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爱因斯坦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书名: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爱因斯坦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跨越历史长河,感悟名人风采!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不是出自雄心壮志或单纯的责任感,而是出自对人和对客观事物的热爱和专心。
作者:晓树著
出版社:中国画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1-01
书籍编号:30097314
ISBN:9787802203556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111802
版次:1
所属分类:人物传记-科学家
图说名人
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爱因斯坦
晓树 著
中国画报出版社
前言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1955),世界著名理论物理学家,相对论的创立者。
爱因斯坦1879年生于德国慕尼黑一个经营电器作坊的小业主家庭,父母都是犹太人。父亲赫曼·爱因斯坦是一位不成功的商人,母亲波林·科克是一位钢琴家。
爱因斯坦在就读小学和中学时,表现平常,不爱与人交往,老师和同学都不喜欢他。1895年,爱因斯坦就读于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1900年毕业,没能如愿留校担任助教,只能靠当“家教”维持生活。1901年取得瑞士国籍。1902年在大学同学格罗斯曼的父亲协助下,被伯尔尼瑞士专利局录用为技术员,从事发明专利申请的技术鉴定工作。
他利用业余时间开展科学研究,于1905年在物理学三个不同领域中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特别是狭义相对论的建立和光量子论的提出,推动了物理学理论的革命。同年,以论文《分子大小的新测定法》,取得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的博士学位。
爱因斯坦在1905年发表了四篇划时代的论文,提出了相对论的观点,震惊了世界。分别为:《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一个启发性观点》、《根据分子运动论研究静止液体中悬浮微粒的运动》、《论运动物体的电动力学》、《物体惯性与其所含能量有关吗?》,随后导出了E=mc2的公式。因此这一年被称为“爱因斯坦奇迹年”。一百年后的2005年因此被定为“2005世界物理年”。
爱因斯坦1908年兼任伯尔尼大学的讲师。1909年离开专利局任苏黎世大学理论物理学副教授。1911年任布拉格德国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1912年任母校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教授。1914年,应马克斯·普朗克和瓦尔特·能斯特的邀请,回德国任威廉皇家物理研究所所长兼柏林大学教授,直到1933年。1920年应亨德里克·安东·洛伦兹和保尔·埃伦菲斯特的邀请,兼任荷兰莱顿大学特邀教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投入了反战活动。
1915年爱因斯坦发表了广义相对论。他所作出的光线经过太阳重力场要弯曲的预言,于1919年由英国天文学家亚瑟·斯坦利·爱丁顿的日全食观测结果所证实。1916年他预言的重力波在1978年也得到了证实。爱因斯坦和相对论在西方成了家喻户晓的名词,同时也招来了德国和其他国家的法西斯主义者、军国主义者和排犹主义者的恶毒攻击。1917年爱因斯坦在《论辐射的量子性》一文中提出了受激辐射理论,成为镭射的理论基础。
爱因斯坦因在光电效应方面的研究,被授予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在瑞典科学院的公告中并未提及相对论,原因是认为相对论还有争议。
1933年1月纳粹党攫取德国政权后,爱因斯坦是科学界首要的受迫害对象,幸而当时他在美国讲学,未遭毒手。3月他回欧洲后避居比利时,9月9日发现有准备行刺他的盖世太保跟踪,星夜渡海到英国,10月转到美国担任新建的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的教授,直至1945年退休。
1939年他获悉铀核分裂及其链式反应的发现,在匈牙利物理学家利奥·西拉德的推动下,上书罗斯福总统,建议研制原子弹,以防德国占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夕,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两个城市上空投掷原子弹,爱因斯坦对此强烈不满。战后,为开展反对核战争的和平运动和反对美国国内法西斯危险,进行了不懈地斗争。
1955年4月18日爱因斯坦因主动脉瘤破裂于美国普林斯顿逝世,享年七十六岁。
1999年美国《时代》杂志将其评选为20世纪风云人物。为纪念他,第99号元素被命名为“釾”。人们称他为“科学的巨人”。
作者
2008年10月于北京
独立思考的少年
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不是出自雄心壮志或单纯的责任感,而是出自对人和对客观事物的热爱和专心。
——爱因斯坦
友善的老教授
思考中的爱因斯坦
不行,不行,奇哥,今天早上太冷了,你不可以出去散步。”这位年老的教授对他那头卷毛的小哈巴狗摇摇头,然后把大门关上,轻快地沿着雪覆盖的小径走下去。刺骨的寒风把他浓密的白发吹成乱乱的一团,在他那张智慧而沧桑的脸孔陪衬下,那头蓬乱的白发就如同一轮圣者的光环。他停下来扣上他那件破旧皮衣的纽扣,然后把未戴手套的双手插入宽松的长裤口袋中。
沿着麻色街走了短短的一段路,他停下来和普林斯顿的一位教授热情地互道早安,这位教授正顶着雪花,准备去大学上早课。邮差也停在路旁,对“一场新泽西州常见的大风雪”作了一番精确的评论。到了下一个巷口,一名小女孩腋下夹着教科书,从花园小径上跑了过来。
“哦,爱因斯坦爷爷!”她迎向他,“你还记得上周我请你帮忙解答的那个较长的除法问题吗?现在,我彻底了解了,而且昨天我还考了一百分呢!”
