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考古 > 中国史 > 中国历史百科:史海温故(下)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中国历史百科:史海温故(下)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中国历史百科:史海温故(下)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书名:中国历史百科:史海温故(下)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

作者:闻明,张林等编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3-01

书籍编号:30046028

ISBN:9787807119401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2800

版次:1

所属分类:历史考古-中国史

全书内容:

中国历史百科丛书:22


史海温故(下)


李剑桥 竭宝峰 主编


辽海出版社

编写说明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史、又充满着生机与活力的泱泱大国。中华民族早就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前赴后继,绵延百代。


中华文明曾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伟人巨匠,英雄豪杰。


鲁讯先生曾说过: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文明可谓博大精深,流光溢彩,每个中华儿女无不为拥有这份丰厚而珍贵的文明遗产感到无比自豪。中华文明是我们民族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一代又一代人的智慧结晶,是我们灵魂的生发与归依,是我们内在生命的本源。它滋养了我们的心灵,激发着我们的创造力,并孕育着我们民族的未来。传承中华文明即是在延续我们民族的灵魂。在21世纪的今天,新一代的中国人更需要从中国悠久的历史文明中汲取营养,提高人文素质,树立文化自信。《中国历史百科》的编辑出版的意义即在于此。


《中国历史百科》在吸收国内史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中华文明悠久历史沉淀下来的丰富的图文资料融为一体,直观的介绍历史发展进程,全书以2000多幅珍贵图片,配以300多万字的文字叙述,全方位介绍了中国历史的基础知识,内容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外交、科技、法律、宗教、艺术、民俗等领域。


全书共分为24卷(48册),具体内容如下:


中国历史百科之一:文明历程(上、下册)


中国历史百科之二:王朝世系(上、下册)


中国历史百科之三:赫赫天朝(上、下册)


中国历史百科之四:大事录要(上、下册)


中国历史百科之五:皇权典制(上、下册)


中国历史百科之六:官称衙署(上、下册)


中国历史百科之七:皇权刑律(上、下册)


中国历史百科之八:千年重农(上、下册)


中国历史百科之九:考选科举(上、下册)


中国历史百科之十:国门内外(上、下册)


中国历史百科之十一:自足经济(上、下册)


中国历史百科之十二:百家沉浮(上、下册)


中国历史百科之十三:青史垂名(上、下册)


中国历史百科之十四;皇宫留谜(上、下册)


中国历史百科之十五:疑案寻踪(上、下册)


中国历史百科之十六:状元全录(上、下册)


中国历史百科之十七:阉宦兴衰(上、下册)


中国历史百科之十八:优伶春秋(上、下册)


中国历史百科之十九:典籍源流(上、下册)


中国历史百科之二十:刑具淫威(上、下册)


中国历史百科之二十一:史籍精华(上、下册)


中国历史百科之二十二:史海温故(上、下册)


中国历史百科之二十三:逸趣名人(上、下册)


中国历史百科之二十四:谈闲说怪(上、下册)


因本书规模较大,编写时间仓促,书中难免存在错误,敬请广大读者朋友们批评指正。


《中国历史百科》编委会


2008年2月目录

情爱掌故


天下孰肯以真形示人


田白岩说,济南的朱子青和一个狐狸是老朋友。但是多年以来,却只能听见它的声音,见不到它的真形。这个狐狸还常常参加他们的诗文酒会,词辩纵横,无人能比。有一天,有人请它现形。狐狸说:“想见我的真形吗?真形怎么可以让你们见到呢!想见我的幻形吗?既然是幻形,就和不见一样,又何必要见!”众人一再请求,狐狸说:“在你们的想像里,我的形应该是什么样的?”一个人说:“应该是眉发花白。”随声即现出一个老人的身形。又一个人说:“应当是仙风道骨。”随声又现出一个道士的形象。另一个人说:“应当是星冠羽衣。”随声就又现出一个仙官的形象。又有一个人说:“应该是相貌像个儿童。”随声就又现出一个孩童的形象。又有一个人戏谑地说:“庄子说,姑射山上的神人容貌姿态像处女一样柔美,你也应该是那个样子。”随声就又现出一个美貌的女子。又有一个人说:“随声而变,都是幻形,我们终究还是想见一见你的真形。”狐狸说:“天下这么大,有谁肯把自己的真形显示给人?为何偏偏让我显示真形呢?”说完,大笑而去。朱子青说: “这个狐狸自称有七百岁了,对世间的阅历很深了。”


