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德拉传:光辉岁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书名:曼德拉传:光辉岁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潘基文、奥巴马、图图大教主等高度赞誉曼德拉为民族医者和自由的灯塔
作者:韩明辉著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6-01
书籍编号:30143761
ISBN:9787302330165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113339
版次:1
所属分类:人物传记-军政领袖
曼德拉传:光辉岁月
韩明辉
清华大学出版社
代序
词/黄家驹 演唱/Beyond
钟声响起归家的讯号
在他生命里
仿佛带点唏嘘
黑色肌肤给他的意义
是一生奉献肤色斗争中
年月把拥有变做失去
疲倦的双眼带着期望
今天只有残留的躯壳
迎接光辉岁月
风雨中抱紧自由
一生经过彷徨的挣扎
自信可改变未来
问谁又能做到
可否不分肤色的界限
愿这土地里
不分你我高低
缤纷色彩显出的美丽
是因它没有
分开每种色彩
年月把拥有变做失去
疲倦的双眼带着期望
今天只有残留的躯壳
迎接光辉岁月
风雨中抱紧自由
一生经过彷徨的挣扎
自信可改变未来
问谁又能做到
引子
1900年5月12日,奥兰治自由邦的新首都科龙斯塔德的上空布满阴霾,8万名视死如归的黑人士兵手执步枪一动不动地埋伏在城墙上。此刻,他们已被20多万名装备精良的英国殖民军团团包围。两军久久对峙,战火一触即发。终于,在英国南非远征军总司令罗伯茨的一声令下,数百门火炮朝着城内疯狂地射击。猛烈的炮火在城内轰炸起来,城内顿时烽烟四起,一批又一批的奥兰治士兵倒在血泊之中。
随后,罗伯茨又命令八个步兵师和一个骑兵师向城内发起冲锋。一时间,黑压压的英军从四面八方向城内蜂拥而去。两军决战于城中,厮杀声响彻云霄。这场决定奥兰治人民命运的战争最终以英军攻克了科龙斯塔德而告终。
野心勃勃的英国殖民军在吞并奥兰治自由邦之后并没有停下侵略的步伐,又加紧向德兰士瓦共和国发动进攻。同年5月29日,德兰士瓦最后一支防御部队在约翰内斯堡南郊的克利普河和英军发生激战。面对身经百战的英国士兵,德兰士瓦士兵拼死抵抗,但仍未能击退野蛮的英国殖民军。战场上留下了无数具德兰士瓦士兵的尸体,鲜血染红了克利普河的河水,总统克鲁格仓皇外逃,英国轻而易举地攻克了首都比勒陀利亚。从此,德兰士瓦也被英国所吞并。
然而,无论是奥德兰自由邦的人民,还是德兰士瓦的人民,以及早已被英国占领的开普和纳塔尔地区的南非黑人,都不甘心被征服、被奴役,他们一次又一次地掀起了反殖民地战争。
此后数十年间,南非黑人反抗殖民侵略的枪声从未间断。一如南非黑人面向苍茫大地的呼喊,更是无数南非黑人对自由与平等的呼唤,数百年来一直回荡在葱郁的崇山峻岭间。
然而,就在南非黑人为自由而斗争的年代里,一个伟大的生命诞生了,他们激越百年的自由与平等的梦想终于在这个生命的身上得到了实现。他就是伟大的南非黑人斗士——纳尔逊·罗利赫拉赫拉·曼德拉。
第一部分 叛逆时代
第一章 家庭变故
1910年,大英帝国将德兰士瓦共和国、奥德兰自由邦、开普共和国和纳塔尔共和国合并成南非联邦,四个原本独立的国家从此成为了南非联邦的四个省,而南非联邦也成为了英国的自治地。南非联邦表面上实行自治,但实际上却受到英国政府的控制。为了加强殖民地的管理,英国人联合他们殖民下的南非白人共同管理这片土地上的南非黑人。英国人特意为白人和黑人制定了不同的生活待遇和政治待遇,致使15%的白人抢占了全国87%的土地,而多数的黑人只能成为白人廉价的雇工,由此引发了南非种族之间的矛盾。南非黑人在自己的家园上,不但失去了土地,还失去了自由。身为黑人的曼德拉就出生在南非联邦成立8年之后的1918年。
