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云传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书名:蒋云传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
作者:《蒋云传》编写组著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12-01
书籍编号:30446080
ISBN:9787214216427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64120
版次:
所属分类:人物传记-军政领袖
版权信息
书名:蒋云传
作者:《蒋云传》编写组
ISBN:9787214216427
版权所有 · 侵权必究
引子
江阴滨江近海,素有“江海门户”“锁江要塞”之称,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奔腾不息的长江大潮,孕育了一代又一代英雄豪杰。这里民风淳朴,民性刚强,富有反侵略、反压迫的光荣传统。东晋名将祖逖曾在江阴闻鸡起舞,招募2000兵勇挥师北伐。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和岳飞也曾在江阴屯守。明代嘉靖年间,倭寇侵扰,江阴军民同仇敌忾,奋起抗击,予敌重创。明弘光元年(1645),江阴人民抗御进犯清兵,坚守孤城81天。第一次鸦片战争末期,英国侵略者的军舰溯江西上经过江阴时,江阴人民勇敢阻挡英军上岸,并对入侵内河的英国舢板船“聚众逐之”,用锄头、钉耙当武器,击毙英军数十人。1864年,江阴民众配合太平军在境内一举歼灭曾经耀武扬威的洋枪队八百“常胜军”。
中国共产党诞生后,在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斗争中,江阴的仁人志士和广大民众前仆后继,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光辉诗篇。在雨花台革命烈士纪念馆,陈列有三位江阴籍烈士的事迹。其中先烈之一是本书传主蒋云。蒋云,原名陈叔文,出生于江苏江阴县,1927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曾经两次担任中共江阴县委书记,领导参与过五次影响深远的农民暴动,并作为全国84名正式代表之一赴苏联莫斯科出席中共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蒋云和他的战友朱松寿是江阴最早参加中共全国代表大会的优秀党员。回国后,蒋云先后担任中共江苏省委巡视员、徐海蚌特委书记、江苏省委候补委员和江南省委组织委员会负责人、外县工作委员会主任,兼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七军军长等要职,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1931年5月,蒋云受到王明“左”倾教条主义迫害而被撤销党内所有职务,12月不幸被捕。1932年冬,蒋云被国民党特务残忍地秘密杀害。他的遗体被埋藏在冰冷的地下无人知晓,而他那炽热的忠魂却时常萦绕在江阴人民心中。在蒋云牺牲59年后的1991年12月28日,江苏省民政厅根据江阴市委、市政府的请示,作出《关于追认蒋云同志为革命烈士的批复》,恢复了蒋云大义凛然、视死如归、铮铮铁骨的英雄本色。这位曾经“无坟墓、无碑文、无遗产、无后嗣、无传记”的革命烈士,终于展现在世人眼前。从此,在落花如雨的雨花台,总有人在倾听这一首感天动地、催人泪下的悲壮诗篇……
苏南素为鱼米乡 军阀统治民遭殃
饥寒交迫难度日 壮士举旗敌恐惶
追逐理想投身革命
1903年,地处江尾海头的江苏江阴县云亭乡一个叫陈家仓(1957年9月划归周庄镇)的村子里,医术精湛的中医陈继轩的第六个儿子诞生了。父亲陈继轩给孩子起名陈叔文,字宇中(陈叔文参加革命后,曾用过化名蒋云、蒋雄、姜志行等)。陈叔文少年时在云亭高等小学读书。他学习非常刻苦,虽然家离学校很远,但这阻挡不了他求学的欲望。有时两只脚被鞋磨破了,血迹斑斑,他仍然忍着疼痛,按时到校,从不缺课。在艰难困苦中,陈叔文发愤读书,各科学习成绩都很好。他还练就了一手好书法,不仅毛笔字写得苍劲有力,钢笔字也写得清秀潇洒。这为他后来开展党的宣传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学校读书时,陈叔文发现他的同桌家里很贫困,常常带不起午饭,就把自己带的午餐分给他一起吃。尽管自己吃不饱,但陈叔文很开心,觉得做了件好事。后来他了解到,同桌的父母都是勤劳朴实的农民,终日起早贪黑地劳作,很是辛苦。可让他疑惑的是,如此勤快肯干为什么还是无法改变贫穷的命运呢?后来他进一步了解到,学校里像同桌一样家境贫困的同学很多。怎样才能让大家都过上丰衣足食的日子呢?面对这个问题,在学习上善于破解难题的陈叔文却百思不得其解。他常常仰望天空,渴望找到一个正确的答案。
