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传记 > 历史名人 > 诸葛亮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诸葛亮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诸葛亮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书名:诸葛亮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

作者:皮波人物国际名人研究中心著

出版社: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13-12-01

书籍编号:30472704

ISBN:9787512503915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45039

版次:1

所属分类:人物传记-历史名人

全书内容:

诸葛亮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高卧隆中的贤才


命途多舛


东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年),东汉最后一位皇帝——献帝出生了。这一年,在琅邪郡阳都县(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的一个普通官吏的家里,也降生了一个小男婴。这个孩子极其平常,没有人想到他的名字将会流芳百世,他就是诸葛亮。


诸葛亮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诸葛亮画像


诸葛亮,字孔明。他的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父亲诸葛珪是东汉末年的泰山郡丞,所以他也算是名门子弟。在诸葛亮3岁的时候,母亲就病故了。母亲死后,父亲又娶了一个妻子。没过几年,父亲也去世了。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结束了在洛阳游学的生涯,回来侍奉继母,并和继母一起迁居到江东。年幼的诸葛亮只好和弟弟诸葛均一起,跟随由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的叔叔诸葛玄。后来,朝廷另派朱皓代替诸葛玄之职,无奈之下,诸葛玄只好另寻他职。诸葛玄与荆州刺史刘表是旧交,相知甚深,因此就带着诸葛亮兄弟前去投靠。他们一家就来到了襄阳,并很快和当地的名门交往上了。


当时,荆州管辖襄阳、南郡、江夏等七个郡,襄阳是荆州的省会。荆州的范围相当于现在的湖北、湖南、河南的南部和广东、广西的一部分。襄阳实际上是南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且它还是连接南北水路交通的要道。由于北方战乱,那里的士大夫纷纷到襄阳避难,因此聚集了众多人才。


建安二年(197年),诸葛玄病逝了,诸葛亮就带着弟弟买了几亩薄田,搭了一间茅庐,隐居在襄阳城西二十里的隆中。他们过着躬耕自足、粗茶淡饭的平静生活。


求知若渴


隆中位于湖北省襄阳县西。那儿环境优雅,林木苍翠。诸葛亮的茅舍西边,有一座不高的小山岗名为卧龙岗,因此诸葛亮以卧龙先生自居。除了耕种田地,他经常攀登到小山上去,吟诗奏乐以抒发胸中情怀。相传山上有一块抱膝石,是诸葛亮隐居于此时经常抱膝长吟之处。


诸葛亮不仅非常聪明,而且过目不忘。他读书十分刻苦,还善于运用良好的学习方法——温故而知新。他读书也不像别人那样只是死记硬背,而是只求畅晓文章大意,记住其中精华的部分。汉朝的文化思想是独尊儒术,罢黜百家,因此大家只读儒家经典。诸葛亮却并不这样,他如饥似渴地读遍诸子百家的著作,对天文、地理、历史、兵书也无一不精,说他上通天文下知地理一点都不为过。他在隆中耕田的时候,受到过老农的指点,掌握了许多天气常识。


诸葛亮十分喜欢研究春秋时期军事家孙武所著的《孙子兵法》,因为它言简意赅地记录了各种战术战略,蕴涵了无穷无尽的军事策略。对这本书,诸葛亮可以倒背如流,他还经常在棋盘上演示书中提到的作战方式,并推演阵法。后来,比诸葛亮年长,与他亦师亦友的名士黄承彦见他如此醉心兵法,就告诉他想要精通阵法应该去求教庞德公。


襄阳名士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是诸葛亮的姐夫。庞德公很有见识,诸葛亮非常尊重他。每次去探望庞德公后,诸葛亮都获益匪浅。听了黄承彦的建议,诸葛亮连忙赶往庞德公隐居的鹿门山。见到庞德公后,他将自己写下的对《孙子兵法》的见解和绘制的阵图拿出来,请庞德公指教。庞德公看后告诉诸葛亮,兵不在多而在精。《孙子兵法》中几乎涵盖了所有的作战方式,步战、骑战、车战、舟战、夜战、昼战、威战、骄战、赏战、罚战、实战、虚战等等,能够操纵自如,都离不开一个“变”字,而其精妙之处全在“计”、“谋”二字。庞德公还把自己花了半生心血研究兵法的成果——八卦到八阵的推演教给了诸葛亮。经过苦心钻研,诸葛亮终于把八阵草图画出来了。


