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传记 > 艺术家 > 莫扎特(上)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莫扎特(上)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莫扎特(上)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书名:莫扎特(上)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

作者:杨梓邑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3-01

书籍编号:30140797

ISBN:9787508743578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43552

版次:1

所属分类:人物传记-艺术家

全书内容:

世界名人非常之路


莫扎特


(上)


杨梓邑 编著


中国社会出版社

《世界名人非常之路》编委会


主任:刘明山


编委:


周红英 王汉卿 高立来 李正蕊 刘亚伟 张雪娇


方士娟 刘亚超 张鑫蕊 李 勇 唐 容 蒲永平


冯化太 李 奎 李广阔 张兰芳 高永立 潘玉峰


王晓蕾 李丽红 邢建华 何水明 田成章 李正平


刘干才 熊 伟 余海文 张德荣 付思明 杨永金


向平才 赵喜臣 张广伟 袁占才 许兴胜 许 杰


谢登华 衡孝芬 李建学 贺欣欣 刘玉磊 王莲凤


刘振宇 张自粉 苗晋平 卓德兴 徐文平 王翠玉


刘春青 谭永军 马超群 马 成 赖春红 张世君


周筱筱 苗 婕

前言


著名学者培根说:“用伟大人物的事迹激励我们每个人,远胜于一切教育。”


的确,崇拜伟人、模仿英雄是每个人的天性,人们天生就是伟人的追星族。我们每个人在追星的过程中,带着崇敬与激情沿着伟人的成长轨迹,陶冶心灵,胸中便会油然升腾起一股发自心底的潜力,一股奋起追求的冲动,去寻找人生的标杆。那种潜移默化的无形力量,会激励我们向往崇高的人生境界,获得人生的成功。


浩浩历史千百载,滚滚红尘万古名。在我们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光芒万丈的人间精英。他们用挥毫的笔、超人的智慧、卓越的才能书写着世界历史,描绘着美好的未来,不断创造着人类历史的崭新篇章,不断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


这些伟大的人物,是人间的英杰,是我们人类的骄傲和自豪。我们不能忘记他们在那历史巅峰发出的洪亮的声音,应该让他们永垂青史,英名长存,永远纪念他们的丰功伟绩,永远作为我们的楷模,以使我们未来的时代拥有更多的出类拔萃者,以便开创和编织更加绚丽多姿的人间美景。


我们在追寻伟人的成长历程中会发现,虽然每一位人物的成长背景各不相同,但他们在一生中所表现出的辛勤奋斗和顽强拼搏精神,则是殊途同归的。这正如爱默生所说:“伟大人物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他们拥有坚强的意志,不管环境怎样变化,他们的初衷与希望永远不会有丝毫的改变,他们永远会克服一切障碍,达到他们期望的目的。”同时,爱默生又说:“所有伟大人物都是从艰苦中脱颖而出的。”


伟大人物的成长也具有其平凡性,关键是他们在做好思想准备进行人生不懈追求的过程中,从日常司空见惯的普通小事上,迸发出了生命的火花,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凡为神奇,获得灵感和启发,从而获得伟大的精神力量,去争取伟大成功的。这恰恰是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习的地方。


正如学者吉田兼好所说:“天下所有的伟大人物,起初都很幼稚而有严重缺点的,但他们遵守规则,重视规律,不自以为是,因此才成为一代名家,成为人们崇敬的偶像。”


为此,我们特别推出《世界名人非常之路》丛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名人,其中包括政治领袖、将帅英雄、思想大家、科学巨子、文坛泰斗、艺术巨匠、体坛健儿、企业精英、探险英雄、平凡伟人等,主要以他们的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尽量避免冗长的说教性叙述,而采用日常生活中富于启发性的小故事来传达他们成功的道理,尤其着重表现他们所处时代的生活特征和他们建功立业的艰难过程,以便使读者产生思想共鸣和受到启迪。


为了让读者很好地把握和学习这些名人,我们还增设了人物简介、经典故事、人物年谱和名人名言等相关内容,使本套丛书更具可读性、指向性和知识性。


为了更加形象地表现名人的发展历程,我们还根据人物的成长线索,适当配图,使之图文并茂,形式新颖,设计精美,非常适合读者阅读和收藏。


我们在编撰本套丛书时,为了体现内容的系统性和资料的翔实性,参考和借鉴了国内外的大量资料和许多版本,在此向所有辛勤付出的人们表示衷心谢意。但仍难免出现挂一漏万或错误疏忽,恳请读者批评指正,以利于我们修正。我们相信广大读者通过阅读这些世界名人的成长与成功故事,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一定会受到多方面的启迪和教益,进而更好地把握自我成长的关键,直至开创自己的成功人生!

