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中国·远古至秦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书名:人物中国·远古至秦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
作者:《人物中国》编委会编
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10-01
书籍编号:30056478
ISBN:9787500079040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360000
版次:1
所属分类:人物传记-历史名人
版权信息
书名:人物中国·远古至秦
作者:《人物中国》编委会
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10-01
ISBN:9787500079040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源收集整理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所有内容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本站发布的内容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我们将及时处理!
第1卷 【远古始祖】
第1章 远古始祖
开创华夏文明
远古始祖
天地是怎样开辟的?宇宙的起源是什么?一系列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明是如何开始形成的?为了回答这些问题,中国的先民们创作了一系列神秘而浪漫的神话故事。“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通过这些神话和传说,我们可以看到先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可以看到他们对征服自然的渴望,还可以看到先民对英雄的崇拜,更可以看到他们对力量、勇敢、顽强、坚韧等美好品德的追求。
开天辟地的盘古
天人诞降大圣。曰浑敦氏,即盘古氏,初天皇氏也。龙首人身,神灵,一日九变,一万八千岁为一甲子,荆湖南以十月十六日为生辰。有初地皇氏,初人皇氏。
——《古今图书集成·岁功典》
盘古,又名盘瓠,是传说中开天辟地的英雄,是中华民族的始祖。
盘古神话,见于唐代《艺文类聚》所引三国时吴国人徐整的《三五历记》和清人马骕《绎史》所引的《五运历年纪》。传说中的远古时代,天地是连在一起的,整个宇宙一团黑暗混沌,好像一个“大鸡蛋”,中华民族的老祖宗盘古就孕育在其中。过了一万八千年,突然有一天,盘古睁开了眼睛,周围一片漆黑,潮湿的、浑浊的气流令他憋闷,他挣扎着要把这个混沌世界撑开。于是他随手抓起一把大板斧朝这黑暗混浊用力劈去,只听山崩地裂的一声巨响,这“大鸡蛋”一下子就裂开来了。轻而清的气流向上升,最后就变成了天,重而浊的气流往下沉,最后就变成了地。
天与地分开之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拢,就用头顶着天,脚踏着地,站在天与地之间。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的身子也每天长高。如此反复地又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升得很高了,地变得很厚了,盘古的身子也长得长极了。有多长呢?据说有九万里那么长。也就是说,天与地之间有九万里的距离了。
