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功能房间详图详解2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书名:医疗功能房间详图详解2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突发疫情考验医院承载能力和医疗水平,医疗房间室内设计至关重要。本书图文详解医院各科室常用医疗功能房间,系统描述医疗功能与空间设计相关性,方案可满足医患需求。
作者:傅馨延著
出版社: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5-01
书籍编号:30662230
ISBN:9787571310684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44532
版次:1
所属分类:艺术摄影-建筑
序
“医疗功能房间详图系列”丛书之一——《医疗功能房间详图详解Ⅱ》(以下简称《详图详解Ⅱ》)的出版,距2010年编写《医疗功能房间详图集Ⅰ》已有10年时间。这10年,有多少刚刚进入医院建设领域的年轻设计师通过读书获得力量,有多少医院建设工作者通过读书掌握了科学方法论,有多少医院投资管理者通过读书了解到医院建筑的特殊性。随着《医疗功能房间详图详解Ⅰ》《医疗功能房间详图集Ⅱ》的陆续出版,“医疗功能房间详图系列”丛书初具雏形,睿勤顾问公司的年轻咨询师也通过不断的知识总结和理念提升,得到了快速的成长。本书的作者原来是医院重症监护病房的护士,进入医疗工艺咨询领域后,将自己多年的临床护理经验与建筑条件有效地结合,通过医疗功能空间行为理论,清晰地阐述了医院各种功能房间的临床需求,将复杂枯燥的平面图纸,演绎成大众可读的科普文章,使更多人了解并掌握了医疗建筑的特点。
2018年,《医疗功能房间详图详解Ⅰ》的出版可谓是“无心插柳柳成荫”。起初,我们只是在微信平台宣传推广公司研究的房间详图,并没有出书之意。随着我们开始从行为研究入手,对房间进行细致入微的讲解,一篇篇文章像一个个小故事,让读者不仅对房间功能有了了解,也对涉及的医学背景、相关规范有了全面的认识。慢慢地我们发现,每周一篇的房型推广已经成为大家的一个期待。于是我们认为应该将这些素材集结成书,作为公司所有同仁智慧的结晶,也作为一本简单好用的工具书,为从事医院设计、管理和建设的读者们提供帮助。
《详图详解Ⅱ》是北京睿勤永尚建设顾问有限公司“医疗功能房间详图系列”丛书的第四本。从2011年《医疗功能房间详图集Ⅰ》问世以及后续两册书的出版来看,这种以科学方法论为基础,以最终使用空间细节描述为目标的专业图书广受好评。社会的认可增强了我们继续研究医疗功能房间详图的信心,也加快了我们对《详图详解Ⅱ》这本书从研究、编写到完善的步伐。当然,我们在对获得肯定感到欣慰的同时,也感受到了肩上的重任,众多的期待和关注督促我们要更加谨慎努力,不能掉以轻心。
《详图详解Ⅱ》依旧延续了《医疗功能房间详图详解Ⅰ》的编写风格和方式,从已出版的《医疗功能房间详图集Ⅱ》中精选了60余个常用的功能房间,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对这些房间的功能、行为、分区以及需要配置的家具和设备加以详细说明,让读者对这些房间有更清晰和全面的了解。希望本丛书能在具备工具书功能的基础上,多一些轻松和趣味。此书难免有不足之处,期待您的中肯意见。
2020年是睿勤顾问公司成立的第13年,我们将始终坚持以研究创新作为公司发展的基本点,秉承精心做事的原则,厚积薄发,砥砺前行,为医疗工艺树新高。若达成此目的,将是我们的荣幸,我们也将为之努力。
董永青
2020年3月
第一章 门急诊系列
一、预约式诊室
1.预约式诊室功能简述
