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花意——线描花卉从起形到插画创作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书名:黑白花意——线描花卉从起形到插画创作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线描画册临摹手绘插画入门,线描画教材素材画稿元素,花卉插画画集,素描书籍速写书
作者:芦珅著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19-10-01
书籍编号:30602187
ISBN:9787115511508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19900
版次:1
所属分类:艺术摄影-绘画
版权信息
书名:黑白花意——线描花卉从起形到插画创作
作者:芦珅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9-10-01
ISBN:9787115511508
版权所有 · 侵权必究
内容提要
朵朵绽放的花儿,芬芳迷人。花卉以其自身的绚丽多姿,美化着我们的生活环境,并因它们的优雅和美丽成为艺术家们喜爱描绘的主题。
线描绘画通过对几何线条的组合与排列重新创造被描绘对象的整体,靠黑色排线与纸张的白色形成的黑白对比来构成光感与“色彩”,带给观赏者一种视觉上的美学感受。
本书共分7章,从认识线描绘画讲起,前2章讲解了绘画工具、排线和起形等基础知识。第3章至第7章则分别从光影的表现、形态与构造、单枝花卉、多枝花卉、花卉组合等方面讲解了线描花卉绘制的主要技法。全书整体编排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方便读者学习并逐步提高绘画水平。
本书适合热爱花卉主题的绘画爱好者及绘画初学者阅读学习。
序
快速入门——树立自信心
树立自信心是绘画的第一步,不要胆怯,抛开一切干扰,用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去画,直到完成。在整个过程中你会产生一些疑问,将这些疑问用笔记录下来,在后面的课程中寻找答案,一定会有所收获。
1.测量比例
首先通过目测确定整枝花的长度。确定花冠的位置,约在花整体高度的四分之一处,使用直线进行标记,并用较长的竖线画出花的中轴线。
2.概括轮廓
概括出花各部位的轮廓,花头可以概括为梯形,花托可以概括为三角形,叶片则可以概括为椭圆形。
(更多种起形方法可以在第2章中找到。)
3.细化轮廓
继续用较短的切线细化花朵各部位的轮廓,玫瑰形态得以初现。
4.修饰轮廓
用铅笔修饰轮廓线条使其更加圆润,并用橡皮擦除多余的辅助线。绘制时要注意铅笔线条尽量清淡精细,为线描上色保留余地。
5.勾勒墨线
用针管笔描画外轮廓,沿铅笔线勾墨线,注意力度均匀,保持线条流畅。勾墨线之前要有信心,仔细观察花朵整体形态,尽量做到一气呵成。
6.填充细节
用排线的方法画出玫瑰花整体的纹理脉络,表现出花瓣、叶片与花茎的质感。
7.完成绘制
在绘制整体色调时,要让排线保持一定的规律。用曲线对花瓣的色调进行刻画,然后用短平的线条对花茎进行刻画,最后绘制叶片的线条要根据筋脉的纹理走向进行递减排线。
第1章 工具与画线
1.1 工具的选择
线描绘画的绘制工具比较简单,按用途可分为:描绘工具、修改工具、辅助工具以及固定工具四类。
工具概览
1.针管笔
2.钢笔
3.美工笔
4.铅笔
5.自动铅笔
6.全沙橡皮