软障图


赵颜,是唐朝进士。他在一位画家那里寻到一幅画,叫“软障图”。图上画着一位妇人,非常漂亮,赵颜见了,便对画家说:“人世间没有这么漂亮的人,如果能让她活了,我愿娶她为妻。”画家说:“我这幅画是神画。画上这位美人也有名,叫真真。如果你昼夜不停地呼唤她一百天,她就一定会答应。她一答应,你就用百家彩灰酒来灌她,她就会活了。”赵颜按照画家的说法,昼夜不停地呼唤了一百天,画上的美人果然答应了。赵颜便急忙用百家彩灰酒灌她,她竟真的活了,声音笑貌、走路、饮食都和平常人一样。她对赵颜说:“谢谢你呼唤我,我愿意做你的妻子。”一年以后,她为赵颜生了个男孩。孩子到两岁的时候,有个朋友对赵颜说:“这是个妖女,一定会给你带来祸害。我有一把神剑,能杀了她。”当天晚上,朋友就把神剑送来了。剑刚拿到赵颜的屋子里,真真就哭了,说:“我是南岳的地仙,不知什么时候,让人画下了我的容貌,是您真诚的呼唤,我才从软障图中走下来。现在你对我有怀疑,我不能再住下去了。”说罢,吐出了百家彩灰酒,带着儿子上了软障图。再看那幅软障图,同以前没什么区别,只是又增添了一个小男孩。


妻幻形


天津有个孝廉和几个朋友到郊外去踏青。他们都是那种轻薄放荡的年轻人,看见一位少妇从柳阴中骑驴走出来,欺侮她无伴,就一起追逐在她身后,说些难听的话来调笑戏谑。少妇一声不吭,只是鞭打毛驴快快朝前走。有两三个人先追上了,少妇突然翻身下驴说起了好话,看样子好像很喜欢他们。不一会儿,孝廉和其他三四个人也追了上来。他仔细一看,正是自己的妻子。可是妻子不会骑驴,况且这天也没有原由来到郊外,于是他又疑惑又生气,走到妻子面前呵斥她。可是妻子嬉笑如故,置之不理。孝廉怒不可遏,抡起巴掌想打妻子一个嘴巴。妻子却突然跳上驴背,换了另一副模样,用鞭子指着孝廉,数落他说:“见了别人的妻子就百般调戏;一看是自己的妻子,就气势汹汹、愤恨不已,你读圣贤书,连一个‘恕’字还不能理解,怎么能金榜题名呢?”说完,也没理他们便走了。孝廉面如死灰,僵立在道旁,几乎不能走路了,竟不知道是什么鬼魅作怪。


新台故事


有一位水利督察官到各地巡视治河工程的情况,船行到王营,当地的地方官员都来到岸边迎接。突然,就听有个女人高喊:“老爷,请给我做主!我的丈夫是千总,可是在家专干‘爬灰’的事,虐待我!”她边喊边冲到了船边。巡捕一把揪住了她,把她呵斥走了。督察官不知道这个女人说的“爬灰”是怎么回事,便向各地方官询问。这些官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竟不知道如何回答才好。因为说实话,觉得太猥秽;说得委婉些,一时又难于措词。督察官一见,正想发火,就见一位由捐纳出身的官员上前说:“是说公公和媳妇……”随后便想进一步解释。里河同知于君怕他说得难听,就接过他的话说:“其实,也没什么,不过是新台故事罢了。”督察官一听,恍然大悟:“噢,原来如此。”所谓新台故事,是说古时候卫宣公为他的儿子伋聘娶了齐国的一位女子,后来卫宣公听说这位女子很漂亮,就在河上修建了一座新台,强行把她娶了过来。后来人们便用新台故事来指代公公和儿媳私通之事。