预约就诊是国外发展较为成熟的一种医疗方式。患者进入诊室后,一般由护士先进行简单的问诊,包括病史、用药等信息采集以及体征指标收集。之后将这些数据和信息记录,在医生看诊前汇报给医生(图1-1)。
图1-1 预约式诊室
2.预约式诊室主要行为说明
预约式诊室主要行为见图1-2。
预约式诊室布局三维示意见图1-3。
图1-2 预约式诊室主要行为示意
注:本书图内数据单位除有特殊标注外均为毫米(mm)。
图1-3 预约式诊室布局三维示意
(1)诊查区:与传统诊室中患者位设置不同,预约式诊室由于就诊流程不同,患者位为诊查床形式。房间一侧可预留家属陪同位,并设置帘轨,在检查时保护患者隐私。床头配备壁挂式全科诊断系统(图1-4)。
图1-4 检查床及壁挂式全科诊断系统
全科诊断系统是全科医生们的“工具箱”。通常悬挂在诊室的墙面上,方便医师取用及归位,集成式设计可以有效利用诊室空间,提高效率。诊断系统包括血压、体温测量仪,专科如眼科、耳鼻喉等检查工具(图1-5)。
图1-5 壁挂式全科诊断系统
(2)由于预约式和传统看诊模式不同,医生并不是固定在某一诊室内,所以医生工作区不必设L形或T形诊桌,可设置操作台及预留移动工作站,方便灵活使用。
3.预约式诊室家具、设备配置
预约式诊室家具配置清单见表1-1。
表1-1 预约式诊室家具配置清单
预约式诊室设备配置清单见表1-2。
表1-2 预约式诊室设备配置清单
二、儿科诊室(小儿/儿保)
1.儿科诊室(小儿/儿保)功能简述
儿科门诊应自成一区,宜设单独出入口,流向合理。根据小儿年龄特点,医院需提供一种非常友好的、家庭般的、温暖的、社会化的环境,满足儿童的心理需求。例如门诊区域设儿童活动区,增加游乐体验,同时设儿童、家属等候区等(图1-6),这些都有助于患儿更快熟悉和亲近医院环境,降低焦虑程度,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配合检查与治疗。
图1-6 儿童活动及儿童、家属等候区示意
小儿/儿童保健诊室是儿科诊室用房,儿童保健对象通常为0~6岁儿童。诊室采用单人单诊形式,需设家属位。
2.儿科诊室(小儿/儿保)主要行为说明
儿科诊室(小儿/儿保)主要行为见图1-7。
图1-7 儿科诊室(小儿/儿保)主要行为示意
儿科诊室(小儿/儿保)布局三维示意见图1-8。
图1-8 儿科诊室(小儿/儿保)布局三维示意
(1)根据小儿医疗行为特点,诊室内通常不设普通诊床,而是把检查台和诊桌结合设置(图1-9),便于医生就近检查,同时可以兼顾家属行为需求。
图1-9 儿科检查台
(2)房间预留儿童检查床,方便稍大患儿或需要进一步检查的患儿使用。
对于小儿/儿保诊室的设计,应符合儿童视觉、心理的情感需要,营造亲切、开放和积极的治疗环境(图1-10)。
图1-10 诊室设计满足儿童视觉、心理情感需求
3.儿科诊室(小儿/儿保)家具、设备配置
儿科诊室(小儿/儿保)家具配置清单见表1-3。
表1-3 儿科诊室(小儿/儿保)家具配置清单
儿科诊室(小儿/儿保)设备配置清单见表1-4。
表1-4 儿科诊室(小儿/儿保)设备配置清单
三、盆底治疗室
1.盆底治疗室功能简述
盆底治疗主要是针对盆底肌功能障碍的治疗。盆底肌肉就像一条弹簧,将耻骨、尾椎等连接在一起,从而维持尿道、膀胱、阴道、子宫、直肠等器官的正常位置,以便行使其功能。一旦其弹性变差,便会导致这些器官无法维持在正常位置,从而出现相应的功能障碍。
盆底治疗分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主要有盆底肌锻炼、生物反馈疗法及电刺激疗法等,可以使受损伤的肌肉、神经得到纠正,从而达到恢复盆底正常生理功能的目的。根据医疗行为的特点,房间需强调患者隐私(图1-11)。
图1-11 盆底治疗室示意
2.盆底治疗室主要行为说明
