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考古 > 世界史 > 尼罗河畔的古埃及文明(下)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尼罗河畔的古埃及文明(下)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尼罗河畔的古埃及文明(下)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书名:尼罗河畔的古埃及文明(下)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

作者:林之满,萧枫等编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2-01

书籍编号:30044594

ISBN:9787545100686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120481

版次:1

所属分类:历史考古-世界史

全书内容:


尼罗河畔的古埃及文明(下)


林之满 萧枫 主编


辽海出版社






祭 庙 和 神 庙


阿匹斯神庙


埃及有举世公认的四大考古发现,这四大考古发现是孟斐斯的地下神牛墓、图坦卡蒙的陵墓、德尔巴哈里的帝王谷木乃伊和塔尼斯的王室墓穴。其中居于首位的就是孟斐斯地下神牛墓,又叫\"阿匹斯神庙\"。


在古埃及的宗教中,阿匹斯是塔赫神的仆人,而神牛就是阿匹斯神的金身下凡。对神牛的认定有一个严格的标准,神牛必须是全身黑色,只有头正中一块方正白斑的公牛,假如身体的其他部位再有些与众不同那就更是确信无疑了,如此严格标准挑选出来的神牛,接受崇拜之余交给祭司专门喂养。死后自然不会杀了吃肉,它的尸体被做成木乃伊厚葬,然后寻找同样花色的牛来代替。在阿匹斯神崇拜的鼎盛时期,不要说修建墓葬,单是埋葬一头神牛的费用换算成人民币就要160多万元,可见神牛的葬礼隆重到何种程度。


孟斐斯神牛庙的地下墓入口处有一座教堂,它是用来在安葬前停放神牛尸体的,规模和王公贵族平顶墓前的教堂差不多。一条很陡的甬道通向长方形的墓室,里面安葬着从拉美西斯大帝开始几百年来的神牛尸体。每具尸体都单独安葬在一间墓室中,墓室沿着320英尺长的通道排成长列,加上后来托密勒时期的墓葬,墓总长达到1120英尺。神牛墓的主长廊在裸露的岩石上挖成,它由几条互相交叉的长廊组成,大部分长廊的左右两边都有墓室,里面安放着神牛的木乃伊。


孟斐斯的神牛庙里总共发现了64间墓室,在每一间墓室的中央都安放着一个巨大的石棺。这些石棺都是用光亮平滑的黑色或红色的花岗岩凿磨而成的。每个高约9.6英尺,宽约6.4英尺,估际重量超过72,000公斤,最小的一个最少也有65,000公斤。


考古学家们除了找到了两具内部保存完整的石棺以外,神牛庙里的大部分石棺都被盗墓者光顾过,棺盖被掀掉以后扔在一边,里面的陪葬品被掠夺一空。为了得到木乃伊里面安放的黄金和宝石,这些神牛的尸体甚至被抬出来割成了碎片。而且盗墓者还在墓顶上用石块堆起一道石墙以示轻蔑,没有办法,他们都是无神论者。


卡纳克神庙


有关卡纳克神庙的赞颂有一句话能概括一切:人类所有的思维都僵死和失落于此。


这座得到如此赞誉的神庙位于古都底比斯北部,这块古代被称为\"神选之地\"的地方位于现如今的卡纳克村附近,这也是我们把这座神庙称为卡纳克神庙的原因。


卡纳克神庙可以分成三部分,中间有石墙相隔。中间供奉的主神是太阳神阿蒙,左侧的是献给Monru神的,另一侧是献给阿蒙神的妻子——一只长着秃鹫头的穆特(Mut)女神。既然是主神,阿蒙神占的地盘自然应该是最大的。蒙神庙中东面、北面和南面的墙都有一华里也就是500米长,西面的墙稍微长一些,有600米,这几道坚固的石墙给阿蒙神围起了块30公顷的神圣之地来。从此这里地方香火日盛,祭祀不断,由此看来阿蒙神还真是没有选错地方。


古埃及神庙的门比较独特,它一般建造在两座对称的斜塔之间。斜塔呈直角梯形状,斜边向外,庙门就建在两塔之间,所以习惯上又叫塔门。传统的习惯是在塔门两边对称地摆上一对或几对雕像。卡纳克神庙所有的庙门几乎都建成塔门的形式,总数共有十重之多。