蒋云
求知欲极强的陈叔文不仅用心学好各门功课,而且特别爱读课外书。他有一位比他年长12岁的同乡叫刘半农,在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当编辑,另一名在北京大学读书的同乡奚佐尧,经常把《新青年》等进步书刊寄回家乡给朋友们分享,使他较早地接触到进步思想的火花。高小毕业后,母亲劝他继承父业,做一名中医,为乡亲解除病痛,自己也可以图个温饱。可是陈叔文看到当时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积贫积弱,就抱着读书救国的念头,想通过学习西方的科学知识,使自己的祖国富强起来。于是他继续发愤读书。
一条小路曲曲弯弯又漫长,为求真理迈开双腿离家乡。1923年,陈叔文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苏州工业专科学校,期待找到振兴国家的良方,学会拯救百姓于水火的本领。让他感到幸运的是,1924年7月开始,共产党员叶天底在苏州工专团结一批追求进步的青年知识分子,发展了一批社会主义青年团员和共产党员。陈叔文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结识了一批进步师生,阅读了《共产党宣言》等书籍,进一步受到革命理论和进步思想的熏陶。渐渐地,他觉得读书救国的路子走不通,只有起来闹革命,才能拯救自己垂危的祖国。1925年5月30日,上海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江阴各界进行联合抗议声援,并进行捐款。6月30日,各界联合会召集5000余人,在公共体育场公祭五卅惨案遇难烈士。体育场中设立祭案,供奉诸位烈士灵位,门口悬挽联一幅,上书“歌斯哭斯匹夫有责,剑及履及与子同仇”。中国孤星社宣传部部长张庆孚(江阴城内南街人,192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登台演讲,泪随声下,悲壮激昂,人们听后饮泣不已。这时,在家探亲的陈叔文和五哥陈叔璇一起参加了这次活动。江阴人民反帝爱国的热情在22岁的陈叔文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使他一颗本就充满革命情怀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返回学校后,他就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初步确立了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崇高理想。
1925年秋,陈叔文从苏州工专毕业。那时,他在家人眼里是一个老成持重的才子。他身材魁伟,举止文雅,目光深邃,十分帅气,不仅化工专业知识扎实,而且诗词乐赋、算术体育也很在行,一副典型的中国知识分子的模样。学校以优秀人才的名义推荐他到上海泰康食品公司当工程师,每月可挣45块大洋。如果想图个人安乐,这对一个初出茅庐的学生来说,简直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因为当时一般教员月薪只有15块大洋。而陈叔文却不这样想,他内心萌生出一种大胆的想法:要让广大民众都能有个温饱,过上幸福生活。他决定努力寻找救国之良策,使劳苦大众耕者有其田。于是他作出了一个让许多人匪夷所思的抉择:放弃高薪就业机会,全心投身革命救国。
正当他的母亲在家喜出望外地夸奖小儿子有出息、家中有了依靠的时候,陈叔文却没有去上海,而是返回乡下老家,给比他年长三岁的五哥陈叔璇当帮手。那时,陈叔璇在家乡搞农民运动风生水起,工作很忙。陈叔文为了更好地接触农民、更多地了解农民,一面在暗中帮忙,给哥哥站岗放哨、传递情报;一面还不辞辛苦地和农民一起下田劳作,时间长了,农民兄弟都亲切地叫他“陈老六”,称他的哥哥陈叔璇“陈老五”。有一天,家里人看见他穿了一身新衣服出门,回家却是一身又脏又破的烂衣裤,很是不解。哥哥陈老五问他这是怎么一回事,他说,一位朋友衣裤破了没得换,所以把自己的衣裤给朋友换了。
“好样的,兄弟!”陈老五拍了拍他的肩膀赞许地说,“你真的变成农民心中的陈老六了!”
