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才女人物传记系列(套装共4册)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书名:民国才女人物传记系列(套装共4册)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
作者:陈琅语著
出版社: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4-01
书籍编号:30489123
ISBN: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498053
版次:
所属分类:人物传记-女性人物
版权信息
书名:民国才女人物传记系列(共4册)
作者:陈琅语
版权所有 · 侵权必究
前言
前尘往事几多休?人生如戏,戏如人生。陆小曼的一生如流星,从光芒璀璨到流光乍现,再到最后消弭于尘世。
她是一个本该赢在起跑线的富贵之家的女儿,她是一个国色天香善于交际的名媛,她是一个颇具才情的画家,她是一个被三个男人至爱、被无数男人观望的美娇娘,但同时,她也是一个一生无子女、终生病缠身、半生嗜鸦片、依赖男人无法独立的可怜女人。她的一生,称得上传奇,也颇为跌宕,但最终不过是弱女子略带悲情基调的一生。
嫁给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挣扎过,但那一丝丝挣扎敌不过她二十年来所受的传统思想的浸染,徐志摩的出现让她明白了什么是真爱,她开始反抗,想要涅槃,那一刻的她,想必十分畅快,即便万人谩骂,终抵不过爱人和自己的相伴相知。
人人都道真爱好,婚后才知常争吵。原来,夫妻之间除了浪漫,更多的是柴米油盐。小曼嫁给了真爱志摩,可生活哪是你我之间就完了,还要顾及双方父母,以及衣食住行。人人都道是小曼的奢靡逼死了志摩,可谁人又知小曼被病痛折磨得有多痛苦?谁人又知志摩的爱慕者、红颜知己有多少?谁人又知作为诗人之妻的小曼受多年俗世浮华的浸染,又岂是短时间能抽身的?她的苦让她显得越发的不着边际,越发的不懂事,越发的挥霍无度,可谁又能说这不是空虚所致?
志摩去了,所有人怨她、恨她、怪她,可她又怪过谁?她开始收起半世浮华,一身素衣,把自己关入院门之内,供志摩遗像于房内,每日奉一朵鲜花,专心整理志摩生前的作品。鲜有人支持她,却是磨难重重,只是她一直没有放弃过。
翁瑞午知她、懂她、惯着她,她不爱他,却也需要人照料,便同他相依为命。翁瑞午不是什么正人君子,却愿意为小曼倾家荡产,床前奉水,对她的照顾无微不至。前夫王庚虽只与她做了短暂的夫妻,却从未说过她半个“不”字,甚至在志摩死后曾打算和她复婚,但是她拒绝了,她不爱王庚,耽误他一次,怎么能再耽误他一生?
三个深爱她的男人先后去世,留下她孤寂一人,病弱残躯,鲜有人问津。她这一生,有过响亮的名声、大好的前程、绘画的天赋,可就是没有一颗坚韧、独立的心。她需要被爱,在被爱中长大、到老,事实上,她也算做到了。
真是:陆家有娇女,口含金汤匙,半世浮华,一朝梦醒,终是空空空。陆小曼的一生似梦境一般,大起大落。她是一朵娇花,更是一朵真花,有娇艳,自然就有凋落。
谨以此书,献给想了解陆小曼一生爱恨情仇故事的读者。
1.家族与背景
江苏常州的樟村现属丁堰镇,是一个大的村落。樟村陆氏共分十大支派(修谱于1920年),陆小曼的家属于其中“北园村派”。“北园村派”是在明末清初时第七十一世陆万钰由樟村迁居到常州城东门外北园村蕃衍而成。北园村原址紧临天宁寺,在现在的红梅公园内,1959年红梅公园扩建时,已被拆迁。
