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手机就够了!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书名:摄影,手机就够了!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
作者:光影流刑地著
出版社:浙江摄影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11-26
书籍编号:30546503
ISBN:9787551414852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19286
版次:1
所属分类:艺术摄影-设计
版权信息
书名:摄影,手机就够了!
作者:光影流刑地
出版社:浙江摄影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11-26
ISBN:9787551414852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源收集整理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所有内容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本站发布的内容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我们将及时处理!
摄影,手机就够了!
柴晋宁
序言的标题是一句挑衅意味十足的话,这句话也是光影流刑地的Slogan,我们一用三年。
一开始只是手机摄影交流群里的一句玩笑话,并不是说手机可以挑战相机,而是说手机可以满足基本拍摄需求的同时,又有着无限的可能性。虽然在很多方面,手机确实比相机更具有优势。
关于摄影,作为一个影像媒体和组织,如果没有一个态度,如果不能输出一种价值观和审美观,那无疑是没什么价值的。“摄影,手机就够了!”就是我们的一种看上去很犀利的态度,但也不乏娱乐性。
光影流刑地成立于2013 年9 月,专注于手机摄影的推广。2015 年4 月,我们开发了自己的图片社交应用dosnap。这两个平台都聚集了国内最专业的一批手机摄影达人,除此之外,这本画册的筛选范围也覆盖了国内的主流摄影平台,它和光影流刑地成立时的初衷是一致的——筛选这个世界上每天最值得看的一些手机照片推荐给大家。
轻、快、隐蔽性强、易操作、全球化、及时的社交展示功能……这些都是手机有目共睹的优点。后iPhone 时代,“手机摄影”这个词大家都已经很熟悉,如果你是光影流刑地的订阅者,在过去的三年里,你也一定见证了中国手机摄影艺术的发展,有那么一群活跃分子,他们远远区别于只是拿手机用来自拍的人,他们用手机这个小工具,创造出了大量无与伦比的摄影作品。
iPhone的普及对手机摄影发展的贡献是最不可估量的。和西方国家相比,中国手机摄影的起点可以说是一样的,2016 年的IPPA 摄影大赛有众多获奖者来自中国。因为客观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区别,我们的手机摄影作品和西方世界差距不大,但差异较大。简而言之,无论建筑还是空气,还是目之所及的拆迁与兴建,呈现在手机屏幕上的中国可以说都是一派灰蒙蒙的色调。
除了已经开始尝试把手机摄影职业化的达人,本书的大量照片出自普通手机摄影爱好者之手。手机让全球进入一场影像制造的狂欢,当然这场狂欢也产生了很多的视觉垃圾。
本书共有100 多位作者,照片全由手机创作,他们都来自中国。画册筹备的时间一年有余,看上去不像文字创作那样艰辛,但对于视觉要求严苛的我们来说,也并非易事,况且这也是光影流刑地的首次出版物,经验甚少。
本书选片媒介不同、要求不同,图片编辑需要享受筛选过程。这是一个去伪存真的过程,多轮筛选和忍痛割爱之后,剩下的照片更值得见诸纸端。我们编辑这本书的最大感受是:普通人拿着手机总有那个抵达诗意的一瞬间,唯有那些照片才有可能是好照片,但不会多。现在我们倒更担心一件事情:人们随手删掉的废照片,恰恰有可能是好照片。
摄影对于大多数年轻人来说,还只是一种自恋的方式,这是必要而必经的阶段。我们不光热衷记录,更热衷表演,至少是在二维的屏幕上暂时塑造一个完美的局部、永恒的自我。拍自己、拍朋友、拍一切美好而奇趣的事物。摄影表面是对抗衰老,其实是数码时代消遣时间的最简单的生活方式,正所谓时间的艺术。