在和农民兄弟一起劳作的日子里,陈叔文看到了劳动人民的疾苦:陈家仓附近有定山、敔山和绮山,旱年山坡上的粮田要经人力水车六七度车才能灌上水,一亩只能收获几升米;遇到暴雨天气,低田就受涝灾,甚至颗粒无收。加上军阀、地主的压迫,穷苦人当牛做马,愤愤不平,但没有任何出路。陈叔文开始认识到:只有革命,才能够改变这种状况。
紧随先贤坚定信念
在大革命风起云涌的1925年到1926年,陈叔文的家乡发生了一起轰动城乡的事件。
陈叔文用过的算盘(现陈列于雨花烈士纪念馆)
江阴县虽说地处鱼米之乡,可那时正在军阀孙传芳的黑暗统治下,水深火热,民不聊生。精通算术的陈叔文用算盘算了一笔账:全县占总人口不到10%的地主、富农,却占有70%的土地。这种不合理的土地占有状况,使广大农民不得不租种地主的土地而深受沉重的剥削。农民向地主租种土地,至大小熟登场后,每亩要缴租八斗米、三斗麦,占年收获量的五成以上。1925年,江南大旱,农户十有八九到了断粮的地步,许多人家两天才能吃一顿番芋充饥。这年秋天,离陈叔文家40余公里远的江阴县顾山镇周东庄有一位留学归来的共产党员周水平实在看不下去了,就组织佃农成立“佃户合作自救会”,反对为富不仁的劣绅大地主压迫,一致要求减租。军阀孙传芳得到30多个土豪劣绅的报告,就将“佃户合作自救会”驱散,并把周水平逮捕。1926年1月17日凌晨,孙传芳竟然下令将周水平在江阴城内市桥西堍公开斩首,还把头颅悬挂在县署的照壁上示众三天,残酷地镇压了这场农民要求减租的运动。
生性沉稳的陈叔文获悉周水平被用废止多年的斩首酷刑杀害的消息后勃然大怒。当周水平的灵柩运回顾山时,他面对白色恐怖毫不畏惧,和农民们一起前往悼念。他感到很悲愤:“周先生是一个读书人,家境也不错,但他也站出来领头造反,可见这个社会黑暗到何种地步!周先生是革命的先驱,他是为广大民众而死的,我们一定要给他报仇!”
周水平
其实,之前在周水平搞农民运动时,陈叔文就把他当作自己学习的榜样,又因为其五哥陈叔璇参与了周水平等创办的进步刊物《星光》的工作,于是自己也想做他的追随者,没想到他这么快就牺牲了。陈叔文想凭自己虽微弱但坚定的力量,在黑暗中撕开一个裂口,寻得一丝光明。当他把要为周水平报仇的想法告诉五哥的时候,陈叔璇对他说:“1911年冬天,江阴的百姓也和现在一样穷困潦倒,日子过不下去。周水平老家顾山有个叫郭用康的好汉,带着年轻的儿子揭竿而起,造土豪劣绅的反。可是那时没有共产党领导,群众自发的斗争很快失败了。而现在的情况就不同了,有共产党组织发动群众起来斗争,虽然困难重重,但革命一定会取得最后胜利!”说到共产党,陈叔文心里一阵激动。他悄悄地问五哥:“你是共产党员吗?假如你是,我一定永远跟着你干!哪怕像周水平那样被砍头,也无怨无悔!”
