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传记 > 历史名人 > 秦始皇:征服者与探险家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秦始皇:征服者与探险家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秦始皇:征服者与探险家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书名:秦始皇:征服者与探险家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中华书局出版。青少年都知道的中华大名人,教科书不曾讲的历史小故事。人气作家力作,文史专家审阅。叶嘉莹先生倾情推荐。

作者:纪陶然著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15-09-01

书籍编号:30420690

ISBN:9787101111286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58351

版次:1

所属分类:人物传记-历史名人

全书内容:

秦始皇:征服者与探险家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致读者


仰望中国历史的天空,群星璀璨。他们是史书中的传主,是教科书上的黑体大字,也是活在故事中的著名人物。他们的故事,比普通人的更加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也更加发人深省。


“大名人 小故事”丛书,旨在讲述教科书上未曾细说的名人故事。选取的名人,基本上都是青少年朋友喜爱的。讲述的内容,不是面面俱到的传记,而是提取名人一生中若干瞬间,借此画出名人的精神风貌,展现他们精彩独特的个性和不可重复的创造。


故事的来源,大都有史料依据,希望给大家讲述名人们真实的而非戏说的人生。也吸取了少量的传说,从中可以窥见千百年来的民心。


有的故事中出现了著名的历史事件,涉及了相关民俗风情,衍生出了特定的成语典故,则在故事后进行简要讲解。每本书后,还附录了名人的生平简历,以供读者参考。


丛书每册讲述一位名人的故事,以此形成系列。


丛书的作者,都是中青年精锐作家,他们有的写过畅销历史小说,有的擅长写历史散文,有的已出版大部头的名人传记……他们共同的特点,是会讲故事,并且愿意为青少年朋友讲故事,希望把历史讲得生动有趣,让读者喜欢上这些有意思的历史人物。在此谨向他们致敬。


中华书局编辑部

他不能做得更好了


大家都知道,英语里China表示中国,但很少有人知道China是“秦”的译音。不单是英语,法语、德语、拉丁语、阿拉伯语、古印度梵文等多种语言中的“中国”都是“秦”的译音。足见秦代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我们仍然生活在秦代。我们这个地域辽阔的多民族国家,行政区划仍受郡县制的影响,有统一的度量衡、法律、文字和钱币,这些都是在秦代率先创立的制度。所以人们经常说“百代犹行秦政法”,足见秦代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性。


而这一切,都和一个人的丰功伟绩息息相关。他就是本书的主人公——秦始皇嬴政。


秦始皇嬴政从十三岁即秦王位,到二十三岁完全清除赵太后、吕不韦和嫪毐(Lào\'ǎi)的势力,真正主政秦国,再到三十九岁完成统一六国大业直至五十岁病逝,他的一生波澜壮阔。在他刚做秦王的时候,天下分崩离析群雄逐鹿。秦国确实是战国七雄中最强盛的国家,但并没有统一其他六国的绝对实力。秦王嬴政在短短十几年内将分裂了五百年的国家重归一统,绝不是靠祖上留下的“积蓄”就能做到的。在“朕即国家”的时代,他的个人能力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而“横扫六国”还算不上他作为一国之君职业生涯的代表作。在国家统一之后,真正称得上棘手的问题才刚刚成堆地摆在这位“始皇帝”的桌案上。对秦始皇来讲,上一次天下大一统的局面,是八百年前的武王伐纣时代。谁都知道,八百年对于一种文明的发展意味着什么。可以说摆在秦始皇面前的所有一切,和八百年前大不相同。面对无法可依、无章可循、无例可举,充满混沌、茫然、狐疑、敌视的朝野局面,他必须重新摸索、辨别、尝试、创新。


秦始皇执政的关键词是“统一”与“探索”。


他统一了行政区划,施行了彻底的郡县制;统一了国家武装力量,收缴销毁了民间兵器;统一了度量衡、车轨规制、文字和钱币。就连那臭名昭著的“焚书坑儒”,在他看来也是为了一种“统一”。他焚毁百家经典和各国史籍,是为了以法家理论统一臣民的思想。他并非一烧了之,而是允许身边的专业人员研习这些学问,并将“禁书”收藏在皇家图书馆。他希望有一天天下稳定之后,可以为后来者参阅。但是项羽不问青红皂白的一把大火,将这些“异见”的孤本化作了青烟。