“好极了!”他高兴万分。那个小女孩走在他身边。
“我妈妈说,我不应该打扰你,因为你一向很忙,”她继续滔滔不绝地说,“但我告诉她,我已经答应你,只要你帮我忙,我就送给你一个冰淇淋卷。这个礼拜六我拿到零用钱后,就给你带一个双份巧克力的来。”
他们走到街口转角处时,小女孩说:“我必须赶快走,否则要迟到了。”但马上又停下来,责备似的瞪着他那双湿透了的皮鞋,“爱因斯坦先生,你又忘了在皮鞋上套上橡胶套就出来了!”
他轻声笑了起来,并且拉起裤管,露出光光的脚踝。“我还忘了穿袜子呢!算我运气,出来时没被我妹妹或我的秘书杜卡斯小姐逮到,她们都把我当成老人了。其实,像你我这样的年轻人,这一点点的风雪算得了什么,你说是吗?”小女孩笑着点点头,欢快地跑开了。
一辆汽车缓缓地靠近路边,司机叫道:“到城里去吗?爱因斯坦博士,上来吧。”
“谢谢你,我想散一会儿步。”
“好的,顺便告诉你一声,我太太一定要我转告你,她十分欣赏你前天晚上在电台里所讲的话。”
几分钟后,一位牛奶工人从送牛奶的专车上大喊“哈罗,博士!”一位正要上菜市场的家庭主妇,低声向他道了一声羞怯的早安。这时,爱因斯坦已经看到街尽头的火车站,他知道已经到达目的地了。
他承认今天是稍微有点儿冷,也许该喝杯咖啡,暖和一下,再走回去。“那两个女人是不准我吃早餐的。”他想。
他正要踏进那家小餐厅,却被街角的那个卖报纸的小男孩喊住了。“嗨,爱因斯坦先生,要不要听点有趣的事?昨天,有几个相当时髦的家伙从火车上下来,我听到他们问一个男人麻色街在什么地方,因为他们要去看你。那个男人说:‘我当然知道,我可以告诉你爱因斯坦教授住在什么地方。’那些人说:‘你认识他吗?’他说:‘什么话,普林斯顿的每个人都认识我们的爱因斯坦教授。’”
微笑的爱因斯坦
“进来,进来。”那位身材高大的希腊老板大叫,同时把大门打开。“怎么回事,爱因斯坦先生?你已有一个多礼拜没到这儿来了,我有些问题要请教你。”
爱因斯坦教授自行坐在长柜台前的一张空凳子上,解开皮衣的纽扣,用力地摇几下头,把雪花从头发上甩掉。“克里斯,请给我一杯咖啡,再给我一块甜饼。”
几位穿着厚毛线衫的大学男生停止他们对棒球得分的争论,一起向教授问好;一位出租车司机放下正在吃的三明治,替教授点燃烟斗。
克里斯说:“爱因斯坦先生,我一直想要问你一个问题。上个礼拜,我看了一本杂志,大家都在讨论你的伟大发现。那本杂志说,你在你的一本著作中写道:‘上面的太空不断地在旋转……’”他做出旋转的姿势,说:“我不禁想到……”他突然停下来,显得有点儿不好意思,因为他注意到那几个大学生也在听他说话。
“想什么?”爱因斯坦博士鼓励他,同时咬了一口她妹妹禁止他吃的甜饼。
“我担心,如果我到了太空,却发现那儿什么也没有,那我要到哪儿去呢?”
