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美尔传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书名:隆美尔传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
作者:南羽著
出版社:北京紫云文心图书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12-11-01
书籍编号:30153636
ISBN:9787548411550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96344
版次:1
所属分类:人物传记-军政领袖
传记袖珍馆(第3辑)
隆美尔传
南羽 著
哈尔滨出版社
前言
德国的历史是刀剑梦的故事,拼杀、征伐……在这条长河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军事将领,弗里德里希二世、克劳塞维茨、老毛奇等等,他们拥有强健的体魄、野蛮的灵魂,他们是战争的先驱和开拓者,亦是战后被世界讨伐屠戮的对象。
同时,也有这样一位饱受争议的元帅。他出身书香世家,父亲是一名中学校长,母亲是一个官宦闺秀,少年时期的他体弱多病、弱不禁风,可就是父亲想要这个孩子从军,以此兴旺家族的愿望彻底改变了他的一生。他的家庭往上数三代亦没有什么和军事沾边的基因,他却凭借着自我潜修成为战术上的巨人!他曾经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工程师,却机缘巧合地成为了一名战场枭雄!他生前战功显赫、妇孺皆知,死后亦争议不断。在希特勒纳粹政权破灭后,他的名声却并未随着人们对战争狂魔的唾弃一落千丈,反而扶摇直上!
他,就是二战时期德国的著名将领埃尔文·约翰尼斯·尤金·隆美尔(简称埃尔文·隆美尔)。“沙漠之狐”的称号使他名震天下,北非沙场的惊人战绩使他传奇的军人生涯登上巅峰!他高超的军事技术和过硬的军事素质使他成为军事爱好者尊敬和崇拜的对象。然而他在关键时刻的失误导致北非战场的最终溃败,使反对者攻击其为“战术上的巨人,战略上的矮人”,他因此难以与格奈泽瑙、克劳塞维茨、老毛奇、史蒂芬等军事大家并肩而立。
他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人。他奉行禁欲主义,一生只爱妻子露西一人,死后却被爆出还育有一名私生女。他在一战后即被希特勒赏识并委以重任,在二战中为希特勒的“屠戮大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最终却死于“刺杀希特勒”的罪名之下!他的一生是富有戏剧性的传奇一生,他的一生也是充满挣扎的纠结一生。有人对他爱极深,有人对他恨极切。人们对他的评价,同他的人生一样富有戏剧色彩且充满矛盾。
他还是一名赫赫有名的元帅,治军严谨,经他训练过的部队骁勇善战、以一敌百。他也是一只“狡猾”的狐狸,驰骋在沙场间,以“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打出了一条血路,“沙漠之狐”的称号由此而来。他的故事在德国几乎是妇孺皆知,甚至连希特勒都担心他的影响,因而在得知他参与刺杀自己的事件后只能私下里将他赐死。1944年10月14日的下午,在赫林根郊外的森林里,隆美尔喝下了希特勒派人送来的毒酒,没有反抗,没有怯懦,没有抱怨,只有回忆历历在目,转眼,终点到了眼前,他平静地接受了希特勒对“七二〇事件”的裁判,由此他的人生画上了句号。
