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传记 > 财经人物 > 桑德斯上校:肯德基创始人的商战传奇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桑德斯上校:肯德基创始人的商战传奇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桑德斯上校:肯德基创始人的商战传奇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书名:桑德斯上校:肯德基创始人的商战传奇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全面揭露肯德基公司风靡全球的发展历程,生动展现桑德斯上校跌宕起伏的传奇人生。

作者:(美)乔什·奥泽斯基,熊元元译

出版社:北京时代华文书局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18-04-01

书籍编号:30410543

ISBN:9787569918885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69591

版次:

所属分类:人物传记-财经人物

全书内容:

桑德斯上校:肯德基创始人的商战传奇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 2010年9月9日,《今日美国》:“肯德基试图重振其创始人桑德斯上校的威望。”
  • 詹姆斯·杜鲁斯·亚当斯,《美国史诗》(波士顿:利特尔&布朗出版社,1931年),第404页。

    引言 图标之成


    2010年夏天,肯德基公司的一则新闻震惊了世人。肯德基受托的一项调查发现,18至25岁的美国人中,仅有不到40%的人还能把桑德斯上校——肯德基连锁图标创始人,当成一位真实的人。桑德斯上校:肯德基创始人的商战传奇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新一代的肯德基消费者已不再将长眠地下30年的桑德斯上校当做真实的个人。桑德斯成了公司的图标、品牌,犹如杰迈玛阿姨(Aunt jemimas)、巴特沃斯太太(Mrs.Butterworth)、莫顿盐女(Morton Salt Girl)。对肯德基而言,这一调查数据反映出言之凿凿的推理更为糟糕。倘若百年之后,桑德斯上校于消费者而言不再是真实的个人,不管肯德基怎样艰苦努力,也无望说服未来的美国人再买一桶炸鸡。这并非杞人忧天,反而值得品牌经理深思。美国及世界各地遍布各种炸鸡连锁店,未来还会有更多。这些连锁店也出售炸鸡,味道也还不错。而唯一能够把肯德基和其他炸鸡店区分开来的便是桑德斯上校,且无论上校图标的授权何如,其形象都会永久流传。


    桑德斯上校的形象到底是什么呢?肯德基自身似乎也不明确。在上校离世的30年时间里,他的形象已经从其烹饪方法中分离开来,它让桑德斯上校穿上围裙,又把围裙脱下,甚至还将其做成了口袋玩具,跳着嘻哈舞。关于上校的“遗产”,人们谈论得太多了,但究竟这“遗产”包含了什么却并不明了。尽管哈兰德·桑德斯的图标无处不在,但其遗产远比炸鸡的“原始食谱”以及那身穿白色西装的老人形象都更为复杂。人们都认为,无论桑德斯上校本人怎样或是他的形象如何展现,其图标都已经被当成一个有着真正意义的实词。


    毕竟,图标并不仅仅意味着一张熟悉的面孔或是一个符号。20世纪70年代,彼得·弗莱普顿非常有名,却不能将其称作图标。在历史上,尽管图标不能像字词那样被认读,但图标是每个人都能识别的图像。最开始,图标出自拜占庭宗教人物,后来成为象征的符号,不再需要过多的解释。这也是为什么许多酒吧和餐馆都叫做蓝鹦鹉(The Blue Parrot)和斑点猪(The Spotted Pig),因为它们都是悬挂在店铺门口用作标志的名字。后来,随着应用符号学在20世纪加入家庭手工业,一些虚构的人物形象得以流传至今,如杰迈玛阿姨(Aunt jemimas)、本叔叔(Uncle Ben)、乔力绿巨人(Jolly Green Giant)、麦当劳(Ronald McDonald)、朗白先生(Mr.Clean)等等。这些商业“吉祥物”全部用布料制成,并被创始人广泛使用。这些吉祥物展示着制造商的水准,几十年如一日为人所用,直到被改装或是废弃。但以上所有品牌都不敌桑德斯上校的全球威望或力量,原因很简单,全世界所有驰名图标中,唯有桑德斯上校是一个真正的人。