盆底治疗室主要行为见图1-12。
图1-12 盆底治疗室主要行为示意
盆底治疗室布局三维示意见图1-13。
图1-13 盆底治疗室布局三维示意
(1)盆底康复非手术治疗通常是进行盆底肌的肌电生物刺激治疗,房间内需设置治疗床、治疗设备(图1-14)、隔帘等。由于盆底康复治疗涉及女性的隐私部位,治疗时应注意保护患者隐私。
图1-14 盆底肌肌电生物刺激反馈治疗仪
(2)治疗前后患者需进行衣物的穿脱,出于人性化的考虑,房间内单独设置了衣物整理区,区域内设置隔帘、衣架、圆凳等。
(3)治疗前后,医生需对患者的病情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记录,通常会设置工作站、洗手盆等设施。
3.盆底治疗室家具、设备配置
盆底治疗室家具配置清单见表1-5。
表1-5 盆底治疗室家具配置清单
盆底治疗室设备配置清单见表1-6。
表1-6 盆底治疗室设备配置清单
四、眼科治疗室
1.眼科治疗室功能简述
眼科治疗室是进行眼科治疗,包括泪道冲洗、球结膜下注射、眼部换药等医疗操作的场所。由于眼科门诊人流量大,病种多,仪器、器械短时间内使用频率高,患者接受检查、治疗操作较多,而眼科检查、治疗项目多为侵入性,为了有效预防眼科常见感染性疾病的交叉感染,对房间环境、医疗器械、无菌物品及医务人员手的清洁度要求较高。由于为眼部操作,患者头需朝向医护方向(图1-15)。
图1-15 眼科治疗室
2.眼科治疗室主要行为说明
眼科治疗室主要行为见图1-16。
图1-16 眼科治疗室主要行为示意
眼科治疗室布局三维示意见图1-17。
图1-17 眼科治疗室布局三维示意
(1)房间与眼科器械准备消毒区连通,方便器械的回收、清洗、消毒,同时减少了医务人员的动线距离。
(2)房间内单独设置洗手区,满足医护治疗操作前后洗手的需求。
(3)治疗区内设置治疗床、医生位,并满足治疗车推车条件。根据医疗行为特点,可并排设置两张治疗床。
3.眼科治疗室家具、设备配置
眼科治疗室家具配置清单见表1-7。
表1-7 眼科治疗室家具配置清单
眼科治疗室设备配置清单见表1-8。
表1-8 眼科治疗室设备配置清单
五、视野检查室(单元)
1.视野检查室(单元)功能简述
人的头部和眼球固定不动的情况下,眼睛观看正前方物体时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称为“静视野”。眼睛转动所看到的,称为“动视野”,常用角度来表示。
视野检查室(单元)是眼科的配套功能用房,在整体布局上,可一室一机,并与其他眼科检查室临近设置;亦可在实际工作中根据检查量和人力资源配置情况将多台检查设备放在同一检查室内,共用一个房间空间,形成单元格局。视野检查分动态检查和静态检查,是诊断和监测青光眼及其他一些视觉、视神经疾病的基本方法。
视野检查需要在暗室中进行,室内需设置遮光窗帘。检查室应相对安静独立,以使患者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图1-18)。
图1-18 视野检查室(单元)
2.视野检查室(单元)主要行为说明
视野检查室(单元)主要行为见图1-19。
视野检查室(单元)布局三维示意见图1-20。
图1-19 视野检查室(单元)主要行为示意
图1-20 视野检查室(单元)布局三维示意
(1)诊查区:设有患者检查位及电子视野计。检查时,患者取坐位,调整好高度,保持室内安静,降低误差发生率。
视野计是用于生理教学测定眼球视野,以及为医学眼科神经作必要测定的一种眼科专业仪器(图1-21)。
图1-21 全自动视野计
(2)分析区:设置医生工作站、诊桌、诊椅、洗手盆等,医生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诊断并打印出具报告。