人物简介


名人简介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1791),1756年1月27日生于奥地利萨尔茨堡粮食街9号,奥地利作曲家,欧洲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作为古典主义音乐的典范,他对欧洲音乐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莫扎特出生在一位宫廷乐师的家庭。3岁时他就显露出极高的音乐天赋,4岁跟父亲学习钢琴,5岁即开始作曲。


1762年,6岁的莫扎特在父亲的带领下到慕尼黑、维也纳、普雷斯堡作了一次试验性的巡回演出,获得成功。


1763年6月至1773年3月,他们先后到德国、比利时、法国、英国、荷兰、意大利等国作了为期10年的旅行演出,均获成功。


旅行演出使莫扎特有机会接触到意大利歌剧、法国歌剧、德国器乐等欧洲当时最先进的音乐艺术,还结识了作曲家巴赫、马蒂尼、萨马蒂尼等著名音乐家,跟他们学习作曲技术。这对莫扎特的艺术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使他以后能够成为他那个时代在创作上风格最为广泛的一位作曲家。


1773年底,莫扎特返回萨尔茨堡,在父亲的辅导下,弥补被中断了的音乐与文化的学习;同时利用旅行中获得的知识与素材,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包括歌剧《扮成园丁的姑娘》和《牧羊的国王》。


这时已经成人的莫扎特,对自己卑微的奴仆地位感到不满。为了争取自由,他经过激烈的斗争,终于在1777年9月第一次脱离大主教,跟母亲进行了两年的旅行演出。


这一时期,莫扎特创作了大量的作品,这些作品在内容上反映了当时狂飙运动思潮的影响,使古典奏鸣曲式进一步形成。


1781年,莫扎特再也无法忍受大主教的凌辱,第二次向大主教提出了辞职,到维也纳谋生。1782年,他在没有征得父亲同意的情况下,同一位曼海姆音乐家的女儿康施坦莎·韦贝尔结婚。


1783年,一度倒闭了的维也纳民族剧院恢复,莫扎特有了从事歌剧创作的机会。他写了一部滑稽戏《剧院经理》。1786年完成并上演了《费加罗的婚礼》。该剧的影响很大,甚至在布拉格也家喻户晓。


1787年,他的另一剧作《唐·璜》完成并上演。


1789年4月,贫困中的莫扎特,由他的学生卡尔·利希诺夫斯基公爵带领,到柏林、德累斯顿、莱比锡等地演出。虽然轰动一时,却未能解脱他的经济困境。


1790年1月,他的歌剧《人皆如此》上演。2月,皇帝去世,莫扎特向继任皇帝利奥波德二世请求接任宫廷乐长霍夫曼的职位,得到同意,但未实现。


1791年9月,他写了最后一部歌剧《魔笛》,并在重病中写作大型宗教音乐作品《安魂曲》,可惜未能全部完成,病魔便使他难以为继。


1791年12月5日,莫扎特在维也纳逝世,终年36岁。


成就与贡献


莫扎特一共创作了22部歌剧、41部交响乐、42部协奏曲、1部安魂曲以及奏鸣曲、室内乐、宗教音乐和歌曲等作品。


歌剧是莫扎特创作的主流,他与格鲁克、瓦格纳和威尔第一样,是欧洲歌剧史上四大巨子之一。他又与海顿、贝多芬一起为欧洲交响乐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另外,他的《安魂曲》也成为宗教音乐中难能可贵的一部杰作。


地位与影响


莫扎特不仅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杰出大师,更是人类历史上极为罕见的音乐天才,有“音乐神童”之美誉。他短暂的一生为世人留下了极其宝贵和丰富的音乐遗产。


作为18世纪末时的欧洲作曲家,莫扎特的音乐深刻地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精神,尤其是体现在歌剧作品中的市民阶层的思想,这在当时具有极其进步的意义。莫扎特赋予音乐以欢乐的旋律,然而,其中又深含着悲伤,这正反映了莫扎特时代知识分子的命运。

