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廷政治(下)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书名:宫廷政治(下)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
作者:邢春如,李穆南,竭宝峰,刘心莲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09-01
书籍编号:30046311
ISBN:9787807119906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2678000
版次:1
所属分类:历史考古-中国史
中国文化知识大观园(政治历史卷)
宫廷政治(下)
邢春如 李穆南 竭宝峰 刘心莲 主编
辽海出版社
编写说明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中国人的文化是崇尚和平的文化,奉行中庸的理想人格。在多种文化相汇时,善于融合,不偏颇、不怨尤,尚调和、主平衡,使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中国文化如百川之海,浩淼无垠。
《中国文化知识大观园》叙述中国从史前到现在的国土开辟、民族形成、社会进化、经济文化发展、政治演变的不平凡的历程。
为了全面展现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本书用了近1200万字、4卷136分册的洋洋篇幅来记述。
一、政治历史卷:分为历代帝王、王朝更替、历代名臣、权臣末路、宫廷政治、后宫政治、政治事件、千古奇案、历史典籍、中外关系、历代律令、历代官制、历代宦官、历代状元、历史掌故、历史之谜等32分册来阐述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并揭示古代历史长河角落中最为隐秘的部分。
二、文学艺术卷:分为神话传说、历代诗歌、历代词赋、历代小说、历代散文、文学名著、文学名家、民间文学、书法与篆刻艺术、绘画艺术、建筑艺术、雕塑艺术、音乐艺术、舞蹈艺术、戏曲艺术、民间艺术、工艺美术、艺坛典故等36分册来展现中国文学形式的丰富多彩与辉煌成就,描绘古代绚烂多彩的艺术殿堂。
三、科技军事卷:分为古代生物与医学、古代数学与物理学、古代天文历法、古代地理与农学、古代化学、古代发明与发现、历代科技、科学名家、军事统帅、兵书通览、著名战役、军事思想、军事制度、军事谋略、军事工程、军事间谍等32分册来展示古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巨大成就,演绎古代军事文化的发展和军事斗争的残酷。
四、社会民俗卷:分为商业贸易、社会经济、农业制度、古代教育、古代民族史、思想文化、千秋教化、典章制度、传统节日、婚育习俗、服饰文化、饮食文化、信仰文化、诞辰与丧葬习俗、民居民俗、游艺文化、中华武术、风水与巫术等36分册来解读古代社会生活的形成、演变与发展过程,表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
为了摒弃传统历史教科书条条框框式的说教,增加直观性、可读性、趣味性,本丛书分门别类采用辞条的形式,并辅之以大量丰富、精美的插图,以立体的方式再现中国文化的宏伟历史画卷。
由于丛书篇幅宏大、编写时间又较为仓促,书中难免存在各种疏虞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悉心指正。
