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邵力子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书名:回忆邵力子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
作者: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编
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3-01
书籍编号:30346621
ISBN:9787503469619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139533
版次:1
所属分类:人物传记-军政领袖
版权信息
书名:回忆邵力子
作者: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
ISBN:9787503469619
版权所有 · 侵权必究
邵力子逝世前不久所摄
出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时的邵力子
邵力子在黄埔军校
邵力子主编的《民国日报》副刊《觉悟》
许德珩同志为邵力子百岁诞辰题词手迹
一九二九年邵力子同其女邵伟真在南京汤山
一九三三年三月一日,邵力子为绍兴中学所题“校训”。
一九四八年六月邵力子在台湾神树前,自右四起:唐振绪、唐夫人、邵力子、邵夫人。
一九四〇年春,于重庆国际联欢社为儿媳改嫁举行婚礼,左起:傅学文、邵力子、于右任。
一九四〇年五月,邵力子偕夫人出使苏联前夕,在重庆为其侄邵亚俊主婚。
一九四九年二月“上海人民和平代表团”于南京机场合影,前排左起:童冠贤、吴铁城、于右任、邵力子、颜惠庆、章士钊、江庸。
一九四九年五月“南京政府和平商谈代表团”代表在北平游览中山公园,自右起:邵力子、张治中、李蒸、张丰胄。
一九五一年五月,邵力子以“中央治淮视察团”团长身份到外地视察,图为到达安徽蚌埠火车站受到欢迎的情况。
一九六〇年七月,邵力子与夫人傅学文在北戴河海滩。
一九六〇年十月十九日,周恩来总理在颐和园会见当年的黄埔军校校友,前排中立者为邵力子。
被誉为“和平老人”的邵力子先生,是我国现代历史上一位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战士。他为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繁荣昌盛,促进国共两党的团结合作,曾不遗余力地奔走呼吁,折冲樽俎,几十年如一日。邵力子立身处世的风格、始终不渝的爱国主义情操,给后人留下了堪为师表的嘉言懿行。为了永远纪念这位以身许国、为祖国统一大业做出贡献的和平老人,我们特地编选了这本文集。
出版说明
本书所辑录的文章,大部分是邵力子生前友好、学生、亲朋故旧撰写的。这些文章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回顾了邵力子毕生所从事的主要活动,从中可以看到他在几十年风风雨雨中所走过的道路。
本书在编撰过程中,得到了胡耀邦同志的热情关怀并为本书题词。邵力子夫人傅学文同志、秘书张丰胄同志也很关心本书的编辑出版,做了许多工作。此外,各地还有不少同志为我们提供资料、文稿,在此向大家一并表示谢意。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错误遗漏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说明:本书1985年首次出版,名为《和平老人邵力子》,现收入《文史资料百部经典文库》,更名为《回忆邵力子》。
青史有情
刘斐 屈武
邵力子同志于一八八二年出生在浙江省绍兴县。他的一生,经历了清朝、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时代,经历了民族、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他追随历史车轮的轨迹,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为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和人民的利益,做出了贡献。
反对封建专制的民主战士
