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传记 > 科学家 > 青年人的导师:富兰克林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青年人的导师:富兰克林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青年人的导师:富兰克林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书名:青年人的导师:富兰克林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跨越历史长河,感情名人风采。世界上没有其他品质能像“诚实”和“廉洁”那样,能使一个穷小子发财。

作者:晓树编

出版社:中国画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8-01

书籍编号:30097292

ISBN:9787802205376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108447

版次:1

所属分类:人物传记-科学家

全书内容:

图说名人


青年人的导师:富兰克林


晓树 主编


中国画报出版社

前言


本杰明•富兰克林(1706-1790),是美国最伟大的先驱者和美国民主的缔造者之一,著名的科学家、出版家、外交家、政治家、哲学家和实业家,美国独立运动的领导人,曾参与起草并签署了《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


富兰克林1706年出生于北美新英格兰的波士顿。他在家中的十七个孩子中排行十五,是父亲的最后一个儿子。父亲是从事蜡烛和肥皂制造的小商人。富兰克林少年时进过两年学校,后因家境困顿,被迫辍学,12岁时,父亲让他到哥哥的印刷所里当学徒。学徒的日子是艰难的,然而,他却利用学徒的闲暇时间刻苦自学,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在政治、科学、历史、文学等方面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他还通过自学能熟练地运用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和拉丁语。


1726年,富兰克林开始在费城独立经营印刷工厂。从此,富兰克林的事业生涯开始蒸蒸日上,开始创造一个美国梦的传奇故事:他印刷并发行影响巨大的《宾夕法尼亚报》;他改进了当时每家都要用的取暖炉,使之把更多的热量散发到屋子里而不是随着烟囱跑出去;发明了老年人使用的双光眼镜,从事电的研究——由他命名的电荷一词也被沿用下来,今天的物理学还一直在使用它们。1752年,他发明了挽救了许多人性命和财物的避雷针;他率先提出了北美殖民地“不联合就死亡”的口号,并与杰斐逊起草《独立宣言》;而当美国制宪会议因为联邦体制问题争论不休时,富兰克林又欣然前往,进行调解。1771年,他出版了改变无数年轻人命运的《富兰克林自传》。这本书生动地记叙了富兰克林的成长历程,告诫年轻人积极向上,在世界上影响深远。一个人在如此众多的领域成就斐然,美国历史上几乎无人能及。


1790年4月17日,富兰克林逝世于费城,美国人民为他举行了最隆重的葬礼,他被誉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公民,受到各国人民的敬仰。富兰克林以自身的努力创造了一个不朽的神话,造就了一个属于他的时代,成为“他生活的时代和国家中最伟大和最出色的人”。法国也为他举行了哀悼。富兰克林不仅属于美国,同时也属于全世界。


这本《富兰克林传》以第三人称的角度切入,从他的出生到他的离世,把伟人一生值得称道的事情娓娓道来。其中既有家庭琐事,又有惊天骇世的壮举;既有功在千秋的发明,又有脍炙人口的佳句名言。文中还穿插了许多珍贵的照片,图文并茂,集可读可看性于一体,是一本值得鉴赏珍藏的名人传记书。


作者


2009年7月于北京

学徒生涯


青年人的导师:富兰克林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知足使贫穷的人富有;而贪婪使富足的人贫穷。


——本杰明•富兰克林

爱学习的小印刷工


富兰克林家族生息繁衍在英格兰诺桑普敦郡的艾克逊教区,保有30英亩的自由领地,另以打铁为副业。有籍可考的一代长子汤麦斯出生于1598年。他继承了富兰克林家在艾克逊的祖宅,也继承了铁匠这一营生。他在晚年将祖业交给自己的长子,而自己到了次子那里度过余生。


青年人的导师:富兰克林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富兰克林的祖先经常在艾克逊村的这座教堂做礼拜


小汤麦斯是老汤麦斯四子中的长子。小汤麦斯虽然身为铁匠,但天资聪颖,在本教区的大绅士帕莫先生的鼓励下,努力求学上进,获得了充当书记官的资格,成为地方上有名望的人,发起过从镇上到郡中的许多公益事业,在教区中受到哈利法克斯勋爵的赏识和赞助。