尼罗河畔的古埃及文明(下)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面对这残破的废墟,和清澈的圣湖水,人们是否能感受到卡纳克神庙曾经的辉煌无比。


阿蒙神的圣兽是狮身羊头的斯芬克司,它们匍伏在尼罗河岸直通北面第一塔门的大道两边,似乎在夹道欢迎远道而来的献祭者。


卡纳克神庙共有三座雄伟的大殿,其中最著名的是位于第二和第三塔门之间的阿蒙神殿。神殿宽102米,纵深53米,面积达5000多平方米,全部用圆形的石柱作为支撑,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靠圆柱支撑的庙宇。整个大厅共有石柱134根,分16行排列。为了大厅的采光,石柱高低不一,最高的有23米,最矮的只有13米高。这种巨大的落差使得屋顶错落有致,于是开出很多大小不一的高侧窗来,这些高侧窗为采光和空气流通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神殿中的石柱每根直径都有3米多,需要六七个人才能抱过来。柱顶上雕刻着盛开的纸莎草花,据说每一根的柱顶都能站一百个人。柱身和大厅的四壁满是精美的浮雕和绘画,还有讲述人神故事的象形文字,都曾着过鲜艳的色彩。屋顶是浅蓝色的,散落着许多黄色的星星,中央绘有展翅飞翔的雄鹰。置身其中,空旷的大厅,高高的屋顶,粗大的石柱,人所能感受到的只有神的伟大和自身的渺小。


神殿前有一个图特摩斯一世时期的方尖碑,据说这样的方尖碑原本有一对,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遗失了其中的一座。神殿前还有一个长120米的圣湖,圣湖当然是人工湖,湖中可以看到神殿的倒影。


根据记载,在建造卡纳克大柱厅时包括工匠、祭司、卫士在内一共有81322人参与了劳动。但我们还不能说这81322人建造了大柱厅,因为在这之前已经有人竖起了中央的12根大柱子。


尼罗河畔的古埃及文明(下)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宽阔壮观的羊首司芬克斯大道,连接着卢索神庙和卡纳克神庙。


整个卡纳克神庙从古王朝时期就有一些局部建筑,拉美西斯一世、塞蒂一世、拉美西斯二世则合力建造了大柱厅。附属的Mut女神庙建于阿蒙霍特普三世时期,而隶属于女神庙的前塔门则是托勒密王朝时期的建筑。附属的Monru神庙建于拉美西斯三世时期,剩余的拉美西斯诸法老装饰了神庙,而前塔门的建筑时间则拖到了托勒密五世。


Mut女神庙位于阿蒙神庙南300米的位置,有一条大道相通,道边同样有两列斯芬克司圣兽。和30公顷的阿蒙神庙比起来,东西长250米、南北300多米的Mut女神庙也只能算是小门小户了。而同样处于附属地位的Monru神庙也大不了多少。看来宾就是宾,主就是主,秩序分得还是蛮清楚的。


卢克索神庙


卢克索神庙坐落在卡纳克神庙以南,和卡纳克神庙悠久的历史比起来,卢克索神庙显得要稍微年轻一些。大约公元前1400年第18王朝的阿蒙霍特普三世开始在这儿修建庙宇,供奉的神灵和卡纳克神庙中供奉的并没有什么很大的不同,都是阿蒙神和他的老婆孩子。也许是距离北部的卡纳克神庙太近的原因,更何况还有一条三公里长的斯芬克司大道与卡纳克神庙相通,所以在卢克索神庙中,阿蒙神的妻子穆特的香火要盛一些,以至于很多人把它说成是穆特神庙。


这座神庙呈长方形,长260米,宽60米,塔门、露天庭院、大厅和神殿依次建造在一条笔直的轴线上。因为公元初期神殿曾经被改造成教堂,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内部结构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尽管如此我们依然能够从中看出古埃及雄伟壮观的建筑风格。


神庙的塔门是拉美西斯二世建造的。那个时候的卢克索神庙已经初具规模了,他不过是在神庙的围墙外面增加了一个庭院罢了。


尼罗河畔的古埃及文明(下)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紧邻着尼罗河的这些林立的柱子,当年曾是卢克索神庙骨架的一部分。


