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的补锅匠:约翰·班扬的故事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书名:勇敢的补锅匠:约翰·班扬的故事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
作者:(荷)德·齐乌(P.DeZeeuw),朱学俊译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8-01
书籍编号:30452793
ISBN:9787512664371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137406
版次:1
所属分类:人物传记-历史名人
版权信息
书名:勇敢的补锅匠:约翰·班扬的故事
作者:(荷)德·齐乌(P.De Zeeuw)
译者:朱学俊
ISBN:9787512664371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源收集整理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所有内容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本站发布的内容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我们将及时处理!
作者简介
德·齐乌(P. De Zeeuw,1890-1968)
荷兰著名的儿童文学插图画家,传记作家。他作品中的讲述娓娓动听,非常有吸引力。出版了《奥古斯丁——塔加斯特城农民的儿子》《采尔布斯特的木匠》《勇敢的补锅匠》《约翰·诺克斯传》等十几部著作。
第一章 被学校开除
一个男孩正不紧不慢地走在贝德福德去往埃尔斯托的路上。他两手插在口袋里,吹着口哨,漫步在这尘土飞扬的路上。他不时停下来,看看牧场上的奶牛或仰望天空中飘荡的云朵。
对约翰来说,这不是一个美好的早晨。当然这全是鲍伯的错。那天早晨,在课堂上,鲍伯几次响亮地吹起口哨,并且每一次都若无其事地环顾四周,好像他没干任何坏事。最后约翰忍不住爆发出大笑,因此,克劳登校长认为约翰是罪魁祸首。
真希望他能够报复鲍伯,使他也陷入这样的麻烦啊!那个胆小鬼本应该出来承认这个错误:“校长,我才是那个吹口哨的人,不是约翰!”当然,鲍伯没那样做。他很清楚,校长非常不喜欢约翰。如果在课堂上有任何人搞恶作剧,校长总是责备约翰。部分原因是约翰常常就是罪魁祸首。然而,今天早上,他真的什么也没有做,然而校长还是责备了他。
“约翰,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校长说道,“我已经忍无可忍了。我不能再让你成为这里的学生了。”
约翰几乎不敢相信他听到的话。难道校长果真要把他踢出校门吗?这个想法没有真正带给约翰太多的担忧。当他想到不再需要上学时,甚至笑了。当校长看见约翰还笑得出来时,这甚至使他更加愤怒。
“你是我校的耻辱,”克劳登校长厉声地说,“你令我在尊贵的托马斯勋爵面前丢脸。如果他听到如此不听话的男孩在这里上学,他可能不再赞助这所学校了。我们不能使这样的事情发生,因此,你必须离开,并且永远不要回来!”
“那很好。”约翰平静地回答道。他收拾起他的几本书,离开了学校。
“今晚或明天,我会跟你父亲谈谈。”校长朝他背后喊道。当约翰听到这话,他决定在校长来家里时,不待在家里。
然而,当他走回家时,他对鲍伯越来越生气了。他认识到,母亲听到他被学校开除的消息将会是多么失望啊。两年前,当约翰登记进入克劳登校长的学校时,她是多么的高兴啊。她告诉他,“约翰,你父亲只是一个补锅匠。通常,一个补锅匠的孩子长大后,都是无知又散漫。你有机会学习阅读和书写,我是多么的高兴。毫无疑问,在你今后的生活中,这对你有帮助!”
想起母亲的话,约翰变得很不舒服,他几乎想要回去恳求克劳登校长接受他回到学校。约翰知道那将是一件疯狂的事,因为,如果那样,所有的男孩都要嘲笑他。不,他绝不能那样做。现在他被学校抛弃了,他不想再回去了。
约翰思考着,那一天很幸运,他父亲不在家里。他的父亲是一个补锅匠,推着手推车在周边地区走家串户,停下来修补人们的锅碗瓢盆。有时他离家好几天时间,他的家人从来不知道他什么时候能走完定好的路线,然后回到家里。他宽慰地想着,当校长第二天来家访的时候,他的父亲可能不在家里。
约翰终于意识到自己肚子愈来愈饿了,开始加快脚步朝家走去。他很快来到埃尔斯托的一个极小的村庄,走进这破旧的房子里,这是补锅匠和他一家的住处。“喂,妈妈,”他一进门就喊道。
“唉,约翰。你放学是不是太早了点。你没什么事吧?”妈妈严厉地看着他说道,约翰知道找借口对他没有一点好处。
“约翰,老实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情。”
“妈妈,克劳登校长打发我回来。”
“约翰,你什么意思?校长把你从学校开除了?当你父亲听到这个消息时,他将会大发雷霆的。”
“但是,妈妈,这次真不是我的错。是鲍伯干的!”