樟村陆氏宗祠始建于何时已无从考证,但是老一辈的人记得祠堂的院子里曾经有一棵参天古银杏树,四五个人才能将它合抱起来,十几里外就能遥望得到,估计此树已有百年甚至千年树龄。19世纪,陆氏宗祠曾在咸丰战乱中被毁坏,到了同治年间,族中人开始重建宗祠,百余年后,宗祠再次落败,几近倾塌,2004年,陆氏后人重修宗祠,修复之后的陆氏宗祠虽然只剩下原来的三分之一,但仍然保留下了很多的古旧物件。门楼上“陆氏宗祠”四块阳文砖雕,此乃前清旧物,几近完好;宗祠内的门磴、阶沿、石础、梁柱多为旧祠原物;长窗短牗虽然是后来配齐的,可仍然古香古色,与祠堂内的设施十分相配。
陆家是个大姓。民国时期,北洋政府总统黎元洪曾为一个叫陆荣昌的人亲笔题写匾额:“饥溺为怀。”《孟子·离娄下》云:“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太平天王洪秀全《谕苏省及所属郡县四民诏》:“爷哥朕幼坐天京,救民涂炭拯民生,民有饥溺朕饥溺,恫瘝在抱秉至情。”其实就是在赞美佛家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陆荣昌在晚清时任朝议大夫,太平天国运动时,举家搬迁,最后在上海落户,慷慨解囊,救民众于水火之中。他去世十年,清誉如新,得黎元洪赐题匾额。他,就是陆小曼的祖父。
陆小曼的祖父陆荣昌是樟村陆氏北园村派第七十八世孙,小曼的父亲在宗谱上名“子福”。陆小曼谱载“待字”,修谱那一年陆小曼年仅十八,那时的陆小曼尚未出嫁,还在憧憬着爱情,也还未遇见影响了她一生的那个人。
陆子福,字厚生,又字静安,官名定,号健三。正妻徐氏(武进鉴渊公长女),后又配吴氏(武进中丞耔禾公长女)。因他少时的发奋努力与天生的资质,逢考必中,所以家中长辈为他改名为定。陆定善山水,喜着青绿色,著有《啸雪庵集》《图绘宝鉴续纂》,是晚清的举人,邑庠生,即补知县,度支部员外郎,资政院一等秘书,二等嘉禾章,财政部参事,赋税司会办。早期在日本早稻田大学就读,是名相伊藤博文的得意弟子,与曹汝霖、费保廉等人都有非常好的关系。日本留学期间,参加了孙中山先生的同盟会,在袁世凯任大总统的民国年初,曾下令逮捕陆定与许多其他同盟会会员,其中共十三名会员被杀害。陆定被曹汝霖、张一鏖等人营救而幸免于难。
陆定是国民党,也是中华储蓄银行的主要创始人。国民党南京政府成立后,陆定经同乡翰林汪洵之的推荐入度支部就职,这一待就是二十多年。陆定的晚年境遇不佳,本对陆小曼的二次婚姻非常不看好,在与陆小曼、徐志摩定居上海后,日渐消瘦,加之本身就患有糖尿病,于1930年因病逝世,享年仅57岁,葬于宝山县江湾镇。
吴曼华,小名梅寿,出身名门,多才多艺,有深厚的古文底蕴,更擅长工笔丹青,是陆子福的第二任妻子,也是当时少有的知书识理的女性。本是常州白马三司徒中丞第吴耔禾的长女,上祖吴光悦,曾任清代江西巡抚。
显赫的家族背景让吴曼华的一生小心翼翼,从《曼华女士小史》这本资料里发现,她的家人簌六山房主人曾经评价过她说:“生而韶秀曼丽,且聪慧绝伦,妙解音律,笙笛皆其所长,兼工棋,诗词清丽可诵。”
嫁给陆子福之后,先后生育了九个子女,其余八个均不幸早夭,对此陆家父母十分痛心,只有排行第五的陆小曼幸存,其中曼字就是取自母亲的名字。由于陆子福与吴曼华得子不易,所以视陆小曼为掌上明珠。本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所以从小对陆小曼十分看重。
2.冰雪聪明的少女
回往前尘,提及旧事,诉不尽人间百味,解不开愁情离殇。只是那百媚千娇,让人回味,引人伤心!