在曼德拉出生的那天,他的父亲便给他取名:罗利赫拉赫拉。“罗利赫拉赫拉”在科萨语中的意思是指“惹是生非的家伙”。而曼德拉的一生也恰如其父亲给他取的名字一样,从出生的那一刻起,便注定成为南非白人政权的克星。
曼德拉的父亲格达拉·亨利·穆帕卡尼斯瓦是姆维佐部落的一名酋长,同时也是泰姆布国王的参事。穆帕卡尼斯瓦娶了四位妻子,曼德拉的母亲是他的第三位妻子。曼德拉是父亲四个儿子当中最小的一位。按照南非的传统,曼德拉将会被当做泰姆布国王的参事来培养。
穆帕卡尼斯瓦作为一名王室参事,曾经辅佐过泰姆布的两代国王。在国王和王室当中,他的话往往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20世纪20年代,泰姆布国王英年早逝,而大王后之子尚且年幼,无法继承大统。王室决定从其他王后之子中挑选几个年龄相对较大的王子来辅佐小王子。他们最终选择了三位年龄较大的王子,并希望从中挑选一位来辅佐小王子,但是对于由谁来辅佐小王子,意见发生分歧。于是,他们就来征求穆帕卡尼斯瓦的意见。
穆帕卡尼斯瓦是一位比较重视教育的人,而荣欣塔巴王子是三位王子当中受教育程度最高的一位,所以穆帕卡尼斯瓦力推荣欣塔巴为小王子的最佳辅佐人。在王室当中是比较讲究地位的,或母以子贵,或子以母贵,而荣欣塔巴母亲的地位相对来说比较低,所以当穆帕卡尼斯瓦提出让荣欣塔巴来辅佐的时候,遭到了其他人的强烈反对。但是,穆帕卡尼斯瓦却坚持让荣欣塔巴来辅佐。最终,穆帕卡尼斯瓦的建议还是被泰姆布王室和英国政府采纳了。
穆帕卡尼斯瓦虽是姆维佐部落酋长,可他不但受到泰姆布王室的管制,而且受到英国政府的管制。穆帕卡尼斯瓦却从未向外来殖民者屈服过,他还经常向英国政府发起挑战,也正是由于他勇于挑战英国政府的行为才葬送了他的酋长地位。
有一次,一位村民在穆帕卡尼斯瓦管辖下的姆维佐丢失了一头牛,这位村民将穆帕卡尼斯瓦告上了法庭。英国政府的行政长官马上写信让穆帕卡尼斯瓦去见他,并希望穆帕卡尼斯瓦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见英国行政长官”这件事已经远远地超出了“一头牛被偷”这件事的本身。如果穆帕卡尼斯瓦去见英国行政长官,就意味着非洲传统权力向英国这个外来权力的屈服。为了维护自己作为酋长的尊严,穆帕卡尼斯瓦拒绝去见英国行政长官,而是回复了一句话:“我不去!我还要继续战斗!”
当英国行政长官看过穆帕卡尼斯瓦的信之后,暴跳如雷,当即宣布免去穆帕卡尼斯瓦酋长的职务。从此,穆帕卡尼斯瓦不但失去了酋长的职位,同时还失去了原本属于他的土地、牲畜等财产。他的四位妻子不得不被分别安排住在四个地方,而他会轮流着去每位妻子那里住上一周。在没有生活来源的情况下,曼德拉的母亲只好带着曼德拉回到库奴,依靠亲戚朋友的接济而生活。
在曼德拉9岁那年,家里传来了噩耗,他的父亲穆帕卡尼斯瓦因病去世。至于得的什么病,没有人知道,因为他父亲生病从来不看医生。“父亲的去世让我十分难过,但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父亲的去世竟然会影响到我的一生。”
第二章 临终托孤