自从开天辟地以后,盘古就孤孤单单地一个人生活在天地间,情绪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真可以说是喜怒无常。因为天地是他开辟的,所以随着他的喜怒哀乐,天地也会发生各种相应的变化。盘古高兴的时候,天空晴朗,万里无云,碧空如洗;盘古愤怒的时候,天空乌云密布,阴沉得像是要塌下来;盘古哭泣的时候,那一阵阵的倾盆大雨是他的眼泪化成,江河湖海因此汇集而成;盘古叹息的时候,那一阵阵的狂风来自于他的呼吸,吹得大地上飞沙蔽目,石头乱滚;盘古一眨眼,闪电就从空中划过;盘古睡觉时发出的鼾声,就好像雷声隆隆,回响在天地之间。
孤独的盘古独自生活在这寂寞的天地间,也不知过了多少岁月,更不知经历了几番沧桑,最后他终于死去了,头东脚西地倒在大地上。高高隆起的头变成了东岳泰山,是那么气概万千,雄伟壮丽;他的两脚脚趾朝天,变成了西岳华山,是那么峭立挺拔,雄险瑰丽;高高挺起的腹部变成了中岳嵩山,是那么的风景秀美,绵延清丽;他的左臂变成了南岳衡山,层层叠叠的群峰雄壮威武;他的右臂变成了北岳恒山,山势迭宕起伏,富有层次感;而他的头发和汗毛则变成了大地上葱郁的树木、各种芳香的花草;他的牙齿和骨头、骨髓等都变成了闪光的金属、坚硬的岩石、美丽的珍珠和温润的碧玉;就连他的身躯也为人类造就了一个适宜生存、清新温润、丰富多彩的世界。
盘古神话虽然未见于先秦古籍,但它和《山海经》所记的烛龙神话却有相似之处,或者就是这一神话的演变。
烛龙是人脸蛇身的怪物,红色的皮肤,住在北方极寒之地。它的本领很大,只要它的眼睛一张开,黑暗的长夜就成了白天;它的眼睛一合上,白天就变回黑夜。它吹口气就乌云密布,大雪纷飞,成为冬天;呼口气又马上赤日炎炎,流金铄石,成为夏天。它老是蜷伏在那里,不吃饭,不喝水,不睡觉,不呼吸——因为它一呼吸,就成为长风万里。它的神力又能烛照九泉之下,传说它常含一支蜡烛,照在北方幽黯的天门之中,所以人们又叫它“烛阴”。
后来又吸收了南方民族盘瓠传说的某些因素,才创造出盘古这样一个开天辟地的神话人物。到明末周游写《开辟衍绎》,盘古手里又被加上了斧头和凿子这两件劳动工具,故事内容发展为包含劳动开辟天地的观念。
创造人类的女娲
古之国君,制造笙簧;礼物未就,轩辕纂成;或云二君,人首蛇形;神化七十,何德之灵。
——曹植《女娲赞》
女娲是传说中的远古时代一个人身龙尾的天神。
自从盘古开天辟地以后,天空上就有了光辉的太阳、月亮和星星,大地上也有了秀丽的山川、花草和活泼的飞禽走兽。有一天,女神女娲来到了天地间,看到了这一片秀丽的景色,十分高兴。但是,她行走在荒寂的大地上,心中也感到十分孤独,她觉得应该给天地之间增添些更有生气的东西。
女娲沿着黄河独行,低头看见了自己美丽的影子,不禁高兴起来。她决定用河床里的软泥按照自己的形貌来捏泥人。女娲心灵手巧,不一会儿就捏好了好多的泥人。这些泥人几乎和她一样,只不过她给他们做了与两手相配的双腿,来代替龙尾巴。女娲朝着那些小泥人吹口气,那些小泥人便被灌注了活力,“活”了起来,变成了一群能直立行走、聪明灵巧、能说话的小东西,女娲称他们为“人”。她为其中一些人身上注入了阳气——自然界一种好斗的雄性要素,于是他们就成了男人;而在另外一些人身上,又注入了阴气——自然界一种柔顺的雌性要素,于是她们便成了女人。这些男男女女的人们围着女娲跳跃,欢呼,给大地带来了生机。
女娲不停地捏呀捏,一群群的人就在她的手里诞生了。但是这个世界实在太大了,女娲做成的这些人在大地上仍然显得很少很少。女娲太累了,有什么办法能造得又多又快呢?女娲忽然想出来一个好主意。她拔下一根藤条,把藤条的一头蘸上泥浆,然后向四周一甩。啊,还真奇妙啊!溅落在地上的小泥点居然都变成了又蹦又跳,活生生的小人了。
女娲不停地甩着,甩着……一群又一群的人便布满了天涯海角。他们白天捕鱼、打猎,晚上在树洞、小棚子里休息,生活得可快活了。世界各地的人就这样诞生了。
大地上有了人类,女娲又有了新的考虑:怎样才能使人很好地生存下去呢?人总是会死亡的,死去一批,再造一批,那就太麻烦了。于是,女娲就把男人和女人配成对,叫他们自己去繁殖后代,担负养育后代的责任。人类就这样繁衍绵延下来,而且一天天地增加着。