3.视野检查室(单元)家具、设备配置
视野检查室(单元)家具配置清单见表1-9。
表1-9 视野检查室(单元)家具配置清单
视野检查室(单元)设备配置清单见表1-10。
表1-10 视野检查室(单元)设备配置清单
六、眼底照相室(单元)
1.眼底照相室(单元)功能简述
眼底照相是使用眼底照相仪对患者进行眼底检查和照相。眼底照相可快速获取不同视野范围的眼底彩色图像,包含活体信息和特征,直观明了,准确度高,较全面地反映视网膜损害,并具有数字化保存功能,便于定期对比观察。
眼底照相室(单元)通常需暗室条件,室内需设置遮光窗帘,要求环境整洁干净,减少仪器镜面反复摩擦造成镜头损害。原则上为一室一机,但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工作量和人力资源配置情况也可将多台检查设备放在同一检查室内,形成单元格局(图1-22)。
图1-22 眼底照相室(单元)
2.眼底照相室(单元)主要行为说明
眼底照相室(单元)主要行为见图1-23。
图1-23 眼底照相室(单元)主要行为示意
眼底照相室(单元)布局三维示意见图1-24。
图1-24 眼底照相室(单元)布局三维示意
(1)检测区:设置眼底照相仪、患者位等,设置位置应靠近患者入口处,便于患者出入。对暗适应差的患者可提前15分钟进入检查室,以完成暗适应。检查时,患者取坐位,调整好高度,使患者保持舒适位。
免散瞳眼底照相,就是利用高感光原理,提高相机的感光度,使用较弱光线对眼底进行照相,拿到计算机上进行观察和分析(图1-25)。
图1-25 免散瞳眼底照相机
(2)报告区:设有医生工作站(包括电脑、显示器、打印机)、诊桌、诊椅等,医生在此区完成检查结果的分析记录,出具检查报告。
3.眼底照相室(单元)家具、设备配置
眼底照相室(单元)家具配置清单见表1-11。
表1-11 眼底照相室(单元)家具配置清单
眼底照相室(单元)设备配置清单见表1-12。
表1-12 眼底照相室(单元)设备配置清单
七、角膜地形图室(单元)
1.角膜地形图室(单元)功能简述
角膜地形图检查是通过角膜地形图仪检查每位患者的角膜形态,通过角膜前后表面的地形图能够判断出患者角膜的曲率、散光的类型,并且可以提前发现是否有可能出现圆锥角膜。可用于角膜散光诊断、角膜屈光手术的术前检查和术后疗效评价等。
图1-26 角膜地形图检查
角膜地形图室(单元)通常设置在眼科诊区,在布局上,可一室一机,并与其他眼科检查室临近设置;亦可根据检查量和人力资源配置情况将多台检查设备放在同一检查室内,形成单元格局。检查需要在暗室内进行,因检查时需充分暴露角膜,因此要求室内空气清洁,定期进行空气消毒,防止造成感染(图1-26)。
2.角膜地形图室(单元)主要行为说明
角膜地形图室(单元)主要行为见图1-27。
图1-27 角膜地形图室(单元)主要行为示意
角膜地形图室(单元)布局三维示意见图1-28。
图1-28 角膜地形图室(单元)布局三维示意
(1)检查区:设有角膜地形图仪、患者位等。检查时患者取坐位,下颌放在下颌托上,用头带固定头位。检查者操作角膜地形图仪把手,使显示幕上的交叉点位于瞳孔中心而进行摄影。
角膜地形图仪是一款通过电脑辅助,从而呈现角膜表面曲率映像的新型设备(图1-29)。该设备较为精密,需要对室内进行防潮、防尘、清洁、消毒。
图1-29 角膜地形图仪
(2)分析/报告区:设有医生工作站(包括电脑、显示器、打印机)、诊桌、诊椅等,医生在此区完成检查结果的分析记录,出具检查报告。
3.角膜地形图室(单元)家具、设备配置
角膜地形图室(单元)家具配置清单见表1-13。
表1-13 角膜地形图室(单元)家具配置清单
角膜地形图室(单元)设备配置清单见表1-14。
表1-14 角膜地形图室(单元)设备配置清单
八、儿童视力筛查室
1.儿童视力筛查室功能简述