本 书 编 委 会
三、隋唐宫廷政治
杨坚称帝
杨坚出生在一个大贵族家庭。他的先世是汉太尉杨震。当时,太尉是执掌军事的官员,地位与丞相相等。杨震的九代孙杨元寿,北魏时是武川镇(今内蒙古武川西)司马,作为州府的属官,掌管军事。从这以后,杨氏一家就世世代代居住在武川镇。杨元寿的玄孙杨忠,在西魏、北周时,官至大将军、大司空,是统兵征战的最高武官,兼管囚徒。杨忠就是杨坚的父亲。这个显赫的家世,为杨坚的仕途奠定了基础。
西魏大统七年(541)六月十三日深夜,杨坚诞生在冯翊 (今陕西大荔)。传说,当他呱呱坠地的时候,祥瑞的金光辉映着殿堂,室内洋溢着浓郁的芳香。杨坚14岁时,被负责京师地区事务的长官辟为属官,官名是功曹;15岁,被授为散骑堂侍、车骑大将军,成为随侍皇帝的高级军官;16岁,升为骠骑大将军,开始带兵征战。有一次,周太祖宇文泰看见他,曾感慨地说:“这个年轻人长相不凡,不可等闲看待。”
宇文泰死后,他的第三子宇文觉即位。不久,宇文觉被部下杀死。宇文泰长子宇文毓当了皇帝。他就是历史上的北周明帝。明帝在位期间,一方面授杨坚为右小宫伯,掌管卿大夫士有名籍子弟的任用、俸禄和奖惩,进爵大兴郡公,以示优宠;另一方面,对杨坚又有些不放心,便派会相面的大臣赵昭暗地里观察他。过了一段时间,赵昭对明帝说:“从相面上看,杨坚成不了大事,最高只能做一个柱国。”明帝这才有些放心。
继明帝之后,宇文邕当了皇帝,他就是北周武帝。武帝升杨坚为左小宫伯,进位大将军,出任随州(今湖北随县)刺史。武帝时期,宗室宇文护把持朝政,他广结私党,排斥异己,对杨坚更是非常忌恨,多次设计陷害。
一次,宇文护外出打猎,满朝文武大臣随行,大队人马奔驰在长安郊外的原野上,马蹄杂踏,尘土飞扬,声势十分浩大。一时间,野狐在迅速地奔跑,狡兔在仓皇地逃命,战马在大地上飞驰。就在这紧张忙乱的时刻,宇文护乘人不备,嗖的一箭,射向了正在追赶野狐的杨坚。谁知,说时迟,那时快,在杨坚的右侧,猛然间,一匹战马腾空而起,马上一员大将手持弯弓,轻轻一拨,那支飞箭已落在地上。这拨箭的人正是大将军侯伏。宇文护陷害杨坚的阴谋终于没有得逞。
此后不久,杨坚袭爵隋国公,又把长女许配给武帝的太子为妃。伴随着武帝对杨坚的日益信任,朝中一些宗室大臣却对杨坚肆意诋毁。一天,齐王宇文宪对武帝说:“杨坚相貌非常,我每次看到他,都有些不自在。看来他不是一个久居人下的人,请你早些时候把他除掉。”武帝回答说:“他只是一个将才,并不妨事。”掌管民政的内史王轨也多次对武帝讲:“杨坚貌有反相,请你早日将他去掉。”武帝则很不高兴地说:“一切都自有天命,你能把上天怎么样呢!”
建德五年(576),奉北周武帝之命,杨坚率领三万水军,击败了北齐军队。六年(577),他又跟随武帝出征北齐,取得胜利。不久,杨坚又联合宇文宪,在冀州(今河北省中南部)打败北齐任城王高湝的军队。于是,杨坚进位柱国,被任命为定州(今河北定州)总管。此后,定州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定州的西门久闭不开,北齐文宣帝在位时,有人请求打开西门,以便于行路。文宣帝不许,说:“自有圣人前来打开此门。”杨坚被任命为定州总管后,西门果然不启自开了。
武帝死后,他的长子宇文赟即位,历史上称为宣帝。因为宣帝皇后是杨坚的女儿,宣帝便拜杨坚为上柱国、大司马,不久又升为大后丞、右司武、大前疑。这些都是北周政府中的高级官员。宣帝每次外出,都让杨坚留守都城。随着杨坚地位越来越高,宇文氏家族的成员对杨坚的猜忌也越来越大,于是,谋害杨坚的阴谋一个个接踵而来。
