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马云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书名:这就是马云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
作者:陈伟(马云助理)著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2-25
书籍编号:30454721
ISBN: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13122
版次:1
所属分类:人物传记-财经人物
版权信息
书名:这就是马云
作者:陈伟(马云助理)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源收集整理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所有内容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本站发布的内容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我们将及时处理!
第一章:马云和他的英语班
我是在1992年年初认识马云的,屈指算来,我们已经有20多年的交情了。最初,我的身份是马云的学生——我在他开办的英语夜校学习。更让我想不到的是,我的后半生竟然在当年这个小小的决定中,不知不觉发生了改变:在夜校,我和老师马云、张英夫妇成为好友,进而结识了来夜校采访的中央电视台编导樊馨蔓,以及樊导的爱人张纪中先生,乃至后来因缘际会,我先后成为张纪中先生和马云的助理!
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在杭州高校中排名很靠后,但马云夫妇却都是杭州高校的“十佳英语教师”。
马云每次讲课时都会出一个命题,让同学们选某一方的观点,而剩下“无理”的那一方观点则由他一个人坚持着,与所有同学展开辩论。那几年的时光是非常美好的回忆,除了学习英语以外,同学们还经常组织在一起喝茶、打牌、讲段子……英语班的师生间情谊很深,同学们即使到了国外,也都会把联系方式告诉马云。2007年春节我和张纪中去澳洲,马云说方便的话可以去看看王丹,并把她在布里斯班的地址发给了我。
老天爷比我们想象的要更幽默,大家都不看好的一对在马云的撮合下结成了夫妻,而英语班两对“楷模夫妻”却悄悄散伙了,弄得同学们都惊愕不已。有好几年的年末最后一天,同学们都会在他家打牌、聊天到凌晨,我们调侃说:“我们每年都是打牌开始,打牌结束。”
马云还学过一段时间的日语,我们问他日语学得怎样,他会马上背上很长一段。你听着确实很像日语,问他啥意思,马云说这是他编的,连他自己也不知是什么意思。逗你玩呢!
1994年1月,马云利用青年会沿马路的两间房办起了“海博翻译社”,“海博”是英文“希望”的音译。马云解释说:“大海一般博大的希望,这个名字不错吧!”
Ken是澳大利亚人,是马云很小的时候就在西湖边结识的朋友,他们情同父子。Ken曾邀请马云去过澳大利亚,到了那边马云才发现,资本主义并不是他原先想象中那么水深火热,也用不着我们去拯救。相反,如果我们不迅速发展,我们恐怕将“被拯救”。
1998年马云在北京工作,Ken来杭州时马云让我接待他。有一个星期,我去哪儿都带上他,吃完晚饭才送他回宾馆。我自以为接待得不错,可他却向马云“投诉”我总是酒后驾驶,屡劝不改。当时我不以为意,现在想来是我错了。马云是个很念旧的人,Ken已过世好多年了,但马云的家里和办公室里一直放着他与Ken的合影。Ken的儿子跟他爸爸长得一模一样,是一位瑜伽教练,2009年我还在马云家里见到过他。
2000年我搬了家,乔迁那天同学们都来我家打牌。马云很忙,待了不到半小时就要走,临走时他跟一位同学为一件小事打了个赌,结果输了200元。马云说:“陈伟,我本来想省点钱到你家吃碗泡饭,没想到你家的泡饭比香格里拉的泡饭还要贵。”同学们听了都笑。
记者对马云讲的电子商务的作用表示质疑,马云回答:“刚出生的孩子你能告诉我他有什么用吗?电子商务也一样,目前还是个雌形。”
记者问:“雌形是什么意思?”
