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传记 > 历史名人 > 丁道尔的故事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丁道尔的故事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丁道尔的故事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书名:丁道尔的故事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

作者:(荷)J.邦特(J.Bout),(荷)N.J.斯帕恩(N.J.Spaan),冬霞译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8-01

书籍编号:30452792

ISBN:9787512664364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137406

版次:1

所属分类:人物传记-历史名人

全书内容:

丁道尔的故事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作者简介

丁道尔的故事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J. 邦特(J. Bout)女士,荷兰当代作家,1934年出生,曾担任德文和宗教学教师。


N. J. 斯帕恩(N. J. Spaan)女士,荷兰当代作家。1945年出生,曾担任荷兰文和宗教学教师。


二人专注于16世纪英格兰和苏格兰历史的研究,并合作出版了三本儿童图书以及若干本成人图书,大多是讲述那个时期著名人物的真实故事。代表作有《丁道尔的故事》《马太·亨利小传》等。

丁道尔的故事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第一章 学生时代

丁道尔的故事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清晨六点,英格兰著名学府牛津大学的学生们穿行于校园中,冻得瑟瑟发抖。秋意渐浓,阴冷的薄雾笼罩着整个城市。


一群男孩站在角落里聊天。与往常一样,他们中叫布赖恩的男孩是主角儿。他手指着避风亭方向,说道:“兄弟们,看啊,他来了。他是我们班的。我从没见过像他那么用功的人,而且他记忆力超棒。”所有的目光都转向了一位正在大步穿过校园的学生。


“是他!”克莱顿附和道,“他写作强得出奇。我要是有他的一半儿就好了。”


孩子们都会意地笑了。他们太了解克莱顿了。


爱德华补充道:“只是写作而已?你简直可以叫他活字典。”此时,那个男孩径直朝他们走来。


“嗨,威廉,”克莱顿大声向他打招呼,“今天你起得真早啊!”


威廉·丁道尔点点头:“是啊,我五点就到教室了。”他把怀里的一摞(luò)书倒了一下手,又继续说道:“我还有三节课,要一直忙到十点了。”他用明亮的眼睛看着朋友们,问道:“你们是什么安排?”来不及等他们回答,他就转身走向莫德林堂——当时牛津大学的八栋建筑之一。威廉·丁道尔为接下来长达三个小时的课程做好了准备。


他走进大厅,观察了一下,房间空荡荡的,令人感到不舒服,高大的窗户装着百叶窗,铺着地砖的地板上散落着稻草;房间里非常昏暗阴冷。


一开始上课,威廉就不再顾及周围的环境了。教授枯燥乏味的声音并没有让他感到不耐烦。词语的含义让他着迷。它们像是流动的旋律飘荡在他周围。他喜欢学习语言。


语法、句式结构、词汇,全都难不倒他。字词交织成句子。他从很小的时候,就对此非常感兴趣。


******


威廉于1494年生于威尔士和英格兰交界处格洛斯特郡的一个小村庄。他家是小地主。


大约十三岁,他用“威廉·哈钦斯”的名字,申请到拉丁语学校学习。这个姓氏是他父亲为了在内战期间掩盖家庭行踪而取的。那时,他们不得不丢下财产,匆忙出逃。后来,他们又改回了本姓——“丁道尔”。1512年,威廉获得了学士学位,又攻读硕士课程,他希望1515年能拿到学位。


******


课程一堂接着一堂,一直上到十点钟。那时,单调的讲课声停止了。课间休息了!学生们长出一口气,雀跃而起。威廉也夹杂在人群中,走向食堂,那里有勉强果腹(1)的食物等着他们。


不久,威廉就在一张餐桌前坐下,桌上摆着面包和硬燕麦饼。他把自己的那片肉与三个朋友分享,他们大声抱怨着食物味同嚼蜡。


“哎,兄弟们,他们真应该用这燕麦饼喂马,”克莱顿大声说着,“它和老师讲的课一样,干涩无味。”


