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名人之七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书名:中国历史名人之七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
作者:于泓编
出版社:吉林音像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9-01
书籍编号:30039643
ISBN:9787807022985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87600
版次:1
所属分类:人物传记-历史名人
中国历史名人传记
中国历史名人之七
于泓 主编
吉林音像出版社
辽西夏金元卷·导读
北宋王朝建立后,加强了中央集权,并采取“先南后北”的方针,完成了中原和南方的统一。当时除了北宋王朝以外,在我国边区,还有契丹贵族建立的辽政权(从公元916年到1125年,共210年历史),党项贵族建立的西夏政权(从公元1038年到1227年,共190年历史)等几个少数民族的地方政权。这些政权对于维护局部地区的统一,加速这些少数民族的封建化,都起了一定的作用。
金朝从1115年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创建算起,至1234年被蒙古和宋联合进攻灭亡止,共历九帝,统治120年。金朝统一北方以后,加强了对东北地区的管理,加速了女真族的封建化,使北方地区的经济趋向恢复和发展。金朝中期以后,黄河南北的农业生产有了新的进展。山西南部是北方造纸业和印刷业的中心,耀州的造瓷工业相当进步,窑炉用耐火砖砌成,涂上耐火泥,用煤作燃料。
辽、西夏、金在建立自己本民族的政权中,都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如本书中叙及的阿保机、阿骨打、萧太后等。
正当中原地区出现宋金对峙、纷争不已的时候,我国北方的蒙古族开始崛起于漠北高原。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政权。公元1279年,元世祖忽必烈灭亡了南宋,统一了全国。
元朝是继秦汉、隋唐之后,中国历史上又一次大统一的时代。这种大统一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文化科学技术的提高,各民族之间的互相融合和联系,中外交通和中外关系也更加密切。
元代的手工业具有自己特点,官营手工业规模很庞大,特别是丝织业、棉织业、陶瓷业、官用工业,比前代有所进步。棉织业是一门新兴的手工业,自从黄道婆从海南黎族那里学来了先进技术并加以改进后,我国古代的棉织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元代的文化科学技术有很多发明、创造。元曲是中国文学史上一支新的绚丽花朵,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白朴等元曲家的作品,一直是中国人民引以骄傲的文学遗产。元代在天文、地理农学、医学等方面的成就十分突出。著名的天文学家郭守敬、农学家王祯,都对祖国的科学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耶律阿保机
威震四方 继位为汗