陆小曼,民国时期芬芳的红颜,灿烂明媚的女子,她笑靥如花,芳名流传至今,她的美丽笑靥中沉淀着动人的传奇人生。老上海的繁华和颓唐述不尽陈年往昔,却时时盼着新艳的故事。
陆小曼出生在十里洋场的上海,是大城市的姑娘。优裕的家庭条件让她受到了那个时代最好的教育,出生在这样有钱有势的家庭,父母又是中年得女,可以说是把小曼快要宠上天了。
小曼幼时在上海的幼稚园度过,因为机灵漂亮,非常招人喜欢。6岁那年随母亲从上海到北京,与父亲一起生活,父母视其为掌上明珠。
繁华的上海和老城北京有着很大的不同,她非常喜欢这座古城,喜欢古老的城墙,如同千年的智者述说着隐隐尘世,像悠长婉转的曼妙女子灵灵弱弱的音长。
陆小曼的母亲吴曼华对小曼十分严厉,她按照上流社会对淑女的要求教育陆小曼,既要求她严守礼教,又让她学习上流社会女子应该具备的礼仪知识。陆小曼自幼所受的教育和后来的发展都是朝着贵妇、名媛的标准按部就班地进行的,她不像林徽因那样,被教育成做个改造社会的职业女性。两人最初的出发点不同,所以她们之间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前者消极应世,贪图享乐,玩世不恭;后者积极向上,人格独立。虽然陆小曼的行为似乎比林徽因更激进、更果敢,可那只限于爱情,她从不关心社会,只关心自己。
在母亲的悉心教导下,陆小曼多才多艺,她善工笔画,而且有着深厚的古文基础,既是一代才女,又是一代名媛。陆小曼的母亲教育她遵守礼教,规范行为举止,督促她学习,亲自教她画画,也正是由于母亲督教于她,她对母亲还是有几分畏惧的。
母亲不在的时候,也有小朋友偷偷趴到窗前引她出去玩耍,伶俐的小曼一个会意的眼神,支开仆人逃之夭夭,惹得仆人们追着她的脚步四处奔走。但是没过多久,小曼就开始痴迷于诗词灵动,陶醉在丹青的静美之中。
陆小曼从小就非常机灵。民国初期,袁世凯专政,当时受波及的人很多,每个人都活得小心翼翼的。陆定每天都带着党章去上班,一天,父亲刚想去上班,陆小曼却对父亲说:证章证件不要带在身边,今天还是取出藏起来好。果不其然,陆定刚到部里,就受到了检查,被带到警厅软禁起来。当晚,大批警察包围陆家,他们开始对陆小曼进行审问,原以为可以从孩子的口中套出真话,哪知陆小曼却不慌不忙,在淡定自如的对话中救出了父亲。
当时警察问陆小曼:“你爸爸的书信都藏在何处?”陆小曼回答:“爸爸的书信、公文都放在办公室。”警察又问:“私人信件呢?”陆小曼反问道:“不是都被你们翻出来了吗?”警察吃了瘪,不再继续追问,没过多久,陆定就被保释出来。当时的陆小曼只有九岁,已经有了忧患意识。从那之后,父母更加珍视这个孩子,觉得她冰雪聪明,是全家人的福星。
陆小曼在最好的学校受教育。7岁的时候进入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读书,9~14岁的时候就读于北京女中。
老北京的北长街上有个161中学,它的前身是建于1913年的北京女一中,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最初创建之时,这所学校的课程表就有国文、日文、英文、数学、物理、化学、体操、生物、劳动、图画、音乐、修身、历史、地理、国术等,真正做到了中西结合、知识全面。陆小曼就是在这种环境和氛围下读书的。
儿时的陆小曼很是调皮,常常无法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一次,父亲因此事气得暴跳如雷,狠狠打了她一顿,从那之后她才逐渐懂事起来,认真读书。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生在富贵之家,是陆小曼的幸,也是她的不幸。显赫的家境,叱咤商场与政界的父亲,出身良好的陆小曼自带优越感、荣耀感,她充满了自信。在父母给她创造的良好的教育环境和生活环境下,她变得骄奢任性、清高自负。儿时和小伙伴们玩耍,有玩伴丢下她,她就会有一种被抛弃、被轻视、被愚弄的感觉,自尊心受到伤害,很长时间都无法摆脱这种情绪。类似的事情让她很难与人推心置腹、和睦相处,变得更加任性、骄纵,让人觉得高不可攀。
