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娱记:100位人物访谈录之影视篇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书名:我不是娱记:100位人物访谈录之影视篇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
作者:小洋楼著
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5-01
书籍编号:30407374
ISBN: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143819
版次:
所属分类:人物传记-文体明星
版权信息
书名:我不是娱记:100位人物访谈录之影视篇
作者:小洋楼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源收集整理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所有内容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本站发布的内容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我们将及时处理!
作者简介
小洋楼,就职于杭州某报社,资深媒体人,文化娱乐记者,一个喜欢记下故事、留住记忆的人。编著图书《恋恋韩情》(合著)《韩碟》,与CJ合著电子书《美国游记》。
部分摄影:鸣谢宋晨、韦深林、戴骏、王晓东、刘振源
自序 它们并非过眼烟云
壹
每个年龄段都有自己要做的事,我的“娱记”采访生涯贯穿了十多年,我想出个集子来纪念她。
曾经有位同事,采访回来喜欢说一句话,“一切都是浮云”。因为采访的是娱乐明星,现场看似热闹无比,但写完报道,确实也就如过眼云烟,特别是这个时代的娱乐崇尚“速食主义”。
我在专访台湾音乐节目主持人马世芳时,他曾说过一句话,“流行音乐从本质上来说是朝三暮四的,今天流行这个明天流行那个”,但是他认为流行音乐也可以介入文化,希望大家的记忆不要断裂得那么快。我也想通过这样一本集子,为自己的采访生涯作个总结,告诉自己,也告诉人们,记者的采访报道“并非朝三暮四”,这些文章也并非过眼云烟。
贰
我做了很长时间别人眼中的“娱记”。
2000年,我开始加入记者队伍。由于报社所属的影视报性质,我很快成为一名娱记,从电视剧、电视栏目、广播、电影、演出到导演、歌手、作家、书画家……各类的采访都做过,也做过封面明星、娱乐、演出、电影、阅读、生活家、艺术等各种栏目和版面。严格来说,我不算真正的娱记,因为不是专写娱乐八卦文章,我只是一名文化娱乐记者。对于每一位采访对象,我从来不是抱着娱乐的心态。对于撰写的每一篇文章,我的态度也是挺严肃的。
十多年的采访经历,见证了娱乐文化圈的变迁,也经历了媒体的巨大变革。经历过纸媒的辉煌,也经历过纸媒的衰落。经历过报纸几次大换血、大改版,也经历过她从极度的华丽归回本来的面貌。潮涨潮落,浮浮沉沉,风风雨雨,不变的是我依然在写着。
叁
整理十多年的采访文章,是一次去芜存菁的过程。我把这本书定为“人物访谈录”,是因为人物采访是我采访生涯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选取了我采访过的100位人物,分为“影视篇”“音乐篇和戏剧篇”“文化艺术篇”,三本共六个部分。这些文章都是我挑选了好几次,按照采写的时间先后排序,选取历经时间沉淀后依然有价值的文章,集结而成。
这个集子里收录的文章,也是以内容是否有价值为选择标准,而不是采访对象的知名度。