7.硬橡皮
8.可塑橡皮
9.高光笔
10.马克笔
11.美工刀
12.美纹胶带
13.夹子
14.画板
画线效果
003
005
笔尖较细的003号笔与005号笔主要用于刻画细节。
01
02
03
01号笔至03号笔的笔尖依次增粗,主要用于描绘轮廓,也可勾勒形体细节。
细记号笔
粗记号笔
粗、细记号笔一般用于局部的加工刻画,也可用于局部涂黑颜色深的位置,但因较难涂改需谨慎使用。
美工笔正侧锋
美工笔偏侧锋
美工笔正锋
美工笔背锋
美工笔主要用于绘制变化的线条,因其笔尖特殊的形态,加上力度的变化,可画出粗细不一的线条,使画面富有动感。
修改工具
修改工具在线描绘画创作中一般作为辅助,如橡皮一般用于擦除或减淡起稿的铅笔线,而高光笔则一般用于遮盖错误的钢笔线。
磨砂橡皮的使用
磨砂橡皮质地坚硬、颗粒粗,可用于擦除错误的墨迹线条。使用时手部力度可稍大,注意不要多次反复摩擦,以免磨损纸张。
高光笔的使用
用高光笔填充白色墨水,可在暗背景里画出白色线条,作为描绘笔使用,可产生特殊效果。
高光笔也可用于遮盖白纸上的错误墨线。使用前请确保墨水通畅,并在错误线段处果断涂画,可反复涂画直至将错线消除。
1.2 直线与弧线
直线和弧线是线描绘画中两个重要的线条元素,各种排线和笔法的变化都由此产生,熟练掌握直线与弧线的画法是画好线描作品的前提。
直线的画法
绘制直线时要以正常的姿势和力度握笔,眼随笔尖,手腕固定不动,通过手臂的水平运动带动画笔,画出一条水平的直线。
绘制中存在的问题
紧张和过度握笔都会产生不平滑的直线,因此绘制时心态要放松,可从短线段开始练习并逐渐增加长度。
毛糙
手与纸间摩擦大
解决办法
我们可以使用短线接笔的方法来完成长线的绘制;也可在手掌下方垫一张光滑的纸,从而减少手与纸面之间的摩擦,绘制出一条流畅的直线。
分段进行绘制
绘制时在手下垫纸
线的控制
控制力也是画好线条的重要因素,可分为边界控制、方向控制、力度控制、距离控制、速度控制等,下面我们以借助边线的方式来绘制一组线条。
借助边线
用铅笔轻勾边线,在其范围内画出方向、疏密不同的直线。熟练之后可以徒手脱稿练习,这样可以训练手眼的协调力。
弧线的画法
短弧线的画法
短弧线在绘制花头与花瓣时用得较多,绘制时要以正常的姿势和力度握笔,眼随笔尖,用手腕及肘部进行弧形运动,画出平滑的一段弧线。
长弧线的画法
长弧线在面积较大的花朵和叶片中常用,绘制时要以正常的姿势和力度握笔,眼随笔尖,手腕固定不动,以肘部为轴匀速移动,从而画出一条长弧线。
改变力度
运笔的轻重缓急会影响线条的粗细和浓淡,这些变化可以显示出花朵的形态与光影效果。
力度由重变轻
力度由轻变重
力度由重变轻再变重
力度由轻变重再变轻
改变速度
速度的变化可以使线条呈现出不同的观感。匀速运笔可以画出浓密的线条,给人带来稳重感;而快速运笔则会画出清淡且尖锐的线条,给人带来速度感。
匀速运笔
快速运笔
1.3 排线
单一的线条通过交错移动可以产生出一组组排线,同时根据力度的变化,还可以画出不同的明度效果。
单一的排线
直线排线
绘制直线排线时首先画出一条直线,然后将笔移动到这条直线起始处的下方,这个过程中笔不接触纸面。然后从这个点平行于上一条直线继续画直线。多次重复这个过程得到一组排线。
直线排线的密度变化
在绘制一组排线时通过改变线条之间的间距,可以产生不同的明度变化。不同密度的排线多用于表现植物花卉的明暗效果。
弧线排线
绘制弧线排线时的画法与直线排线类似,绘制时注意每条弧线的弯曲度要基本相同,控制好用笔的力度。
弧线排线的密度变化
排线时通过线条之间的间距变化来表现不同的密度效果,与直线排线相比,弧线排线更具动感。
点排线