秦始皇所坑杀的不是读诗书守礼仪的儒生,而是以阴阳五行妖言惑众、以占星炼丹欺蒙世人的术士。这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明确详细的记载。到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儒生为了以先朝秦皇之暴虐衬托今上汉武之仁德,才发挥迫害妄想症的功力,逐渐将秦始皇妖魔化。


巡游与求仙活动都是秦始皇所进行的探索的一部分。以当时的交通条件,巡游远比在咸阳宫苑中深居简出辛苦得多。如果秦始皇贪图享乐,完全没有必要跋涉山川,蒙犯霜露。他之所以不辞辛劳,频繁远行,一是要祭拜山川众神,二是安抚新归附的六国百姓。作为神权与皇权相统一的始皇帝,他的巡游带有巨大的宗教与政治意义,绝非后来者乘着龙船“下江南”的游玩所能比。


派方士出海寻找仙山,是秦始皇继对国家北、西、南三面大陆边疆平定之后,对东方海疆的一种探索。今天连小学生都知道世界地理是什么样子,但不要忘记,这些地理知识正是基于多少代人的探索之后才得到的认知。如果用今天的所谓常识去嘲笑古人的无知,这是不公平的。今天的我们,无法确定太空中是否有外星人,于是我们不断地派出航天器去探索。不管外星人存在与否,我们总不希望子孙后代们在将来嘲笑我们连“常识”都不知道吧。


求取仙药是秦始皇对于如何延长人类生命的一种探索。人类最大的欲望就是求生欲。即使今天,科学家也在想方设法延长人类的寿命。而在秦代,“长生不老”并没有被证明为伪命题,秦始皇对这个未知领域进行探究,不应被嘲笑为虚妄和无知。


秦始皇这位开拓进取的君主,唯一表现出的防守姿态是在打退匈奴收复失地之后,没有乘胜追击深入草原,而是连接了燕赵秦三国的长城。这也证明他并非我们所想象的那样穷兵黩武、好大喜功。他能够非常理性地分析攻与守、战与和、利与弊。几千年的历史不断证明了一道长城对于农耕文明的生存与发展有多么重要的现实意义,是用最小牺牲换取最大利益的最佳手段。


至于秦始皇的私生活,目前连秦始皇的皇后是谁,文献都没有记载,秦始皇有没有宠爱的妃子,更无蛛丝马迹。试想,汉代离秦代这么近,汉代人对秦始皇那么恨,如果秦始皇但凡有半点荒淫萎靡之处,汉儒必然要带着显微镜去大书特书。而这一切,都没有。


秦始皇的骊山陵规模宏大,它之所以宏大是因为按照当时的制度,新王登基就开始建造陵墓。秦始皇在位时间很长(三十六年),工期自然就很长。秦始皇去世后,秦二世胡亥为了减轻内心深处因篡位带来的罪恶感和恐惧感,又疯狂地修建了三年。在当时的人的意识中,人死后是存在于另一个世界的,陵墓就是人在另一个世界的栖身之所。我们无法拿着今天书本上所学过的唯物主义观点去要求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人也按此行事。


任何擅走“马后炮”的事后诸葛们都可以大言不惭地评价一个历史伟人的功过是非。所有频频点头称是的观者都忘了他们所面对的是一个身处彼时历史环境中的“人”。秦始皇的尴尬就在于此。


纪陶然

奇货可居


“父亲,请问种地可得几倍的利润?”


“十倍。”


“经商可得几倍的利润?”


“百倍。”


“那么拥立一个国君呢?”


“拥立国君?”


“是的,拥立一个大国的国君!”


“岂止千倍万倍!”


这是商人吕不韦与父亲在赵国都城邯郸的一段对话。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这段看似口无遮拦的父子闲谈,却隐藏着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笔生意。


故事要从秦国太子安国君说起。安国君有一个非常宠爱的妃子,人称华阳夫人。安国君既然是太子,华阳夫人自然是秦国未来的王后。不过,华阳夫人也有自己的遗憾,安国君虽有二十多个儿子,但没有一个是华阳夫人所生。


这一年,赵国在名将廉颇的指挥下,两度击退秦国的进犯。秦昭王无奈,派自己的一个孙子到赵国做人质。安国君作为太子,人质理应在自己的儿子中挑选。他有个排行居中的儿子名叫异人,不幸成为这次政治交易的筹码。不久,秦国恢复了元气,多次出兵攻打赵国。身在赵国的异人,日子又能好过到哪儿去?


