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传记 > 军政领袖 > 历史不可戏说:吕布·“无敌”的失败者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历史不可戏说:吕布·“无敌”的失败者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历史不可戏说:吕布·“无敌”的失败者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书名:历史不可戏说:吕布·“无敌”的失败者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

作者:方北辰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3-01

书籍编号:30313033

ISBN:9787301220856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100461

版次:1

所属分类:人物传记-军政领袖

全书内容:

历史不可戏说


吕布


“无敌”的失败者


方北辰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增订版自序


吕布,字奉先,东汉末年王朝命运不称职的操纵者之一,他是那时起兵割据群雄中最为剽悍的无敌“飞将”,曹操和刘备创业进程中一度最感棘手的死对头。他绝对算得上是传统政治舞台上的异数,跨下赤兔宝马,一身戈壁风尘,突然从塞外草原跳上中央王朝的政坛,开始一段极具草莽风格的摇滚表演。他时而凶相毕露,敢要义父的性命;时而浪漫多情,敢偷义父的美女;时而许了婚却立马翻脸,绑了迎亲官去领重赏;时而又义气张扬,如同黑社会的龙头大哥,弯弓解救自己的小弟。没有他,不知混世魔王董卓,在京城还要肆意横行到几时。有了他,又使乱世英雄曹操,在濮阳城中差一点被生擒活捉。但是,他终归只是江湖绿林中的山大王,最合适的表演场所,不是运筹帷幄靠智慧说话的肃穆庙堂,而是斩将拔旗用骁勇过招的血腥沙场,所以,他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极具个性色彩的一生,最后还是终结于下邳城白门楼上一根轻飘飘的丝带。他对后世的最大启示是,人生在世要想做出一点成就,一定不能角色错位,否则很可能是幻梦一场。还有就是,即便行走在江湖之上,也要有一条诚信的底线,如果反复无常,唯利是图,轻则失去朋友的支持,重则招致别人以牙还牙的打击。本书描绘了他角色错位、反复无常的人生悲剧,也记录了他驰骋疆场的英武身姿和种种有趣的轶事。总之,这是一部无敌飞将的安魂曲。


本书的定位,是具有坚实学术基础的普及性读物;读者对象,主要是对历史文化颇感兴趣的广大普通民众。三国之史变化多端,以其为镜可以知兴替;三国之人竞争激烈,以其为镜更可以明得失。以三国之人贯穿三国之史,融合人镜、史镜于一体,从而鉴古知今,鉴彼知我,是本书写作的动机。精心选取史学的真实素材,放手运用文学的生动笔法,二者有机、有趣结合,则是本书写作的原则。真实严谨,但又不像学术著作那样艰深枯涩;生动灵转,但又不像戏说文字那样虚假无根。摆脱烦琐考证,拒绝随意穿越,追求简洁、流畅、温润、机趣,雅与俗共赏,老中青咸宜。


此书最初在1994年8月由台北国际文化事业公司出版,获得海峡彼岸读者好评。当时,我在台湾出版了刘备、孙权、曹丕、袁绍、吕布、司马懿的传记系列。之所以选择此六人着笔,一是无人写,他们的白话专传系列还是空白。二是值得写,都是重量级人物不说,而且其活动涵盖三国各个时段,出身、个性、身份、行事等更是各具特色。袁绍、吕布,是酝酿阶段拉开三国序幕的割据群雄代表;刘备、孙权、曹丕,是正式阶段的开朝皇帝;而司马懿,则是衰落阶段终结三国竞争,建立统一王朝的奠基者。有老有少,有南有北,有文有武,有优有劣,有高门贵胄,有草根平民,代表性非常广泛。通过他们,可以纵观三国风云的整体进程和千姿百态,行文走笔时也充满愉悦之感。二十年后,重视学术普及的北京大学出版社,邀约本人一并增订六本传记,这是一种翰墨机缘,也是本人在史学普及方面的继续努力。