“喂马?它们会咯掉马的大牙。”一个瘦弱的男孩反驳。


吃完饭,他们继续上课。课程一直持续到下午五点吃晚饭的时间。晚餐也没比午饭好多少。


威廉用这个晚上的时间自习。他伏在一张高桌子上,聚精会神地读书。他对未来的理想是什么呢?他没什么想法。他只是对学习如饥似渴,特别是对学语言。


他也很清楚地感觉到国内不安的气氛与日俱增。教士们和罗马天主教的统治力量仍控制着百姓,但有一些事情正在酝酿,那是星星之火,但很快就会成燎原之势。


******


那时的学生生活困难艰苦。大多数学生要精打细算才能吃得饱。他们的教育费再加上食宿,开销实在不少。


在漫长的冬夜中,他们几乎没有任何采暖措施。为了节约烛火钱,他们都围坐在一根蜡烛旁。


他们用研讨和辩论的方式继续学习,辩论经常十分热烈。


******


“丁道尔去哪儿了?”爱德华问道。他没看到丁道尔。


“哦,他可能在自己的房间里。”


“小伙子们,我们去找他吧。快九点半了,是夜跑的时间了。”克莱顿说着就大步走向威廉的房间。威廉正在房间里专心学习希腊文。响亮的敲门声吓了他一跳。


克莱顿探进头来,说:“你和我们一起去吗?我们要出发了……”


“去,但是先让我……”


“什么都不许做!我们可不等你。我们都快冻僵了。”威廉迟疑地看着他们,心里仍然思索着如何翻译一个希腊词。随后,他坐直身。他已经忘了时间,惊讶地发现已经这么晚了。


他们平时会在晚上绕城跑半小时,要在上床前,暖暖身子。


威廉叹口气,放下羽毛笔,飞快地跑出去,追赶他们。男孩们在等他,于是全组的人都齐了。他们鱼贯而出,边跑边喘着气;全身的血脉都活动开了,这是他们的目标。


******


他们一回到房间,就径直上了自己的床。但是威廉还不想睡。他看到仍摆在书桌上的功课。他不知不觉地就再次沉浸到了古希腊文中。他太投入了,忘了时间。


他突然间长长出了一口气,并瞥(piē)了一眼表。已经是午夜了,此时,他才感到身体僵冷。威廉搓搓手,不仅是因为冷,也是因为他感到满足。


他静静地重复着最后一句话,不断忖(cǔn)度(2)。课业进展顺利,再有一年,他就能拿到硕士学位了。那是他的目标。到那时……他心满意足地爬上床。黎明在即。



(1) 果腹——填饱肚子。语出《庄子·逍遥游》。


(2) 忖度——意思是推测,揣度。

第二章 发现禁书

丁道尔的故事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在一心一意的学习中,时光悄然流逝。威廉用他宝贵的一点点钱买了蜡烛,这样他就可以学习到深夜。一年以后,也就是1515年,他结束了在牛津大学的课业,获得了硕士学位。


在他学业结束前三个月,他被按立为教士。这赋予了他在罗马天主教会讲道的资格,但是他在牛津期间,并未行使这个特权。


此时,新的前景摆在了他面前。硕士学位让他可以在大学研究神学,同时他也可以学习希伯来文。但是,他也受到教会严格指令的限制——罗马天主教会不允许学生阅读或研究《圣经》。他们要获得阅读《圣经》的许可,就需要先宣誓绝不会有任何与教会相左的观点。


******


年轻的威廉搬到了剑桥,在那里他可以获得神学上的指导。


在他离开牛津时,他已经成为极富才华的语言学家和卓越的学者。除了他的母语英语之外,他可以说流利的法语、德语、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此外,他精通希腊语和拉丁语。


到了剑桥,威廉进入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学生们住在与大学相邻的学生公寓。最受欢迎的一个地方是白马客栈。人们常看到他在白马客栈与同学们讨论交流。在那里,他交到了新朋友——与约翰·福瑞思和托马斯‧比尔尼建立了坚不可摧的友谊。


托马斯是三一学院的神学博士。他活在对自己罪的深刻认知中。有时候,对罪的认识那么猛烈地攻击他,让他不知所措。为此,他曾向一位教士求助,此人建议托马斯苦修。然而,这并没有带给他灵魂上的平安。


在学校的书店里,托马斯偶然发现了伊拉斯谟(1)的希腊文《新约圣经》。他惊呆了!这不是禁书吗?