德才兼备秘密入党
一天晚饭后,月明星稀,天气晴朗,一阵清脆的琵琶声从打谷场上传来。人们循声走近一看,原来是“身通六艺”的陈家老六在弹琵琶。那音律跌宕起伏,引得乡亲聚来倾听。有懂音乐的人说,他弹的是《十面埋伏》。尽管围拢的人越来越多,但除了弹拨音外,四周鸦雀无声,一片寂静。正当大家听得如痴如醉的关头,乐声戛然而止。陈叔文站起身来说:“乡亲们,大家听我弹过琵琶,再听我讲个故事好不好?”乡亲们齐声说:“好!”接下来,陈叔文就亮开喉咙,大声演讲。他从周水平为何要搞农民运动,讲到他为何会被杀害;从军阀的残暴统治,讲到当下社会的黑暗和不公……他讲的都是大家亲眼目睹的事实,里面包含着深刻的道理。他还把乡亲们一年四季遭受的苦难,用说唱的方式唱出来:
周水平等创办的进步刊物《星光》
六月长工六月天,穷人煮粥度荒年,
老板碗头插得筷,长工碗里划得船,
走起路来肚里响,做起活来两脚软。
八月长工八月天,老板谷堆堆上天,
好谷倒进谷仓里,烂谷把我抵工钱,
一年辛苦付流水,结果没吃又没穿。
腊月长工腊月天,长工算账回家转,
过路阿哥莫笑我,穷人辈辈受熬煎,
一斗烂谷一乘耙,背捆稻草铺床眠。
想起长工真可怜……
乡亲们听得义愤填膺,满肚子怒气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打倒军阀!”“打倒土豪劣绅!”“为周先生报仇!”的口号声此起彼伏。
陈叔文生动的演说犹如山鸣谷应,很快被他的妈妈知道了。他的妈妈闻声赶来,哭着、喊着把儿子拖回家。她担心地说:“儿子啊,你这样做对我们陈家有什么好处啊?你要给陈家惹杀身之祸啊!这是要砍脑袋的啊!你父亲得伤寒病死了,老大和老四也生病死了,我不能再失去儿子了啊……”性格倔强的陈老六虽孝顺但不听娘劝,他深知忠孝不能两全的道理,继续找机会、想办法,发动群众起来与不合理的黑暗社会抗争。
对于陈家老六的举动,陈老五的想法却与母亲相反。他看在眼里,喜在心头,为弟弟有这样进步的思想而高兴。
陈叔文的五哥陈叔璇1925年春在无锡西河头杨氏艺芳小学当教师时,就经革命先驱侯绍裘、肖楚女两人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年5月16日,中共江阴支部委员会在陈叔文的母校云亭高等小学成立,受中共上海地方执行委员会领导,是上海地委外埠10个党支部之一。支部书记是孙逊群(又名孙选,公开身份是云亭小学教师)。陈叔璇对弟弟陈叔文进行了长期、认真的考察,发现他不仅有崇高理想,而且意志坚强;不仅机智勇敢,而且沉着冷静,工作能力甚至超过自己。于是他决定向党支部推荐介绍陈叔文加入组织。
又一个春天到了,灿烂的阳光正在驱逐着大地的严寒,陈叔璇告知陈叔文,经过组织的考验,他已被批准入党。陈叔文实现了自己最大的愿望,顿时感到热血沸腾,周身热流涌动,仿佛一切都被理想的光辉照得透亮,情不自禁地与兄长紧紧拥抱。一对同胞兄弟,升华为生死与共的亲密战友,在革命真理的召唤下,在危机四伏的环境中,两颗心紧密联系在一起。陈叔文斩钉截铁地对哥哥说:“从今以后,无论前程多么艰难,我都不会退却,会把一切都献给党!你们信得过我吗?”陈叔璇信赖地回答:“我们大家都相信你!”
一个夜深人静的夜晚,在云亭高等小学的一间屋子里,一盏油灯格外明亮,党支部为陈叔文举行了庄严的入党宣誓仪式。因为中共江阴支部书记孙逊群的公开身份是这所学校的骨干教师,学校里不少人在他的影响下思想进步,所以这里成了党支部活动的据点。江阴支部的成立会议,也曾在这里秘密召开。陈叔文面对鲜红的党旗,凝视着旗上用锤子和镰刀组成的党徽,把握成拳头的右手举过肩膀,向党发出了酝酿已久的铿锵誓言:“努力革命,阶级斗争;服从组织,牺牲个人;严守秘密,永不叛党!”