耶律阿保机(872—926)是辽的建立者。姓耶律,名亿,字阿保机。耶律阿保机出生之时,正是他的祖父匀德实担任部落联盟夷离堇之际。匀德实是一位相当能干的人,他掌握着部落联盟的兵马大权,在对外扩张中屡战屡胜。又主张大力发展农牧业,富民强族,在部落里享有很高的声望。贵族耶律狼德用卑鄙的手段把匀德实诱杀,夺取了夷离堇的职位。匀德实的妻子萧月里朵,为逃避狼德的继续迫害,带着自己的四个儿子和几个孙子,逃到了同情匀德实遭遇的贵族塔雅克家中躲藏了起来。特别是年幼的阿保机,倍受祖母疼爱。特意把他藏在一个僻静的小帐篷里。
耶律狼德在联盟内横行霸道,为所欲为,很快引起了各部贵族的不满。匀德实的前任蒲古只虽已离任很久,却仍是一位有势力、受人尊敬的长者,他联络其他部落贵族,以计诱杀了狼德及其同伙,重新把军马大权夺回,并推举匀德实的次子岩木继任。继岩木任夷离堇的是岩木的胞兄、阿保机的父亲撒拉的。
在此前后,契丹不断发动对外战争,主要是俘掠牲畜和奴隶。耶律氏家族的地位越来越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撒拉的在当时已成为契丹事实上的最高统治者。撒拉的以后,是从兄偶思继任。偶思以后,是撒拉的的三哥、阿保机的伯父释鲁继任。
这时的阿保机,已是身长九尺、气度不凡的英俊青年。贵族家庭的优越环境,父祖们的熏陶,使阿保机从幼年起,就表现出足智多谋卓尔不凡的气质。阿保机很早就参加了攻打邻近部族的战争活动,这就造就了他超俗的魄力和胆略。
随着契丹社会的发展,契丹族原来的氏族部落组织的旧制度也被破坏、被革新。释鲁开始创立了命名为“挞(tà)马”的侍卫亲兵部队,来保护自己的权力,并命阿保机率军南征北讨,掠夺财富。阿保机以其出色的军事指挥才能,屡战屡胜,阿保机由此声望倍增。
释鲁又创设了一个新的职位“于越”以自任。夷离堇一职则由从弟奄古只继任。按照释鲁的规定,于越的职权是“总知车国事”,握有联盟的军事和行政的实权。这样,可汗的地位进一步被架空,夷离堇的权力也缩小,成为受于越指挥的属职,并由于越释鲁决定其擢任废立。释鲁权势的增强,招致了契丹一部分贵族的强烈反对,他们联合起来,谋取释鲁。
蒲古只的三族子孙,勾结了与释鲁争权夺利的耶律辖底、释鲁的儿子滑哥,发动了叛乱,把释鲁杀害。蒲古只三族的叛乱,引起了契丹贵族们的不安,契丹痕德堇可汗授命年轻的阿保机平叛。阿保机凭着他所统领的挞马军和卓越的指挥才能,很快便打败了蒲古只三族。
蒲古只三族叛乱被镇压后,贵族赫底里被推举为于越。阿保机被推举任命为迭刺部夷离堇。一年后,晋升为于越兼夷离堇,掌握了契丹联盟的军政实权。此时他年仅31岁。
自阿保机被推举为夷离堇后,担负起对外战争重任。唐天复元年(901),阿保机率军攻打于厥、奚霫各部,俘获了众多的奴隶和财富。次年七月,又率大军十余万,攻掠代北(今山西代县以北)地区,先后攻陷九座城池,俘获人口近十万,驼马牛羊不计其数。天复三年(903)春,又东伐女真,俘获其部族三百帐。在多次的征战中,耶律阿保机表现出满腹韬略,这使他经常凯旋而归。
唐天祐元年(904)九月,藩镇割据,内战频繁。在与中原诸汉族强大割据势力结成友好关系后,阿保机着力发展契丹的农业、畜牧业以及治铁、纺织、制盐等手工业,契丹的社会经济在这一时期迅速发展。阿保机还先后发兵攻打女真各部,以武力征服了这些地区。阿保机的军事声望和政治声望由此在契丹贵族中日益提高,赢得了众人的崇拜和敬仰。
唐天祐三年(906)十二月,契丹痕德堇可汗去世。痕德堇临死前,阿保机通过部落联盟选举的仪式,命设祭坛,燔(fán)[1]柴告天,即可汗位,成为契丹族新的首领。
巩固统治 称帝立国
耶律阿保机即任汗位后,首先注重了采取措施调整保持契丹各部贵族之间的势力均衡,以稳固自己的统治。
