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悬谜大观:世界名人未解之谜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书名:世界悬谜大观:世界名人未解之谜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本书通过全新的视角来解读历史名人,使读者从名人身上体验生存谋略与成功智慧。生平事迹野史逸闻求新解,人生评价功过是非再解疑。
作者:廉永清著
出版社:中国画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4-01
书籍编号:30031271
ISBN:9787802204089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
版次:1
所属分类:历史考古-世界史
世界悬谜大观
世界名人未解之谜
廉永清 主编
中国画报出版社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世界名人未解之谜/廉永清主编.—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09.1
(世界悬谜大观)(2010.4重印)
ISBN 978-7-80220-408-9
Ⅰ.世…Ⅱ.廉…Ⅲ.名人-生平事迹-世界-通俗读物 Ⅳ.K811-49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8)第212968号
世界名人未解之谜
出版人:田辉
责任编辑:齐丽华
出版发行:中国画报出版社
(中国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33号,邮编:100044)
策划制作:膳书堂文化
电话:88417359(总编室兼传真)68469781(发行部)
88417417(发行部传真)
网址:http//www.zghbcbs.com
电子信箱:cpph1985@126.com
印刷:北京燕旭开拓印务有限公司
监印:敖晔
经销:新华书店
开本:700mm×1000mm1/16
印张:16
插图:100
版次:2010年4月第1版第2次印刷
书号:ISBN 978-7-80220-408-9
定价:19.90元
如发现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承印厂联系调换。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前言
一本好书可以带给我们无尽的乐趣和享受,一个名人的事迹可以给与我们终生的启迪。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我们都关注着名人。名人不但为世界留下了浓重的一笔,也留下了众多鲜为人知的秘密。从古至今,不论是政客帝王、文人骚客还是音乐家、艺术家都是被人崇拜的对象。他们都是被学习的榜样,他们的行为影响深远,他们的话语被当作座右铭永远让后人受用。人们对于他们的故事听之不厌,对关于他们的秘密更是喜欢探讨钻研。而破译这些秘密,不但让我们对名人的过往有更深刻的了解,而且对寻找历史发展规律,发掘事实真相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许多名人的思想、性格、行为、最终命运等都有让我们疑惑的地方。如著名的戏剧之父莎士比亚为何会掌握和他身份不相符的丰富知识呢?有人说屠杀了六百万犹太人的希特勒却是犹太人,这可信吗?东方之女——巴基斯坦前总理贝·布托究竟被谁杀死的?有人说一直被看作是五大三粗的张飞其实是能书能画的美男子,那么,千百年来人们不就一直“误解”了张飞了吗?被千人万人唾骂的妲己真是一代妖妃吗?这些问题由于各种原因始终没有解开或得到统一的答案,终于成了不解的谜团。为了让广大读者详尽地了解这些不解之谜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并在阅读中掌握有关名人的更多信息和知识,培养科学探索精神,我们组织编写了《世界名人未解之谜》。
《世界名人未解之谜》是一本重点全面剖析名人未解之谜的书籍。编者参考了大量的历史文献、考古资料,并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力图从最新的视角来解读名人的成败功过。本书选取了在世界历史上影响较大的近百位名人进行介绍,涉及政治、哲学、科学、音乐、文学、宗教等诸多领域,还有一些永远被历史钉在耻辱柱上的罪恶人物。全书分为两卷:外国卷和中国卷。外国卷分别从皇家风云、名人轶事、元首谜团、钉在耻辱柱上、身份传说的真伪、奇异死亡谜团、历史陈迹七个方面进行分析阐述;中国卷分别从历代皇室疑云、古今将相今何方、名人奇事、红颜引祸水四个方面进行叙述。它们都将深入挖掘藏在其神秘表象背后的历史玄机,使读者对隐藏在名人身上的秘密有更深的思考和了解。
本书设计的最大特点就是可以依据对国内与国外名人之谜的喜好进行阅读,可以从中国卷和外国卷两方面进行浏览,也可以从任何一节看起。方便快捷,科学实用,也充满时尚和艺术气息。同时结合相关图片为读者打造一个多色的阅读空间,使读者在轻松阅读的同时获得更多的美的享受。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难免有些疏漏,还望读者批评指教。
编者
2009年1月于北京
外国卷
皇室风云
不论是古代中国还是外国,历代的皇室都是充满了血雨腥风的,为了权力可骨肉相残、六亲不认。许多皇室以外的人也由于卷入这些政治斗争而未能幸免于难。可以说,皇室生涯的每一刻都是由鲜血和阴谋铺就而成的。有人说:“权力和欲望可以让一切变得渺小,它可以摧毁人与人之间的真情甚至是骨肉相连的亲情。”这句话应该有一定的道理吧!