然后,约翰一五一十地把事情的整个经过告诉了妈妈:鲍伯怎样吹口哨,他怎样禁不住大笑。他坚持他是无辜的,但是,他妈妈似乎并不真正相信他所说的话。
她看着约翰,眼里满含着巨大的悲伤。对约翰来说,这样的惩罚比妈妈大发雷霆甚至更重。要是妈妈仅仅用棍棒打他一顿,约翰可能会对她生气并跑出门外。现在,他看见妈妈眼里的悲伤和失望,比起她在他身上鞭打一顿,反而使他更加痛苦。
“约翰啊约翰,”妈妈说道,“你能进入克劳登校长的学校,你父亲和我曾经是那么的高兴。你有机会学会阅读和书写。”
“哦,妈妈,我已经能阅读了,而且我也能书写得非常好了。校长上个星期告诉我的,并且,嗯……”
“不,约翰,”妈妈打断他的话说道,“这比你意识到的更糟。要是你能留在学校,谁知道你能做什么伟大的事呢?”
“但是,妈妈,我不想做任何事,我只想像父亲那样做一个补锅匠。我想推着手推车,漫游在乡村,走访每一个农夫并且留在乡村。我想过那种自由自在的生活。”
妈妈摇了摇头。在他们谈话的时候,她已经给儿子做好了三明治。她疲倦地把三明治给他,说道,“过来吃点东西,你一定饿了。”
约翰拿着三明治,狼吞虎咽地把三明治消灭干净。然后,他走进父亲的作坊,这是一间紧挨着一家人起居生活的小屋子。在那里,他一心一意焊接一只漏水壶,忘记了学校的一切,忘记了克劳登校长和鲍伯。那天晚上,他上床睡觉,睡得很香。
第二天,克劳登校长如约来到班扬家里。在他来的路上,离班扬家很远之处,约翰已经看到他了,并且确信校长到达之前,他就已经离开家了。他父亲已经把一个农夫的水壶修理好了,这个农夫的家离埃尔斯托大约有一小时路程,约翰认为这是送水壶的好时机。这个任务能让他离开家待在外面足够长的时间,在他回来之前,校长肯定已经走了。
约翰把事情计划得很好,因为当他回到家里时,克劳登校长已经不在家里了。他所没想到的是,校长对他母亲说了什么话。“班扬太太,最困扰我的事情就是约翰经常赌咒发誓。听到他咒骂真是可怕,我再也无法忍受了。我已经一次又一次地警告过约翰,我们不可妄称神的名,但是他不会停止。对其他同学来说,他是一个非常坏的榜样,所以,我真的不能把他带回到我的教室里。”校长伤心地摇摇头,结束了家访。
妈妈把校长的话告诉约翰,约翰只是发笑。“哦,妈妈!所有的补锅匠都时不时地咒骂。这真的没什么大不了的。”
“约翰,这仍然不好,”妈妈回答道,“而且,如果校长让你别咒骂,你应该听从。”
妈妈没有进一步警告约翰,因为她对神的诫命也十分无知。她确实不知道,赌咒发誓在神的眼里是非常可怕的罪,并且,他已经说过,他会严厉地惩罚那些妄称他名的人。
另一方面,约翰认为事情解决得相当好。他想:“此时父亲非常繁忙,如果我不再去上学,我可以帮助父亲修理锅碗瓢盆,这比坐在教室里更加有趣得多。”约翰以他自己的方式,把事情朝好的方面想。
没过多久,妈妈就开始同意约翰的想法。父亲确实非常繁忙。因为不管怎样,约翰都想要成为一名补锅匠,而这样他就可以尽可能快地学会这个营生。她不得不承认,约翰正在帮助他们赚取一点额外的钱,因为他们极其贫穷。
第二章 修理旧水壶
父亲回到家了,约翰害怕他知道自己被学校开除,就要大发雷霆。不过很奇怪,父亲十分平静地接受了,似乎并没有太关心。“啊哈,老婆,”他说道,“孩子上学时间够长了。他不必成为传道人或者教授。他能读会写,在我看来对补锅匠完全够了。该是他赚钱的时候了!”