首先明令宣布不再是可汗家族的遥辇氏,与耶律氏具有同等的地位,给其以荣宠,消除他们的怨仇。任命人弟迭栗底为夷离堇,在自己手下协助掌管军事大权。又任命耶律辖底担任于越,使其满足,不反对自己。次年阿保机又设立一个新的官职“惕隐”,由族弟撒刺任职,负责掌管迭刺部贵族内部的事务,以确保他们服从自己的领导。最重要的是建立了自己的侍卫亲军,来捍卫阿保机的统治。
阿保机积极向外扩展,采用远交近攻的战略。他即汗位的当年(907)四月,河南藩镇朱全忠废唐哀帝,用禅让的形式即皇帝位,建国号梁(后梁),遣使告知契丹。阿保机派人携带名马、貂皮使梁,并继承前辈们的做法,要求梁朝给予封册。第二年(908)李存勖嗣位晋王,遣使者告之。这样阿保机没有出兵助梁攻晋,也没有出兵助晋攻梁,与两方都保持着友好关系。
在结好了梁、晋以后,阿保机开始对毗(pí)邻契丹的幽州藩镇刘仁恭发动进攻。刘仁恭自唐乾宁二年(895)割据幽州以后,曾多次发兵北上,攻略契丹部帐,激起契丹人的极大怨恨。阿保机即汗位的同年,刘仁恭为其子刘宗光所囚禁,后刘宗光称帝,建国大燕,阿保机趁机大举进攻幽州,大胜而回。
阿保机即汗位的当年二月,即率军攻打黑车子室韦,迫其八部降附。次年(908)五月,又命惕隐撒刺率军征服了乌丸等部。自己亲自率军大规模出征,征服了东、西部各族,使东际海(渤海)、南暨(jì)自檀(今北京市密云东北)、西逾松漠(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南部)、北抵潢(huánɡ)水(今西拉木伦河)的广大地区,都处在了契丹的版图之内。
阿保机即汗位的第五年(911),阿保机的弟弟刺葛、迭刺、寅底石发动了反对阿保机的叛乱。
战乱爆发前,安端的妻子粘睦姑偶然获得了刺葛等人的阴谋,连夜报告阿保机,阿保机由此得知详情,传命耶律曷鲁带腹心部侍卫军前往平叛。刺葛等因事起仓促,束手就擒。阿保机不忍心杀他们,就与他们登山祭天为誓,赦免了他们。
次年(912),阿保机亲率大军出征西南术不姑等部族,命夷离堇刺葛分兵攻平州(今河北卢龙)。十月,刺葛破平州回契丹本部,趁阿保机出征未还之机,再次串联了他们的弟弟们,发动了第二次叛乱,率兵拦截阿保机的回军道路,阿保机避开刺葛,率兵远行绕道回来,他的弟弟们马上派人来谢罪,阿保机仍然原谅他们,准许他们改过自新。
剌葛等人并没有因阿保机的宽容而自悔,反而发动更大的叛乱,准备割据自立,阿保机亲率大兵,以伏兵取胜,抓住了全部叛乱者,第二天按刑法证罪,首恶刺葛,屡教不改,就杀了,其余的仍认作兄弟或流放或关押,但并没有杀他们,阿保机感叹说:“致人于死地,哪里是我想做的事?如果只是有负于我,还可以容忍宽恕。这些人肆其所欲行无道之事,残害忠良,涂炭生灵,抢掠财物。民间原先有马万匹,现在只好徒步行走,这种局面自建国以来都未曾有过,杀掉他们我实在是出于不得已。”
阿保机继任汗位的第十年(916)初,阿保机接受耶律曷鲁等人所上尊号,称“大圣大明皇帝”,述律平称“应天大明地皇后”,建年号“神册”,国号“契丹”,立长子耶律倍为皇太子,从而宣告了契丹国家的诞生。此后几年,阿保机集中创建契丹国家的各项政治制度。他任命曷鲁为阿庐朵里于越,作为皇帝之下职位最高的大臣,协助执掌国政。任用汉族士人韩延徽为政事令,参与谋划所有军政大事,任用韩知古总知汉儿司事(即管理汉族人民事宜的朝官),并制定契丹新的礼仪制度,逐渐形成了较完善的统治机构。
契丹原来没有文字,一直刻木契记事。于是神册五年(920),阿保机命耶律突吕不、耶律鲁不古在汉族士人的参与下,仿照汉字偏旁,创造了数千个契丹新字(称契丹大字)。
长期以来,契丹没有成文法。神册初年,阿保机重新设置了决狱法官“夷离毕”,以曾经帮助处决刺葛叛乱分子的左仆射韩知古首任此职。神册六年(921),阿保机命大臣制定了契丹最早的一部法律“决狱法”,还命制定了各部族法,汉人则遵守唐朝法令。