视力筛查是识别儿童视力问题的重要途径。通过视力筛查,医生能在早期发现孩子是否有近视、远视、散光、斜视等视力问题。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可以改善视力或者避免视力问题恶化,对孩子以后的视力发育能够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
儿童视力筛查室一般设置于儿童保健中心或儿童眼科门诊。其设计和布局应符合儿童视觉、心理的情感需求,营造亲切、开放和积极的环境。增加游乐体验的设计可缓解儿童紧张的情绪,同时需设儿童、家属等候区(图1-30)。
图1-30 儿童及家属等候区
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有不同的视力筛查方式。检测室一般设有几种不同的视力筛查工具,常见的有视力表、视力筛查仪、色盲色弱测试图等。室内需光线充足,必要时使用人工照明(图1-31)。
图1-31 婴幼儿视力筛查及儿童视力检查室
2.儿童视力筛查室主要行为说明
儿童视力筛查室主要行为见图1-32。
儿童视力筛查室布局三维示意见图1-33。
图1-32 儿童视力筛查室主要行为示意
图1-33 儿童视力筛查室布局三维示意
(1)检测区:设置视力筛查仪、视力表、镜子等,根据不同检查内容的需要进行空间划分。视力检查表检查分为远视力检查和近视力检查,远视力检查时,被检查者与灯箱距离为5m,若用平面反光镜,视力灯箱与反光镜距离为2.5m,因此需保证房间的尺寸能够满足检查的需要。
(2)分析/报告区:设有工作站、医生位、储物柜、洗手盆等,对不同检查项目的结果进行记录、整理、综合评估。根据视力筛查结果,给予建议或指导。
3.儿童视力筛查室家具、设备配置
儿童视力筛查室家具配置清单见表1-15。
表1-15 儿童视力筛查室家具配置清单
儿童视力筛查室设备配置清单见表1-16。
表1-16 儿童视力筛查室设备配置清单
九、采血室
1.采血室功能简述
采血室是为患者采取静脉血或指血血液标本的场所。指血采血窗口通常设在检验科,静脉血采血可考虑门诊分层采血或科室内采血的形式,或设置门诊集中采血窗口。其他包括门急诊、感染科、体检中心等均需分别设置采血窗口。
采血室外应设患者等候区,根据高峰时段流量合理设置等候座椅,避免窗口前混乱、拥挤。等候区应设置指示采血顺序、叫号设备系统等(图1-34)。
图1-34 采血窗口及等候区
2.采血室主要行为说明
采血室主要行为见图1-35。
图1-35 采血室主要行为示意
采血室布局三维示意见图1-36。
图1-36 采血室布局三维示意
每个采血窗口应设置操作台、座椅、利器盒、医疗及非医疗废物桶、手卫生设施等。此外,应有足够的照明。窗口的高度应满足患者及护士的生理舒适度需求,方便操作,提高效率。
通常在坐姿操作情况下,窗口距地面75cm较适宜。同时需考虑轮椅患者的操作高度,设置无障碍采血窗口(图1-37)。
图1-37 采血窗口
采血室的空气和物体表面消毒应符合《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 15982—2012的规定。
3.采血室家具、设备配置
采血室家具配置清单见表1-17。
表1-17 采血室家具配置清单
采血室设备配置清单见表1-18。
表1-18 采血室设备配置清单
十、分层挂号收费室
1.分层挂号收费室功能简述
为缓解医院首层集中收费挂号的压力及门诊大厅拥挤问题,同时减少患者排队等候时间,提高患者就医体验,医院在建立规划初期均会考虑分层挂号收费的设置。分层挂号收费室(图1-38)一般会设置在楼层的醒目位置,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上述问题,优化了门诊流程,节约了患者就诊时间,提高了患者对就医的满意度。