拿破仑是怎么死的?
拿破仑是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第一执政(1799-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及百日王朝的皇帝(1804-1814,1815年),同时还是一位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曾经占领过西欧和中欧的大部分领土。1815年,被欧洲反法同盟在比利时滑铁卢战役中打败。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之后,拿破仑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1821年在岛上去世。时至今日,拿破仑的死因还是一个谜团。1821年5月5日17时49分,被流放到南大西洋圣赫勒拿岛上的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与世长辞,法国当局随后宣称这位皇帝死于“心血管疾病”。但是很多人都怀疑这种说法。所以,近二百年来关于拿破仑的死因产生了很多说法。
说法一:死于砒霜中毒
20世纪50年代,瑞典牙医和毒药专家佛舒伍德发现了一本由随拿破仑一起流放到圣赫勒拿岛的仆人写的日记。日记上说拿破仑去世前“经常失眠,腿部肿胀无力,掉头发,偶尔抽搐,总是觉得口渴”。专家在对日记进行仔细研究后认定,以上症状均与人服食砒霜后的病症相似。随后佛舒伍德运用现代技术检测拿破仑的头发,他发现越是接近头发根部,所含的砷就越多。一般人头发中含砷量极低,因为砷是一种有毒的化学元素,而它的化合物——三氧化二砷就是砒霜,砒霜是剧烈的毒药。拿破仑头发中的含砷量比正常人头发的含量高出四十多倍。后来,美国联邦调查局和法国巴斯德大学又对拿破仑的一根头发进行了分析,并从中发现了相当数量的砒霜。这一结果再次证实了拿破仑“中毒”的说法。
拿破仑但是也有专家对此说法表示了怀疑。据历史记载,拿破仑是个非常谨慎的人,时刻保持着高度的戒备心理。甚至在去圣赫勒拿岛的船上,也拒绝随意享用自己喜欢的食品。他要让大臣们亲口吃过一小时后,才开始品尝。如此小心谨慎的拿破仑怎么会轻易中毒呢?而且究竟是谁下的毒?
对于这一说法又有几种推测:
猜测一,谋财害命说。
这个下毒的人名叫查尔斯·蒙托隆。据说蒙托隆当年是拿破仑的好友,利用这个身份,他秘密在其饮用的酒里放了砒霜。据当时文件记载,拿破仑在其遗嘱中为蒙托隆留下了价值二百万法郎的金币。英国史学家钱德勒认为这个说法非常可信。因为他在蒙托隆后代家中的文件中发现,身为律师的蒙托隆当时已经陷入严重的财务困境,所以蒙托隆产生了“提前获得拿破仑遗产”的想法。
猜测二,有人说拿破仑死前并没有吃过砒霜,也没有人用砒霜谋害过他。那么砒霜是如何使拿破仑中毒并死亡的呢?有人认为当年囚禁拿破仑的房间里,四周墙壁上贴着含有砒霜成分的墙纸。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下,墙纸会产生一种含有高浓度砷化物的气体,以致使这间屋子里的空气受到污染。日积月累,年复一年,终于使拿破仑患上慢性砷中毒而死亡。
说法二:死于胃溃疡,这也是法国官方的说法
有科学家根据当时的验尸报告、拿破仑身体情况备忘录、当时证人证词以及拿破仑家庭医疗记录,认为胃肠出血是拿破仑死亡的直接原因,拿破仑当时已罹患胃癌晚期。因为最初验尸报告指出,拿破仑胃部存在两处溃疡损伤:一处是大面积损伤,一处损伤则已穿过胃壁、触及肝脏。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罗伯特·金塔和他的同事把拿破仑的胃部损伤与五十名良性胃溃疡患者和五十名胃癌患者的胃部损伤做了对比。他们认为,拿破仑的胃损伤是癌性的,是胃癌晚期。科学家认为,拿破仑死前不仅罹患胃癌,病情还非常严重,癌细胞已经扩散到其他器官。拿破仑的父亲也死于胃癌。不过,科学家认为,拿破仑本人的胃癌并非由遗传因素造成,而极有可能是由胃溃疡造成的细菌感染引起。
