫画
3)娱乐绘画
新闻不仅传播新知,还具有娱乐消遣的功能。19世纪,新闻业娱乐漫画蔚为风尚,普利策创办的《纽约世界报》(New York World)在1895年的周日版首发系列漫画《黄孩子》(Yellow kid),成为世界第一个彩色漫画,促进了报纸周日版的发行,刺激了广告、玩具等产业的发展。中国近代史上的漫画人物“三毛”,1935年在上海《晨报》副刊《图画晨报》上刊载并获得广泛关注。
中国上海《晨报》副刊三毛漫画
2.绘画形式
绘画报道作为新闻与绘画结合的产物,呈现形式可选择单色或彩色,绘画风格可运用写实、卡通或写意,以及讽刺与象征,也可对摄影照片进行绘画重现与绘画加工。
1)单色与彩色
色彩是影响人的心理情绪的重要方式。单色绘画降低了色彩对情绪的影响,以明暗关系突出形体造型,易给人客观、冷静、肃穆的心理感受,可独立出现,也可用于着色前的底稿。彩色绘画采用彩色颜料或在单色插图的基础上着色形成,呈现油画、丙烯、水彩等效果。
2)绘画风格
根据绘画的笔触、色彩、对新闻报道的反映,绘画风格可分为客观再现的写实风格、形象活泼的卡通风格、强调典型特征或表达观点的写意风格。写实风格对主要特征与细节局部等遵从绘画对象在现实中的表现,形成客观、严谨的印象。卡通风格放大突出某些特征,达到形象活泼、阅读轻松的效果。写意风格的造型与色彩融入了变形、暗示等艺术变化,以视觉形象体现了对客观现实的思考,表现立场与观点。
3)绘画重现
新闻绘画来自真实的新闻报道,新闻照片也是新闻绘画的重要来源。绘画重现以照片为原型,可表现新闻照片中的特定元素,如人物、事件、场景等,直观地以绘画的笔触再现光影记录的形象。绘画重现在保留原照片真实客观性的同时,融入绘画的艺术效果,增加了人文气息。
4)绘画加工
绘画加工是保留原照片的基本信息与特征,增加艺术想象进行加工,在不影响真实性的原则上,创造新的视觉形象。绘画加工的图片在保持图像对现实的客观反映之外,更体现绘者对绘画对象的理解与认识,表达了客观摄影未展示的延伸信息。
不同色彩效果
素描效果
油画效果
丙烯效果
不同绘画风格
写实
卡通
写意
图片绘画重现
图片来自
The New York Times Magazine
“刀锋战士”皮斯托瑞斯
图片绘画加工
图为泰国出租车司机坤黄
1.3 新闻人物素描
新闻人物素描是新闻传播与美术绘画交融的专业技能,是在新闻编辑主题下,通过绘画技法表现新闻人物的特征、展现新闻的写实性以及绘画的艺术性,以新闻为背景,以人物为内容,以素描为表现方式,丰富新闻人物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