后来盖上去的塔门有25米高,长度则有65米。拉美西斯二世是一个好大喜功的人,他除了喜欢在神庙中乱盖违章建筑之外,还四处刻画他所谓的丰功伟绩。塔门的墙壁上就有他驾驶战车弯弓搭箭的英姿,用浮雕画完了还怕人家看不懂,就又用象形文字述说了一遍。塔门的两边是两座15米高的拉美西斯二世的坐像,坐像还有一米的基座。据说四座粉红色的立像背依塔门,分别是拉美西斯二世的几个老婆孩子。现在仅在右边还有一个破烂不堪的残迹,有考古学家证实她是拉美西斯二世的女儿麦丽特·阿蒙。


尼罗河畔的古埃及文明(下)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作为一种象征,在古埃及很多地方都雕刻有狮身人画像,图为卢克索神庙前的一尊狮身人面像。


塔门前原本还有两块23米高的方尖碑,只是现在仅剩了一块,另外一块在1831年被法国人弄了回去,竖到了巴黎的协和广场。


神庙的庭院、大厅和神殿基本能代表新王国时期埃及神庙的建筑风格。大厅的东面后来被改建成了一个小型的礼拜堂(可惜上帝最终没能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撒播下他的福音),墙壁上刻着穆特女神和阿蒙神象征性结婚并诞生王子的浮雕。这座浮雕不仅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而且为研究新王朝时期的宗教生活提供了实物方面的资料。


海特西普苏特祭庙


海特西普苏特就是那位喜欢搜集奇花异草的女法老。她在位前后,古埃及和他的邻居一直处于刀兵相见的杀伐之中,只有海特西普苏特在位的十几年里,求得了片刻的宁静。在她偃旗息鼓以后开始大兴土木,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位于代尔·埃尔·巴哈利的祭庙。


海特西普苏特祭庙位于沙漠边缘的丘陵地带,背依峭壁而建。和阿布辛博神庙一样,也是一座开凿在岩石上的庙宇,但与阿布辛博神庙不同,海特西普苏特祭庙没有高大的塔门,而是有三层高度不等的柱廊。这三层柱廊根据地势分为上中下三层,由一条中央的斜坡通道组成一个\"王\"字型的结构。主厅在最高的第三层,而神殿则开凿在岩石中。


海特西普苏特祭庙在古埃及被叫成\"最神圣的地方\",它的设计者是担任维西尔职务的宠臣森穆特。这个位于山麓的地址不知道是森穆特选择的呢,还是女法老亲自指定的,不过有一点是确认无疑的,那就是祭庙的建造一定是参考了南邻的门图霍特普二世王陵。因为是比邻而居,而且是门图霍特普二世先入为主,所以一些共同之处我们很容易联想到借鉴甚至抄袭。


不过宠臣森穆特是不会拿依葫芦画瓢的图纸来报答女法老的宠信之恩的,他的设计可谓是呕心沥血之作。要说参考,他仅仅是参考了门图霍特普二世王陵的形式,在内容上却实实在在是自己的原创。整个祭庙完全舍弃了传统庙宇的建筑布局,而新的设计又整个地契合在周围的山体之中,完全融入到自然里面,以至到了后人无法模仿的程度,成为埃及建筑史上独一无二的经典之作。


这座祭庙除了设计精妙规模宏大之外,还以装饰奢华著称。柱廊和墙壁上的彩色壁画自不必说,神殿中的庙门就用了当时还十分贵重的青铜镶嵌,而神殿里的地面则铺上了令人眩晕的金银!这么一来,倒把邻居门图霍特普二世比成了一个寒酸的穷人。


在新王朝一直被叫做\"最神圣的地方\"的海特西普苏特祭庙,在异族王朝也被当成了神圣的地方。公元7世纪,信奉基督教的修士们相中了这个地方,他们和上帝在这儿一直居住到真主赶他们走为止。从地名中,还可以一窥当时的这段历史,代尔·埃尔·巴哈利在阿拉伯语中的意思就是\"北修道院\"。


伊西斯神庙


伊西斯神庙又叫菲莱神庙,是位于阿斯旺以南菲莱岛上的一座庙宇,庙中供奉着掌管生育和繁衍事务的伊西斯女神。这可是埃及人得罪不起的角色,所以在古埃及的传统中,要求每一个埃及人一生中必须到菲莱岛来一次,向女神祭拜。