说法三:反对者谋害说
还有一些历史学家宣称,蒙托隆是法国保皇党和英国的“走狗”,这两派力量都希望他能“尽早除掉拿破仑”。当年为了防止拿破仑从南大西洋逃跑,英国还派遣了一支舰队和五千名士兵来监视圣赫勒拿岛,每年光军费开支就高达八百万英镑。有人称,在法国国王路易十八的兄弟阿图瓦公爵指使下,蒙托隆多次阴谋杀害拿破仑。阿图瓦公爵作为王室继承人,担心拿破仑复出推翻君主政体,所以非常热衷支持暗杀他的行动。不过,也有历史学家表示,蒙托隆参与暗杀拿破仑的说法是没有确切证据的猜测,因为“他根本没机会接近拿破仑的酒杯”。
说法四:为“爱”中毒说
这种说法则与前两种说法恰好相反,提出此说法的历史学家正是当年投毒者的后人——弗朗索瓦·德·孔戴·蒙托隆。近三十年来,弗朗索瓦一直对拿破仑在圣赫勒拿岛上度过的最后日子进行潜心研究。他提出这种说法的依据是一本手记。这本手记记载了关于他的祖先和拿破仑在圣赫勒拿岛生活的情景。
手记中说,伯爵在圣赫勒拿岛上经常给拿破仑吃含有小剂量砷的药。伯爵说,他此举不是为了暗杀拿破仑,而是出于“爱”。他希望通过给拿破仑服食毒药,使“伟大的皇帝”发病,身体日渐衰弱,从而最终促使狱卒能允许拿破仑返回欧洲大陆接受治疗。那这个伟大的计谋为什么最终没能实现呢?历史学家德·孔戴·蒙托隆推测,拿破仑一直认为自己胃部有肿瘤,为了减轻胃部疼痛经常服用止痛药,从而使止痛药与砷发生了致命的“化学效应”,而使他命丧黄泉。
说法五,死于灌肠医疗事故
美国病理学家又有新发现,他认为拿破仑死于一名庸医导致的灌肠医疗事故。史蒂文·卡奇是旧金山法医检验部的法医病理学家。他认为,拿破仑生前出现胃部不适及肠痉挛等症状,而他的医生工作热情“过高”,天天用灌肠的方法缓解症状,导致拿破仑体内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引起心律失常而亡。
卡奇分析说,医生当时用了非常不卫生的、像大注射器一类的器械,把通常用来引发呕吐的酒石酸氧锑钾注入拿破仑口中。拿破仑因经常呕吐,体液中的钙离子大量丢失,出现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医生又给拿破仑使用了600毫克大剂量的氯酸汞导泻剂,使其本已偏低的体内钙离子水平再次“一落千丈”。
在这种“野蛮”治疗下,叱咤一时的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仅两天就一命呜呼了。但是这种说法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
拿破仑是怎么死的,这个问题也许将一直被人们讨论下去。
暴君冈比西斯是自杀的
历史上许多被称为暴君的君主死亡及过程都十分怪异。他们有的是被人暗杀,却找不到凶手;有的虽然是“正常死亡”,但依然让后人找到许多的疑点。因此,他们的死因就成了千百年来未决的谜题。在伊朗高原曾经崛起过一个强大的国家——波斯帝国。冈比西斯是波斯帝国的第二任君主。公元前525年,冈比西斯起兵征服埃及,曾生擒埃及法老,并且使他们极尽地难堪。公元前524年冈比西斯入侵古实(即努比亚)受挫,同年在埃及发生反对波斯统治的暴乱。当冈比西斯被这些事情弄得筋疲力尽的时候,波斯国内又发生了由一个叫高墨达的祭司发动的起义,夺取了波斯的政权。公元前522年,冈比西斯决定返回波斯剿灭叛乱,但在回归的途中,这位曾经显赫一时的国王突然死了。