音乐神童


人可以俗,但音乐不能俗。好的音乐,需要的是节奏、旋律和一颗热情的心。


——莫扎特


出身于音乐之家


在奥地利北部,距首都维也纳320千米的地方,有一座美丽的城市萨尔茨堡。它背靠阿尔卑斯山,与德国慕尼黑仅隔150千米,是欧洲绿化覆盖率最高的中心城区,曾被奥地利著名诗人霍夫曼称为“欧洲心脏之心脏”。


萨尔茨堡是奥地利音乐艺术中心,全世界闻名的音乐之都。


1756年1月的一天上午,在萨尔茨堡粮食街9号的一栋房子里,从三楼的一间屋内传来了阵阵优雅的音乐。


这是一栋五层楼的分租公寓,整幢公寓的外表刷成了米黄色。它像所有的欧洲城镇住宅一样,呈方形,中间是一片草地。这天,在和煦的阳光照射下,它显得金光闪烁。


这幢公寓离宫廷教堂不远,其街道有一座古老的牌楼直通洛赫尔广场。广场中间有一口井,用以供给周围的居民用水。附近的家庭主妇们都喜欢到这里来一边洗衣服,一边聊天。


透过那幢公寓三楼的窗户,能看见一个身穿毛质长袍、戴着洁白的帽子、披着三角薄围巾,系着围裙的孕妇挺着个大肚子,坐在一张大床边,手扶着一把大提琴,悠闲地演奏着音乐。


在她的旁边,是一个戴着假发,穿着礼服,有着宽阔的前额和从容的蓝灰色大眼睛的年轻男人。这个男人站立在孕妇的旁边,手拿着一把小提琴,小心地跟着大提琴的节奏配合着。


一曲演奏完毕,男人放下小提琴,弯下腰,对着妻子的大肚子轻轻地抚摸一下,轻声说道:“亲爱的孩子,你听见了吗?刚才是你的爸爸和妈妈为你演奏的一首曲目,你还满意吗?”


女人一手扶着大提琴,一手跟着丈夫一起抚摸着肚子,轻声地为腹中的宝贝报幕说:“孩子,请你注意,妈妈现在是在卧室里给你演奏。我演奏的曲子是我和你父亲刚学会的一首名曲,希望你喜欢。”


谈话结束,夫妻两人继续用心地演奏起来。


这名孕妇肚子里的孩子就是后来被整个世界称为“18世纪的奇迹”的音乐神童,维也纳古典乐派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的奥地利作曲家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


莫扎特的父亲名叫利奥波德,生于1719年,是一个颇有才华的小提琴家和作曲家,他的双亲是敦厚朴实的装订书籍手艺匠。


1737年,利奥波德离开自己的家乡奥格斯堡和那里的亲人到萨尔茨堡寻找出路。定居10年之后,他以宫廷作曲家和宫廷乐队副指挥的身份和宫廷里一位非教职官员的女儿安娜·玛丽亚结婚。


萨尔茨堡是萨尔茨堡大主教独立公国的首府。这里文化气氛浓厚,到处响彻着美妙的乐曲和悦耳的歌声。大主教西吉斯蒙德·冯·施拉腾巴赫是当地的封建领主,在他的宫廷里有一支人数不少的乐队,利奥波德就在这一宫廷乐队里供职。


利奥波德起初教授小提琴,从事作曲工作,后来当了宫廷副乐长,同时还是地方大教堂的管风琴手。他的音乐修养很高,37岁时,曾出版了《小提琴演奏的基本原则》一书。这本教程是当时世界上最好的小提琴教学用书之一,不只是在奥地利,就是在其他很多国家都大受欢迎。这本书后来成为18世纪小提琴演奏法的重要文献。


利奥波德靠宫廷乐长的固定收入维持着自己的生活,虽然不很丰厚,但也还算不错。


莫扎特的母亲安娜性情温柔、开朗,又有着真正的萨尔茨堡人天生的诙谐感。但她除了爱好弹奏大提琴之外,其他一无所长。她是个笃信天主教的贤妻,绝对信任自己的丈夫利奥波德,对他的打算和固执的看法从不提出疑问,总是言听计从。


在其他人眼中,利奥波德和安娜是萨尔茨堡最般配的一对夫妻,他们婚后7年中接连生下了7个孩子。但不幸的是,7个孩子中夭折了5个,只剩下1751年7月30日出生的女儿玛丽安妮和最小的儿子莫扎特。


