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画意·经典国画原大版与高清细节:清四王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书名:水墨画意·经典国画原大版与高清细节:清四王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国画技法直观教学教学挂图美化居室经典国画原大版高清细节原图收藏
作者:灌木文化著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9-01
书籍编号:30661736
ISBN:9787115427403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6130
版次:1
所属分类:艺术摄影-绘画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水墨画意·经典国画原大版与高清细节.清四王/灌木文化编著.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9
ISBN 978-7-115-42740-3
Ⅰ.①水… Ⅱ.①灌…Ⅲ. ①山水画-国画技法 Ⅳ.①J21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6)第132402号
编 著 灌木文化
责任编辑 何建国
责任印制 陈 犇
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丰台区成寿寺路11号
邮编 100164 电子邮件 315@ptpress.com.cn
网址 http://www.ptpress.com.cn
北京捷迅佳彩印刷有限公司印刷
开本:787×1092 1/8
印张:12.25 2016年9月第1版
字数:614千字 2016年9月北京第1次印刷
定价:99.80元
读者服务热线:(010)81055296 印装质量热线:(010)81055316
反盗版热线:(010)81055315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崇工商广字第0021号
内容提要
清四王,是指清朝初期以王时敏为首的四位著名画家:王时敏、王鉴、王原祁和王翚。他们在艺术思想上的共同特点是仿古,把宋元名家的笔法视为最高标准,这种思想因受到皇帝的认可和提倡,因此被尊为“正宗”。“四王”以山水画为主,各自画风略有区别,又以师承关系,分为“娄东”与“虞山”两派,影响了后代三百余年。又称“四王”画家、清初四王。
云峰树色 王时敏
王时敏,初名赞虞,字逊之,号烟客,自号偶谐道人,晚号西庐老人等,江苏太仓人。其作品用笔含蓄,富有苍润秀丽之气,浑厚清逸。
此图取势高远,整个构图呈“S”形,由低到高,逐渐循环攀升。设色清秀,山石和树木于雄浑繁密之中透出古朴和雅致。
山体用淡墨设色,兼用皴染,泛出清润之气。
用云雾和设色的青山结合在一起,使山色更翠,云雾更美。
攀援回环的山路,使画面富有曲折之美,避免流于平庸。
松树的表现比较独特,枝干斜逸,簇叶葱茏繁密,富有生机。
书画十六开之三