为了适应对内统治和对外战争的需要,阿保机大力加强了军队建设,扩大了以心腹部为核心的侍卫军,设立了“宫卫骑军”。各地区则有贵族将领统率的州县部族军镇防。另外在各重要地区,还先后设置了节度使、诏讨使、防御使等地方官。
初具规模的契丹政权在阿保机的领导下创立了。
东征西讨 病死军中
契丹政权建立以后,便开始了更大规模的对外扩张和军事征服。阿保机自己则以“上承天命,下统群生”而自命。他不满足于统治荒芜的北方草原,中原地区的富庶、中原文化,对他有很强的吸引力。他认为,契丹族是中国人,他要做全中国的皇帝。皇帝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得民心,谁都可以当皇帝。
神册元年(916)八月,阿保机亲率诸部族兵30万,号称百万南侵,攻下朔州(今山西朔县),俘晋振武节度使李嗣本,并向大同防御使李存璋索取财货,被拒绝,便乘兵攻云州(今山西大同市),遇到李存勖的顽强抵抗。又闻李存勖率大军救援云州,遂班师北撤。十一月,复出兵攻下武、蔚、妫、儒四州(今河北宣化、蔚县、怀来、北京市延庆县),自代北至河曲,越阴山,尽有其地。并改武州为归化州,伪州为可汗州。仍与河南的后梁、江南的吴越等政权结为友好,以牵制李存勖。
神册二年(917)二月,晋威塞军防御使李存矩(李存勖之弟)镇守新州(今河北涿鹿),因不善治理,民怨很大,裨将卢文进率士卒想杀李存矩发动兵变。卢文进势单力孤,兵败以后率军及当地居民北走契丹,投靠了阿保机。三月,阿保机派兵合同卢文进军攻打新州,新州守将安金全弃城逃走,卢文进派将进驻新州,乘势进攻幽州。周德威见契丹军车布漫山野,闭城坚守。阿保机几次进攻都被击退。八月李存勖派援兵,由李嗣源等带领至幽州,共同防守,此次南进受阻,阿保机便命弟弟大内惕隐安端率军攻打云州及其以南,对晋实施牵制性进攻,自己集中兵力征服契丹以北的乌古、党项诸部。
在北方各部族被降服以后,阿保机再回头向南,对晋用兵。神册五年(920)十月,阿保机亲率大军攻打天德军,攻毁其城,俘晋天德节度使宋瑶,迁当地居民往阴山以南。阿保机发兵分别从居庸关、古北口南下,攻打檀、顺以南(今北京密云、顺义以南),直至遂城、望都等地。李存勖亲自督军迎战。阿保机俘掠一番后北还。神册六年(921)十二月,阿保机再发兵两路,大肆入侵河北,受到抵抗,久攻不下,班师回朝。
还在神册初年,阿保机就曾率军征讨突厥、吐浑、党项、沙陀诸族,打败了各部族。使党项、回鹘(hú)、阻卜(鞑靼)诸族在此后几年中不断遣使纳贡,表示臣服。但仍有一些部族如乌古部等,则仍不断起兵反抗契丹统治。党项部在神册五年(920)叛离契丹。天赞二年,奚族也发生反叛。阿保机决定彻底征服西部党项、吐浑、阻卜等部和东灭渤海。
天赞三年(924)六月,阿保机决定大举西征。他命皇太子倍监国,留守京城,次子德光众行,誓师出兵。七月,阿保机派大将曷刺率先锋军攻破素昆那山东部族(活动于今内蒙古东部大兴安岭以东的部落)。八月,兵至乌孤山(今蒙古人民共和国肯特山),九月到达古回鹘城(今杭爱山脉以东、鄂尔浑河上游西北岸),阿保机在这里接受了回鹘、大食等贡献的礼品。十月,攻克浮图城(约在今新疆奇台西北),征服了浮图城以西各部,然后东返。次年(925)二月,命德光率军攻打党项,又南攻小蕃诸部,凯旋而归,回到皇都。历时近十个月的西征结束。经过这次军事征服,各部族遣使入贡,表示臣服,归属契丹统治。
次年(926)的正月初三,阿保机率军包围了扶余城(今吉林四平市),并攻陷其城,杀扶余守将,渤海国王派军狙击契丹军的进攻被击败,被迫献城出降。
至此,西征东讨两件大事已经顺利实现,阿保机又在内心酝酿着实现夺取河北、挺进中原的更大愿望了。
三月,阿保机率军从天福班师,返还皇都。傍晚突然急病,不得已下令暂停进军治病。七天后病逝,终年55岁。耶律阿保机东征西讨,犹如摧枯拉朽,东起大海、西到流沙、北至大漠,威慑万里,建城池、重纺织,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是少数民族的杰出代表人物。