与台北初版相比,北京增订版的新特色,主要有如下五点:第一,近二十年来,本人在三国历史文化研究方面,又取得不少新成果,其中与各传内容相关的成果,都改用生动有趣的文字,融入各传当中。例如刘备传中诸葛亮“观其大略”读书方法的深刻文化背景,他为什么会对刘备来访异常感动,刘备的遗体究竟安葬在何处;曹丕传中“鸡肋”与杨修被杀的真正原因,等等。第二,为了给读者提供更宽广的知识背景和更丰富的文化营养,又特别增加了“三国小百科”的内容设计。小百科分为六个部分,即概况篇、政体篇、军事篇、人物篇、风俗篇、轶闻篇,分别安置在六本传记的正文后面。每一篇当中,又分为若干条,分别介绍三国时期相应的有趣知识。结合传的内容去读小百科,读了小百科再回头去读传,将深度与广度相结合,一定会有更加可喜的收获。第三,将各本传记中古代重要地名所对应的现今地名,全部使用最新而且最权威的2011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逐一进行补充和更新,从而使读者对历史事件的发生地,能够有更加准确清晰的认识。第四,全部六本传记的各章结尾,增加了一对七言古体诗句,提炼全章精华,为全书风格增添文彩。第五,全部六本传记,都配齐了传主的生平大事年表,以醒目的表格方式,将其一生的重大事件,清晰展现在读者面前。


我在大学从事三国历史文化的教学和研究,至今已有三十余年。因为深知学术普及的重要,所以坚持不懈;也因为深知学术普及的不易,所以锐意求新。谢谢您能关注这本小书,如果它能够让您汲取知识、开启智慧,为明天的竞争增加一点点能量,或者能够使您兴趣盎然而会心一笑,为今天的歇息纾解一点点压力,那就非常之欣慰了。


方北辰


公元2012年暮春3月于成都濯锦江畔双桐荫馆

台北初版自序


作为汉末枭雄,吕布是曹操碰到的强劲对手之一,如果曹操没有能在创业的第一阶段战胜他,此后魏、蜀、吴三分鼎立的历史格局就会完全改变。因此,值得为他写一本白话传记,何况此前似乎还没有人写过。


同此前已问世的拙著《袁绍新传》一样,这本小书所描述的也是一个失败者的悲剧。然而与袁绍比起来,吕布的失败更快更惨。但愿读者在阅览其故事的同时,还能认识其失败的原因,并且由此有所感悟。


汉魏之际是一个血溅火飞的时代。即使在这样的时代里,就个人而言,好像也还不能完全凭借变诈来安身立命,更不用说在文化昌明的当今了。


方北辰


公元1994年仲春于濯锦江畔自得书斋

一 并州猛士


话说一千八百年前的东汉时代,中国全境分为十三个行政大区,再加上一个从属的西域部分。这十三个行政大区,当时叫做“十三州部”。京城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东郊白马寺以东)所在的州不称州,特名为司隶校尉部。除了位于中心区域的司隶校尉部之外,北方有冀、兖、青、徐、幽、并、豫、凉八州,南方有荆、扬、交、益四州(当时各州的主要地域在今何省何区,详见《刘备:“常败”的英雄》所附之《三国小百科·概况篇》)。这十三州部本来是监察区,由皇帝的特派使者巡察州内各个郡县,举报并惩治贪官污吏和地方恶霸。但是到了后来,监察区逐渐变成了具有军政实权的行政区,州长官也从监察使者成为统兵治民的军政首脑,其中资历浅、功劳小而品级较低者叫做“刺史”,资历深、功劳大而品级较高者则叫做“牧”。


在京城洛阳的正北面是并州(并的读音同“冰”)。并州的辖境,最大时包括今山西省大部、陕西省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的南部,而州治,也就是州政府,长期设在汾河流域的晋阳县(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


并州的西北角上有一个五原郡,其郡治所在地叫做九原县(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西)。这九原县位于八百里河套平原之上,北枕阴山,南临黄河,东连幽燕,西通凉州,自来是塞上的军事重镇。当初秦始皇下令修筑的万里长城,即横亘在县北的阴山南麓。东汉初年,安定郡三水县(今宁夏自治区同心县东)人卢芳,在匈奴族单于的支持下割据塞上五个郡,称王又称帝,其都城就在九原。


九原虽是塞上重镇,然而秦汉时这里却没有出现过什么知名的人物,颇令人有“鱼龙寂寞秋江冷”的感触。到了东汉末年,终于有一名猛士从九原闯入政治舞台,打破了这种冷冷清清的局面。他在政治舞台上表演了十年,亲手杀死控制朝廷大权的混世魔王董卓,差一点活捉横扫北方的乱世英雄曹操,还救过以信义闻名天下的刘备,着实掀起了几阵大风大浪,以至于到了一千八百年后的今天,人们对他的名字仍然不陌生。这名并州的猛士,就是本书的主人公——吕布。