和诸葛亮交往的还有司马徽,司马徽是诸葛亮的老师,很有学识且精通八卦算术。司马徽带着诸葛亮到处游学,还到过古今兵家鏖战的战场,这使诸葛亮受益颇多。


抱负远大


襄阳是荆州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诸葛亮结交了几个非常要好的朋友,他们都是品德高尚、有抱负且学问渊博的人。其中比较杰出的有仁义忠厚、博古通今的博陵人崔州平;直率豪爽、文武兼备的颍川人徐庶;有勇有谋、学识渊博的颍川人石广元;幽默风趣、精通诗文的汝南人孟公威。诸葛亮与他们经常在一起,或互相切磋学问,或吟诗作乐抒发胸中的大志。每当朋友们对自己的远大抱负侃侃而谈时,诸葛亮只是坐在旁边静静聆听,偶尔会发表自己的意见。他认为他们几个都很有才华,又很有抱负,假如要去当官的话,应该可以胜任刺史、郡守之职。不过,他从来没有说起过自己的抱负。


诸葛亮在心中喜欢自比为管仲和乐毅。他认为他的才干可以与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主的管仲,及战国时指挥五国兵将攻陷齐国七十余城的燕将军乐毅相媲美。他周围的人都知道他很有才能,是个聪明睿智的隐士。真正了解诸葛亮有经国济世的才干并相信他将来一定会有大成就的,是他的好友徐庶和崔州平。


这时由于北方政局纷乱,不仅士大夫及才识之士纷纷逃往南方,还有许多百姓也迁往南方。他们大都定居于扬州(江苏)、益州(四川)或荆州(湖北)等地,希望在南方建立新朝廷、新政权。中国的政权向来都是以北方为中心,现在整个政权中心逐渐南移的趋势正在萌芽。诸葛亮以他敏锐的政治眼光已经觉察到,国家政权将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因此他劝诫因南迁而觉得难以实现抱负的好友孟建,作为一名士大夫,不应该只将视野局限在北方。要将眼光放远,在这里同样可以施展才华。


诸葛亮闲暇时喜欢攀登乐山,眺望远处故乡所在的方向或抱膝高吟故乡的民谣《梁父吟》:


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


里中有三坟,累累正相似。


问是谁家冢,田疆古冶氏。


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纪。


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


谁能为此谋,相国齐晏子。


《梁父吟》是描述春秋时齐景公的丞相晏子婴谋略的一首民谣。


相传齐景公手下有三名勇士,分别是公孙接、古冶子和田开疆,他们三人为景公立下了许多汗马功劳,势力也一天比一天的强大。丞相晏婴唯恐他们的力量强盛起来后会威胁到齐景公的王位,便想出一个计谋除掉他们。


齐景公依照晏婴的计谋,派使者送了两个桃子给三位勇士,并让他们自己断定三人中谁最勇敢,最勇敢的人便可得到这两个桃子。三人听后互相争功,相持不下。最后,公孙接与田开疆把两个桃子给了古冶子,惭愧地说道:“我们两人论功皆不及你,若收了这两个桃子便是贪,若是不死就非勇。”于是两人回府后相继自刎而死。


古冶子一听到这个消息,羞惭地说:“好友皆死,我独活,是不仁。不仁之人,还有何面目以见世人?”也就跟着举剑自刎。晏婴的计谋得逞了。后人因此而作的这首民谣便一直流传下来。


诸葛亮之所以喜欢独自吟唱这首《梁父吟》,一方面是因为怀念故乡的风土人情,一方面则是从中思索从政者的谋略和政治技巧。


诸葛亮已到了可以婚娶的年龄。黄承彦十分欣赏他,便有意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黄承彦的女儿长得十分丑陋,头发黄黄的,皮肤黑黑的,但是却极具才华、知识渊博、满腹经纶。黄承彦告诉诸葛亮想把女儿许配给他,诸葛亮没有表示意见。于是,黄承彦便让诸葛亮到家中去亲自见见他的女儿,还假借他人之名把女儿所作的诗、文、字、画给诸葛亮看,诸葛亮赞不绝口。黄承彦的女儿还十分精通制作机关。这天,当诸葛亮来到庭院时,只见一只大狗凶猛地扑过来,诸葛亮吓得忙往门口奔去,只见一仆人轻按了一下狗头,那只狗便转身离去了,原来这是一只带机关的木制狗。了解到黄家女儿如此多才多艺,诸葛亮欣然同意娶她,在结婚那天,还亲自前往迎娶。