母亲试图解释约翰被开除的前因后果令她非常不安,但是,父亲不想再听,带着约翰一起进入自家作坊,开始教他更多修理水壶的手艺。约翰仔细听父亲的讲解,目不转睛地看父亲怎么操作。约翰尝试重复父亲的活儿,他做的非常好,令他父亲十分高兴。父亲不止一次笑着说道:“感激克劳登校长把约翰开除。现在,至少我有一个好工匠。”
约翰知道,一旦他的手艺水平令父亲满意,就可以周游周边的村庄了。那种自由正是他想要的。也许这就是他为什么那么努力地跟父亲学手艺。他很聪明,盘算着越努力工作,就越能够自由地周游四方。
不久之后,父亲认为,约翰不需要他的监督就能够修理水壶了。于是约翰在乡下走家串户修理破损的锅碗瓢盆,父亲则待在家里修理人们拿到作坊里的锅碗瓢盆。
父亲解释道:“约翰,你得带上好多吃的,因为你的旅程需要好几天。如果你的干粮吃完了,你就请求一位好心的农妇给一些吃的。在晚上,你在农夫谷仓里铺上稻草就能将就一宿。在威灵顿,马夫甚至在马厩(jiù)的阁楼上睡一宿。我确信你会享受他们的陪伴。在晚上天冷的时候,有一个壁炉可以温暖你的身子(1),如果你修补他们的锅碗瓢盆,他们一定会给你一些食物的。”
约翰喜爱补锅匠生活,他感觉像鸟一样自由。这样的生活比坐在陈旧的教室听克劳登校长讲课好太多了。约翰当然不想跟鲍伯·里尔克交换位置,后者仍然在上那所学校,计划成为一名牧师。他的父亲很有钱,因此学费没有问题。如果鲍伯想做传道人,约翰觉得也可以,但他宁可做一个补锅匠。
当约翰踏上第一次旅程时,不得不经过克劳登校长的学校。他刚经过学校的时候,学校正好放学,孩子们推推搡搡地、吵闹着走出校门。“嘿,那路过的是谁呀?”鲍伯·里尔克大喊道,“难道不是我们的朋友,补锅匠吗?”
“耶,就是他!”其他几个男孩回答道。
“嘿,我们跟他开个玩笑吧,”鲍伯招呼一声,“来吧,我们去追他!”
所有的男孩都在约翰身后飞跑起来,当他们快接近他时,就唱这首诗歌来引起他的注意:
补锅匠走遍这地,
修补各种锅碗瓢盆。
他头脑里的智慧足够
修补七个最大的裂口。
当约翰听到他们的嘲讽时,砰的一声把手推车放下,愤怒地转过身去追赶他们。当然,这些男孩们料到了约翰的反应,转身就逃了。他向他们挥舞拳头,大声喊叫说,会追上他们的。男孩们只是嘲笑他并继续跑开。约翰回头去拿手推车,在远处他们还在反复唱,声音依稀可见:
他头脑里的智慧足够
来修补七个最大的裂口。
“又是那个鲍伯·里尔克,”约翰自言自语地抱怨道,“等着瞧,我会抓住他的。”当然,他知道,这种威胁可能永远都不会实现。
约翰第一次外出揽活儿做得非常好,并带回家相当多的钱。父亲非常高兴。“约翰,继续这样好好干,你就可以经常出去。”他答应道。
约翰说道:“父亲,我喜欢干这行。这样,我至少可以见一些世面,最难的是推着铁砧上坡,它确实非常重。”
“好吧,如果家里非常忙,你可以在这里给我帮忙,否则,你想出去就出去,推上你的补锅推车上路。我知道有一个地方,那里总有东西给你修补。”“那地方在哪里啊,父亲?”约翰问道。“在安普西尔的霍顿·豪斯那里。它在一处小山上,但它是一栋漂亮的大厦,有好几层楼。女仆们总是准备精美的食物,从顶楼的卧室里可以看到整个地区的美景。”
约翰说道:“我等不及要去那里了,我早就想离开了。”
约翰就这么过日子。他基本上每次在家只停留几天。只有当父亲的工作太多,忙不过来,约翰才会待在家里更久一些。他大部分时间都花在路上,推着手推车,从一个农庄走到另一个农庄,修理锅碗瓢盆。
一个温暖的秋日,约翰沿着海岸而行。他看到几个男孩在水面平静的海湾游泳。他一整天都在推车,在阳光下汗流浃背,在水里凉快一下看起来真是个好主意。他把手推车停在路边,沿着斜坡跑下海滩。他花了足够的时间把衣服藏在灌木丛后面,然后跳入水中,离其他男孩游泳的地方有很远的距离。他正享受着海水的清凉,以致没有太注意其他的男孩。然而,其他的男孩却看见他!鲍伯·里尔克认出他来,向其他男孩悄声说:“嘿,那是从埃尔斯托来的补锅匠!我们来看他游泳!”