当时有一个叫吕不韦的大商人正在邯郸经商。他一下子发现了困窘潦倒的异人身上所蕴含的商业价值:异人就像一件奇货,而现在正是低价的时候,可以买入,囤积起来,以待将来升值,高价售出。他和父亲商量,若能扶持异人登上秦国王位,那自己就能以天大的功劳获得千倍乃至万倍的利润。


拿定主意,吕不韦马上前去拜访异人,他开门见山地对异人说:“公子,小人不才,可以光耀您的门楣。”异人心中暗想,我虽流落异国,但祖父乃是当今秦王,而眼前这厮不过是个下等的商贾,也敢妄称要光耀我的门楣。异人讥讽道:“你姑且先擦亮你自己的门楣,然后再来管我的闲事吧。”吕不韦镇定自若,面含微笑,不急不慢地说道:“小人的门楣恐怕还要待阁下的门楣粉刷一新后……呵呵,或许才能有些光亮。”


异人听出此言背后另有隐情,或许他果有良策妙计,能助我咸鱼翻身?于是异人为吕不韦看座,与其深谈。吕不韦见异人转变态度,待之以礼,暗暗思忖:这位公子也是受够了落魄生活,有病乱投医了。吕不韦更来了精神,他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如今秦王已经老迈,令尊安国君即将继位。公子如果不能成为将来的秦国太子,恐怕您就要在邯郸这座凄冷的馆驿终老余生。而一旦秦国对赵开战,秦国铁骑铺天盖地而来,赵王必然大怒,到那时,第一个身首异处的又会是谁呢?”


“唉!”异人一声长叹,“此话不假,但我现在作为人质在赵国,好似笼中之鸟插翅难逃,该怎么办呢?”


吕不韦再次进言:“我曾经听秦国的朋友说,令尊大人非常宠信华阳夫人。而华阳夫人没有为令尊大人生下子嗣,如果公子您能够拜在华阳夫人的膝下,获得她的欢心和信任,到那时被立为太子还不是顺理成章的事吗?”


“我困在邯郸,连自身性命都朝不保夕,又拿什么来讨华阳夫人的欢心呢?”异人不住地唉声叹气。


吕不韦马上拍着胸脯说:“我吕不韦虽然是个低贱的商贾,但这么多年苦心经营,也积累下一些钱财,我愿为您倾家荡产,西去秦国游说华阳夫人。”


异人被感动得声泪俱下,连连向吕不韦行礼,承诺道:“一切听先生吩咐,若果然能有那天,我的秦国就是先生的秦国!”


就这样,吕不韦凭借几句承诺购买到了异人这支长线潜力股。吕不韦在邯郸纳了一个美妾,名叫赵姬。此时的赵姬刚刚怀孕。吕不韦又有了更大的计划,他对赵姬说,希望她接近异人,将肚中的吕氏骨肉移花接木为秦国的王家血统。在商人妇与王妃甚至是太后之间,如何取舍,赵姬心里自然清楚,于是二人一拍即合。


一日,吕不韦邀异人饮酒。待到异人已有半醉半醒之时,赵姬盛妆出来劝酒。异人一见赵姬花容月貌便有些魂不守舍。而吕不韦偏偏此时不胜酒力,打起盹来。见有此机会,异人借着酒劲,胆子逐渐变大,伸手扯拽赵姬的衣袖。赵姬也慢慢靠到异人的怀里。就在此时,吕不韦却突然醒来,见状怒不可遏:“我为公子每日殚精竭虑,而公子您还身陷险境就如此荒淫,将来果真做了太子甚至秦王,您眼里还能有我吗?”说着,吕不韦猛地一掸袍袖:“异人公子您太令我失望了,我看还是尽早送客吧!”