神父们已经明确表示,对读此书的人要施以刑罚。他犹豫了,心里斗争着要不要不管三七二十一买下这本书。赞成的力量占了上风,他最终鼓足勇气,买了那本书。他打开书,正好就是保罗书信。他读到“‘基督耶稣降世,为要拯救罪人。’这话是可信的,是十分可佩服的。在罪人中我是个罪魁。”(提前1:15)这话深深地打动了他。

丁道尔的故事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就在那一刻,仿佛一束光照进了他饱受煎熬的心。那是他以前从未体会过的感受。他哭喊道:“我就像保罗一样,甚至比他更坏,是罪人中的罪魁。但是基督救罪人。我终于听到了救主的信息。”圣灵在托马斯心里大大作工,让他出死入生了。


后来他写道:“在我里面有那种说不出的安宁和慰藉,让我即便是腿断了,都可以喜乐地跳起来。”


从那以后,他的同事们就看到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托马斯。他朝气焕发,脸上流露出敬虔的神采。他的学生们注意到了这一点。托马斯·比尔尼博士行事谦卑,总是与人为善。


威廉和托马斯成了亲密的朋友。他们常常相互鼓励。


******


丁道尔的希腊文水平持续提高。除了著名的伊拉斯谟之外,在牛津还没有其他人研究希腊文这么长时间且乐此不疲。在他1514年离开牛津之后,他的影响力仍然持续了很长时间。


威廉密切关注他周围的学术圈子。他特别珍视学者之间的不同意见。他们的讨论充满了活力。他倾听他们的讨论,也了解了伊拉斯谟的作品。一个陌生的世界向他敞开。这也让他感到有些担心,因为他们的讨论中有许多对当时教会的批评。


******


一天晚上,威廉正在专心致志地学习。突然间,他的房门被推开,一位朋友走进来,并迅速地关上了门。


“威廉,我有点东西给你,”他神秘地轻声说道,“但是要小心!这是本禁书!”他边说边将书放到威廉的手中。那是本希腊文版的《新约圣经》。


威廉惊讶地看着他。“你怎么得到这书的?”


“是伊拉斯谟出版的。他一直刻苦研究,就是为了要得到最准确的《新约圣经》文本。我们现在有第一版希腊文的《新约圣经》了。要谨慎。下周到白马客栈,我们会讨论这本书。”说罢,同学又像来时那样,迅速地离开了。


威廉仔细查看着新得到的书——《新约圣经》!他快速地翻阅,书中的几句话击中了他的心。在经文旁边,伊拉斯谟加了边注,是对罗马天主教会的教导和做法的指责。伊拉斯谟只用了寥寥数语,就清楚地指出了天主教会的错谬。


那个晚上,他没再学习。这本倘(tǎng)来之书(2)的内容深深地抓住了他的心。他越读,越觉得不安。这给他的人生带来了巨大改变。一个未知的宝库向他打开了。他看清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假冒伪善。他们恶毒地隐藏了所有真理的源泉,他们有意要让百姓愚昧无知。


威廉一直读到深夜。他并没有读到有关主耶稣的母亲马利亚代祷的内容;没有任何用钱买宽恕的内容;没有告解,也没有当时教会所充斥的任何其他恶习;没有有关炼狱、敬拜圣徒或是凭行善得以进天国的内容。他浑身一阵战栗。他发现了罗马天主教教会何等谬(miù)误(3),罪恶何其深重。


他尝到了《圣经》话语中真理的滋味。那些话激励了他的灵魂。这是真道!他知道了此前闻所未闻的事——“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因为神差他的儿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救。”(约3:16-17)


他继续如饥似渴地读这些话语,每一个字都细细揣摩。它们无比甘甜。他真切体会到了谬误教导的苦涩。


他又读到“若不是蒙我父的恩赐,没有人能到我这里来。”(约6:65)看啊!不是藉着耶稣的母亲,不是藉着圣徒,也不是藉着任何其他中保。


******


伊拉斯谟以慷慨激昂的文字揭露了罗马教廷处在得罪神的境况之下。他在希腊文译本上的边注让真相完全大白。事情再清楚不过了,只是他未能触及他们罪恶的根源!