爱因斯坦把头往后一仰,哈哈大笑:“不要担心,克里斯。”他安慰他说,“你永远不会跑那么远的。”说完在口袋里摸索一阵,“糟糕,我出来时一毛钱也没带。”
“没有关系。”克里斯安慰他说,“上次,你走了以后,我才注意到你多付给我一毛五分钱。”
“呀,我一向就不认为我是数学家,”爱因斯坦微笑着,“我给钱总是会弄错。”
爱因斯坦走出餐厅,随手将门带上。这时,一位大学生笑着说:“他就像是笑话中经常提到的那位心不在焉的教授。你们大家可曾听说过,有一次他在大学里替英芬博士示范他的一项理论的情形?你们都知道,爱因斯坦是从来不穿吊带裤的,偏偏那天他又忘了系皮带。因此那一次简直忙得要命,先要抓住裤子,然后又要尽力在黑板上画线。”
大家都笑了起来,只有克里斯例外。
“你们不应该取笑他,”他谴责地说,“我没受过多少教育,但我听许多人说,他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
随后,爱因斯坦仍像往常那样轻快地往回家的路上走。雪已停了,各户人家皆已忙着铲除他们门前的积雪。一些只认识他模样的人,简单地向他道声早安。而有些人则停下工作,两手扶着铲子,和他无所不谈地聊天,从天气一直谈到来自欧洲的最新消息。爱因斯坦简短地谈了几句,他希望尽快脱身,于是他友善地道别,并挥挥手中早已熄灭的烟斗。因为,他突然想到,时候已不早了,今天还有很多事要忙呢!
他边走边想,好心的邻人太多了,明天我要从另一条路到城外去,那儿可没有人居住。如果总是停下来聊天,哪还有时间去思考呢?
麻色街的最后几小段空无一人,当他回到他那栋白色木板屋顶的房子里时,他早已在深深思考一个问题了。由于沉浸在自己的思考中,以至于并未注意到有一个陌生人坐在他屋前的台阶上。
坐在椅子上,暗自出神的爱因斯坦
那位年轻的陌生人喊了一声“爱因斯坦博士”,他说:“我已经等您将近一个小时了。”
他的德国腔调比教授还要重。爱因斯坦一向喜欢讲自己的家乡话,因此他用德语回答,“你为什么不按门铃?”
“我按了,”这位访客也改用德语回答,“但那位女士不让我进去。我告诉她,我并不是来推销东西的,”他看了一眼自己身边的那只黑色皮箱,“当我说,我只是想要拍一些您的照片,并且做个简短的访问时,她立刻就把大门关上了。”
爱因斯坦尽量装得很严肃的样子说,“杜卡斯小姐的做法很对。我经常告诉她,我不愿再拍照片,而且也不再接受访问。只要一破例,接下来就要接受好几百次的访问,这么一来,我就没有时间做我的工作了。为什么人们老是要阅读有关我的报道呢?其实,我所要说的话,全都记载在我的书上了。”
“但……”那个年轻人绝望地说,“如果我不弄篇报道,或是一两张你的照片回去交给编辑,我的工作就保不住了。目前在纽约有许多犹太难民,都急于找工作维生呢。”
爱因斯坦叹了一口气,“唉,我自己也是难民呢,但是我幸运得多。我来到这个国家时,并不需要找工作。我实在抱歉,无法帮你的忙。不过,你冷得正在发抖。如果你愿意进来暖和一下,我倒是很欢迎。可是,我又把钥匙忘在家里了。”
在他们等待屋内的人前来开门之际,老人以炯炯有神、但和善的眼光打量着这位访客,从他那顶外国式样软帽一直往下看到宽大的鞋子。“你刚从德国来此不久吧?”他猜测地问道:“你是从德国哪个地方来的,你的家人呢?”