人一旦有权利,就会滥用。当代人最典型的一个行为就是摄影。但,人其实没有摄影这个权利,只是有了工具。有了工具人自然就会产生“侵略心”,所以,相机是一把隐形的猎枪,手机就是一把隐形的手枪。技术让影像表达的权利看上去很公平,而且这种“权利”会让人误以为自己很有创造力。每个人都在记录,而且天经地义。这是一种本能错觉。记录、占有、重复、出卖隐私、模仿、无聊、亢奋、罪恶、羞耻、迷恋于技术……归根结底,人类文明自恋的方式很多,而摄影术只是反馈速度最快的一种。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有更多的画面当事人是无法用相机记录的。手机,大大提高了这种记录的可能性,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除了拍照功能,每一个手机本身都已经变成了一个离我们最近的黑洞,随时会把人类这种视觉动物裹挟进去。
我们并不满足于手机摄影仅仅是一种全球化的生活方式,而是希望通过这个最便捷的小工具来工作,甚至进行专业化的影像创作。纸质画册是照片的传统归宿,也是我们公认的摄影艺术最富魅力的一种展现形式。虽然手机影像产生于手机,理应只在移动端传播、死亡、再生,这好像才是这些数码图片的宿命所在。
经过一年多的征稿和筛选,才确定了这些照片呈现在各位读者眼前。筛选过程中,发现很多照片形式大于内容,国人的整体摄影水平还是比较低的,物质环境不足,缺乏认同,不会表达自我,只能模仿。所以,也常常会有人依赖后期软件,弥补客观环境和心理上的落差。摄影作为一种人类的表达方式之一,自然难免受表达手法和形式上的套路的限制,但是我们在这本画册中是极力避免的。我们力求呈现的是新鲜的影像以及不那么职业的记录个性化的语言。如果照片本身承载的信息量和美感很少,就很难被录入。
那么,这本画册出版的照片有没有一个筛选标准?有,那就是—风格和形式不人云亦云;较少的后期软件使用痕迹;具备一定的人文精神与艺术水准。和传统的评定标准没什么不同,不过值得称道的一点—它只是由手机创作出来的而已。
很多照片,只有出发,没有抵达。好照片其实没那么容易获得,不过享受手机摄影的过程是更重要的。
在此,感谢浙江摄影出版社,感谢编辑林味熹。感谢参与此画册各项工作的团队成员:武冬青,熊珊珊,宋元策,张嘉元,张鑫。
感谢提供设计帮助的朋友:戴天、杜林柯。
柴晋宁于上海
2016年7月5日
出离疲惫
举起手机,不经意间开启一种新的状态,摒弃了冷眼和焦灼,不再顾及凌乱与疲惫,记录真实的眼前。
手机摄影真正实现了我们说的“人人都是摄影家”!手机摄影于我而言已是工作、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用手机做影像日记,记录工作、生活的点滴变得那么轻松、自然和有趣!拿起手机拍起来,轻松记录,快乐生活!
鲍利辉 / iPhone 6s
刚子 / 魅族M3
茶尾大仙 / 华为Ascend P6
曾子豪 / iPod touch 6
李楠CAFA / iPhone 5
蒋得好 / iPhone 5
迷思特牛 / iPhone 5s
仁杏绿茶 / iPhone 6 Plus
迷思特牛 / iPhone 5s
串串 / 小米 2s
糖宝 / 步步高vivo X3t
2008年,我第一次见到iPhone,是在一家水货手机店,售价让人望而却步。直到现在我还清晰地记得那时点击屏幕的触感,以及手机横过来图片自动感应给我带来的震撼。8年过去了,它已是日常工具,回想当初与它初见的瞬间,似乎冥冥之中就注定会和我有着躲不开的关系。2009年,我拥有了它,除了给我带来无比的存在感和虚荣的同时,也渐渐改变着我拍照的习惯。
在这过程中,我不但找到了自己,找到了价值,还找到了组织,找到了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网友、粉丝。
3年前,一个在日后给我极大帮助、鼓励和认可的组织在网络上找到了我,它叫光影流刑地 —一个专注手机摄影的自媒体。3年过去了,光影流刑地日渐强大,吸引了几十万的精准用户关注,每天推送优质图文,上架自家的App产品dosnap,举办线上手机课程,并且即将出版第一本摄影画册。非常荣幸、开心、骄傲,与光影流刑地结下了这个缘。我们彼此进步、鼓励、成长,为这个小小的细分领域做着自己那一份微不足道的贡献!