图1-38 分层挂号收费室
随着医院管理水平的提高和“信息化、数字化医院”建设的深入,很多医院都实行了“一站式”服务,如手机APP预约挂号、电话挂号、现场自助挂号缴费、就医收费票据自助打印等(图1-39)。
图1-39 自助服务区
2.分层挂号收费室主要行为说明
分层挂号收费室主要行为见图1-40。
图1-40 分层挂号收费室主要行为示意
分层挂号收费室布局三维示意见图1-41。
图1-41 分层挂号收费室布局三维示意
(1)分层挂号收费室工位采用侧向窗口设计和布置,增加了工作台面的使用空间,利于电脑、打印机、点钞机等物品的摆放。同时缩短了工作人员和窗口的距离,便于钱款、票据的传递。
(2)窗口台面距地1.1m,还应考虑坐轮椅患者,设置无障碍收费窗口。台面设置隐私挡板,注重患者财产等方面隐私的安全保护。工作人员座位平视高度约1.2m。
(3)房间内另设库房、点钞区,与工位区相连。内部设置保险柜用于钱款的暂时存放,同时设监控系统及操作台。
由于工作涉及钱款的收存、票据的收发,为保证患者的权益,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出现,房间还需设置监控、手控脚踢报警、声音采集等设备系统。入口安装防盗门并设门禁,确保人员及财产安全。
3.分层挂号收费室家具、设备配置
分层挂号收费室家具配置清单见表1-19。
表1-19 分层挂号收费室家具配置清单
分层挂号收费室设备配置清单见表1-20。
表1-20 分层挂号收费室设备配置清单
第一章 门急诊系列
一、预约式诊室
1.预约式诊室功能简述
预约就诊是国外发展较为成熟的一种医疗方式。患者进入诊室后,一般由护士先进行简单的问诊,包括病史、用药等信息采集以及体征指标收集。之后将这些数据和信息记录,在医生看诊前汇报给医生(图1-1)。
图1-1 预约式诊室
2.预约式诊室主要行为说明
预约式诊室主要行为见图1-2。
预约式诊室布局三维示意见图1-3。
图1-2 预约式诊室主要行为示意
注:本书图内数据单位除有特殊标注外均为毫米(mm)。
图1-3 预约式诊室布局三维示意
(1)诊查区:与传统诊室中患者位设置不同,预约式诊室由于就诊流程不同,患者位为诊查床形式。房间一侧可预留家属陪同位,并设置帘轨,在检查时保护患者隐私。床头配备壁挂式全科诊断系统(图1-4)。
图1-4 检查床及壁挂式全科诊断系统
全科诊断系统是全科医生们的“工具箱”。通常悬挂在诊室的墙面上,方便医师取用及归位,集成式设计可以有效利用诊室空间,提高效率。诊断系统包括血压、体温测量仪,专科如眼科、耳鼻喉等检查工具(图1-5)。
图1-5 壁挂式全科诊断系统
(2)由于预约式和传统看诊模式不同,医生并不是固定在某一诊室内,所以医生工作区不必设L形或T形诊桌,可设置操作台及预留移动工作站,方便灵活使用。
3.预约式诊室家具、设备配置
预约式诊室家具配置清单见表1-1。
表1-1 预约式诊室家具配置清单
预约式诊室设备配置清单见表1-2。
表1-2 预约式诊室设备配置清单
二、儿科诊室(小儿/儿保)
1.儿科诊室(小儿/儿保)功能简述
儿科门诊应自成一区,宜设单独出入口,流向合理。根据小儿年龄特点,医院需提供一种非常友好的、家庭般的、温暖的、社会化的环境,满足儿童的心理需求。例如门诊区域设儿童活动区,增加游乐体验,同时设儿童、家属等候区等(图1-6),这些都有助于患儿更快熟悉和亲近医院环境,降低焦虑程度,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配合检查与治疗。
图1-6 儿童活动及儿童、家属等候区示意
小儿/儿童保健诊室是儿科诊室用房,儿童保健对象通常为0~6岁儿童。诊室采用单人单诊形式,需设家属位。
2.儿科诊室(小儿/儿保)主要行为说明
儿科诊室(小儿/儿保)主要行为见图1-7。