“我们去追他,”詹姆士·布朗建议。
“你想再取笑他吗?”鲍伯问道。
“是的,我们一起再对他唱补锅匠之歌吧。歌声会在水面上飘荡很久的!”
鲍伯不确定那是一个非常好的主意。他知道上一次唱这歌,把约翰弄得发飙(biāo),如果约翰现在看见他,他会有麻烦。他非常清楚约翰比他强壮得多,他不想因打架结束这次愉快的游泳,因为打起来他肯定会输。鲍伯不赞同詹姆士的主意,所以他挺抱怨,但最终放弃了计划。
第三章 当兵
英格兰内战正酣(hān)。英格兰兼苏格兰国王查理一世对他的国家实施铁腕统治有许多年了。他漠视一切法律,对臣民的关心和顾虑毫不在意。人们可以承受重税,但是,国王开始制定法律来规定他们应该如何敬拜神,于是事情变得更糟了。
这一切始于苏格兰。国王想建立主教制的教会治理模式,一种与罗马天主教非常类似的一套制度。苏格兰人支持加尔文主义,不会做任何与天主教相似的事情。国王颁布命令,要在爱丁堡的主要教堂要举行弥撒,于是人们起来反抗,用石头打神父的头,大喊道:“我们不要弥撒!用石头打他!”
国王气急败坏,集结军队镇压苏格兰人。然而,苏格兰人自行签署协议,承诺为了加尔文派教义相互帮助。他们称此为“盟约”。
国王查理一世输掉了对苏格兰人的战争。如果他是一位智慧又通达的领袖,他本应该能重新统一这个国家。但他并不是这样的人,他策划了密谋对付一些议会成员。这次密谋失败了,整个伦敦都义愤填膺(yīng)(1)。
有一个名叫奥利弗·克伦威尔的人,是下议院议员。他集结了一支军队,结束了国王的暴政。克伦威尔的士兵被称为“圆颅党”,因为他们的短发修剪至高于耳朵之上,得此戏称。
人们敲锣打鼓走遍全国各地,为克伦威尔的议会军招兵买马,他们不久来到埃尔斯托。士兵的生活和打仗的刺激吸引着约翰。这肯定比推着手推车在周边地区揽活儿,修补老旧的锅碗瓢盆,要令人兴奋得多!
一天,约翰对母亲说:“我打算去参军。奥利弗·克伦威尔需要士兵跟国王查理一世打仗,我想去成为他们的一份子。”
“但是,儿子,你才十七岁!”
“那阻挡不了我,我强壮又健康,我不害怕危险。记得我杀那条蛇吗?”
母亲不得不承认这一切都是事实。这些年约翰为了揽活儿,风雨无阻地长途跋涉了许多路程,他体格强壮又健康,足以适应战场。她说道:“约翰,那些是真的。你胆子确实很大,但是也很鲁莽。在军队里,你将面临更多的危险。”在她心里非常希望丈夫能说服约翰放弃愚蠢的计划。因此,她补充道:“你得先等到你爹回家。约翰,在跟你爹说到这事之前,你不能做决定。”
然而,当母亲向一个邻居吐露她的担忧时,遭到对方强烈反对:“让这男孩去!他又喜欢咒骂又爱赌博。如果不再带坏别人,埃尔斯托人都会松一口气。让他去吧!”
母亲很震惊,连忙转身回家。仔细考虑邻居的话,她气得脖子都鼓鼓的。难道儿子果真变得那么为害一方,以致如果他离开,整个埃尔斯托镇的居民都会欢呼雀跃?真令人受不了啊!