绘制点排线时要以正常的姿势和力度握笔,笔尖接触纸面,稍作停留形成黑点,水平移动形成点线段,多行平行的点线段形成一组排线。
点线排线的密度变化
点间距离的变化,可以产生出浓淡渐变的明度阶,模拟出不同的光影效果。
交叉的排线
交叉排线的画法
首先画出一组单一的排线,然后在上面继续绘制另外一组排线,让两组排线之间保持在30°左右最为适宜。不管重复多少次排线,每组排线的线条要始终保持两头细中间粗的形式,否则将无法与其他组的排线正常衔接。
交叉排线的密度变化
排线时距离与方向的变化会产生明暗变化的明度阶,这种变化模拟了光线照在物体上形成的柔和过渡的明暗效果。
第2章 如何起形
2.1 概括起形法
形态简单的花卉,可以用几何形状概括出各部分的主要特征,这样绘制起来会更容易。
1.利用基本几何形状整体概括
花卉形态结构较为简单,花头可以概括为方形,花托位置可以概括为三角形,叶片及花茎可以概括为椭圆形和长方形。此方法可从整体层面抓住花卉的主要特征,避免开始时就被细节吸引。
2.细化几何形状
在大形体上继续概括细化,使得花卉形态初步显现。
3.叠加几何形状
花瓣和叶片可以继续用基本的几何形状进行叠加和套嵌。花头是各种椭圆形的集合,右侧叶片则由圆形和椭圆形组成。
4.完善形体
细化形体轮廓,使用较深笔触的线条连接各种形状组成的花瓣和叶片。最后擦除多余的线条。
2.2 辅助线起形法
动态和各部分错综复杂的花卉,可借助辅助线来确定各部位的形态和位置,这样便于迅速画出主体形状。
1.利用辅助线概括主体
连接花卉各部分的端点,形成一个多边形。用倾斜的长线画出花茎的位置和动势,结合概括法画出花朵、叶片的基本形态。
2.细化主体形态
继续用辅助线画出花头和叶片的层次关系,需注意花朵各部分的位置形状对比,不可过分拘泥于局部细节。
3.细分主体层次
细分花头的内外层次,描绘花瓣和叶片的翻转形态。
4.描绘外轮廓
依据铅笔起稿线勾墨线,需注意花卉整体的形态和不同部位的质感对比,用曲线勾画出花瓣柔软的形态,用直线刻画花茎坚硬的质感。
小贴士
起稿时一般使用2B铅笔进行绘制,注意下笔要轻,避免在画纸留下无法擦除的痕迹。
2.3 模糊起形法
模糊起形时需从整体入手,意在笔先,眯眼观察花卉的整体结构,这种方法适合描绘动态的花卉形态。
1.模糊画出大形
首先观察大体形状,笔随眼动,在纸上用曲线轻松地画出花卉各部分的主要外形。
2.区分各部分形态
继续用轻松自由的笔触画出花瓣的层次,叶片可用圆形和三角形进行概括。
3.绘制细节层次
擦除多余的线条,深入细节刻画。花头的动态、花瓣和叶片的翻转动态都要细致画出。
4.勾勒墨线并完善细节
按照铅笔稿勾勒轮廓线,这时需注意花瓣上线条的粗细变化和叶片轮廓起伏的小细节,这样才能让花卉形态显得丰富生动。
2.4 拓稿转印法
拓稿转印法利用硫酸纸的透明和摹写特性,可以得到准确且清淡的铅笔线稿,便于之后用勾线笔勾勒。
1.绘制草图
在白色素描纸上用铅笔勾勒出三色堇的形态,此时用笔可以随意放松,注意图形需要反向绘制。
2.准备描摹工具
把描摹工具(透明硫酸纸)覆盖于草图之上,如果担心纸张移动影响绘制,可用纸胶带加以固定。
3.精细描画
用方便铅粉附着的软性重色铅笔在硫酸纸上勾勒并丰富花卉细节,进而得到一张准确生动的铅笔线稿。
4.准备转印
将硫酸纸翻转180°后,将已绘制的一面水平覆盖在另一张白色素描纸上,同样也可使用纸胶带进行固定。
5.初步绘制
将硫酸纸与素描纸固定好后,同样用转印工具在背面进行再次勾画,这样做主要利用压力使正面的铅笔粉末转印到空白的素描纸上。转印工具可以用精细的自动铅笔或者钝而硬的铁针,注意描绘时需要贴合线条,以便铅笔粉末的附着。在勾画时可以随时翻开硫酸纸,与素描纸进行对比。
6.继续绘制