卢根 / iPhone 5s
多布 / 三星 GALAXY Note 2
冯永强 / iPhone 6
世界旁观者
在媒介如此发达的时代,能否看见早已不是问题,如今考验我们的是如何选择一种方式去看,如何选择一个自己的角度旁观世界。
happyacat / MOTO XT928
吴轩 / iPhone 5s
韩松@原画册 / iPhone 5c
我的照片大部分都是在离家不远的地方拍的,有的弄堂巷子离我的房间不过两三百米远,但是几年来从未走进去过,一旦哪天走进去,就是一个新的世界。
手机摄影非常平等,一来简化了器材,二来给了普通人也能模仿一些大师作品的机会。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它也需要我们去维护这个平等关系,用手机拍摄更容易抓住一些奇妙的场景,但这些捕捉不应该只是简单的猎奇,无论是景或物,除了在拍照瞬间尊重自己一刹那的判断,也应该与拍摄对象建立一种联系,倾听它们的感受,体会它们的呼吸。
PlusO / Sony Z2
柴宁波 / iPhone 4s
齐聪 / iPhone 5
伟度 / iPhone 6 Plus
刨花板 / iPhone 6
李吉 / iPhone 6s
阔夫塔(潘超越)/ iPhone 6 Plus
王亚龙 / iPhone 5s
马晓军 / OPPO Find 7
邬烈威 / iPhone 4s
在我看来,摄影的最大魅力是让我们在面对现实这个纷繁复杂的多维世界时,可以将其中的一个片段抽离出来,形成一个完全独立的二维空间,这个空间既与现实世界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关联,又有着它独立存在的意义。这就是摄影赋予我们的神奇感受。我所需要的就是让这些照片释放出一种和现实若即若离、趣味横生的意义。
无所谓对象是什么,无关乎时间、地点、场合的安排,它们只是这个客观世界的构成,我恰巧出现在它们面前。但是,它们必然地在这个世界的哪个时候曾经客观存在,我和它因为机缘相遇,产生了一个新的事物—照片。就像布列松在火车站碰巧遇见那个跳过水面的人,这是一件关乎自我存在、关于时间相遇的有趣话题,通过摄影,它们被黏合了。接着,因为这种巧合,这些产生的照片被赋予了一些新的意义,这些意义是宽泛而多义的,但它们必定有别于现实本身,也必定新生出各种对我们心灵和思想的触碰,这就是摄影带给我们的意外。
沈建华 / 三星GALAXY Note 3、iPhone 6 PIus
邬烈威 / iPhone 4s
潘晓春 / iPhone 5
潘晓春 / iPhone 5
Alex / iPhone 5s
kin明 / Moto X
Elias / iPhone 5s
陆瑶蓉 / iPhone 5s
杨思源 / iPhone 4s
光合光合 / iPhone 4s
张成刚 / iPhone 5s
刘辛耘 / iPhone 6s
宋元策 / iPhone 5
子陽 / iPhone 6
穿越风景
记录与被记录的边界渐渐模糊,在手指触摸屏幕、时光凝固的瞬间,镜头背后的自己隐约变成了风景的一部分。
陈佩丽 / iPhone 6
珊桑 / iPhone 5c
大芳 / 红米2A
李少侠 / 步步高vivo X5
關魚一場水 / iPhone 6
汉子Zz / 一加手机 2
金晶 / iPhone 4、iPhone 5s
Joe Chow / iPhone 4s、iPhone 5
汪小汪 / iPhone 6