一天,赵王宇文招派人送来请贴,邀请杨坚前往赵王府赴宴。杨坚带领亲信元胄和随从人员三十名前往。宴会厅设置在赵王寝室中。赵王借口室内狭小,只允许元胄跟人,其它随从不得入内。宴会前,赵王和他的两个儿子密谋了好一阵。宴会开始了,鼓乐齐鸣。在饮酒正高兴的时候,赵王的两个儿子进献西瓜。赵王解下佩刀,把瓜切开,随即用刀把瓜捅到杨坚面前。形势极为紧张。这时,只见元胄手按佩刀,紧紧地站在杨坚身后,怒目横眉,盯着赵王的一举一动。赵王见此情景;手不由得有些发抖,只好又慢慢地把刀抽了回来。不一会儿,赵王假装呕吐,起身要到后屋。元胄怕发生意外,赶忙挡住赵王的去路,赵王无法,只好坐下。正当双方僵持的时候,外面忽然通报滕王宇文逌来到。杨坚和赵王起身到屋外迎接,元胄乘势对杨坚说:“事情不好,你要赶快离开这里。”杨坚这时也听到了屋后有铠甲相撞的声音,便在元胄保护下,急匆匆地离开了赵王府。
不仅宇文氏家族的王公要陷害杨坚,就是宣帝本人,后来对杨坚也产生了疑忌之心。宣帝有四个美姬,并列为皇后,她们为了争宠,互相辱骂,经常闹得不可开交。有时,宣帝被她们闹得实在不耐烦了,就说:“你们再闹,我就把你们全杀掉。”一天,宣帝突然眉头一皱,想出一计。他让四个宠姬打扮得分外妖艳,站在他的两侧,又派人去召唤杨坚。宣帝对左右的武士们说:“如果杨坚进来神色有什么变化,你们就立即把他杀掉。”布置好后,宣帝召杨坚进殿。在杨坚朝殿上走的时候,宣帝还故意地和四个妃嫔嬉笑耍闹。不料,杨坚应召上殿,脸上始终是一股正气,并且目不斜视,从容自若。宣帝阴谋没有得逞,只好叫杨坚从殿内退出。
大象二年(581)五月,宣帝因荒淫过度而死。他九岁的儿子宇文衍即位,历史上称为静帝。宣帝的腐朽统治已使北周政权内许多有识之士极为不满,年幼的静帝又肯定不会使国家出现什么新气象。在这种情况下,北周朝廷中有个叫刘昉的人,极力主张杨坚称帝,取代静帝。刘昉还把这个想法和朝中另一个大臣郑译说了,郑译也表示很同意。就这样,在刘昉、郑译劝说下,杨坚决心总揽北周的军政大权。当时,刘昉是御正大夫,郑译是内史上大夫,他们直接掌握着北周朝廷军国大事的发布权。于是,他们首先假传静帝圣旨,命杨坚入朝主政,总揽一切军国要事,并直接负责指挥各地的军队。不久,刘昉、郑译又诱使静帝拜杨坚为左大丞相,节制文武百官。杨坚入朝主政后,以正阳宫为丞相府,以郑译为长史,刘昉为司马,很快建立起了自己的一套机构。针对宣帝在世时刑政苛酷、群心崩骇的局面,杨坚大力施行仁政,崇尚节俭,简明法令。这样,很快得到了国内老百姓的拥护。
但是,对杨坚入朝主政,宇文氏集团中许多人并不甘心。宣帝的弟弟汉王宇文赞早就想当皇帝,宣帝死后他便搬进宫中,上朝听政时也常常和杨坚同帐而坐。刘昉为了削弱宇文赞的警惕性,就选了几个美女送给他,宇文赞很高兴。刘昉还对宇文赞说:“大王,你是先帝的弟弟,众望所归,现在静帝年幼无知,怎能承担大事?只不过先帝刚死去不久,现在大家的情绪还没有稳定。你暂且回归王府,等形势稍稍平静,就请你人承大统。”宇文赞当时只有十六岁,又不太聪明,相信了刘昉的话,便从宫中搬回了王府。就这样,杨坚称帝的一个障碍被搬掉了。
这时,相州总管尉迟迥也以重臣宿将自居,对杨坚执政极为不满,以至举兵造反。一时间,从者十余万。杨坚面对混乱的形势,镇定自若。他命令上柱国、郧国公韦孝宽带兵前往讨伐。不久,韦孝宽在相州(今河北临漳境内)打败尉迟迥,并把他的首级送到都城长安。这使很多人极为震惊,各地作乱的人逐渐平息。此后,为了防范宇文氏家族的藩王们起兵,杨坚又用计谋把赵王宇文招、陈王宇文纯、越王宇文盛、代王宇文达、滕王宇文逌相继召到长安,并把宇文招、宇文盛斩首示众,从而彻底扫清了他通向皇帝宝座的道路。