其实,做父母的除了要给孩子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更要开阔女孩的见识和视野,帮助她树立远大的理想。陆小曼虽然有倾国倾城之貌,才华横溢,却没有什么人生理想,甚至一生都未独立过,这也可以说是她这一生的遗憾和悲情基调。
陆小曼的父母给了她他们所期望的一切,只是忘记了赋予她独立的性格。陆小曼的父亲在外做官,母亲吴曼华手把手教陆小曼作为名媛的言谈举止和内涵方面该具备的特质。站立行走的时候亭亭玉立,回眸一笑百媚生,谈吐得当,举止大方。以至于后来人们提到陆小曼的时候无不赞扬她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别具风韵,都夸赞她说话聪明、好学、有才情。除了外在培养,吴曼华还非常注意女儿的内在培养,亲自教授她丹青笔墨、古文诗书,才使她有如兰的气质,沁人心脾。
小曼的成长似乎冥冥之中超乎寻常的顺畅,每次上天有意眷顾一个人时,都会赋予她一段传奇,一段不可思议的故事,让她的生命青藤爬满墙头,留给后人回味。
1.校园里的“第一美人”
人生如戏,自被抛入红尘,便要接受红尘洗礼,狠经一番打磨,经历诸多人和事,才能成就自己。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中寻找那个属于自己的点,到最后却发现,我们追求的,不过是内心的那一块净土,没有哪个点可以成为永恒。
时光如梭,慢慢老去的,越陈越香的,逐渐成熟的,都在时间里静静地变化着。等发觉的时候已经是物是人非或大放异彩。女子都是这样蜕变的,在不知不觉中长成一朵美丽的娇花,最后凋零在时空中,不着痕迹,细细品味,只留下丝丝清香。
女人如娇花,再艳丽也短暂,能够留住的只有记忆。小曼如同一抹红霞,那么耀眼,一眼万年,收藏于心中。有她出现的地方,关于美丽的记忆便留存下来,夕阳下,忆当年,曾经有这样一个女子,如同朝霞一样走进自己的生命,又不留痕迹地离开了……
午后的黄昏,躺在长藤椅上,烧一壶热水,品一杯香茗,听一首梵音,望着庭院中的繁花绿景,叹一声“美人如花开”。
民国初年,禁锢女性数千年的封建枷锁渐渐被松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腐朽言论被推翻。很多上流社会的高官富商已经预见这一趋势,纷纷将自己的子女送到外国人办的贵族学校里读书。
陆定也决定将自己的宝贝女儿送到类似的学校里。那年,陆小曼才15岁,正是一朵含苞待放的娇花,就被父亲送入法国人办的北京圣心学堂学习。
圣心学堂由基督教会创办,是中国最早的由基督教教会创办的女子学校,它的教规非常严格,而且开办了英语、体育、钢琴、油画等现代课程,颠覆了中国传统女性的教育范畴。
北京圣心学堂的学费高昂,并非普通人家的孩子上得起的,多半是北京军政界部长级别的小姐才进得去。曹汝霖的女儿当年也在圣心学堂读书。
入学之后,女孩们会取时髦的英文名字,说着一口流利的英语,而且有非常优雅的举止和良好的社交能力,这些都是为日后女孩们嫁得好做准备。
北京是个大城市,更是一座拥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民国初年经历的时代变化和革新呈现出了严重的两极分化态势。上流社会的人开始逐渐接触、学习外国文化,尤其是女子,逐渐走出“三从四德”的文化思想的禁固。这些女孩不用再像过去那样被锁入深闺,终日绣花。她们有机会接触时代前沿的文化,有机会学习英文、法文、钢琴、油画;有机会接触不同思想、教养良好的年轻人。