威廉·丁道尔体会到了事情的更深层面。这位著名的哲学家嘲讽地指出了问题所在,却未能提出解决之道。


******


让这位年轻的学者失望的是,在白马客栈的所有讨论也未能更加深入,没提出解决方案。威廉发现他们是为了辩论而辩论。他们的话毫无意义。随着时间的流逝,他越发觉得该做些什么。事情不会单单因为一些言词而改变。


他觉得受到了呼召,要与这个腐败的体系作斗争,但是他必须要确定自己的立场。他必须要彻底查考每一件事,从而作出最好的计划。他意识到自己应该离开剑桥。他必须离开,好仔细思考。他必须要离开周围的人群,冷静、详实地研究《新约圣经》。


一天晚上,他的兄长不期而至。爱德华比威廉大两岁;他偶尔会到剑桥附近出差,便顺路来看望威廉。


威廉吃惊地抬起头。


“嗨,爱德华,你又进城来了?”


“是公干,兄弟,”爱德华快活地回答。


他端详威廉。他看起来正常吗?有些不对劲儿。“你怎么看起来这么消沉?发生什么事儿了?”他们之间无话不谈。


“你说对了,”威廉说道,“我对这儿不再有归属感。我想离开。”


爱德华轻吹了一声口哨。“离开?那你想去做什么?”


威廉简要地告诉了他自己的烦恼。“我真的想找一个地方,安静地作研究。”


爱德华点点头,由衷地说:“好啊,兄弟。我觉得有一个地方适合你。”


不久,爱德华告辞,此时威廉如释重负。或许很快就会有解决的办法了。


******


威廉有清晰的头脑和非凡的天赋,他有能力成就远大抱负。一众学术机构的大门向他敞开,立身扬名(4)的星光大道就在他面前。然而,他并不知道圣灵正带领他向另一个方向前进。



(1) 伊拉斯谟(Desiderius Erasmus Roterodamus,1466~1536),文艺复兴时期荷兰人文主义者、天主教教士、神学家。他出版了第一本希腊文《新约圣经》;其他代表作品有《愚人颂》(The Praise of Folly)、《论自由意志》(On Free Will)等。——译注


(2) 倘来之书——无意中得到的书。


(3) 谬误——差错、错误。


(4) 立身扬名——建立功业,使声名远扬。

第三章 成为家庭教师

丁道尔的故事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人们在威尔士的边境,可以眺望到郁(yù)郁葱(cōng)葱(1)的格洛斯特。索德伯里教堂细长的塔尖直冲云霄,远处是波光粼粼的塞弗恩河。再远处,是威尔士连绵起伏的群山。

丁道尔的故事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约翰·沃尔什爵士和他的妻子安妮·波因茨夫人,以及三个年幼的儿子就住在这个风景如画的地方。在宽阔的宅邸——小索德伯里庄园——后面,就是一个小教堂,圣艾德琳教堂——英格兰唯一一处叫这个名字的教堂。


威廉的兄长爱德华·丁道尔在索德伯里这片广阔的林区做了多年的护林员。约翰爵士与爱德华是好友,他们之间相互信任。爱德华向约翰爵士谈起他的弟弟。约翰爵士大声道:“伙计,你说什么!他想离开剑桥?你来得正是时候。我和太太这段时间在为我们的孩子找家庭教师。莫里斯六岁,约翰尼五岁。他们要开始学读写了。数学也很重要。”


他关切地看着爱德华。“请他到小索德伯里来吧,做我们孩子的家庭教师。有这样教育背景的人是再好不过了!请告诉他,欢迎他来,他可以在闲暇时间做研究。他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楼上有许多可以做书房的房间。此外,我们也有很大一间图书室。当然,我会付他优厚的薪水。”


爱德华为他的弟弟高兴。他尽快将这个信息告诉了威廉。这对威廉而言,是个好去处。


******


威廉·丁道尔犹豫地环望四周。他将要住在这个美丽的庄园?他缓缓地走向高大的橡木门。他小心地拍打门上的铜环,敲门声回荡在整个宅邸(dǐ)(2)中。一个仆人轻快地走过长长的门廊,为客人开门。沉重的门扇开启,年轻的教师微微点头打招呼。