开皇元年(581)二月十四日,和煦的阳光普照大地,湛蓝色的天空中浮动着几朵轻云。这一天,杨坚在长安皇宫中的临光殿,正式举行了隆重的皇帝即位仪式。他正襟危坐,面容和善,略带笑意,微微眯起双眼凝视着跪在殿前的大臣们。那些头顶高冠、足登朝靴的文武臣僚,在节奏鲜明的钟鼓声中,慢慢地叩首。与此同时,长安城的南郊,在一个高大的祭坛上,一堆干柴已被点燃,转瞬间,火热熊熊,光焰夺目。杨坚派遣使者正在这里举行祭天仪式。这一切意味着,一个新的朝代出现了,一个新的皇帝诞生了。这个朝代就是中国历史上的隋朝。这个新的皇帝就是隋朝的开国君主杨坚。
仁寿宫杨广杀父
开皇二十年(600)十一月初三日,杨广被立为皇太子。就在这天夜里,北风呼啸,大雪纷飞,京师地区突然发生强烈地震。一时间山崩地裂,墙倒屋塌,据说压死了四五百人。对此民间议论纷纷,都说劫数到了,就是在朝廷大臣中间,也有许多人私下议论,说这是一个很不吉祥的兆头。
杨广所以能当上太子,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开皇元年(581),隋文帝曾把他的五个儿子叫到面前,然后请一个名叫来和的相面先生,秘密地给他们相面。来和从左到右、从右到左反复地看这五个兄弟,最后对隋文帝说:“晋王(指杨广)眉上双骨隆起,贵不可言。”此后,隋文帝对杨广就另眼相看了。当然,这只是一个迷信的传说,并不是历史的真实。真实的历史是,隋文帝上了杨广的当。这里面又流传着两个小故事:
隋文帝经常出入杨广的住所,看杨广在干些什么。一次,文帝看见杨广的房间里有一把琴,琴弦已断,上面又积满了灰尘。于是,隋文帝认为杨广是个不好声伎的人,因而对他有了好感。又有一次,杨广带领随从外出打猎,中途忽然下起了雨,左右侍从赶忙把雨披穿到杨广身上。杨广却对左右说:“你们都让雨淋湿了,我为什么非要穿起雨披呢?”说着便脱了下来。隋文帝后来知道了这件事,夸他仁孝。当然,这些都是杨广故意做给隋文帝看的。
杨广的弟弟杨秀,是隋文帝的第四子,先被封为越王,以后又被封为蜀王,出镇蜀郡,有胆气,会武术,朝中许多大臣提起他都有一种恐惧感。杨秀看到杨勇被废,杨广晋立为太子,心里很不服气。一天,在会见隋文帝派来的使者时,杨秀不满地问:“晋王哪方面出众?有什么资格当太子?”使者无言以对,回到京师,把这句话原原本本地传给了杨广。杨广害怕杨秀以后闹事、对他继承皇位不利,就私下和杨素商量对策。杨广令杨素搜集杨秀罪状,在隋文帝面前说杨秀的坏话。仁寿二年(602)春天,杨秀被召回京师。一次,他在皇宫中遇见了隋文帝,正要上前拜见,谁知文帝把头一扭,连句话都没说。第二天,隋文帝突然宣召杨秀上朝,狠狠地教训了他一顿,骂他“辱没祖宗”,杨秀不知道隋文帝为什么发这么大的火,当着众大臣的面,赌气地说:“我蒙受国恩,出镇在外,不能奉法,罪当万死。”隋文帝听了更加生气,斥责他蠹害百姓,应付之以法。这时,开府庆整为杨秀求情说:“蜀王性情耿直,今被重责,恐有不妥。”文帝听了大怒,竟要割断庆整的舌头,只是由于其他大臣劝说,隋文帝才宽恕了庆整。最后,隋文帝愤怒地向群臣宣布:“本应当把杨秀推到街市斩首,以谢百姓,看在诸位大臣的面上,这次暂时饶他一回。”于是,杨秀被废为庶人,幽禁在一个不见阳光的房间里,连和妻儿见面的机会也没有。