2015 年5月,我在北京的画展上认识了一位艺术家。他的手机摄影作品让我感到惊讶,手机竟然也能拍出这么美妙的作品。很快,我也开始了手机摄影之路,并一发而不可收。从喜欢到热爱,从热爱到痴迷,每天,手机摄影陪伴着我,随时随地,课前课后……我是一名舞蹈老师,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多于陪伴家人的时间,每天陪伴孩子们练功,见证了长期接受舞蹈训练后孩子们的形体变化。我经常说,美是藏不住的,画面中的她们清新脱俗,一举一动都散发着优雅的气息,我喜欢用手机捕捉这美的画面。渐渐地我发现,用摄影艺术来表现舞蹈艺术,两种艺术的完美结合竟是如此的美妙……
FFang / iPhone 6
Cargofox / iPhone 6s
米拉 / iPhone 6 Plus
谭卓清 / iPhone 6
吴恼厮 / OPPO Find 5
Ladymraz / 魅族MX4、iPhone 5
郑若荔 / iPhone 4s
大B哥617 / iPhone 5
戴天 / iPhone 4
echohuang / 步步高vivo Y27
无之无化
图像被观看、感受、思考层层叠叠覆盖,画面中的一切都那么远又那么近,熟悉而又陌生,清空思绪,去体验它们的存在。
手机摄影对于我而言,只是一个随身携带的拍照工具。简单、方便、快捷的创作方式让我可以在碎片化的时间里运用手机摄影表达我当时的心境。手机的表达方式,也让我更好地站在第一人称的位置上去观看自己,去表达自己对一些事物的看法和态度;去记录我的所见;去描述一些自己在生活当中的忧伤、孤独、迷惘、愤怒等琐碎的情感。
杨明 / iPhone 5s
杨明 / iPhone 5s
猫可乐Mcolor / iPhone 5s
多布 / 三星GALAXY Note 2
邪静 / iPhone 5s
素人沐恩 / iPhone 4、iPhone 5s
王十元 / 华为荣耀6
王十元 / 华为荣耀6
空尘 / MOTO RAZR HD、MOTO X STYLE
Colorful Aura / iPhone 5
K先生 / iPhone 6
AKINO / iPhone 6
温瞳 / 三星 S5830i
何雄 / iPhone 4
郑若荔 / iPhone 4s
郑若荔 / iPhone 4s
avecil / iPhone 5
墨生 / iPhone 6
我是一个很随性的人,不太会预设,工作时间以外拿起手机拍起来实时和方便。我的手机相册里有18000多张照片,从2014年头到现在,中间还删了很多。从来没有定下主题去拍什么,就像有时候我上下飞机都会拍一张,只是记录在具体到秒的时间点我人在那里。非常态和环境会有更多触发点,也不全是疲于日常,只是脱离日常会显得更需要记录。可能我念旧,希望保留尽可能多的琐碎细节。
所以,大部分时间手机只是帮助我图像记忆的工具,可能也因为这样,手机里的照片和视频跟我的关系更亲密些。比如连拍了很多张,因为上一张和下一张嘴形不一样,会记得这两张照片中间到底说了什么话,而这些话在当时又引起了什么样的反应之类,都是非常私人的。
徐晚晚 / iPhone 5s
飞跃地平线的火箭弹 / Sony Z2
耿昊 / iPhone 5s
王佑佑 / iPhone 5
季芮民 / iPhone 5
wing / iPhone 5、iPhone 5c
wing / iPhone 5、iPhone 5c
串串 / 小米2s、Nubia Z9 mini
Molly / iPhone 5s
汤懿 / 三星GALAXY Note 4
梁喜兵 / iPhone 6
范统 / 魅族MX4 Pro
杨明 / iPhone 5s
光影课堂
手机摄影基础篇
持机姿势
首先你要知道,在镜头打开的状态下,手机的音量键是可以当作快门使用的,所以不一定每次拍摄时都需要点击屏幕。