    他不仅仅是个真实的人,他饱经沧桑,经历了漫长、多样、充满活力的人生——几乎跨越美国三个世纪。他幼年时出生在国境边界的偏远农村,成年时踏进机器时代,长寿到《私家侦探麦格龙》都停播时还在广告中露面。如今,他成了世间随处可见的图像,一种后现代的构造,一种属于自己的语言。桑德斯上校出生在19世纪,可出生地倒像属于18世纪。他在20世纪安稳度日,并在21世纪以超生命的形式续写传奇。他把极具市场竞争力的炸鸡发扬光大,并使它像汉堡一样普遍——就其数十年的创作背景、炸鸡的文化积淀以及菜品本身的客观难点来说,这是一个惊人的壮举。(先不说其所用草药和香料多达11种,一家餐馆想要做好一份炸鸡都很有困难,这点我稍后会解释。)


    人们所熟知的桑德斯上校,并不是一个横空出世的英杰,却是载入史册、永世流芳的人物。桑德斯经历了各种蓬勃野心、世俗流离和顽强忍耐后,敏锐地抓住当时所谓的“大众文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路,让自己不仅仅是哈兰德·桑德斯,也让自己远不止于一位快餐大亨。正如他的朋友和歌颂者约翰·Y.布朗所评述的那样,不同于美国商业理想文学中作家笔下的那些人物,他才是一个真正践行美国梦的人。他的一生与美国梦同行,又在某种程度上象征着美国梦本身。那么美国梦又是什么呢?美国梦常常指通过辛苦劳作获得财富,但美国人不这么想,这只是新教对工作伦理的标榜。短语“美国梦”专门用来描述机会均等的状态,是人们在适宜的时候能超越自己、创造自己的新世界。历史学家詹姆斯·杜鲁斯·亚当斯在其1931年出版的《美国史诗》一书中,这样定义道:


    美国梦是一片梦想的土地,人们生活更加美满、富有、充实,每个人据其能力和成就都有实现这一梦想的机会。美国梦不仅仅是关于汽车和高薪的美梦,还是关于社会秩序的梦想,每个男人和女人都能施展自己天生的才赋,无论出身和地位,皆为世人认可。桑德斯上校:肯德基创始人的商战传奇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换句话说,它不仅仅是人们登上社会高层的机会,还是人们超越自我的机会。诚然,哈兰德·桑德斯从社会底层崛起,但绝不妄自菲薄;毕竟,他是白人新教徒,是个男人。他的道德感召使他绝对信仰社会改良,他一次又一次逃离贫穷农村,也恰如其分地表明了这点。虽然他并非真的在小木屋里出生,但这样说也不为过。19世纪末,他生活的农村世界与他先祖生活的并无二异。他像所有的巴比特那样狂热追捧商业信条,就像辛克莱·刘易斯或舍伍德·安德森笔下的小丑一般。(直到生命的尽头,他还是个富有激情的扶轮社员,不断地实践着关于良好商业和良好道德的“四大考验”。)他的一生见证了铁路的兴盛、汽车的崛起,商业快餐和现代大众传媒的问世。他离世后的传奇,肯德基的宝贵财富,也继续讲述着美国梦。桑德斯离世后,他的形象成为这家全球企业巨头的灵魂。这家全球企业,在20世纪70年代冷酷、昏沉,在20世纪80年代变成臭名昭著的海盗式公司,到了20世纪90年代,它变得庞大又垄断,在转入低谷之前,它广泛而又稳定地垄断着市场,而这一次,它成为全球扩张的先锋。走过荒诞的历史岁月,哈兰德·桑德斯跨越了三个世纪美国奋斗的文化史,他那特殊的、无可比拟的方式也象征着那段悠悠历史——永远不会再有第二个桑德斯。

  • 桑德斯上校:肯德基创始人的商战传奇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哈兰德·桑德斯,1890年出生在美国南方印第安纳州的亨利维尔农业社区,是威尔伯特和玛格丽特·安·桑德斯三个孩子中最年长的。就那个时代和地区来说,他们一家还算过得去。农社的人在百亩地头劳作,混一口生计。威尔伯特·桑德斯在大儿子满5岁后离世,留给妻子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玛格丽特是个坚强的女人,她听天由命、虔诚信教。年轻守寡让她处境为难:30岁的年龄,三个嗷嗷待哺的幼儿,又是在1895年的印第安纳农村。若是领悟不了上校母亲的绝望处境和平凡一生,那便不能欣赏透彻桑德斯上校的一生和品行。一个农民,想要在那个年代、那个地区扛下去,最好的情形,也让大部分美国人无法想象,生活夹在绝望和贫困之中。“1893年大恐慌”是当时重创美国经济最为严重的萧条时期,而农民则无疑是最艰难的受灾群体,他们遭受着银行毁灭性的高利贷,被房产投机者和铁路系统洗劫一空,连获得信用借款或强势货币的希望都很渺茫。可桑德斯一家甚至还算不上这种境地,全家都还在最基础的生存线上挣扎,生活不如之前的边境时光——那段三代人最初居住的时期。(印第安纳州在1816年被承认为一个国家。)