秦始皇:征服者与探险家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篆书中“秦”字的写法是两只手拿着杵在捣米,表现了“秦”这个地方土地肥沃,适合耕种。


异人一见自己的“投资人”要“撤资”,这将意味着自己翻身无望,他已经顾不得自己王孙的体面,伏倒在地连连求饶。不料吕不韦又突然转变了态度,赶忙拉起异人,道:“我吕不韦对公子忠心耿耿,公子喜爱赵姬,何不直言相告,今日宴后,我派一辆轻车,将赵姬送到馆驿如何?”异人开始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当他确认吕不韦所说并非试探他的话之后,真是欣喜若狂,连忙再次向吕不韦叩首:“异人身在邯郸为人质,整日担惊受怕,加上客馆冷寂,因而想求得赵姬相伴左右,先生若能割爱,异人日后必肝脑涂地相报。”吕不韦沉思半晌,要求异人答应两个条件:其一,若异人以后能够回到秦国被立为太子,要册封赵姬为正夫人;其二,若赵姬以后生子,需立此子为太子。异人满口答应。


转眼八个月有余,赵姬生下一子。异人姓嬴,又因孩子生日是正月元旦,“正”与“政”同音,便为此子取名为嬴政。他便是日后横扫六国的秦始皇。


这就是关于秦始皇身世的传说。不过,这个故事虽然史籍中多有记载,但真实性已是无从考证。究竟是确有其事还是后人为了污蔑秦始皇而杜撰,这恐怕是一个千古之谜了。


多知道点


秦国起源


秦王的祖先是一个叫伯翳(yì)的人。他因为善于豢养牲畜而得到舜帝的赏识。周朝时,伯翳的后代中有一个叫非子的人,他继承了祖先的技艺,善于养马,把周孝王的马养得膘肥体壮,还繁殖了好多小马。周孝王很高兴,就将渭河流域一片水草丰美的地区(今陕西宝鸡一带),赏赐给非子,让他世代为周朝王室养马。非子的子孙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逐渐形成秦国,到嬴政出生的时候,秦国已经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


秦始皇:征服者与探险家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图为泾河与渭河的交汇处。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泾河是渭河的支流,泾河水清,渭河水浑,泾河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成语“泾渭分明”即源于此,用来比喻界限清楚,是非分明。

小跟屁虫变秦王


邯郸,战国时期赵国都城。


邯郸城中,有一片相连的高台宫殿,原是赵武灵王检阅军队和观赏歌舞的地方,被称作丛台。


丛台以南,就是邯郸百姓居住的寻常巷陌。


公元前258年的一个深夜,一阵幼儿的啼哭划破了这片小巷子的宁静。


“快让孩子别哭了。”一个青年男子焦急地低声命令。在他面前的是一名美貌的少妇,怀中抱着一个两岁多的幼儿。“异人公子,我们快上路吧,再不走就来不及了。”一个中年人在青年男子旁边催促着。


这个中年人正是吕不韦。原来吕不韦西去秦国为异人游说。终于说服了华阳夫人认异人做了儿子。经过华阳夫人的努力,异人被安国君立为继承人。随后吕不韦回到邯郸,继续为异人活动,争取赵国能释放异人回国。这时秦赵两国关系日趋紧张,战争阴云密布。赵王认为如果放异人回国,有可能缓和两国的关系,于是同意送异人回国。但万万没有想到,就在这时,秦国派上将王齮(yǐ)围攻邯郸。赵王恼羞成怒,改变了主意,想杀死异人出气。才有了吕不韦和异人深夜逃亡的这一幕。


秦始皇:征服者与探险家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位于河北省邯郸市的武灵丛台,据说是战国赵武灵王练兵的地方。


吕不韦拿出黄金,把赵国南门守城军将贿赂了一个遍。对守城将士说自己是来邯郸经商的客商,不幸在咸阳赶上战火,想回老家避难,希望行个方便。守城将士一听是个商人,就没往心里去,何况又有金子在一旁“说话”,乐得行这个方便,答应放吕不韦一行出城。异人改头换面,装作吕不韦家人混出南门,一溜烟回到咸阳。二人到咸阳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拜见华阳夫人。华阳夫人娘家在楚国,吕不韦特意让异人换上楚国人的服装,以表示对夫人的敬仰。华阳夫人一见眼前这个宝贝儿子如此孝顺,居然换上了楚国人的衣服,喜出望外,索性赐给异人一个新名字——子楚。


吕不韦二人逃走后,赵姬带着两岁多的嬴政逃回了娘家。赵姬娘家是邯郸城中有名的富豪,娘家人将母子二人庇护起来。赵国面对这孤儿寡母,也没有为难她们。


在当时战国七雄的都城中,齐国都城太靠东了,楚国都城太靠南了,秦国都城太靠西了,燕国都城太靠北了。而邯郸处在中原腹地,四通八达,是当时天下闻名的“时尚之都”,甚至邯郸人走路都有人要学。有一则成语叫“邯郸学步”,讲的是一个燕国人来到邯郸,他看邯郸的一切都那么新鲜时尚,就连邯郸人走路的姿势都是那样优美,于是他就学邯郸人走路,结果不但没有学会,反而连自己原来走路的方式都忘记了,只好爬着回国了。