这些文章大部分是在一对一专访的情况下完成的,也有一些是通过电话专访、邮件专访。当自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我愈加感受到纸媒“内容为王”时代,专访的意义和弥足珍贵。
忘不了那一个个为了采访而奔波的日子,特别是2010年我们华丽变身时尚生活周刊的那几年,几乎每周都要完成好几篇专访或专题,周末经常出门采访,晚上通宵奋战赶稿。虽然很辛苦,但现在想起来,依然是自己职业生涯非常重要的财富。C.S.路易斯在《痛苦的奥秘》中说:“苦难是上帝化妆的祝福。”苦难从来都不是目的,而是自身成长的磨砺石。感谢辛苦又丰富的日子。
肆
记得在书店翻书时,看到不少人物采访或节目访谈内容集结出书,可能这是采访文章最好的归宿。我知道自己不是孟静、易立竞、黄佟佟,但是我写的人物访谈录有自己的方式。
记者写的报道,很多人认为是速食品,过后就没什么价值了。有人会说,已过时效的采访文章还有价值吗?我认为依然会有,贾樟柯说过:“不是所有东西都能被时间摧毁。”闪光的言论和思想不会因为时间而湮没,当我回头再看,发现他们的话依然在闪光,而我想留住的,正是这些闪光的内容。我,只是一个记录者。
相信这个集子里出现的文章,能够让人们了解文娱圈的一鳞半爪,让雾里看花的朋友们了解“娱记”是怎么回事。如果您能从中获益,也就达成了我的心愿。
部分摄影:鸣谢宋晨、韦深林、戴骏、王晓东、刘振源
另注:文中涉及的采访人物身份皆为当年采访时间的身份,可能会和目前的身份有所出入。
小洋楼
2018年4月
第一部分 明星篇
汪涵:快乐就是那么容易
“我很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有人说我消极,但我觉得自己是逍遥。”
晚上近7点,在《幸福双响炮》录制前敲开钱江都市频道会议室的门,发现汪涵正躺在沙发上呼呼大睡。被敲门声惊醒的他一骨碌爬起来,盘腿坐着,撸了撸头发,精神看起来还不错。
钻石之所以耀眼,是因为每一面都特别完美
正所谓“内地吴宗宪”并非浪得虚名,看起来挺正经的他说话往往不按常理出牌,半真半假,反应极快,自己不乐却能把别人逗得哈哈大笑。言谈间,一个真实的有趣的男人就这样展现在眼前。
(当时)汪涵身兼5档综艺节目的主持人,湖南卫视两档(《音乐不断》《玫瑰之约》),湖南经视两档(《越策越开心》《超级英雄》),还有浙江钱江都市频道的《幸福双响炮》。成天在台上插科打诨制造快乐,是否生活中的自己就是这样?“我觉得自己是多面体,只不过节目中放大了我性格中的一面,台下我也会很严肃地去思考。其实任何人都是这样。钻石之所以耀眼,是因为它被切割成很多面,每一面都表现得特别完美,绽放出夺目的光彩。人也一样,每个面都要经得起打磨。”
快乐是最重要的,人生也是这样
一周要录制那么多档节目,或许很多主持人都会大喊“很累,想休息”的话,但汪涵的回答轻描淡写:“我做节目就是玩儿。湖南卫视是以快乐立台的,我们每个主持人都是很快乐地去工作。其实快乐是最重要的,人生也是这样。”所以虽然飞来飞去挺辛苦,但精神上汪涵却充分享受着节目带给自己的快乐,“做节目就是简单,高兴,轻松面对,因为我对工作不是特别看重”。充分享受着这份职业带来的快乐,也承受着它所带来的不自由,所以汪涵没有压力。
他说上节目前自己从来不做准备,一切都是临场发挥,所以才有那么多急智,才有由来已久的“内地吴宗宪”称号。对于这样的称呼,汪涵语出惊人:“其实我才是真正的‘吴宗宪’!”
“此话怎讲?”我有些费解。
“‘无宗限’嘛,就是没有任何宗派的限制,哈哈。”对于吴宗宪,他欣赏的是他的反应能力,至于吴宗宪所反应出的内容是否为大家所接受,他觉得又是另外一回事情。
“我想,要像生活一样去演戏,而不能像演戏一样去生活;同样,要像生活一样去主持节目,而不能像主持节目一样去生活。比如,今天你去买菜,用主持人的口吻去问人家大妈‘请问今天白菜多少钱一斤?’,人家会说这人怎么啦?”