莫扎特出生于1756年1月27日。这天是星期天,萨尔茨堡正下着大雪,在20时经过了一番生与死的危险之后,他远离了母亲的身体,来到了人世。


第二天清早,他被包在羊毛毯里,在大雪中送到了多姆普莱茨山上的巴罗克教堂。


凛冽的寒风像利刃一般从近旁的巉岩突兀的峰峦之间呼啸而下,猛扑到教堂门口,给那些横眉怒目的圣徒雕像裹上了白色的长袍。教堂内,高高耸立的方柱使跪在地上的几个教徒显得低矮渺小。他们挨着冰凉的大理石地面,冷得直打寒战,只好紧紧裹住身上粗糙的绿色斗篷,不时朝冻得发红的手指上呵气,并挪一挪包得严严实实的双脚,然后又专心致志地祷告。


在教堂座位左后角落里,莫扎特进行了洗礼仪式。高高的铁质洗礼盘敞着盖子,里面灌满了冰凉刺骨的圣水。镇上的牧师利奥波德·兰普雷希特对着小莫扎特先唱颂了开场诗歌,再开始祷告。最后,利奥波德牧师为莫扎特赐名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并从圣水中挑起冰凉的水珠洒向莫扎特,在他的额头画了个十字,仪式才算完毕。


后来,利奥波德又给莫扎特加上了“西吉斯蒙德斯”作为受礼教名,但这个名字一直没有用过。至于他为什么会选择这个名字作为儿子的教名,也许是出于对大主教西吉斯蒙德的敬意。


不过,尽管这样,利奥波德先生和家人总是习惯亲热地称呼莫扎特为“沃尔夫冈”。

三岁开始弹钢琴


莫扎特家里的气氛非常愉快,环境也很舒适。他们家的家具是上好的胡桃木做的,每个房间都有一块大瓷砖和瓷炉子;客厅里放着黑色键盘的钢琴。卧室在正中间,孩子们的矮轮小床放在父母的大床底下。最靠里的屋是父亲利奥波德的书房,书房里有一张写字台,小莫扎特最初的曲目作品就是在那上面写出的。


作为宫廷副指挥的利奥波德先生,常会在干完一天的工作以后,带上几个同事来到自己的小家中,研究新的曲目或练习演奏。


这些同事都是既能作曲又会演奏的人。他们聚在一起练习表演,常常惹得年幼的小莫扎特和他的姐姐在他们身边高兴地欢叫。


母亲安娜把她的全部精力都用在操持家务和照看孩子的生活上,她传给儿子莫扎特乐观、幽默的性格和宽厚质朴的品质。这种性格和品质使成年的莫扎特既显得风度翩翩,又懂得礼貌待人,而且从不以天才自居。


利奥波德先生是一位悉心教子的好父亲,他在孩子们还很小的时候,就教他们读书写字,灌输给他们种种知识。莫扎特对学什么都有兴趣,而且过目不忘。他自幼所表现出的音乐天赋,让音乐家的父亲也叹为观止。


莫扎特3岁时,他脑袋长得出奇的大,漂亮的金发下是一个宽阔的前额,一双从容的蓝色大眼睛特别惹人喜爱。


从这一年起,利奥波德先生开始教7岁的女儿玛丽安妮弹钢琴。


当玛丽安妮学琴的时候,年幼的莫扎特就待在一旁好奇地注视着父亲和姐姐。


他总是坐在地板上玩积木或者饭勺,听到个别琴音时他会突然松开手中的玩具,站起来,几乎是不由自主地向钢琴蹭过去。他的两只小眼睛眨也不眨地盯着父亲怎样教姐姐弹琴。父亲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示范动作都毫无遗漏地装进了他的大脑里。


开始,利奥波德先生对这个旁听生毫无介意,但莫扎特不光旁听,有时还爱插嘴,他一会儿问这个为什么,一会儿又指出姐姐拍节不准,指法错了,弄得父亲不知道该教谁好。


最后,利奥波德先生无可奈何地对儿子说:“沃尔夫冈,你到外面去玩好吗?等你长到姐姐这么大,爸爸再教你弹琴。”


莫扎特好像知道自己已经影响了姐姐学琴,就一脸无辜地昂起小脸对父亲说:“请别赶我走,爸爸,我可以不说话。”