次子约翰是牛津郡班布雷村的一名呢绒染匠。三子叫本杰明,四子叫约赛亚。本杰明在伦敦学染丝绸,约赛亚则跟二哥约翰当过学徒。四弟兄中,本杰明和约赛亚感情特别亲密。约赛亚早年结婚,1682年约赛亚带着妻子和三个孩子从英国飘洋过海,来到北美洲,迁居到新英格兰的波士顿城,以摆脱非国教信徒(约赛亚信奉非国教)在英格兰的非法地位。在波士顿,妻子又给他生了四个孩子后去世了。约赛亚又娶了阿拜亚•福格尔为继室,阿拜亚•福格尔给约赛亚又生了十个子女。本杰明•富兰克林就是这十个子女中的一个,也是约赛亚最后的一个儿子。1706年1月17日,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享誉世界、流芳百世的伟人本杰明•富兰克林就在这一天降临了人间。


约赛亚打算把这个小儿子当作十个儿子中的“什一税”送给教会,因此在小富兰克林八岁时,父亲约赛亚把他送进了语法学校读书,而他的九个哥哥都早早地当了各种行业的学徒。


青年人的导师:富兰克林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小富兰克林正在帮他的父亲制造蜡烛


也许是遗传的原因,小富兰克林从小勤学上进,聪颖机灵,在学校读书不到一年,便从一年级的中等生跃为全年级之冠,并提前升入二年级。这种情形使约赛亚的朋友们纷纷称赞这个孩子将来一定会成为大学者。已来到波士顿的约赛亚的三哥,也认为侄儿这条路光明远大。然而,约赛亚却改变了主意:家庭负担沉重的他不得不考虑到儿子上学的费用高昂,难以供养,况且许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到头来仍然是穷困潦倒。他踌躇再三,终于放弃了最初的志向,将小富兰克林转入一所写算学校就读。在那里,小富兰克林学得一手好字,但算术上却进步甚微。到了十岁,小富兰克林停止了学业,回家帮助父亲营业,用牛油制作肥皂和蜡烛,干些剪烛心、浇灌烛模、照管店铺、打杂跑街的活计。


儿时起小富兰克林就对航海有一种痴迷。每有闲暇,他便和邻近的孩子们到水里和水边去,很早就学会了游泳和划船。当孩子们一同划小船玩耍时,常常让他指挥,特别是在遇到困难时更是如此。在别的事情上,他也总是成为孩子中的头儿。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转眼间两年过去了。两年中小富兰克林的职业问题一直烦扰着父亲约赛亚。本来,小富兰克林的一个学习皂烛行业的哥哥结婚成家,离开了父亲,移居到罗德艾兰去了,父亲有意让小富兰克林继承自己的行当,但小富兰克林喜欢航海的志向又使父亲不敢过于专断,唯恐这个儿子不安心于本行而一事无成。于是,两年中,他常带着小儿子出去散步,到细木匠、泥瓦匠、镟工、铜匠铺去串门,看他们做活,还让儿子跟三哥的儿子萨穆尔学过一段制刀业。这些经历使富兰克林对各种零活都能动手做一做,并在家里做一些小小的机械实验。


最后使约赛亚为小儿子择定行业的是儿子读书的嗜好。小富兰克林从小喜欢读书,辍学后,他仍抓紧空闲时间自学。他把父亲的大部分藏书都读了一遍,并把自己的一点零花钱都花在买书上。他买的第一部书是分做数册的《约翰•班扬集》,其中的《天路历程》是他最喜欢读的一本书。他还读过古希腊学者普鲁塔克的名著《希腊罗马名人传》,笛福的《计划论》,科顿•马德的《为善论》。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父亲终于决定让小儿子做一名印刷工匠。富兰克林虽然一直热望着能去航海,但比起制作肥皂蜡烛,他毕竟更喜欢印刷业。因而,在抗拒了一段时间后,富兰克林服从了父亲的安排,到哥哥詹姆士的印刷所当起了学徒工。


青年人的导师:富兰克林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18世纪的印刷厂一隅


詹姆士并没有因为富兰克林是他的弟弟而给以特殊的照顾,他跟富兰克林签订了学徒合同。按照合同,小富兰克林学习印刷手艺直到21岁,只有最后一年,才能得到普通工人的最低工资,其余几年,只能得到免费的伙食住宿和衣服。