吕布,字奉先。关于他的先世,史籍中没有任何记载。魏晋之后,重视门第,史家为人作传,其先辈如果曾经当过一官半职,通常都要记一笔。史籍不提吕布的先世,可见他出自平民之家。


古时候在中国从政,有一个显赫的爷爷或爸爸,要占莫大的便宜。吕布没有这样的靠山,凭什么闯入政治舞台呢?他的本钱,就是陈寿《三国志·吕布传》中所标明的两个字——“骁武”。


原来这九原县乃塞上要冲,秦汉以来屡受匈奴、鲜卑等大漠游牧民族铁骑的侵扰,当地居民必须在挥锄扶犁的同时,持刀引弓以自卫,方能生存下去,故而民风强悍,崇尚武力。吕布从小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成人之后武艺高强,膂力过人,驰马如飞,箭不虚发。他惯使一杆寒光闪闪的百炼长矛,对阵之时上下翻飞,神出鬼没,所向无敌。时人因为他酷似西汉的“飞将军”李广,所以称他为“飞将”。


在此,我们要对吕布当时骑马冲杀时所使用的兵器,以及他那非凡的坐骑,作一特别的说明。后世的演义小说,因为他曾经在军门射戟解救刘备,于是将他在马上惯常所使用的兵器,认定为长戟,并且取了一个“方天画戟”的花哨名字。其实,长戟当时确实是有的,然而却非吕布在马上惯常所使用的兵器,这在史书上有明文为证。《三国志·吕布传》裴松之注引《英雄记》记载,吕布与悍将郭汜在阵前单独生死对决,吕布“以矛刺中郭汜”,占据上风。由此可见,他在马上最顺手的兵器乃是长矛,而非长戟。至于他的非凡坐骑,则是一匹塞北宝马,身躯高大,胸宽腿长,浑身红色而无一根杂毛,驰骋如飞,一日千里,名叫“赤兔”。当时人们有两句颂辞,单表吕布的骁勇及赤兔的非凡,说是“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兔”。


东汉灵帝刘宏在位的中平年间,并州调来一位新刺史,此人姓丁,名原,字建阳。丁原出自贫寒之家,粗通文墨而已,他全靠一身武艺,冲锋陷阵,出生入死,才从一个小小的县政府当差,晋升到号令郡县的刺史。他一到晋阳的州政府上任,就在当地访求勇武之士,作为自己的下属,并以他们充当骨干,招兵买马,组成一支精锐的地方军。丁原这样做的目的,从公的方面说是要加强边塞地区的军事防卫,从私的方面说则是想扩充个人的实力。当时正逢黄巾大起事之后,汉家天下已呈分崩离析之势,乱世以实力称雄,行伍出身的丁原难道还不懂得这一点么?


丁原在并州访求的勇武之士中,后来出了名的有三人。第一人就是有“飞将”之称的吕布。第二人姓张,名杨,字稚叔,乃云中郡云中县(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东北)人氏。他与吕布关系亲密,后来称雄一时,官拜大司马。第三人也姓张,名辽,字文远,乃雁门郡马邑县(今山西省朔州市)人氏。他曾追随吕布,吕布败亡又转投曹操,成为曹操手下异姓五虎上将之首。合肥一战,他率八百壮士击破孙权十万大军,差一点在逍遥津把孙权生擒活捉。


东汉少帝刘辩光熹元年(189)七月的一天,并州大地正是暑热蒸腾之时。在首府晋阳县南下京城洛阳的大路上,车辚辚,马萧萧,一支约五千人的官军日夜兼程,向南疾驰。


在这支队伍中间,一百多名骑马侍卫簇拥着两员将官。已过中年的那一位,头带两侧插有黑色鹖鸟尾的武将冠帽,身穿纱縠质料的夏季官服,胯下骑一匹白色塞北骏马,他不是别人,就是指挥官丁原。丁原旁边那位披铁甲提长矛骑红马的青年军官,则是丁原的下属吕布。