另外,某些带调节音量的耳机,其音量键也可以触发快门,这在许多不方便手持手机按快门的时候,非常实用。
普通的拍摄方法
侧拍法
仰拍法
①②普通的拍摄方法:在街拍时,这种拍摄方法容易暴露自己,可能会引起被拍摄者的不适,导致照片不自然,甚至引起争议。
③侧拍法:身体与被摄体呈90°夹角,将手机横握手中,放在侧腹部位置拍摄。适合与被摄体距离较近,不想引起对方注意时可使用该方法。
④仰拍法:将手机贴近地面,镜头向上抬起拍摄。适合拍摄创意角度,展现被摄体高大形象,或想把混乱的背景去掉时使用。
俯拍法
偷拍法
⑤俯拍法:将手机高举过头顶,或者使用自拍杆,利用快门线或遥控器来控制快门,可以得到特别惊喜的创意影像,在旅游景区拍摄时,也能规避掉远处的杂乱人群。
⑥偷拍法:我们知道用微信发语音的时候,会把手机竖直放在面前、嘴巴对着手机下端说话,这时候手机镜头就朝向你对面了。如果你打开摄像头再做这个动作并且说话呢?那别人都会以为你在发送语音,其实你手指已经按下快门(音量键)了。
根据拍摄环境和题材的不同,灵活地使用各种持机姿势,更有利于我们拍出精彩的作品。
⑦普通的拍摄方式
⑧侧拍法
⑨仰拍法
⑩偷拍法
网格线
在相机设置里面,把网格线打开,会有助于我们拍摄时构图。
比如可以利用网格线的三分线和交叉点,拍出黄金分割式的构图,在人像、风光、建筑摄影时很实用。
曝光
后期不是万能的,比如过曝的区域就无法修复。前期合理的曝光,对照片的最终效果会有很大帮助。
但是手机和相机不同,大部分的手机都是自动测光、自动曝光,本身都没有光圈、快门的调节功能。在某些特殊的环境里,无法获得准确的曝光,或者无法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
不过大多手机都可以简单地手动调节曝光,比如让照片更亮或更暗。以iPhone为例,如图所示。
在拍摄时,点击拍摄区域内的任意位置,就会出现一个黄色的小方框,这就是测光和对焦的位置。这个位置是可以变化的,你点击哪里,它就会去哪里。而且它会根据所在位置的亮度来自动调节照片的曝光。比如你把它放在暗部,照片就会变亮,反之变暗。
自动曝光拍摄效果
手动调节曝光拍摄效果
在某些情况下,我们需要对焦的位置,不一定就是最佳的测光位置(因为测光和对焦是在同一个位置,就是这个黄色小方框),这就需要手动调节曝光了。小方框旁边有一个黄色的小太阳,上下有一条直线轨迹,向上调节照片就会变亮,向下调节就会变暗。
点击拍摄区域的任意位置对焦,出现黄色小方框和小太阳,然后用手指在屏幕上向上或向下滑动,就可以调节曝光的明暗了。如图所示。
慢门效果自带编辑
慢门效果
我们知道大部分手机都没有调节光圈、快门的功能,想拍摄创意照片的话,就要借助第三方软件。比如拍摄图中所示慢门(长曝光)效果。
借助第三方App可以很容易地调节快门、光圈和感光度。iOS平台有Slow Shutter(免费)软件,安卓版有Camera FA-5 lite(免费)等软件可以选择。
在使用第三方软件拍摄慢门效果的时候,必须要使用附件把手机固定住,因为曝光时间长,手持可能会晃动,造成照片模糊。如左图,就用了三脚架来固定手机。
自带编辑
手机都自带编辑器,如果对后期要求不高的话,完全可以应付照片的一般调节,如水平矫正、裁剪、调节影调、添加滤镜等。部分手机的自带编辑器非常强大,已经可以代替多数后期App了。
如上图,iPhone 5s自带的照片编辑器。
原图
调节后
手机摄影后期流程及特色APP教程
手机摄影后期概念
有时候我觉得,“手机摄影后期概念”这句话本身就是个噱头,应该说“手机摄影后期应用”更准确一些。因为对后期来说,手机摄影和相机摄影有什么区别呢?没区别。除了使用的硬件不同,根本没区别,理论和概念都是一样的。