从此,陈叔文更加坚定地在充满危险的革命征途上积极为党工作,像一名骁勇的骑士,在荆棘与坎坷、猛兽与陷阱密布的荒野之旅中,义无反顾地朝着理想的明灯飞奔。为了避免亲友们受到牵连,他开始用化名——蒋云进行革命工作。
党的光辉照征程 关键时刻负重任
齐心合力建农会 团结农友报仇恨
培训骨干初露锋芒
孙逊群
1926年4月,中共江阴支部改称中共江阴独立支部,是中共上海区委所属的15个独立支部之一。书记仍由孙逊群担任。当月,孙逊群被中共上海区委推荐到毛泽东主持的广州第六期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临行时,他语重心长地对蒋云说:“老六啊,江阴是农运搞得比较早的地方,秋天我就回来。我不在江阴的这段时间,你要协助老五把农民运动搞下去,要多培养一些农运工作的领头人。同时还要注意,现在阶级斗争的形势很复杂,你的阿哥老五性格豪爽,共产党员的身份可能已被敌人察觉。而你要注意隐蔽自己的身份,不要轻易暴露,谨防敌人暗算,坚持长期斗争!\"23岁的蒋云牢记书记的教诲,朝思暮想如何搞好农运,着手培训农运骨干。
善于搜集全国各地农运消息的蒋云,对毛泽东、彭湃等共产党领导人在广州开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培养农运骨干力量的经验,已经有所了解。他联系江阴本地的情况,头脑中突然生出一个念头:在江阴也组织创办一个农运训练班,以实际行动迎接孙逊群回江阴。他把这个想法同五哥陈叔璇和志同道合的好友茅学勤等一商量,立刻得到大伙的赞同。
茅学勤是江阴县后塍镇人,比蒋云年长三岁,在苏州工专求学时曾购买了一次彩票,幸运地中了大奖,获得奖金3000元。得到此款后,他没有像其他中奖者那样吃喝玩乐,而是回家乡学田圩办起了一所小学,亲自担任教师。他同陈家兄弟相遇后一见如故,共同的革命理想使他们走到了一起,成为亲如手足的好友。提起创办农运训练班,茅学勤顿时觉得浑身是劲,立刻和陈家兄弟俩一起开展筹备工作。可是在那个动荡的年代,蒋介石的反革命面目日益暴露,国民党内部的右派势力心怀叵测,暗中和地方的土豪劣绅勾结,打压农民运动,监视革命者的行动。因此,想要找到一处合适而又隐蔽的地方开办训练班,还真不是一件容易事,可以说让蒋云等绞尽脑汁。正在一筹莫展之际,距离陈家仓东北半公里多的龙潭庵进入了他们的视线。
龙潭庵始建于清代乾隆中期,有五开间二进两侧厢,中间有大厅屋,正殿供奉观世音菩萨,左配殿供关圣帝君,右配殿塑地藏王,院内两棵古柏参天,郁郁葱葱。庵西一汪清水名龙潭池,庵便是以潭取名。龙潭庵周围树木茂盛,四周密布带刺的枸桔梨树,作为天然的围墙,环境幽深。庵后有大片松林,里面散布着许多坟墓,阴森恐怖,平时人迹罕至,是秘密集会和开展活动的好场所。晚上,党员们通知各村农运骨干及附近农运积极分子40余人到龙潭庵会合,由陈叔璇、蒋云和茅学勤等轮流上课。
蒋云把平时搜集到的毛泽东、肖楚女关于农民运动的理论和彭湃领导的海陆丰农民运动的经验编成理论教材,给大家进行宣传和讲解。陈叔璇因为是上海中国体操学校毕业的,又当过体育老师,就负责列队操练。农民们通过集中听课,开拓了眼界,提高了觉悟,训练的积极性很高。没有步枪,就用锄头、钉耙的竹柄当“武器”进行操练。从此,龙潭庵成了农运骨干的活动据点。