在穆帕卡尼斯瓦去世之前,已经成为摄政王的荣欣塔巴对穆帕卡尼斯瓦提出要成为曼德拉的监护人。由于穆帕卡尼斯瓦没有接受过多少教育,但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接受到最好的教育,而摄政王恰恰可以为曼德拉提供最好的教育,所以他就将曼德拉托付给了摄政王。“我父亲虽然对摄政王的帮助很大,但是我却没有想到他会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回报我们。”
在父亲去世之后,曼德拉被摄政王带回他的王宫——穆克孜韦尼。摄政王有一儿一女,曼德拉被摄政王和王后当成亲生儿子一样对待。摄政王的儿子名叫佳士提斯,比曼德拉大4岁,两人很快成为亲密无间的好兄弟。尽管如此,刚从库奴这个落后的村庄来到繁华的穆克孜韦尼宫殿的曼德拉被外人看做是一个没有教养的乡巴佬,甚至还被认为根本无法适应王宫里的生活。有一次,当一个牧师的小女儿与曼德拉玩耍的时候,她的姐姐告诉她:“如果你爱上这个愚蠢的男孩,他将会毁掉你的一生。”这句话深深地伤害了曼德拉幼小的心灵。为了能够尽快融入上层社会,做一个举止文雅的人,曼德拉努力地改变着自己的言行举止。
在摄政王的王宫里,曼德拉能够经常接触到各地的酋长和部落首领。在他们的影响下,曼德拉对非洲的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他也总是被他们讲述的有关非洲英雄人物的传奇故事给深深吸引。
每当摄政王和酋长们议论国家大事或讲述非洲历史的时候,曼德拉都会坐在他们中间静静地旁听。在当时,曼德拉尚且年幼,被认为年少无知,常常被他们以“听不懂”为由赶出门外。为了能够听到那些让他振奋不已的传奇故事,曼德拉会主动为他们端茶倒水。“后来,他们允许我在那里旁听。从他们的谈话中,我听到了很多誓死抵抗西方侵略者的非洲战士的故事,他们的英勇事迹激发了我童年的想象力。”
王权是至高无上的,它不但让摄政王受到黑人的尊敬,还受到白人的尊敬。王权渗透在穆克孜韦尼的每一个角落,影响着每一个生活在王权之下的人。同时,王权也在年幼的曼德拉心中留下了“王权就是生活的中心”的烙印。
与古代君王专制时说一不二的王权不同的是,这里的王权彰显出民主的雏形。在商讨国家大事或英国殖民地政府颁布新法律的时候,摄政王都会将部落首领、酋长以及医生、农民、雇工等各个阶层的代表召集到王宫进行商议。
而这场会议并不像只允许旁听而不允许发表意见的听证会。来王宫参加会议的每个人都可以畅所欲言地发表意见。这样的会议常常会演变成对摄政王的批判大会,而曼德拉也时常会因为看到很多人直言不讳地批评拥有至高无上王权的摄政王而感到吃惊。摄政王从来不会打断那些对他言辞激烈的批评,更不会怀恨在心等到秋后算账。直到会议接近尾声的时候,摄政王才会为整个会议探讨的内容作一个总结。然后,大家会从这些探讨的内容中,求同存异。至于意见不同者,彼此也不会党同伐异,倚仗自己的权势打压异见者。
在会议结束之后,依照传统,参加会议的人会给国王唱赞歌,而有些人却对摄政王既赞美又嘲讽,惹得摄政王和在场的人哄堂大笑。
曼德拉就是在这样自由的氛围中熏陶着成长的,也为他今后决心建立一个自由民主的国家埋下了伏笔。
第三章 成人礼
割礼,在非洲国家非常盛行。对男性进行割礼,被看成是一场男孩向男人蜕变的成人礼。
在南非,如果一个男性没有进行割礼,那么他将会被剥夺继承其父亲财产的权利,也不被允许结婚。在众人的眼中,他不但永远不会被看做是一个男子汉,还将终生背负懦夫的坏名声。
为了让曼德拉早日成为男子汉,摄政王决定在他16岁的那年让他和自己的儿子佳士提斯一起举行割礼。
在举行割礼之前,所有准备进行割礼的人必须进行一次割礼训练。所谓割礼训练,就是去做一件勇敢的事。为了完成这次训练,曼德拉和一帮人决定在夜里去一个老农家里偷猪。这次偷猪十分成功,他们还将偷来的猪烤着吃了。“在我们那个时代,其实很多英勇事迹更多地表现为恶作剧而非勇敢。”