隆美尔的大半生都在对战术的迷恋中度过,武器的型号及数量不重要,始终保有步兵的进攻能力才是他制胜的法宝,他给人们留下了传奇的故事、争议的历史、精妙的战术以及战争年代的一曲挽歌。
第一章 书香门第·自在的童年
1.书香世家的新生命
1891年11月15日,再平凡不过的一个日子,可对埃尔文一家来说却并不普通。一个新生命的到来总会给一个家庭带来无限欢喜,这个家庭也不例外。在德国巴登—符腾堡州海登海姆市的一家医院里,小隆美尔呱呱坠地了。他并不像其他新生儿一样大哭大闹,而是十分安静地待着。这个孩子的身上有着纯净的日耳曼血统,高挺的鼻子、微凹的眼睛,刚出生的他即显现出了几分英俊的气质。老隆美尔对他寄予厚望,这是他的次子,也是他一生最钟爱的儿子,他为孩子取名为埃尔文·约翰尼斯·尤金·隆美尔(后人简称埃尔文·隆美尔)。此时的他并不知道,襁褓之中的这个婴儿将来会为隆美尔家族带来莫大的荣誉,甚至是颠覆。
这是一个书香世家,老隆美尔以及老隆美尔的父亲都是教师。隆美尔出生的时候,老隆美尔即将成为当地一所中学的校长。隆美尔的母亲出自官宦门第,是当地有名外交官的掌上明珠。模样姣好的她和老隆美尔在一次宴会中相遇,那时老隆美尔还是一名年轻的教师,他对她一见倾心,从此展开了猛烈的追求。老隆美尔性情温和,却也有着男人的勇敢与韧劲,隆美尔的母亲难抵攻势,便答应了婚事。从此二人开始了生活的另一段旅程——婚姻。他们一共育有四个孩子,大儿子卡尔曾经担任陆军领航员,他早在隆美尔参军之前就加入了德国军队,并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可惜战绩平平,后来因患疟疾而病逝;他的女儿海伦女承父业,成为一名教师,为教育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生,终身未嫁;他的小儿子杰哈德有着嘹亮的歌喉,立志成为一名歌唱演员,他向往着舞台生活,向往着维也纳歌剧院的金碧辉煌,不过直到去世也未能如愿。这样看来,隆美尔家族往上数三代也找不出任何和军事相关的优良基因,所以隆美尔在少年时代的成长从未被安插上从军的意向,是父亲的转变使后来的他最终踏上军人的路途。
这个诞生不久的小生命并不像他哥哥那样爱闹腾,没人看管的时候也只是安静地玩着卡片,并不会大吵大闹。祖父的意思是希望小隆美尔将来能继承家族衣钵成为一名教师,父亲却另有想法。他希望隆美尔能走出去,不要一直待在小镇上,毕竟他们家族在这个小镇待得已经够久的了。
2.友善、守纪的好学生
知识分子的家庭,闲暇时刻少的是电视、电影的吵闹,多的是看书、写字的宁静与惬意。海登海姆小镇位于施瓦本汝拉山的北侧的布伦茨河畔,19世纪90年代的这里,还没有稠密的人口、热闹的商圈,更多的是一份自然与清新。小隆美尔在一片安静而祥和的氛围中成长,幼年时期的他体弱多病,父亲带他看过很多次医生,可惜收效甚微。他们一度担心这个孩子可能熬不到成年就会中途夭折,可隆美尔却硬是在长辈们的担忧中坚挺地走了过来。
1898这一年,隆美尔7岁,到了上学的年龄。然而,他所在的海登海姆小镇却没有小学,于是他的父亲便为他请来私人教师在家里教学,以此学习必要的基础知识。这样做的目的是方便以后能够顺利到阿伦(德国南部的一座城市)的小学读书。隆美尔很聪明,接受知识也很快。曾经教过他的私人教师艾姆告诉他的父母,“孩子聪明伶俐,虽然性格有些内向,但绝对是可造之材!”就这样,在老隆美尔的积极培养下,两年后隆美尔考入了阿伦的一所拉丁学校,并在那里度过了五个春秋。1908年的秋天,他顺利进入到格蒙登皇家现代中学读书。从这里毕业后,隆美尔并未继续读书,因此初中学历也成为了隆美尔的最高学历。