队伍先是沿着汾水南下,中途折向东南,取道壶口关(今山西省长治市东),越过羊头金山(今山西省高平市北),直出天井关(今山西省晋城市南),五六天中急行军八百里,来到司隶校尉部所属的河内郡(治所在今河南省武陟县西)地界。这里已是黄河北岸,一渡过黄河,就进入京城洛阳的郊区了。


吕布根据丁原的指令,部署军队在黄河岸边的高敞之处安营扎寨,暂不渡河。当天夜里,吕布受命组织了七八支骑兵小分队,装扮成从东北方向的黑山(今河南省鹤壁市东)之中流窜出来的土匪。东起孟津(今河南省孟州市西南),西至平阴(今河南孟津县东北),在这五六十里长的黄河北岸,开始打家劫舍,烧杀抢掠,一连几天,夜夜如此。每夜出动之前,吕布都要向骑兵发出三条指示:第一条是东西不求抢得多,火却一定要放得大。究竟要多大呢?三十里开外的洛阳城中能望见火光才算合格。第二条是绝不能暴露官军的身份,要公开向老百姓声称:“老子们是黑山上面下来发财的大爷!”第三条是保持行踪的秘密,黎明之前一定要回转大营。这三条指示一下,洛阳北面夜夜哭声动地,火光冲天,黑山军杀到的惊人消息,很快传遍全城。


俗话说:“只准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作为刺史的丁原算是名副其实的州官,那么这位州官何以会跑到京城附近去放火呢?此事说来话长。


就在这一年的上半年,四月十一日丙辰,昏庸无道的汉灵帝刘宏,因为荒淫无度,在洛阳皇宫九龙门内的嘉德殿一命呜呼,死时仅三十四岁。十三日戊午,刘宏十四岁的儿子刘辩被扶上天子宝座,即少帝,年号改称“光熹”。小皇帝乳臭未干,无法亲理万机,便由其生母何氏,以皇太后的身份临朝听政。至于具体的政事办理,则由辅佐朝政的大将军何进负责。这何进字遂高,乃荆州南阳郡宛县(今河南省南阳市,宛字的读音同“渊”)人氏。他出自屠牛宰羊之家,是何太后的异母哥哥,小皇帝的舅父。


何进身任辅政大臣之后,立即面临一道必须解答的政治难题,即如何处置长期以来祸害国家、扰乱政治的宦官势力?


东汉一朝的宦官,按照等级的高低,有中常侍、小黄门、黄门令、黄门署长、中黄门冗从仆射、中黄门、掖庭令、永巷令、御府令、祠祀令、钩盾令等官称。名目虽然繁多,其职责却都相同,即为皇帝的生活起居服务。论理他们只能照管皇帝的吃、喝、拉、撒、睡和玩,而不能干预朝廷的军政大事。即使是其中地位最高而且与皇帝关系最密切的中常侍,按照史籍所言,其任务也只管“掌侍左右,从入内宫,赞导内众事,顾问应对给事”,也就是充当皇帝的侍从兼顾问,并无处理军政机要的实际权力。但是,自东汉中期之后,宦官干政乱政的现象却愈演愈烈。特别是汉桓帝刘志、汉灵帝刘宏这两个昏庸加腐败的双料混蛋天子,最为宠信宦官。宦官不仅可以封侯佩印,而且还控制枢机,掌握兵马。宦官势力之大,按范晔《后汉书》中的描述,是“举动回山海,呼吸变霜露。曲旨阿求,则光宠五族;直情忤意,则参夷五宗”。然而范晔的描述也还不如汉灵帝刘宏自己的话来得生动,刘宏在位时委任了十二名中常侍,领头的两人叫做张让、赵忠,刘宏动辄就说:“张常侍是我公,赵常侍是我母。”至尊至贵的天子都自认是宦官的干儿子,宦官的权势如何也就可想而知了。