于是,莫扎特听姐姐弹琴就真的不说话了,他只是仍用两只小眼睛紧紧地盯着父亲怎样教姐姐。等姐姐下了课,他就用小手试着碰几下琴键。


他那细小的手指找着了一个三度和音,钢琴立即发出好听的声音,他就“咯咯咯”地笑了起来。接着,他又按照顺序继续碰着下面的两个琴键,又找着了另一个三度和音!他欣喜若狂。手指继续移动,但当他找不到下一个低音阶时,他就只好停下来,趴在琴键上“呜呜”地耍起赖来。


一天黄昏,利奥波德先生从宫廷教堂下班回家,他的女儿玛丽安妮从公寓中跑出来,嘴里嚷着“爸爸,爸爸”,直接向他的怀里扑来。


玛丽安妮是个文静的小姑娘,身材纤细,脸上总带着严肃的表情。她有着莫扎特家族的特征:宽阔的前额,从容的蓝灰色大眼睛,漂亮的金发。


这天,她扎起一条金黄色的小辫子,跑起来辫子在她的头上一摇一摆,显得非常好看。


利奥波德先生高兴地一把抱起女儿,当他正想向女儿询问些什么时,他听见从公寓三楼自己家的窗户里,传出了悦耳的钢琴声,这些音乐恰好是这些天他教给女儿的曲目。


利奥波德先生奇怪地望了女儿一眼,他心中暗暗地想:女儿明明在我的身边,那么这时是谁在弹琴呢?难道是……


利奥波德先生顾不得多想,立即放下女儿,飞快地向家中跑去。


原来,年幼的莫扎特看到姐姐弹完琴下楼去了,他就自己踮起脚尖弹了起来。他听到钢琴声如此地动听,不禁高兴地继续弹下去。


但他毕竟还太小了,他的个头还没有钢琴高,他必须双手举在头上才能够到琴键。莫扎特灵机一动,跑到爸爸的书房里,从胡桃木做的书架上使劲抱出一本精装的图书,放到琴凳上,然后又拿了第二本、第三本。


莫扎特扶着钢琴,爬上了琴凳,坐在厚厚的书本上,认真地弹奏起来。这样,美妙的琴声就传出了窗外。


利奥波德先生跑进屋里看见莫扎特双脚在琴凳上悬荡着,心里就什么都明白了。


莫扎特看到进门的爸爸和姐姐,高声地叫道:“姐姐,我们来弹一首二重奏好吗?”


姐姐乐得哈哈大笑说:“你才刚会弹出几个音符,就想弹二重奏,简直是异想天开。”


莫扎特还想请求姐姐答应自己的要求,这时,他们的女佣特蕾莎走到客厅宣布该用晚餐了。


莫扎特真舍不得从琴凳上跳下来,他耍赖似的不理大家,自顾自地待在钢琴旁继续弹奏。


特蕾莎端上了莫扎特最爱吃的烤阉鸡,母亲安娜也在一旁大声地劝说着:“来,我亲爱的孩子,瞧瞧这是什么?”


莫扎特禁不住母亲的吆喝和美食的诱惑,总算从琴凳上下来,蹦蹦跳跳地来到餐桌旁。


这天,特蕾莎用蛋黄、酸奶、啤酒等做了一个当地人很爱喝的“啤酒汤”。饭后,她又端上了奥地利咖啡蛋糕,一股罗姆酒和核桃仁的香味从蛋糕中溢出,但莫扎特还是草草地吃了几口就离开了餐桌。


然而,他并没离开厨房,他口中嚷道:“你们大家先别走开,我来给你们表演一个节目!”


于是,他拿过十几个杯子,并在里面装上了多少不等的清水,然后拿起一个钢叉,在杯沿上敲打起来。说来奇怪,那杯子伴着钢叉的颤抖,一曲莫扎特刚才弹过的钢琴练习曲竟又从杯沿上跳跃起来,而且那声音是如此美妙、如此动听。


看着儿子兴致勃勃的样子,利奥波德先生自言自语地说:“看来,是应该把音乐教给孩子的时候了!”