据考证,菲莱神庙是托勒密王朝建成的,所以它的入口是塔门的形式就不足为奇了。不仅有塔门,柱廊也是大同小异。柱廊和主殿的大门前有一个很大的广场。砖墙上到处都是浅浮雕,内容当然离不开宗教和神话传说。在两尊卧狮的注视下,穿过主门和中厅又是一座带着浮雕的塔门,同样图文并茂地讲述宗教故事。主殿是柱式支撑,柱子都是盛开的纸莎草状。柱顶处雕刻着四个面朝四方的女神像,粗看形式统一,细看却各不相同,可谓是同一风格下的不同表现形式了。


壁画和浮雕是每一个古埃及神庙中所共有的东西,菲莱神殿的壁画和浮雕却也有自己的特点。在大殿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是十字图案,这个图案和宗教有很大的渊源,很多学者认为基督教脱胎于古埃及宗教,也不知道这些十字能不能提供点物证。


因为是献给女神的,浅浮雕中的女性形象就稍微多一点。和男性比起来,浮雕的上半身没有什么差别,只在脚踝处一道阴柔的裙边烘托出女性与众不同的美。


菲莱神庙被我们叫起来很容易被误解为\"飞来神庙\",不过这个叫法一点没有错,因为菲莱神庙正是一座飞来的神庙。早在1902年阿斯旺地区开始拦截尼罗河蓄水,常在河边走的伊西斯女神就湿了鞋,到60年代菲莱岛以南筑起高坝开始,女神就整个泡在水里了。\"坐浴\"了十年的时间,到1972年埃及政府就打主意要把女神拉上岸了,不过下水容易上岸难,女神赖在水里不离开,让政府犯了难。


经过集思广益,埃及政府在神庙的周围建起一道高高的围堰,然后动手把围堰里的水抽干。抽干水以后,把神庙拆成了45000多块石头和100多根石雕柱子。忙活了好几年,才把女神从水里捞上来。


1979年8月重建工作开始,地址选在离菲莱岛一公里处的阿吉勒基亚岛。一切依原貌重建,神庙最终飞到了阿吉勒基亚岛。


考姆翁布双神庙


距离阿斯旺约50公里的考姆翁布有一座独特的神庙。这座神庙就是考姆翁布双神庙。\"考姆\"一词在阿拉伯语中的意思是山丘或者说土丘,而\"翁布\"一词和埃及语中的\"内波\"是一个意思,指的是黄金。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此地位于通往东部山区和努比亚金矿的交通要道上。


神庙濒临尼罗河东岸,是在托勒密时代修建的。那个地方原本有一座第18王朝的古建筑,可惜已经破败成了残垣断壁。到托勒密五世时代被彻底拆除,拆下来的石头就做了新庙宇的地基。


我们之所以说这座神庙独特,是因为它有两个庙门外加各自独立的小礼堂,位于一南一北的这两座神庙从面积到格局完全相同。但它们从中间连到了一起,所以尽管它们有完全对称的前厅、后厅、主殿和柱廊,我们还是不能把它叫成是两座神庙而只能把它叫成双神庙。


这种格局在古埃及庙宇中还是没有出现过的,这么分布的主要原因是庙宇中供奉着两位神灵,而两位神灵却又一时难分主次。所以古埃及人们不偏不向地让它们共享香火,在两座神庙中就连黑色的石头供桌都是一模一样的。看来建造者们自始至终都贯彻着公平、公正、公开的三公原则。


在古埃及庙宇中,也有同时供奉几位神灵的做法,但在庙宇分配上一般是分清主次,比如在卡纳克神庙中阿蒙神居主殿,MUT神就住了偏房。在考姆翁布就有些不同了,我们很难说清双头鹰神荷拉斯和鳄鱼神叟伯克谁该居上位。所以最后干脆一左一右各摆香案,信仰自由,愿意给谁献祭,就成了朝拜者自己的事情。就连法老都要荷拉斯保佑,所以在全国各地,到处都是祭祀荷拉斯神的庙宇。而祭祀鳄鱼神叟伯克的神庙,尽管包括此处在内,全埃及只有两座(另外一座在法尤姆),但鳄鱼神叟伯克同样得罪不起。