督察官巡视完毕回朝以后,对同僚们说:“用官,就应当用读书人。像‘爬灰’这件事,如果直言解释,一定很不雅观。”后来,督察官以别的事为理由把那个千总撤了职。


盈盈偷情


盈盈,是唐代天宝年间一位公卿大夫家的婢妾。有一天,这位卿大夫生了病,他的同僚便派自己当禁卫官的儿子前去探望。禁卫官一来到卿大夫家,就和盈盈勾搭上了。于是盈盈把他藏到自己的卧室,很多天也没让他回去。他父亲见儿子一去不返,很是着急,就派人四处寻找,并且禀报了皇上。唐明皇知道以后,曾诏令属吏,在京城广为搜索。可是大队人马把京城内外搜了个遍,也没见到禁卫官的踪影。于是唐明皇把禁卫官的父亲召来,问道:“近来你儿子都去过哪里?”他回答说:“前些天卿大夫生病,我曾让儿子前去探望。”唐明皇听了,就下诏命令搜查卿大夫家的宅院。盈盈对禁卫官说:“看这情形是无法再隐藏了,不过出去也无妨。”禁卫官说:“不行,如果出去非被杀头不可。”盈盈献计道:“你出去以后,千万别说是藏在这里,皇上若问你到了什么地方,你就说见到了怎样的人和物,帘幕如何,屏帏怎样,吃的东西是什么滋味。这样,就保管你没有什么杀身之祸了。”禁卫官出去以后,唐明皇很生气,就问他到哪里去了。他便依照盈盈的嘱咐,一一作了禀告。唐明皇听了,只是笑了笑,也没有再问,果然没治他的罪。几天以后,虢国夫人到宫里来拜见皇上。唐明皇开玩笑地说:“为什么把人家的少年藏了那么久,还不让出来?”虢国夫人也没说什么,只是大笑而已。


虎媒


唐肃宗乾元初年,吏部尚书张镐被贬为扆州司户。这以前,张镐在京都的时候,曾将次女德容许配给仆射裴冕的三儿子——前蓝田尉裴越客,并且已经商定了婚期。由于张镐的被贬,婚期就改在了第二年的春天。


到了第二年春天,裴越客便备好行装,到扆州去,准备完婚。听说越客要来,张镐非常高兴,让家人在花园设宴,游园欢庆。德容也随着姑姑、姨姨、妹妹等亲眷到花园里来游玩。扆州多山地,竹林繁密,猛兽甚多。太阳将落山的时候,来赴宴游玩的客人正说说笑笑,或前或后准备回家时,忽然一只猛虎跳了出来,背起德容便跑进了密林。人们又惊又怕,忙跑去告诉了张镐。这时,天色已晚,全家人号啕大哭,不知如何是好。天一亮,便派了很多人到山野林间去寻找尸骨。可是远远近近找了个遍,也没有发现一点踪迹。


就在事发的当晚,越客乘船来到了离扆州二三十里的地方。他当然还不知道未婚妻被猛虎掠走的事,下了船和十几个仆夫登岸往前走,他的船也随着他向前行驶。走到离州城还有二三里路的时候,越客和仆夫便来到水边的一间板屋里休息。板屋里有床,仆夫清扫了一下,就立即让越客睡下,他们则排列在屋子的前后守卫。不久,林子里忽然传出有东西行走的声音,仆夫们都屏声静气地仔细观察,清微的月光下,只见一只猛虎驮着一个东西走来了,大家都很慌恐,便一起拍打着板屋,叫喊起来。可是猛虎竟置之不理,仍旧慢慢地朝板屋走来,很快便来到板屋旁边。它卧在地上,留下背上驮的东西,便跑回山林里去了。有个胆子大的仆夫走上去一看,说:“是个人,还有点气。”越客便命仆从把那个人抬到船上,并催促划船的人赶紧解缆起航。然后,他点起灯烛细看,竟是一个十六七岁的漂亮女子。看她的衣服、容貌,绝不是乡下人。越客很诧异,便派了一些婢女来看护她。这女子虽然发髻披散,衣服也破碎了,身体却一点也没有损伤。婢女给她灌了些热水,她也略微能饮入口中。过了一段时间,她的精神逐渐好转,睁开了眼睛。可是婢女跟她说话,她却不敢答应。后来,从郡中来的人都说张尚书的二女儿昨晚游园时被猛虎吃掉了,现在还在寻找她的尸骨,却一直也没有找到。听到这消息的人,便把这件事告诉了越客。越客就让婢女用这件事来问德容,德容听了大笑不止。登岸之后,越客便来到张镐家,报告他所遇到的奇事。张镐听后,立即驰马来到岸边。父女相见,既悲且喜,就一起回到家中。德容和越客的婚礼如期举行。从此以后,这里的百姓就常常建立“虎媒祠”,直到现在还有残存的。