马云惊奇地问:“雌形你不知道吗?就是小鸡,就是baby。”记者明白了,马云说的是雏形。
回来后有一段时间马云每次必讲“雌形”,说:“这次丢脸丢大了,那么多人……我一直以为读‘雌’。”
马云喜欢下围棋,但水平一般。创业期间马云常去日本出差,在东京机场返程候机时常会跟同去的同事下下围棋。围棋在日本很普及,到处“藏龙卧虎”,跟中国的乒乓球一样,所以在他们下棋时常有候机的日本人过来看。马云说:“一个老头过来看了一会儿,摇摇头走开了;过一会儿一个小孩过来看了一眼,也摇摇头走开了。我觉得不能再这样丢中国人的脸。怎么办?围棋水平一下子提高是不可能的,于是我们改下五子棋!五子棋我可是打遍天下无敌手,要看就让他们看吧!”
第二章:马云触网
以前只是听说,现在亲自接触到了因特网,这让当时的马云无比兴奋。他决定在中国开办一家公司,专门做因特网。马云去美国花了一点点钱注册了“China page”,电脑显示:“你很幸运!这个名字没有被注册。”马云说就在同一天,一个台湾的年轻人注册了“Taiwan page”。”
关于“漂亮”在人生中能起多大作用,马云曾经跟大家也探讨过。马云说:“漂亮当然有用,不漂亮的人经过努力只能做老板,漂亮的人经过努力可以给老板做秘书,哈哈!”
张英知道马云是“人来疯”,跟人谈事时从来不知道累,而且兴奋异常,到人走了才知道累。所以只要开会开得晚,张英就会定时来电催,以保证马云尽早结束。
记得英语班课堂上有一回的命题是“我有一个梦想”。我忘了当时马云的点评,但马云自己是一个特别有梦想的人,尽管梦的内容经常在变,但梦始终没有停顿过。
当时在西湖边的六公园里有一个“英语角”,每周日上午有兴趣的人都会自发前往,练习英语对话,于是,我们同学就三五成群地赶去凑热闹。上午在“英语角”逛逛,用英语侃侃“大山”,顺便商量着安排下午的游玩活动,一举两得。
一家国外公司来到浙江,号称要投资建造高速公路,邀请马云做翻译。后来又带他去了美国,吃好的,住好的。我还记得当时马云说在拉斯维加斯住的顶楼的房间,一按旋钮,屋顶立即打开,就剩一层玻璃,躺在床上可以看见满天繁星。马云后来发现那帮人和别人谈判时说的事情根本与事实不符,他们还要求马云为一些子虚乌有的东西“作证”。马云觉得他们可能是一个国际诈骗组织,就拒绝跟他们合作。
这时对方开始威胁马云,说不合作他就休想回去,并把他的东西全都扣下……
之后马云经历了一系列惊心动魄的事件,终于逃出魔掌……
即便如此,“中国黄页”上线后,还是没有多少客户找上门来。马云不得不承担起宣传“中国黄页”的重任。由于没钱做广告,马云就挨家挨户地演示、游说。回忆起那段经历,马云至今还是很感慨:“我那时名义上是总经理,其实就是个推销员——跟当时上街推销保险、保健品的那些‘令人讨厌的业务员’没什么两样。只不过人家是以签保单、推销产品为使命,而我纯粹就是个志愿者。”我有一次还听到同学说,在路边的大排档还曾见到过马云跟人坐在路边神侃。我相信那段时间,马云的创业经历是各种滋味在心头。
第三章:马云和张纪中
有一个周末,大伙儿一起去杭州的天竺山登山。马云说:“金庸的每部武侠书我都不止看过一遍,我的梦想就是成为武林高手。”在创办了阿里巴巴后,有一回马云还说:“我哪天突然消失,谁也找不到我,大家急得团团转。一周后我才告诉秘书,别人再问起,你就回答:‘马云去拍电影演风清扬了。’还有一回和英语班的同学们喝茶,马云又说了这样的梦想:他在现代化的杭州城里招摇过市,其他人都是西装革履,而他一身白色绸衣,一副墨镜,头发锃亮,苍蝇停上会摔断腿那种。
张Sir每次讲完从前的故事后都会说:“现在我很希望在哪个农村的角落里有一帮穷亲戚,那我就可以跟石光荣一样,拉一车肉、一车面,带上咱剧组的炊事班,请他们吃上三天三夜……”
1999年初张Sir来杭州住在西湖国宾馆,我和马总去看他。当时张Sir正在筹备电视剧《孙中山》,遭遇了重重困难。谈到电视剧,马总问:“你有没有想过去拍金庸武侠剧?”