我就是一闲云野鹤,过着“声色犬马”的生活
“其实我就是把主持当作一份职业,我的职业就是电视工作者。我很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有人说我消极,但我觉得自己是逍遥。”对于现在的生活方式,汪涵很满意,收入不错,又可以见很多的明星、名人。也有一些邀请他演戏的片约,他都推辞了,“何必呢,我觉得现在的状况挺好。有很多周围的朋友觉得我这样不思进取在这个圈子里简直不太正常。但我觉得我走的可能是小道,我可以蹦可以跳,这里有花有草,有和风细雨,可以看很多的风景,逍遥自在。而大道上有很多人去挤,难免有人得意有人失意。”
汪涵最早的理想是做一门客,“像古人那样,陪着君子出出主意,过着吃喝玩乐的生活。”
“呵呵,很有点魏晋名士之风。”我说。
“对了,后来我又觉得名士比门客更好,我又更钟情做一个名士。”现在,汪涵依然向往闲云野鹤式的生活,“你看,我现在经常这样呼啦啦飞到这里停留一下,赚一点钱,然后又呼啦啦飞到另一个地方去。”主持之外,汪涵喜欢吃喝玩乐,他对美食挺有研究,在长沙还开有冰淇淋店。不爱泡吧,因为怕闹(可能台上闹得多了),养狗,养马,用汪涵的话说,“过的整个是‘声色犬马’的生活”。
接下来,汪涵准备到英国进修一年,“其实这也就是一个幌子,我向往在那儿吃着面包、坐在长椅上、拿着报纸盖住脸的生活,这样最接近快乐的本质。”虽然觉得“心灵的放逐即是旅行,关门即是深山”,但到自己最喜欢的最悠闲的国家去休息一年,汪涵还是充满了向往。“我是个特别容易找到快乐的人,一个馒头可以让我感到很满足,在有空调的沙发上睡觉也可以让我感到很满足,但我又是个极其容易满足、也极其不容易满足的人。”汪涵信佛,平时多看宗教类的书,他的妈妈、奶奶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在此可以理解为什么一个当红的综艺节目主持人却有着这般出世超然的内心。
后记:
这是多年前的一次晚间专访,那时汪涵在浙江钱江都市频道主持《幸福双响炮》节目。录制之前和他聊,在那时他就透露出想休息的意思,要到英国游学一年。不过之后证实这种想法最终没能实现。其实每个人都是想“退出”的,不光在这个圈子呆得久了的汪涵想过自己理想的生活,普通人又何尝不如此?但有几人能做到潇潇洒洒地和一切说再见?出世和入世,复出和退出,千年之前李白、陶渊明等古人就干过了。
退出容易,但进来就没那么容易了。只有得到比以前多的东西,人才会退出现在的状况。
那次的文章,先是写“汪涵,向往闲云野鹤,声色犬马”。后来领导看了说,不行,汪涵都可以声色犬马,那普通人还不是想自己更可以这么干,导向有问题。后来我改成“汪涵,快乐就是那么容易”,没想到这一改正合了湖南电视节目提倡的快乐主题。这篇文章后来还拿了不少奖,最高奖是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报刊协会优稿评选专访类一等奖。一年后汪涵在杭州主持超女启动发布会,还在一大堆记者里认出了我,看来他的记性不是一般的好。
2005年
16小时追访李英爱
听说李英爱要到千岛湖参加企业代言活动,出于对韩星的喜爱,我主动和该企业联系要求采访。对这样顶级韩星的到来,他们选择了全国100多家大媒体115名记者,我们报社经努力之后,争取到了这115名中的一席。
尽管已经36岁,但李英爱出场时,几乎所有的记者都惊叹:她实在太美了!这种美是纯净,是舒服,是自然,在当今艺人中很难寻觅到。从机场到第二天晚上活动结束,我跟随了李英爱16个小时,可以说近距离感受到了这位当红韩国明星的纯净气质和个人魅力。她的一颦一笑都非常优雅温婉,没有丝毫的伪装和造作。