隋文帝为什么这样愤怒地处置杨秀呢?原来,这是杨广搞得鬼。杨广曾偷偷地做了个木头人,木人的两手被捆绑起来,心口地方钉了个钉子,上面写着隋文帝第五子、汉王杨谅的名字,命人埋在华山下边,然后派杨素把它挖出来交给隋文帝。杨广还写了一道檄文,偷偷放在杨秀的书中。其中有这样的话:“逆臣贼子,玩弄权术,皇上只有虚位,一无所知。”随后,杨广报告隋文帝,说杨秀蔑视皇上。隋文帝派人搜查,果然找到檄文。于是,杨秀遭到了幽禁。就这样,杨广当太子以后,耍阴谋、弄权术,终于搞掉了蜀王杨秀。从而在他继承帝位的道路上,又除掉了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仁寿四年(604)正月,隋文帝离开京师,前往仁寿宫休养,便把处理朝政的大权托付给太子杨广。仁寿宫位于九重山下(今陕西麟游西),开皇十三年(593)营建。这里山势重叠,泉水淙淙,树木丰茂,气候温和,是个避暑休养的好地方。从开皇十五年(595)起,隋文帝每年正月和七月几乎都要来这里观赏山光水色,陶冶性情,疗养身体。光阴似箭,时间如水,隋文帝已经64岁,他的身体日渐虚弱,精神也不及以前,所以这次到仁寿宫不久就病倒了。
不知不觉到了春天,和煦的东风吹过大地,仁寿宫里百花盛开。在这万象更新的美好时节,隋文帝的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沉重。为了防备万一,他命内臣前往京城宣召太子。
一个月色朦胧的夜晚,一队人马急匆匆地从长安城来到了仁寿宫。他们是太子杨广,丞相杨素,兵部尚书柳述,黄门侍郎元,以及护卫随从。他们是奉诏前来侍候隋文帝病的。到达仁寿宫的当天夜里,他们就拜见了隋文帝,由于隋文帝已经熟睡,便向左右宫人询问了病情,了解了其它情况,然后便各自安歇了。太子杨广入居大宝殿,杨素和柳述、元等人也都各有所在,互不相邻。第二天上午,杨广等人再次来到隋文帝寝宫。隋文帝躺在床上,微睁双眼,有气无力地和他们说了几句话,便吩咐退下。杨广回到大宝殿,在殿堂里走来走去,琢磨着隋文帝的病,心情无论如何也不能平静下来。是啊,看着隋文帝已经病入膏肓,无法医治,不久于人世,到那时,皇帝的宝座不就是他杨广的了吗!想到这里,杨广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赶忙回到桌案旁,挥笔写了一封书信,派宫人立即送给杨素。杨广这封书信的主要内容,是请杨素给他出主意,询问隋文帝死了以后,他应当怎么办。杨素看完杨广的信,马上写了一封回信,详细地谈了隋文帝死后所应采取的各项措施。没想到的是,杨素给杨广的这封信被宫人错送给隋文帝了。文帝看后大怒,痛骂杨广是不肖子孙。
就在这时候,杨广因为调戏隋文帝的宠妃宣华夫人陈氏,使隋文帝进一步看清了他的真实面目。宣华夫人陈氏原是陈宣帝的女儿,聪明伶俐,美貌无双,陈朝灭亡以后,被送进隋宫中当了嫔妃,很受隋文帝宠爱。文帝病倒在仁寿宫,宣华夫人朝夕侍奉,不离左右。太子杨广来到仁寿宫以后,常常和陈氏共同侍奉隋文帝,这样,他们见面的机会多了起来。一天,宣华夫人外出更衣,离开了隋文帝寝室,谁知杨广也趁机紧跟着追了出来。陈氏停住脚步,不解地问:“太子要干什么?”杨广并不答话,只是嘻嘻地笑,等走到陈氏面前时,突然把她紧紧地抱住。陈氏毫无准备,非常害怕,战战兢兢地说:“太子不得无礼!”杨广仍不放松。就在这时,只听隋文帝召唤宣华夫人。杨广没有办法,只好松手,陈氏乘机溜走了。宣华夫人来到隋文帝身边,脸色一红一白,还不停地微微发喘。文帝看出她神色异常,便问是怎么回事。宣华夫人含泪把太子杨广无礼的行为全部说了出来。隋文帝听后大怒,他支撑着病体从床上坐起,口中不停地骂着:“像这样的畜生,怎么能够托付国家大事。”气愤之余,隋文帝派人宣召兵部尚书柳述、黄门侍郎元,对他们说:“速唤我儿。”开始,柳述和元还以为隋文帝是要他们宣召太子杨广,正当他们要呼喊杨广名字时,隋文帝又气哼哼地说了一句:“不是杨广是杨勇!”这样,柳述和元急忙起草了一道诏谕,征求了左仆射杨素的意见后,准备派人送往京师长安。