没想到后来张纪中还真的拍了金庸剧,而且第一部拍的果真是《笑傲江湖》。更没想到的是,从《笑傲江湖》开始,张纪中的武侠剧成了一个品牌,大大小小的明星都以能上张Sir的武侠剧为荣。
马云仍然喜欢以风清扬自居,他的淘宝ID就是“风清扬”。不过,金庸先生送给马云的别号却是另外三个字——马天行,取意为“天马行空,从不踏空”。对此,马云也很高兴地“笑纳”了。
“西湖论剑”期间,金庸来阿里巴巴公司参观,又用毛笔写下一幅字:“善用人才,为大领袖之要旨,此刘邦刘备之所以创大业也,愿马云兄常勉之。”金庸先生的字,挥洒自如,妙笔丹青,很有大家风范。
金庸赠马云的大小两幅字现在都还放在马云西湖国际的办公室里。
金庸和张Sir一样,都特别喜欢杭州,也喜欢去农家吃饭。
马云留下来跟我们吃饭,我们依旧是边吃饭边斗嘴,金庸和张Sir都很乐意当听众。
2005年8月,《碧血剑》开始筹备,马云跟张Sir说,除“风清扬”外,“穆人清”也是他很喜欢的武林高手,要张Sir把角色留着,他准备亲自来出演。也许马云只是说笑,可张Sir当真了,让我盯着这件事。
如果说张Sir的毛笔字“不好”,那马云的毛笔字就更“差”了。有一回全国象棋大赛在宁波举行,张Sir和马云同时被邀请参加开幕式。进场前需要用毛笔留笔墨,马云很“认真”地写出了几个惨不忍睹的字,自己实在看不下去,就在下方署名“张纪中”,然后重写一句,依然惨不忍睹,这回没有署名就进场了。
马云对历史很有兴趣,时不时地问导游几个他记不清的历史事件,导游解释后,他便点点头,随后陷入沉思,反复再三。
2006年初,马总联手华谊兄弟传媒集团,出资3000万元人民币,邀请了国内三大名导陈凯歌、冯小刚以及张Sir,围绕“雅虎搜索”分别创作一则视频广告短片。于是,剧组开始了对雅虎广告的激情创意。作为“张版”的“主创”之一,我当时正跟张Sir在象山拍《碧血剑》,所以每次吃饭大家都会编故事,唾沫横飞,很有趣。
自从1995年樊馨蔓给我们英语班拍了电视节目后,每次回杭州时都会联系我们。从那个时候开始,她就一直关注着马云,也一直跟我有联系。1999年樊导给我的新年贺卡是这样写的:“陈伟:你的朋友马云又要回到你们身边战斗去了,你们的朋友小樊我依然还要在长江的这一边奋斗,尽管目标也是为了全人类……你依旧快乐健康是大家的安慰,最起码这个世界还没有全军覆没……”那一年,马云带着他从杭州拉去北京的团队又杀回了杭州。那一年,阿里巴巴诞生了。
第四章:阿里巴巴,我来了
自助中餐时,张英打电话来问马云吃得怎么样,我说马云吃得很少,马云“反驳”说:“那是因为陈伟帮我拿的都是他自己爱吃的。”
4月13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来博鳌,接见了马云等青年领袖。在接见前,青年领袖们被集中在一起,李连杰悄悄跟马云说,很多人见到他说的第一句话都是:“我是看着你的电影长大的。”
“老天爷!”李连杰说,“很多说这句话的人年纪都比我大,这是他们认为最能表达崇拜之情的一句话,也是我最不愿听到的一句话。