她不戴墨镜,因为觉得戴墨镜见影迷是不礼貌的行为;她非常尊重影迷,即使是出机场遭遇重围,仍然主动先走到影迷跟前和大家挥手问好;她很有耐心,即使是非常疲惫的时候,也自始至终保持着迷人真诚的微笑;她从来不厌倦,即使是被问到数千次数万次关于《大长今》的没有丝毫新意的问题;她热心公益慈善事业,毫不掩饰对孩子们的喜爱,看着他们的眼神里充满爱意和呵护……
场景一,接机
中午1点安排去萧山国际机场接机,对方企划问我参不参加这个活动,杭城大多的媒体都是去的,一些不去的选择下午3点坐车去千岛湖。我想既然想采访李英爱了,也就不要错过这个开始,于是一车接机的媒体记者就出发了。两点多就到了机场,已经有不少人等在那里迎接了。
可笑的是,企业把媒体分成了三等,第一等是直接能到停机坪迎接的,其中有杭州一家晚上直播他们广告首映式的电视台,第二等是他们直接在一批记者中问的,“你是凤凰卫视?OK,可以到闸口的自动门里面去拍。”“你是南方都市报?好的,请到里面。”把他们认为够分量的媒体安置到里面后,当然对我这样报上“广播电视报”名称的小媒体是不屑一顾的,早就摇头说“你不能进去了”,于是我们这些三流媒体就可悲地被拦在了自动门外面,眼巴巴地和“爱迷”们翘首期待着李英爱的到来。
时间一分分地过去,自动门在眼前开了又关,已经有几个胆大的记者趁保安不注意溜了进去。我被眼前的自动门晃得眼晕,等待途中也冲了进去,却被保安一顿怒喝:“出去出去!”就被企业的工作人员无情地赶了出去。我差点和他们吵了起来,“又没引起恐慌和骚乱,干吗这样凶!”当然小风波很快过去,这时谁都没空进行一场战争,因为有更重要的新闻大战马上就要来临。
等待了一个多小时,近3点时,一茬茬的韩国客人推着行李走出闸口,看到那么多人拥挤在门口,其中有很多拿着长枪短炮的摄影摄像记者,很多人显然都给这架势吓住了:“来了哪个大牌吸引了这么多记者?”最搞笑的是,台湾主持人兼歌手张善为在这之前出站,以为那么多人都是来迎接他的,一阵开心,没想到大家见他出来理都没理,有的人还到处问“张善为是谁?”嘿嘿,大牌小牌的差别立时可见。
终于,自动门内骚乱起来,“来了,来了!”的叫声此起彼伏。我远远看着一堆人围着一个女子走过来,前面的摄影和摄像已经乱成一团,或蹲着或跳着。很快这群人就来到了眼前,我的周围到处是推推搡搡的人,我跟在保安旁边使劲按动快门,看到李英爱亲切微笑的样子,看到她走到影迷面前和她们挥手,看到她穿着米色的衣服。但不争气的快门速度实在太慢,我在镜头中那么清晰地看到李英爱的笑脸,但就是怎么也按不动快门。周围人声鼎沸,这时我的世界里却只有这个女子的笑脸和怎么想办法把她拍到照相机里。
就在一两分的时间,如同旋风一样的速度,李英爱已经在众人的包围中来到了一辆奔驰商务车前,我在车前看到了她坐在里面的样子,也总算拍到了她在车里对着外面的人微笑的样子。有位大妈级影迷拿着一个信封一样的东西拼命想递给车里的李英爱,对保安说“她在向我挥手,她要接受这个东西的”,但谁会给她这个机会?就在一片喧嚣之中,奔驰车马上驶出了机场。
场景二,晚间活动
我们的车近4点开出了萧山机场前往千岛湖,近7点的样子到达县城。企业安排记者参观他们的生产车间,这对全国的记者来说简直是件额外的工作。一来这样的参观他们根本没兴趣感受,二来很多人是饥肠漉漉,等着吃晚饭,三来有些记者急着发稿。有些记者干脆呆在车里不下来,但企业工作人员很直接,“请你们下来看一下吧,这都是我们行程中安排好的一个项目,不下来谁都走不了,仍然耽误时间”。僵持了几分钟,还是有些记者下车来看了他们先进的生产设备,包括我。他们花几千万从国外引进的生产流水线一天能生产几百万瓶水,从瓶盖、瓶子到灌水、装箱全是流水线操作,所以车间里只有零星几个工人。你知道瓶子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吗?原来是很小的瓶坯先做出来,然后再吹成空瓶的样子,所以还专门有个吹瓶车间。