邵力子同志幼年就学私塾,二十一岁考中了举人。但他并没有沿着“学而优则仕”的道路走下去,而是追求新时代、新思想、新文化,追求真理,奋勇前进。一九〇五年以后,他先后求学于上海震旦公学、复旦公学和南洋公学,启发了他的爱国思想。一九〇七年他去日本学新闻,并与于右任等在日本创办《神州日报》,鼓吹民主革命,反对封建帝制。回国后,经于右任介绍,他在一九一〇年去陕西高等学校任教,因宣传新思想、新文化,遭到陕西当局迫害,被驱逐出境。一九一二年复与于右任等另创《民立报》,担任编辑兼《民生报》记者,大力宣传民主思想,反对封建军阀。一九一五年,因揭露袁世凯的复辟和卖国罪行,致使《民立报》又遭封闭停办。他再接再厉,在讨袁声中,再筹办《生活日报》,旋与陈英士、叶楚伧等改《生活日报》为《民国日报》,自任主笔达十年之久,同时兼编该报副刊《觉悟》,邵力子同志自己也写了不少文章,对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起了积极的作用。
在五卅运动以前,《觉悟》还发表了许多共产党人如恽代英、邓中夏、萧楚女、杨贤江、蒋光慈等人的著述,刊载了不少纪念列宁和十月革命的文章,介绍了马列主义经典著作的译文,除此而外,还启发知识分子通过当时的一系列罢工事件,认识工人阶级的革命思想和高贵品质,清除对工人的偏见,并就知识分子应如何联系工人进行劳工运动展开讨论。毛主席对此曾给予很高的评价,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说:“那时,以共产党的《向导周报》,国民党的上海《民国日报》及各地报纸为阵地,曾经共同宣传了反帝国主义的主张,共同反对了尊孔读经的封建教育,共同反对了封建古装的旧文学和文言文,提倡了以反帝反封建为内容的新文学和白话文。”为五四运动和而后的北伐,进行了舆论和思想准备。
五四运动时期,邵力子同志既是《民国日报》的主笔,也是复旦大学的教师。一九一九年五月五日清晨,他在报社接到北京电讯,得悉五四运动爆发后,立即赶赴复旦大学,亲自敲钟召开全校师生紧急大会,即席做报告,讲时事,揭露北洋军阀的种种卖国行径,使听众受到很大的激励。会后,复旦学生迅速奔赴全市,用实际行动声援五四运动。邵力子经常帮助学生分析形势,指点方略,孜孜不倦地为学生们解答问题,受到了学生们的信任和尊敬。
坚持国共合作的“和平老人”
邵力子同志一九〇八年在日本加入同盟会,随后又参加了中国国民党,积极拥护孙中山先生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作为国民党重要的一员,在他所从事的一系列工作中,无论是负责地方行政工作,还是担任高级幕僚工作;无论是参与国共两党之间的谈判,或是进行各种外事活动,一贯遵循中山先生的遗教,维护和平团结。他在国民党领导集团中,担任各种高级职务二十余年,能够涅而不缁,有所不为,是很不容易的。
在旧中国,邵力子同志有着“和平老人”的称号,这是人们赞赏他一贯坚持国共两党真诚合作、用和平方法解决一切争端的主张而取的,是对他的一种称颂。
邵力子同志在国共两党的多次谈判中,都是积极赞助者或直接参与者。国共第一次合作时,他虽未能直接参与其事,但他是竭诚拥护,用实际行动予以大力支持。一九二五年夏,当上海法租界工部局下令驱逐他出境时,他便毅然投奔广州,参与黄埔军校工作,对维护两党合作,准备出师北伐,起了有益的作用。西安事变后,国共第二次合作开始正式谈判,他是国民党谈判代表之一。在一九三七年七月中旬的庐山谈判中,他和张冲等国民党代表一起,同中共代表周恩来、博古和林伯渠同志,就国共两党关系,包括发表国共合作宣言问题、红军改编问题和陕甘宁边区等问题,进行谈判,几经周折,终于为国共第二次合作奠定了基础。
在一九四三年至一九四六年间,邵力子同志任国民参政会秘书长时,对于促进国共进一步谈判,特别是在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后,毛主席亲自到达重庆时,他和张群、王世杰等国民党代表,同周恩来、王若飞等同志进行谈判,双方签署了会谈纪要,达成了《双十协定》。一九四六年一月,在重庆召开政治协商会议,他是国民党的代表之一,参与通过了政协决议。
一九四六年六月,国民党当局悍然撕毁《双十协定》和政协决议,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并向整个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于是内战再度兴起。十一月中旬,国民党当局还召开了一党包办的“国民大会”,遭到了广大人民的强烈反对,也使邵力子同志深为恼怒。他为此拒绝参加,这对一个重要的国民党党员来说,实属难能可贵。
经过两年半的内战,到一九四八年底,国民党的主要军事力量和精锐师团大都被歼,已濒临众叛亲离、全面崩溃的境地。蒋介石于一九四九年一月一日发表元旦声明求和。一月十四日,毛泽东主席发表关于时局的声明,针锋相对提出和谈八项条件,表示中共愿意和南京国民党政府及其他任何国民党地方政府和军事集团,在八项条件的基础上进行和平谈判。二十一日,蒋介石被迫宣布“引退”。李宗仁代理南京政府的“总统”,同意以毛主席所提八项条件为和谈基础。这样,“和平老人”邵力子同志又被国民党政府特派为和谈代表了,而且是首席代表。当时他对记者表示:“我感到这次的使命十分困难。但是和平实在是很需要的。为保持国家之元气和减少人民的痛苦,大家都迫切要求和平。国共双方也都有这样的看法,所以我又相信我们的使命能够达到,而能促进和平的成功。”嗣经国共双方联系,交换意见,确定上海人民和平代表团先来北平,就有关和谈时间和地点以及通邮、通航等问题进行商谈。