口碑网一个项目组的领导邀请我去湖畔花园“指导”工作。我有些诧异,刚来几天的我能指导他们什么?我去后,他们给我看了设计的产品,并很谦虚地问了我很多关于产品的看法。当时我还扬扬得意,做出了许多自以为非常重要的指导。事后我才知道,这些都是马云安排的,而其原因让我很受伤。因为之前马云是这样对他们说的:“要有更多的客户,就要把网页做到极致的简单,要让从前不上网的人一来就会用。现在整个公司里只有陈伟一个网络白痴,让他来看,他看懂了,说明产品可以上线了。”
后来,我知道这样说其实已经算给我留面子了。马云跟我说过:“在公司里成长起来的管理人员,哪个没有把脸皮当拖把在地上拖过,拖过你就不会不懂装懂,就会脚踏实地。”
除此之外,五花八门的来访者也归我这个“御用闲人”接待。有一次公司来了一位女士,是我们“诚信通”的客户,“投诉”我们的“旺旺”只能同时在线500家客户,说这影响了她业务的发展。还有一次,有一位老大爷到前台,说马云是他干爹。我觉得他的年纪做马云干爹还差不多。
车开到半路上,机场通过订票记录千回百转联系到我,说我可能拿错行李了。我想不可能啊,打开箱子一看,全是女性用品!马云看着箱子里的东西,笑着送了我两个字:“愚蠢!”事后马云开玩笑地说:“还好是在车上打开箱子,如果在机场打开,万一又有八卦的记者在场,说马云的行李在广州机场被查,发现里面装的全是女性用品,这下他们就有无限发挥的空间了。”
关于电话的糗事还没完。为了不影响马云,跟马云一起的时候我都是把电话调到静音状态,可是分开时有时会忘了调回来。
马总就没有糗事吗?有。2009年11月,李连杰邀请马总参加“国际慈善论坛”,地址在北京国贸的万豪酒店。我们从前面一个活动赶来,到酒店时离马总演讲已不足5分钟,去房间换正装已来不及。马总快步走向洗手间,在进门的一瞬间,我从后面一把抓住了马总--马总此时推开的是女厕所的门。
有一次在广州,马总为第一届“网货交易会”的事跟相关领导会谈,马总和领导在里屋会谈,我在外面的房间等着。这时恰好公司“神童”李俊凌打电话给我,由于信号不太好,所以我说话比之前还要响!里面的领导轻轻地跟秘书说:“去看看谁在外面吵架。”秘书出来跟我打了招呼,进去汇报:“是阿里巴巴的,没吵架,是打电话。”我党的领导水平就是高,领导马上说:“阿里巴巴真是个有激情的公司,从员工打电话的音量上都可以感觉得到!”
第五章:忙碌的阿里人
马云演讲没有文稿却妙语连珠,这永远是让企业家们钦佩和羡慕的事。在南京的“云锋基金”会议上,同一辆大巴的企业家们又谈到这个问题,马云说:“我很早以前也念过稿子,一页纸念错6个字,而且节奏也不对了,丢过很大一次脸,从那以后我就不念稿了。”
领导问马云来河南最想去的地方是哪里,马云说:“嵩山少林寺和太极陈家沟。”不愧是武侠迷!
记得有一天,我跟马云说:“马总,我总结了几点您演讲的技巧……”
马云打断我:“你觉得我讲话有用技巧?”
我于是辩解:“技巧是演讲家‘具有’的,一知半解的人去‘归纳’的,然后教给永远学不会的人听的。”
傍晚,马云去各子公司给员工们拜年。员工们见到马云都很激动,排着长队依次跟马云合影,很多员工还打电话给家人:“我跟马云合上影了!”