在帮助哥哥詹姆士开展印刷业的同时,富兰克林依然没有荒疏自己的学习。


工作期间,富兰克林认识了几个书店的学徒和藏书爱好者,他常在晚间向人借书,彻夜阅读,第二天一早便送还,并且留心保持书的清洁,从不污损,因此,有书的人都乐于借书给他。他就这样如饥似渴地学习。这期间,他曾尝试过写诗,还在哥哥的鼓励下写了两首诗,一首题为“灯塔的悲剧”,叙述一位名叫华萨雷的船长和他的两个女儿沉船遇难的真实故事;另一首是水手之歌,讲述的是海盗提奇(又叫黑胡子)就擒的事。詹姆士将这两首诗印了出来,叫弟弟去沿街兜售。结果,“灯塔的悲剧”销路很好。正当小富兰克林沾沾自喜的时候,他的父亲约赛亚却出来阻止他了。父亲对儿子的诗句十分不看好,并告诉儿子说,作诗的人一般都穷困潦倒。多年以后,富兰克林承认自己那两首诗的格调低下,若真的去写诗,一定会是个“十分拙劣的诗人”。不过,对富兰克林一生具有重大意义的散文写作也始于这时期,恰恰又大大得益于父亲的指点和鼓励。


富兰克林有一个朋友叫约翰•柯林斯。柯林斯是波士顿城内一个爱读书的孩子,富兰克林和他交往很密切。当他们在一起的时候,往往对一些问题进行争论。有一次,两人对于妇女应否接受高深教育和妇女有否从事研究工作能力的问题辩论起来。柯林斯认为妇女天资低劣,不应受高深教育,也不能胜任研究工作。或许有几分是为了争辩而争辩,富兰克林则持相反的观点。到了分手的时候,柯林斯在辩论中占了上风,然而富兰克林认为柯林斯不是靠强有力的论据,而是以善辩、流畅的口才压倒了自己。于是,他便把自己的论点写在纸上,然后寄给柯林斯,以便在没有机会见面的随后几天中继续那场争论。柯林斯也用书面争辩来回答他。如此这般,双方都寄出了三四封信时,约赛亚无意中看到了儿子的信稿。他对孩子们争论的问题未加评论,只是借机谈起双方文章的体裁来。父亲告诉儿子说,他的正确拼法和标点胜过了对方,但在修辞和条理方面却相形见绌,并以文中几处论证当作实例。富兰克林信服了,决心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此期间,一本杂志——《旁观者》第三卷给富兰克林以极大的启示。读了之后,他认为其中的文章“写得极好”,便想当作样板来摹仿。他选出其中的几篇,将每句的大意摘要记录下来,搁置几天后,再用自己的话把文章复原出来,然后将它和《旁观者》中的原文作比较,以便发现自己的缺点,加以修正。在此基础上,富兰克林又将这些散文改写成诗,一直到自己忘记了原文的结构时,再来设法将诗中的意思用散文表达出来,然后也和原文作比较,改正自己的缺点。这样做的结果是富兰克林学会了如何整理思想,使文章更具有条理性,富兰克林的写作技巧大大进步了。


富兰克林的学习时间不多,只有晚上下班后或早晨上工之前的时间才属于他,或者是星期日。为了更多地进行学习,富兰克林尽量减少用在其他活动上的时间。当时,尽管他认为做礼拜是人们应尽的义务,但还是常常设法从父亲的催督下躲避参加,独自一人留在印刷所,在练习写作和读书中自得其乐。在16岁那年,富兰克林偶然读到一个名叫特莱昂的人写的一本宣传素食的书,他便打算实行素食。当时,詹姆士尚未结婚,他和印刷所的学徒们都在另外一家包饭,富兰克林的素食使得那家人为他们备餐起来很不方便,并因此而受到哥哥的责怪。有一天,富兰克林向哥哥提出,把每月伙食费的一半交给他,由他自己来办理伙食,詹姆士马上就同意了。从此,富兰克林每顿饭以一块饼干或一片面包,一把葡萄干或一块果馅饼和一杯清水充饥,他把从伙食费中省出来的钱买书。而且,每到吃饭的时间,詹姆士和其他人离开印刷所以后,富兰克林草草吃过东西,便可以利用剩下来的时间读书。素食使富兰克林获得了买书的钱和看书的时间,他的学习进度加快了。