代表团的人选是颜惠庆、章士钊、江庸三人,邵力子同志以私人资格前往交换意见。他们于二月十四日飞抵北平,受到了叶剑英、徐冰等同志的欢迎。在商谈中,他们诚恳言和,殷切地希望实现真正的和平。邵力子同志更是渴望实现他的和平夙愿。他在一次宴会上发言说道:“和平未能早见是憾事,但和平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希望和平障碍得以扫除。……我此来不能代表任何方面,唯江南人民切盼和平,并且宁选北平式的和平,不选天津式的和平。”经过历时两周的商谈,上海人民和平代表团怀着希望于二月二十七日返回南京,结束了此行任务。这使国民党南京政府中的主战派受到打击,主和派得到了鼓舞。
三月二十四日,国民党当局决定组织南京政府和平商谈代表团,再次指派邵力子同志为和谈代表。四月一日,以张治中为首席代表,邵力子、章士钊、黄绍竑、刘斐、李蒸为代表和屈武等为顾问的代表团到达北平,与以周恩来为首席代表,叶剑英、林伯渠、李维汉、聂荣臻等为代表的中共代表团进行正式和谈,商定了八条二十四款的《国内和平协定》草案,但国民党政府却拒不签字,致使和谈遭受失败。四月二十一日,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于当晚强渡长江天堑,彻底摧毁国民党当局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使南京政府陷入一片混乱之中。当南京政府急电询问代表团归期,代表团讨论是否南返时,邵力子同志首先发言,表示不再南返的坚决态度。实际上,在此以前,他已把夫人傅学文同志接来北平,早做留平不返的具体准备。在那种中国之命运的决战中,他坚决站到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方面来。从此,开始了他一生经历中崭新的一页。
中国共产党的真诚朋友
一九四九年全国解放时,邵力子同志已经是六十七岁的高龄。他心情舒畅,老当益壮,积极参加国家政治生活和外事活动,参与国家大事的协商,为社会主义事业努力工作,他的思想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前进,他对毛主席、周总理的崇敬之情与日俱增。
邵力子同志一九四九年出席了首届人民政协会议,参加开国工作。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他任政务院政务委员,并历任一、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和常务委员,同时在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华侨事务委员会、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中苏友好协会、世界和平理事会任各种重要职务。
邵力子同志好学深思,手不释卷,晚年更勤奋学习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学习共产党的方针政策。他襟怀坦荡,光明磊落,勇于任事,敢于直言,只要对国家、对人民有益的事,他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早在一九五四年,他在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观点出发,就提出要有计划地控制人口的增长。他在人大和政协组织的参观视察中,接触群众,了解情况,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并且如实地反映情况,积极地发表意见,有许多意见是正确的、可行的,为党和政府所接受。邵力子同志一本对共产党和人民的热爱、心口如一、直言无隐的政治风格,特别值得我们称道和学习。
邵力子同志是著名的国民党民主派。一九四九年他在北京参加了国民党民主派代表会议,被选为民革中央常委,担任社会联系工作委员会主任和和平解放台湾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是民革中央的领导成员之一。他一贯热心民革组织的工作,关心台湾回归、祖国统一大业。以他和台湾国民党军政人员的历史关系,通过广播和新闻报道,发表谈话,撰写文章,号召去台人员认清前途,掌握命运,同时对他们讲形势,谈政策,促使他们为祖国的和平统一贡献力量。邵力子同志始终坚持和平奋斗的信念,为祖国的和平统一奋斗不懈。
现在,国家面貌日新,形势大好,采用和平的方式解决争端,实现和平统一祖国的愿望,条件更为有利了。我们热望台湾和海外国民党军政人员,以邵力子同志为榜样,推动和平统一的早日实现,以告慰“和平老人”于九泉。