    玛格丽特·安·桑德斯很清楚自己的处境。她是一个受人尊敬,有着良好声誉的基督教女人。她有80多英亩肥沃的田地,但要抚养三个孩子,自己无法耕种。田地是她的财产,她可以“租出去”,让更穷的佃农去耕种,她从中收取部分收成。不过对佃农来说,80多英亩地并不算多。她的处境步履维艰。即便如此,亨利维尔农场的人们依然团结一心、互相帮扶。因此,玛格丽特多年来为邻居缝缝补补、整理家务。毫无疑问,这是她与生俱来的尊严——新教祖先一脉相承的坚忍耐心。1897年,哈兰德7岁,家里需要更稳定的收入来源,母亲玛格丽特便到当地一家罐头厂工作。这是桑德斯上校传奇一生中家庭生活与现代的第一次交汇。那时,让詹姆斯·麦迪逊政府议论纷纷的事情还没发生。玛格丽特艰难养育三个孩子的处境也不会让任何穷困人民感到惊讶。一位单身母亲在21世纪的挣扎:她让长子照看他的弟弟和妹妹,祈祷一切顺利安稳。桑德斯上校非常乐意讲述自己第一次接管厨房的情景:在热木炉灶上烘烤面包,骄傲地给在罐头厂工作的母亲送去。一路上其他的妇女拥抱着、亲吻着这个小男孩。数十年后,这个备受整个国家崇拜的老人,还是对这个故事百讲不厌。


    哈兰德·桑德斯的早年生活大部分都愁苦不堪,没有人想要把他的苦闷时光拍进电影。他的母亲派他去为附近的农民清理灌木和修剪树枝。这种单调、无情、孤独的工作往往像给人锁上铁链。那时,桑德斯才10岁。他的传记作家、《路易斯维尔快报》的记者约翰·埃德·皮尔斯说:“那并不是特别辛苦的工作。”他说,正如上校所做的那般,问题在于桑德斯上校时常偷懒,没有全心全力干活。皮尔斯写道:“没有人总是盯着他,很多时候他都是躺在那儿望着大地蓝天,听着大自然的鸟鸣风声。大自然不会惩罚这个小懒鬼,但责罚随之就来,10岁的桑德斯被解雇,还被邻居说道一番:‘你这个可恶的小子。’”桑德斯上校:肯德基创始人的商战传奇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这种挫败的耻辱,他似乎要背负余生。小桑德斯害怕回去面对母亲,害怕告诉母亲和年幼的弟弟妹妹自己失败了。他的恐惧终成噩梦:“你似乎永远一事无成”,桑德斯上校清晰地记得母亲说的这句话。“你可能就这样了吧。我呢,独自养着你们三个孩子,你是我的长子,是唯一可以帮得上忙的人,可你不好好工作反倒让人辞退。我想我算是指望不上你了。”桑德斯上校:肯德基创始人的商战传奇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桑德斯上校的第二任妻子克劳迪娅·莱丁顿(广为人知的)说母亲的这番话对小桑德斯的成长格外重要,就像一味滋补良方,激励着他后来加倍努力。同许多单身母亲养大的孩子一样,上校十分崇拜母亲的记忆力,内心暗暗思忖,今后绝不辜负母亲,一定刻苦努力。即便到了80多岁,成为美国最著名的人,他也从未质疑过母亲教会的信仰或是母亲膝下的训谕。他能做的,便是接受母亲的教导。尽管他从小远离吸烟、喝酒和赌博,但他仍然害怕辞世之时,自己曾经的“咒骂”会让他永世沉沦。上校没有冰镇的薄荷酒以解千愁,只有严格不断地自我鞭策,当新教的工作伦理真的有所意味的时候,这幅新教徒工作伦理的画面才会再次浮现。