第二天,小莫扎特开始正式学琴了,他坐在爸爸为他准备的一个高琴凳上,穿着一件与利奥波德礼服几乎一模一样的微型翻版外套。


利奥波德先生的一只手举在空中数着节拍,另一只手握成拳头插在贴袋里。他的眼睛突出,目光冷淡;曲线分明的上嘴唇和厚实的下嘴唇显示出他丰富的感情,但坚强的下巴又表现了他时刻能够抑制这种感情。他轻轻地把孩子胖胖的右手从键盘上拿开,说道:“你先得非常熟练地学会单手弹奏,然后再两只手一起弹。”


年幼的莫扎特小小的身躯挺得笔直,圆圆的眼睛紧盯着爸爸用工整的字体写下的练习曲谱,从此开始了他的音乐生涯。

无师自通写曲谱


莫扎特正式学琴了,他又给父亲带来了难题。他一坐上琴凳就不下来,硬要父亲继续教,不论是到了下课时间,还是父亲要去办别的事情,他总是不满足地噘起小嘴,两手一摊,表示遗憾。


利奥波德望子成龙心切,不断地教孩子们一些高难度的曲谱,让他们练习弹奏。说来也真是奇怪,年仅4岁的莫扎特,凭借生来灵敏的双手,再难再复杂的乐曲,也能轻松自如地驾驭。


有一天,课教完了,莫扎特在半小时内学会了一首小步舞曲,弹得非常熟练,速度也掌握得十分准确。


于是,利奥波德先生就让他跳下凳子跑出去玩。


听了这话,莫扎特并没有马上跳下去享受自由。他坐在琴凳上不动,硬要试着弹二重奏,求姐姐和他一起弹。


利奥波德先生说:“听我说,孩子,姐姐今天的功课已经完成了,你也一样!去玩吧!”


说完,利奥波德先生把儿子从凳子上抱下来,并在儿子的额头上轻轻地吻了一下。


通常情况下,小莫扎特很少像姐姐一样到外边玩,他家里的小木马总是四脚朝天地睡在地板上,大皮球、小汽车等玩具也各自躺在沙发边,只有琴凳是莫扎特须臾不能离开的地方。很多时候,当爸爸把莫扎特抱下凳子后,莫扎特总是围着爸爸转一圈后就又会爬上琴凳。有时,利奥波德先生硬逼着儿子休息一下,莫扎特就坐在公寓门前的石阶上,逗他们家的宠物——一只金丝雀、一只小猫和一只小哈巴狗。


尽管在这种时候,他也会一边逗着宠物一边心里想着曲谱,并用脚尖打着拍子,度过他短暂的休息时间。


偶尔,莫扎特也会在草地上和孩子们打打闹闹,但那也只是在他父亲从宫廷中借出生锈的长柄宝剑,莫扎特拿着宝剑扮成宫廷卫士,学着母亲教他的歌剧中人物的口吻,给邻居孩子们表演。


无论小莫扎特做什么,他的嘴里总是喜欢哼些调子来伴奏。当然,这些节拍绝对是准确的,如果让他嘴里不发出伴奏的声音,他真是比什么还难受。


一个星期四的下午,利奥波德先生和同事兼好友沙赫特纳,一名吹号手,走到公寓的楼下,发现家里没有传出琴声。


这真是有些破例,利奥波德先生急忙上楼,推开了家门,只见小莫扎特正在父亲的写字台前忙得不亦乐乎。


4岁的莫扎特手里拿着鹅毛笔,桌上铺着五线谱,湿乎乎的墨水浸湿了五线谱纸的一角。墨水瓶里的墨水已经用完,小莫扎特正忙着用毛巾擦掉纸上的墨迹。而他的脸上、手上,以及袖口衣服上却早已全是斑斑点点的墨水了。


利奥波德先生立即表现出他理解儿童心理的特殊才能。他对孩子弄洒了墨水、弄脏了衣服没有训斥,对他装成一个大人和作曲家的样子也没有讥笑。


他表情严肃地问儿子:“沃尔夫冈,你这是在做什么呢?”


莫扎特头也不抬地回答:“写一首钢琴协奏曲,”说着,他抹掉了另一个墨渍,小声地嘟噜了一句:“不过,马上就写好了。”


利奥波德先生来了兴致,开玩笑地对儿子说:“哟,你已经会写协奏曲啦!可你到底是把曲子写在五线谱上还是写在脸上了啊?”


莫扎特似乎没听见父亲的戏言,他继续用沾满墨水的手仔细地擦着墨迹。


利奥波德先生半信半疑地说道:“让我看看!”