黎明到来之后,他们首先进行净身仪式,在河水中将自己清洗一番。到了中午,令人激动且令人畏惧的割礼就开始了。
曼德拉和很多进行割礼的人一样在外面排着队,等待着一场成为男子汉的洗礼。曼德拉虽然一直期待着成为一个男子汉,但是面对割礼,他还是十分紧张的,特别是在漫长的排队过程中,想象着割礼的场景,更加让人心惊肉跳。如果在现场露怯,将会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情,为了不给自己和摄政王丢脸,他尽量表现得很淡定。但是,当曼德拉看到一个行过割礼的人从帐篷里走出来并极其痛苦地跪在地上的时候,他全身一阵战栗。同时,人群中也骚动起来。
曼德拉眼看着大家一个个地走进去又走出来,马上就临到自己的时候,大脑还一片空白。最终,还是轮到了他。在走进帐篷之后,割礼专家揪住他的包皮,用木柄标枪干脆利落地让他成为了男子汉。曼德拉顿时感到下体极其疼痛,过了几秒他才回过神来,像其他人一样喊了声“我是男子汉”。他为自己没有及时喊出这句话而感到羞愧,并认为自己没有真正地成为男子汉。不过,那天他还是很高兴的,毕竟他已经跨进了男子汉的行列。
当天夜晚,曼德拉和众人将自己行割礼时割下来的包皮掩埋在地下,仿如他们亲手埋葬了孩童时代,走向了一个崭新的成人时代。从此之后,他们就可以结婚,拥有自己的家庭,拥有自己的土地……只要是成年人能够做的事,他们都可以去做。
等他们的身子洗干净之后,还会被涂上一种红色的赭石粉。依照当地的传统,一个男人身上的赭石粉应该用一个女人的身体来擦掉,而这个女人将会成为他的妻子。但是,曼德拉当时还没有属于自己的女人,只能用猪油和植物油的混合物将就着擦掉了。
随后,由梅里格力酋长发表演讲。而梅里格力酋长的演讲触怒了曼德拉以及众多刚刚接受过割礼的人。
他起初讲的是如何继承自己国家的传统,随后他一改温和的语调,变得极其激愤地说道:“如今你们已经举行了割礼,并成为了成年人。但是,我要明确地告诉你们,这些都是骗人的鬼话。你们永远不可能真正地成为一个男子汉,因为我们科萨人和所有南非黑人一样,都是一个被征服了的民族。我们不是我们国家的主人,而是外来统治者的奴隶。在这片我们世世代代生活的土地上,我们没有自由,没有权利,甚至不能支配自己的命运。我们就像畜生一样,只有本能地服从,服从,还是服从……”他停顿了一下,继续说:“在座的一些人,你们会成为各地的酋长或部落首领,但是,你们终将是一帮没有实权的家伙。在白人的压迫中,你们只配给白人提鞋子,给白人修剪草地,在白人的金矿上干活,直到咳穿你们的肺。你们整天为了生活而忙忙碌碌,干最重的活,拿最少的报酬,为白人做一些不用动脑子的工作……我相信,上帝会看到这些被压迫的人民的苦难。上帝从来都不会睡觉,或许此刻他正在打盹。如果可以,我愿意用我的生命去唤醒上帝,告诉他,科萨民族的花朵们正在枯萎。”
曼德拉和大多数听众一样,都不想听梅里格力酋长这番激情澎湃的讲话,甚至为他讲话的内容而感到义愤填膺。曼德拉则认为酋长是无知的,他没有顾及到白人为他们国家带来的好处,认为他的话简直是对一个为他们民族带来文明的国家的诽谤。“那时候,我没有把白人当成是压迫者,而把他们当成了造福者,我认为酋长的这番话都是忘恩负义的表现。”
年幼的曼德拉虽然还没有体会到“如果文明让我们卑躬屈膝,我们宁愿野蛮地高傲着”这句话的含义。但是,伴随着阅历的丰富,他逐渐地明白了:“我知道,那天我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成年人,而真正成为成年人还需要很多年。”
第四章 求学生涯