    被辞退一个月后,上校回到农场继续工作。这一次,他在县城南部一个大点的农场主亨利·蒙克手下当小工。桑德斯整天拉着一队骡子耕地,累得摇摇晃晃,也不忘给牛喂食、补水,还要挤牛奶,着实把这个小家伙累得够呛。11岁那年的夏天,桑德斯就在蒙克的农场里待着,黎明之前就要起床,晚上10点还在工作。小桑德斯的手上起了第一个茧子,但他懂得了劳动的价值。约翰·埃德·皮尔斯称赞说:“传统守旧的肯塔基州的人们之间都流传着一个说法:‘哈兰德回来了,带着尊严回家,还挣了更多的钱。他现在知道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要做男人该做的事,谋得生存。这以后,上学就显得小儿科,也实属是浪费时间了。’”


    不用说,桑德斯上校的现代传记作家定不会是这般小大人般的口吻,即便他或她感觉如此,也同样不大可能。(桑德斯上校后来努力挤进中产阶级时明显感到自己缺乏学校教育。)而实际情况是,出于供养家人的需要,他没有机会接受教育。16岁的时候,桑德斯找到了一份全职工作,也是他今后长久以来能找寻到的擅长的却总是辞去或是被开除的一系列工作中的第一份。不过,这些工作有着共同之处,都是在城市里,这些支薪岗位可让这位充满干劲儿的年轻人随时拿得起、放得下。对桑德斯来说,现在已经没有适合他的农活,他已然是21世纪的人了。


    哈兰德·桑德斯的叔叔在印第安纳州新奥尔巴尼附近的电车公司上班。1906年,年轻的桑德斯在那里谋到了一份工作。他在那儿售卖车票、找换零钱,还从电车司机那里改变了内心顽固的观念。不过随着古巴的局势紧张起来,人们呼吁志愿者前去,桑德斯便参了军。参军的经历短暂而又惨淡,他能做的也就是铲骡粪和晕船不止,这让他暴瘦了40斤。在新奥尔良登陆后,他乘上前往密西西比河的火车,第一次见到了圣路易斯。在车轨上疾驰而过的感觉让他沉醉,他索性一直乘着列车,向南旅行,最后抵达亚拉巴马州的谢菲尔德,那里有他的亲人。他的另一个叔叔在南方铁路公司工作,于是,这个17岁的小伙子当上了铁匠的帮手——这是个糟糕的工作。这份工作往好了说,虽看不到火车的影子,但确实是与铁路相关的工作;往坏了说,现实残酷无情。据上校回忆,铁匠是个卑鄙的老鬼,铁块都冷却下来了,他还命令下属不断锤炼。然而不管怎样,它还算是一份铁路工作,且与其他的铁路工作相关。虽然所有的工作一样卑微,但不像他第一个工作那般古老。当然,铁路的魅力在于它的现代性——自由,铁路击垮距离的束缚,火车无处不在的咆哮打破了19世纪农村生活的呆滞和愚笨。桑德斯上校生活的时代和地区,人们无以慰藉的时候,就站着等着,看看火车驶过来的样子。朝气蓬勃的上校自然向往成为现代世界的一部分。即便只是一名道班工人,整日忙着把道钉钉进轨道,或是只在车站附近工作,又或是做着把煤块填送进火车发动机里的活儿。但简单说来,无论哪种活儿,只要能把他带上火车,他便心满意足。这是他性格的雏形,他总会把自己推向最火热的地方。如果上校还活着,毫无疑问,他会资助社交媒体新秀,并向国产微型酒厂投资。


    值得注意的是,上校进入铁路工作的时候早已是铁路时代的末期。汽车仍然是新奇事物,开车还得带着护目镜,穿上一身的“防尘罩衫”。1908年,第一台T型车生产下线,汽车创造的文化后来则成为上校一次次击破各方的不断寻求的事业。这种不知疲倦、活跃无比、灵活多变的精力不仅是在回应爵士乐时代,更是爵士的精神所在。