唐公谳狱


唐大司马蓟门先生在德清做县令的时候,曾代审了仁和县的一宗案子。


仁和县某人是上门女婿,他妻子的继母与和尚私通。他妻子知道这件事后,继母便逼她也和那和尚私通,想用这种办法来堵住她的嘴。妻子设法逃脱了,并私下里对丈夫说了这件事,丈夫很生气,就想捉奸杀死他们。妻子哭着劝阻他,丈夫表面上应允,而心里却拿定了主意。一天晚上,岳父外出。天快亮的时候,丈夫看见窗外有个人影,知道一定是那和尚,就从床上跳起来,打开窗子光着身子便追了出去。可是这一追却再也没有回来,妻子到处寻找,也见不到他的踪影。丈夫家控告到官府,说媳妇与人私通谋杀了他们的儿子。县官本来就有些相信,她的继母又出来作证,说确有此事。这样,某人的妻子真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妻子虽然知道继母与和尚有染,却不知道那和尚在哪座寺院,所以也没有办法指出那和尚是谁。在严刑拷打之下,她只好招认了,并说:“我丈夫既然已经死了,我也愿意和他一道去。”妻子虽然招了供,可是尸体却一直没有找到,而且也不知道她的同谋杀手是谁。所以这宗案子三个多月也没定下来。后来,知府便下令让蓟门先生代审这桩案子。


蓟门先生一来到仁和县,便提审了犯人。犯人见他是新来的长官,估计有昭雪的希望,就把实情对他申诉了。蓟门先生来到某人妻子家里,见窗外都是空地,住宅旁边有个竹园子,园子外有矮墙临近断港。他查看了一圈,也没看出什么疑点。忽然间,有旋风骤起,园内的竹皮被刮得漫天飞舞。于是先生让人把地上的竹皮、笋壳等都打扫干净,一看,下面有很大一块新土,没挖几尺,就发现了尸体。尸体上被砍的刀痕还在。妻子伏在尸体上大哭,哭得死去活来。蓟门先生知道这是冤狱,可仍然不知道凶手是谁。他一抬头,见对面港上有座寺庙,挨着一座小桥,庙门口有个年轻的和尚正在那里探头探脑,便命令下属去把那和尚捉了来。一经审讯,那和尚供认不讳。某人的妻子也因此被释放了。


为子买棺,装裹和尚


李杰曾经当过河南的行政长官。他精于断案,勤于政事,就是在行坐饮食的时候,也不放过做事的机会。所以河南府没有逾期没办的大小事情,他也极受上下的拥戴。


一天,有个寡妇来到府里控告儿子忤逆。李杰经过调查,知道并非如此,就对那个寡妇说:“你儿子不孝顺母亲,依照法律,要被处斩,你不后悔吗?”寡妇说:“他没德性,杀了他是应该的,我怎么能后悔!”李杰见她态度坚决,就命令她说:“既然这样,你就去买一口棺材,准备收尸吧!”寡妇走了以后,李杰便派人跟踪她,见她走出府衙不远,就和一个和尚窃窃私语。李杰了解到这个情况,等寡妇领人抬着棺材来到府衙时,就把同她窃窃私语的和尚抓起来审问。原来是和尚与寡妇私通,嫌儿子碍事,便设计想除掉他。于是李杰下令将和尚处斩,把他的尸体扔进寡妇买来的棺材里。


离散夫妻,誓不婚嫁


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建州人范汝为因饥荒聚众造反,很快便聚起十几万人。当时边境战事不断,官府无暇顾及他们,因此他们的声势便越来越大。