谁知,杨素看完柳述和元起草的诏谕,内心慌乱,神色大变,感到事情不妙,急忙找到太子杨广,把诏谕内容一五一十告诉了他。杨广听后,急得直搓手,在殿堂里走来走去,一时想不出对策。杨素看到这情景,便把自己的想法悄悄地对杨广讲了出来。杨广听后大喜,下令立即采取行动。
瞬息间,仁寿宫充满了紧张的气氛。杨广派人假传隋文帝圣旨,首先把柳述、元抓了起来。随后,又撤换了仁寿宫隋文帝的全部卫士,以自己的东宫卫士代替。这些卫士在大将军宇文述、郭衍指挥下,封锁了仁寿宫的全部通道。杨广又下达命令说,不经他的允许,任何人都不得出入仁寿宫。上述一切布置好了以后,杨广便派一个名叫张衡的直入隋文帝寝宫。张衡让隋文帝身旁的人全部离开,由他负责照管。宣华夫人陈氏以及许多宫人被赶到了别的房中。不大的工夫,张衡走了出来,大声嚷道:“皇上已经死了,你们为什么不早些报告。”众人听了,吓得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有一个敢吱声。其实,隋文帝是被张衡杀死的。据说,张衡走进隋文帝寝宫之后,便把他从床上拉起,然后用刀子朝他身亡刺去,流出的鲜血把屏风都溅红了,宫外很远的地方都能听到隋文帝的惨叫声。这一天,正是仁寿四年七月十三日。
杨广害死了隋文帝以后,秘不发丧,所以,京城长安的朝中大臣都还不知道仁寿宫里发生的事件。直到后来,即杨广继承帝位的准备工作全部做好以后,才向全国发布了隋文帝已死的消息。同时,把隋文帝的棺柩从仁寿宫运往京城长安。
隋文帝被害死的那天,杨广曾派人给宣华夫人陈氏送去一个金匣子,上面他亲笔写了个封条。当宣华夫人接过这个金匣子时,吓得脸色煞白,不敢打开,其他宫人也都非常害怕,认为里面一定装着有毒的东西。使者见宣华夫人迟迟不开匣,便施加压力。陈氏无奈,最后只好哆哆嗦嗦地打开了匣子,只见里面是两枚闪闪发光的同心结。宫人们看了,都舒了一口气,认为总算躲过了一场大祸。她们异口同声地对陈氏说:“这下可以免死了。”谁知宣华夫人却愤怒地坐在一旁,不管使者怎么说,就是不表示谢意。宫人们看到这种场面,生怕会有不利的事情发生,连哄带逼让宣华夫人向使者拜了拜。就在这天夜里,杨广霸占了宣华夫人陈氏。隋文帝的另一个宠妃容华夫人蔡氏,也同样受到了杨广的玷污。
太子杨广回到京师,立即派人给杨勇送信,说隋文帝有遗嘱,命他自尽。派去的人没等杨勇回答,就把杨勇杀了。此后,杨勇的大儿子杨俨,被杨广毒死;杨勇其余的九个儿子,也都相继被杨广谋害。仁寿四年七月二十五日,被民间百姓骂为弑父、杀兄、淫母的杨广登上了皇帝宝座。他就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隋炀帝。
杨广称帝以后,他的五弟汉王杨谅十分不满。杨谅当时为并州(今山西太原)总管,手下有无数精兵猛将。早在杨广被册立为太子的时候,杨谅就已经感到势头不对,他心情郁闷,默默不语,内心深处则在筹划着对策。一次,他上书隋文帝说:“北方突厥强大,时常南下掳掠,太原是个重镇,应当修武备、固防守。”隋文帝同意了他的意见。于是,杨谅征召了许多工匠,修置器械,打造武器,存放在并州仓库中。他还招雇了许多流亡的人,结交了一些江湖上的好汉。这样,很快建立起了一支几万人的队伍。当隋文帝丧信发出,杨广即帝位之后,隋炀帝派人宣召他前往京师。杨谅不听宣召,趁势打起了反对隋炀帝的旗帜。但是,杨谅是个谋而不决、疑而不定的人。他带兵造反以后,几次更改作战部署,又不能听取部下将领的意见,终于被杨素击败。杨谅在投降杨广以后,被除名为民,失去了贵族的地位和封号,不久,被幽禁而死。这样,杨广在夺取帝位的道路上,最后一个竞争对手也被清除掉了。
杨广以阴谋手段和欺骗伎俩取得了帝位。这以后,他认为没有必要再搞伪装,于是,那骄奢淫逸的残暴面目就彻底地暴露出来了。
隋炀帝江都之死