“我的家人——”年轻人有点踌躇地说,“他们全都死在集中营里了,我的家在乌姆。”
“乌姆!”爱因斯坦抓住那位青年的手,用力摇动,“那是我出生的地方啊。”
一位脸色相当严厉的妇人打开了大门,她还来不及开口,爱因斯坦已经愉快地介绍了这位不受欢迎的访客。
“杜卡斯小姐,这位年轻人是从德国乌姆来的,好难得啊!我已经邀请他进来坐一会儿,因为他可能有我们德国友人的消息。”他们在这位女秘书不赞同的眼光下走进了客厅。“而且,他一定要暖和一下,才能走回到火车站,今天实在很冷!”
“既然很冷,你为什么不穿袜子就走出去?”杜卡斯小姐责问道:“你一出门,我发现我为你准备的这双新的羊毛袜搁着没穿。”
那位年轻人悲伤的眼光迅速扫过这间雅致的起居室里的钢琴、书架以及客厅后面的古董家具。
“这儿使我想起老家。”他喃喃地说。
接受采访的爱因斯坦
“我很幸运,把我的家具从柏林公寓全都搬来了。”爱因斯坦告诉他,“希特勒没把我这些东西拿走,因为我的几位好朋友帮了我这个大忙。在这些长窗的外面,是一座漂亮的花园,这是我太太选中这栋屋子的原因。我们在这儿度过一段愉快的时光。可惜,她已去世了,现在是我妹妹玛加和好心的杜卡斯小姐照顾我。”
“没有人能够好好照顾你,”杜卡斯小姐不满地说,“赶快把那双湿淋淋的皮鞋脱下,我去拿双拖鞋给你。坐下来,看看你刚才在散步时送来的信件。我把你要到纽约演讲的电报放在最上面,这封电报马上就要回复。”说完她匆匆忙忙地走开了。
“坐下来,好孩子,坐下来!”爱因斯坦招呼着,自己在一张椅子上坐下了,杜卡斯小姐把卷毛哈巴狗放到他膝上。他说:“谢谢你,海伦。好的,好的,我马上就看信,但是,这位年轻人先得告诉我……”
“我早已告诉他,你没有时间接受访问。”杜卡斯小姐提醒说,“你为《新闻报》撰写的那篇文章的某些部分,马上就要整理为原子弹委员会所要的笔记。委员会的人今天下午就要从华盛顿赶来了。”
“不接受访问,”爱因斯坦笑着向他保证,“只给这年轻人短短的十分钟,让他暖和一下身子,并回答我的问题,然后你就可以把他赶回到雪地上去。”
等到只剩下他们两人时,这位年轻人结结巴巴地说:“我不敢打扰您,但如果您肯稍微对我谈谈您自己,并让我拍张照片,我相信一定可以使我获得我所向往的这份工作。”
“不行,有关于我自己的蠢照片已经太多了。有一次,一个新闻记者要求拍张我拉小提琴的照片。我告诉他:‘咱们换个方式好了,你愿不愿拍张我倒立的照片?’”
这位年轻的德国小伙子勉强笑笑,“我不会占用您太多时间的,”他的嘴唇发抖,同时弯下身子提起皮箱,“我想,是不是可以看在我们都是难民的份上……”
这位大科学家自己在心里想着:我们都是难民,如今我已经安全地躲在港内,而这个孩子却在美国徬徨无依,实在可怜!
“如果你动作快一点的话,”爱因斯坦语气温和地说,“在杜卡斯小姐回来之前,你可以替我拍一两张照片。趁着你在打开皮箱取出照相机的时候,我可以对你发表一些简短的访问谈话。所有这一切以前都谈过了——我早年的情形,如何在一夜之间变得举世闻名;德国人如何把许多荣誉加在我头上,然后又宣布我是一名叛徒,并悬赏要我的头。你也不必浪费时间问我对乌姆的记忆。因为我很小的时候,就跟随父母亲离开了那儿到慕尼黑去了。”
爱因斯坦漫不经心地抚摸着他抱在膝上的那只小狗。“你可知道我对慕尼黑的什么事情记得最清楚?一次,在我应该上床睡觉的时候,偷偷溜下床,坐在楼梯口,聆听我亲爱的母亲在楼下弹奏贝多芬的乐曲;还有在我大约五岁的时候,父亲有一次把装在他怀表表链上的一个小饰品拿给我看,那是一个玩具罗盘。有时候我不禁想,第一次激起我对科学的兴趣,很可能就是那个小罗盘。”
善于提问的小男孩
那是1884年,一天晚餐的时候,赫曼·爱因斯坦先生——慕尼黑一家犹太人工厂的老板——心急地轻轻扯着面前的白餐巾。通心粉早就煮好可以吃了,脸颊红红的女佣人也把烤鸡端上桌。赫曼先生拿起切肉刀,皱皱眉头,又把刀子放了下来。
19世纪的慕尼黑
“波林,”他对坐在餐桌对面的太太说道,“爱因斯坦到哪儿去了,究竟做些什么重要的事,竟然连晚饭都不回来吃?”