还有的传说,当初女娲捏成的一个个小泥娃娃被放在太阳地里晾着时,眼看暴风雨即将来临,忙乱之中,女娲抓起一个树枝条,将捏成的小泥娃娃往屋里扫,不少泥娃娃被扫断手或腿,于是后来就有一些残疾人。
炼石补天的女娲
女娲创造了人类,又替他们建立了婚姻制度以后,人类曾经有过一段和平安乐的日子。可是,突然有一天,不知是什么原因,或许是新开辟的天地构造还不结实,而那撑天的巨人盘古又过早地倒下的缘故,宇宙忽然间就倾斜了下来,而后半边天空坍塌了,天上露出了一个大窟窿,地面上也破裂出纵横交错的道道深沟。强烈的地震引起了森林大火,烧毁了一切的植物,大雨引起的洪水到处漫流,把大地变成了一片汪洋,人类面临着灭顶之灾。
女娲看着她所造就的孩子们被大火烧灼、被洪水吞没、被禽兽追食,痛心极了,于是决心修补残破的天地来拯救她的孩子们。
她从大江大河里拣来许许多多青、红、白、黄、灰五色石子,架起炉火把这些五色石熔化成胶糊状的液体。她拣啊炼啊,不知拣了多少五色石,也不知炼了多少五色液。然后她不顾疲劳和火烫,双手托起滚烫黏稠的五色液一次次地冲上天空,把一个个混浊丑陋的窟窿填补好。
天空补好之后,她又拼力杀死了一只大乌龟,斩下它的四只脚,用来代替天柱,竖立在大地的四方,把天空像帐篷似的撑了起来。随后她又赶杀了一条在中原作恶多端的黑龙,并且赶走了各种恶禽猛兽。她还把芦草烧成灰,堆积起来挡住了洪水。苍天补好了,洪水干涸了,灾祸平息了,大自然恢复了平静,人类又获得了新生。
女娲终于用她那智慧、勇敢和勤劳的双手,为人类重新创造了一个和平安宁的世界,随后坐着飞龙驾驶的雷车,乘着祥云飞上九天,去朝见天帝,向天帝报告了自己的工作。从此以后,女娲就在天廷里住了下来,安安静静地休息了。女娲没有夸耀自己的功业,也不宣扬自己的名声,但是,她的丰功伟绩却永远为后世所传扬。
钻木取火的燧人
燧人氏钻木取火,炮生为熟,令人无腹疾,有异于禽兽,遂天之意,故谓燧人。
——《太平御览·礼含文嘉》
在远古蛮荒时期,人们不知道有火,也不知道用火。到了黑夜,四处一片漆黑,野兽的吼叫声此起彼伏,人们蜷缩在一起,又冷又怕。由于没有火,人们只能吃生的食物,经常生病,寿命也很短。伏羲看到人间生活这样艰难,心里很难过,他想让人们知道火的用处,于是大展神通,在山林中降下一场雷雨。雷电劈在树木上,树木燃烧起来,很快就变成了熊熊大火。人们被雷电和大火吓着了,到处奔逃。不久,雷雨停了,夜幕降临,雨后的大地更加湿冷。逃散的人们又聚到了一起,他们惊恐地看着燃烧的树木。这时候,有个年轻人发现,原来经常在周围出现的野兽的嚎叫声没有了,他想:“难道野兽怕这个发亮的东西吗?”于是,他勇敢地走到火边,发现身上暖和了许多。他兴奋地招呼大家:“快来呀,这火一点儿不可怕,它给我们带来了光明和温暖!”这时候,人们又发现不远处烧死的野兽,发出了阵阵香味。人们聚到火边,分吃烧过的野兽肉,觉得自己从没有吃过这样的美味。人们感到了火的可贵,他们拣来树枝,点燃火,保留起来。每天都有人轮流守着火种,不让它熄灭。可是有一天,值守的人睡着了,火燃尽了树枝,熄灭了。人们又重新陷入了黑暗和寒冷之中,痛苦极了。
伏羲在天上看到了这一切,他来到最先发现火的用处的那个年轻人的梦里,告诉他:“在遥远的西方有个燧明国,那里有火种,你可以去那里把火种取回来。”年轻人醒了,想起梦里天神说的话,决心到燧明国去寻找火种。年轻人翻过高山,涉过大河,穿过森林,历尽艰辛,终于来到了燧明国。可是这里没有阳光,不分昼夜,四处一片黑暗,根本没有火。年轻人非常失望,就坐在一棵叫“燧木”的大树下休息。突然,年轻人眼前有亮光一闪一闪地,把周围照得很明亮。年轻人立刻站起来,四处寻找光源。这时候他发现燧木树上,有几只大鸟正在用短而硬的喙啄树上的虫子。只要它们一啄,树上就闪出明亮的火花。年轻人看到这种情景,脑子里灵光一闪,立刻折了一些燧木的树枝,用小树枝去钻大树枝,树枝上果然闪出火光,可是却着不起火来。年轻人不灰心,他找来各种树枝,耐心地用不同的树枝进行摩擦。终于,树枝上冒烟了,他使出最后一点力气又钻了几下,只听“噗”的一声树枝开始燃烧起来,他终于钻出了真正的火!年轻人高兴地流下了眼泪。