据史料记载,诸葛亮是个美男子。陈寿在《三国志》中曾对诸葛亮有一段描写:“亮少具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魁伟,时人异之。”英俊伟岸的诸葛亮娶了相貌丑陋的黄氏,还受到邻里们的嘲笑,当时就出了这么一句谚语:“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虽然黄氏是无颜夫人,但却是个才女,还很贤慧。不论是生活上还是事业上,黄氏都给了诸葛亮很大的帮助,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贤内助。


腐朽的政权


东汉经过了平实温和的“明章之治”(即汉明帝、汉章帝统治时期采取的宽松治国和息兵养民的政策)后,进入了鲜有的吏治清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时期。好景不长,从章帝的儿子和帝开始,汉朝皇帝的寿命都异常短暂,大都是年幼即位。由于皇帝年幼无知,太后便理所当然肩负起掌政治国的重任,这样就会把朝廷变成太后家的私有物,导致外戚专权大封诸侯的情形。然而东汉的外戚,在才能方面无法与西汉的相比,但是他们的横暴跋扈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当年幼的皇帝可以独自掌管朝政之后,便无法忍受外戚的专横,于是联合宦官或地方上的力量一起消灭外戚,东汉的政局便在外戚和宦官的互相争斗中动荡不安。


汉和帝的儿子桓帝虽然是由外戚梁冀推立的,但他对梁冀的专横跋扈非常痛恨,于是就与有权势的宦官联合起来镇压梁氏一族,又借重地方上的宿儒名学来推展新政。因为东汉的知识分子非常重视名节,他们无形的精神力量成为左右政治的一股势力。虽然他们憎恨外戚当政,但是对于宦官的乱政也非常不满。他们在反对外戚的同时对宦官也大加攻击。桓帝无法控制这种局面,反而听信宦官的煽动,认为士大夫们结党营私,因而先后发生了两次震惊朝野的“党锢之祸”。敢于反对宦官乱政的士大夫们被全部逮捕或杀死,宦官因而更加目中无人,把持朝政。


经过了两次的“党锢之祸”后,东汉政权元气大伤,政治动荡,地方的治安非常混乱,终于爆发了“黄巾起义”。


“黄巾起义”是东汉灵帝时期,张角领导的一次有组织、有准备的全国性农民起义。因起义军头戴黄巾为标志,所以称为“黄巾起义”。


领袖张角是冀州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人,自称“大贤良师”,以传道和治病为名在农民中宣扬教义,进行秘密活动。他还广泛传播“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谶语,又在各处府署门上用白土涂写“甲子”字样,作为发动起义的信号。由于当时政治一片黑暗,民不聊生,天下农民纷纷响应加入战斗。灵帝慌忙调集各地精兵围剿黄巾军,调派外戚大将军何进负责保卫京城,并且加强地方兵权,解除党锢之禁以安民心。各地豪强地主也起兵配合官军镇压起义,其中著名的有袁绍、袁术、公孙瓒、曹操、孙坚、刘备等。与此同时,各地还出现了许多独立的农民武装。


黄巾军各自为战,缺乏战斗经验,以致东汉王朝能集中兵力各个击破。黄巾起义和在它影响下的各族人民起义,持续了二十多年。


由于起义农民本身的弱点,起义被残酷镇压,但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腐朽的东汉王朝已名存实亡。同时由于此役借重于地方兵权,造成了地方上的长官拥兵自重,渐渐形成一股强大的势力。


不久,灵帝崩逝,少帝继位,由何太后听政。何太后的哥哥何进垄断朝政,他不顾朝臣反对,与司隶校尉袁绍合谋,私召凉州军阀董卓入京。不料,董卓的军队还没有到达京城,这件事就被泄露出去了,何进被宦官张让杀死。接着,袁绍、曹操带兵入宫,将宦官二千余人赶尽杀绝后控制朝廷。