这虽然是个笑话,但也反映了邯郸引领天下风尚的地位。当时的邯郸,云集了各国的大人物、大学者、大商人。从小生长在这样的环境,嬴政见多识广,有了比同龄孩子丰富得多的知识和阅历。而作为逃跑后的秦国人质留在敌国的孩子,他甚至不如一个雨天在别家屋檐下躲雨的路人。嬴政活得小心翼翼,稍不留神就要受人欺负甚至有生命危险。这也养成了嬴政隐忍、阴险、猜忌的性格。


具有同样身份和境遇的人是最有共同语言的。与嬴政身份类似的人,就是那些诸侯国派往赵国的人质们。其中有一个燕国派来的人质,姓姬名丹。因为是燕国的太子,人称燕丹或太子丹。燕丹已经是燕国的太子,而嬴政只是秦国太子的一个孙子而已,地位差距较大,加上燕丹比嬴政年长几岁,嬴政理所当然地成了这个大哥哥的“跟屁虫”。燕丹对嬴政很照顾,他们成了要好的朋友。


嬴政以为可以一直跟在燕丹的背后,默默度过自己的童年。不想在他九岁(前251)的一天,一则爆炸性的消息传到邯郸——在位五十六年的秦昭王,驾崩了。嬴政的祖父安国君做了秦王。赵国希望与新任秦王缓和关系,为表示诚意,允许赵姬母子回国。九岁的嬴政辞别了朝夕相处的伙伴,同母亲一起被侍卫护送着来到咸阳。对于嬴政来讲,咸阳是一个陌生的故乡,秦王是一位从未见过面的祖父。这位新来的小王孙,并没有意识到,从此刻起,自己的政治生命之车驶入了快车道。


安国君没有做秦王的福分,过了一年的守孝期,正式加冕仅仅三天,就暴病身亡了。子楚(即异人)顺理成章地继承了秦国王位。子楚即位后,不忘旧恩,对吕不韦的所有许诺都一一兑现。他尊奉华阳夫人为华阳太后,并立赵姬所生的儿子嬴政为太子,拜吕不韦为相国,封文信侯,执掌朝政大权。而子楚在位也仅仅三年,就在三十五岁的壮年去世了。


公元前247年,年仅十三岁的嬴政即位成为秦王。嬴政也许想过自己将来有一天会成为秦王,但绝没想到这一天来得这么快。这个坐在咸阳宫高高的大殿上,接受文武百官朝贺的十三岁孩子,在恍惚间被历史莫名其妙地推到了一个他从来不曾准备过的位置。要知道四年前,他还是邯郸城里那个可有可无的“跟屁虫”。望着大殿外雄伟壮丽的咸阳城,嬴政一下子长大了。


多知道点


原来是一家


赵国国王与秦国国王本是一家,都是伯翳的后代,原本都姓嬴。伯翳的后代中有一个叫造父的人,他是周穆王的“司机”,专门为周穆王赶马车。周穆王特别喜爱游山玩水,造父赶马车的技术很高超,周穆王坐在车里面又快又稳。于是造父得到封赏,被周穆王封到赵城(今山西省赵城县),其子孙后代因而就姓赵了。由于嬴赵一家,嬴政在邯郸的时候也被称为赵政。

慧眼识甘罗


十三岁的嬴政做了秦王,而不久后,这位小秦王又任用了一个年仅十二岁的小孩子做了上卿。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秦王子楚去世时嬴政年纪还小,子楚就将秦国的军政大权交给了吕不韦,并要求嬴政今后像对待父亲一样对待吕不韦。吕不韦成了秦国最有权势的人。他的封地在河间,这个地方和赵国接壤,吕不韦想扩大自己的地盘,就得想办法占领赵国更多的土地。于是他就劝说嬴政联合燕国攻打赵国。


嬴政想派一个叫张唐的大臣去联合燕国。张唐很为难,他对嬴政说:“我曾经带兵攻打过赵国,赵王恨我入骨,曾放出话去,谁要逮住张唐,就赏他百里方圆的土地。大王现在让我出使燕国,途中必定经过赵国。这不是让我去送死吗?”嬴政听张唐说得有理,也不知如何是好。