汉灵帝刘宏咽气之后,以张让、赵忠为首的宦官势力依旧存在,这对于辅佐朝政的何进而言,无疑是一个潜在的巨大威胁。在此之前,执掌东汉朝政而被宦官诛灭了满门的外戚,已经不止一家。汉和帝刘肇时,宦官郑众出谋画策,杀了大将军窦宪及其亲属,而窦宪是窦太后的老哥,汉和帝的舅父。汉安帝刘祜驾崩,又有孙程等十九名宦官挥起屠刀,斩了车骑将军阎显,而阎显是汉安帝皇后之兄。到了汉桓帝刘志在位之际,单超等五名宦官,一齐向梁皇后的哥哥大将军梁冀动了手,梁家男女老少上百颗人头落了地,三十万万钱的家产充了公。汉灵帝初登基,由窦太后的父亲大将军窦武辅政,窦武很快又着了宦官的道儿,死于非命。这一连串血淋淋的往事,使何进一想起来就头皮发紧。他与心腹下属密商之后,决定亲自入宫向妹子禀告,请求把宦官从皇宫之中全部清除出去,另选一批德才兼备的士人进宫接替他们的工作。


不料何太后一听就坚决反对,她认为宦官服务宫廷是汉家旧制,岂能随便更改?再说自己年轻守寡,怎么能与男性士人面面相对朝夕共处呢?


何进说得唇焦口燥也没法使妹子回心转意,垂头丧气出宫回府。就在他一筹莫展之时,有人向他秘密进献了一条他认为奇妙无比的计策。


这条计策的内容,可以用“调强兵以逼弱女”七个字来形容。具体来说,就是由何进秘密下令征调几员镇守地方的猛将,率领精兵赶到京城地区,让他们放出话来,将要动手收拾宦官以清除君侧;必要时还可以扮作土匪流寇,在京城郊外烧杀抢掠一番,说这是被宦官们逼的,朝廷不除宦官,就不会收手;那何太后是女流之辈,既生性胆小,又对深宫之外的情形不甚清楚,听到消息必定惊恐万分,自然会点头同意清除宫内的宦官了。


何进听了大喜,立即依计而行,当下秘密发出四道征兵入京的文书,调来了四支精锐军队。从东面驰来的有两支人马,一支来自兖州的泰山郡(治所在今山东省泰安市东),领兵官是何进的幕僚王匡;另一支来自兖州的东郡(治所在今河南省濮阳县),领兵官是东郡太守桥瑁;从西北面河东郡(治所今山西省夏县西北)赶到的是一支由凉州(主要地域在今甘肃省、宁夏自治区)人组成的骄兵,其领兵官是混世魔王一般的悍将董卓;至于从北面并州驰来的,便是由丁原指挥的这支铁骑兵。


丁原接到何进密令,立即调集兵马南下。此时,丁原已改任武猛都尉的军职,他让自己最为亲信的吕布,当了军府之中的主簿。这主簿乃是统兵将领的重要僚属,不仅参谋军机,而且总办府中的文书事务。吕布随丁原赶到河内郡地界,立即按照何进的指示,假扮成从黑山上面流窜下来的土匪,抢人放火,还使用“黑山伯”的署名,给朝廷送去一封上书,强烈要求朝廷清除宦官赵忠等人。于是,便出现了上文所述的一幕。


吕布在黄河北岸起劲地放火,董卓也从京城西面给朝廷上了一道杀气腾腾的表章,声讨宦官的罪恶。但是可惜得很,这一切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何太后依然不同意清除宦官,这也难怪,她出自屠家,雪亮的刀鲜红的血见得多了,再加上宦官们暗自给她的生母和胞兄何苗孝敬了不少财物,所以她根本不吃这一套。


何进几经犹豫之后,一面继续苦劝妹子,一面做好与宦官最后摊牌的准备。这种准备的主要措施,就是把自己信得过的人安插到关键性的职位上。


首先是袁绍出任京城所在地的司隶校尉。袁绍,字本初,乃豫州汝南郡汝阳县(今河南省周口市西南)人氏。东汉时中央政权的最高一级官员,是太尉、司徒、司空,合称“三公”。汝南袁氏,有四代人做过三公,门生和部属遍及天下,是当时数一数二的高门名家。袁绍进入政界不久,即成为何进最信任最倚重的人物,每遇大事必与之商量对策。出于自身利害上的考虑,同时也企图一举建立盖世奇功,袁绍一直尽力策动何进彻底诛灭宦官,上述“调强兵以逼弱女”的主意,就是他提出的。何进为什么要让袁绍担任司隶校尉的职务呢?原来这司隶校尉的职责,不仅要治理本州的民事,而且要监督、纠举并有权处置京内朝廷百官以及京城附近地区行政官员中的违法乱纪者,宫廷宦官也在他的监督范围之内。远的不说,就在汉灵帝之时,一位叫做阳球的能干官员出任司隶校尉,一上任便把为非作歹的专权宦官王甫父子,以及附从王甫的太尉段颎收监下狱。经过严刑拷打,王甫父子死在刑棍之下,身为三公的段颎服毒自裁。何进让力主铲除宦官的袁绍出任司隶校尉,就是想让他在必要时效法阳球,对宦官大开杀戒。