随后董卓率军进入洛阳,把何进的军队收归己部,吞并朝中其他兵力,势力大增。董卓依靠自己的兵力把持朝政,并废黜少帝,杀何太后,立陈留王刘协为汉献帝。汉献帝升他为太尉领前将军事,封为郿侯,进位相国。但是袁绍反对废帝,便号召地方群雄起而声讨董卓。当时宣言讨伐董卓的,有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伸、长沙太守孙坚及衮州刺史刘岱。董卓逼走袁绍等人,独揽军政大权。这时辽东的公孙度和荆州的刘表、益州的刘焉,都在招兵买马,扩充自己的实力。


不久,董卓因为过分残暴,被部下吕布杀死。董卓死后,他的部将们互相攻击,献帝乘机逃回洛阳。


兖州牧曹操把汉献帝迎接到许(河南许昌西南),运用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手段。从此,朝廷实际大权都落入曹操的手中。


建安二年(197年),曹操在官渡大战中大破袁绍军。建安三年(198年),曹操打败吕布的军队。建安五年(200年),他又彻底打败袁绍的军队,统一了整个北方。这时,所剩下的割据范围仅有益州(四川)、江东(扬子江下游),以及汉中和荆州。


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在军中扩充兵源、加紧训练,为消灭南方割据势力做准备,企图一举南侵,统一全国。

走上政治舞台


刘备的崛起


刘备,字玄德,涿郡涿县(河北涿州)人,是汉景帝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由于世远亲疏,到刘备这一代时,家境已经十分贫寒。刘备的父亲早逝,他和母亲靠着织席和贩卖草鞋维持生活。


诸葛亮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刘备画像


刘备家的东南面有一棵高十六七米的大桑树,这棵桑树枝繁叶茂,从远处望去好像一顶大车篷。当时有善于观气数的人,见到这种情形,便认定这家定会出贵人。


年幼的刘备和邻里的孩子在树下玩乐的时候,大发豪语说:“他日我若当天子,将以此为车盖。”这句话被他的叔叔听到了,心中非常震惊,叔叔告诫他说:“你不要再乱说了,会给我们全家带来灭门之祸的。”


刘备奉母命出外游学,曾拜郑玄、卢植为师。《三国志》中有一段描述他性格外貌的话——“先主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身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少语言,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好结交豪侠,少年争附之。”刘备虽然不喜欢读书,却善于结交朋友,因此不少人都愿意为他办事。他寡言少语,喜怒不形于色,能谦恭待人,城府极深,这些性格特点对成就大事极为有利。


黄巾起义爆发后,他应征参军讨伐起义军。由于在讨伐黄巾军中数立战功,被升为县尉,后升任下密丞、高唐尉、平原令、平原相。


刘备之所以能在讨伐中立功,与关羽、张飞的拼死相辅佐有莫大关系。


关羽,字云长,河东解地人。张飞,字益德(也写作翼德),涿郡人。当时刘备为了要讨伐黄巾起义军,在乡里大招兵马,他们两人便同时来投效他。由于志趣相投,三人很快地便成为知己。


后来,刘备为平原相时,提升关羽为司马。建安五年(200年),曹操东征刘备,刘备兵败,投奔袁绍,关羽却被曹操捉走。曹操素闻关羽雄壮威猛,对他十分礼遇,希望能将他招揽到自己的旗下,但关羽坚决不愿舍弃刘备。不久,关羽便逮着机会,留下书信,逃出了曹操的军营。后人都称赞关羽临危不忘旧主,称赞他义薄云天。


张飞平日威猛爽直,许多人皆称他和关羽为“万人敌”。张飞平时很敬重士大夫,但却不体恤部属,动辄拳足交加。刘备曾告诫他要善待属下,因为这些人经常侍奉在左右,若是他们怀恨在心,定会做出不利于主的事。张飞并没有把刘备的话放在心上,后来,果然被部将所害。