——————————
[1] 燔:焚烧。
萧太后
萧绰(chuò,953—1009),人称萧太后,辽朝女军事统帅,政治家。16岁嫁辽景宗,后来被封为皇后。30岁时,景宗死,12岁的儿子即位,萧绰以太后身份摄政。她任用人才,不分民族,锐意改革。富国强兵,自握兵权。她先建立起巩固的辽朝根据地。然后东征女真族,西伐党项族。北击铁勒族,清除了周边少数民族的压力。然后全力进攻宋朝,辽军马踏中原,直通黄河,迫宋朝签署“澶州之和”。萧绰以太后身份执政27年,使辽朝的经济、政治、军事达到鼎盛状态。
治国有道
萧绰,契丹族,小字燕燕,辽朝宰相萧思温之女。辽朝上下仰慕汉文化,有作为的贵族以汉族名臣的姓氏作其姓氏,萧姓即起自汉丞相萧何。萧绰虽为女辈,但受父亲宠爱,自幼教其诗书经史,兼读兵法,同时,像对待男孩一样教其骑马射箭,习练各种武术。萧绰从小生得聪明伶俐,接受能力很强。汉文化教育,使她增加了知识,开阔了视野;习练武术锻炼了她的意志。父辈的严格教育使这名女子成了文武全才之人。
萧绰16岁时被辽景宗看中,选为贵妃。她不仅为景宗生下四子三女,而且在辅佐景宗治国治军方面作了很多工作,深得景宗宠信,被立为皇后。而景宗多病,不能胜任朝廷繁忙复杂的政务,因此,一切朝政大事都由萧后裁决。
982年,辽景宗病逝,临终嘱托萧绰辅助12岁的儿子耶律隆绪即位,从此萧绰正式掌握辽朝的军政大权。
萧绰明达干练,她的政治才干,特别是她的锐意革新的精神,在她执政的期间得到了更高的体现。萧绰继承并大大发展了自辽太祖阿保机时重用汉人、重视汉族文化的传统,适应契丹族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社会需求,进一步仿效、吸取汉族的统治经验、典章制度。
在此期间,汉族官僚以韩德让为代表成为萧绰的心腹、智囊[1]。韩德让才智过人,忠心为国,他死后的葬礼,如同萧绰,可见圣宗对他的尊敬。在萧绰的影响下,圣宗(在位49年,是在位最久的辽帝)成为辽代接受汉文化较深的君主,他曾亲自“以契丹字译白居易讽谏集”。圣宗极为重视记载了唐太宗时君臣问答的《贞观政要》,认为唐太宗是中国500年来最英明的皇帝。988年,辽国正式仿唐朝制度开科取士,吸收更多的汉族知识分子进入政权。
萧绰在摄政过程中实行的封建化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使奴隶取得部民的地位,隶属地方州县,仿照唐朝的“两税法”即封建的赋税制,实行“计亩出粟”,因而原为奴隶主完全占有的奴隶,成为向朝廷纳税的平民;修改法律,主要有修改民族间的“同罪异论”法,“贵贱异法”法,奴主关系法及废除兄弟连坐法。其中涉及到家奴犯罪要送官府论处,主人不得擅杀。兄弟连坐法的废除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开明文规定;从景宗时延续下来的吏治整顿更加严厉,如“两毋”诏令的下达要求官吏必须严格执行,即不能阿顺上级、不能畏于权势而稍事屈从,许多案例证明了执法之严明;与辽统治区域、居民习性等特点相适应,一方面继续发展畜牧业,同时,执行了一系列保护、鼓励农业的政策,奖励垦荒,减免赋税;接受并创造性地运用了汉人的印刷、造船等多种技艺,手工业、商业都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出现了以上京、南京、东京、中京、西京“五京”为代表的繁华的都市等等。萧绰的改革活动,加快了契丹走向封建化的历史步伐,人们通常认为契丹封建化的完成,是在圣宗朝,而且也正是在这一阶段,辽国呈现了空前的盛世局面。