一般的说法是自杀。冈比西斯真的是自杀吗?历史上一直众说纷纭。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书中曾这样描述冈比西斯的死亡:冈比西斯返回波斯的时候,正好遇到埃及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埃及人用牛来奉祀农业女神——阿庇斯。而那时冈比西斯正好吃了败仗,他觉得这是对他的嘲笑。冈比西斯举刀想把牛杀掉,但是他的刀却戳在了牛腿上。接着冈比西斯又命令部下将所有祭祀的埃及人全部杀死了。所以古埃及人都认为冈比西斯触犯了神灵,才干出了杀死亲兄弟,残害亲姐妹,活埋波斯知名贵族等令人发指的事情,也最终招致了死亡。在一次上马时,冈比西斯的佩刀刀鞘的扣子松了,刀刃刺中了他的腿部,而且伤的地方正是冈比西斯刺伤祭祀牛腿的部位。也正是这一刀导致了冈比西斯大腿溃烂感染,最后丢掉了性命。
后来人们也多沿用希罗多德的这一记载来叙述冈比西斯的死亡。但是史学界对冈比西斯的死还有以下几种看法。
一种看法认为冈比西斯得知高墨达已经夺取波斯政权后,在绝望中他以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第二种看法认为冈比西斯是自然死亡。有人说冈比西斯有癫痫病,在受到刀伤后,由于癫痫发作,让人不敢接近他,后来便伤口感染而死。
第三种认为冈比西斯是被人谋杀的。因为冈比西斯生性残暴,他树立的敌人都想置他于死地,所以不少人认为冈比西斯是被人暗杀的,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另外,冈比西斯的死亡地点也是个迷,有人说是古叙利亚的阿格巴坦那,但是据后人考证古叙利亚并无此城。还有人认为冈比西斯是因胯骨遭到剑伤而死在巴比伦的。
但由于年代太过遥远,缺乏史料证据,我们无法真实地判断冈比西斯是怎么死的,又死在哪里。这或许将是一个永远都解不开的谜。
恺撒大帝是死于
自己导演的“自杀”
也许在恺撒看来,自己的死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养子屋大维能够成为继任者,将古罗马帝国推向一个新的时代。恺撒大帝是古罗马历史上杰出的军事统帅、政治家,共和国末期的独裁者。他因为将所有权力集于一身,使共和国名存实亡,因此招致了元老们的不满,因此他们密谋要杀了恺撒。
公元前44年3月15日,在元老院召开会议的时候,当恺撒刚一踏入议事厅,就被以布鲁图和喀西为首的反对派刺死。而布鲁图此前一直赢得恺撒的高度信任,当恺撒看到布鲁图拿着刀来杀他的时候,绝望地用衣服罩住了头,停止了反抗。据说在元老院会议前,就有占卜师说他会在3月15日有危险,但是凯撒并没有相信,结果就真的一命呜呼了。早在恺撒打败庞培时,罗马就开始流传“恺撒笑,庞培哭”的说法,而他倒下的地方,恰好安放着一尊庞培的雕像。为什么那位占卜师的预测那么准确呢?恺撒死在庞培雕像旁只是巧合吗?有人说恺撒的死有很多疑点,似乎并不是被反对派刺死的那么简单。
疑点一:当元老院的议员们要给恺撒一个“神圣统治者”封号时,恺撒并没有接受这个封号,而是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这给元老们一个极大地侮辱。作为一个政治天才,恺撒应该明白这些元老在罗马政治上的势力。即使他大权独揽,也会忌惮元老三分,不可能将他们视为一群没用的“摆设”。
恺撒疑点二:去元老院的时候,占卜师警告他不要出门,但那天恺撒不仅去了,还突然解散了自己所有的卫兵。恺撒明明知道自己已经激怒了敌人,为什么连最起码可以保证他安全的卫兵都解散呢?这只能说明一点:恺撒知道自己会死,而且还让它发生!