住宿的千岛湖开元度假村是五星级的,离县城差不多几十分钟的路程,建在一个湖边的小岛上。主楼是在一个小山上,大厅在5楼。车开到大厅前时,其实已经是在5楼的位置,而后大厅却是在一楼,走出去就可以看到湖看到码头,码头边有快艇和豪华游轮,周围的环境布置非常具有夏威夷风情。
晚上9点20分,李英爱正式出场,从头至尾她都是笑脸盈盈。身边的翻译朴仁爱据说是长驻上海的中文非常好的韩国人,担任《我的野蛮女友》电视剧版的选秀工作。我注意到李英爱非常认真非常用心,谁说话她都要关注地看着对方,屏幕上放什么东西她也是专注地侧过脸认真地看。9点50分,直播结束,后面有一场十来分钟的记者群访,4家媒体问了几个问题,有凤凰卫视、湖南卫视、南方都市报和钱江晚报。我想安排这些媒体提问应该都是事先说好了的,一般小媒体是不会给你这个提问的机会,尽管主持人是走形式地问下面“还有哪位记者要提问?”李英爱看不到记者的脸时会发问:“请问提问的记者在哪里?”她一定要看到对方才肯回答,可见她真诚的态度。不过她对代言的产品也极为敬业,很多问题都会绕到产品上,比如说“我很喜欢喝茶,中国女孩子皮肤好是因为经常喝茶”等。但没有让人觉得丝毫的虚假,而是一种职业操守和尽职的态度。
场景三,前往浪川乡小学捐助
转天上午9点,我们被通知坐船前往千岛湖深处,一路看了许多的山山水水,很多的小岛还有如黛的远山,千岛湖美名名副其实。近3个小时到达詹家镇,再坐半个小时的车到达占家村。一路过去田野里开满了油菜花,开得非常烂漫非常肆意,有种开到荼蘼的感觉。在车上不少记者拿照相机拍照,镜头会有点糊,但整个画面却是一种风驰电掣的灿烂的黄。
到达村里时,全体村民都已出动了。小学生拿着塑料花在道路两边夹道欢迎,有两个尖子生还被选出来拿着两捧老师摘好的野花说到时送给李英爱姐姐。村民应该从来没有看到这等架势,都是来看热闹的。小学生在老师的调教下哼起了练了无数遍的《大长今》歌曲。又是翘首期待,又是重演机场人山人海的一幕,李英爱抵达时被6个保安围成一圈保护在中间,艰难地向着山坡上的学校移动。一路走去,摄影摄像不停地在前面拍摄,她始终美好地冲着大家微笑。
山坡上的学校非常简陋,和张艺谋《有话好好说》差不多,一排瓦房,旁边很小的一个平台,孩子们、记者们、看热闹的村民们全部涌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简直是人挤人,有几个站在旁边的险些被挤下山坡。匆匆地举行完仪式后,大家就开始撤退了。
这个捐赠真的也就是个仪式,做给各位媒体看的。又是一阵前呼后涌,仿佛一阵风似的,大家都走了,但很多村民仍跟着车子走了好长一段路,远远看着狭长的村道弯了几个弯,都是排着队送行的村民的身影。接着记者们仍旧是原路返回,坐车和乘船,不过途中因为安排李英爱去参观千岛湖“聚网捕鱼”景观,所以大家在船上看一万斤左右的鱼被渔民们用大网捞起的同时,也顺便拍摄了一些豪华游轮上的李英爱惊喜地抚掌看这一场景的镜头。
那天晚上6点左右回到度假村,大家作鸟兽散状,有的直接回杭州,有的马上写稿,有的去吃晚饭。于是这一天半的追星访问就这样结束了。我直到夜里9点才到家。
李英爱16日下午抵达,18日下午3点半的飞机回韩国,她来去匆匆,我的追星同样是来去匆匆。虽然是花了16个小时在这次采访上,但真正能刊登出来的内容不过几百个字,回来以后却是长久的疲惫。虽然我很喜欢李英爱,很喜欢《大长今》,但我想还是远远地欣赏她为好。近距离的接触,喧闹之后却如过眼烟云。
2006年
杭州武林路上走出国际明星汤唯