后来,年轻人回到自己的家乡,把钻木取火的方法教给了当地人民。这样,人们再也不用生活在寒冷和恐惧中了,再也不必冒着生命危险去等待那天然的雷火了,什么时候要火什么时候就可以有火了。人们感谢这钻木取火的发明者,因而把他叫作“燧人”。“燧人”就是“取火者”的意思。还有说法是,燧人氏是中原地区的一个部落首领,经常带领人们去山林里打猎。有一天,山林里起了大火。大火熄灭后,树林里留下了许多被烧死的禽兽。燧人氏捡起一只山鸡尝了尝,感觉比生肉好吃多了。于是就盼望着山林里能再来一场大火,给他们送来香喷喷的熟肉。不久,从天上飞来一只大鸟,大鸟飞到燧人氏面前停下来,看着他说:“你不是想要火吗?太阳宫里有,我带你去取吧。”燧人氏一听可高兴了,就骑到大鸟的背上,向太阳宫飞去。到了太阳宫,燧人氏向太阳公主求得一块会生出火的宝石。回到人间后,燧人氏怎么也看不见宝石生出火来,认为太阳公主骗了他,抓起宝石狠狠地向一块大石头摔去,不料真的生出火来。从此,人们都学会了击石取火,再也不用吃生肉、喝生血了。
为百姓除害的后羿
羿淫游以佚畋兮,又好射夫封狐。固乱流其鲜终兮,浞又贪夫厥家。
——屈原《楚辞》
根据先秦古籍的记载,羿或称夷羿(《左传》、《天问》),或称仁羿(《山海经》)。他本是射日除害的英雄,但又常和传说中夏代有穷国国君后羿的事迹相混,也被称为后羿。后羿,妘姓。相传是夏王朝东夷族有穷氏的首领,又说是颛顼的后裔,以善射著称。夏朝以启为首的贵族在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后,沉湎享乐,田猎无度,过着荒淫的生活,很快就使国家达到“万民弗利”的地步。启死后,他的五个儿子又互相争夺王位,使国家出现了混乱的局面。这时,东夷族的后羿乘虚而入,“因夏民以代夏政”,取得了统治地位。
传说东方殷民族的祖先帝俊(又名帝喾)有三个妻子。一个叫娥皇,她生了一个下界的国家叫三身国,全国的人都长着一个头三个身子;一个叫常羲,生了12个月亮女儿;一个叫羲和,生了10个太阳儿子,他们住在一个叫“旸谷”或“温泉谷”的地方。这10个太阳每天一个轮流到天空值班,他们出进都由母亲羲和驾车伴送。所以虽然有10个太阳,地上的人们每天却只能见到一个。谁知有一天,太阳儿子们聚在他们居住的那棵扶桑大树上商量好不再坐妈妈的车一个一个轮着出去了,他们决定相伴着热热闹闹地一起到天空中去游玩。于是,第二天一早,这10个太阳便一齐飞向了天空。从此他们便每日结伴而出结伴而归。对儿子们的顽皮和恶作剧,太阳妈妈羲和也无可奈何。这一下子可不得了了,地球上的植物几乎都被它们烤焦了。老百姓们没有东西吃,只好饿着肚子。而那些吃人的怪兽、大风鸟,还有野猪、大蛇也因为没有了栖息之地和食物,跑出来伤害百姓。人们又一次生活在十分艰难困苦的环境里。
面对这突然降临的灾难,帝俊不得已派了一个擅长射箭的名叫羿的天神来到人间,帮助受难的人民。当人们听说天神羿和他的妻子到来,恳求羿快点为他们解除灾难。面对这种凄惨景象,羿一时义愤填膺,竟忘记了天帝只让他惩戒一下那些顽皮的太阳儿子的嘱咐,决定把他们一个个收拾下来,以免他们将来再行作恶。
羿从肩上取下那张红色的弓,从箭袋里取出一支白色的箭,搭箭弯弓对准天上的太阳,嗖的一箭射去。过了好一阵,只见天空中一个火球无声的爆裂开来,流光四射,金色的羽毛上下翻飞,接着一团红亮亮的东西坠落下来。人们跑上去一看,原来是一只硕大无比的金色三足乌鸦,它大概就是太阳的精魂化身吧。再看它的胸部还插着一支神箭。再抬头一看天上,太阳果然少了一个,天气也好像凉爽了一些,于是人们欢声雷动。羿看到了被射死的太阳,才知道闯了大祸。但他看了看周围遭难的生灵,又受到人们欢呼声的鼓舞,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又拈弓搭箭,向天空中东躲西藏的太阳射去。利箭一支支地飞上天空,天空中一个个火球无声地破裂,流火满天,金色羽毛在空中飞扬,三足乌鸦一只接着一只坠落下来,人们的欢呼声响彻云霄。