此画气势开阔,青绿设色,雅妍秀丽。山依水,水环山,松林如海,白云缭绕,气象万千。整体布局饱满,却也繁密有度,无拥塞之感。
山水图轴 王时敏
整个画面构图充实,布局繁密,由远及近,层峦叠嶂,错落有致。多用披麻皴和横点叠皴擦,极具风姿,且有浑厚大气之象。
松树枝细叶茂,蕴含生机,给画面增色不少。
块石堆磊,浓墨点苔,有苍润之气。
中景有左右两条主线,是王时敏画作的特点之一。
“之”字形的构图,使画面构图免于平淡无奇。
落木寒泉图
此幅画作是王时敏晚年作品。该作品表现了太湖秋日之景,画幅虽没有纵横捭阖的大气之笔,但小景描绘也表现出画家纯熟的笔力。画面中,远景一抹远山带水,中景山麓茅亭用笔简洁,近景树木疏落、枝叶空阔。笔法上,折带与披麻相结合,多用干笔,淡墨渲染。纵观全画,萧疏寥落,尽显秋日萧瑟之气。
山水图
此幅《山水图》,多用淡墨绘制,线条质朴,皴擦简单,树木的绘制繁密有度。整体上气象较开阔。
山楼客话图 王时敏
此图绘在山峦层叠,深壑溪流,茂林密布之中,有一座水阁立于其间,正有一位名士在此高谈阔论。此画以赭墨为主染就,设色单纯而深厚,画面滋润而清脱。此画是王时敏八十岁之后所作作品,是其代表作之一。
画面右上角空白处,用浓墨和淡墨渲染出远山,墨痕清秀,不仅带来美感,而且使右上角显得既不空,也不满。
呈“S”形弯曲的山脊,带来曲线之美;细腻的皴染,使巍峨的大山带有秀逸之气。
清流重重叠叠向下奔去,轻亮的声音如在耳侧;清流之上,廊桥横跨,有人站于其上欣赏山景;廊桥周围,绿树环绕,一派森然景象。人形、水声和山景,巧妙地糅合在一起。
楼阁建于山石之侧,处于树木掩映之中,勾勒细致,晕染有度。近处树木或横向点染,或竖向点染,或勾染,葱茏如云雾,是画面富有生机的重要原因。
山水十开之三
此幅山水画十分秀丽,简单绘制一脉山脉,呈“S”形蜿蜒远去,树木顺着山脊生长得很茂密,叶子用浓墨、淡墨点染,很清润。画面左下角和右上角,多用留白处理,有对称之美。
山水十开之十一
此画主要绘制苍润的山水之景,其设色比较有特色,以深浅不同的青色和绿色,让山看起来有深邃之感;而赭色的运用则增加了活泼之气。水面和山中的白云,多用留白处理,使画面通透而不拥塞。
岭上白云图 王鉴
王鉴,字玄照,后改字园照,元照,号湘碧,又号香庵主。江苏太仓人,后仕至廉州太守,故称“王廉州”。
《岭上白云图》描绘了崇山峻岭间白云缭绕的情景。山体巍峨高耸,白云卷曲缭绕,弥漫山间,宛如仙境一般。在创作手法上,综合运用皴、染、点、勾等多种手法,使整幅画作细腻又大气。
芝状云用淡墨细细勾勒,如带有仙气,更能使画境如仙境,充满闲逸之气。
细腻的卷云皴,画出的岩石更加秀美。
树木的枝叶,或尖毫勾画,或点翠,表现细腻柔美,为画面增色不少。
仿惠崇笔意扇面
此幅设色山水扇面,用笔细致,意境开阔,景色优美。青山、白云、红叶、绿树,交织成秋日的美好景色。远处成行的大雁,更带来无限诗意。
远山岗峦图 王鉴
此幅图绘山峦起伏,林木丛生,山林深处村屋坐落,一股清泉直下。溪流清澈,水榭石堤,意境幽深。用笔秀丽,皴染精到,滋润浑厚,气韵苍莽。
解索皴和披麻皴兼用更显山石的走势,细而淡的墨线,使山体看起来又很秀气。
远处树木,用横向的笔触来表现,如笼罩的烟云一般,有飘逸的美感。
有山则有水,水是古人山水画作中的灵气。
此画左上角景物密集,右下角则用大量留白表现水域,树木的枝条也较为稀疏,用以平衡画面。
仿赵孟頫山水轴