在举行割礼之后,摄政王就迫不及待地将曼德拉送进了克拉基波雷寄宿学校。比起其他和自己一起进行割礼的人幸运的是,曼德拉开始了自己的求学生涯,而其他人则被送到了金矿上开始为白人挖矿。
孟德斯鸠曾说:“我们接受三种教育,一种来自父母,一种来自教师,另一种来自社会。第三种教育和前两种教育完全背道而驰。”但是,在由英国人出资建造的学校里,南非黑人所受到的教育和社会上受到的教育一样,都是一种洗脑式教育。英国人为他们灌输一种思想:只有英国思想才是最好的思想,只有英国政府才是最好的政府,而世界上最好的人就是英国人。以至于受到这种洗脑式教育的非洲黑人会潜意识地将英国白人当成是一种血统高贵的人,还会把英国人当成他们学习的榜样,甚至有些南非黑人还立志要做一个“黑色的英国人”。英国人也常常不无讽刺地称呼他们为“黑色的英国人”。而这些无知的南非黑人,包括尚且年幼的曼德拉,都会为这种讽刺性的称呼而真心地感到高兴,而不是感到耻辱。
1937年,青年时代的曼德拉。
在曼德拉童年的时候,他很少会见到那些印象中“血统高贵”的白人。在克拉基波雷寄宿学校学习的时候,他会为和白人握手而感到兴奋不已。
就在曼德拉和佳士提斯进入希尔德顿学院不久之后,声称是威灵顿将军后裔的希尔德顿学院院长阿瑟·威灵顿博士在开学典礼上作了一番发言:“我是伟大的贵族、大将军威灵顿公爵的后代。是他在滑铁卢打败了法兰西第一帝国国王拿破仑,从而拯救了整个欧洲文明,也拯救了你们这些非洲人。”
英国殖民者以掠夺财富为实,以给被殖民者带去文明为借口,统治着被他们占领的土地上的人民。英国殖民者认为这里的人无法管理好自己,只有在他们的管理下才能摆脱愚昧。然而,管理者逐渐蜕变成了压迫者,而生活在殖民统治下的人民却始终无法摆脱愚昧,甚至会变得更加愚昧。在英式洗脑教育下,这里的人却从未怀疑过英国侵略者的真正目的。与梅里格力酋长激情澎湃的演讲相比,威灵顿博士的一番话倒让他们由衷地去欢呼鼓掌。“我们每个人都为威灵顿公爵的后代竟然不辞劳苦来教育像我们这些不开化的非洲黑人而充满感激之情。”
那时,在曼德拉和大多数南非黑人的眼中,白人是神圣的,常常让他们敬而远之,也从来没有任何一个黑人敢顶撞一个白人。但是,在学校里,曼德拉却亲眼看到了黑人教师顶撞了白人,而这个白人竟然是让他敬畏的威灵顿博士,威灵顿博士却拿那位黑人教师毫无办法。当他亲眼看到这件事发生的时候,他才幡然醒悟到:白人并不是上帝,而黑人也并不一定要屈服于白人。从那时起,总感觉到在白人面前矮人一截的曼德拉看到了黑人和白人可以站在同一高度的可能。
第五章 被迫退学
福特哈尔大学创办于1916年,是南非建立起来的第一所黑人大学,其校友遍布南非政坛,且多为南非炙手可热的政治人物,是南非黑人最向往的一所理想大学。
由于曼德拉在希尔德顿学院学习成绩优异,于是摄政王就让曼德拉去福特哈尔大学深造,而贪玩的佳士提斯只能在希尔德顿学院继续学习。
福特哈尔大学只有150名学生,但这150名学生都称得上是南非的精英。
在福特哈尔大学学习期间,曼德拉想要在毕业之后成为一名公务员或翻译,因为这两个职位对于一个黑人来说是最光荣的事。按照传统,曼德拉原本应该被培养成国王参事的,而学法律是他最好的选择,但是,他却固执地选择了翻译专业。
作为一个新生,曼德拉也时常被高年级傲慢无礼的学长欺负。面对欺负,很多新生都是忍气吞声,但是曼德拉却勇于反抗。
在宿舍里,有宿舍管理委员会,委员会成员都是由高年级的学长来担任。即便这些学长不住在他管辖的宿舍,他们却有资格管理这些宿舍的成员,这让曼德拉无法接受。于是,曼德拉就召集所有新生,决定组成新的宿舍管理委员会来对抗高年级的学长。他们还会将一些高年级学长不愿意做的工作分配给他们做。
高年级的学长无法容忍他们的冒犯行为,决定予以反击。