    说来也怪,亦算特殊优势,即便生活在经济繁荣且变化无常的时代,桑德斯仍旧是根深蒂固的农业生活的产物。1909年,桑德斯同自己的第一任女朋友约瑟芬·金结了婚。在他再次寻求自由之身前,他迅速地承担起抚养家庭的责任。这并不是说他对婚姻玩世不恭,用他自己的话说,这就是现实和无情。似乎他也别无他法。上校在电影院外遇到了约瑟芬,约会了几周后,决定娶她为妻。据他讲,约瑟芬婚后变得沉默寡言、喜怒无常,不喜云雨。这段婚姻一直很糟糕,两人也在结婚39年后离了婚。


    约瑟芬生了三个孩子,但之后对云雨之欢没了兴趣,这让桑德斯的炙热多情和热血天性感到尤为遗憾。桑德斯只好在外寻欢,正如他第二任妻子的外甥莱丁顿微妙而简洁地说:“很明显,如果约瑟芬对那些事不感兴趣,他也不会忘记那些,他在别处得到了满足。”桑德斯上校:肯德基创始人的商战传奇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婚姻使得桑德斯再次背负养家糊口的重任。他在诺福克-西方公司找到一份烧炉工的活儿,往发动机填送煤块。在桑德斯眼中,这是个很不错的工作,除了远离自己的孩子和那不怎么回信的妻子。妻子带着孩子搬到了位于亚拉巴马州贾斯珀的父母家。桑德斯回家后发现妻子不仅搬离,还把家中的家具都送走了。这下可麻烦了。“她伤透了我的心,”桑德斯上校后来回忆道,“她无权带走我的孩子,也不能送走我的家具。但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桑德斯上校:肯德基创始人的商战传奇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在他悬崖勒马之前,桑德斯都计划好了绑架孩子,甚至还爬进岳父家的灌木丛里。这番闹剧让桑德斯太太约瑟芬同意与桑德斯和好,但她对之前的离去没有任何解释。上校重返男人当家的家庭生活中,而这无趣的生活让他忍受了近40年。(如果说上校母亲当年那番话冥冥之中确有其意,那么现在便是应验的时候。)


    这时,哈兰德·桑德斯,未来的上校,第一次从年幼时卑微的工作中挺起胸膛。在一次火车失事的处理中,桑德斯发现现场的首席律师可以代表客户起诉要求赔偿损失,但那律师必须先在受害方和铁路部门签署索赔协议才能多要一美元或是更多。桑德斯后来回忆道:“这取决于当事人有多少油水可赚。”由此,桑德斯得到了第一份白领生活。桑德斯用今后改变了大量潜在特许经营人的营销手段,开始带着律师授权书在人群中推销。虽然理赔员不久之后就已出现,但桑德斯已经得到大量客户的签单。他在一起事故中赚了2500美元——对他来说是笔小钱,却是真正挣到了钱。这一刻,桑德斯才发现自己还有这般才能,尽管当年在铁路工作时这才能还被母亲和妻子忽略过。(他的第二任妻子克劳迪娅说:“他天生爱出风头。无论什么时候,他都可以站在人前,推销些什么,引起人们注意,他就是有那种范儿。”桑德斯上校:肯德基创始人的商战传奇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对桑德斯来说,这比一己之私还要冲动。尽管大字不识,桑德斯却把克莱伦斯·丹诺奉作英杰,参加了一系列的函授课程,梦想成为一名律师。1915年,桑德斯和全家居住的阿肯色州,几乎任何一个“懂法识法”的人都可以在法庭里代表客户出庭,至少能在和平治安法院中处理轻微事故,只要他有客户。半路出家的律师总比一窍不通的好,所以总会有市场。在小镇的法庭上,律师的人际关系和个人魅力通常更吃香。铁路事故解决后,桑德斯有过短暂的律师事业,要不是冲动的他好几个月都在酒吧说服阿肯色州立法机构限制和平正义的权力,他的律师事业可以更长久。


    即便是上校多年以后安宁地回忆起来,他也会说自己在听证会上大放异彩,而代价是“丢掉了自己的饭碗”。他疏远了新事业中的同事。不久之后,他结束了这份工作,即便是在阿肯色州这种水平不高的小镇法院,他的行为也出了格:他在法庭上和自己的客户动手,就在法官的眼前。桑德斯当场被逮捕,还被指控,即便是他的指路英雄丹诺也无力回天。