关羽和张飞两人有如刘备的左膀右臂。在刘备建立帝业的过程中,他们两人全力以赴,甚至牺牲了生命。


诸葛亮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


后来,曹操攻打陶谦(汉末群雄之一),想要夺取陶谦的势力范围徐州,陶谦抵挡不住曹操的大军,就向刘备求救。仁义的刘备连忙前往救援,打退曹操的军队。陶谦病故前,曾对部下说:只有刘备能安此州。陶谦殁后,其部下请刘备统领徐州,刘备不肯,后经多次劝说后,方领徐州。徐州被吕布夺去后,刘备无法只得依附曹操。曹操表奏汉献帝,封刘备为左将军、豫州牧,汉献帝还排了辈分,称刘备为皇叔。当时,曹操曾以“煮酒论英雄”来试探刘备,刘备假装害怕来降低曹操对他的防备。不久后,志向很远大的刘备,乘机逃脱曹操的控制,重新占领徐州。之后,被曹操亲自率领的大军打败,刘备只好投靠袁绍。


曹操在官渡之役大破袁绍的军队后,便将箭头转向刘备,企图将他的军队赶尽杀绝。刘备迫不得已,便于建安六年(201年),前往荆州投靠同宗刘表。刘表对刘备的投靠心有怀疑,就让他屯兵新野对抗曹操。


此时,经历多次战役半生戎马的刘备,仍然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他为此经常伤心落泪,有一次他泪痕未干时被刘表看见了。刘表非常惊讶,忙问他流泪的原因,刘备慨然而叹说:“我往常身不离坐鞍,所以股间的肉都没有了。现在已经很久没有骑马奔驰,股间的肉又都长出来了。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我已开始老迈,但却还没建立功业,怎不叫人感叹呢?”


三顾茅庐


刘备早就听说荆州出贤才,来到荆州后就立即前往拜访阳翟的“水镜先生”司马徽,诚恳地向他讨教国事。司马徽只是谦逊地表明,自己是一个没什么大见识的乡野村夫,不懂得国家大局。他建议刘备去拜访那些俊杰英豪,这些人中最为有才能的当属卧龙凤雏。


刘备听后大喜,忙问是谁?司马徽只是徐徐说道:“诸葛孔明、庞士元也。”司马徽说完之后,就笑着转身离开了。


在刘备刚驻军新野时,诸葛亮的好友徐庶就经常观察他的行为处事,发现刘备胸怀大志、才略过人,并能够善待部属,素有人望。于是,徐庶就前往新野拜见刘备,并投入刘备军中。徐庶为人足智多谋,品德高尚。刘备对他的到来喜不自胜,非常器重他的才干和人品,当即把他留在营中并委以重任,让他参与整顿军事,训练士卒。


建安九年(204年),刘备乘曹操去攻打河北邺城的时候,出兵攻打叶县附近留守的曹操军队。但是因为刘表拒绝出兵援助,刘备的军力远不敌曹军。在这危机关头,徐庶建议放火烧寨,佯装退兵,然后派关羽、张飞、赵云等领兵埋伏曹军的追兵,分散曹军的兵力。曹军果然伤亡惨重,刘备反败为胜。见识过徐庶卓越的军事才能,刘备高兴地盛赞他有王佐之才。徐庶极力谦让,称自己的才学远远不足,比自己高明的人比比皆是。


徐庶忽然想起隐居在隆中的好友诸葛亮,于是他向刘备说:“诸葛孔明乃是卧龙,将军愿意见他吗?”


刘备请徐庶带他来,徐庶却说,对于有经天纬地之才、治国安邦之能的人,必须刘备亲自去请,才显得有诚意。


刘备带着关羽、张飞,骑着马去往襄阳西郊的隆中拜访诸葛亮。隆中景色秀丽,风清气爽。山虽然不高大却秀致典雅,河流虽浅却澄清见底。道路平坦,树林茂盛。鸟叫虫鸣,松篁交翠。抬眼望去,前面一座小山的山坡下有几个人正在田间耕种,忽听到有人唱道:


苍天如圆盖,陆地如棋局,


世人黑白分,往来争荣辱。


荣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


南阳有隐者,高眠卧不起。


于是刘备从马上下来,喊住那个唱歌的农民问道,刚才所唱的歌是何人所作?那人回答他,歌乃卧龙先生所作。刘备又向他询问了卧龙先生的住处在什么地方。原来,前面这一座小山的南面有一片高地,便是卧龙岗。卧龙岗间有一片小树林,小树林中的茅屋便是他的住处。


刘备道谢之后又上马前行。没多长时间,就看到了卧龙岗,果然清景异常。来到诸葛亮的茅屋前,刘备亲自下马叩门。这时出来一名童子,他告诉童子,自己叫刘备,是来拜见诸葛先生的。哪知诸葛亮出去游玩了,而且归期不定。刘备只好失望地离开。