在此幅青绿设色山水中,松树树冠如云,山体青绿设色,芝状白云缭绕,使画面越发显得秀丽如仙境。远山用淡墨渲染,近处山体加上简单皴擦,整体比较简淡,却又富有秀逸之美。
关山秋霁图 王鉴
此图笔力沧厚,极有神韵。高山流水从远处逶迤而来,层峦叠嶂之间,树木森然;近处小桥流水朴实无华,而中景处的高阁飞檐又充满华贵之象,足显山川壮美和人们的山野闲趣。山石皴染浓淡相宜,浑厚滋润,松林树木,则用圆笔劲勾,浓墨点叶,笔力和情致尽在其中。
用淡墨渲染远山是难题,近处山体则用长披麻皴细细皴染,细腻美观。
一湾溪水由远处曲折蜿蜒地流向山下,结构十分独特。
小桥流水,古树掩仰生姿,参天高耸,画境至静、至美。
山水清音图册之七
此图绘制了雪后山水景色。山脊留白,复用简单的皴擦绘出山峦的重叠之势。近处树木多用焦墨绘出枯瘦的枝干,远处树木多用焦墨点染,以突出山体的洁白。屋顶留白,显出有一定厚度的积雪。天色则用淡墨晕染,画出了雪天阴郁的特点。
山水清音图册之八
此幅画作构图简单,左下角为山,右上角多水。山体用枯笔皴染,一条蜿蜒的小路穿于山间,小亭立于水侧,结合宽阔的水面,意境简淡悠远。
山水清音图册之九
此图主要绘制山和松树。巨大的山石巍然屹立,山体扭曲回转,乱皴之法使其看起来有蔚然之气。近处松树根须曝露,树干斜逸,枝条纷披,叶子葱茏,显出一派生机。
富春大岭图 王翚
王翚一生的画作,有很多取法黄公望山水画。“富春大岭”是黄公望所喜欢的创作题材,并有《富春大岭图》传世。很多画家都模仿绘制过《富春大岭图》,而王翚的《富春大岭图》则是其中之一。此画为贺寿之作,以浅绛设色,画中会有崇山峻岭,由下到上,由近及远,气势恢宏。山间云雾弥漫,以留白来表现,使画作富有空间感。远处云雾空濛,近处流水潺潺,山间树木葱郁,有幽静的茅屋点缀其间。整幅画作布局饱满,设色雅致却有富贵祥和之气,为传统山水画派风格。
用留白法表现云雾,结合山体来点皴,使画面更有润泽之气。
用浓淡不同的笔墨勾出树木的轮廓,并结合勾染、点染等技法画出不同形状的枝叶,使林木看起来富有层次感,充满生机。
水依山势,曲折而来,构图活泼,给画面带来动感。
仿黄公望山水图
此作品为王翚中年时为别人贺寿仿黄公望山水之作。作品中山峦巍峨,层峦叠嶂,曲曲折折向远处延伸而去。山间峡谷隐隐,溪流穿梭,中景之中楼台高耸,如入仙境。山石多用米点皴横向点染,细线皴擦,精致而蕴含润泽之气。树木郁郁葱葱,设色清雅,多青绿之色,清逸超脱。
溪口白云图 王翚
此幅《溪口白云图》描绘了白云盘绕的山间景色。山体生翠,云雾环绕,流水潺潺,溪口荷叶点点,岸上房舍林立,一派润泽祥和之象。
细致淡墨牛毛皴,使山体显得温润、秀美。
山林之间,弥漫着浓浓的白云,细致的纵向的林木和横向铺开的白云交汇在一起,更见韵味。
细致绘制的建筑物,是王翚画作的特色之一。水面上星星点点的荷叶,给画面带来活泼之气,也是高洁、雅致的象征。
夏五吟梅图
此图完成时王翚已是八十三岁高龄,然而画面丝毫看不出画家有衰老的迹象,画中线条细若游丝,笔劲如屈铁,笔力老练纯熟,画风细润明快,从此图可看出画家融合了众家笔法之长。构图布景显示出画家胸有成竹,景物的配置自然写实,气度不凡。
仙山楼观图 王翚
此幅画作,描绘了深山中的楼观。山体巍峨高耸,树木枝桠交错,楼观掩于林木之间,表现十分含蓄。整体设色于古朴中透出富贵之气。
山势高耸,险峻异常,用牛毛皴细致皴染,显得结构绵密和谐。
右下角的流水,用曲线绘制波纹,给画面带来动感。