短短时间内,汤唯第二次登上我们报纸的封面。原因很简单,随着《色,戒》的上映,她已经一跃成为国内一线明星;另一个值得杭州人关注的理由是,她是土生土长的杭州人,曾在武林路上住过12年。
汤唯给人的感觉比较大气,低调又成熟,据说她青涩中带着性感的闷骚正是李安所看中的。
汤唯父母是乐清人,但她从小生活在杭州。
电影中的王佳芝已经清晰地呈现在了我们面前,生活中的汤唯却依然保持着惯常的神秘。她到底在哪里,根本无从得知。据《色,戒》内地发行方安乐电影公司工作人员说,“汤唯年内都不会回国,她目前在中国没有工作计划”。进一步问,他们则表示“不方便回答”。
为了还原真实的汤唯,我找到了仍居住在杭州的汤妈妈,找到了曾两度和她合作过的造型师。在他们的叙述中,神秘的汤唯略显清晰。
武林路上巧遇汤妈妈——妈妈眼中的汤唯就像男孩子
这真是一次巧遇。在汤妈妈满世界躲媒体的时候,我竟然在武林路上和她不期而遇。
武林路上浙江省工艺品进出口公司的职工住房,是汤唯考上中戏之前一直居住的地方。汤唯出名以后,这座楼房也成了“名宅”被媒体多家探访。尽管听说汤家的房子已无人居住,准备出租,我还是决定去看看。这是一座非常简陋的单元楼,单元门油漆斑驳,窗户和设计都非常老式。好不容易敲开汤家邻居的门,一位年轻女子已经知道我来意,诉苦开了:“我这里不知有多少记者来过了,为了进这楼,有的冒充是汤唯同学,有的说是保险公司的。其实汤唯很多年没住这里了,就算回来,她也不会住到这里而是住宾馆啦。”
对汤唯的印象如何?“非常普通的一个,走在大街上不会有人认识。”问起汤唯的妈妈,年轻女子告诉我:“你来得不巧,她妈妈前几天还在,现在去北京了。”
下楼和楼下武林路上开服装店的老板聊天,听我说起汤唯,这位老板开始有了印象,“她的爸爸妈妈都是乐清人,这里的房子就是他们进出口公司的。她爸爸是个画家,很少在这里;妈妈我倒是经常和她聊天。一年前我还在这里看到过母女俩手挽手散步呢,不过真没想到,她就是汤唯的妈妈。”正谈话间,老板嘴巴朝我身后努了努,一个穿红衣服牛仔裤,扎着头发,约摸四十七八岁的女子正准备上楼,原来此人正是汤妈妈!
汤妈妈态度很好,但不爱说话。一听是记者,她非常警觉,连声说“不好意思,不能让你上楼”“我喜欢安静,不想多说”。我只好软磨硬泡,好不容易从汤妈妈嘴巴里套出几句关于汤唯的话。
1979年10月7日汤唯出生在杭州,曾住过清河坊,1986年搬到武林路。中学汤唯读的是杭州十四中,后来上了五四中学(就是现在的杭州美术职业学校)。1998年毕业后连考了两年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终于在第三年考入导演系。“汤唯一直是个很听话、懂事的孩子,从来不用大人操心。”关于女儿小时候,汤妈妈只肯说这么一句话。那么多长时间没和汤唯联系了?“前几天电影在上海的首映我和她爸爸都去了,也看了电影,挺想她的。她平时生活中就是个男孩子,电影里确实和她完全不像。”“现在我们联系很少,都是她主动打电话过来问候。我不给她打电话,怕影响她工作。”
本来想给汤妈妈拍照,但看她如此拒绝媒体,也就不忍心为难。问汤妈妈为何如此不愿意和媒体打交道?她说:“汤唯和我性格很像,都喜欢生活安静……”
据同行说,自从汤唯当选《色,戒》女主角,为了保护她的形象和打造国际化的路线,李安特别叮嘱汤唯要少说话,减少曝光率以保证一定的神秘感。这一点和当初张艺谋打造巩俐和章子怡相似。汤妈妈现在的“封口”也是一心为女儿考虑。“武林路的房子准备出租;举家北迁,汤妈妈去北京生活”等消息都是为了提防记者打出的幌子,可谓煞费苦心。
第二天,听老板说又有几拨上海记者找到这里,不过汤妈妈自然是找不到了。
美是用心释放的——造型师眼中的汤唯