邵力子同志从参加民族、民主革命出发,在国民党政权中长期生活和工作,走过了曲折的道路,终于在晚年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人民事业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青史有情,一切为人民做过好事的人,人民总是不会忘记的。
(原载一九八二年六月二十六日《人民日报》)
力子先生的足迹
张丰胄
邵力子先生的一生,经历了清朝、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时代,经历了我国民族、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他的思想,也经历了由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过程。他是我的老师,我又跟他工作过多年,深受他的教育和训导,故仅就我个人所知,向大家作点介绍,以表我对邵老的怀念。
邵老早年在私塾攻读,二十一岁曾中举人,后再进震旦、复旦等校求新学,并去日本学新闻学,与于右任等创办《神州日报》,一九〇八年加入同盟会。回国后,一九一〇年去陕西高等学堂任教,由于他破旧立新,宣传新思想、新文化,遭到陕西当局迫害,曾被驱逐出境。
一九一三年邵力子先生在上海复旦公学任语文教师,兼任上海《民立报》编辑。于右任创办上海大学,他任副校长。一九一五年他和叶楚伧筹办《民国日报》,任主笔十年,并兼编《觉悟》副刊。《民国日报》是国民党最早的报纸,创始于一九一六年讨袁声中,馆址设在法租界天主堂街。五四运动以来,《觉悟》副刊上的文章,主要是提倡推翻旧文化、旧文学、旧制度,向新文化进军;号召广大知识青年向旧社会做斗争,主张妇女解放、男女平等。邵每日亲撰短评、时论,大力宣传马列主义,鼓吹革命,反对军阀割据,并介绍世界的新学说,兼有科学、技术文章。《觉悟》还开辟专栏,讨论有关的国际问题。邵先生所写的文章短而精,批评尖锐,寓意深刻。因此《觉悟》副刊,是名副其实唤起人们觉悟的“觉悟”报刊,在当时风行一时,流传很广,被誉为全国报纸中著名的一大副刊。由此可见,邵老不愧为当时的报界先锋。一九二三年邵力子和叶楚伧、柳亚子创立“新南社”提倡新文化。
邵是一个跨中国共产党的国民党员。他一九〇八年在日本加入同盟会后,加入了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又参加了一九一九年的五四运动,和陈独秀等人研究马克思主义。他在一九二〇年会见了共产国际的代表维辛斯基,在上海参加了共产主义小组。一九二六年七月蒋介石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命邵力子为总司令部秘书长。誓师北伐后,蒋委派邵代表国民党去莫斯科参加第三国际第七次执委会,邵早有去苏联观光的愿望,便欣然受命。他与代表中国共产党的谭平山先生一起由广东抵上海,准备取道海参崴前往苏联。邵到上海时,中国共产党中央召开欢送会,会上主席发言,愿邵以纯粹的国民党员代表国民党去苏联开会,欢送邵退出共产党,并说邵过去为共产党做了一些工作,今后相信邵虽在党外,也照样可以为党为革命努力。邵力子就这样退出了中国共产党。
一九二五年邵力子任黄埔军校秘书长,八月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身份去张家口出席国民党会议。一九二六年一月起任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一九二八年二月蒋介石重新上台,邵任中央政治会议委员、总司令部秘书长。一九三二年被任命为甘肃省政府主席,次年调任陕西省政府主席。一九三六年经西安事变离陕,后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抗日战争爆发任国际反侵略同盟中国分会副主席,又任国民外交学会会长、中苏文化协会副主席、军事委员会战区政务委员会秘书长、中央政治学校校务委员。一九四〇年邵力子任驻苏联大使,一九四三年回国,任国民参政会和宪法促进委员会秘书长。一九四七年任国府委员、社会经济研究会委员、顾问等职。
邵力子既是国民党的元老,孙中山先生的忠实信徒,更是实践“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并做出具体贡献的典范。
联俄:邵力子拥护孙中山“以俄为师”的主张,他曾影印了孙中山“以俄为师”的手迹。孙中山在蒙难登永丰舰后,蒋跟随一个多月,写了一篇《孙大总统蒙难记》,邵对蒋很佩服,有些崇拜他。一九二六年八月蒋委派邵代表国民党去莫斯科参加第三国际第七次执委会,蒋要邵向斯大林转达他的希望,即要第三国际直接领导中国国民党,不要通过中国共产党,这才觉得蒋的想法不对,邵忍不住说:“共产党是第三国际的直接组成分子啊!”邵于一九二六年十一月某日在克里姆林宫被斯大林接见时,斯大林很关心东方,对中国革命表示一定支援,并预祝革命在工农团结下取得胜利。会后,邵力子暂留苏联参观并去专为中国培养革命人才的中山大学旁听上课,兼学俄文。一九二七年四月邵回国,始知蒋已背叛革命。