5月22日在上海,我陪马云去东方航空公司跟上任不久的董事长刘绍勇谈合作,也了解了东航的很多情况。结束后,马云跟我说:“以后我们可以乘东航的班机了,今天跟刘董谈完我放心多了。哈哈!”之前马云不乘东航的班机。
在印度期间,我去过一个中餐馆,我陪马云进去后发现餐馆从厨师到服务员都是老外,我觉得一定不正宗,建议马云去吃别的。服务员看出了我们的想法,很热情地用英文对我们说:“虽然我们不是中国人,但我们做的是正宗的中国菜,因为我们老板是新加坡华人,尽管他现在不在。”
马云听了以后开玩笑说:“既然是华人开的,那我们就试试吧。”结果菜确实做得蛮正宗。
离开印度之前,马云买了几包当地的盐带回国。带世界各地的盐回家是马云的一大爱好,去俄罗斯、日本、欧洲各国都一样。
马云浑身上下都没有名牌,服装只要品质不错,舒适合体就好。马云喜欢的是“无名良品”。马云说:“穿‘无名良品’才有初恋的感觉。”我不解地问:“这话从何说起?”马云说:“如果‘名’也正了,‘言’也顺了,那就是‘老婆’了,哪还有初恋的感觉呢?哈哈!”结果让我很失望,马云说的是对的。
王利芬说:“马云,你们几个都是上了我的节目后才受人追捧的。现在倒好,你被‘围’,我还得帮你当保镖。”马云开玩笑说:“下次碰到这种情况我一定喊‘她是《赢在中国》的主持人王利芬’,也算我回馈你。”
马云接着说:“女强人往往在婚姻上都不顺,我告诉你们原因,男人就好比食堂里的大锅菜,很普通,但去晚了就没有了!女强人就好比是高级餐馆的高档菜,虽然好,但不见得有人会点,而且很快又被新菜取代了……”
2011年7月初,我公司的吴菊萍同学为接住从10楼掉下的小朋友妞妞,手臂粉碎性骨折,人也被砸昏过去,她和妞妞分别在不同医院抢救治疗。马云是个特别细心的人,他让我先代表他去看望一下菊萍及在重症监护室外一直守候的妞妞的父母。
我问:“很多领导都去看望菊萍了,您为什么……”
“现在这么多记者都在现场,我去不是添乱吗?他们是报道吴菊萍的事迹还是采访我啊?等人少一点我再去。”马云说。
曾教授(曾鸣)讲的是宏观战略,未来;彭蕾死抓住价值观不放;老陆(陆兆禧)讲实干:少啰唆,把东西做出来给我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这样才是完美的团队。如果全体员工都跟我一样,每天讲梦想,公司就完蛋了……”
第六章:兴趣和哲学
月真法师曾经是天台山一个寺庙的住持,他带马云和我去过。他年轻时在天台国清寺里留下的照片跟马云很像,所以马云经常开玩笑地对月真法师说:“其实我才是你,你才是我。我在外面帮你做商业,你在庙里替我修行。这样想的时候我心里就踏实多了。”
马云从来没有对任何人迷信过,但对很多人都很佩服,比如对月真的建筑天赋,对于丹的口才,对李一的记忆力,对王西安大师的武功,对刘谦的魔术……
闭关的某天晚上,马云突然跑出来对我说:“我们去吃夜宵,我饿了。”
“不是还没有结束吗?”我诧异地问。
“我自己觉得好了就好了。”马云说,“这几天,别人闭关,我是得安静。公司马上要10周年大庆了,这两天我把新商业文明想得更清晰了。”
6月5日,马云去北京大学见了当时的校长许智宏,之后张维迎陪马云参观了北大奥运会乒乓球场馆,还谈妥把光华学院里最大的一个演讲厅命名为“阿里巴巴厅”。马云事后开玩笑地说:“万一阿里巴巴活不到102岁,北大应该没问题,那样阿里巴巴的名字还在。哈哈!”