隆美尔所在的中学——格蒙登皇家现代中学,是当地一个不起眼、不出名的普通中学,在德国自然更加不知名了。然而这个名字却在隆美尔的心里烙下了印记,当他日后成为将军、封为元帅时,每每会因为自己的家世背景不够显赫,也没有受过良好教育而自惭形秽。然而,当年这个普通的中学,却有着隆美尔一段美好的童年回忆。
书香家庭的耳濡目染,使得这个孩子酷爱读书,放学后的他不会和同伴们去操场踢球,而是回到家里看书。文学地理、哲学历史,小隆美尔几乎什么都看,什么都爱看。他也曾读过军事、政治人物的传记,少年时代的隆美尔特别喜欢拿破仑,在读《拿破仑传》的时候,他会为拿破仑出色的军事领导大声叫好,会为他过人的政治才华钦佩不已,也会为他孤岛辞世的悲剧结局扼腕叹息。
童年时期的隆美尔是标准的好学生,尊敬师长,友爱同学,他的任课老师每每在家长会上将其作为榜样予以褒奖。每当这个时候,都是老隆美尔最开心的时刻。老大卡尔自年少就比较调皮,没让人省心过,而老三这个小儿子自幼就被母亲宠坏了,因此老隆美尔最喜欢的还是这个二儿子。他发现老二非常聪明,在听话之余却有着自己的想法,他开始思考,这个儿子或许能改变隆美尔家族。
就是这个整天“正经八百”的隆美尔,在同学眼中却缺了那么点意思。他不会同其他小朋友一道去踢足球或者打篮球,而是独自一人默默回家。在课堂上每当大家唧唧歪歪地争论不休时,隆美尔总能提出一枝独秀的独到见解,博得老师的褒奖。因此,他偶尔也会成为同学们眼中的“不和谐音符”。受到同学的“修理”也是常有的事,而没有朋友的这段孤独时期也成为隆美尔童年的一大阴影。
一次,班级里有个叫杰克的同学与隆美尔一起被老师叫起来回答问题,杰克思索了很久也答不出来,而隆美尔却轻而易举地回答正确。没想到杰克因此怀恨在心,当天放学后,杰克叫了几个同学一起把隆美尔狠狠地揍了一顿,本来就弱不禁风的隆美尔哪里经得起这样的折腾!当时便被打得鼻青脸肿,差点没昏过去。回到家,母亲看着儿子被打成这样心疼不已,连忙拿毛巾擦拭,父亲却执意让隆美尔自己来,并且告诉隆美尔男子汉大丈夫就应当坚强,要自强!被人打了要自己还回去,别人帮忙讨回来没意思。父亲是想鼓励隆美尔做一名真正的男子汉,在这个孩子身上父亲倾注了很多心血,他认为隆美尔能完成自己未能实现却渴望已久的梦想。
隆美尔受到触动,第二天来到学校果真自己去找杰克理论,在一番据理力争之后,杰克向隆美尔道了歉,并表示只要隆美尔不把这件事情宣扬出去,愿意为隆美尔学习生活服务一周!隆美尔接受了他的道歉,并享受了这一周的特别服务。就这样,隆美尔在对父亲的话半信半疑之间顺利地征服了杰克。
少年时期的隆美尔也一直因为成绩优异而学途顺利。不过正如俗话所说,要成功就得比别人多付出代价,隆美尔也不例外。他的成长过程要经受重重难关,而第一关就是他父亲的双面教育。
3.告别书生气
书香之家的涵养使得隆美尔身上有着十足的书生气。母亲十分喜欢文质彬彬的隆美尔,可是父亲却觉得这并不是什么好事。并且,常年缺乏运动使得隆美尔的身材不如同龄孩子高,走在一起时,隆美尔总是比伙伴们矮一截。而半生的教书生涯使得老隆美尔早已厌倦了庸碌的生活。可是要改变家族的命运,自己已经是力不从心。虽说平平淡淡才是真,可长期平淡的生活却是令人厌恶的。改变家族命运的这个使命似乎要落到二儿子身上,老隆美尔隐约有着这种感觉。
杰克事件之后,隆美尔在同学中渐渐有了一种威信,大家也开始越来越信服他。骄人的成绩、天赋异禀的思维,也使得隆美尔心中的优越感越来越强烈。一次,隆美尔与同学发生口角,言语失和后,两个人竟然在教室外的走廊上大打出手。身体瘦弱的隆美尔自然不是对方的对手,三拳两脚便胜负已分。可是,如果他就这么认输了,他就不是隆美尔了!