考姆翁布神庙就建在尼罗河边上,尼罗河在这儿向西拐了一个弯,庙门前的浅滩正好是鳄鱼喜欢晒太阳的地方。叟伯克神手里有一个象征轮回的生命之轮,这也是法老手里不离左右的圣物。


因为选址的时候离尼罗河太近了,神庙大殿的南塔已经陷落到了尼罗河里。北塔是给托勒密法老歌功颂德的宣传栏,上面有他奋勇杀敌以及向神庙里的神灵献祭的画面。庭院有四面围墙,外墙上画的也是法老带着僧众和诸神给主神献祭的画面。画面上能辨认出河神哈比的形象以及法老并不存在的随从\"卡\"。庭院的三面有19根石柱,现在只剩了柱基。天井也是托勒密王朝的神庙建筑中少不了的,考姆翁布神庙也不例外。庭院的中央有一个方形的平台。在香火日盛的时候被宰杀的牲畜就摆放在这个平台上,在平台的旁边还有两个花岗岩的水池。圆柱内厅和外厅各有10根石柱,厅内的壁画也都和宗教内容有关。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一座塔楼的边上有两间不起眼的小石屋,里面保存着古埃及人流传下来的鳄鱼木乃伊。


在托勒密王朝此后的几千年里考姆翁布双神庙一直香火不断,除了双神闻名于世之外,僧侣也功不可没。因为他们掌握着几种野生植物医治疾病的绝活,使得到庙里求医问药的人甚至超过了来拜神的香客。

无处不在的宗教
古埃及宗教的发展历程
早在氏族公社时代,每一个氏族就有自己崇拜的神灵,这也是古埃及多神崇拜的基础。这些神灵以自然界的动物居多,比如鹰、狮、公牛、鳄鱼、蛇、朱鹭甚至甲虫。这些神灵多达一千余种,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草丛里蹦的,几乎古埃及人见到的所有活物都被当作神灵来崇拜了。

古埃及人为猫做的神像,这种形式是古埃及人动物崇拜的一种表达方式。
崇拜万物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古埃及人在自然面前,感受到的自身的渺小。
这些神灵有的是一种部落的代表和象征,比如以捕鱼为主业的部落选择朱鹭作为自己的崇拜对象是再自然不过的了。而另外一些动物,则因为具有超出人类的力量而被崇拜,崇尚武力的部落自然而然地选择狮子之类的猛兽作为自己的崇拜对象。而弱小的部落渴望被保护,也会选择一些有独特技能的动物做自己的保护神。这些神灵甚至被画上旗帜,开始代表整个部落的形象。

胸饰是古埃及最具标志意义的一种首饰。国王们的胸饰有重复出现的图杂:椭圆形的框内有国王的名字,周边饰有神话中的动物形象,或是国王打败敌人的情景。这个胸饰牌用镶嵌工艺制成,中间靠下为头顶初升的太阳的蜣螂,两边为对称的王权象征——鹰和生命及重生的象征——眼镜蛇。其整体色彩是古埃及艺术的典型代表。
五花八门的神灵崇拜随着土地的整合而整合。在国家的形成过程中一个部落被另外一个部落吞并,部落消亡,他们崇拜的神灵也随着下岗。
但并不是所有被吞并的部落所崇拜的神灵都要下岗,有一些神灵作为地区神灵有着根深蒂固的基础,只是他们在神灵的队伍中不再占据主流地位。
两强相争勇者胜,最善战的部落得到了国家的控制权。那个时候的国王把鹰神荷鲁斯作为自己的保护神。研究原始文明的学者近年来提得最多的一个词汇是图腾,古埃及的鹰神其实也是一种图腾崇拜。