陈非是中国著名的造型师,几乎给中国所有著名的女明星包括张曼玉、范冰冰、梅婷、袁泉等做过造型。他曾经和汤唯合作过两次,一次是四五年前的一个食品广告拍摄,一次是最近汤唯惟一的系列写真照。“每次看到她,都戴着一顶棒球帽,背双肩大包,牛仔裤,很运动的装束,真是一个很帅的女孩!没有一点矫揉造作,对人很友好。即使是拍了李安的电影,她还是一点也没变。”虽然给很多女明星做过造型,但陈非对汤唯印象很深刻,“第一次是四五个男孩女孩一起的一个广告,最近的这次写真是威尼斯电影节前后拍的,用的全部是顶尖的服装,专门为国外杂志提供的宣传照”。
“汤唯的特点是亲和,自然,普通,就像是我们周围可以接触到的人,但她又具有自己的特点和个性。我非常看好她,她的未来无可限量”。我提出不少人认为汤唯不漂亮,甚至王晶说她“身材差”,陈子善说她“长相怪”。陈非马上反驳:“什么是身材差长相怪?如果以王晶拍电影所需要的花瓶女演员的标准去评价,汤唯当然不是传统的美女,脸型不好,眼睛也不大。但现代社会美丽是没有标准的,只要有自己的特点和个性,做你自己,就是美。”
陈非举了汤唯拍照的例子,“大部分明星拍照,都比较常规,摆出职业的姿势。但在我们专业的眼光看来,拍写真照的最高境界是用心去释放美,真实性和自然的表达最重要。汤唯拍照时和别人不一样,她不会故意摆很多动作,就是简单自然地展示自己。就像张曼玉,她也很少摆POSE,但她流露的是真实的自己,她不是任何别人。这是最棒的。”
李安需要的正是新人的紧张——影评人苏七七眼中的汤唯
影评人苏七七评价汤唯演得挺好,“她长得不算漂亮,但她的气质和造型非常符合张爱玲小说中的感觉。”
“但有些人认为汤唯演得很紧张,一直是绷着的?”
“李安需要的正是汤唯作为新人的紧张,因为这是电影里所需要的。汤唯扮演的王佳芝在电影里扮演着麦太太色诱易先生,王佳芝本来就是扮演别人,而汤唯在扮演王佳芝,汤唯表演时的紧张正是王佳芝这个人物身上所需要的。所以李安不会找舒淇或者章子怡来演,因为她们太成熟了,王佳芝的紧张她们是靠演,而汤唯却是自然流露。”“汤唯的激情戏你怎么看?”
“我还没看到呢!没有激情戏,这部电影依然打动我。但李安在这部电影里,探讨的是身体和感情的关系,激情戏必不可少。内地版剪掉了那么多,让这个故事只有了原因和结果,丢失了过程,起码让电影减了好多分。”
后记:
这篇文章写完后贴在博客里,短期内点击量达到惊人的40多万,可见当时汤唯是多么的火。
2007年
和明道在满觉陇农家聊天
“其实演员演什么戏,是市场决定的,现在的年龄阶段决定了我主要还是拍偶像剧。你要我演一个疯子,我也愿意,但没这个市场啊。”
壹
周五下午,朋友告诉我,她中午在武林路小剧场对面看到明道在拍戏,“皮肤很黑,不过长得还是很不错!”我当时怨她怎么不马上告诉我,要不然可以去拍几张照片报纸上登登了。
下班的时候决定到那家拍戏的店去看看,结果到了那里一打听,说是拍的全是街上的戏,拍了两个小时左右,女主角张嘉倪应聘当天唱片店的店员,在街上发发传单。听唱片店的人讲,她在这里好像刚刚和明道扮演的男主角认识。大冷的天,他们拍的是夏天的戏,短袖短裤。之后联系《微笑在我心》剧组的探班和专访,幸运的是,这次相当顺利,本城似乎没有一家媒体做了探班和专访,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这样的报道就有了独家的意义。
周一和摄影高手冬雨一起,赶到西城五洋宾馆剧组所在地,做了张嘉倪的专访,然后又跟着剧组的车到了龙井山上的满觉陇,爬上高高的石阶,到了简陋至极的女主角的家。没多久,明道从滨江拍了戏赶过来,据说他们一天要赶很多地方,几乎把杭州转遍了。拍戏充满了变数,昨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