隆美尔咬住对方的耳朵,让他动弹不得。隆美尔有着狼一般凶狠的眼神,这是他骨子里的兽性第一次得到了激发。对方极力挣扎却使咬伤越来越深,不一会儿他的耳朵竟流起血来。此时,闻讯而来的其他同学早已把他们二人团团围住,少数好事分子在人群中呐喊助威。隆美尔转败为胜后,附和之声更甚。只是他们并没有注意到,身躯瘦小的隆美尔眼中满是狡黠的凶光。
这次打架事件让隆美尔受到了严厉的处分,校方把事情告知隆美尔的父亲之后,老隆美尔并没有为隆美尔求情,相反,他告诉校方要“严肃处理”。隆美尔因此被惩罚打扫了一个月的走廊,并完成一篇两千字的检查。也许这些在我们现在看来并不算什么“严厉的处罚”,不过彼时的教育还没有“记过”或“警告”之说,因此这样的处治已经是当时最高程度的惩罚了。不过,最让隆美尔感到不平的是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公开批评了他,并把这次打架事件定性为“影响极其恶劣”。
父亲的一如既往却使隆美尔感到奇怪不已,他一心以为会受到父亲严厉的指责,可是父亲并未对此事发表任何看法。只是,从这件事之后,父亲要求隆美尔每天练习跑步和其他体育运动,以此强健体魄。
在父亲的强力督促下,隆美尔开始坚持进行体育运动,同时,父亲还要求他参与到同伴中去踢足球,尽管这是隆美尔最不擅长的。此后每天放学,隆美尔不再是一个人默默回家,而是与同学们一起奔跑在足球场上。隆美尔后来回忆说,是父亲的鼓励让他一步步从“书生”走向了军人。而父亲的这种鼓励有时候也会以一种极为严苛的方式进行。
一天下午,阴云密布的天空电闪雷鸣。放学后隆美尔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和同伴们去社区球场踢球,而是直接回了家。不一会儿,天空中风雨大作,下起了倾盆大雨,这场雨一直持续到晚上八九点依旧没有减弱的趋势。此时,从学校回到家的老隆美尔看见儿子今天没有去锻炼,立时大怒。他并不像一般父母那样因为天气原因就让孩子放弃锻炼,相反,他呵斥隆美尔“为何不去锻炼!”多年的从教经验使他深知,任何一项意志的训练都不可以在中途有间歇。于是他命令隆美尔立刻出外跑步,此时外面依旧下着大雨,心疼孩子的慈母向他求情,“今天的锻炼就算了吧”。可就是这样一个严苛父亲的绝不妥协,让隆美尔在雨中整整跑了两千米。奇怪的是,第二天孩子并没有因为前一晚的淋雨而感冒,他已经在这种近乎疯狂的训练中获得了一种生存技能。当然,除了隆美尔不断提升的身体素质之外,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昨晚跑步回来,隆美尔喝下了一大碗由母亲亲手熬制的祛湿汤,而这碗汤是父亲叮嘱母亲熬制的。
4.理想:工程师
虽然隆美尔在父亲的影响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不过总的来说,青少年时代的他仍是个面色苍白、身体孱弱的孩子。他从不曾认为自己能做一名军人。当哥哥投笔从戎后,他认为自己的家庭有了一名军人就足够了,“军旅”二字定然与自己此生无缘。隆美尔一心只想做一名工程师。
隆美尔爱好数学,对物理也颇感兴趣。学生时代的他梦寐以求的职业就是工程师,而他也具备了斯瓦比亚人通常所有的一些特征,聪明、机灵、严谨,这一切对一名工程师来说,都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彼时的德国还没有对于成为科学家与工程师的苛刻要求,因此这对爱好科学的普通人来说,成为科学家或者工程师并不显得那样遥不可及。而这些都给予了隆美尔极大的信心与勇气。
一次奇妙的飞艇经历,也使得隆美尔对飞艇开始有了兴趣。这个奇妙的事物,在现在也许不算个新鲜事了,但在当时的德国小镇,只有家庭富庶的孩子才有机会得以见识,而隆美尔是在一次聚会中意外地登上了飞艇。