陆定为了将女儿培养成出类拔萃的名媛,不惜重金。当时北京政界部长一类的小姐有很多在圣心学堂读书,陆定想让自己的女儿受到和她们一样的良好教育。陆小曼的很多要好的姐妹都在圣心学堂读书,所以她在这里度过的时光还是很愉快的。
陆小曼性格外向、活泼,她非常喜欢这个外国人办的学校,在这里,她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天性。她的聪明、活泼、机灵、善于表达吸引了很多年轻的小伙子,他们对她唯命是从,她却趾高气昂,一副高高在上的公主姿态。每个女孩都有属于自己的花季,懵懂、感伤、热烈,可小曼似乎没有,太多的人把她捧在手里,宠她、惯她,所以不是极端的宠,她几乎无法感知。
16岁的陆小曼成绩优异,很招人喜欢,生性活泼,这个学校就是她的快乐殿堂,也是她施展才华的地方。她精通英文、法文。她能弹钢琴,擅长画油画。曾经有个外国贵宾来到圣心学堂参观,当他走到学生作品陈列的长廊时,突然被一幅山水油画吸引了。
这位外国贵宾看到眼前的画作如同邂逅老友一般,这幅画作的气韵、格调、底蕴、色调,形神兼备,给人一种“山为德、水为性”的感觉,西方人是很难理解数千年中国绘画文化的历史的。那幅画深深打动了外国贵宾的心,他激动地问陪同人员:“这幅作品是你们学校的学生画的吗?太不可思议了。”陪同人员回答道:“是的,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希望您予以指正。”外国贵宾笑着摇了摇头,说道:“这样的画,我怎么好意思指出错误呢?笔力苍劲,上色明暗得体,非常好。”接着又赞叹道,“这幅画属于西式油画,却到处彰显着中式风范和意境,没想到竟是出自一位学生之手,实属难得。”随后,外国贵宾提出恳求,希望可以收藏这幅画。
得知外国贵宾对这幅画大加赞扬,陪同人员很高兴,立刻把这件事反映给校长,校长看到自己学生的作品得到了这样的认可,非常自豪,当然愿意成人之美。可外国贵宾坚持付200法郎的报酬,校长拒绝,但最终盛情难却。这幅画作就是出自陆小曼之手,也正是因此,让她成为圣心学堂最出色的中国女孩,一时间名声大噪。
在圣心学堂,她的光环无处不在。在她的身上,既有上海女孩的聪明机灵,又有北京女孩的端庄贤惠。一时间,她成为学堂里最受欢迎的女学生,那些外国人都称她是“东方美人”。中国的男学生们称她是“校园皇后”,她那校园“第一美人”的名头算是名副其实。
每当陆小曼到剧院看戏或逛公园的时候,人们就会看到一个林黛玉般羸弱的女子走进人们的视野。她眉目如画,身形单薄,娴静淡雅,唇红齿白,让人一见便难以挪开眼球。
2.文墨熏染下的丽人
庭院幽静,院子里,一道倩影静静地映照在梧桐树下。那银铃般的读书声,在院子里回荡着。池塘里的鱼儿吐着一连串的泡泡,蝴蝶在花丛间翩翩起舞,蜻蜓不时地在水面上探着小脑袋,亲吻着平静的湖面。鸟儿在枝头唱着欢快的乐曲。在如此静谧的美景之中寄情山水,岂不逍遥?
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千古佳作,流传至今。
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出身书香门第,她的父亲热爱诗词,母亲是状元的孙女,知书达理,才思敏捷。李清照的一生前后世差距颇大。小曼和李清照虽然相隔好几个世纪,可她们却拥有很多相似之处。她们都是容貌上乘、颇具才情的女子,同样拥有着让人心酸的经历。
古代才女蔡文姬、李清照、柳如是、上官婉儿,无一不是名垂青史、受后世大加赞赏的才女。她们的诗词流传至今,似乎应了那句话,“自古红颜多薄命”,她们的命运似乎充满了曲折和磨难。