“请问您尊姓大名?”昂头挺胸的管家问道。


“丁道尔,先生。”


“请进。请在这儿稍等。”


威廉看了一眼大厅,屋顶是橡木梁,墙上镶着橡木板,一侧有宽大的壁炉,房间正中,有一张长而笨重的橡木桌摆在黑白相间的地砖上。


这位从剑桥来的年轻学者未能想到,有一天就在这张桌边,一场战斗将会围绕他和教会的分歧展开。他丝毫没有想到就是在这个地方,他将作出一个决定,那是已经在他心中酝酿的决定,这个决定会彻底改变英格兰人对教会的认识。


******


此时,那位匆匆离开的仆人又迅速返回。


“沃尔什爵士在等您。请跟我来,我带您去见他。”


威廉跟着他走过长长的走廊。又是一扇厚重的橡木门,仆人轻声叩门,门开了,仆人静悄悄地走开。站在威廉面前的是他的新雇主,约翰爵士大约三十五岁,在格洛斯特地区地位显赫。他打量了一下新来的家庭教师,向他伸出了手。


“欢迎到小索德伯里来,先生。”他高兴地说道。威廉微微俯身,握住了他的手。爵士感到这是一个结实的小伙子,握手坚定有力,他会对孩子们有帮助。


沃尔什用低沉的嗓音说道:“你已经将资格证明寄给了我,所以我知道你能做些什么。如果我理解得没错,你得到了讲道的许可?”


威廉点头确认:“没错,先生。”


“好啊。那我们期待你经常在聚会所主持礼拜。首先,你要在我们家里安顿下来。我希望你很快就能把小索德伯里当成自己的家。一会儿,我太太会带你去你的房间。但是请先容我把你介绍给孩子们。”


约翰爵士刚一说完,安妮夫人就走进房间,问道:“约翰,家庭教师到了?”安妮夫人无需等候答复。她审视着那张有着冷静、和善眼睛的出众面庞。她觉得这是一个品貌兼优的人。威廉也向她轻鞠一躬。

第四章 进口禁书

丁道尔的故事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一艘白色的大货船泊在泰晤士河口。这是早晨从安特卫普(1)抵埠的船,载满了各种各样的货物。巨轮上的水手们已经落了帆,下了锚。河口这里水域宽阔,但是大船不可能继续驶入狭窄的运河。而这难不倒英格兰商人们。他们会再用小船来接运他们的货物。


河口处船只往来穿梭,熙(xī)熙攘(rǎng)攘(2)。人们忙着将货物卸到甲板上——有从欧洲运来的一桶桶的谷物,还有一包包手工织造的布料。长匹的美丽衣料,一块块法国丝绸,整包的亚麻布——这些都是国王亨利八世的订货。


这是个繁忙的地方,人们忙着卸载所订购的货物,签提货单。然后,每个人又都寻找捷径,回到码头。船长心满意足。他环视着甲板。只剩三个货桶了。协议就是这样订的。


一位水手站在货桶边,指着它们问道:“船长,这些货怎么办?是给谁的货?”


“别急,伙计!我来负责它们。”


年轻的水手耸耸肩,快速地回去做自己的事情——边吹口哨,边继续刷甲板。这位“老人”可不是个简单人物……


******


晚上,冷风吹过泰晤士河面,但在那之前,一直无风。偶尔,会有乌云从西边飘过,但幸运的是,天气干燥无雨。大船安详地躺在荡漾的水波中。船长一直在观望。他锐利的眼睛注视着水面。夜色渐渐深了。


“他们在哪呢?”他低声咕哝道。


突然他听到水浪轻轻的涟漪声。他更留神地倾听。是的,没错。两个人划着一艘小船,径直向大船驶来,几乎悄无声息地靠近了。


“在这边!”船长轻声喊。他长舒一口气。但他仍然不得不保持谨慎。


“你的暗号?”


“秘密!”一个划船的人答道。


“好的,货物准备好了。”“把它放下了,伙计!”


两个货桶先后卸到了小船上。


“太好了。还有一个货桶,我们就都妥当了。好吧!”