其次是委派王允担任河南尹。王允,字子师,乃并州太原郡祁县(今山西省祁县东南)人氏。他出自世代为官之家,从年轻时起就仇恨乱政的宦官,因而遭到“天子老爹”张让的陷害,幸亏大将军何进等出面营救,才免于一死。此后王允即成为何进的心腹幕僚,参预机密。此次何进派他出任河南尹,意在加强京城地区的控制,从而与袁绍配合,因为河南尹者,乃京城所在郡之行政长官也。


袁绍和王允二人,今后都将与本书的主人公吕布发生非同一般的关系,所以先在此略作交代。


何进还有一项相当重要的任命,就是调吕布的上司丁原入京,担任执金吾。“执金吾”三字的解释,可谓众说纷纭。有的说“金吾”是两端涂金的铜棒,任此职务的官员手持铜棒,以示权威,很像大闹天宫的孙行者。有的说,非也,“吾”字的读者,应当读成防御的“御”,意指此官手握金属武器以防御不测。还有的说“金吾”是一种鸟,此鸟可以祛除不祥,保佑平安。解释字面虽有分歧,但都提示这一官职具有保卫京城之责。如果用现代官称来作比方,执金吾大致相当于首都警察局的局长。其具体的职责,除维持社会治安之外,最要紧的有两项:其一是负责皇宫外围的巡查保卫,其二是把守中央武器库。由可靠的人当了执金吾,你宦官想作乱出不了皇宫,一与外面联络我就知道,即使鼓动起人也得不到武器。何进调手握精兵的丁原入京任执金吾,其用意即在于此。


丁原在黄河北岸接到朝廷的任命文书,立即吩咐吕布传令全军:收拾行装,起程进京!当天队伍即渡过黄河,翻越北芒山,浩浩荡荡进入洛阳城。


吕布骑在赤兔宝马之上,环顾鳞次栉比的房屋、雄伟高峻的城楼,极为兴奋。但是,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踏上东汉政治舞台的阶梯,为期十年的政治表演就要开始了。这正是:


皆因冥冥机缘巧,猛士京城上舞台。


要知道吕布登上京城的政治舞台,是以哪些不同的脸孔出现,又有什么极其另类的一番唱念做打表演,请看下文分解。

二 改换门庭


东汉的京城洛阳,是当时中华全国乃至世界东方最繁华的大都会。此处必须说明的是,东汉定都洛阳之后,曾经因为汉家王朝与五行当中的“火”相对应,而“水”将会克“火”,故而宣布将洛阳二字当中带水字偏旁的“洛”字,改用同音的“雒”字,所以当时的史籍文献,都称之为“雒阳”。到了曹魏代汉,建立新王朝之后,自认为与五行当中的“土”相应,与“水”不相克了,于是又宣布重新改回来,依旧称之为“洛阳”。本书为了方便读者,均统一使用洛阳的称呼。


作为五千万国民向往的首都,当时的洛阳城垣,南北长九里,东西宽六里,有城门十二座,通衢大街二十四条。城中心与北区为皇宫所在。东有马市和小市,西有金市和大市,南郊有鱼市和专门接待境外来宾的“四夷馆”。城中居民接近十万户,单是南郊的全国最高学府——太学,兴盛之时就有四方学子三万余人之多,与当今中国的名牌大学相比也不逊色。洛阳在城市的宏伟和经济的繁荣上雄冠天下,四方商贾辐辏,每逢良辰佳节,长街之上,真可谓“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挥汗成雨”,热闹之极!虽然在东汉末年,由于桓、灵二帝的大肆挥霍,贪官污吏的残酷搜括,这座曾经花团锦簇的城市,已经呈萧条衰落之态,不过帝都的规模气象犹存,仍然使吕布这位来自边塞草原的猛士受到强烈的震撼。