萧绰不愧为巾帼英才,她对辽朝的内外形势了如指掌。内部,她知道辽朝地少人稀,同时,境内的边缘区域的其他民族部落,如女真、党项、鞑靼(dá)等纷纷想独立;外部,东有高丽,是个较强的民族,常常与辽为敌;南部有大宋,地大物博,钱粮丰厚,兵强马壮。萧绰执政后,根据内外形势,制定了安边、抚内、整顿军备、富国强兵之策。
在内部统治基础巩固以后,为了麻痹宋朝,萧绰故意散布言论,称东方的高丽是辽朝的主要敌人,而南方的大宋是辽的朋友,并假意把军队东调。她任命大将耶律抹只为东京(今辽阳)留守,加强东京的战备工作。985年,萧绰下令准备征伐高丽,派人到东京阅兵。此举吓坏了高丽,麻痹了宋朝,达到了一举两得之目的。而实际上辽朝的兵马基本未动。不久之后,萧太后就以辽东不便行军为由,取消了进攻高丽的计划。
为了抵御宋朝可能发起的进攻,以及在适当的时机向外扩张,辽朝与西夏和好,减轻西部压力。与宋朝通商,规定凡是向辽朝提供粮食、铁器等物资,一概免税。萧绰下令,大量从山西、河北一带购进粮食。在后方的显州(今辽宁北镇)设立作坊,大造兵器和各种军械,萧绰的军事目的非常明确,在威慑周边各弱小民族的前提下全力对付宋朝。当宋朝来攻时,要能防御宋军北进;待宋朝削弱之后,向南扩张。萧绰执政27年,其军事行动全部是围绕这一方针展开的。
击败大宋
986年,宋太宗集全国精锐步骑兵20万,分三路大军进攻辽朝。东路由大将曹彬率领,出雄州攻幽燕;中路由田重进率领,从飞狐击蔚州;西路由潘美、杨业率领,出代州、北击朔、云等州。战略意图是,西中两路先进,迂回幽燕西部,东路持重缓进,待中西两路胜利,合围幽燕。宋朝对辽的进攻证明了萧绰以宋朝为防御和进攻之重点的政策是正确的。
萧绰得知军情后,下令南京(即幽州)守将坚决守住城池,等待后援;命令东京兵马火速入关,进援幽州;驻云朔、蔚一带的辽军,在无力抵敌之时可以收缩,向幽州集结。随后,萧绰与小皇帝亲率辽军精锐入关驻于沱罗口(今河北涿县北)。统一调度军马,她下诏,令幽燕地区的各支辽军一律听从耶律休哥指挥,违令者斩。
在战争的开始阶段,宋军得势,潘美、杨业率领的西路军接连攻占了寰、朔、应、云等州;田重进率领的中路军攻克了飞狐、灵丘、蔚州;曹彬率领的东路军攻克了新城、固安、涿州。但这些都不是实质性的胜利。辽军主力未受重创,而是由于收缩和关外辽军的陆续赶到,其力是更加强大。相反,宋军三路之间的分头进攻,暴露出相互不配合,战线过长,用兵分散的弱点。特别是东路军,接近辽军主力,但却粮食供应不上,形成孤军作战的状态。为了给反击创造条件,辽军派出许多小股骑兵,夜出骚扰宋军,白天则集结精锐向宋军示威,搞得宋军疲惫不堪。尤其是东路宋军,在袭击涿州时,只带了十天的口粮,辽军抓住这一致命失误,截断东路宋军粮道,迫使东路宋军后撤救粮。士兵饥饿,精疲力竭,队伍松散,士气低落,处于被动挨打的地步。这时辽军开始准备反击。
在辽军一切准备就绪,宋军的弱点暴露无遗之际,萧太后下令全面反击,反击重点首选宋东路军。面对数十万辽军兵马汹涌而来之势,宋军一路溃逃。萧太后亲自领军追击。至岐沟关,辽军把东路宋军团团包围,大败宋军。号称十万兵马的宋军,死伤大半。曹彬率残部继续南逃,辽军乘胜追击,不给宋军喘息时间,再败宋军。东路军能逃回去的将士已经不多,几乎全部阵亡。
辽军消灭宋东路军之后,转头西进。宋朝中路军闻变立撤,迅速退回宋朝境内自保。辽军全力攻打宋西路军。西路主帅潘美和监军王优不听从杨业的正确部署,强令其出战,宋太宗还要西路军把占州郡的百姓转移内迁。结果,西路军被辽军团团围住,杨业所率部队全部战死,以前占领的州郡全部丢失。