当晚,马云在光华学院做了演讲。
第二天,马云又在北京另一所大学的商学院做了演讲。
马云演讲时我和同去的4位高管坐在第一排听讲,其间坐我边上、当时主管“诚信通”业务的副总裁吴敏芝(现任阿里巴巴国际业务总裁)凑过来看我做的笔记,看后她差点爆笑出来。因为她记录的是马云的管理思想和理念,而我记录的是:“一只猪,假如长到了5000斤,那它已经不是猪了……”
马云之前说过:“我们为努力鼓掌,为结果付报酬。”
在很多公开场合马云都说过:“竞争是一件很快乐的事,让对手去生气,对手生气的时候就是你快要胜利的时候。”
记得有一次,公司有一位非常有能力、但有一点“个人英雄主义”的领导向马云汇报完工作,马云说:“工作做得不错,但是我刚才听到的都是‘我’,我希望今后听到的是‘我们’和‘我们团队’,而且要发自内心的。”
2008年的“十一”长假,马云在西安召开淘宝高层会议。白天带大家参观古迹,晚上请当地历史系教授讲解秦国的兴起和灭亡,以及唐代的兴衰。借古说今,讨论淘宝的战略,大家收获不小。其中马云对王翦领60万大军灭楚、巧释秦王疑心的典故有自己的看法:“秦王比王翦要厉害得多,他根本不会因为王翦要封赏就认为他贪财而不会造反。再借王翦10个胆他也造不了反,秦王有太多方法可以控制他了。写历史的人眼界和水平只到王翦这个层次,所以才会这样写。”
11月7日,我陪马云参加上海“中美互联网论坛”。我只记得美国驻上海的美女领事说:“就在上海附近的杭州,Jack和他的团队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B2B网上平台,淘宝也已经是亚洲最大的C2C网站。”
12月初,杭州还不冷,我陪马云到北京。北京的夜晚冷很多,下飞机后我问机场工作人员:“北京今天几度?”
“三四摄氏度吧。”
“哦,剩下没几度了。”我想开个玩笑。
“跟我们的股票一样,剩下没几块了。”马云也开玩笑。但马云接着很认真地说:“但我不会因为投资者去做任何短期的救市,我就是要全力帮助中小企业过冬,股价回来是迟早的事。”
马云在家看了闭幕式后突然说:“我明白老子说的‘大盈若缺’了,如果开幕式上没有发生意外,表面上看很完美,而结果谁也记不住这次点火。”马云接着说:“其实很多事情都是这样,足球比赛的每一个经典进球都需要有对方守门员的失误做‘陪衬’,大家都完美就没有完美了。”
2月17日下午,马云在北京邮电大学电信学院讲课。
提问环节有学员试图挑战马云:“有人说阿里巴巴就是马云一个人忽悠成功的公司,你自己怎么看?”
听到这个问题,我当时心里有些紧张。
马云回答:“我真希望自己有这样的忽悠能力,可惜我没有。忽悠是把自己不相信的讲给别人听,而我一直都坚信,那不是忽悠,而是一种信念!”
台下一片掌声。
第七章:马云的太极梦
马云说,“假如有一天淘宝网的总裁和副总裁及所有高管同时离职,你也没有机会做淘宝的CEO,‘运气’不会降到你头上,因为你不懂淘宝网。
在杭州看了吴冠中的画展后,马云说:“我现在认为,画家玩的是定格在纸上的艺术,导演的艺术则固化在了胶片里,而我们做的是‘行为’艺术。我们的变化多,但好处是我们能改而他们改不了。哈哈!”
现在,打太极成了马云的主要健身方式,他经常是边走路手上还边做着动作,而且太极中的哲学思想也让马云有了更深刻的感悟。比如说“中庸”。“中庸”一词有各种解释,马云认为“中”是动词,“打中”;“庸”是“恰如其分的一点”,“中庸”就是“打在恰到好处的那一点上”。马云认为太极拳是以拳术来表达太极思想,每一招都既可攻又可守。任何招都有解,也就是说“没有绝望的境地,只有对境地绝望的人”。
马云说:“陈老太太很早起床,在打太极前总要闭上眼睛在公园里静静站一会儿,我问她这是干什么,她说她在听花开的声音。”
之后马云的一个朋友也想学太极,为了练习方便,希望场地就在上海,于是我把上海的那家太极馆联系方式发给马云,马云转发给了他。
4月3日马云从香港到三亚,我提前一天到,邀请王大师和阎会长来三亚度假,同时也向王大师学习太极,总共逗留了4天。