“也许他终于在附近找到了一位喜欢的玩伴了,”赫曼夫人说,“小孩子一玩起来,有时候会忘记肚子饿的。”
这位女主人暂时停止说话,忙着替坐在她身旁满头卷发的三岁小女儿玛加把马铃薯捣碎。
“我带孩子们到公园散步时,玛加跟每个人都能成为好朋友。但当小男孩们要求爱因斯坦跟他们一起玩耍时,他总是拒绝人家。”
赫曼夫人叹了一口气,又说:“他总是那样子。可能是因为他学说话的时间比较迟一点,所以才会这么害羞。”
“我知道爱因斯坦在什么地方。”玛加说。
“什么地方?”父亲问道。
“他喜欢在花园里走来走去,”小女孩说,“他老是赶我走开,也不跟艾莎表妹玩。他只会自己编一些小曲子,一边走一边唱。”
“到底他现在在什么地方?”赫曼先生说。
玛加回答道:“就在我们花园的尽头,靠近篱笆的大树底下。他喜欢坐在那儿,唱他自己编的歌儿。”
玛加又低头吃她的晚餐了。赫曼先生吩咐女佣人去把那个忘记回家吃饭的小男孩带回来。几分钟后,他踌躇地站在门口,像一名拥有良好家教的德国小孩,恭敬地等待长辈吩咐。他跟他的妹妹长得很相似,同样的黑发,同样的大眼睛;但是当玛加哈哈大笑玩耍时,他往往沉浸在自己的想象中。
赫曼缓慢而威严地拿出他那只厚重的金表,把表拿到他那五岁大儿子的面前说:“你自己来看看已经是什么时候了!”
爱因斯坦向餐桌走过去。他对于目前几点毫无兴趣,他只希望父亲不再训他,并希望能早点尝尝桌上的烤鸡,因为那只烤鸡闻起来很香。但当他顺从地弯下身子看表时,却对挂在表链上的那个金质小饰品发生了兴趣。
“爸爸,表链上那个是什么东西?”爱因斯坦问道。
“你以前一定已经看过几千次了,”他的母亲说,“不要为了怕被父亲责骂,就随便扯些别的话题。”
19世纪的罗盘
“不是的,妈妈,”爱因斯坦严肃地告诉她,“我真的想知道为什么当我拿起表时,那只小针就会转动。”
赫曼显得很高兴,因为爱因斯坦很难得对某件事物表示兴趣。赫曼有时候甚至想到,养了这么一个笨儿子实在头痛。现在他高兴地露出微笑,并在儿子的盘子里放了许多烤鸡肉、胡萝卜和马铃薯。
“你快点吃,我就会告诉你的,”他保证说,“这是罗盘。它很小,是不是?但它和比它大的罗盘一样准确,人们利用它在海上引导船只航行。”
“这上面四个小字母是什么意思?”
“北、南、东和西。中间那个黑色的针指北方,假如你在森林里迷了路,只要身上带个罗盘,立刻就可以找到北方,然后选个方向走出去。”
“那只针总是指着北方吗?一直都是吗?”
“是的,一直指着北方。”
“为什么?”