正当羿准备射出第十支箭时,却被人们拉住了,大家说:“太阳对人还是有好处的,只是十个太阳一起出来人们受不了,现在剩下一个太阳,不冷不热,刚刚合适。”于是羿收起了弓箭,留下了一个太阳。
后来,羿又杀死了吃人的怪兽、大蛇,捉住了野猪,射落了大风鸟。所有在人间做坏事的东西都被除掉了。从此,天下太平,人民可以安居乐业了。
羿为人民解除了旱灾,受到了人民的拥戴,然而他却得罪了天帝,被削去了神籍,贬为庶人。后来因他看错了人而被他的徒弟——那个心眼歹毒的逢蒙暗算了。后羿的妻子嫦娥也受了牵连,她后来因受名叫“有黄”的巫师的诓骗,一个人独吞了羿从西王母那里要来的“不死药”而飞到了月宫里。
屈原在《楚辞·离骚》里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后羿当政后,以善射自居,他过度地游荡与放纵田猎,最嗜好射杀山中大的狐狸,不管民众疾苦,并让寒浞代他管理国家。寒浞积极培植自己的势力,在后羿外出游猎时,乘机杀死了后羿,取得了王位,还贪占了后羿的爱妻。此外还有羿射河伯,娶雒嫔(宓妃)为妻(《天问》)、“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淮南子》)、“逢蒙学射于羿,尽羿之道,思天下惟羿为愈己,于是杀羿”(《孟子》)等片断的记录,反映羿的另一些活动和他悲剧性的结局。《淮南子》还记载了民间奉祀羿做消灾除害的宗布神。
“三皇之首”的伏羲
木德风姓,八卦创焉;龙瑞名官,法地象天;庖厨祭祀,罟网渔畋;瑟以象时,神德通元。
——曹植《伏羲赞》
伏羲,又称宓羲、包牺、庖牺、伏戏,也有人称太昊伏羲,被尊为“三皇之首”和“百王之先”。伏羲是渔猎、畜牧时代象征性的代表人物,传说他结网罟而发明渔猎工具,制作琴瑟等乐器,规范婚姻制度与嫁娶礼仪,始画八卦,用“太极”学说来分析宇宙发展变化之理。
古书上称伏羲人头蛇身,传说与女娲是兄妹,又传说伏羲的母亲诸英,是个公主。在诸英24岁的时候还没有找到喜欢的人结婚。有一天,刚下完雨,她到外边去玩,看见一个大大的脚印,于是好奇地去踩这个脚印,结果出现一道彩虹,把她环绕起来,就这样她怀孕了,16个月后生下了伏羲。伏羲的样子和一般人不一样,身子是蛟龙,头是人头,牙很长,头上还有角,因为他喜欢蹲坐着,所以叫他“伏羲”。伏羲很聪明,知识也很丰富,所以百姓很敬佩他,推选他做了君主。伏羲教百姓礼节,教他们织网捕鱼,还教他们饲养牲畜,让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中国古文化中的发明创造,多数与他有关。传说,上古之时,有龙马负图出于河,伏羲降服龙马,观察龙马身上的图纹,画出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种算卦符号,叫做八卦,以示天地万物之种种变化。用这种预测未来的方式保持国家的安定和人民的幸福。他模仿蜘蛛结网,制作捕鱼网,并教给劳动人民。他制作琴瑟,创作《驾辩》之曲。还传说伏羲制嫁娶之礼,教人狩猎。这些都反映出中国原始时代开始渔猎畜牧的情况。伏羲的神话在中国民间流传十分广泛,影响深远。又传伏羲、女娲为婚,繁衍人类,被奉为中华民族敬仰的人文始祖。
创造文字的伏羲
很早很早以前,人类的祖先是用结绳记事的。多一只羊,打一个小结;多一头牛,打一个大结。结满十个小结就打一个圈,十个圈就是一百。人们把绳子挂在墙上,一家的账目就清清楚楚了。可是时间一长,绳子被老鼠咬断了,家家的账目全乱了。为了弄清账目,人们之间互相争斗起来,你打我,我打你,天下大乱。有个大神叫伏羲,看到人们这样争斗,心里很着急,他躺在天台山顶想办法。他看看天,天上有太阳,有月亮,太阳只有一个,就画了一个小圈表示一。加上月亮是两个,画两个小圈就是二,三个小圈是三,四个小圈是四。可是画圈太麻烦了,就改画点,后来又改画线。这样,一、二、三......数字就造出来了。可是数字大了,就要画很多划,比如,十就要画十划,多麻烦呀。伏羲又开动了脑筋。他看看自己的手,有五个手指,四指并拢是一条线,拇指横生在另一边,就成了一个“丫”,伏羲就用它来表示五,“丫”一造出,“十”字、“廿”字也造出来了,这就简单多了。