1926年9月,到广州去参加毛泽东主办的第六届农运讲习所的孙逊群回到江阴。他是受中共江浙区委任命,作为江苏省农运特派员,回乡领导农民运动的。看到蒋云等从事革命活动取得的成效,孙逊群感到非常满意。他立刻召集独立支部的党员和农运骨干开会,传达他4-9月在广州农运讲习所学习的情况。他兴奋地告诉大家:“我见到了全国的农运专家毛泽东,并且当面向他汇报了江阴的农运情况、周水平事迹和农民的生活疾苦。毛泽东说,江阴人民不怕死,只有团结奋斗,才有出路!他还说,现在需要大量既能‘上马杀贼’,又能下马作‘露布’(古代对公布文书的称谓),既能组织群众进行武装斗争,又能宣传群众投身革命的农民运动全才,必须具有不怕困难和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蒋云和同志们听了孙逊群的话,个个心情激动,人人摩拳擦掌,决心大干一场。独立支部决定,在放手发动群众的基础上,抓紧时间筹建农民协会,还推荐陈叔璇到中共江浙区委在上海大学内开办的农运训练班学习。陈叔璇在上海培训期间,不仅学习认真,而且团结培养同志,介绍和他一起参加训练的同乡王永根加入共产党。1926年冬天,他和王永根一起被省委任命为江苏省农运特派员,同回江阴组织开展农民运动。而蒋云,则在孙逊群、陈叔璇等党员的帮助下,在革命斗争中锤炼得更加成熟了。
关键时刻肩负重任
陈叔璇刚回江阴不久,共产党员侯绍裘领导的国民党省党部派江阴籍人士赵体贤,以省党部特派员身份抵达家乡,与孙逊群、陈叔璇和蒋云会合,着手整顿国民党江阴县党部,以便领导全县人民开展革命斗争。当时,江阴的国民党组织蛇龙掺杂,鱼目混珠。其中有破坏国共合作的右派,也有拥护共产党的左派。赵体贤为确保国民党江阴县党部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决定成立国民党江苏省党部特派员办公室。可是消息一传出,国民党右派就针对办公室主任的人选与国民党左派发生了激烈的争论。右派势力的头目祝兆同大肆活动,要让他的亲信祝平当主任。但德才兼备的蒋云,已经在革命活动中建立了很高的威望。赵体贤明察秋毫,立场坚定,听取了孙逊群和陈叔璇的建议,决定蒋云当主任。这个正确的决定,使江阴农民运动的领导权牢牢地掌握在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手中。从此,蒋云走上了江阴农运时期的重要领导岗位。
毛泽东同志发表在《向导》周刊上的调查报告《江浙农民的痛苦及其反抗运动》
蒋云担任国民党江苏省党部特派员办公室主任后,首先调整县党部,指定共产党员、周水平烈士的未婚妻夏静波任妇女部长,商业部长、青年部长也作了调整,从而使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力量占据主导地位。接着开展全县性的国民党员重新登记工作,并把重点放在农村,搞清了国民党各级组织的状况。蒋云还设法秘密征订到五份《向导》周刊,分发给党员干部和农运骨干传阅。当他看到毛泽东(署名润之)亲自撰写的《江浙农民的痛苦及其反抗运动》这篇文章时,受到了很大的鼓舞。因为文章高度褒扬了周水平在江阴领导的农民运动,体现了毛泽东对江阴农民运动的关注。蒋云在担任国民党江苏省党部特派员办公室主任期间,还同时分管中共党务工作。他在独立党支部的领导下,审时度势,运筹帷幄,努力把江阴的农民运动推向高潮。
组建农会迎北伐军
1927年早春二月,又是一个农民食不果腹的春荒时节。中共江阴独立支部为了帮助农民度春荒,秘密成立了江阴县农民协会,发动群众互助借粮,解决断粮农户的暂时困难。农协会员对地主进行说理斗争,令其捐出存米分给无粮户渡过难关。陈叔璇回老家陈家仓发动群众,组建村级农民协会。附近的章卿、马嘶等几十个乡纷纷响应,迅速形成星火燎原之势。各区、乡农民协会也相继成立。城乡各地到处张贴了蒋云夜以继日书写的“一切权力归农会!”“铲除贪官污吏!”“打倒土豪劣绅!”“土地回老家!”“实行耕者有其田”等宣传标语。农民协会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发动群众向农村封建势力展开斗争。他们捣毁厘卡(旧时征收苛捐杂税的基层机构),禁烟禁赌,解除部分土豪劣绅的武装。独立党支部趁热打铁,不失时机地成立了100多人的农民自卫军,并在励实中学和龙潭庵等地开办农民运动训练班,组织大家学习毛泽东撰写的《中国农民问题》《农民运动》等文章,介绍彭湃领导海丰农民运动取得的成果和经验,讲解《广东省农民协会章程及农民自卫军组织法》,让大家充分了解成立农会的目的、意义和工作方针。还进行军事训练,由陈叔璇等参加过上级培训的农运领导人指导农协会员和自卫军战士学习匍匐前进等作战技能。针对边远乡镇的农运骨干,还在南薛家巷举办了三期讲习班,每期集中培训十余天,每期培训四五十人,播下了许多革命的火种。