第二年春天,关西吕忠翊带着家眷到福州去做监税官,途经建州,他的女儿竟被范汝为的部下范希周掠去了。这范希周是范汝为的同家,本是个读书人,已经二十五六岁了,还没有婚娶。他见吕女容颜清丽,性情和顺,又是官宦人家的女儿,便想娶她做妻子。于是他选择了黄道吉日,集合族人,祭告祖先,按照礼节娶她为正室。这年冬天,朝廷派了韩世忠来镇压范汝为。吕女就对范希周说:“我知道贞女不事二夫,你既然已经祭告祖先和我成婚,那我就是你家的媳妇。现在孤城被围,形势危急,城必被破。你是范汝为的亲党,恐怕难以逃脱。我不忍心眼看着丈夫被杀。”说着,拿起刀来就想自尽。范希周忙夺下她的刀,劝她说:“我跟着范汝为造反,并非出自本心,可是现在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我死倒没什么,你本是官宦之女,是被劫掠到这里的,本来就很不幸。韩大将军和他的部下都是北方人,你们是同乡,言语又相通,他们不会杀死你的。”吕女说:“如果真如你所说,我也决不会再嫁。倘若被官军抓住,我誓不受辱,会以死保全自己的贞节。”范希周说:“万一我能漏网,也将终身不娶,以报答你对我的忠心。”


以前,吕监税官和韩世忠就有来往,所以这次韩世忠来讨伐范汝为路过福州时,便提升他为提辖官,带他一起来到建州。十几天,建州就被攻破了。城破后范希周不知去向。吕女在城破时,见形势危急,便逃到一个破屋里想要自尽。这时恰巧吕提辖到这一带巡视,见有个女子在上吊,就让人把她解了下来。他仔细一看,竟是自己的女儿!吕女被解救下来之后,好一会儿才苏醒。父女相见,真是悲喜交集。吕女便把她被掠之后发生的事情详细地告诉了父亲。事已至此,吕提辖也无可奈何了。建州的叛乱被平定了,吕提辖带着女儿跟随韩世忠回到临安。他想让女儿改嫁,可是女儿不肯。吕提辖怒道:“难道你还在眷恋那个叛贼吗?”吕女说: “他虽然名义上是贼,实际上却是个君子。参加叛军,是因为被范汝为所逼,不得已而为之。在叛军中,他常帮助人,给人方便。如果还有天理,他一定不会死。我现在在家奉守妇道、侍奉二老,难道不好吗?为什么一定让我再嫁?”


绍兴十二年(1142),吕忠翊被调任封州将领。有一天广州的使臣贺承信送公牒来到将领司,吕忠翊便把他请到家里的客厅上交谈。吕女走过客厅,见到贺承信很诧异。贺承信走后,吕女便问父亲:“刚才来的那个人是谁?”父亲回答说:“是广州来的使臣。”吕女说:“我看他的言谈举止很像建州的范希周。”父亲笑道:“别瞎说,人家姓贺,和范希周有什么关系?”吕女默然不语,心想或许思夫心切,真的认错了人吧!事过半年,贺承信因事又来到封州将领司,吕忠翊设宴招待他。席间,吕忠翊问他的籍贯、出身,贺承信面带羞愧地回答道:“我是建州人,本姓范。同宗人范汝为聚众造反,我也被裹挟进去。后来,官军来讨伐,攻陷城池时举黄旗招安,我怕受范汝为的牵连被杀,便自称姓贺出来投降。投降后,做了岳承宣将军的部下。后来征讨杨幺时,因为我是南方人,熟识水性,岳将军便让我做了先锋。我作战卖力,屡立战功,因此深受将军的赏识。平定了杨幺之后,将军先任命我为和州指使,接着便让我任广州指使。”吕忠翊一听,知道贺承信果然就是自己的女婿范希周,连忙又问:“你的夫人贵姓?是初娶还是再婚?”范希周见问,禁不住落下泪来,说:“我在建州时,曾抢了一位官员的女儿为妻。那年冬天,建州被攻陷时,我们夫妻离散了。分别时曾约定,如果还能活在世上,彼此不再嫁娶。此后,我在信州找到老母,始终没有再娶,至今也只有我们母子二人和一个做饭的小妾。”说完,竟痛哭失声。吕忠翊也被感动得流下了眼泪。随后,吕忠翊把他领到内室去见吕女,夫妻久别重逢,抱头痛哭。范希周在吕家住了几天,在封州的公事办完之后,吕忠翊就让女儿随范希周去了广州。一年之后,吕忠翊任职期满,也绕道去广州小住。等范希周任满之后,一家人便同回临安去了。