学监知道了这件事,就把曼德拉等人叫进了他的办公室,并劝说他们不要与高年级的学长对抗。但是,曼德拉始终不肯退让,学监拿他也没办法,最终不了了之。
学生代表委员会是福特哈尔大学最高的学生组织,而曼德拉幸运地被提名为学生代表委员会的候选人。在所有候选人当中,只有6位才能真正地成为学生代表委员会的成员。在投票之前,学生为了抗议学生代表委员会的权利少和餐厅伙食差而拒绝参加这次投票选举。
在投票的那天,只有不到六分之一的学生参加了投票,曼德拉等6人成为了学生代表委员会的成员。由于这次投票没有得到多数人的支持,于是,6人就商议集体辞职。学校收下了他们的辞职信,决定第二天重新投票选举。但是,第二天的选举又如第一次一样,还是那六分之一的人投票,还是那6个人获得了选票。
曼德拉感觉这次选举依然不公平,决定再次号召大家一起辞职,但是,其他5人却竭力反对。曼德拉不顾其他人的反对,再次将自己的辞职信递交给了学校。校长将曼德拉叫进了办公室,让他收回自己的辞职信,但是曼德拉坚决要辞职。校长对他说:“如果你坚决要辞职,我就开除你!我再给你一个考虑的机会,明天答复我。”
走出校长办公室,曼德拉不知道自己的坚持是对还是错,有没有必要坚持下去。他询问了和他在一个学校的侄子兼好友的马坦兹马。马坦兹马非常支持曼德拉,因为这是一个原则问题。而历史上有很多英雄人物就是因为没有原则而逐渐走向了与自己以往坚持的原则的对立面。当然,也有很多英雄人物因为坚持原则而遭到迫害。于是,后人就会为这些坚持原则的人而感到惋惜,认为他们应该暂时放弃原则,暂时忍气吞声,但是,如果他们真的那样做了,恐怕原则会被一降再降,直到成为一个没有原则的人。
经过一夜的挣扎,曼德拉还是踌躇不决。当校长问他的决定的时候,曼德拉才下定决心坚持辞职。他的回答让校长感到很吃惊,也同样让他自己感到很吃惊。但是,校长也下定决心开除曼德拉。不过,校长却给曼德拉留有余地:“如果你明年来参加学生代表委员会,我依然欢迎你回来继续深造。我给你一个夏天的考虑时间。”
当曼德拉拿着行李走出福特哈尔大学的那一刻,他有种被遗弃的失落感。
第六章 逃婚
曼德拉带着沉重的心情回到了穆克孜韦尼。当摄政王得知他辍学的事情之后,十分生气。他想不通曼德拉为什么会为如此微不足道的事情而放弃在一所最好的大学里深造的机会。他用一种不容置喙的语气告诉曼德拉:“秋季开学之后,你必须无条件地返回学校。”
出于对摄政王的尊敬,曼德拉没有反驳,只是想暂时搁置争议,等到秋后再作决定。
有一天,在曼德拉和佳士提斯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摄政王告诉他们:“我恐怕活不了几年了,在我去见列祖列宗之前,我有责任为我的两个儿子置办婚礼,并且我已经为你们选择了对象。婚礼过几天就会举行,你们好好准备一下吧。”
作为摄政王继承人的佳士提斯,将会迎娶的是泰姆布贵族安卡里巴的女儿,而曼德拉将会迎娶泰姆布牧师的女儿。虽然两人的结婚对象都有着显赫的家世,但他们却打内心深处反对这种家长式的包办婚姻。曼德拉认为,知识越多越懂得反抗,就是因为摄政王让他们接受的教育才使得他们去反对他的包办婚姻。
摄政王为他们置办婚姻都是依照当地传统和法律进行的,无可厚非。再说,摄政王的话从来说一不二,根本没有人能够改变摄政王作出的决定。为了拖延时间,曼德拉还曾找过摄政王的王后,并骗她说他想在她的亲戚中选择一位理想伴侣,想等明年毕业后再举行婚礼。虽然王后很支持曼德拉,但是她也没有能够改变摄政王的决定。
眼看着婚期越来越近,曼德拉和佳士提斯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后来,急中生智的他们决定制订一套逃婚方案。让曼德拉和佳士提斯庆幸的是,摄政王几天之后就要去特兰斯凯参加立法大会,为他们出逃提供了便利。