过了一段时日,刘备派去探听诸葛亮消息的人回来告诉他,诸葛亮已经回来了。刘备忙命人准备马匹,前往拜访。这时,已是隆冬时节,天气严寒,朔风凛凛。走了不一会儿,忽然飘起了大雪,张飞劝他说:“天寒地冻的,也不会现在就开战,何必跑这么远来见暂时也用不到的人,还是先回新野,等雪停了再来也不迟。”


刘备回答他:“不避天寒前往拜访,正可以证明我对诸葛先生的诚心,你若是怕冷,可先回去,不要为我担心。”张飞很不服气地跟着刘备继续前去。平坦的路被积雪覆盖难以行走,用了很长时间,他们终于到了。刘备进入房中,见到了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


只见那位少年急忙回礼说:“您就是前次来看望我哥哥的刘备将军吗?”


刘备忙问:“诸葛先生在家吗?”


诸葛均告诉他,昨天诸葛亮和好友崔州平相约,一起闲游去了。刘备又问诸葛亮会去什么地方,能否找到他?诸葛均说,诸葛亮有时喜欢和好友一起驾着小船,泛游湖上;有时喜欢一起去拜访高僧;有时还会留在朋友那儿对酌下棋,并没有固定的行踪,很难找得到。


刘备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道:“莫非我与他无缘,两次拜访都见不到他。”无奈之下,只好借来纸笔,给诸葛亮写了一封简短的信。刘备再次失望地回到新野。


刘备回到新野,由于事物繁多,不知不觉寒冬已经过去了。刘备特意选择了吉时,再度到卧龙岗去拜见诸葛亮。


刘备这时终于见到了诸葛亮,他忙上前施一大礼,自我介绍一番后才说:“我前两次来拜访先生都未得以相见。上次留下一书,先生看过吗?”


诸葛亮还礼,说:“昨日才见到,知道将军一心一意为国为民。可惜我年幼学浅,没多少见识,只怕帮不了将军成就大事。”


刘备急忙说:“司马徽和徐庶都是有名望的人,他们皆对先生赞叹不已又极力举荐,岂是虚言,还望先生不吝赐教。”


诸葛亮不疾不徐回答:“我只是个农夫而已,他们二人过奖了。”


刘备恳切地说:“大丈夫学以致用,还望先生以天下苍生为念,开教引导我这愚鲁之人。如今奸臣当道,我不自量力,想要为天下伸张大义,然而却智术短浅,始终没有成就。只有先生这样有才之士能帮助我做出一番成就,希望先生不要再推辞了。”


诸葛亮挺直上身严肃说道:“从董卓作乱到现在,各地的豪雄英杰纷纷拥兵自立。曹操虽然战胜了袁绍,其实他的声势比袁绍差得远。他之所以能打败袁绍,就是以弱为强,并且又得利于天时与人和。如今曹操已拥有百万之兵,挟天子以令诸侯,实在难和他对抗。孙权占据江东已经历了三代,根基牢固,而且所据之处地势险要,又得到民心归顺,只能与他们结盟,却很难攻占。唯有荆州这块地方四通八达,不缺乏粮食人口,而现在拥有它的人又是无能之人。这或许就是上天赐给将军的一个大好机会。再说到益州(四川西方),此处地势险峻,土壤肥沃,号称天府之国,高祖以此为根据地,因而成就了伟大的帝业。今日益州由刘璋和张鲁共管其事,虽然民生富足,但为政者却不知体恤民情,百姓都渴望能出现爱民之主。将军是汉室的宗亲,贤名传遍四海,不如招揽英雄,辅佐将军力挽汉室的倾颓于狂澜之中。并且设法拥有荆州和益州,加强巩固其地形,以此为基业。同时,与西边和南边的少数民族交好,东面联合孙权,对内积极整治政事,等到天下形势有变,就派一员大将出荆州向宛城(河南南阳)和洛阳进攻,将军自领兵北出秦川,直取中原,那时百姓不会不支持将军的。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诸葛亮一口气将天下纷乱的情势条分缕析,详细说给刘备。他认为曹操足智多谋,虽然挟天子以令诸侯,但他的势力已经日渐强大,不宜从正面与他冲突。而孙权世居江东,基业巩固,只能与他通好,不能动摇他的基业。刘表虽然据有荆州,但已年老不能守成,刘备可取而代替他的领导地位。益州的刘璋和刘备是同宗,刘备可招抚他们归于自己的麾下。如此,据有荆州、益州,就能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这就是有名的“隆中对”。