    桑德斯上校的律师生涯就此结束,经过这短暂的辉煌后,他又跌入另一个陡崖里。他去了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回到铺铁轨的活计上,每天1.65美元,为了贴补生计,每晚卸一车煤额外挣得6美元。这便是支撑他生存的现实,无论是当时还是几十年后,供养一个家,做着最卑微的工作。他希望能有均等的机会进入社会较高阶层。他明白,在专业的等级里,人不仅出卖着劳力,更出卖着自己。而上校则是天生的推销员,他想穿着一件白衬衫,系着白领带,令他没有想到的是,终有一天他真的会身着一整套白色套装。


    20世纪中叶,就美国的商贸事业来说,这会遭受许多批评。C.赖特·米尔斯在人们广为追捧的《白领》中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写道:


    在以营销心态为主导的员工社会中,人格市场会不可避免地出现。由于手工技能到“处理”艺术的伟大转变,推销和服务人员、员工个体或亲密特征进入交换领域,成为劳动力市场上的商品。桑德斯上校:肯德基创始人的商战传奇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这正合桑德斯心意,实际上,这让他喜出望外。在被人称颂的时期,桑德斯上校彻底完成了从工人到生活资产阶级的转变,他的白色西装永远不会染上灰尘或油脂。为什么呢?因为他的工作是展示炸鸡,而不是杀鸡烹饪。他逐渐明白,自己也是一种商品,尽管他的出身一贫如洗,但他拥有百万美金的品性。他打算依靠个人品性,重返曾在短暂的乡村律师时期目睹的中产阶级中。


    1921年,他为此十分热忱。听说保德信金融保险有份保险推销员的工作,他出去给自己买了一件灰色的西装和一双闪亮的黑色鞋子,并坚信公司会给他一个机会。他被分配到最糟糕的印第安纳州,那里满是贫穷无比的居民和游手好闲的人。他每天要努力工作20个小时,但他一点儿也不气馁,照旧带着委托书满街跑。桑德斯上校:肯德基创始人的商战传奇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凭借浑身的推销技巧和手艺(上校有时跑到人家家门口,说自己正在做调查,还问人家:“你有买人寿保险吗?”)及顽强的意志力,31岁的桑德斯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闯荡出一片自己的天地。不过正如他的律师生涯一般,他的放荡不羁再次断送了他的前程。


    人家告诉他,只有把账单上交,他才能得到佣金;而他却认为,账单是他唯一来财的渠道,因此他拒绝这么做。就这样,他被开除了。即便桑德斯不知道中产阶级到底如何运作,他还是挤破了脑袋要想成为其中一员。“他是个优秀的商人,”他的合伙人约翰·Y.布朗后来说道,“他只是还没完全摸清商业世界。”桑德斯上校:肯德基创始人的商战传奇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令人欣慰的是,当你离开一个工作,你才能够去往下一站,找到类似的工作。专业世界里精心打造的机器,连同混杂的建议、信用报告、人力资源部门,以及其他的一切都不是噩梦般的处境。桑德斯穿过密西西比河,在路易斯维尔又找到一份工作,这次是新泽西的互惠保险。他加入了青年商人俱乐部,回味着许许多多振奋人心的座右铭。他加倍努力推销保险,仿佛从未有人卖过一样。但很明显,他并不适合工薪阶层。在路易斯维尔定居没多久,他决定自己开家渡船公司,以取代“远古咆哮”——一个肯塔基州的船夫将旅行者送过河的古老的渡口。


    难以置信的是,这艘名为弗罗曼·M.库茨的渡船成功了。桑德斯在其回忆录里开玩笑地说道:“咳,我的渡船……并没有航行太久,我怕吓到渡船公司,以为我要抢生意啦。”桑德斯上校:肯德基创始人的商战传奇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他并没再详细说下去。但从这一刻起,哈兰德·桑德斯不再是一个试图拼补生活的贫瘠的奋斗者,他已然是有着自己小小商业世界的商人、扶轮社员,是“兴旺的20年”里招徕投资、迎合兴企的热情支持者。