曼德拉和佳士提斯逃跑心切,准备在摄政王前脚走后,他们后脚就跟着逃出王宫。摄政王好像有所察觉似的,在离开之后又折了回来。他一进房间就向仆人询问曼德拉和佳士提斯的踪影,当时,他们两人正躲在花园中的玉米地里。有人告诉摄政王他们就在附近。摄政王还不放心,又在家里四处检查了一遍才放心地走了。
两人逃出王宫之后,身无分文,为了凑够买车票的钱,他们牵走了摄政王的两头母牛,并将母牛卖给了一个商人。两人拿着钱就去了火车站,准备逃往约翰内斯堡。
一切都在计划之中。当两个人兴奋地拿着钱去买车票的时候,售票员却告诉他们:“你们的父亲已经来过,他说你们想跑,告诉我们不要将票卖给你们。”售票员的话让两人大吃一惊。
买不到火车票,两个人只好租了一辆出租车,向大约50公里外的昆斯顿进发。
在当时,年满16周岁的所有南非黑人在自己的居住地必须办理“当地人通行证”。通行证上详细地记录着个人情况和酋长的姓名等详细信息,是专门针对黑人设计的一种“身份证”。如果遇到官员、白人警察和雇主,都必须出示这种证件。否则,将会被逮捕并送上法庭。而一个黑人想要离开自己的居住地去别处则更加麻烦,他们还需要办理旅游通行证。旅游通行证必须有自己的监护人或老板签字才能生效。
摄政王不可能为两个人签字,为了弄到旅游通行证,他们只好去求助身在昆斯顿的摄政王的堂弟穆多比尼酋长。两人对穆多比尼谎称他们办理旅游通行证是替摄政王办事。穆多比尼非常喜欢两个人,对两个人的谎言没有产生丝毫的怀疑,立刻带领他们到当地行政长官那里办理旅游通行证。
行政长官和穆多比尼十分要好,二话没说就给两个人办理了旅游通行证。当看到行政长官将印章盖上去的时候,曼德拉和佳士提斯得意地互相看了对方一眼。行政长官拿起办好的旅游通行证准备交给他们时,突然想起什么似的说:“这是乌姆塔塔行政长官管辖范围内的事,作为一种礼节,我必须告知他们。”然后,他拨通了乌姆塔塔行政长官的电话,将此事告诉了对方。两个人开始感觉大事不妙。然而,乌姆塔塔的行政长官的回答更加出乎两人的意料:“啊,他们的父亲正在我这儿!”
摄政王十分震怒,告诉昆斯顿的行政长官:“把两个家伙给我抓回来!”
挂上电话,穆多比尼酋长和昆斯顿的行政长官都很生气。昆斯顿的行政长官气愤地说:“我要把你们这两个小骗子抓起来。”
曼德拉赶快用自己在福特哈尔大学学到的有限的法律知识辩解道:“我们没有违法,你不能因为我们撒谎就听从摄政王的话逮捕我们,更何况他还是我们的父亲。”
最终,行政长官没有逮捕他们,只是十分生气地将两人赶出了办公室。事后,穆多比尼酋长也决定不再管两人的闲事了。
在最无助的时候,佳士提斯突然想到了居住在此地的一位朋友,于是,两个人就找到了这个人。正好,此人老板的母亲要去约翰内斯堡,他们就搭了一个顺风车。
经过一路的颠簸,他们发现眼前是一栋栋比穆克孜韦尼王宫还要繁华的建筑。他们知道,他们已经来到了约翰内斯堡。这也意味着他们逃婚成功了。“在约翰内斯堡居住的第一夜,它的繁华让我十分激动……我知道我已经历经长途跋涉来到了终点站,但是,这不过是长途跋涉途中迈出的第一步而已,未来还将会有更多的苦难用难以想象的方式等待着我。”
第七章 求职路
约翰内斯堡堪称“黄金城市”,这座城市就是因为发现了大量黄金而建造起来的。在这些金矿上,所有的劳动力都是黑人。
达克朗金矿是约翰内斯堡所有金矿中最大的一个。为了维持生活,曼德拉和佳士提斯决定去达克朗金矿找一份工作。由于金矿上的矿工都是从各地招募而来,而各地酋长对自己所管辖内的人都有控制权,所以酋长在金矿上都有一定的影响力。出于对摄政王的尊敬,曼德拉和佳士提斯在金矿上受到了优待。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