莫扎特见到爸爸的大手,着急地说:“不,爸爸,我还没有修改好呢!请您等一下。”


但利奥波德先生还是将五线谱拿了过去,同沙赫特纳会心地对视一笑。接着,他开始审视这份就其结构和主题来说“显然是胡闹”的东西。


看着看着,利奥波德先生惊奇地睁大了双眼,脸上的肌肉抽搐起来,泪水涌上了眼眶。他发现儿子的曲子不仅符合创作的规律与要求,而且有充实的内容。


利奥波德先生一言不发地把五线谱递给沙赫特纳,指给他看其中的细节。最后,他带着难以相信的表情叹了一口气,说道:“这真是奇迹,这孩子不仅仅写出了一首协奏曲,而且写得那么难,简直就没有人能演奏它。”


沙赫特纳看完五线谱,也惊讶地张大了嘴巴,用惊奇的眼光久久地看着莫扎特说:“天啦!孩子,你怎么会写这么难的协奏曲,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这时,一直耐心地等着要回他的手稿的莫扎特得意地叫道:“是的,叔叔,你说得太对了!它是难极了,要不然怎么叫协奏曲呢。”


说着,莫扎特飞快地跑到钢琴边,把胖胖的手指伸开,在琴键上比画着,用大人的口吻一本正经地说道:“不过,如果多多地练习,练习熟练了,这首协奏曲也就很简单了!”


听莫扎特的意思,好像是他故意将曲目写得那么难的,因为,对于他来说,弹协奏曲和表演魔术一样有意思,好玩。


莫扎特一脸认真地解释,惹得利奥波德先生和沙赫特纳哈哈大笑起来。姐姐玛丽安妮知道这件事后,把弟弟第一次创作的手稿小心翼翼地收藏了起来。

提琴伴奏惊乐师


莫扎特的天赋就是这样自然生成,光焰耀目。


由于莫扎特的父亲在宫廷乐团里有不少好朋友,所以在利奥波德的家里经常有人来弹琴唱歌。一天下午,宫廷小提琴手文策尔写了6首小提琴三重奏曲子。沙赫特纳和文策尔一起带着小提琴,准备和利奥波德一起练琴。


一看见小提琴和乐谱搬出来,在一旁打转的莫扎特就来了精神。


他自己有一架小巧玲珑的小提琴,不过还没学过。他紧紧摸着手里的玩具小提琴,硬挤进大人堆里,诚恳地对父亲说:“爸爸,让我拉第二小提琴吧!”


利奥波德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知道儿子从来就没有学过小提琴啊!他奇怪地问:“你说什么,你拉第二?”


莫扎特眼睛睁得大大的,眼巴巴地望着父亲,非常认真地说:“是的,爸爸,我能拉!”


利奥波德先生有些生气了,他责备地说:“去去去,你一次都没学过,怎么能拉第二小提琴呢?一边玩去!”


莫扎特不肯轻易放弃,他使劲抵住发颤的嘴唇,再一次请求说:“不,爸爸,拉第二小提琴不用学也能行。”


利奥波德先生不再理会儿子的话,他斜着眼睛严厉地瞪了莫扎特一眼,说:“沃尔夫冈,我们马上就要演奏了,你还耽误我们的时间,真讨厌。快一边去!”


莫扎特见爸爸拒绝了自己,眼泪一下子就流出来了,他抱着小提琴悄悄地走进了卧室,在里面伤心地哭了起来。


在客厅的沙赫特纳心疼这个可爱的孩子,对利奥波德说:“就让沃尔夫冈跟我一起拉吧!”


他会意地冲利奥波德先生挤了挤眼,小声地加了一句说:“你不会听见他拉的声音的。”


余怒未消的利奥波德总算作出了让步,对沙赫特纳点点头说:“那好吧!”


沙赫特纳赶紧跑进卧室抱回了小莫扎特,帮他擦了擦脸上的眼泪,把他放在一把椅子上,小声地安慰着说:“来吧,孩子,爸爸已经同意了,你可以跟着叔叔一起拉!”


莫扎特担心地看了父亲一眼,利奥波德先生晃着手指说:“听着,沃尔夫冈,只许你小声拉,不然就马上把你撵走。”


演奏开始了,莫扎特的琴似乎坏了,因为根本就没有声音发出来。几分钟后,小莫扎特完全忘了父亲刚才的嘱咐,尽情地拉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沙赫特纳一边拉着琴,一边瞧着莫扎特。显然,莫扎特的琴声已经很快超过了他,这位年迈的小号手成了多余的人。


这个5岁的小家伙一个人就把整个第二小提琴部分拉了下来,而且拉得非常漂亮。


沙赫特纳轻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再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