就是在当学徒的这段时期里,富兰克林把在写算学校曾两度考试不及格的算术学了一遍,用的是柯克的算术书,又读了赛勒和舍尔梅的关于航海的书,从这些航海的书里,他接触到了几何学知识。他还读了洛克的《人类的悟性》和波尔洛亚尔派的作者们写的《思维的艺术》。富兰克林的学习日渐深入。


这个小印刷工就这样一边辛辛苦苦地工作,一边如饥似渴千方百计地寻找机会读书学习。他以非凡的求知欲和刻苦精神,吸取着文化知识的养分,不自觉地为作为未来科学家、思想家和外交家的生涯架设了最初的牢固的梯级。

愤然离家


1721年,詹姆士力排众议,大刀阔斧开始出版自己的报纸《新英格兰报》。富兰克林的任务是把印出来的报纸送到城里各处的订户家中。詹姆士的朋友中有人为报纸写些短文作为消遣。令人高兴的是,这些文章使得报纸的声誉提高,销路更广。这些朋友常到印刷所来,在谈话中提到他们的报纸受到居民的欢迎。听到这些,富兰克林不禁怦然心动:自己也要在上面一试身手。


青年人的导师:富兰克林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1722年和哥哥合办的《新英格兰报》


但哥哥不允许他写的文章在报纸上发表——在他眼中,弟弟始终不过是一个学徒,一个孩子。于是,富兰克林以一个名叫“赛伦斯•杜古德”的女子的身份用第一人称给报纸写稿。他给《新英格兰报》的第一篇文稿写于1722年4月2日。在他的笔下,杜古德出生在到新英格兰去的船上,父亲在旅途中丧命。到了新英格兰后,她和母亲住在离城不远的乡下。她的教师是一位牧师,他教她学习针线活、书写和算术,过了一段日子,那位牧师开始物色一位妻子。在几次向上层社会的女子求婚不成功后,他把眼光转向了杜古德。这里,富兰克林显然是以他的外祖父当年娶了他的女佣——富兰克林的外祖母——为原型加以虚构的。杜古德很欣赏她的教师,于是,决定嫁给他,成了三个孩子的母亲,后来又成了寡妇,平静地住在乡村。


由于担心哥哥不给发表,文章写完后,富兰克林用伪装了的笔迹誊写后,在夜间将稿子塞进印刷所的大门。第二天早晨詹姆士开门时发现后,把它拿给自己的朋友看,文章居然得到了大家的赞许。詹姆士和朋友们猜测文章的作者,纷纷举出他们中的佼佼者的姓名。这样的评价使富兰克林在一旁听了喜出望外。对文章加以好评的这些人或许称不上什么专家名士,但正是这些无名人士的赞许增强了16岁的富兰克林在写作方面的自信心。富兰克林还撰写诗文讽刺当时在新英格兰的诗人中写得最多的挽诗,因为挽诗的作者常常将莫须有的美德和业绩加到死者身上来加以赞美和哀悼,使得挽诗具有一种虚伪的、套话连篇的格式。


不幸的事降临了,詹姆士的《新英格兰报》自1721年8月7日创刊以来,多次刊登代表当地激烈思想的文章向保守势力挑战,已经引起了地方当局的注意。为了除掉这个与众不同的新的声音,他们在等候时机。1722年6月,这个机会出现了。6月11日,《新英格兰报》登出一篇虚构的从新港寄出的信,信中说有人看到海盗在那一带海岸出没。文章刊出后,麻萨诸塞参事会借口这是在造谣生事,诋毁当局,下令逮捕了詹姆士,审讯以后将他关押在波士顿的石筑监狱里。一个多月后,波伊尔斯顿医生为詹姆士出具证明说,犯人的健康因监禁受到损害,詹姆士才得以获释。


在哥哥锒铛入狱期间,富兰克林义无反顾地担负起印刷厂的工作。他的第八篇署名为杜古德的文章标题是《一篇伦敦杂志的摘要》,文中写出了他的心声:“没有思想自由就没有智慧这类东西;而没有公众自由这类东西就没有言论自由;这是每个人的权利,正如由于这权利,他不能损害或控制他人的这一权利……谁要颠覆一个国家的自由,必先压制言论自由。”他又写道,“一段日子以来,我有这样一个问题:对一州来说,危害更多的是虚伪地声称忠实于宗教还是公开地亵渎神圣。但最近的一些这种性质的思想使我倾向于认为两者中伪君子更为危险,特别是假如这个人还占据着政府的职位的话……如果在新英格兰我们有了或像是有了这样的例子,我们只有这样做才能最好地证明我们对宗教和国家的爱。那就是,把欺骗者置于光天化日之下,使受骗者不再受骗……”富兰克林在支持自己的哥哥。