转印铅笔线条时注意勾线的力度可以稍大,不时掀起硫酸纸检查铅粉的附着情况,形体细微处需要仔细耐心地描绘。
7.描画完成
转印描绘时整体的力度需保持一致,以便铅粉均匀地附着在素描纸上,此种硫酸纸转印的草稿可以重复使用,以便获得多张相同的线稿。
8.铅粉线稿
经过描摹转印最终可以得到清淡且准确的铅粉印记。硫酸纸转印法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可以主观调整修改。最终的线稿也方便擦除覆盖,使纸面更整洁。
第3章 光影的表现
3.1 光影
在线描花卉作品中,除了形态之外另一个因素就是光影。对光影的了解和掌握是画好线描花卉的基础。
三大面
光源照射在物体上时会产生出深浅不同的明度变化,可以简化为亮、灰、暗三大面。在线描绘画中需通过排线的变化来表现三大面和光影效果。
花卉因复杂多变的形态和颜色等原因,削弱了三大面的光影效果。但万变不离其宗,了解三大面的规律可以更好地对花朵形态特征进行描绘。
以玫瑰为例,层叠的花瓣形成了顶部平面和侧部圆柱形体,光照射在花朵上就形成了上图中的明暗效果,这种观察方式便于更好地表现出花朵的立体感。
五大调
光线在形体结构上的深浅变化形成了五大调子,了解其规律和变化可以将物体表现得更加圆润立体。线描绘画中需要通过交叉层叠排线的方式来表现这些光影的变化。
五大调在花卉上的变化因其形态的不同而呈现出复杂的效果,因此在表现时不可过于墨守成规,要视情况做出相应变化。
因花瓣的层叠及翻转形态,在光的照射下就形成了富有变化的五大调子。花朵的五大调子可以简单归纳为上图的样子,绘制时对其细致刻画,密集排列色调。
3.2 色阶
色阶形容的是光照在物体上的变化范围。花卉五颜六色且形态各异,因此全面而变通地了解色阶,会使线描花卉的表现锦上添花。
以亮部色调为主的光影
光照充足或者颜色较浅的花卉,亮色占据大面积,绘制时要着重于表现物体的纹理和脉络的描绘,注意留白。
以灰部色调为主的光影
阴天或者以中性色为主的花卉,灰色占据大部分面积,绘制时侧重于对物体转折的描绘。
以暗部色调为主的光影
光照不足、形体变化明显以及深颜色的花卉,暗部占大面积,绘制时首先描绘暗部及细节,然后对灰部和亮部逐一进行刻画。
以亮部色调为主的光影
使用005号笔向投影逐渐增加排线的密度,表现出颜色较浅或处于晴天中的花朵色光影。亮部在整体色调中占50%,灰部与暗部各占25%。
以灰部色调为主的光影
使用005号笔至03号笔分别绘制五个区域的色阶,可表现中性色或处于阴天中的花朵光影。这种情况下灰部在整体色调中占50%,亮部与暗部各占25%。
以暗部色调为主的光影
使用005号笔至03号笔交叉层叠排线,可表现深色或处于暗处的花朵光影,这种情况下暗部在整体色调中占50%,亮部与灰部各占25%。
3.3 光影的绘制
因针管笔和钢笔的材料限制,表现光影效果时需要逐步逐层进行描绘。
球体的光影
球体上的三大面与五大调子的变化具有代表性,它可以描述大部分形体在光线下的效果。绘制时要先从暗部入手,通过层层排线过渡到亮部色调。
从暗部入手进行排线。
叠加排线,使明暗交界得以过渡。
深入刻画灰部与亮部,加重整体色调。
完善局部细节,丰富整体的体积与光影。
1.起稿,暗部用粗线,亮部用细线。
2.沿形体排列暗部色调。
3.用粗笔描绘阴影,用细笔描绘灰部。
4.向亮部推进色调。
5.用003号笔画亮部色调,留出高光。
6.在明暗交界处叠一层色调。
7.丰富暗部与阴影处的色调。
8.横向绘制灰部色调。
9.加重暗部色调,完善细节。
玫瑰的光影
花朵的造型较为复杂,在绘制之初可以将其归纳成基本的几何形,因此三大面与五大调子的变化规律在绘制玫瑰花朵的光影时依然适用。
分别对每个花瓣的暗部进行排线绘制。