可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光有数字还不行,还得有其他的字。伏羲又看看天,看看地,按照万物的形状造出了日、月、水、火、山、石、田、土、羊、鱼、牛、人等几百个字。伏羲心里可高兴了。正在伏羲得意的时候,有个小孩来找他,小孩说:“伏羲王,你造的字恰当不恰当?”“你说恰当不恰当?”“我说有很多字都不够恰当。”“哪些字呢?”“比如牛字只有一个角,鱼却有四只脚,羊字有六只脚。”伏羲没有想到,这个小孩比自己还要高明,连忙问:“你是谁?”小孩回答说:“我叫仓颉。”“啊,仓颉,那你就把我造错的字改过来吧。”“伏羲王,你已经造的那些字,人们都用习惯了,就不必再改了。以后你就不必再造字了,还是由我们人类自己来造吧。”仓颉说。伏羲没办法,只好同意让人自己去造字。人自己造的字,一个一个都很恰当。据说在所有的字中,仓颉造的最多,所以后来人们只说是仓颉造字了。
创造汉字的仓颉
奚仲作车,苍颉作书,后稷作稼,皋陶作刑,昆吾作陶,夏鲧作城,此六人者,所作当矣。
——《吕氏春秋》
仓颉也称苍颉,传说为黄帝的助手。曾把流传于先民中的文字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汉字创造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昌盛作出了不朽的功绩。相传仓颉在黄帝手下当官。黄帝分派他专门管理圈里牲口的数目、屯里食物的多少。可慢慢的,牲口、食物的储藏逐渐增加、变化,光凭脑袋记不住了。
仓颉犯难了。他整日整夜地想办法,先是在绳子上打结,用各种不同颜色的绳子,表示各种不同的牲口。但时间一长久,就不奏效了。这增加的数目在绳子上打个结很容易,而减少数目时,在绳子上解个结就麻烦了。仓颉又想到了在绳子上打圈圈,在圈子里挂上各式各样的贝壳,来代替他所管的东西。增加了就添一个贝壳,减少了就去掉一个贝壳。
黄帝见仓颉这样能干,叫他管的事情愈来愈多,年年祭祀的次数,回回狩猎的分配,部落人丁的增减,也统统叫仓颉管。仓颉又犯愁了,添绳子、挂贝壳的形式已经不管事了,怎么才能不出差错呢?这一天,仓颉参加完集体狩猎,走到一个三岔路口时,几个老人为往哪条路上走争辩起来。一个老人坚持要往东走,说有羚羊;一个老人要往北走,说前面不远可以追到鹿群;一个老人偏要往西,说有两只老虎,不及时打死,就会错过了机会。仓颉一问,原来他们都是看着地下野兽的脚印才认定的。仓颉心中猛然一喜:既然一个脚印代表一种野兽,我为什么不能用一种符号来表示我所管的东西呢?他高兴地拔腿奔回家,开始创造各种符号来表示事物。果然,把事情管理得头头是道。
黄帝知道后,大加赞赏,命令仓颉到各个部落去传授这种方法。渐渐地,这些符号的用法推广开了,最终形成了文字。仓颉造了字,黄帝十分器重他,人人都称赞他。仓颉头脑就有点发热了,造的字也马虎起来。这话传到黄帝耳朵里,黄帝很恼火,他眼里容不得一个臣子变坏。怎么叫仓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呢?黄帝召来了身边最年长的老人商量。这老人长长的胡子上打了120多个结,表示他已是120多岁的人了。老人沉吟了一会,独自去找仓颉了。
仓颉正在教各个部落的人识字,老人默默地坐在最后,和别人一样认真地听着。仓颉讲完,别人都散去了,唯独这老人不走,还坐在老地方。仓颉有点好奇,上前问他为什么不走。老人说:“仓颉啊,你造的字已经家喻户晓,可我人老眼花,有几个字至今还糊涂着呢,你肯不肯再教教我?”仓颉看这么大年纪的老人,都这样尊重他,很高兴,催他快说。
老人说:“你造的‘马’字,‘驴’字,‘骡’字,都有四条腿吧?而牛也有四条腿,你造出来的‘牛’字怎么没有四条腿,只剩下一条尾巴呢?”