图1-7 儿科诊室(小儿/儿保)主要行为示意
儿科诊室(小儿/儿保)布局三维示意见图1-8。
图1-8 儿科诊室(小儿/儿保)布局三维示意
(1)根据小儿医疗行为特点,诊室内通常不设普通诊床,而是把检查台和诊桌结合设置(图1-9),便于医生就近检查,同时可以兼顾家属行为需求。
图1-9 儿科检查台
(2)房间预留儿童检查床,方便稍大患儿或需要进一步检查的患儿使用。
对于小儿/儿保诊室的设计,应符合儿童视觉、心理的情感需要,营造亲切、开放和积极的治疗环境(图1-10)。
图1-10 诊室设计满足儿童视觉、心理情感需求
3.儿科诊室(小儿/儿保)家具、设备配置
儿科诊室(小儿/儿保)家具配置清单见表1-3。
表1-3 儿科诊室(小儿/儿保)家具配置清单
儿科诊室(小儿/儿保)设备配置清单见表1-4。
表1-4 儿科诊室(小儿/儿保)设备配置清单
三、盆底治疗室
1.盆底治疗室功能简述
盆底治疗主要是针对盆底肌功能障碍的治疗。盆底肌肉就像一条弹簧,将耻骨、尾椎等连接在一起,从而维持尿道、膀胱、阴道、子宫、直肠等器官的正常位置,以便行使其功能。一旦其弹性变差,便会导致这些器官无法维持在正常位置,从而出现相应的功能障碍。
盆底治疗分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主要有盆底肌锻炼、生物反馈疗法及电刺激疗法等,可以使受损伤的肌肉、神经得到纠正,从而达到恢复盆底正常生理功能的目的。根据医疗行为的特点,房间需强调患者隐私(图1-11)。
图1-11 盆底治疗室示意
2.盆底治疗室主要行为说明
盆底治疗室主要行为见图1-12。
图1-12 盆底治疗室主要行为示意
盆底治疗室布局三维示意见图1-13。
图1-13 盆底治疗室布局三维示意
(1)盆底康复非手术治疗通常是进行盆底肌的肌电生物刺激治疗,房间内需设置治疗床、治疗设备(图1-14)、隔帘等。由于盆底康复治疗涉及女性的隐私部位,治疗时应注意保护患者隐私。
图1-14 盆底肌肌电生物刺激反馈治疗仪
(2)治疗前后患者需进行衣物的穿脱,出于人性化的考虑,房间内单独设置了衣物整理区,区域内设置隔帘、衣架、圆凳等。
(3)治疗前后,医生需对患者的病情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记录,通常会设置工作站、洗手盆等设施。
3.盆底治疗室家具、设备配置
盆底治疗室家具配置清单见表1-5。
表1-5 盆底治疗室家具配置清单
盆底治疗室设备配置清单见表1-6。
表1-6 盆底治疗室设备配置清单
四、眼科治疗室
1.眼科治疗室功能简述
眼科治疗室是进行眼科治疗,包括泪道冲洗、球结膜下注射、眼部换药等医疗操作的场所。由于眼科门诊人流量大,病种多,仪器、器械短时间内使用频率高,患者接受检查、治疗操作较多,而眼科检查、治疗项目多为侵入性,为了有效预防眼科常见感染性疾病的交叉感染,对房间环境、医疗器械、无菌物品及医务人员手的清洁度要求较高。由于为眼部操作,患者头需朝向医护方向(图1-15)。
图1-15 眼科治疗室
2.眼科治疗室主要行为说明
眼科治疗室主要行为见图1-16。
图1-16 眼科治疗室主要行为示意
眼科治疗室布局三维示意见图1-17。
图1-17 眼科治疗室布局三维示意
(1)房间与眼科器械准备消毒区连通,方便器械的回收、清洗、消毒,同时减少了医务人员的动线距离。
(2)房间内单独设置洗手区,满足医护治疗操作前后洗手的需求。
(3)治疗区内设置治疗床、医生位,并满足治疗车推车条件。根据医疗行为特点,可并排设置两张治疗床。
3.眼科治疗室家具、设备配置
眼科治疗室家具配置清单见表1-7。
表1-7 眼科治疗室家具配置清单
眼科治疗室设备配置清单见表1-8。
表1-8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