通过叠加排线的方式对明暗交界处的色调进行细致描绘。
加重花瓣边缘翻卷处的暗部色调,增强整体的立体感与层次感。
使用交叉排线绘制投影,增强整体细节的刻画,完成绘制。
1.起稿,依据光影画出轮廓。
2.分出明暗两阶,在暗部平铺排线。
3.在花瓣投影处进行交叉排线。
4.对暗部进行层叠排线以加重色调。
5.对灰部色调进行过渡绘制。
6.绘制明暗交界的转折处的色调。
7.绘制内侧花瓣的亮部色调及层次细节。
8.再次加重暗部,刻画交界处。
9.绘制投影,深入细化完善形体。
3.4 不同角度光照下的光影变化
不同角度的光照射在物体上会产生不同的光影效果,自然中的光照条件虽然很复杂,但我们依然可以对其进行归类处理。在绘制前要仔细观察光源,并掌握其对物体产生的影响,在这一基础上进行细致描绘。
左上方光照
光线从左上方照射,物体右侧处于暗部。由于花瓣层次较多,所以暗部形状及交界处的变化也较为复杂,绘制时色调要统一铺排,然后逐一区分,做到整而不乱。
正面光照
光线从正面照射,物体的色调由中心向四周逐渐变暗,因此花瓣的所有细节层次都可以清晰显现。绘制时需要从最暗的位置,也就是花瓣内层的底部位置开始,刻画亮部色调时注意控制排线的密度。
顶部光照
当光线从顶部照射时,可以更好地呈现出花头的整体光影结构。在绘制时首先找到暗部转折处的位置,以此入手统一铺排暗部色调;然后绘制处花瓣间的层次效果,注意花瓣边缘翻卷处亮部的留白处理。
背面光照
光线从后方照射时属于逆光效果,在此种光照下物体会形成较明显的白色轮廓光边,可以表现花瓣的轻薄质感。绘制时要从花头中心处开始铺色调,然后把亮部色调画在转折处。
3.5 用不同笔法表现光影及质感
在线描绘画中,通过点与线笔法的变化可以表现出花卉的光影变化以及不同质感,我们可以通过点与线的组合、线条的曲直变化等方法来表现花朵的光影。
点状画法
控制点的大小和疏密排列,可以表现一种淡雅轻柔的效果,此画法可用在绘制植物的花蕊色调或构造密集的部位。
长线画法
通过线的疏密与长短曲直的变化,可以表现出花卉不同部位的光影质感,此画法适合表现细长形态的花卉。
短弧线画法
短弧线主要用于光影效果的表现,通过线的疏密和层次变化可以画出丰富的明度效果,这种画法适合表现单一光源下的花卉。
曲线画法
通过笔在纸上的连续圆圈运动可以画出这种效果,同样可以通过控制线条间的疏密变化来表现不同明度的光影,曲线画法适合表现形体细碎的花卉。
第3章 光影的表现
3.1 光影
在线描花卉作品中,除了形态之外另一个因素就是光影。对光影的了解和掌握是画好线描花卉的基础。
三大面
光源照射在物体上时会产生出深浅不同的明度变化,可以简化为亮、灰、暗三大面。在线描绘画中需通过排线的变化来表现三大面和光影效果。
花卉因复杂多变的形态和颜色等原因,削弱了三大面的光影效果。但万变不离其宗,了解三大面的规律可以更好地对花朵形态特征进行描绘。
第4章 形态与构造
4.1 花卉剖面图
花卉一般由花头、花茎、花叶组成,这些部分的形态变化构成了千变万化的花卉造型。了解花卉的组成有利于更好的绘制出其形体特征。
4.2 花瓣
花瓣的结构与形态变化形成了不同的花卉造型,它是花卉最为显著的外在特征。绘制前要仔细观察其包裹的层次结构,然后再对其进行深入刻画。
花瓣的起伏结构
花瓣看似轻柔微小,但也有曲直起伏的结构变化,对其充分了解有助于更好地表现出花卉的体积感,下面以最具代表性的玫瑰花瓣进行举例分析。
注意,用钢笔表现的花瓣,一般深色调都位于形体转折处于凹陷的位置,这样可以有效地表现出花瓣的体积感。
花瓣的转折结构
花瓣除了整体起伏外还具有翻转的变化,这种变化形成了花瓣的复杂结构,下面让我们简单地分析一下这种变化。
小贴士
绘制花瓣的结构与轮廓脉络时,需要注意线条的粗细、浓淡变化。