这一天,吕不韦喜笑颜开地跑到咸阳宫,告诉嬴政,张唐答应出使燕国了。嬴政很好奇,问吕不韦是怎么说服张唐的,吕不韦说:“臣家里有一个年仅十二岁的小门客,叫甘罗。他的祖父就是甘茂。”


“甘茂我知道,他不是秦国以前的丞相吗?由于总有人说他的坏话,他怕有一天会因此获罪,就逃亡到其他国家去了。”嬴政马上搭茬,他年纪虽小,却勤奋地学习国家大事,对秦国的历史非常了解。


“是啊,甘茂虽然走了,他的家人还留在秦国。我寻访到了甘罗,将他收留在府中。甘罗知道了我想劝说张唐出使燕国,就主动请求自己去试试,他来到张唐府上,果然三言两语就说服张唐同意到燕国去了。”


嬴政觉得好奇,一个十二岁的孩子居然有这样的辩才,立即传旨召甘罗进宫。甘罗上了大殿,嬴政一看果然是个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孩子。嬴政赐座给甘罗,两个少年促膝而谈。嬴政说:“甘罗你快说说,你一个小孩子是怎么说服张唐的。”


“大王,张唐惧怕的不是我一个小孩子,而是咱们的相国大人。”甘罗回答说:“我对张唐说,你还记得当年武安君白起吧。你和白起相比,谁的功劳更大呢?”


嬴政迫不及待地替甘罗说:“他张唐怎么能和白起相比?”


“是啊。白起立下了那么大的功劳,就因为不愿意听从当时相国范雎的命令去攻打赵国,就被范雎赐死了。现在吕相国的权势大过当年的范雎,而你又远不及白起的功劳大,你居然敢不遵从吕相国的命令,这不是自寻死路吗?你觉得去燕国途经赵国危险,我看你在咸阳更危险。我这样一说,张唐就同意去燕国了。”


“哈哈,”甘罗几句话说得嬴政拍掌大笑,“甘罗,想不到你小小年纪,能有这样的才华,我要重重封赏你。”


“大王不忙封赏,我还想去赵国走一趟。”


“哦,你要去赵国做什么?”


“我要去赵国为大王要来十几座城池。”


“什么?”嬴政瞪大了眼睛,心想甘罗这是在开什么玩笑,凭一张嘴就能要来十几座城池?嬴政很好奇,答应给甘罗车马钱粮,让他去试一试。


就这样,甘罗上路了。甘罗来到赵国,赵王听说秦国使臣驾到,不敢怠慢,他亲自到邯郸郊外迎候甘罗。赵王一看秦国使臣居然是个小孩子,不禁问:“请问贵使今年多大年纪?”


“外臣今年一十有二。”甘罗不慌不忙地回答。


“贵使年纪轻轻,来到敝国,是要为秦王说些什么吗?”


“外臣并非为秦王而来,而是为大王而来。”


“哦?此话怎讲?”


“大王可曾听说燕太子丹已经入秦联结秦国,秦国又派张唐联结燕国之事?”


“寡人已经有了耳闻。”


秦始皇:征服者与探险家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位于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柏梁镇甘罗庙前的甘罗古柏。甘罗庙前有柏树数棵,这棵古柏世传为汉柏,明代以后被定为鄢陵八景之一,被誉为“甘罗嘉树”。


“大王可能有所不知,秦燕两国互盟,是秦相国吕不韦一手推动的。其目的是想攻打赵国来扩大吕相国在河间一带的封地。这下秦赵两国难免一场恶战。到时燕国再从北方攻打赵国,大王必定腹背受敌。”


“那小先生要教寡人如何做呢?”赵王这两天正为秦燕两国结盟的事忧心忡忡,听甘罗这样一说,心中未免更加忧虑。


“大王不如直接赠送河间地区的五座城邑给秦国,请求秦国与燕国解除盟约。然后再攻打弱小的燕国,还愁得不到更多的城邑吗?”