两个划船的人抓住了沉重的圆桶,将它放到了他们的船上。当月光短暂地洒在小船上,他们清楚地看到了桶盖上的蓝色条纹标记。他们快速地抓起桨,用力划了几下,就与大船拉开了距离。现在要去会合!只要他们安全到达约翰·丁道尔的仓库,就万事大吉了。


他们身后大船上的帆即刻升了起来,起锚时,发出了嘎啦嘎啦的声音。这艘骄傲的巨轮像掠过水面的鸟儿,向着北海方向驶去了。船长要驶离河岸,远离这危险的区域,一分钟也不愿耽搁。风也为他们助了一臂之力。


******


“这绝对是我最后一次,”健壮的汉子对同伴说,“告诉你吧,我再不干这个了。你觉得我会豁(huō)(3)出妻子儿女而干这个吗?这太危险了。”


“每天晚上我都这么想,”他瘦削的同伴紧张地说,“不过,我别无选择。我必须做!我们的国家需要。”


“我感觉今晚我们会被发现,”第一个人咕哝着说,“我觉得心里七上八下的!”


他们静静地划桨,远离了大船。月亮一隐藏到云后,他们就奋力摇桨。他们看到海岸线越来越近了。要是码头上没有守夜人该多好。这两个奋力摇桨的人非常紧张。若是他们被发现了,他们会被烧死在火刑柱上。他们可不是第一个了。


很快,城市就进入了他们的视野。他们经过了塔桥。岸边矗立着一栋栋高大的建筑。他们四周一片寂静。


“多么安静的夜晚啊!”瘦长的人小声说:“我没听到码头上有说话的声音。或许我们这次又平安无事了。”


另一个人不是十分确信。“我感到不安,”他叹息道,“太安静了,让我感到不舒服。”


一个小船坞进入了他们的视线,但他们不去那儿。他们的目的地在更远的西边。


突然,他们听到有脚步踏在鹅卵石上的声音。一个守夜人在巡逻。他检查着水面,要确定他是不是真的听到了什么。四处是水浪拍打木桩的声音。他的视线锐利地注视着水面,他看到了那里有一艘船的轮廓。他不确定所看到的是否真切。


他的声音回荡在水面上:“停下!”


那两个男人并未作声。他们吓得呆坐在座位上。


“停住!”守夜人再次高喊:“让我看看你们运的是什么!”


“我们最好听他的话,”健壮的那人小声说。“镇静!你知道桶上有条纹标记。”说着,他们将船向岸边划去。


“嗨,老兄,别大喊大叫的。我们运的是给布料商丁道尔先生的货物。船刚从安特卫普到港。”强壮的人努力平复着另外一人的惊惧。


“我不相信,”守夜人厉声道,“我要看看桶里是什么。”


事态既已至此,强壮的那人立即平静了下来。


“我都告诉你了,这是给丁道尔先生的货。你知道他经营从安特卫普来的布料、针线和毛纱。你自己看吧!”


这两个人当下已经吓得没了主意。他们不确定守夜人会打开哪个桶。守夜人将灯笼举高。他看到了船里的圆桶,也注意到其中一个上面有蓝色的条纹。啊哈!让我逮住了!他想。


“那个!必须把那个桶打开!快点儿!别磨蹭!”


货桶被放在了码头上。桶盖很紧,他们用螺丝刀把它撬开。那个急不可耐的守夜人看到了什么?太好了,是天蓝色丝绸。还有一卷卷布料、精梳毛纱,还有一卷黑丝绒。守夜人不耐烦地等着,而桶空了!


“我都看到了,”守夜人嘟囔道,“重新装起来吧。以后做事别这么偷偷摸摸的。”


两个人仔细地将每样东西都重新放回桶里。终于如释重负!他们知道在另外两只桶里的布料中藏了什么。若是他发现了那些东西,他们一定会被投入恶名远扬的伦敦塔监狱。他们祷告,感谢搭救了他们的主。随后,他们继续向西航行。


著名的布料商约翰·丁道尔的仆人等在岸上。


“为什么你们这么晚才到?”仆人问,“我还担心出了什么事儿。你们遇上麻烦了?”