“赫曼,让孩子吃饭吧,”赫曼夫人打断了他们的谈话,同时摇铃叫女佣端上甜点。“你难道忘了?你工厂里的几个工程师今晚要到我们这儿来听音乐。如果我们不快一点,我就没有时间在他们来到之前换衣服了。”
但爱因斯坦一点也不急,甚至连他最爱吃的樱桃饼也无心享受。他一边吃一边向父亲提出问题,并要求在他下一次生日时,送给他一个罗盘作为生日礼物。
“只要你乖,并记得按时回来吃晚餐,我就送你一个。”他的母亲答应道。
说完她急急忙忙站起来,回到房里脱下身上那件黑色羊毛衣,换上她最喜欢的那件深红色花边领子的丝质礼服。玛加站在梳妆台旁边,看着她母亲梳着又长又亮的头发。她嗅着香水瓶,向母亲借了一些发夹,模仿大人的样子夹住自己的卷发。玛加对母亲说,她长大后,随时都要穿一件花边的红色衣服,不必等到有客人来时才穿。
席勒(1759~1805)
爱因斯坦随着父亲来到客厅,客厅里挂着家人的画像,大理石桌面上有一个插满鲜花的花瓶。赫曼先生拿起晚报,但这个小男孩却礼貌而坚持地提出一个又一个的问题。赫曼的工厂主要是生产电器及化学品,因此他对科学的认识超过一般的商人,但他并不准备满足这个五岁小男孩的好奇。
“去问你的杰克叔叔吧!”他建议说,“他喜欢解释事情。”
“杰克叔叔现在不在这儿,我现在就想知道。”
“你愿不愿意我说个故事给你听?”赫曼先生哄着说,“我刚刚想起了席勒所写的一个故事,提到一位骄傲的女士把她的手套丢入一群愤怒的狮群中;或是听我朗诵一段海涅的诗,你不是一向喜欢他的《罗列莱》么?”
“不,我宁愿知道有关罗盘的事,为什么指针老是指向北方?”
“因为指针已经磁化了。”
“磁化?”爱因斯坦十分缓慢地说出这个新名词,“磁化是什么意思?”
赫曼夫人匆匆走进来。
“波林,这孩子是不是应该上床睡觉了?”她的丈夫忧愁地问道。
爱因斯坦充满渴望的脸上,立即蒙上一层阴影。他提醒父母说:“妈妈一向准许我晚点睡,并准许我听妈妈及客人弹奏钢琴。”
母亲知道他非常喜爱音乐,而且也了解他失望的心情。但她注意到,他的眼睛闪闪发光,两颊通红。她不禁弯下身子摸摸他的脸孔,是不是在发烧?她摇摇头说:“不行,爱因斯坦,亲爱的,你必须立刻上床睡觉。我担心你刚才在花园里呆得太久,因沾了露水而着凉了。赶快上楼去换衣服,只要你把房门开着,仍然可以听见音乐声的。”
她吻了吻他,他只好顺从地走向楼梯。但不到一会儿,他又走回来。
“我想,”他认真地说,“如果我能拿着爸爸的罗盘上床睡觉,就可以睡得更好。”
“爱因斯坦!”他的父亲以最严厉的声音喝了一声,小男孩只好转身离开。赫曼先生性格一向很温和,爱因斯坦知道他父亲现在已经生气了。
工厂的几个工程师已经来了,赫曼夫人领着客人走进放置钢琴的厅堂。不久,她沉醉于贝多芬乐曲中,以至忘了她本来还要上楼去查看爱因斯坦是否安睡在床上了。直到一曲结束,她端出咖啡及饼干招待客人时,才想起这件事,于是请求丈夫去看看儿子。
赫曼踮着脚尖走进了儿子的房间——从房间窗口正好可以俯视下面的花园及草地。他一脚踏到一双鞋子,不觉皱起眉头。这个孩子怎么如此不整洁!妈妈已经教会小玛加把她的衣服收拾整齐,为什么爱因斯坦老是学不会?
他打开桌灯,俯身到小床上。爱因斯坦仰卧着,望着父亲。他的眼睛睁得大大的,毫无睡意。
“你这个淘气鬼,为什么不睡觉?”赫曼先生问道。
“对不起,爸爸,我睡不着。”
“是不是感觉不舒服?把舌头伸出来!”
“我没有生病,爸爸,我只是在想事情。”
“想什么?”
“想那只磁……磁化的针。什么是磁针?爸爸。”
“我已经告诉过你了,杰克叔叔可以讲得比我更好。现在做个好孩子,睡吧!”