赵王果然听了甘罗的建议,划出河间地区的五座城邑赠给秦国。随后,赵国转过头来进攻燕国,夺得上谷三十多座城邑。为结好秦国,赵国又将其中的十一座城邑让给秦国。这样一来,秦国不费一兵一卒,得到赵燕十六座城邑。


甘罗回到秦国,嬴政马上加封甘罗为上卿,并将甘茂原来的田地和房宅都赐给甘罗。这样一来,秦国得到了城邑,吕不韦扩大了封地,甘罗恢复了祖父的相位,可谓皆大欢喜。但高兴之余,一丝愁云却笼上了少年秦王的心头:吕不韦家中门客上万,一个小小的十二岁孩子居然就有这样的才华,而像张唐这样的大臣惧怕吕不韦的权势居然胜于惧怕敌国。如此下去,用不了几年,这秦国,还是寡人的吗?


多知道点


一字千金


吕不韦当了相国之后,想编辑一本书流传后世。他当时有三千门客,很多都是博学的人。书很快编好了,这就是有名的《吕氏春秋》。吕不韦命令把全文抄出,贴在咸阳的各个城门上,并发出布告:“谁能把书中的文字,增加一个,或减少一个,或者改动一个,赏千金。”布告贴出很久,都没有人来指出文章有什么可以改动的地方。其实不是这本书真的好到不能改变一个字,只不过是人们都畏惧吕不韦的权势,不愿意去自讨那个没趣罢了。


秦始皇:征服者与探险家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中华书局出版的《吕氏春秋》书影。这部书是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编撰的一部类似百科全书式的巨著。

智平叛乱


“大王,不好啦!有人要发动叛乱啦!”


“谁?这么大的胆子!”


“嫪毐,还有,还有太后……”


“果然是他们!”


公元前238年三月的一天,吕不韦慌慌张张跑进咸阳宫,给秦王嬴政带来了这一绝密消息。此时的嬴政已经二十岁了,早已不是一个懵懂的孩子,他身高八尺,弓背鸡胸,高鼻子,细长眼,说话略带哮喘,有些像豺狼的呜咽声,令人不寒而栗。


还有一个月,嬴政就要举行冠礼。按照规定,冠礼之后,他就是一个成年人了,可以亲自掌握秦国的政权。嬴政朝思暮想,期盼着这一天早点来到。偏偏这时候有人要发动叛乱,他怎么能不着急呢。


那么,嫪毐又是谁?他怎么有能力有胆量在这个时候发动叛乱?嬴政的母亲赵太后又怎么会参与叛乱反对自己的亲生儿子呢?


原来嬴政刚刚做秦王的时候,赵太后还很年轻。终日在后宫之中,内心很苦闷。她就和以前的老情人吕不韦混在了一起。嬴政渐渐长大,吕不韦担心这种不正常关系会被嬴政觉察,他就想给自己找一个替身,代替自己在宫中伺候太后。吕不韦为此事可是下了工夫,终于发现了一个合适的人选——嫪毐。此人本来只是咸阳街头的一个市井之徒,但他面容俊秀、身强力壮,又很会用花言巧语讨好别人。


吕不韦将嫪毐假扮成太监,送入宫中。嫪毐年轻力壮又很会来事,很快得到太后的宠爱。后来,赵太后居然怀孕了,她觉得在宫中多有不便,就欺骗嬴政说太后寝宫风水不好,应当搬离。既然是母亲的意思,嬴政哪敢违背呢?赵太后一行搬到了远离咸阳的雍城离宫。这里天高皇帝远,二人更加有恃无恐。没过几年,赵太后居然和嫪毐一连生下两个私生子。而嫪毐也以秦王的继父自居。


就在不久前,有几个大臣跑到宫中向嬴政密奏:“那个嫪毐太不像话了,前几天他和我们喝酒,喝醉之后,我们有几句话说得不中听,大王猜嫪毐怎么说?”


“怎么说?”


“嫪毐瞪着眼睛拧着眉大吼道:‘你们居然敢和我对抗,你们知道我是谁吗?我是当今秦王的继父,你们好大的胆子!’”


“岂有此理!你们先下去吧,此事寡人自有主张。”


大臣们走后,嬴政气得直哆嗦。他虽然年纪不大,但很会注意观察大臣的一举一动,在嫪毐的身边也安插了亲信。嬴政对嫪毐的专横跋扈早有觉察,也知道母亲和嫪毐生下了两个孩子,但他一来没有亲政,二来碍于母亲的面子,也就隐忍了。


此事没过去多久,嬴政安排在嫪毐身边的亲信回宫报告,说嫪毐知道自己酒后失言,大王发了脾气,他要来个“先下手为强”,准备趁大王离开咸阳宫举行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再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