疑点三:恺撒拥有最强大的情报系统,当时,罗马城已经开始流传有人要暗杀恺撒的谣言。这些不可能不让恺撒没有防备。但是,出人意料的是恺撒就那么“容易”地死于他人之手,这对恺撒来说是不太可能的结局。
根据以上种种疑问,意大利犯罪研究学专家路西诺·加罗凡诺和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布兹塔金教授等人通过研究大量历史资料,并且用电脑程序模拟了恺撒大帝被杀的两千多年前的现场后,得出惊人结论:恺撒是死于自己导演的自杀,他是故意让反叛贵族杀死自己的!
他们说,从史料来看,恺撒在最后的几年内可能患上了癫痫,这让他的身体日渐衰落。恺撒也越来越感到生命所剩无几。在当时,一个人死于癫痫是很不雅观的事情。而且恺撒最想做的事情还没有实现:结束共和,创建帝制。但是元老们的抵抗和罗马人对于帝制的疑虑担心,加上自身的健康状况,迫使恺撒放弃称帝的打算,转而想通过其他途径来实现这一目标。他要光荣地死在战场上,更要摧毁一切阻碍罗马走向帝制的势力,于是他把这两件事合二为一,开始了自己的死亡策划。
首先,恺撒放任自己的政敌组成阴谋小组,对于各方传来的警报故意忽视。其次修改了遗嘱,立屋大维为自己的继承人,他相信屋大维会承秉他的遗志,创建出强大的罗马帝国;同时,他还把财产分给罗马的贫穷公民,这样他可以为自己的继承者垫定民心。最后元老院会议召开的那天,他解散卫队,不听警告,毅然走向议事厅,身中二十三刀倒地而亡。而背叛和谋杀凯撒的主要凶手布鲁图和喀西两人,不久后就被迫逃离了罗马,并于两年后在马其顿的腓力比战役中被凯撒的继承者屋大维和安东尼联军打败,最后被迫自杀。
如果这一切都是真的,那么他死后的事情正如他所想,罗马帝国朝夕便站立在地平线上。然而,历史烟云几重多,恺撒死于一手安排的自杀也只是一种观点,他究竟怎么死的还有许多人持不同的观点,还需要人们考证和辨别才能解开其中的谜团。
古罗马皇帝提比略为何要自我流放
古罗马皇帝屋大维死后,就将皇位传于养子提比略。提比略上台后,加强皇权,取消了公民大会的立法权和选举权,将近卫军集中到罗马以保卫皇帝,并制裁反对皇帝或非议皇帝的人,要求元老院只能和他发表相同的意见。据说是由于和元老院关系紧张,提比略于公元26年隐退到卡普利埃岛,并在那里居住了十一年。公元37年,提比略被近卫军杀死在卡普岛。古罗马的众多皇帝不是死于战场,就是被人刺杀身亡。他们死的可以说都是轰轰烈烈或匪夷所思的。唯有提比略显得如此安静和另类。
提比略喜欢过离群索居的生活,他经常离开罗马城到其他地方隐居。公元26年,提比略从罗马出走,自我放逐到当时罗马囚犯被流放最多的地方康帕尼亚海岸的卡普利埃岛。提比略这一自我流放时间达到十一年,并且最终死在了那里。
提比略为什么要选择卡普利埃岛作为他的流放地呢?他又为什么自我流放呢?提比略会选择这个岛是因为卡普利埃岛交通比较方便,风景旖旎、气候温暖,更重要的是由于这里是流放罪犯的地方,一般人都不能随便接近,这就给提比略提供一个十分安静的空间。提比略在卡普利埃岛通过书信控制国家政治。据说,在这十一年里,提比略只有几次想返回罗马城,但是都没有进去。有一次,他只遥望了一下罗马城就返回了,没进罗马城。此后,提比略经常独自漫步在罗马城郊外,但是他却从来没有进去过,直到在卡普利埃岛孤独地死去。