所以在这一章节所讲的内容严格来说不分手机还是相机,都适用。
后期是摄影的一部分,但后期做到什么程度是需要考虑的;而且照片在拍出来(无论手机、相机)以后就已经被后期了。为什么iPhone 800万像素比其他手机1300万像素的手机拍出来的照片要好?因为iOS系统的处理能力很强大。
我们暂且以“眼见为实”作为照片真实的样本,然后把后期大致分为四个类别:
1.还原真实:某些情况下,会因为客观原因导致拍出来的照片失真,比如在阴天下拍摄,色彩饱和度会降低,后期增加一些饱和度,还原本来的真实色彩。在客观的真实下,只简单调节影调是还原真实。
2.美化真实:比如去掉脸上的痘痘、天空的电线、玻璃上的污垢等瑕疵,都属于对真实场景的适度美化。美化真实可以满足人心里对美好的向往,用力过度就是掩盖真实了。
3.掩盖真实:篡改照片上的物体位置、颜色、细节等,都属于主观作假,许多广告画面就是这样。这在新闻摄影、纪实摄影里面是严格不被允许的。
4.重塑真实:对照片进行拼接、重叠、合成、变形等,属于后期的高级玩法。重塑后的场景空间并不真实存在,可照片却是存在的,算是创意摄影。
想一想,你修片的时候属于哪一种后期呢?用美图软件磨皮、液化属于哪一种呢?
建议:对后期入门者来说,应该先做到还原和美化真实,然后再考虑掩盖和重塑真实。不要连把照片正常处理都做不好,就想玩创意。有时间还是先学点色彩搭配、曝光知识、构图技巧、艺术审美等比较靠谱。
这里我先分享后期的一般步骤和流程,按优先次序如下:
1.裁切:拿到照片后,看是否需要二次构图,如果需要,就选择尺寸裁剪一下。
2.矫正:矫正画面中的线条(水平或垂直线)。线条是照片的骨架,决定画面的平衡,特别是建筑和风光类照片。这里推荐一款矫正线条的应用(iOS平台下载,12元):SKRWT,比如知名手机摄影师Cocu刘辰等以拍摄城市建筑见长的摄影师都用这款软件。
3.影调:曝光(明暗关系)和色彩都属于影调范围,除了前期拍摄时的光线魅力之外,后期应该调节影调。曝光方面,减弱高光、提亮暗部也可以增加对比度调整局部曝光。色彩因为受光线和环境影响,拍出来的照片可能会偏色等,这些都可以在后期进行适度还原。这些基础功能大部分软件里面都有,不特别推荐。
4.瑕疵:除掉瑕疵。这一步就属于“美化真实”了,可根据需要自由选择。如脸上的皱纹、衣服上的褶皱、不该出现的事物等。Pixlr、Snapseed等App里面都有去除污点的功能,效果还不错。
5.装饰:如果在这方面有要求,可以适当做一下装饰效果。比如相框、滤镜、黑白、字体等。大部分软件都可以,不特别推荐。
6.创意:这里就属于重塑真实了。用软件对照片进行合成、变形、局部色彩、重曝等。
虽然后期修片没有标准的流程,各有各的习惯,效果好就行。但还是有规律可循的,上面的优先次序就是一般的修图步骤,如果你刚入门,建议一步步来,一口不能吃成胖子。
原图:画面松散,稍显杂乱,有不必要的东西。
比如这张照片,很一般,画面松散,主体不明确,周边也杂乱,几乎就是废片。那么通过裁剪式二次构图可以改善这种状态。
可以看到,裁剪的非常多,把主体放在画面左边,虽然是背面但所占比例很多,而且影调偏暗,也就突出了。其他人都成了配角,画面也有了情绪和故事性。
该图裁剪后,画面更加紧凑,有了节奏感和压迫感。
原图:其实不管前期构图还是后期二次构图,你都要了解一些构图的基本知识才行。起码你在裁剪的时候,要多换几个不同的构图比例,看怎样才能更合适。也就是把哪里去掉,把哪里留下,需要认真思考一下。
裁剪后的效果,视觉冲击力更强。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