父亲回到家,听了约翰的计划,根本没有反对。“老婆,让这孩子去吧,”他说道,“也许在经历了战争的恐怖之后,他能学会更加冷静和深思熟虑。”
父亲同意约翰去当兵了,但是,在埃尔斯托镇,他不是唯一去当兵的孩子。来自附近的其他几个男孩也应征入伍,包括他的朋友詹姆士·布朗。詹姆士和约翰分在同一个连队,因此他们经常见面、一起聊天。他们不得不加入驻扎在纽波特·帕格内尔的守备部队,理查德·科肯上校在那里等着他们,他们必须为控制莱斯特城而战。他说道:“武装自己,准备好几天内行军。”
狂野自由的士兵生活非常适合约翰。他津津有味地唱起士兵之歌,尽管这些歌肯定不是基督教的歌曲:
我是一个兵,啥也不在乎,
绝不饶过敌人的性命。
我会把他摆平
把他杀,
我会带走他所有的战利品,
他无论如何得不到了。
大部分克伦威尔的士兵没有参与唱这支残暴无情的歌曲。相反,他们在战斗前祷告,在激烈的战斗中高唱圣歌。然而,国王的士兵以粗暴残忍著称,更糟的是国王自己也鼓励他们越来越邪恶。上级叫他们不要放过任何一个敌人的生命。他们在莱斯特城施行蹂(róu)躏(lìn)政策,这个城市选择站在克伦威尔一边。城门上竖起了黑旗,市民非常清楚那意味着什么。那面旗帜是他们的死亡宣判书。士兵们任意掠夺。老人、妇女和孩子全部死在敌人刀下。国王骑马穿过城市的主干道,洋洋得意地炫耀胜利。
克伦威尔想结束这一切,把莱斯特从暴君手中拯救出来。班扬随克伦威尔的士兵一道前往莱斯特。经过长时间的行军,他们看到了城墙。在城门口爆发了激烈的战斗。
议会军派出一股部队去侦察,约翰是其中一员。他正与詹姆士聊天的时候,有人喊约翰的名字。“约翰,你听到了吗?”詹姆士问道,“你该跟侦察队伍一起出去了。”
“哦,太棒了!”约翰抱怨道,“可我根本不喜欢执行晚上的任务。”但是,约翰当然还是去了侦察部队集结的地方。遵命是士兵的天职。
正当部队准备出发时,詹姆士跑上来,抓住约翰的肩膀:“约翰,我来替你。你不喜欢这个任务,但我不介意……我去吧。”他把约翰从队伍中拉出来,自己顶上了。约翰还没回过神来,他们就换好了班。詹姆士跟着侦察队伍出发了。不用晚上去侦察了,约翰暗自高兴。
侦察队伍在拂晓回到营地。他们收集到重要信息,但也带回伤心的消息。一个战友受命留在那里放哨,岗哨位置离城很近,十分危险。当这个哨兵留在那里时,城里有人一枪射中他的头,他立刻倒下死了。这个哨兵是……詹姆士·布朗,就是顶替约翰·班扬的那个。当约翰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惊呆了。“可怜、愚蠢的詹姆士,”他想着,“为什么如此愚蠢,非得代替我去执行任务呢,没必要啊?”这个问题始终萦(yíng)绕在约翰脑海里。
他无法去想象,自己一身罪恶,如果死在枪口下的不是詹姆士,而是自己,将会是什么结果。然而,在几天之内,他忘记了这次事故,继续无畏地围攻莱斯特城。
他们无情地连续攻击这个城市。克伦威尔的军队一次又一次地猛攻。每一次无论有多少士兵被杀,他们还是进攻,他们不会放弃。
在这些进攻中,曾经有一颗子弹擦破了他的头,他幸免于难。
莱斯特城最终不得不投降了。
然而,巨大的牺牲开始困扰着他。他开始觉得应该离开部队,回家重新过补锅匠的平静生活。然而,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克伦威尔需要每一个士兵。
克伦威尔亲眼看见莱斯特城的破坏,对此感到愤怒。他的圆颅党要来报复国王的军队在莱斯特犯下的暴行。国王的士兵不得不承认自己挺担心,因为克伦威尔凶猛的士兵所到之处都令人丧胆。他们都是勇敢的人,除了神之外,他们什么都不怕。在他们的行列中不允许诅咒发誓。在每一次战斗前,他们都跪下来祷告,祈求主给他们胜利。当他们祷告后起身,就高唱着战斗圣歌走上战场。
与此同时,国王和他忠实的侄子,鲁伯特亲王敦促部队坚守阵地。他们担心不久后在他们的士兵与圆颅党之间有激烈的战斗。最后,两军在内斯比镇附近碰面了。
圆颅党士兵的歌声飘荡在战场上空,那是一首圣歌:
神要出现,以他的权能
使他所有的仇敌逃跑,
抱愧蒙羞,惊慌失措。
他的仇敌,虽然傲慢,
但见了他可畏的面,
都要灭绝净尽。
很快,进攻的命令发出,战斗开始了。圆颅党士兵蜂拥向前,勇敢得让人害怕。他们似乎不可战胜。无论国王的士兵多么勇敢地战斗,克伦威尔的士兵都不撤退。他们不断向前推进,摧毁马车、大炮、甚至是国王的住处。
鲁伯特王子率领的骑兵抵抗得最久,他们不顾一切地战斗,但克伦威尔的士兵不可阻挡。战斗失败了。国王的军队掉头四散逃跑,班扬看着他们拼命地寻找躲藏的地方,免得被克伦威尔的人找到并消灭他们。国王自己也不得不逃走,但最终落入他敌人的手中。现在,莱斯特大屠杀的仇已报。
约翰受够了这场战斗。他绝对不想再当兵了。他回到埃尔斯托,再次从事修补锅碗瓢盆的营生,就像在战争前他所做的那样。为了表达他回家的喜悦,他在他的铁砧(zhēn)上刻下1647年几个字。那一年他自由了,不再需要打仗了。
然而,相比参军之前,约翰的邪恶行为没什么收敛。邻居霍莉曾说过,如果约翰参军,全镇的人都会松一口气,霍莉惊愕地发现这个年轻人的行为明显比他去参军时更糟糕。当她对班扬太太诉说的时候,直截了当地说:“玛格丽特,请你别生气。可怜的詹姆士·布朗,那么懂事的孩子,被杀了,真可惜啊。相反,你的儿子很糟糕。他无法无天,甚至附近没有哪一个年轻人跟他一样坏。”
“但是,霍莉,他仍然是我的儿子,”他母亲偏袒地说,“请你考虑一下,如果他是你的儿子,你就不会如此严厉地判断他了。”
“也许,但是,我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他是个令人痛苦的男孩。”
(1) 义愤填膺——发于正义的愤怒充满胸怀。形容对不合理或非正义的行动产生的愤慨。
第四章 贫穷的补锅匠
于是,士兵约翰回到家里。他又重操旧业,从这一村到那一村,修补破损的锅碗瓢盆。然而,他发现,住在家里他真的不再觉得舒服。
在经历了士兵生活的那种自由之后,他发现,住在父亲家里对他来说太受限制。当他向朋友们抱怨他在家里的生活时,他们建议他结婚。那是个好主意,但是谁愿意嫁给一个像约翰·班扬这样一个堕落又鲁莽的年轻人呢?至少,他母亲就这么看,但不久之后发现,她错了。
有一天,约翰带回一个消息,他准备与玛丽(1)结婚。她真的非常贫穷,但她是个敬畏神的女孩。
两个像约翰和玛丽这样贫穷的人竟能够结婚,真的很稀罕。他们甚至连个盘子都没有!他们两个人共用一把调羹(gēng),轮流使用一把椅子。尽管玛丽很穷,但她带来两本书。一本是《普通人的天国之路》,另一本是《敬虔的生活》。约翰曾经浏览过这两本书,但看不下去。他确实不知道他的生命会和那些书有什么关系。这些书根本不适合他,但是,如果他的妻子想阅读这些书籍,就由她吧。他不在乎。
他们结婚的那一天,约翰对他的新婚妻子说,“玛丽,我们非常贫穷,但我们将奋力前行。明天我将去揽活儿,要离开一些日子,但是我希望,能够赚到一些钱回来。”
“约翰,如果神祝福我们,我们会得到。”
这个补锅匠喃喃自语地咕哝着什么,因为他不关心神,也不愿意听关于神的事。玛丽刚刚说的话对他来说很陌生。
第二天约翰就出去了,当他四天后回来时,确实赚到许多钱。“约翰,首先我们把钱省下来买第二把椅子,”玛丽告诉他,“当你坐在那个箱子上时,你看起来一点也不舒服。而且,你得到了好多活儿。有许多锅碗瓢盆放在那里等着修理,你面前有几天的工作要做。”正像他父亲那样,约翰在他们小小的住处隔壁有一个小房间,作为他的工作室。
约翰的生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在他修理锅碗瓢盆的时候,吹着口哨唱着歌。但有时候,如果他用榔头砸到自己的拇指,或者如果用烙铁烫着自己时,他大声的咒骂会从那狭窄的工作室传出来。玛丽听到就摇头,她叹气地说,“约翰啊,约翰,你该改一改了。”
一天夜晚,在他们上床睡觉前,他们一起坐了一会,玛丽突然问道,“约翰,你已经学会阅读了,对吗?”