好学的隆美尔找来许多资料查看飞艇的构造。这个奇妙的东西,对当时的隆美尔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他觉得这个东西实在是太有趣了。它大大地刺激了隆美尔的求知欲望,他在课堂下不断追问老师相关的问题,老师都拿他没办法。隆美尔对成为工程师的愿望更为强烈了。他觉得自己就应该加入他们,创造一些新的东西。
在人们后来发现的隆美尔早期的日记里,他曾写过成为工程师是他这一生最大的梦想。然而上天似乎觉得这个聪明的孩子不该如此度过他的一生,平凡的成长经历却给予了隆美尔不平凡的性格,他天生聪敏,加上上学时十分勤奋,使得他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另外,良好的家庭教育使他性格随和,容易与人相处,这也为他后来成为万众拥戴的偶像奠定了良好基础。
工程师的梦想虽然最后并没有实现,但是这个想法在隆美尔脑海里始终没有消失。后来在二战的战场上,隆美尔也曾积极地尝试过工程师的工作,每个人最初的梦想也许不是最适合自己的,也许不是挣钱最多的,也许不是最成功的,但它肯定是最美好的,对人的影响也是最大的。
第二章 意外从军·肩负兴旺家族的使命
1.父亲的希望
少年时期的隆美尔一直是一个文质彬彬的好学生,他的理想是成为一名工程师。然而,常年病弱的身体使得隆美尔对今后的人生并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成为一名高级工程师大概就是年少的隆美尔最大的心愿了。他也从未对参军有过什么想法,在他眼里,军人的身份和他的距离非常遥远。家族未曾有过的军事基因,使得隆美尔对这个职业有着许多陌生感。
然而,造化就是弄人。由于当时的德国是一个军国主义国家,军队干部在社会中占有优越的地位,军人们也享有种种特权。道路上有军用车专行通道,歌舞厅的上座只有中校以上军衔的军官才有资格坐,零售市场内亦有军人优先通道……而且,德国政府还开出了种种优厚的报名政策来吸引人们参军,因此军人也成为了第一热门的职业。
虽然隆美尔本人并不太愿意从军,但是父亲希望儿子能改变家族的命运,不再只是踏踏实实地做个读书人。说起来,老隆美尔在学校也曾有过一段屈膝于军官的岁月,这使得他对军人身份的渴望又增添了一分。他知道自己这辈子是没有机会了,他是多么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继承这一志向啊!
多年的从教经验,让老隆美尔阅人无数,在与军官们打过交道后,他发现自己的这个儿子身上竟然有着许多军人的特征。果敢的眼神、对目标的渴望……他渐渐发现儿子身上是有军人潜质的,正所谓“知子莫若父”,隆美尔性格中的叛逆、不服输、严谨都是优秀军人所必备的素质。于是,他开始鼓励儿子投笔从戎,并亲自写了一封推荐信把儿子推荐给军队。
少年时期的成长经历以及发生过的一系列事件让隆美尔总是对父亲的话深信不疑。尽管当时的隆美尔对参军是没有丝毫兴趣的,即使是他的哥哥在他之前投笔从戎,也依旧没有激起他对参军的兴趣。如果说他想过,那也只是一个偶尔的念头,在隆美尔的内心深处,他认为自己是不可能参军的,他那瘦弱的被人嘲笑惯了的身体,使得他也不曾有这个勇气去拥有这样的一种想法。他排斥父亲的劝诫,甚至对父亲的鼓励都开始有了抵触情绪。隆美尔是一个认真的人,他不会轻易作一个决定。当然,作了也不会轻易反悔。
隆美尔有着跟父亲一样的倔犟性格,不过在这件事情上,父亲似乎显得更为坚持一些。他是从俾斯麦时代走过来的人,德军强大的军威和胜利带给国民的冲击他仍历历在目。在中国有句古话叫做“百无一用是书生”,当时的老隆美尔正是抱着这种想法,他早已厌倦了书匠生涯的平淡与教书先生的地位卑微,因此下定决心要让隆美尔参军。父亲相信自己的眼光,他认定了隆美尔是优秀军人的不二人选,誓要将隆美尔送入军队。