但是,更使他震撼的,是进城之后紧接着发生的一场政治大变故。


这一年的八月二十五日戊辰,大将军何进匆匆来到皇宫求见何太后,恳请太后下诏诛杀宦官。就在他与妹子告辞之后出殿时,宦官首领张让率领数十名手持武器的青年宦官,突然从两侧冲出,把何进拥到嘉德殿前的台阶之下,一阵乱剑将其砍死。


何进的部将吴匡、张璋,最先得到长官惨遭杀害的消息,二将立即点起大将军营的数千兵马,并会同其他将领,一起进攻何太后与皇帝所居住的南宫,要求交出杀人凶手。平素警卫森严的皇宫门外,顿时刀戟林立,金鼓齐鸣,变成一座可怕的战场!


张让等人得到报告,连忙部署皇宫内的警卫人员拒守。同时,趁着暮色渐浓,他与大宦官们带上小皇帝刘辩和皇弟刘协,从南宫北面的复道逃到北宫。所谓复道,又叫做阁道,就是现今的空中天桥。东汉京城洛阳的皇宫,由南宫、北宫两大部份组成,二宫之间有不大的距离,其间使用复道连接。


张让等人逃到北宫之后,司隶校尉袁绍才知道宫内出了大变故。他马上率领家兵,连同司隶校尉府的卫队,直奔北宫的南大门而来。刚到南大门的朱雀阙下,就迎头碰上趁乱打开南宫北面小门逃出的中常侍赵忠等人。袁绍不由分说,先一阵乱刀,把这个擅权多年的“天子老娘”砍成肉酱,然后挥兵攻打北宫的南大门。


眼看大难临头,聚集在北宫的宦官纷纷出逃。他们哪里知道,北宫已经被袁绍等人的兵马包围,宦官跑出去就被捉住处死,无一幸免。宦官是被阉割了生殖器官的男人,其外貌的特征是脸上没有胡须,士兵们都认准脸上光光的男人开刀,以致有的本非宦官的无须男子也误作了刀下之鬼。稍后人们猛然醒悟:宦官是割除了生殖器的!所以被误抓之男子,赶忙脱裤显露那救命的证据。然而就是这样,在不到两天的时间里,也有两千多人的头颅落地,宫墙之外的街道上,伏尸狼藉,遍地血红。


八月二十七日庚午,袁绍的兵马首先攻破北宫的南大门,进入承明堂。张让等数十名幸存的宦官,急忙背负刘辩、刘协兄弟,悄悄从北宫北面的一道小门溜出皇宫。这北宫的北墙距洛阳城的北城墙不远,所以张让等人出宫之后,很快就从城北的谷门步行出城,直奔北面三十多里处的黄河渡口——小平津。袁绍等人闻讯,立即率领轻骑急追。当夜,走投无路的宦官,全部投入滔滔黄河自杀。擅权干政近百年之久的东汉宦官势力,至此被彻底消灭。


八月二十八日辛未清晨,朝廷的公卿大臣,一同赶往城北二十多里处的北芒山南麓恭迎圣驾。十四岁的小皇帝刘辩,带着九岁的弟弟刘协,在漆黑的荒野中摸索着走了一夜,到这时才在官员们的簇拥之下回转皇宫。


持续了三天三夜的大动乱结束之后,身为执金吾的丁原,在吕布的协助之下,忙着加强皇宫周围的警卫,维持大街小巷的秩序,缉拿趁机打劫的乱兵和地痞。好在丁原随身带来了几千并州的精兵,所以还能应付眼前的紧张局面。


皇帝回宫的第二天,吕布陪丁原出外巡察,鼓乐声中,仪仗队首先出发。汉代的高级官员外出,均按规定由仪仗队充当前导和护卫,而仪仗队员的多少则互不相同。在京城的高官中,仪仗队最为壮观的就数执金吾了。据文献记载,三公九卿的仪仗队,最多的百把人,一般仅几十人,但是执金吾出行时,最前面是二百骑兵,接着又有五百二十名持戟的步兵,鼓乐齐鸣,衣饰光鲜,当时的老百姓无不啧啧赞叹。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在没有发迹时,到京城长安看见过一次执金吾出行,不禁叹息说:“仕宦当作执金吾!”而丁原此次巡察,除了前面开路的仪仗队外,专车之后还跟随了数以千计的并州军,声势又比一般的执金吾出行大多了。


坐在专车中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再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