白头花烛


程启元,淮安人。他父亲在京城经商的时候,曾经和刘某结为儿女亲家。后来,刘某到蒲州去做太守,因事被免职。启元的父亲也因为经商不利,家业衰落,不久便病故了。那时候启元年龄还小,等到他长大成人,竟无从得知刘家的消息了。启元虽然自幼就饱读诗书,但因为时运不济而屡试不中,只好在家中教侄儿们识字。因为和刘某有婚姻之约,他矢志不娶,直至六十岁,还是独身一人。


和程家结亲的刘某自被贬官之后,家境一天坏似一天,不久刘某便去世了。刘女只好寄居在天津尼姑庵里,靠做针线活度日。没到尼姑庵之前,有些豪门贵族也曾多次登门求亲,都被她回绝了,一心只等程启元。这一等就是几十年,直到她五十九岁时,程启元才得到她的消息,那时启元已是六十岁了。启元赶到天津,把他们的情况上报给有关部门,请求让刘女还俗。有关部门当即批准,让他们在政事堂举行了婚礼,并且还资助了他们回乡的路费。两江知府很欣赏这件事情,便上疏给朝廷,请求表彰他们。奏疏中有这样两句话:“订丝萝于黄口,谐花烛于白头。”意思是说他们自幼就订了婚,可是到老了才完成花烛。朝廷见了奏章,便准其所请,表彰了他们。


一箭射双雕


北宋时,都城汴京的孝感坊,有邢、单两家比邻而居。姓邢的是位知县,姓单的是位推官。邢知县的妻子,就是单推官的妹妹。单推官有个儿子叫符郎,邢知县有个女儿叫春娘,二人年龄相仿。因为两家是亲戚,来往又密切,所以当他们还在襁褓中时,双方的父母就给他们订了娃娃亲。


徽宗宣和八年的夏天,邢知县带着家眷到邓州顺阳县去上任,单推官也举家迁往扬州去候补。两家分别时约好,邢、单二人这一任官期满了之后,就都回京城来给儿女完婚。


这年冬天,金兵大举南侵,邢知县夫妻二人都死于战乱。春娘则被土匪抢走,转卖给了全州的一家妓院。妓院的主人姓杨,所以春娘便被改名叫杨玉。她自幼聪慧,十岁的时候就能背诵《论语》《孟子》《诗经》《尚书》,并且能填词。来到妓院之后,鸨母又教她歌舞以及各种乐器,只要稍加指点,她很快便能掌握。所以每逢王公贵族举行宴会的时候,都要邀请她去献艺。她还能就当时的情景为旧曲填写新词,而且她的容貌俊美清秀,言谈举止又文静娴雅,从不与人打情骂俏,有大家闺秀的风度,所以不论是前任地方官还是现任地方官,对她都十分爱重。


单推官自从携家到江南以后,却官运亨通、升迁不止,直至当上了尚书省郎官。由于北方沦陷于金兵之手,南北隔绝,他家与邢家完全断了音信,也不知道邢家现在何处。


宋高宗绍兴初年,单符郎沾了父亲的光,当上了全州的司户官。在全州的同僚中,算是最年轻的一位了。来到全州以后,在一次宴会上,他见到了当地的名妓杨玉,对她一见倾心、十分爱慕。他根本没有想到,杨玉就是春娘。虽然对杨玉有心,却没有适当的机会,州司理和他的关系很好,想给他提供方便,却又惧怕本州太守。因为太守有令,当地官员不得与妓女交往,所以单符郎的愿望并没有实现。