才女的命运似乎总是那么坎坷,不禁让人惋惜。女子的诗词大都清新婉约,总是触动着人内心最柔软的部分,它们或柔情蜜意,或相思成灾,或愁肠流露,或黯然伤怀。万花丛中一点绿,不同的风格,不同视角的情感,总让人产生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倍感难得。小曼读着这些流传千百年的佳句,感受着她们内心的百转柔肠,悲欢离合。
书是一种神奇的东西,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人们经常说知书明理,多读书不但可以提高一个人的文学素养,更能教给一个人诸多道理。把古人总结的经验、教训装在自己心里,目的是更好地生活,不再重复古人曾经犯下的错误。
父母希望将小曼培养成名媛,让小曼饱读诗书,增长见识,做个不普通的女子,做个值得骄傲的女儿。
当历史的车轮碾过,一切都将不复存在。我们能抓住的,只有现在这一刻,未来无法预知,历史也不能重来。那些千古留名的人,是那么让人羡慕。小曼欣赏那些已经逝去的才女们,虽然她们早已香消玉殒,魂归故里。可是每当小曼看到书上的句子时,总是深深被她们的佳作所吸引,静静陶醉在她们所描述的画面之中。
中华文化五千年,多少文人骚客留下辉煌的篇章,中国文化是那样的璀璨。文人在学素养的同时,还领悟了很多人生道理。把古人总结的经验、教训装在心里,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不再重复古人曾经犯过的错误。
人生虽然不过短短数十载,但是她们所留下的诗词歌赋却代代流传下来。一首好诗,是一个意境,一段故事,一声轻叹,将每个懂她的人定格在某个时间里细细回味……
踏上人生的旅程,总会出现一个又一个不同的阶段。当你迈出一只脚想要向前时,就再也回不到上一个路口,找不到之前的感觉了。小曼选择了一条光明大道,她想要成为可以被历史铭记的奇女子。
小曼生活的那个年代,中国的大部分人还秉承着“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信条。在古代,有才情的女子岂是寥寥?她们的诗词更是万古流芳,可那个年代,女子是何其卑微?命运总是和这样的女子开玩笑。痛苦和折磨伴随着她们,她们想挣扎,却挣脱不了。在那个年代,有才华就是女子的罪过,无知的女子才算得上贤良淑德,才不会受人指责和诟病。别院深闺,针织女红才是女子该过的生活。循规蹈矩,三纲五常,遵守俗礼,才能避免被世俗之剑所伤。民国时期,风雨飘摇,上流社会仍然那么安逸。名门闺秀在受到中国文化熏陶的同时,也逐渐接受西方文化的熏陶。
小曼和过去的才女已经有着本质的不同,她不仅精通钢琴、擅作油画,更崇尚西方自由的思想,希望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她的内心,早已种下反抗旧社会风气、为自己而活的种子。
优美的旋律,欢快的节奏不但给小曼带来了美的享受,更对她进行了灵魂的洗礼。养尊处优,西式教育,娇惯任性是名媛的天性,但正是因为她们生活在那个年代,她们也是悲哀的。如同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落差,怀揣美丽的梦想,如同误入凡尘的孤星,只能将内心的火焰和寂寞轻轻埋葬。
自幼的娇生惯养让小曼不愿意按照别人的意愿去活,她不拘于世俗,尽情地释放着自己的内心,奔向自己想过的生活。在女儿柔情的世界里,太多的诱惑和困扰让她挣扎过,而她,最终选择了跟随自己的内心。
很多人都说她太过分了,太过随心所欲,埋怨她任性、蛮横、自私,可她似乎全然不在意,成长给了她痛,更给了她一次次的蜕变。成长的点滴一直在影响她日后的抉择。生活总会给人太多的选择,表面上炫目的生活却暗藏着折磨,总是有那么多的无法预料,谁都不知道向前踏出一步之后,迎接你的会是什么。也许是光明无限,也许是万丈深渊。那种与生俱来的优越感一直伴随着她前行,让她无所畏惧!