刘备在茅舍住了一宿。第二天,诸葛亮嘱咐诸葛均说:“我承蒙刘皇叔三顾之恩,不能不出山了。你留在这儿躬耕,不要让田荒芜了,等我功退归隐回来。”于是刘备与诸葛亮一道回了新野。刘备回到新野后,非常礼遇诸葛亮,并待之以师礼,经常和他同桌吃饭,同床共眠,共商国家大事。这一年,刘备的甘夫人为他生下了长子——阿斗。


刘备三顾茅庐,终于得到一位流芳千古的良相。诸葛亮辅佐刘备成就了帝业,也为他在群雄并争的年代中取得了一席之位。而诸葛亮之遇刘备,有如千里马之识于伯乐。


从此,诸葛亮便正式登上政治斗争的舞台,为实现自己的抱负而脚踏实地的努力奋斗了。


无处容身


曹操基本上统一北方后,紧接着就在冀州造玄武池,用来训练水军,积极做着南下的准备。诸葛亮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刘备,并要求秘密派人过江去探听虚实。刘备立即派了人去。


诸葛亮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运筹帷幄的诸葛亮


诸葛亮接着要筹划如何增强刘备的兵力。因为当时刘备只有数千名士兵,根本连荆州都无法守住,更不要说与曹操争霸天下了。他想到现在荆州的百姓人数并不少,但多是逃难至此,真正有户籍的人却不多,每逢遣兵发调都是当地有户籍的人,使得百姓们深感不公,抱怨不已。于是他就向刘备建议颁布命令,使那些没有户籍的流动人口自动申报寄居,再重新统计出精确的人数,以便于按照要求征收兵员。刘备立刻听从诸葛亮的建议下令,又招了几千人。诸葛亮每天早晚教他们练习阵法。在段时间内,便把军队由数千人扩大为数万人。


诸葛亮的政治才能使他更加受到刘备的尊重和信任,刘备曾感慨地对自己的部下说:“我得到孔明,就像是鱼得到水一样。”


这时的荆州内部,长久以来存在的争位矛盾激化了。荆州牧刘表有两个儿子,长子名琦,幼子名琮。刘表有一个非常受宠的继室蔡氏,蔡氏的哥哥蔡瑁是刘表的得力之臣,刘表事事都要仰仗蔡瑁。因此蔡家的势力很大。蔡氏经常在刘表面前称赞自己的亲生儿子刘琮而贬低刘琦,加上刘表本人又比较疼爱幼子,还亲自作主将蔡瑁的女儿许配给刘琮,因此刘琮在荆州的地位比刘琦还要高。为了让刘琮能名正言顺地继承刘表的位子,蔡氏一边在刘表面前说刘琦的坏话,一边暗中加紧残害他。为此,刘琦深感不安,他几次向诸葛亮请教自处之道,但是诸葛亮总是笑而不答。


一天,刘琦想了一个计策,把自己和诸葛亮单独关在一间阁楼上,然后命令手下将楼梯撤走。他诚恳地对诸葛亮说:“今日我们在此相聚,上不着天,下不着地,除了你我之外不可能有人听到我们的谈话。我恳求你,为我指点迷津。我很惶恐,不知所措。”


诸葛亮反问他:“难道您不曾听说晋公子重耳的故事吗?春秋时代的晋献公,他的大儿子申生非常孝顺,于是就把申生立为太子。晋献公还有两个儿子夷吾和重耳。后来晋献公举兵讨伐骊戎,骊戎的首领把自己两个美貌的女儿献给了晋献公,晋献公就退兵回国了。晋献公最为宠爱其中的姐姐骊姬,不久,骊姬也为献公生了一个儿子奚其。骊姬很想晋献公立奚其为太子,便想出一个诡计。她借口申生死去的母亲托梦,让申生去祭祀他的母亲,等祭祀完毕后,又让申生拿着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再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