两年以后,本属太守任职期满,换了一位新太守。恰巧新太守和司理是故交。于是司理便设宴邀请符郎,只让杨玉一人陪酒侍候。酒至半酣,单符郎便假装喝醉了,呕吐不止。司理就请他到内室休息,并且让杨玉在身边照料。乘此机会,符郎才得以和杨玉一谐欢好,实现了他多年的愿望。他见杨玉的言谈举止不像是娼家出身的人,所以欣喜之余便问起了杨玉的身世。杨玉见问,先是很羞涩为难,过了好久,才吞吞吐吐地说:“其实我是官宦人家的女儿,并非是杨氏所生。”符郎便追问她父亲的姓名官职,杨玉哭诉道:“我本来姓邢,住在京城孝感坊,幼年时就和舅舅的儿子定了亲。后来,我父亲调任为邓州顺阳县令,所以全家便跟着到了顺阳。不久,便遇到了战乱,父母都被金兵杀死,我也被掠卖到了这儿。”符郎听了她的诉说,心里暗自吃惊,忙又急着问她舅舅家的情形。杨玉说:我舅父姓单,当时任扬州推官,他的儿子名叫符郎,不知道他们现在都在哪儿。”说完不由得放声大哭。符郎此时已经完全确认眼前的杨玉就是他失散多年的表妹春娘,于是便假装安慰她说:“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了,现在你穿得漂亮、吃得又好,也为人所看重,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杨玉说: “哪个女人不想有个自己的家呢?女人的最大心愿就是找个好男人,和和睦睦地过日子,就是平民百姓,每天穿布衣、吃糠咽菜,心里也高兴。那毕竟是良家妇女呀!哪像我现在日日送旧迎新,以卖笑为生。心里又是什么滋味?”符郎见她说的是真心话,想认她,又觉得事情来得太突然,还没想好怎么处理,便没有告诉杨玉他是谁。


单符郎回到家里把发生的事情仔细地想了又想:他与杨玉本是表亲,又自幼订婚,虽然她现在沦落风尘,也是身不由己。她心中满怀苦痛,却对符郎一片深情。因此,单符郎决定要竭尽全力把春娘解救出来。主意已定,第三天他便摆酒回敬司理,也只让杨玉一人陪侍。这天,他也不再与杨玉调情,而是神情庄重地问她:“你曾说嫁个平民百姓也心甘情愿,现在我的妻子正好去世,家中已没有妻室,你能跟我吗?”杨玉听了,甚觉突然,于是想了想说:“脱离风尘,是我最大的愿望。可是我担心像我这样的青楼女子,您若是娶了我会不会让您难堪?而且,以后您带我回家,父母又会不会容纳我呢?所以您还是先写信问问父母再做决定吧!”符郎听她说得有理,便给父母写了一封信,把自己怎样遇到春娘,以及想赎出春娘、娶她为妻的想法告诉了父母。


春娘有个叔父,被人称为四承务。在北宋末年他渡江南下寓居临安,和单家常有来往。单家接到符郎的来信之后,单符郎的父亲便来到四承务家,把春娘的遭遇告诉给他。让他以春娘叔父的身份给朝廷写张状纸,说明春娘流落娼家的情况,请皇上开恩注销春娘的娼籍,准她从良和单符郎结婚。单父此时正任尚书省郎官,他把四承务写好的状子转奏给朝廷。不久,朝廷便发下了公函,命全州太守据此办理。同时,单父还亲笔给全州太守写了一封信,请他帮忙。


四承务带着朝廷的公函和单父给全州太守的信来到全州。全州太守见了公函和信件,说:“这是件好事,我一定遵命办理。”可是直等到当日下午,批准杨玉脱离娼籍的公文也没有下达。单符郎恐怕有什么变故,便派人悄悄去探听消息。派去的人回来禀告符郎说: “太守家的厨子正准备宴席。”符郎这才明白了太守的用心,气愤地说:“原来这个老家伙居然想借机沾花惹草。”然而转念一想,春娘早已沦落风尘,本来没什么贞节可言了,只好让他风流一回吧,不然他若从中作梗,也是麻烦事。符郎这才忍下了这口气。


这天晚上,太守果然把杨玉招来陪酒,还请了通判一起赴宴。酒至半酣,太守眨着色迷迷的眼睛看着杨玉说:“你就要做夫人了,用什么来报答我呢?”杨玉说:“我的生命都是您赐给的,您对我恩同再造,我怎么也报答不了。”太守一把把她搂在怀里,笑嘻嘻地说:“虽然如此,也总该给我点实际的回报才好啊!”这时桌旁的通判站了起来,正颜厉色地对太守说: “她过去是州中的妓女,您怎样嬉闹都可以;可是如今她是司户的妻子,您的作为要合乎礼法。”太守听了,十分尴尬,嗫嚅着道歉说:“我是不能忘记过去的情分才这样,要不是您提醒我,我还不知道错在哪里呢。”于是把杨玉让入内室,和他的女儿们住在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再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