    扶轮社是1905年由芝加哥格调高尚的商人成立的服务机构,也是20世纪最杰出的兄弟俱乐部之一。志同道合的商人在这些组织中享有盛名,他们暂时摆脱妻子的管教,正如他们有时说的,大家有了独一无二的联络网和交易机会。19世纪20年代,要是不加入像扶轮社、共济会、麋鹿社、麋鹿小屋这样的社团,那就太孤独无友了。在美国小镇化进程时期,这些团体在聚集卡尔文·库利奇总统所代表的中产阶级共识方面具有核心重要性。


    扶轮社小企业的虔诚让哈兰德·桑德斯悠然向往,他从来没有看到上帝和财神之间,做好与做得很好之间有任何冲突。如同美国其他的乐观企业家一样,他认为在做上帝的工作时向前迈进,即便在这里,它还是世俗圣礼的形式。桑德斯被扶轮社的口号所震慑,“服务好,挣钱多”和“先人后己”桑德斯上校:肯德基创始人的商战传奇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后来他进一步向大家推介扶轮社的“四大考验”:“这是真的吗?这对所有人都公平吗?这会建立善意和更好的友谊吗?这对所有人都有利吗?”桑德斯声称自己余生都认为“四大考验”是企业成功的终极导向,这点很重要,因为“四大考验”被过分拔高而使人误导。更确切地说,任何商业交易都不可能通过其中任何一个考验。当然,它不过是拥护者内心把商业和道德相结合的产物。现在,20世纪20年代的支持者很大程度上只能从H.L.门肯、约翰·多斯帕斯和辛克莱·刘易斯笔下的描述中记起来,这些作家乐于把支持者描写成让人压抑窒息的蠢货和市侩。


    拥护主义和拥护兄弟组织隐藏在这位坚持下来的上校背后。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经常有人在私底下,后来又在互联网上声称,桑德斯上校是,3K党(美国南部的白人秘密组织,利用暴力反对社会变革和黑人的平等权利)的秘密成员,并把他的部分财富留给了“无形帝国”。传说这帝国力量巨大,有一部黑人电影《一水黑人》,讲的是克隆人指挥官克罗斯上校,在他的地下室豢养着一个3K分子。桑德斯的意愿显而易见,因此这些指控很容易反驳,但没法明确证明他不是3K党成员——3K党对其成员尤为保密——所以有必要查出这个组织的本源。这里,提笔之前要说明的是,哈兰德·桑德斯完全没有任何种族偏见。我写这本书时,没有人对我说过,也没有任何明确消息,无论是一手还是二手文献,都没有暗示对桑德斯的偏见或仇恨。像他那个时代的南方人,他说“黑鬼”这个词的时候,并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直到一些好心人告知这个词已经变得有攻击性。(直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这个词才变成这样。马丁·路德·金在1963年《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中使用到了这个词。)事实上,20世纪70年代早期,肯德基公共关系部的负责人是一个名叫雷·卡兰德的黑人。同桑德斯上校打过多年交道后,卡兰德告诉他,他更喜欢被叫做“黑鬼”。上校则回答说:“嗯,我叫你友好黑人小伙就好。”桑德斯上校:肯德基创始人的商战传奇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也就是说,3K党在20世纪20年代采取的形式——一个沉浸在网络和饮酒,以及消除天主教徒、犹太人、黑人的兄弟组织——对风华正茂、雄心勃勃的哈兰德·桑德斯来说根本是视而不见的。如果他加入,那也许是完全为了商业目的。在他漫长的一生中,除了在游行和简短的仪式上露面,以及出席20世纪50年代肯塔基商会的“地区负责人”仪式,他从未对政治表现出任何兴趣。所谓的第二个3K党,在20世纪20年代达到顶峰,声称有500万至600万成员(南方不断增长的年轻商人数量异常巨大),从人口学的角度来看,与当时其他一些兄弟会组织,如扶轮社、麋鹿社、共济会等没有什么不同。年轻的桑德斯渴望提高自我,成为一个老手艺人,可能加入了一段时间。如果是这样,他从来没有说过,没有他这么做的证据。作为国家最显眼的南方白人老头,哈兰德·桑德斯很有可能被人泼了脏水。


    一个养家糊口的人,想要在中产阶级有立足之地,对哈兰德·桑德斯来说所有的图腾都代表了一种救恩的形式。他出生的社会是一个往前或往后50年里,阶级还不稳定、还可渗透的时期。正如没有高中文凭依旧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再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