他转过身子,但爱因斯坦抓住他的手臂说:“爸爸,我并不是故意要淘气,我立刻就要睡了。如果您让我拿着那个罗盘,我就会睡得更快。”
19世纪的怀表
赫曼微微一笑,把怀表链上的罗盘解了下来。“拿去吧,”他弯下身子,吻了一下他的儿子,“赶快睡吧,待会儿你妈妈上来时一定要睡着。”
稍后,赫曼夫人在她梳理整齐的头发上戴睡帽时,她的丈夫把他和爱因斯坦的床边对话告诉了她。
“谁会想到像这样小的一个小孩子竟会对磁学如此感兴趣!”她惊讶地说,“我真是想不到……”
“就是如此,才令人头痛。永远没有人知道他心里想些什么!”爱因斯坦的父亲抱怨说,“我在表链上悬挂那个小饰物已有两年多了。当他注意到那件小东西时,竟然兴奋得睡不着。”
“我担心他上学之后,会有问题。”波林说道,“他害羞,而且当你和他说话时,他脑中却想着别的事情。”
“他的老师将不准他这样子胡思乱想,我要送他进德国最好的学校。我就是为了这个原因,才在他出生后,从乌姆搬来慕尼黑。他在这儿会得到许多好处,我希望他能尽量利用。我去世后,也许无法留下大批财产给他,但我要让他接受良好的教育。目前的犹太人必须有良好的教育才能生活。”
“我们的爱因斯坦将会生活得很好,”赫曼夫人信心十足地向她的丈夫保证,“你可曾注意,当他听我演奏钢琴时,显得多么地快乐?甚至试着想要自己弹奏。等他满六岁时,一定要让他接受音乐训练。我想,先学小提琴比较合适,也许他会成为一名伟大的音乐家。”
“他太懒了,恐怕不会勤于练习。”赫曼先生说着,随手关掉了电灯。
“还有,他不断地提出有关罗盘的问题!这岂不是说明他很有求知欲吗?也许……”她终于第一次大胆说出每一个德国母亲的愿望,“也许,他长大后会当一名教授。”
知识链接
罗盘
罗盘是测定方向的仪器,主要由位于盘中央的磁针和一系列同心圆圈组成,每一个圆圈都代表着中国古人对于宇宙大系统中某一个层次信息的理解。
中国古人认为,人的气场受宇宙的气场控制,人与宇宙和谐就是吉,人与宇宙不和谐就是凶。于是,他们凭着经验把宇宙中各个层次的信息,如天上的星宿、地上以五行为代表的万事万物、天干地支等,全部放在罗盘上。风水师则通过磁针的转动,寻找最适合特定人或特定事的方位或时间。
尽管风水学中没有提到“磁场”的概念,但是罗盘上各圈层之间所讲究的方向、方位、间隔的配合,却暗含了“磁场”的规律。
罗盘的发明和应用是人类对宇宙、社会和人生的奥秘不断探索的结果。罗盘上逐渐增多的圈层和日益复杂的指针系统,代表了人类不断积累的实践经验。当然,这些经验是否全面和正确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但是罗盘上所标示的信息却蕴含了大量古老的中国智慧。
磁化
磁化是指使原来不具有磁性的物质获得磁性的过程。一般磁性材料里面分成很多微小的区域,每一个微小区域就叫一个磁畴,每一个磁畴都有自己的磁距(即一个微小的磁场)。一般情况下,各个磁畴的磁距方向不同,磁场互相抵消,所以整个材料对外就不显磁性。当各个磁畴的方向趋于一致时,整块材料对外就显示出磁性。
所谓的磁化就是要让磁性材料中磁畴的磁距方向变得一致。当对外不显磁性的材料被放进另一个强磁场中时,就会被磁化,但是,不是所有材料都可以磁化的,只有少数金属及金属化合物可以被磁化。
数学天才
杰克叔叔外出谈生意,要几个月以后才能回来,爱因斯坦耐心地等待着。
在杰克叔叔前来吃晚餐的第一个星期六,爱因斯坦立即请求他解释神秘罗盘的作用。
“我们到花园里去,那儿比较凉快而且安静。”杰克叔叔提议说,“好吧,爱因斯坦,我们最好从磁极说起。磁极吸引这个罗盘的磁针,就如同我买给你当生日礼物的那块磁铁,能够把所有铁片都吸住。”
“为什么磁铁会吸引铁片呢?”
“这有点像是地心引力。”杰克叔叔说。他捡起玛加还留在草地上的那只鲜红色的皮球。“我一放手,皮球就会掉下去。地心引力把皮球拉向地面,磁铁吸引铁片,也是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