一天晚上,老隆美尔将儿子叫到书房,他把家族以前的旧画像一一拿出来给隆美尔看。曾经意气风发的祖父,家庭幸福的合影……老隆美尔告诉儿子,他的一生都在一种平稳的状态中度过,虽然实现了自己父亲对他的期望,然而也正是这种平稳,使得老隆美尔曾经极度厌倦生活,“孩子,当一个人没有目标,没有理想,只是为了求得一份安稳的工作度日,这样的人生是可悲的。”老隆美尔长叹一口气,“你的父亲也曾有过其他理想,但是基于现实的一些原因,最终没能实现。父亲不希望你也这样走完自己的一生。”
老隆美尔语重心长,殷切地望着儿子,他知道要改变儿子的想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从画像册里找出来一幅画,这是年轻时候的他,英姿飒爽,然而那眉目间却有种难言的无奈。“当时,我觉得自己的生活了无生趣,甚至都曾经想过自杀。可是,后来我遇到了你的母亲。”老隆美尔抚摸着儿子的额头,在孩子纯真的眼光里他读到了一种渴求,“答应我,别这样生活。你可以过得更精彩的。”
“可以吗?父亲。”隆美尔的声音有些颤抖,对父亲的信赖与内心深处的渴望使他开始动摇了。他想,如果不行,大不了不去了,回头也还来得及,尝试一下也未尝不可。
“当然。”老隆美尔回答得那样情真意切。老隆美尔看到儿子眼里的感动,接着说道:“我已经写好了一封信,并给我的老朋友路奇寄去了,应该很快就会有消息的。”
接着,儿子给了父亲一个肯定的眼神,父亲立刻回应道:“你要对自己有信心。”
“嗯。”隆美尔确认性地点了点头。
老隆美尔的智慧与坚持战胜了隆美尔,不过或许是隆美尔的心从来都不属于军队,所以即使是进入军营,他也着实经历了一番波折。
2.炮兵军官的拒绝
几个星期之后,老隆美尔从朋友口中得知路奇在几个月前患肺炎去世了,他写的那封信被尘封在了军队的公共邮箱中。老隆美尔不甘心,又写了一封信寄给了炮兵部队。三天后,军队邀请隆美尔去参加面试。
一位炮兵军官负责面试工作,他读完信,转眼打量这个看起来弱不禁风的文弱少年,当即摇了摇头,拒绝了隆美尔。老隆美尔很生气,但是良好的修养使他并没有怒恼。他带着儿子去往其他地方报名。
由于当时的炮兵是陆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时德国军队中的主要火力突击力量,所以炮兵军官是选择权较大的官员,他的话也具有很大分量。因而在此之后隆美尔去其他几个接兵站时,军官们一一拒绝了他。一方面,他们害怕得罪上级领导,另一方面,在他们眼里,这个孱弱的少年根本不能适应军队里面近乎于残酷的训练,更别谈上阵持枪冲锋陷阵了。
然而,隆美尔要是这样放弃他就不是隆美尔了。隆美尔有着日耳曼民族独特的韧劲,他的想法是:本来我并不太愿意当兵,你越是不让我当,我越要当!
几番辗转之后,隆美尔来到第124伍尔登堡步兵团,接待的步兵被隆美尔的真诚与执著打动了,答应让他参加体检。体格检查时,医生发现隆美尔患有小肠疝气(即腹股疝),其他方面均属正常。小肠疝气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它对人体的健康影响虽然不太大,但时间久了会出现下腹部坠胀、腹痛、便秘、营养吸收功能差和体质下降等症状。于是,老隆美尔立刻带着隆美尔去做了手术,还给他买了一套军官候补生的军服。父亲的一切努力终于没有白费,隆美尔也没有辜负父亲的厚望。手术十分成功,隆美尔也很快康复了。
出院后的第6天,正好是隆美尔18岁的生日。在这一天,他成为一名军人的心愿终于得偿。三个月后,隆美尔被提升为下士,他在平时的训练中刻苦、勤奋,常常是大家都回去休息了他还独自一个人加练。隆美尔知道自己的天分不高,身体素质也不好,所以训练时加倍努力。皇天不负苦心人,六个月后隆美尔顺利地成为了一名军士。1911年3月,他作为优秀军士代表被送到但泽皇家军官候补学校。这里是军官诞生的摇篮,隆美尔在步兵部队的上级是一名年轻的少校,他认为隆美尔是一个可造之材,希望隆美尔到正规的军事院校接受系统的军事理论学习,于是他将隆美尔推荐到了但泽皇家军官候补学校。