树木形状各异,枝干曲折盘桓,瘦硬的线条,加上下垂的蟹爪枝,突显出冷峻的画风。
水阁幽山图
此图构图饱满,设色雅致。远山以淡墨渲染出轮廓,近处山石则用笔细腻,不仅以细笔皴擦出山石的层叠之势,还细勾出山石间繁盛的树木。崖边细密的小草,使画面显得细腻而精致。近处树木细瘦劲挺,枝繁叶茂。竹舍茅屋淡雅点缀其中,高人在座,溪水潺潺。全画充满士人畅游于山水之间的高逸之气。
良常山馆图
此幅画作与左边《水阁幽山图》相比,设色和构图都有相似之处,但此图的山体皴染,多用长披麻皴,崖边的小草则用竖向短笔点染,颇有生动之感。画中山体巍峨高耸,山谷之间房舍林立,树木丛生,富有生活气息。
夏山烟雨图 王翚
此图为画家仿唐寅山水笔意的作品,全作中用笔轻灵,气韵生动。图中山石主要以渴笔淡墨画成,显得松秀温润。再以干焦浓墨点苔,使画面更显苍润互济。着色古雅明快, 色墨相映, 不同凡格。
大面积的雨雾弥布山中,山、树、楼阁都湮没其中,使空间显得异常辽阔、宏大,这样的雨景让人身临其境。
雨中的流水似乎流得更加明快、活泼,溪流中石头的分布,也显示出雨水的丰沛。
水边巨石林立,小小的楼阁正建在临水的岸边,用留白法表现水面,使楼阁如建在空中一般,意境全出。
高岭平川图 王原祁
王原祁,清代杰出画家,字茂京,号麓台、石师道人,江苏太仓人,王时敏之孙。擅画山水。用笔沉着,喜用干笔焦墨,层层皴擦。画作多气势阔达,境界宽广。
《高岭平川图》左部绘高山峻岭,右边为时而曲折、时而开阔的水域。山绕水,水环山,富有清逸之气。画作多焦墨绘制,墨色浓厚,使画风沉着踏实,古朴厚重。
多用焦墨横点皴染,给山体添加厚重之气。
树木用墨线勾出外形,线条顺滑飘逸。树身设色雅致之中透出富丽之气。
无论是树木、房屋,还是小桥、山石,虽然用笔繁复,但是表现出来的效果干净利落。
仿黄公望设色山水图
此设色山水画分近景、中景和远景,比较有层侧。近景绘制水边小洲上,房舍嫣然,高树掩映;中景多块石堆磊,另有小桥流水,增添情趣;远景为高山耸立,米点皴擦加上留白的云,显得空灵毓秀。整幅画作清丽润秀,观之心旷神怡。
仿大痴山水图
此画山体的绘制,多用瘦硬之态势,层峦叠嶂,巍然屹立。溪水从山中冲刷而出,到近处形成大的水面。设色富丽而又不乏秀润,古朴雅致。
桃源春昼图 王原祁
此图依“桃花源”传说所绘制的江南初春景色。画面上满岭桃花盛开,河水荡漾,双舟比翼; 船头二人似乎正在吹箫吟唱,乐游其中,令人神往。
淡墨渲染,淡淡设色,加上线条柔和的皴法,将春日的柔、翠表现得温润秀美,惹人喜爱。
山中的一小片云,使画面显得空灵有度。
淡翠,淡红,都非常柔和,绘出了初春的美。
用留白法表现的水面,中间如点缀般地绘制石头、树木和房屋,错落有致,如浮在白色背景中,十分有意境。
山水十二开之五
此画依旧用留白表现宽阔的水面,水中小洲之上,花木并秀,春意正浓。构图多回环曲折之势,有曲折之美。
山水十二开之十
此画多用焦墨绘制,重点景色集中于画面中间部分,即山石的绘制。山石耸立,用渴笔皴擦,一条石阶路从山下曲折而上,给画面增加很多意趣。
山水十二开之十一
画中山石堆磊,富有层次感,层之间则是简笔勾画的放房舍,富有生活气息。山体用枯笔焦墨牛毛皴和乱皴表现,于乱中见宏大之势。
山水十二开之十三
画中山石描画细致琐碎,皴擦细腻,富有整体感。树木多用硬直之笔,疏朗简洁。设色古朴,意境幽远。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