两个人将所发生的事,向他讲述了一遍。多么奇妙啊!


“丁道尔先生在等着从法国运来的丝绸,”仆人告诉他们说,“国王要求必须要按时把它们交给裁缝。”


两个人急匆匆地将桶从船上卸下来,运进了布料商的家。他们干完了活儿,拿着工钱心满意足地回家了。


“我再不干这事儿了!”强壮的那人对同伴说:“我的家人对我来说比钱更重要。”


那两个人离开后,约翰·丁道尔仔细地关好门。他走到桶边,把它们打开。在一卷卷的面料中间,他看到了一本书。他小心翼翼地把它取出来,几乎是以耳语般的声音轻轻地读着那宝贵的字句——“这是德语《新约圣经》,由维滕贝格的马丁·路德(4)博士翻译。”约翰·丁道尔笑了。对他而言,这是多么特别的一份礼物——德语《新约圣经》!威廉一定非常高兴得到它。但是他怎么才能把这本书送到索德伯里的弟弟那里呢?

丁道尔的故事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1) 比利时的一个港口。


(2) 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


(3) 豁——舍弃。豁出妻子儿女意思是拿妻子儿女来冒险。


(4) 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1546)生于德国,宗教改革的发起人之一。

第五章 作出抉择

丁道尔的故事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威廉·丁道尔在小索德伯里的时光是他人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他与一个优秀的家庭一起生活,确实觉得就像在自己家一样。然而他的生活也并非波澜(lán)不惊(1)。他的良心经常让他感到不安。他不得不在罗马天主教会和英格兰的宗教改革中做出自己的选择。


******


让他作出决定的第一次冲击发生在一次晚餐时。约翰爵士和安妮夫人以好客著称。几乎没有哪天他们不邀请过路的修道士或教会的其他重要人物一同在大厅的橡木餐桌边进餐。客人包括红衣主教、修道院长、大主教和神父。有时甚至神学博士们也会到场。他们愿意受邀前来,不仅仅是为着餐桌边的交流,精致的饭菜也是吸引美食爱好者的原因之一。他们享受这里美味的晚餐。


威廉作为家庭的一员也会一同用餐。他看到受邀前来的教会显贵们穿着飘逸的外袍,上面缀着许多耀眼的装饰。他们中有的人用银链串着十字架,戴在脖子上,手指上戴着闪闪发光的宝石戒指。这让威廉感到十分不安。他们知道自己的尊贵,径直坐到宽大的桌边。


衣着简朴的家庭教师带着嘲讽的微笑观察着这一切。他想,所有这些华丽的东西都是用农夫和工匠们的钱买的。


在用餐时,客人们的谈话常转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事件,有时甚至是无关紧要的事情。随着有思想的家庭教师的到来,讨论的话题也发展到了一个更深的层面。威廉也加入讨论。他无法保持沉默!他里面有火在燃烧。餐桌话题转向了教会中的信仰发展。整个欧洲不都在对此议论纷纷吗?


他的观点与客人们不同,特别是当他提出证据,指明一些事与神的道相悖的时候。这位年轻且富有激情的教师捍卫自己观点的方式让客人们不悦。他是教士却不为他们的观点所动,因而他们觉得允许他与他们一同用餐几乎是种羞辱。他们奇怪这个可怜的家庭教师与他们在一起做什么。这些尊贵的客人眼中流露出了怀疑和不信任。但是约翰爵士信任这位家庭教师。他表现得非常明显,他喜欢听激烈的辩论。毫无疑问,当年轻教士用强有力的言词解释经文,让攻击他的人们哑口无言的时候,约翰爵士私下里感到满足,甚至是暗暗地骄傲。他们无法回答他!


威廉将话题转向了伊拉斯谟,甚至敢于提到伟大的德国改教家路德的名字。他们想谈论伊拉斯谟和路德,但是方式与丁道尔不同。他坚持讨论他们时,要查考《圣经》。有时辩论非常深入。要是他不提及罗马天主教会,那该多好!


一位身材魁梧的修道院长用水汪汪的眼睛环顾四周。只要不打扰到他和他盘子中的食物,对他而言就万事大吉。当他看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再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