蒋仍要邵当秘书长,但他对蒋说:“我不能再当秘书长,不离开你就是了,但希望停止杀戮青年,并不要叫我写关于反共的文字。”一九四〇年五月,邵力子被国民党政府任命为驻苏大使。当时朝野都认为,要想得到苏联的援助,必须改进中苏邦交,必须改派愿与苏联友好者做大使。于右任、冯玉祥、陈布雷、张季鸾等向蒋介石建议派邵力子去任驻苏大使,邵也想到大敌当前,应为抗日救国尽力,果能把中苏邦交搞好,不但增加了打击敌寇力量,亦可借以促进国共真诚合作和国内的团结,岂非国家之幸!还深盼孙中山先生“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得能恢复,因此邵力子使苏,是十分兴奋的。邵第二次到莫斯科,相隔已十四年,邵一到莫斯科,马上忙于争取苏联援助的工作。蒋经邵建议,曾发电斯大林表示德意日同盟对中苏关系重大,中苏应一致对敌,后接斯大林复电表示感谢。一九四二年邵回国述职,未再回任。他担任中苏文化协会副会长时,对做联苏工作很是热心,为中苏之间的友好合作尽了最大的努力。
联共:邵力子在《觉悟》报刊上宣传马克思主义,启发知识分子通过一系列罢工事件,认识工人阶级的革命思想和高贵品质,清除对工人的偏见。一九三六年十二月西安事变后,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国共合作,共同抗日”。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的人选请素主联共的邵力子来担任,这使邵在联共政策方面又做出了贡献。一九三七年七月以蒋介石、张冲、邵力子为国民党代表,周恩来、博古、林伯渠为中共代表,在庐山开谈话会。蒋介石承认陕甘宁边区,确立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基础。九月二十二日和二十三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先后发表中共中央为宣布两党合作成立的宣言和蒋介石的谈话,承认共产党的合法地位,两党的统一战线宣告成立。毛主席曾指出:这在中国革命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纪元,这将给予中国革命以广大的深刻的影响。邵任国民参政会秘书长期间,在一九四五年至一九四六年与共产党谈判时,起了重要作用。邵力子和张群、王世杰在毛泽东主席于一九四五年八九月到重庆时,与周恩来、王若飞进行谈判,达成了《双十协定》。一九四六年一月,邵以国民党代表身份出席在重庆举行的旧政治协商会议。一九四九年二月,邵力子又参加了由颜惠庆、章士钊、江庸等组成的“上海人民和平代表团”,先后到北平、石家庄和毛泽东、周恩来洽谈,为正式谈判,开辟了道路。四月再参加以张治中为首席代表的国民党“南京政府和平商谈代表团”,来北平举行国共和谈(我均随行)。这些都是邵对联共方面所做的工作,因此邵力子赢得了“和平老人”的尊称。
扶助农工:一九二四年孙中山在广州改组国民党,宣布“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确定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当时邵力子任国民党上海执行部工农部秘书,忠实执行孙中山的三大政策,支持工人运动。一九二〇年和一九二一年的五一国际劳动节都出版了特刊,宣传八小时工作制,指出工人奋斗的目标,还从理论到实践指引青年们要深入工厂农村,靠拢工农。一九三二年邵力子任甘肃省主席和一九三三年四月调任陕西省主席,我是同去的。陕甘两省连遭几年严重旱灾,地方穷困已极,民不聊生,饿殍载道,卖儿鬻女,到处逃荒。邵力子到任后,首先抓紧赈灾救济,统筹安排,并与南京上海华洋义赈会联系支援,同时大力搞合作社运动,取得全国经济委员会的援助,成立陕西省农业合作事业委员会,并自任主委,还创办陕西省农业合作事务局,推动西安和周围各县建立信用合作社,使广大农民受益。他认为治理常年旱荒,搞好水利是当务之急,故请陕西著名水利专家李仪祉主持规划,大力兴修水利,先后修建了泾惠渠和洛惠渠,再努力开荒造林、选种积肥、注意水土保持,支持在武功的农林专校培训干部,推进农业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原先各县种有鸦片,邵制定计划,采取措施,分期禁绝;在文教方面加强农村小学和城市中小学教育,选送学生数十名去南京金陵大学农林专修班攻读,由省府资送人去国外考察工业和出国深造。他还派人维修名胜古迹,资助发展秦腔皮影等地方戏;在交通方面积极协助陇海铁路先通到陕西潼关,逐步到渭南,再到西安,大力修通关中、陕南和渭北、陕北各县公路,加强陕甘通道,使河运也有所发展。他在工业方面大力欢迎南京、上海等各方参观支援,引进投资设备,开办工厂企业,也卓有成效。为实现开发西北的愿望,邵老做了不少扶助农工的具体工作。