此次大战,宋军损失精锐部队十余万人。辽军在此次战役中锻炼了队伍,大长了士气,从此进入兴盛时期。相反,宋朝廷在此战之后,畏惧辽朝,在军事上不敢再对辽朝轻举妄动,处于被动守卫之势。986年辽宋大战,使辽宋两朝的军事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转变。这是萧绰执政苦心经营的重大成果。
战和兼用
辽军这次大胜宋军,改变了双方力量的对比。使萧绰滋长起战胜宋朝的野心,从此开始了长达20余年的对宋进攻。宋军虽败,但国力仍强,尽管宋朝廷弊政丛生,军队行动处处受节制,可是还没有腐朽到无可救药的地步,对此,萧太后花了20余年时间才认识到辽军一时还灭不了宋朝。
辽军由防御转入进攻;相反,宋军由进攻转入防御。宋朝地大物博,人才济济,攻有攻的人才,守有守的将领。尽管时有奸臣当道,且皇帝常常无能,但每个时间总有相应的人才显现出来。宋朝转入防御后,有的建议,宋辽交界的河东、河北一带的东部地区地势低洼,湖泊沼泽成片,在这一地区挖横贯东西的河流,可阻止辽军骑兵。而太行以东,雄(州)霸(州)以西的开阔地,有利于骑兵作战,是辽军进攻的重点。应修城池、驻大将,据兵镇守。宋朝廷推行此政策。在这一带派驻了杨业的儿子杨延昭等大将长期据守。
萧绰为了攻宋,整军备战,花了20余年时间,在宋与辽相交的各州县,辽军几乎都用过兵。为了瓦解宋朝,萧绰对宋将实施各种手法。1003年,在高阳关战役中,辽军活捉了宋将王继忠。王表示愿意投降,萧太后为了争取更多的宋将,居然任用王继忠为户部使。
1004年,萧绰已年过半百,仍雄心勃勃。她亲率20万大军攻宋,在力攻宋军北部边镇受挫之后,她大胆率军绕过边镇直攻腹地,跃马中原,直攻澶州,大有渡黄河攻汴州之势。经过两个多月的激战,宋军略占上风,辽军节节败退,辽军主将萧达凛被宋军射死。在战事不利的形势下,萧绰抓住宋神宗软弱无能,企盼和盟的弱点,不顾一切地围攻宋神宗坐镇指挥之地澶州。宋神宗被吓坏了,派出使者求和,萧绰提出割地为盟,宋朝则提出以金帛代地。萧绰见好即收,同意以宋朝每年向辽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为条件,签署和约。因为,她心里明白,辽军的力量还不足以灭宋。于是签署了有名的“澶州之盟”。辽军攻宋取得了历史上最辉煌的成绩。在打与谈兼用的策略中,足见萧绰之才干和魄力。
萧绰治辽27载,不仅使境内的少数民族部落安心臣服,使西夏和东部的高丽屈膝和好,而且迫使比辽朝强大许多倍的宋朝以交纳金帛为条件签署议和。没有特殊的政治和军事才干是很难取得如此辉煌成就的。
萧绰文武兼备,治军有方,赏罚严明,用兵作战颇有谋略,而且每当关键时刻她都全副武装出现在阵前以激励将士。辽军深入宋境攻瀛(yínɡ)州和攻澶州之时,萧绰亲自击鼓出兵,辽军将士看到主帅亲自击鼓都激动不已,拼力往前,使宋军从内心都感到害怕。
1009年,萧绰去世。辽国存在前后约达200年,它对于开发我国东北和蒙古地区,对于密切这些地区与中原的交往沟通,对于削弱长城南北的民族差别、隔阂,为祖国的再一次大统一,都具有巨大的贡献和深刻的影响;而其间萧绰20多年的政绩,她为契丹族和整个中华民族的文明进步而做出的努力及其功效,在中国的历史上和人民的心目中有着不可磨灭的崇高的地位。
——————————
[1] 智囊:比喻计谋多的人。特指为别人划策的人。
李元昊
李元昊(hào,1003—1048)的父亲李德明,曾受辽封为大夏国王,受宋仁宗封为夏国王。李德明奉行联辽睦宋政策,使党项部落得到了相对安定的环境。但李元昊却不像他父亲那样,对李德明向宋称臣的卑躬屈膝尤其反感。
有一次,父子俩为此进行了一场争吵。李德明说:“我们西夏从你祖父起,就连续多年和宋发生战争,两国的老百姓就没有一天过得安静。但自从停止战争近30年来,我的部属都能穿上锦绮,这是宋朝的恩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