许多学者都纷纷猜测提比略自我流放的原因。罗马史学家塔西佗认为,提比略是担心住在罗马城总有一天会让想谋夺皇位的谢雅努斯杀死,所以他才离开罗马,来想办法除掉谢雅努斯。但是在谢雅努斯被处死后,提比略却依然生活在卡普利埃岛,并达六年多。因此塔西佗认为,提比略自我流放还有另一方面的原因就是出于己意,“目的是想借此来掩盖那由于他的行动而昭彰于世的残酷和淫乱。”苏托尼乌斯则认为提比略是因为他的几个儿子不幸地在叙利亚和罗马死亡,所以他的心情十分地郁闷,想找一个地方独自呆着。也有人认为是由于提比略老年时对自己的长相很敏感。他长的比较高,却又瘦的出奇,脑袋是秃顶,脸上长满疮和贴满膏药。当提比略隐退后已经害怕与人们相见,所以他就干脆一直生活在那里不出来了。还有人说提比略出走是由于他母亲的专横性格导致的。他不能容忍和母亲一起共掌大权,但又不可能除掉她。
无论如何,提比略是在卡普利埃岛过完余生的。我们不知道他出于何意要自我流放。是出于某种政治考虑,还是他本身有心理疾病,想逃开这个世界,也许只有找到更加确切的证据才能得出答案来。
“英国玫瑰”出车祸
许多看似属于正常现象的背后往往隐藏着惊天秘密。
戴安娜王妃是英国王储查尔斯王子的原王妃,后来两人在1996年结束了十五年的婚姻。不过离婚后,戴安娜仍然赢得了英国国民的爱戴,被人们称为“英国玫瑰”。但在1997年8月30日午夜,戴安娜王妃和男友多迪发生了车祸,双双丧命。车祸不久,多方对此进行了调查,由于这场车祸实在蹊跷,人们对车祸的内幕产生了怀疑。人们先后排除了一些诱发车祸的因素,如司机酒后驾驶的问题,媒体骚扰以及见死不救等,但这些却都让人们开始往蓄意谋杀上去推测。多迪的父亲是埃及的亿万富翁,他坚持认为是英国特工奉命酿成这场车祸的,因为戴安娜当时正筹备与多迪结婚。英国王室不能忍受一个穆斯林来做未来国王的继父;而且他们担心阿拉伯人的大宗生意会影响英国经济,所以制造了这起惨案。
同时,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是英王室为阻止戴安娜与外族通婚,派遣英、法特工联手合作,谋杀了戴安娜。甚至说当时的司机就是法国特工。他们设计出了戴安娜王妃的行车路线,让司机严格按照这条路线行走,并在隧道路口制造了这场车祸,这是为了制造假象让人们相信这完全是因饮酒过度造成的交通事故。车祸发生后,司机的血样被人调换成喝醉酒后的血样。
在英国某电视台里的一段纪录片曾访问过戴安娜的前男友休伊特,他指出英国特工确实警告过他不要与戴安娜王妃来往,否则可能会死于非命。而事实上,在三年之后,休伊特也确实不明不白地死了。这让戴妃的案件更加扑朔迷离。
此外,关于戴安娜王妃的死因还有四种说法:
1.种族主义分子谋杀
埃及富翁法耶兹认为这场车祸是一个暗杀戴安娜的阴谋,是种族主义分子为了报复戴安娜而策划出来的,并且美国中情局和其他部门与这场车祸有关,但是美国中情局称法耶兹的这一说法很荒谬。
2.地雷商埋下“炸弹”
这种说法指责是地雷制造商杀害了戴安娜,甚至有人说在出事当时听到一声状似地雷爆炸的响声。因为戴安娜一直关心地雷带来的祸害,倡议全球禁制地雷,这可能损害了地雷商的利益。
3.汽车故障的意外
有报纸称,肇事车辆曾被人盗去控制刹车的电脑中枢组件,令人怀疑车祸可能与汽车机件故障有关。有人目睹一部摩托车扭向戴安娜所乘车的前面,在看到一些相机闪光后戴安娜所坐的汽车便失去控制,发生了惨剧。
4.戴安娜还活着
英国社会流传的“摆脱”说认为,目前戴安娜仍活在世上,“诈死”是想摆脱传媒追踪,重新过平淡生活,以逃避世俗的纷扰,现正以另一身份在世界另一边生活。有人称,出事后四个小时才对外界宣布戴安娜死亡,有足够的时间隐瞒真相及让戴安娜改头换面。
戴安娜王妃的逝世给英国民众留下了永远的伤痛,也因为她的死一直扑朔迷离,所以人们至今还在追寻着戴安娜的死亡真相。也许当发现真相时,它会超出所有人的想象。