一九四九年四月,北平和谈协议的八条二十四款为国民政府拒绝后,邵力子首先坚决表示不再南返,留居北平。解放后,他出任中苏友好协会副会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政务院政务委员,又在华侨事务委员会、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世界和平理事会、全国文艺联合会、外交协会等单位任职。一九五五年邵任中国代表出席世界和平大会,一九五六年三月去斯德哥尔摩出席世界和平理事会,回国后任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和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一九五七年任国民党革命委员会解放台湾工作委员会主席。从一九五四年到一九六七年邵力子连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常务委员,还兼任民革中央解放台湾工作委员会主委、中央理论政策研究会主委、中央社会联系工作委员会主委等职。
邵力子的思想特点,是大胆革新,不怕艰险;他的性格,是坦率直爽,光明磊落。他平生谦虚谨慎、艰苦朴素、平易近人、热情厚道。邵一生好学不倦,手不释卷,晚年更勤奋钻研学习马列毛泽东的著作。在繁忙的工作中,他能挤时间看书,坐在汽车里看书成了他的习惯。邵老还有一种特殊的本领,他一面批阅公文,一面还可考虑问题和人谈话,同时还能对打来的电话问答,又可立即指点来人的紧急请示,对各事均可正确对待,绝无延误。
邵力子作风正派,正直无私,反对结帮树派。他很早就告诫我们绝不可参加任何派系和小组织,在他左右,也从无任何小组织。他一生勤俭节约,甚至平时与亲友学生通讯,除特殊情况外,总以外来的旧信封翻转使用,一般普通信件,多用明信片代之。但他待人则十分宽厚,关怀他人,胜过关心自己。他对一些老同事、老亲友、老同学,总是有求必应,慷慨相助,尽量设法解决人家的困难。每月领到工资后,我常看到他给那些贫困的朋友们汇寄生活和御寒补助费。他对别人落实政策、安排工作,关心备至,但对自己爱人和子女们,却从不提请安排照顾,如他爱人傅学文,在他逝世后才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政协常委和民革中央常委。
邵极力主张男女平等,反对封建买卖包办婚姻,反对妇女守寡,诱导青年从封建思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邵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他的次子邵志刚留学欧洲,后不幸死在意大利,儿媳怀孕没有随同出国。志刚死后,她抚养遗腹子,邵力子劝儿媳先去日本读书,后再改嫁。在重庆特为举办婚礼,请于右任证婚,邵力子把她作为女儿出嫁对待,自当主婚人,我曾当司仪。当时对邵的尊重妇女,移风易俗,曾传为佳话。
全国解放后,邵力子早就提出必须有计划地控制我国人口增长的主张,他写过许多关于节制生育的文章,受到了中共中央的重视。一九五四年,他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发言时就提出:“社会主义社会什么都有计划,生育更要有计划,计划生育,有利于我国计划经济发展,能使我们伟大的祖国更加富强。”当时还有一些人不太同意,实则邵老提的这个主张,是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的。后来国务院颁发第五十一号文件,要求全国深入开展宣传教育,使晚婚和计划生育变成城乡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经毛主席和周总理对这一问题的高度重视和严格施行,邵力子更加努力宣扬,并亲自编印了有关计划生育的小册子。现在计划生育已深入人心,从中央到地方先后设立了负责计划生育的专门机构。
邵力子参加新中国政权工作以后,利用他和去台湾的国民党重要的文武官员,具有历史的和人事的重要条件,为台湾回归祖国完成国家统一大业而努力奋斗。一九五六年,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委员会成立“解放台湾工作委员会”,他任主委,进一步组织各方力量通过民革组织,对台湾蒋政权和国民党党政军人员进行工作。在每年春节、新年、端阳、中秋等节日,在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诞辰以及新中国的国庆、全国人大、政协、民革等重要会议上,邵老经常写文章、作诗和发表谈话,号召台湾党政军人员发扬民族爱国主义精神,认清前途。为台湾回归祖国,做了大量的工作。邵老逝世后,党和人民着重地肯定了他为台湾回归祖国,完成国家统一所做的努力。
水流云在
傅学文
一九六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力子同我永远离别了。他的音容笑貌,仍一直浮现在我的眼前。他的生平事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