用笔虚实有变就能表现出花瓣的转折结构,如左图。而用笔单一、生硬,就会形成平面效果,如右图。
花瓣的形状
花瓣的形状千变万化,但是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圆形及其变体,这样在绘制时就可以迅速地确定花瓣的形态特征了。
圆形的花瓣
圆形的花瓣十分常见,玫瑰、山茶等花卉的花瓣都是近似圆形的。一般情况下,圆形的花瓣形似碗状结构,在光线照射下会出现较小的背光区域。
扇形的花瓣
扇形的花瓣上部宽阔、下部收缩,至尾部形成短柄,整体形状类似扇子。扇形花瓣会在尾部形成窄小的收缩,整体转折位于上方,如郁金香的花瓣便是扇形结构。
椭圆形的花瓣
椭圆形的花瓣可以看作是圆形的拉伸,菊类花卉如雏菊、大丽菊、日本菊等都具有此类形态特征,其表面纹理为左右对称的弧形。
水滴形的花瓣
此类花瓣尾部细长似水滴,百合等花卉的花瓣可以归纳为水滴形。绘制时要注意轮廓弧线的控制,其纹理呈轴线放射状。
花瓣的层次结构分析
玫瑰的花瓣层次结构较为复杂,绘制时可以将其归类简化为五层的组合套嵌关系,这样在表现时即可做到规整有序,又可清晰掌握与表现其整体的关系。
中心层
中心层的花瓣为椎体结构,包裹花蕊。
近中层
近中层的花瓣可以概括为斜椎体结构,包裹中心层花瓣。
包中层
包中层的花瓣可以概括为对称斜柱结构,左右环绕于近中层周围。
套层
套层的花瓣类似于柱体结构,这层的花瓣明显向外侧翻转。
外层
外层的花瓣可以概括为扁柱体结构,花瓣整体宽阔凹陷,边缘翻转明显。
花瓣的层次形态表现
花瓣的内外层结构和大小形态都各不相同,对其进行拆解分析有助于花卉特征的描绘,做到生动表现。
上部为玫瑰花瓣,其面积由外至内逐渐缩小,外层花瓣凹陷起伏明显,笔触按照花瓣筋脉和结构描绘。
下部为万寿菊花瓣,其整体花冠近似球状,花瓣呈扇形错落排列,内外侧花瓣面积差异明显,笔触按花瓣放射状纹路描绘。
4.3 玫瑰花瓣的绘制解析
花瓣形态和质地的不同,形成了我们日常所见的万千花卉。下面将以玫瑰花瓣为例讲解其结构与绘制方法。
1.观察花瓣的造型结构,并用铅笔对其结构轮廓进行简单勾画。
2.使用005号笔勾画花瓣的外轮廓,使用平滑的曲线来表现花瓣的动态特征,注意花瓣翻卷处线条的曲折变化。
小贴士
勾画轮廓时注意线条的变化,绘制脉络时要沿着主脉络向两侧分散勾画出次脉络。
3.继续使用005号笔勾画出花瓣的纹理,注意线条方向要根据花瓣的动态进行改变。
4.绘制花瓣的色调关系,注意线条的疏密变化。
5.绘制下面几片花瓣的投影,每片花瓣的形状结构不同,投影的形状和方向也是不同的。
小贴士
用密集的排线绘制花瓣的色调和投影。
4.4 花头
花瓣的有序生长和组合方式形成了形态各异的花头,绘制时可以将其归纳为简单的几类几何形体。
用几何形体归纳花头
绘制之初我们将花头归纳为简单的几何体,可以养成整体观察的习惯,有助于快速掌握花卉的显著特征。
半球体
半球体的花头中花瓣层层包裹形成平整的顶面,此种形体主要以郁金香为代表。绘制时笔触需按照花瓣的纹理结构呈弧线并列排布。
球体
花瓣层次错落、紧密包裹,形成球体结构,此种形体以玫瑰为代表。绘制时笔触需按照花瓣的结构和纹路进行排列,注意转折处的线条变化。
圆柱体
花瓣整体细长,向内卷收形成桶状的圆柱体结构,主要以马蹄莲为代表。绘制时需注意笔触流畅,按照纹理结构安排疏密。
花头的形状
花瓣的不同形态以及组合方式的变化形成了不同种类的花头形状,我们可将其大致归纳为齿轮状、钟状、漏斗状、舌状等形状。
花头的光影塑造
一朵花由花苞逐渐开放到最终枯萎,每一时期都会形成不同的光影效果。下面将通过对一组不同时期花头变化的讲解,介绍不同时期花头的结构与形体特征,从而深入学习光影的塑造方法。