那时候北伐军节节胜利,1927年3月19日,盘踞在江阴城里的军阀孙传芳所属白宝山部仓皇渡江北去。县知事吴鹏先躲藏起来,后来也跑了。城里一片混乱。蒋云立刻书写印刷安民传单进行散发,安抚不明事由受到惊吓的群众。孙逊群、陈叔璇等党员干部带领茅学勤等农会骨干乘机关闭四面城门,在城头上扯起国民党党旗。从前线败退下来的孙传芳残部以为江阴已被北伐军占领,因而不敢进城骚扰,只得绕道而行。县农民协会乘势打开监狱,释放在押犯人,并收缴了县衙和城区四个警察分驻所及周庄、后塍等劣绅商团的枪支,农民自卫军发展到3000多人。这支农民军是由共产党组织领导的江阴第一支农民武装,完全控制了江阴县城的局势。
3月20日,中共江阴独立支部获悉从常州败退的一支孙传芳残部5000余名骑、步兵,窜至江阴县城西门外的夏港镇,向百姓勒索军饷20万元,就立刻派农民运动训练班骨干朱杏南,以国民党江阴县党部的名义找北伐军报告情况。蒋云在朱杏南临行时面授机宜:“与北伐军接上头后,务必请他们火速赶到江阴,并且打出‘为周水平烈士报仇’的旗号。这样,既能让北伐军更得江阴民心,又能给农民运动助威。”朱杏南领命后,连夜赶到武进焦溪,找到了北伐军,向他们转达了蒋云的建议。
果然,3月21日下午,国民革命军第十四军第一师在朱杏南的引领下,沿途高呼“为周水平烈士报仇”等口号,提前进入江阴城。孙传芳残部未等敲诈到20万元军饷就闻风而逃。蒋云书写了“江阴县农民协会、国民党江阴县党部欢迎北伐军”的大红横幅,并向各群众团体发出通知。孙逊群、陈叔璇、赵体贤等分别胸佩“江苏省农民运动特派员”和“国民党江苏省党部特派员”的红缎带,率领地方各界代表,列队在学院场门首迎接北伐军。接着,在蒋云与赵体贤、孙逊群等国共两党基层领导人的精心安排下,到公共体育场召开了有数千人参加的庆祝北伐胜利大会。会后还组织了浩浩荡荡的游行。
农会挂牌活动公开
1927年3月23日,蒋云等牢牢抓住北伐军进抵江阴的大好时机,经过紧锣密鼓的筹备,在君山大校场举行声势浩大的江阴县农民协会成立大会。来自城区的各界群众、中小学生、各乡农民代表和近郊农民共万余人参加。蒋云站在主席台上领头高呼口号。县农民协会的办公地点设在城区中街的关帝庙内。此时县农会的组织和活动正式公开。其后各区、乡农民协会相继公开挂牌。后塍区等农民协会也举行了成立大会。县农会发布蒋云起草的“禁止赌博、禁吸鸦片、禁演淫戏、禁宰耕牛、禁放高利贷”等布告。各地贫苦农民纷纷把欺压百姓的土豪劣绅扭送到农会处理,遇到纠纷都到农会来评理解决。城里银行、银庄支取钱款也须农会盖章才能生效。全县城乡呈现出“一切权力归农会”的新气象。蒋云还发挥自己精通音律的特长,用群众喜闻乐见的《五更小调》谱写了新民歌,在全县城乡广泛传唱,号召农民参加农会,团结起来闹革命。铿锵有力的《农会歌》,很快在江阴城乡唱响:
农民,联合起来啊!
黑天又黑地,受压数千年。
耐劳苦,忍饥寒,终年不空闲。
四六二租待付齐,衣食不周全。
要吃饭,要穿衣,想来好悲惨!
大家拿个好主意,快快来团结。
加入农协会,建立苏维埃,
铲除恶势力,实现分田地……
由于各项工作做得深入人心,县农民协会正式成立前后,中共江阴独立支部在江阴城乡实际上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