青年人的导师:富兰克林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排版印刷中


《新英格兰报》在舆论界独树一帜的面貌依然故我。参事会是不能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的,他们下令“禁止詹姆士•富兰克林继续出版《新英格兰报》或任何其他这类性质的小册子或文章,除非事先经过本省秘书的检查。”


形势所逼,詹姆士和他的朋友们包括富兰克林在内想出了一个应对计策。那就是以本杰明•富兰克林的名义继续办报。将当初哥俩签订的师徒合同还给小富兰克林,并在合同背后注明解除合同规定的一切业务,意在不引起州议会的非难。同时,为了保障詹姆士作为老板和师傅的权益,双方另外签订一份新的适用于未到期的师徒关系的合同,这份合同将不予公开。很快,弟兄俩将这些办妥了。这样,《新英格兰报》以本杰明•富兰克林的名义继续发行。


几个月过去了,富兰克林兄弟俩之间的不和日益表露出来,最后达到水火不相容的地步。


自从富兰克林听从父亲的话入哥哥印刷厂以来,詹姆士就视弟弟为普通学徒,认为弟弟应当像其他学徒一样为自己服务。小富兰克林则认为两人是一母同胞,詹姆士对待自己应有别于其他学徒,所以常常感到哥哥的某些要求过分地降低了自己的身份。有时候,两人在父亲面前为此发生争执,小富兰克林一般都能得到父亲的支持。但是,更多的时候,是在印刷所冲突起来,詹姆士的脾气急躁,常常对弟弟拳脚相加,伤害了两人的手足之情。富兰克林一直觉得学徒生活令人生厌,渴望能早日结束它。前一年,当富兰克林用化名为报纸写稿的事被发觉后,一向拿他当孩子看待的詹姆士的朋友们不禁对他刮目相看,而詹姆士当初虽然也曾赞赏过那些文章,但一旦知道它们是弟弟所写并因之受到朋友们的器重,心里却感到不是滋味,唯恐弟弟会过分自负,更加不服管教。兄弟之间的矛盾由此加深。


虽然在哥哥被捕入狱的那段期间,富兰克林站在哥哥一边,撰文对当地统治者冷嘲热讽来支持哥哥,但是他希望摆脱学徒地位的心愿没有变。这次詹姆士表面解除与哥哥的师徒关系无疑是一次机会。尽管暗中有另一份合同,但富兰克林料定哥哥在当时的情势下是不敢将它公开的。在那以后的几个月中,富兰克林常常利用旧合同已被作废的事实来维护自己的自由和权利的做法,更加激怒了詹姆士,从而对待弟弟更加暴戾恣睢。


万般无奈之下,富兰克林做出决定:离开这个印刷所,离开哥哥,结束学徒生涯。詹姆士为了阻止他这样做,走遍了城里的印刷所,对每一个老板打招呼,使他们全都拒绝雇用富兰克林。富兰克林打听到300英里之外的纽约有一家印刷所,便打算到那里去做工谋生。然而,公开离开波士顿是不可能的。因为在富兰克林提前离开哥哥的印刷所这件事上,他们的父亲是维护哥哥的权益(那是合同规定的合法权益)的,必然会设法阻止他,所以他只能是秘密行事。


富兰克林找到了好友柯林斯,在柯林斯的大力帮助下,1723年9月底10月初,17岁的富兰克林登上了一艘去往纽约的帆船,三天后,富兰克林成功地来到了纽约城。


青年人的导师:富兰克林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富兰克林于1723年搭船前往纽约

落户费城


到了纽约,富兰克林直奔城里的印刷所,找到了那里的老板威廉•布拉福德。布拉福德原是宾夕法尼亚的第一家印刷所老板,数年前,他将在费城的店铺留给儿子经营,自己迁到了纽约。在听说了富兰克林的来意后,老布拉福德说他那里的生意不多,人手已经够用,所以他不能雇用富兰克林,但是他在费拉德尔菲亚(以下简称费城)的儿子正好缺少一个帮手,如果富兰克林到费城去,小布拉福德可能会雇用他。布拉福德的话使富兰克林在失望之余又看到了新的希望。他决定继续踏上征程奔赴距纽约100英里的费城。