3.社交场上的机智翻译官
其实从现代人的审美观来看,陆小曼算不上特别美,但在民国时期,她却算得上是风姿绰约,是多少男人的梦中情人了。陆小曼可以说既是美人,又是才女,她就像一只耀眼的花蝴蝶,飞到哪儿,就会惊艳哪儿。
似乎幸运女神总是光顾这个本就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女孩。她在圣心学堂读书的时候,北洋政府外交总长顾维钧需要一名精通英、法两国语言、德才兼备的女孩从事接待外国使节的工作,一时间,他的部下犯了难。
偌大的北平,找个漂亮女孩容易,可是找个精通英、法两国语言的女子就有些难度了。只好把范围定在了北京颇具规模的西式学堂里。外交总长的下属最先来到圣心学堂,找到校长说明了来意,校长开始进行全校范围的征集。突然,下属们看到了陆小曼的履历,非常高兴,直接把陆小曼举荐上去,总长顾维钧对这个才貌双全的女学生也非常满意。
这可把陆定夫妇高兴坏了,他们觉得这是个非常好的锻炼女儿的机会。就这样,年仅18岁的陆小曼经常被邀请去接待外宾、参加舞会,而且担任随行翻译。她时而落落大方,时而风情万种;时而高贵典雅,时而风姿绰约。没过多久,她的芳名就响彻了北京城。
陆小曼是个聪慧、机警的女孩子,而且具有一颗炽热的爱国心。当时中国国力颓废,列强不断入侵,常有外国人出言不逊,对祖国不敬,陆小曼虽然只是个弱女子,可她却用自己的智慧和圆滑将对方说得哑口无言或心悦诚服。
陪同外宾看文艺表演的时候,有个外国人看不懂京剧,出言不逊:“这么糟糕的东西,咿咿呀呀不知道唱的什么意思,还敢放到舞台上表演!”陆小曼心中虽然愤懑,但却面带礼节性的微笑,回敬道:“这些都是我们国家特色的节目,只是你们看不懂而已。就好像普通的中国人欣赏不了法国歌剧《茶花女》那样,建议你们多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就自然知道戏曲的精妙之处了。”可能是感受到了陆小曼话语中的怒意,又或是意识到自己言辞上的不当,外宾开始面带歉意地看着陆小曼,继续观看表演,体会中国戏曲中的文化底蕴。
在社交的过程中,陆小曼不卑不亢,用自己独特的魅力吸引众人的眼球,她则放肆地展露着自己身上的光芒。三年的外交翻译生涯让陆小曼的人生起点高了同龄人一筹。虽然在很多人眼中她的年龄还太小,但她在工作中表露出的机智幽默却维护了国家的尊严。
一次,法国霞飞将军在检阅中国仪仗队时,发现仪仗队动作不整齐,便奚落道:“你们中国的练兵方法大概和世界各国都不同吧。”陆小曼只感觉自己的心被人狠狠戳了一下,她羞愧难当,可又不甘心认可对方的奚落:“没什么不同,只是因为你是当今世界的英雄,大家看到你不由得激动,所以动作没法整齐。”陆小曼机智的回答让霞飞将军不再纠结于仪仗队步伐的不整齐,而是很高兴中国人竟然这么欢迎自己,从那之后,法国霞飞将军对中国的好感度倍增。
还有一次,在一个重要节日的宴会上,前来与会的都是身份地位很高的人物以及他们的孩子。宴会很热闹,没人去约束这些孩子,所以他们便在宴会场上嬉戏打闹起来。正当孩子们兴致冲冲地拿着气球玩的时候,有的外国人却借着酒劲去点中国儿童的气球,气球的炸响吓得孩子们大哭起来,搞恶作剧的外国人却戏谑道:“中国的孩子都这么胆小,还真是和他们那句‘无头鼠辈’的成语相得益彰。”说完便开始捧腹大笑。
正在喝酒的中国家长们看到这个场景,非常气愤,但是在这种场合下,他们必须以大局为重。平时在家里,孩子是他们的掌上明珠,可是现在,却只能碍于面子强忍着不作声。陆小曼对外国人的行为很是气愤,其实刚才气球爆炸的时候,那些外国孩子也被吓得够呛,甚至直接钻到了妈妈的衣裙下面。那么大的声音,孩子怎么可能不恐惧呢。陆小曼笑着回敬了外国人一句:“看,你们外国的孩子,胆子也不怎么大吗!”
这下,轮到那些嘲笑中国孩子的外国人目瞪口呆了。他们自知理亏,硬生生把到嘴边的话咽了下去。中国的父母都暗暗感激陆小曼,陆小曼却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继续玩自己的。
陆小曼在工作中出色的表现得到了周围人的赞许。就连顾维钧部长也曾说过:“陆健三的面孔,一点儿也不聪明,可他的女儿陆小曼小姐却那么漂亮、聪明。”陆定听到部长对自己女儿的肯定,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4.社交舞会上的焦点
陆小曼虽然姿容姣美,经常出现在社交场合,可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那样是个喜欢浓妆艳抹的妖艳女子。她打扮得雅致素净,留着短短的齐耳直发,随便梳在耳后,和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