“你可以确信我会,而且还是在克劳登校长的学校。那所学校是托马斯·哈珀创立的。”
“约翰,你还能阅读吗?”
“我想是这样,但没有以前那么好了。自从校长把我从学校开除之后,我没有再阅读过什么书籍。”
“那真是太糟糕了。约翰,你应该重新开始阅读。”说到这里,玛丽从架子上取来《普通人的天国之路》这本书,递给约翰。“你为什么不开始阅读这本书呢?”玛丽哄着说道,“每天夜晚只读几页,你将能够保持你的阅读能力。”
这本书根本不能取悦约翰,但他不想令自己心爱的妻子难过,因此他开始阅读。他在家里的每个夜晚,他阅读两个页面。约翰开始读书让玛丽暗自高兴。
她会常常这样说:“约翰,要我说啊,大声地读出来,这样我也可以从你的阅读中受益。”因此,这个补锅匠大声地阅读每一页,但是,读这本书根本没给他带来什么乐趣。然而,他继续阅读,因为他看到这多么取悦他的妻子。
每个星期天,玛丽也尽力使约翰跟她一起去教堂。她常常提醒他,她的父亲是一位敬畏神的人,而且这种对主的敬畏给他和他的家庭带来极大的祝福,以便让约翰信服。但是,他不想跟教会和宗教信仰有一点关系。
是的,在星期天,约翰更愿意与他的朋友们在外面,参加各种游戏。当然,这让玛丽很心痛,但是她没有放弃。毕竟,她已经说服约翰开始阅读她的书籍,并且,当他继续那样做时,他开始在阅读中得到更多的快乐。当他读完了第一本书时,在没有得到任何来自玛丽鼓励的情况下,他开始阅读第二本书——《敬虔的生活》。
读这些书并没有给他带来什么看得见的好影响。约翰仍然还是那样硬心的罪人,他不关心神和他的事工。偶然的时候,当他受到所阅读某些东西的影响时,他心里想:“什么?难道我不得不放弃我邪恶的快乐吗?我,要变得敬虔?不,绝不可能,那样的时间已经过去了。我现在不能着手改变我的生活方式。”
与此同时,约翰尽力工作去修理锅碗瓢盆。他节省赚到的每一分钱,都交给玛丽。玛丽也知道怎样去节省,不久之后,他们的几分钱变成了几毛钱,他们的几毛钱变成了几块钱。结果,他们的家不再像他们刚结婚时那样一无所有了。在厨房,有四把椅子和一张桌子。在橱柜里,玛丽现在有一对锡制的盘子、杯子和调羹……他们开始极度贫穷,现在有了很大的改善!哦,是的,事情变得非常好。当约翰在修理锅子时,他高兴地锤炼着它们。据说有时他所制造的噪音足以把死人叫醒,但是大家都知道,这就是补锅匠的工作。如果没有噪音,那意味着他没有活儿干,那意味着没有收入,只能干吃面包。
哦,但是约翰吃饭时不只是有干面包,他总是涂黄油或油在上面一起吃,他亲爱的玛丽都为他准备好了。他们富裕了吗?没有,他们当然没有。毕竟,他只是一个补锅匠。但是约翰和玛丽每天有饭吃,有衣穿,有一个温暖干爽的家,一张床。真的,他们还需要什么呢?
(1) 玛丽的姓没有历史记录。
第五章 邻居霍莉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