不同角度的花头与结构
花卉的生长方式与朝向让花头呈现出不同的角度,这样绘制出的花卉更有生机。下面将以半圆状花头的虞美人花为例进行讲解。
虞美人从含苞待放到盛开,其整体结构变化很大,但依然可以用基本的几何体来概括。基于插花造型的考虑和花卉的生长规律,虞美人花朵会呈现出不同的角度和透视变化。了解以上规律可以避免绘制时受花朵表面纹理及细碎形体的影响,有助于进行主观归纳,有序排线进而绘制出花卉的体积感。
4.5 花头的绘制解析
绘制花头时首先要注意整体结构形态,花瓣要区分主次,排线方向按照形体转折进行有序排列,下面以酒杯状的玫瑰花头为例进行讲解。
1.确定花头的造型结构,用铅笔勾画出大致轮廓。
2.使用01号笔勾画花瓣的外形,注意花瓣翻卷处的曲折变化,继续画出花茎。
3.使用密集的排线绘制花瓣与花茎暗部的色调。
4.再次排线加深暗部色调,受光处进行留白处理。
5.用较浅的线条对花瓣边缘处的色调进行绘制。
6.加深靠近花蕊处的花瓣轮廓,表现出整体的层次感。
小贴士
靠近里面的花瓣排线最密集,注意线条要随着花瓣的生长方向进行改变。
注意花瓣翻卷处的排线较浅。
4.6 叶片
叶片是花卉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同时也衬托了花卉的不同形态,了解叶片的构造可以更好地将花卉整体准确绘制出来。
叶片的纹理
叶片有大小和长短之分,其筋脉也有排列次序,可分为平行排列、分叉排列、网状排列,这些特征可使叶片的绘制更具真实感。
叶片的生长方式
叶片的生长有对生、互生等方式,了解这些自然规律有助于更好地描绘叶片,使绘制出的叶片及其光影效果更加生动。
对称
渐小
小贴士
叶片的边缘有平滑和锯齿状的区别,如玫瑰的叶片呈现有序的锯齿状排列,绘制前需仔细观察后方可下笔,不可随意编造。
叶片的动态
叶片的动态可以展现出植物整体的美感,大致可以分为卷曲、折叠、挤压、伸展等。下面以叶片落下的过程为例展示不同角度及动态下叶片的光影效果。
不同角度的叶片
自然生长的叶片会呈现出不同角度和透视变化,宽阔舒展的叶片可以更好地展现出这些变化。
叶片的形状
叶片具有不同的形状,可分为椭圆形、扇形、掌形、长条形等,了解这些形状特征有助于更好地表现出叶片的整体特点。
4.7 叶片的绘制解析
绘制叶片时首先要整体把握其外轮廓和动态特征,仔细观察叶脉的生长方式。叶片的体积感不易表现,应在暗部和转折处着重绘制。下面以玫瑰的叶片为例进行解析。
1.确定整体的造型结构,用铅笔勾画出大概的轮廓。
2.使用005号笔绘制出叶片的整体轮廓,注意叶片边缘处线条的曲折变化。
3.使用简短的线条绘制出最上方叶片靠近叶脉处的色调。
4.继续绘制其他两片的色调,注意排线方向要随着叶片的生长方向进行改变。
5.使用简短的线条沿着叶脉的方向叠加叶片的色调。
6.增强整体色调的绘制,将明暗两部分明确区分开。
小贴士
排线时要沿着叶片的生长方向进行绘制。
注意排线方向的变化,以增强明暗色调的对比。
4.8 花茎
花茎作为营养输送器官对花卉的生长起到重要作用,在绘画上也起到连接花头、叶片结构的作用,同时也能表现出整朵花卉的不同动态。
花茎的不同形态
花茎种类繁多,形态上有曲直之分,质地有软硬之别,空间上又分为远近疏密,掌握这些特征可以更好地绘制出花茎的形体结构与光影特征。
花茎之间无遮挡
无遮挡的花茎组合通过线条的粗细变化来表现空间感。前方的花茎可以用03号笔绘制,中间的花茎用较浅的005号笔绘制,而后方的花茎则用最细的003号笔绘制,通过这种改变笔触粗细的方法可以表现出花茎间前后的空间层次关系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