马云之前常说:“假如我要写一本书,我就写阿里巴巴的一千零一个错误。”现在明白了,有些错误是必须犯的,而且越早犯越好,马云说:“顺风顺水成就了我们的事业,逆风逆水成就了我们的人。”
马云接着说:“陈伟,你记忆力好,我希望你是公司第一个会背‘太极拳论’的人。”
第八章:社会责任和阿里文化
马云打断了会议,说:“各位代表,对不起,我打断一下,我的祖国半小时前地震了,很大的地震……”
秘鲁的轮值主席说:“听到这一消息我很难过……待情况明确后,我们看能做些什么。”这也许是5·12大地震发生后在国际性会议上最早被提及。马云当天决定以个人名义先捐款100万元。
当时公司全体员工都对这些歪曲事实的报道表示愤慨。我们也担心马云已发烧的身体会扛不住,这时马云说:“如果一只鸟每天只想着去梳理自己的羽毛,那它很快就要完蛋了,因为一盆脏水就可以毁了它。
2008年6月2日,马云和民营企业家及专家们在廊坊开会,共同探讨灾后重建的工作。我记得那天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沈冰也在场。
马云从专家那里了解到,灾后重建,特别是心理重建,一般需要7年时间,所以公司制订了7年援助计划。马云说,如果7年不够,我们再加7年。援助内容包括给当地留任的教师每人每年补助2000元。
马云接着说:“其他的形式也有作用,比如宗教的洗礼,圣水其实跟自来水没区别,但在这么多人庄严的注视下、见证下,这种气场会给你力量,也对你今后的行为有约束。这就是借假修真。”
有一次开会,社会责任部提出了很多帮助灾区的建议,马云听后说:“建议都很好,但不要凭空想象,要深入灾民中听取他们的心声和意愿。也就是说在扶老太太过马路前要搞清楚她是否真的想过马路。”大家听得都乐,也都明白了。
马云支援灾区也有两个原则:不作秀,不麻烦当地政府。
永不放弃,这是阿里巴巴企业文化的核心所在,也是所有正在创业道路上或即将走上创业道路的人共同的大信念。马云跟我说过,他唯一一次想到放弃是在1997年。当时他在做“中国黄页”,而生意正做得红火的时候,电信横插了一杠子,也做了一个黄页,一下子就把水给搅浑了。
牧师演讲过程中充满激情的眼睛一次又一次盯着马云。马云后来说:“当时我觉得冥冥之中就好像是上帝派牧师来鼓励我,我觉得牧师就是在讲给我一个人听的。”马云之后就再也没有过放弃的念头,给别人签名时写得最多的就是:“永不放弃!”
正如马云说的,之后很快金融风暴席卷大地,马云在几乎所有高层一开始都反对的情况下,坚决执行“狂风行动”,大幅让利给“严冬”中的中小企业,结果受到了中小企业的拥戴,客户数井喷。
2008年12月15日,马云在北京参加完会议后,我们去西二环的净雅酒店晚餐。这是一家山东海鲜餐馆,在北京不止一家,从老板到员工都是马云的“粉丝”。
早在2001年拍《射雕英雄传》时,我就认识周迅了。周迅到时,马云还在会议中,我就陪周迅团队先喝茶聊天。
马云开完淘宝会过来,和周迅团队边用餐边谈。吃的是寺里的素斋,做得非常好,马云和周迅都赞不绝口。
马云喜欢看各种电影,尤其喜欢看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片子。有的片子看一遍还不过瘾,过些日子又“复习”一遍。有一天马云对我说:“陈伟,你去帮我买个正版碟,是讲艾森豪威尔和巴顿的电影,我之前看过,我要再看看。”
马云对戏曲也很喜欢。有一次到北京,约朋友在梅葆玖的故居吃饭,店里有青年男女为客人表演京剧,马云点了一段又一段,还不时喊:“好!好!”
马云还喜欢听美声,特别是帕瓦罗蒂的,在家常听,有时还跟着唱,闭上眼睛,很陶醉的样子。
其实茅威涛跟我也是很多年的朋友。2000年在《笑傲江湖》里她演“东方不败”时跟我就认识,2010年拍《梁祝》的电影,马云不在杭州,我就带上公司不同部门的美眉去客串了一把,用马云开玩笑的话说就是:“派你去拯救一下传统戏剧。”
第九章:不一样的马云,不一样的阿里
与众不同、扬长避短的思想是马云与生俱来的。马云的母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