仁寿四年(604)十一月的一天,隋炀帝正在后宫和萧皇后说话,随便谈起了即位以来的往事。萧皇后说:“想当初皇上登基不久,汉王杨谅就造反于并州,多亏皇上深谋远虑,又有杨素老臣拚死效忠,才平息了那场乱子。否则,真不知道是否还有今天。”隋炀帝听后,沉默许久没有答话,他脑海中又浮出当年杨谅进兵的情景。那真是一个让人担惊受怕的时期,杨谅兵分三路,一路向浦津(今陕西平民)直捣长安,一路向河阳(今河南孟县)想渡孟津(在今河南洛阳西北),一路出太行进窥黎阳(今河南浚县)。要不是杨谅自己最后没有主见,那后果真是不堪设想。想到这里,隋炀帝猛然站起,对萧皇后说:“这是一件大事。”随后,他也不管萧皇后是否明白了他这话的意思,就径直离开后宫直奔内阁,并命人迅速宣召将作大匠宇文恺上殿。
在这几天以后,一个巨大的掘堑工程就开始了。隋炀帝下令调发几十万民夫,从山西龙门起,东经长平(今山西晋城)、汲郡 (今河南淇县),直到临清关(今河南新乡东),再渡过黄河到浚仪 (今河南开封),经襄城(今河南襄城),最后到达上洛(今陕西商县)。这是一个弧形的防线,它不仅保卫了国都长安的安全,而且也可以借此控制关东的大片地区。
但是,隋炀帝对掘堑设防仍然不放心,一段时间里他总是闷闷不安。一天,一个叫章仇的算命先生对他说:“你是木命,而雍州(指今陕西、甘肃、青海一带)是破木的要冲,不可长住。谶语说:修治洛阳还晋家。你曾经做过晋王,应当修筑洛阳,以为都城。”隋炀帝听后,觉得正符合自己心意。于是,决定营建洛阳城做为东都。
其实,隋炀帝准备迁都洛阳倒不全因为章仇的这番话。长安城内国家机构庞杂,军队人数很多,而关中地区物产有限,粮食不足。早在开皇十四年(594),关中就曾发生饥荒,隋文帝杨坚不得不就食洛阳,隋炀帝对此记忆犹新。另外,隋炀帝还考虑到,洛阳位于国家中部,转运山东和江淮的物资都比较便利,也容易加强对全国的控制。一天,隋炀帝命户部尚书上殿,向他询问国家财力情况。户部尚书告诉隋炀帝:全国现在人口总计八百多万户,耕地面积五千五百多万顷,大小粮仓不计其数,大的储米千万石,小的几百万石。整个国家库存粮食和布帛,可供五十年之需。隋炀帝听后,喜出望外,情不自禁地说了一句:“物资如此丰厚,足够朕用。”于是,大业元年(605)春天,他正式颁布诏书,任命尚书令杨素为太监,杨达、宇文恺为副监,每日征调民夫二百万人,开始大规模地营建东都。
经过几百万民夫历时一年的辛勤劳作,到大业二年(606)春天,一座巍峨的洛阳城终于建成。一天,隋炀帝在杨素、杨达、宇文恺陪同下,巡视了新都城的内外。在蓝天白云之下,新都城挺拔、雄伟,的确很有气势。城的主要部分分宫城、皇城和外郭城,外郭城周围七十三里一百五十步,城内洛水以南有九十六坊 (即里巷),以北有三十六坊,是官吏的私宅和一般百姓居住的地方。皇城是文武官司所在地。宫城东西五里二百步,南北七里,周围三十余里,高四十七尺,是宫殿所在处。隋炀帝巡视后非常满意。为了使新建的洛阳城人丁兴旺,百业兴盛,隋炀帝又先后两次下令,从江南各地迁徙富商大贾一万六千余家到洛阳,以充实东都。这年八月,他又下令在洛阳附近的巩县设置兴洛仓,筑仓城周围二十余里,城内有三千窖,每窖可容八千石粮食。十二月,他还下令在洛阳城北筑回洛仓城,周围十余里,内有三百窖。此外,洛阳城内的含嘉仓城,储粮也不下千万石。隋炀帝认为都城有了充裕的粮食,他就可以稳当太平皇帝了。
还是在营建东都洛阳之初,隋炀帝就想到,这个新的都城应当有一个奇妙的天地,他在这里可以和妃嫔们自由地游玩。因此,大业元年三月,隋炀帝命令宇文恺和内史舍人封德彝在洛阳城西营建了一座显仁宫。显仁宫南连皂涧,北接洛滨,周围十几里,奇峰曲水,琼楼玉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