拉神
万物生长靠太阳,崇拜太阳神是最正确的选择。也许对太阳神的崇拜我们可以作很多很多的注解,比如崇拜太阳象征着人类生命声声不息的轮回,或者说对光明的渴望。不管什么样的注解都无法表达我们对太阳的依恋。所以不管鹰神如何卓尔不群,统辖大地,太阳神还是取代鹰神做了古埃及的主神。不仅如此,古埃及人还给太阳神取了好几个名字。他们认为早、中、晚间属于不同的太阳神在当班,这些太阳神的形态和名字也不尽相同。在早晨的时候呈圣甲虫的形状,叫\"凯普利(Khperi)\"。中午的时候则是隼头人身,头顶着太阳圆盘和眼镜蛇,这个时候人们叫他\"拉(Re)\"。晚上的太阳神呈现人形,头上有上下埃及的两顶
王冠,这个时候的太阳神被称为\"阿图姆(Atum)\"。古王国末期的主神就是拉神。
到了中王朝定都底比斯,底比斯的主神阿蒙谋朝篡位,坐了古埃及的主神宝座。
虽然后来埃赫那吞极力弹劾,但最终没能罢免掉他。
有一点需要特别说明的是,随着历史的发展,神的队伍也在发生着变化,一些神可能会渐渐地退出历史舞台,而另外一些神走上来。同时他们中的一些神的身份也在发生着变化。比如哈比神,在古王朝时期被认为是尼罗河神,而到了新王朝时期却成了保护木乃伊的神灵。
埃及版\"封神榜\"
在古埃及,大大小小的神灵有一千多位,真要一一介绍怕是要单独一本书来做这件事情,现在我们还是学学中国的姜子牙,挑重要的神分封一下吧。

阿努比斯神
1.拉 Raz
太阳神,中王国和新王国时代握有绝对的权威。苏及奈夫姆特之父,奴特与给布的祖父,奥西里斯等人的曾祖父,荷鲁斯的曾曾祖父。十八王朝后,因为奥西里斯及伊西斯的受欢迎,连带他也沾了光,更晚一些,它变成宇宙的主宰阿蒙·拉。
2.阿蒙 Amon

阿蒙神是埃及帝国之神和法老的保护神,除了可赫那吞法老外,几乎所有的法老都对阿蒙神推崇备至,卡尔纳克的阿蒙神庙在拉美西斯二世治下更是被修建得辉煌无比。
阿蒙(Amon)神是古埃及史上最重要的神之一。
他是新王国时期的国神。他还能和其他神组合,形成阿蒙·拉、敏—阿蒙等。阿蒙与穆特、洪苏一起成为底比斯的三神体。阿蒙在古埃及语里是\"隐形\"的意思。他最初是风神或空气神,通常呈人形,头戴带羽王冠,有时也以公羊或鹅的形象出现。从公元前2000年前到公元前1360年,他在诸神中一直占有显赫的地位,集创始神和保护神于一身。
3.阿努比斯 Anubis
外形幻化成山犬的死神,也是墓地的守护神。
塞特与奈芙提斯之子,木乃伊的创造者。
它引导死者的灵魂到审判的地方,同时监督审判,使死者免于第二次的死亡。

关于\"末日的审判\"的神话传说在这幅画中被体现得淋漓尽致:公正的天平、凶猛的野兽,还有庄严的陪审团。这一切都让人觉得这不是一个神话,而是可以触摸到的冥界法庭。
4.安穆凯 Anuket
在埃及十分崇拜安穆凯,并把她当成是克奴姆及沙提的女儿(或同伴)。圣兽是瞪羚。她被当成(冷)水神,头上戴有羽毛冠。
5.阿吞 Aton
太阳头上之圆盘,朝日刚露出地平线时的太阳神。在埃赫那吞(即 Amenhotep IV)宗教改革时,被奉为唯一真神,他的继任者图坦哈蒙(Tuankhamun)因神官而恢复以前崇拜阿蒙·拉的信仰。
6.阿匹斯 Apis
它是最早将神性表现在动物身上的神祗,孟斐斯人多崇拜它。其象征丰饶及生产力,是戴有太阳盘及圣蛇的公牛神。目前在孟斐斯有神牛墓,所埋葬的就是这些阿匹斯圣牛。
7.阿图姆 Atum
落日之太阳神,为众神之首,是创造世界的主神,苏及泰夫姆特的父亲。
8.贝斯特 Bast(Bastet)
猫神,崇拜中心在 Bubastis 的三角洲城。自从猫变成宠物后,贝斯特变成家中很重要的神祗及图像。猫杀死攻击太阳神的蛇的情景常被画在纸莎草上。
9.贝斯 Bes
本为非洲的原始信仰,十二王朝时期方进入埃及,是一有胡子且好笑的矮子,充分显示出想象力聚集的成果,是以往的埃及人所没有的。其被当成音乐之神,且保护那些表演的孩子们。
10.艾谢特 Amset
荷鲁斯的四个儿子之一,看似木乃伊,保护已死人的肝,也被伊西斯女神保护。
11.哈比 Hapi
荷鲁斯的四个儿子之一,是一具有狒狒头的木乃伊,保护已死人的肺,也被奈芙提斯女神保护。
12.杜米特夫 Duamutef
荷鲁斯的四个儿子之一,是一具有狐狼头的木乃伊,保护已死人的胃,也被奈斯女神保护。
13.奎本汉穆夫 Qebhsenuef
荷鲁斯的四个儿子之一,是一具有猎鹰头的木乃伊,保护已死人的肠,也被塞勒凯特女神保护。
14.艾德乔 Edjo
三角洲的蛇神,下埃及的象征及守护神。
15.给布 Geb
大地之神,表示植物生长繁茂的地面。地球之神,苏及泰夫姆特之子;奴特的兄弟及丈夫;奥西里斯、伊西斯、塞特、奈芙提斯的父亲。圣兽是鹅,通常以黑或绿皮肤男人的形象出现,分别表现生长的万物及肥沃的尼罗河。有人说它掌有死者灵魂是否下地狱的权柄,使人不能上天堂。
16.荷鲁斯 Horus
鹰神,王权的守护者,外形幻化为鹰;为奥西里斯与伊西斯之子。法老即为人间的荷鲁斯。