青年人的导师:富兰克林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富兰克林的第二故乡——费城的旧貌


坐船经过阿姆波伊时,富兰克林将箱子和铺盖留在那里交由海路托运,以便减轻陆路跋涉时的重负。帆船继续前行。在横渡海湾时,狂风骤起,撕碎了破烂的船帆,并把无法定向的船吹往相反方向的长岛。


航船渐渐接近了长岛,船上的人向岸上眺望,却发现他们无法靠岸,因为那里的海滩上浪潮汹涌,礁石丛立。富兰克林一行人除了等待风势减弱再重新启航外,别无办法。


幸运的是第二天海风渐小,他们摆渡到了阿姆波伊。至此,富兰克林已和旅伴们在水上度过了30个小时,没有食物,全船只有一瓶混浊的甜酒。那天夜里,富兰克林发起高烧,身边既没有亲友照料,又没有钱财求医治病。在求生欲望的驱使下,富兰克林按照不知什么时候在哪里读到过的一则偏方,喝下大量的凉水。出了大半夜的汗以后,第二天早上,富兰克林的高热果然退去。


这一天上午,疲惫的富兰克林顾不上休息冒着大雨徒步走向50英里以外的伯林顿。在那里,据说有船可以搭乘去费城。中午时分,浑身湿透的富兰克林在一家小客店住了下来,由于外表狼狈不堪,甚至被人们怀疑是私自外逃的佣仆。第二天,富兰克林已经赶到了距伯林顿8到10英里的地方,当晚在一家客店住下。这家客店的主人叫布朗,是名医生,他在和富兰克林攀谈时,言及欧洲许多国家的主要城镇,见识很广,却不大信教。富兰克林猜他曾是一位游方郎中。布朗见富兰克林读过一些书,便待他十分友好和气。自此之后,两人一直保持着友好往来,直到布朗医生撒手人寰。


稍作停留,富兰克林又匆匆赶到了柏林顿,但开往费城的定期航船在他到达前不久已启程离港,下一班去费城的船要到下星期二才有。心情沮丧的富兰克林回到城里,找到刚才去码头路过时曾向她买过姜饼的老妇,向她讨教自己该怎么办。那老妇人请他就住在自己家里,等候班船。富兰克林接受了老妇人的邀请,留在了老妇人的家里。老妇人招待富兰克林吃了一顿牛肉饭,富兰克林则拿出一壶啤酒给那妇人作为答谢。吃过饭,富兰克林信步走出屋去,来到河边,和一条新到航船上的人搭讪,却打听出这条船是到费城去的,当下便上了船,马上,船启航了。


第二天,也就是星期日上午八九点钟,船在费城的市场街码头靠了岸。


青年人的导师:富兰克林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富兰克林初抵费城,边吃面包卷,边走过瑞德小姐家门


靠着街上孩子的指点,富兰克林来到城中第二街的一家面包铺,向店家买了三个便士的面包卷。富兰克林穿着那套肮脏不堪的工作服,衣袋里鼓鼓地塞着衬衣和袜子,样子十分窘迫。他的全部现金只有一元荷兰币和一先令左右的铜币。出乎富兰克林的意料,他拿到了三个鼓鼓的大面包卷。原来,费城的物价比波士顿低。富兰克林两臂各夹一个面包,手里拿着第三个,一路边走边吃,一直走到了第四街。经过一家人家的屋宅时,一位姑娘碰巧站在门口,看到了富兰克林一边走一边狼吞虎咽的样子。富兰克林也瞥见了她的目光,一时间感到十分难堪,便折转身向另一方向走去,一边仍在吃着面包卷。他一路经过板栗街和胡桃街的一段,再转了一个弯,发现自己又回到了市场街码头。他搭乘来此的那只船还在码头,一个同船来的妇女带着孩子还在船上,等待开船继续赶路。富兰克林把剩下的两个面包卷给了他们,便离开了码头,向街上走去。