不过按照当时德国军队的规定,军官必须得从军校的毕业生中产生。而一般来说,只有贵族子弟或者是富家子弟才有资格报考军校。这样说来,隆美尔是没有资格报考的。不过巧合的是,当时德国正在积极扩军备战,而按照以前严格的选拔使得军官缺额较大,军校决定进行扩招。扩招范围延伸至中小资产阶级,这就使得隆美尔顺利具有了报考资格。而隆美尔自身的努力与勤奋加上步兵少校的推荐,使得隆美尔成功进入到但泽皇家军官候补学校学习。
3.但泽皇家军官候补学校
1911年的3月,隆美尔满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来到了但泽皇家军官候补学校。但泽是当时北部沿海地区的最大城市和最重要的海港,贸易行业迅猛的发展也带动了其他行业,在这里,到处都有宏伟的建筑和漂亮的景观。波罗的海蓝得那样明媚,但泽的古典建筑拥有独特的神韵,这一切都令隆美尔感到心驰神往。
但泽皇家军官候补学校是隆美尔军旅生涯的起点,他后半生的富贵荣华、辉煌成就都是从这里开始的。在这里,隆美尔对军事产生了狂热的爱恋。
少年时代的求学经历让隆美尔拥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他的成绩在同级军官中是出类拔萃的。校长曾在隆美尔的毕业评语上这样评价他:“他是一个身材中等,瘦弱,体格较差的军人,但是他坚强的性格和饱满的热情,还有坚忍不拔的意志都成功弥补了之前的缺憾,尤其是隆美尔过人的智力水平还有对于责任的理解,对待朋友的友善,以及各项体能的训练都是相当出色的。”
从小生长在斯瓦比亚山区的隆美尔有着很好的生活习惯,因此他迅速适应了军营中的生活。虽然军事学校没有正规军队管理得那样严格,但是也有着明确的约束。而许多凭借家庭、身份进来学习的青年对学校的法令条规不屑一顾,他们桀骜不驯,不按时休息,常常夜不归宿,这些都遭到了教务主管的严厉训斥。而隆美尔却由于自律性强,完全按照学校安排生活学习,因而在新生群中一枝独秀,很快成为了主管眼中的好士兵,他把隆美尔当做正面榜样教育那些“纨绔子弟”。而学校军事化训练的细致与严格使得隆美尔对“军令如山”这句话有了更为深刻的体会。在他看来,一支部队如果想要成功,没有纪律观念肯定是不行的。
除去体力训练之外,正规军事院校系统的军事理论学习则从思想层面上给予了隆美尔极大的精神养分。但泽皇家军官候补学校的教学分为军事理论学习和军事训练演习。在理论学习中,学校不仅注重专业训练,也重视培养学员的组织指挥和领导管理能力。每天在完成定量的理论学习后,这群未来的军官便有机会到实战演练室进行模拟演练。隆美尔后来对战争的疯狂与执著大概就是从这里开始的。隆美尔迷恋上了实战演练,在每天的实战练习中,他总是第一个站出来,他既敢于挑战,又敢于接受挑战。无论多么强劲的对手,隆美尔从不畏惧,细心分析对方的优势与劣势,与自己进行比较,随后步步为营,直达“关键部位”,最终打垮对方。与他同班的同学没有人能赢得了他,可以说,隆美尔的军事天赋从这时开始初露端倪。
与隆美尔在成绩上的出众相反,隆美尔的家庭背景和社会地位在这所学校里是非常低微的。这所皇家军官候补学校,能进来非富即贵,这里有着上校的儿子,有着参谋长的孙子,也有着议员的侄子等等,而在这些富贵家庭出身的青年面前,隆美尔显得过于平凡,甚至有些卑微。刚刚来到军校学习的隆美尔颇感孤独,而另一位普通出身的士兵——达冒,适时弥补了隆美尔心中的这份缺失。普通工人家庭出身的达冒没有那些王孙贵族身上的傲气,他为人谦和有礼,与隆美尔甚为投缘,他是隆美尔在但泽军校最为要好的玩伴,可惜达冒后来牺牲在了一战的战场上,隆美尔在听到这个消息后痛不欲生。
1911年11月,在经历了8个月的学习生活之后,隆美尔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正如校长的评语所言,“隆美尔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学生”,尽管校长为他的身体担忧。在这所学校学习期间,隆美尔的身体没有出太大问题,但是少年时代的柔弱底子,使得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