荷鲁斯神
17.哈波奎特斯 Harpocrates
孩提时的荷鲁斯(Horus the child),用以区别年长后的荷鲁斯。它保护上埃及的小孩子,头发旁分并吸着手指。
18.哈托尔 Hathor
爱及丰饶的女神,是古埃及所有女神中最美的,外形幻化成牡牛。埃及最古老的女神之一,希腊文提及其为天空女神。它经常被看作和伊西斯相同,主要崇拜地在 Edfu ,以为是荷鲁斯之妻。在底比斯它曾被认为是死神,但是一般均认为它是爱、舞、酒及外国之神。
19.海奎特 Heqet
青蛙头的女神,乃八个最被隐士崇拜的神祗之一。在 Antinoe 被视为是克奴姆之妻。
20.伊姆霍特普 Imhotep
是建筑师,医生,更是第三王朝 Zoser 王的宰相,为 Zoser 王在塞加拉(Sakkara)建造了阶梯金字塔。在他死后被奉为医药之神及布塔神之子,与托特神同为书记的守护神;希腊则尊之为 Asklepios。
21.伊西斯 Isis
守护死者的女神,亦为生命与健康之神。奥西里斯之妻,荷鲁斯之母,奈芙提斯的姐妹。她可以说是埃及神话中最重要亦最受欢迎的女神之一,古埃及人相信她是宇宙间最有魔力的魔术师,因为她知道太阳神的秘密名字。她保护荷鲁斯的儿子艾谢特;帮助奥西里斯复生,且帮助他管理冥城。

伊西斯女神怀抱荷鲁斯
22.凯宏斯 Khons
底比斯三神之一(阿蒙及姆特),月神,亦为医疗之神,其父为阿蒙神,母为姆特神,三神同立于一座,在卡纳克外围有其神庙。关于他最有名的故事应是它在古游戏Senet中与托特为对,并以他的光为赌注;托特赢了比赛,因此他无法展现它所有的光芒——除了满月时(这或许正是月有圆缺的传说)。
23.凯布利 Khepri
甲虫神,亦为早晨之太阳神,常被认为与拉相同。代表太阳在天上周行一日的路径。Kheper在埃及文中意指许多,但根据上下文所得,多指创造或转换,而且也代表了圣甲虫。它之所以受此尊重乃因太阳的升起就像甲虫滚动着它的卵,因此它代表了太阳在天空运行的推进器。
24.克奴姆 Khnum
公羊神,创造神之一,配偶是海奎特、奈斯或沙提。
25.敏 Min
生产及收获之神,亦为道路和沙漠旅行者的守护神,可布特斯之主神。全名是Menu-ka-mut-f,是一个很男性化的神,通常人们把莴苣当成祭品献给它,然后吃掉便能获得成年的标志(成年礼)。乃爱之女神奎特的丈夫。
26.莫 Month
在阿蒙神兴起之前是底比斯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再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