青年人的导师:富兰克林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富兰克林将剩余包卷给同船来的妇人


碰巧,街上有许多衣饰鲜明的人向同一个方向走去,富兰克林没有多想就加入了他们行列,这样他便被带入了市场附近一所教友会信徒的大会堂,又跟着大家坐了下来。他四下里看了看,还没等到有什么人说话,便己沉沉地睡去,直到有人好意地叫醒他,才知道散会了。至此,富兰克林在吃过了他在费城的第一顿饭后,又睡了在费城的第一觉。


走出了那会堂,富兰克林向一位面色和善的年轻的教友会信徒打听外地人可以住宿的旅店,从而被指引到了水街的“曲棒”旅店住下了。在这里,他不顾店里人对他猜疑的目光和询问,兀自饱食了中餐和晚餐,酣睡了一个下午和一夜。第二天清晨,重又精神抖擞的富兰克林尽可能将自己收拾齐整,前往安德鲁•布拉福德的印刷所。


在安德鲁•布拉福德的印刷所富兰克林意外地看见了布拉福德父子两人。原来,彼得•布拉福德从纽约骑马先到了费城。父子俩招待富兰克林吃过早餐,然后告诉他说,印刷所最近刚添了一个工人,因此不需要人手,但城里的一家新开的印刷所或许可以雇用他。即使那家印刷所不要人,富兰克林也可以暂住在这里,干些零活,直到他找到工作。听到这里,富兰克林有些踏实了的心又悬了起来。


令富兰克林高兴的是,新开的印刷所老板凯梅尔答应不久便可以雇用富兰克林。果然几天之后,凯梅尔要富兰克林到他店里干印刷工作,不久又让富兰克林从布拉福德那里搬出来,住到他那里去。


工作不久,富兰克林发现印刷所设备破旧,老板凯梅尔有些学识,有时还写点诗,尽管写得不好,更重要的是凯梅尔不懂印刷。为这样的老板干活,富兰克林对自己的技艺充满信心。


至于住宿之处,似乎巧得有些戏剧性。凯梅尔自己有所住宅,但里面没有家具,还空着。为了安置富兰克林,他便在自己的房东瑞德先生家里为新帮工联系好了寄宿。待到富兰克林搬来时,却发现这就是他在初到费城那天啃着面包经过的那家屋宅,那天站在门口看到了他的狼狈模样的姑娘是房东的女儿瑞德小姐。瑞德小姐后来成为了他的妻子,当然,这时,他们刚刚相识。


就这样,富兰克林在费城安下了身。白天做工,晚上和城里新结识的喜爱读书的青年们一同度过。由于勤俭,他还攒了一点钱,日子过得十分惬意。对于波士顿的亲友们,他严守自己行踪的秘密,只给柯林斯一个人写信,而柯林斯也注意为他保密。可是,富兰克林的第一个自由的冬天刚刚过去,他的姐夫找到了他,令他不久后便重返故乡波士顿。


资料链接


结识吉斯州长


富兰克林有个姐夫叫罗伯特•霍尔莫斯,是一艘往返于波士顿和特拉华之间的商船的船主。他在费城以南的纽卡斯尔听到了富兰克林的消息,便写信给富兰克林,信中提到波士顿亲友们对富兰克林突然出走的忧虑和对他的思念之情,并向富兰克林保证,只要回到波士顿,一切都可以按照他的愿望安排。富兰克林回了信,除了感激姐夫的善意劝告,还详尽地陈述了离开波士顿的理由,以使姐夫理解,他只身出走绝非任性胡为。


这以后的一天,富兰克林正同凯梅尔一道在窗前工作,忽然看到两位衣冠楚楚的绅士从街对面向印刷所走来,其中的一位是费城所在的宾夕法尼亚州的州长吉斯。凯梅尔以为是前来拜访他的客人,便立刻跑下楼去迎接。不料客人声言要拜访年轻的富兰克林先生。不一会儿,州长和同来的弗兰奇上校(富兰克林后来知道他是纽卡斯尔的弗兰奇上校)已走上楼来。州长彬彬有礼地向富兰克林问候,并邀请富兰克林同去酒馆叙谈。年轻的富兰克林没有多想答应了,随他们走了出去。


事情是这样的:当富兰克林的回信寄达纽卡斯尔霍尔莫斯手中时,霍尔莫斯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再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