仓颉一听,心里有点慌了:自己原先造“鱼”字时,是写成“牛”样的,造“牛”字时,是写成“鱼”样的。都怪自己粗心大意,竟然教颠倒了。这时仓颉羞得无地自容,深知自己因为骄傲铸成了大错。他连忙跪下,痛哭流涕地表示忏悔。老人拉着仓颉的手,诚挚地说:“仓颉啊,你创造了字,使我们老一代的经验能记录下来,传下去,你做了件大好事,世世代代的人都会记住你的。你可不能骄傲自大啊!”从此以后,仓颉每造一个字,总要将字义反复推敲,还拿去征求人们的意见,一点也不敢粗心了。大家都说好,才定下来,然后逐渐传到每个部落去。
还有传说说,有一次,仓颉的母亲出外采桑,仓颉一人在家编筐。突然,一位好友跑来告诉他,山上的一只猛虎将本村一头黄牛咬死吃掉了。仓颉十分气愤,约了伙伴去除害。临行前,他在西墙上画了一只老虎,又画了一个圆圈,里面点了一点,意思是他出外打虎,太阳落山才能回来。仓颉的母亲归来,见墙上画了一只老虎,旁边还有一口井,误以为自己的儿子被老虎逼得跳了井,急得晕了过去。傍晚,仓颉打猎归来,见娘脸色蜡黄,气息奄奄,忙问有何伤心事,娘说明了原委。由于过度惊吓,母亲不久便去世了。仓颉既后悔又难过。从此,他便骑着驴骡,离开家门,体察各地风土人情,记录方言土语,立志要造出字来。
自从有了文字,人类才开始真正进入文明时代。仓颉造字开创了中国文字的先河,是中华文明史的源头,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重要标志。岐山县城南三华里处仓颉庙中的一块石碑,就记录了仓颉造字的传说。
中国最早种稷和麦的后稷
帝舜曰:“弃,黎民始饥,尔后稷播时百谷。”封弃于邰,号曰后稷。
——司马迁《史记·周本纪》
后稷是中国古代周族的始祖,姬姓,因初生时曾被遗弃,故名弃。在尧舜时代为农官,封地于邰,后世尊称后稷。相传很古的时候,有一个叫姜嫄的女子很想有一个孩子。有一天,她来到郊外,向天神祷告,希望天神赐给她一个儿子。她走着走着,忽然看见路上有一个巨人的大脚印,她心里很好奇,就想用自己的脚去踩那巨大的脚印,比量一下大小。哪知道当她刚刚把脚踏到巨人的脚印上,就有一股强烈的力量振动了她的整个身体。
姜嫄回到村里以后,就对大家讲了这件奇怪的事情。一位老人说,这是件好事,或许就是天神安排的奇迹呢。果然,姜嫄踩了大脚印以后不久,就生了一个儿子。很多人议论纷纷,认为这确实是件怪事,一定不吉利,或许是姜嫄与其他部落的人苟合而生的孩子呢,于是他们就把这孩子强行抱走,丢在了山坡边的小路上。说来也实在奇怪,一群群牛羊经过这里,都小心地躲开,不去践踏孩子。那些人又把孩子抱回来,抛弃到结了冰的河上。这时,又忽然飞来一只大鸟,用它毛茸茸的翅膀盖在孩子的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