曾生还于世1920年,欧洲传出一条消息:有一个自称是巴巴拉的公爵夫人向政府要求继承俄国沙皇在英国银行的存款及皇后的珠宝,因为她说自己就是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幼女阿纳斯士塔西娅公主;与此同时,美国一位安那·安德森夫人也宣称自己才是阿纳斯塔西娅公主,这则消息一出,震惊全世界。因为大家都知道沙皇一家在“二月革命”时全部被抓,“十月革命”后被集体枪决,怎么会在多年以后又出现活着的公主呢?而且还出现两个,就算其中一个是真的,那么当年她又是如何从枪口下逃脱的呢?二月资产阶级革命结束了俄国封建统治,沙皇尼古拉二世也在1917年3月15日宣布退位。统治俄国三百年之久的罗曼诺夫王朝就此彻底消失在俄国历史中。
3月20日,俄临时政府宣布:“确认退位国君尼古拉二世及其夫人已被剥夺自由,并将退位沙皇幽禁于皇村。”当晚沙皇就被押送到皇村,皇后亚历山德拉和四位公主及皇太子已被软禁在那里。沙皇一家虽是囚徒,但仍过着比较安静的皇家生活。在这非常时期,摆脱了权柄的控制,似乎让沙皇一家更是其乐融融,摆脱了复杂的宫廷斗争,反而幸福了许多。
沙皇的家庭成员由七人组成。沙皇尼古拉二世似乎他对自己身份的急剧跌落并不动心,在皇村每天忙于锯木、劈柴,或是和儿子做游戏。
虽然表面上他们对结束沙皇制度并没有表现得十分地愤恨,但是尼古拉二世时刻都想着复辟封建王朝。
如何处置沙皇一家,临时政府一时难定。他们准备送沙皇一家至摩尔曼斯克,再去丹麦。英国政府也准备派巡洋舰接走沙皇。因此尼古拉二世表面上神态自若,内心却在焦急地等待被遣送或是出走甚至逃跑,以图恢复自己的统治。散布在各地的保皇党分子也念念不忘恢复俄国的君主专制制度。但后来在彼得格勒工人代表苏维埃的压力下,临时政府被迫违心地决定将沙皇一家转移到西伯利亚的托博尔斯克。
1917年8月14日清晨,沙皇一家前往托博尔斯克,这是他们一家的最后一次长途旅行。他们被安置在原托博尔斯克前省长舒适的官邸,但是“房子、庭院、花园、台阶、教堂,这就是他们狭窄的小天地……关在金笼子里比死亡更坏”。尼古拉二世一天天地数着日子,等待时势的转变。然而当科尔尼洛夫叛乱失败的消息传来后,皇后绝望地说:“眼见一线光明又一次熄灭了。”
他们在托傅尔斯克度过了九个多月的囚禁生活,十月革命后,1918年4月20日苏维埃政府下令将沙皇一家转移到乌拉尔的叶卡捷琳堡。1918年5月19日的《乌拉尔工人报》曾这样写道:“根据人民委员会会议的决定,前沙皇尼古拉·罗曼诺夫及其家室从托博尔斯克已迁到叶卡捷琳堡,现押在与外界隔绝的单独住处内。”
来到叶卡捷琳堡,沙皇预感自己已不会有好下场了,他加紧与外边保皇分子及外国武装干涉者联系,皇后也教公主们如何将珠宝藏在胸衣里,随时准备出逃。当地的苏维埃组织察觉到事态的严重,绝不能让俄国的君主统治再度死灰复燃。1918年7月12日,乌拉尔苏维埃政权决定就地枪决沙皇一家。7月16日晚12时,革命士兵和武装工人将沙皇全家七人及四名亲信带入地下室,向他们宣布乌拉尔工兵农代表苏维埃的决定,随即响起一排枪声,经检验十一人当场死亡,然后将尸体火化,骨灰及遗物沉入泥潭中。
但是事过不久,在欧洲的各大报纸上都刊登了这样的消息:尼古拉二世最小的女儿阿纳斯塔西娅奇迹般地逃脱了布尔什维克的魔掌,已辗转来到欧洲。这个消息轰动一时,死人复活了。由于报道很详细,令人不能不相信。报道中说一位看押士兵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