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上下五千年2(下)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书名:中华上下五千年2(下)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
作者:苏连营著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1-01
书籍编号:30141217
ISBN:9787545102796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60482
版次:1
所属分类:历史考古-经典史说
中华上下五千年
(二)
(下)
苏连营 主编
辽海出版社
前言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灿烂历史、又充满着生机与活力的泱泱大国。中华民族早就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前赴后继,绵延百代。中国历史曾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伟人巨匠和英雄豪杰。
鲁讯先生曾说过: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历史可谓博大精深,流光溢彩,每个中华儿女无不为拥有这份丰厚而珍贵的历史遗产感到无比自豪。中华历史是我们民族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一代又一代人的智慧结晶,是我们灵魂的生发与归依,是我们内在生命的本源。它滋养了我们的心灵,激发着我们的创造力,并孕育着我们民族的未来。传承中华历史即是在延续我们民族的灵魂。在21世纪的今天,新一代的中国人更需要从中国悠久的历史中汲取营养,提高人文素质,树立文化自信。
历史泛指世间所有事物的发展演变过程,一般专指我们人类社会与文明的演变情形。简单地说,就是对我们人类社会过去事实的记载。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真相只有一个。然而,在记载历史或研究历史的过程中却往往随着人的主观意识而变化、发展和完善,甚至也有歪曲和捏造的成分。特别是近年来受电影、电视戏说历史的影响,许多真实的历史失去了本来的面目,这就给我们广大读者造成了许多错觉或误解,以为历史就是电影、电视演的那样,让我们难以正确地把握历史的脉搏,除了具有娱乐的特点,就没有了历史的功用了。
当一个民族或者我们一个人,能够从历史中不断汲取力量、不断思考、不断创新、不断反省时,那就具有强大的进步力量和智慧了。我们广大读者非常幸运,我们生活在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辉煌历史是我们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丰富宝藏,显示了我们民族文明智慧的无穷魅力,这是我们炎黄子孙的无比自豪。
我们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是世界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是站在世界历史的潮头,独领时代的风骚。因此,我们学习民族的历史,同时也要放眼世界,从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看到我们民族的价值和不足,以找到我们未来的发展方向。诚如伟人所说,不了解自己历史的民族是一个失败的民族。历史有助于我们树立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有助于我们建立民族的责任感。
因此,我们在参考了大量权威性历史著作的基础上,将中国悠久历史沉淀下来的丰富的图文资料融为一体,直观的介绍历史发展进程,全书以丰富的珍贵图片,配以深沉的文字叙述,全方位介绍了中华文明的历史,内容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外交、科技、法律、宗教、艺术等领域,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知识性和可读性,不仅是广大读者学习中国历史知识的最佳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三国
关羽水淹七军
刘备占领了益州以后,东吴孙权派人向他讨还荆州,刘备不同意。双方为了荆州成为仇人。后来听说曹操要进攻汉中,益州也受到威胁。刘备和孙权双方都感到曹操是他们强大的敌手,就讲和了。把荆州分为两部分,以湘水为界,湘水以西归刘备,湘水以东归东吴。
刘备稳定下了荆州后,就专心对付曹操,请诸葛亮坐镇成都,亲自率领大军向汉中进兵,叫法正当随军谋士。
曹操马上组织兵力和刘备对抗,他亲自到长安去指挥汉中战事。双方相持了一年。到了第二年,在阳平关一次战役中,蜀军大胜,魏军的主将夏侯渊被杀。曹操不得不退出汉中,把魏军撤退到长安。刘备在益州的地位更加巩固了。公元219年,刘备在他手下一批文武官员拥戴下,自立为汉中王。
诸葛亮早已设计的战略是打算从两路进攻曹操的。这一次西面的汉中打了胜仗,就得乘这个势头,再从东面的荆州直接攻打中原。镇守荆州的是大将关羽。关羽有勇也有谋,就是骄傲自大。刘备做了汉中王,派人带了官印封他为前将军,关羽有些不满意。
刘备命令关羽进攻,关羽派两个部将留守江陵和公安。自己亲自率领大军进攻樊城。樊城的魏军守将曹仁向曹操求救。曹操派了于禁、庞德两员大将率领七支人马前去增援。曹仁让他们屯兵在樊城北面平地上,和城中互相呼应,使关羽没法攻城。
正在双方相持不下的时候,樊城一带下了一场大雨。汉水猛涨,平地的水高出地面有一丈多。四面八方大水冲来,把于禁带领的七军扎在平地的军营全淹没了。于禁和他的将士不得不泅(qiú)水找个高地避水。
关羽早就抓住于禁在平地上扎营这个弱点。他趁着大水,安排好一批大小船只,率领水军向曹军进攻。他们先把主将于禁围住,叫他放下武器投降。于禁被围在一个汉水中的小土堆上,逼得无路可退,就垂头丧气地投降了。
庞德带了另一批兵士避水到一个河堤上。关羽的水军向他们围攻,船上的弓箭手一起向堤上射箭。庞德手下有个部将害怕了,对庞德说:“我们还是投降了吧!”庞德骂那部将没志气,拔剑把他砍死在堤上。兵士们看到庞德这样坚决,也都跟着他抵抗。庞德不慌不忙拿起弓箭回射,他的箭法很好,蜀军被射死不少。双方从早打到中午,从中午打到午后。庞德的箭使完了,就叫兵士们一起拔出短刀来搏斗。他跟身边的将士说:“我听说良将不会为了怕死而逃命,烈士不会为了活命而失节。今天就是我死的日子了。”
这时候,大水越涨越高,堤上露出的地面越来越小。关羽水军的大船进攻更加猛烈,曹军的兵士纷纷投降。庞德趁着这乱哄哄的时候,带了三个将士,从蜀军兵士中抢了一只小船,想逃到樊城去。不料一个浪头袭来,把小船掀翻了。庞德掉在水里,关羽水军赶上去,把他活捉了。
将士们把庞德带回关羽大营。关羽劝他投降。庞德骂着说:“魏王威震天下;你们主人刘备,不过是个庸碌的人,怎能和魏王相敌。我宁可做国家的鬼,也不愿做你们的将军!”关羽大怒,一挥手,命令武士把庞德杀了。
关羽消灭了于禁、庞德的七军,乘胜进攻樊城。樊城里里外外都是水,城墙也被洪水冲坏了好几处。曹仁手下的将士都害怕了。有人对曹仁说:“现在这个局面,我们也没法守了,趁现在关羽的水军还没合围,赶快乘小船逃吧!”
曹仁也觉得守下去没希望,就跟一起守城的满宠商量。满宠说:“山洪暴发,不会很久,过几天水就会退下去。听说关羽已经派人在另一条道上向北进攻。他自己没有敢进兵,是因为怕咱们截他的后路。要是我们一逃,那么黄河以南,恐怕就不是我们的了。请将军再坚持一下吧。”
曹仁觉得满宠说得有理,就鼓励将士坚守下去。
这时候,陆浑(今河南嵩县东北部)百姓孙狼发动起义,杀了县里的官员,响应关羽。许都以南,其他响应的人也不少。关羽的威名震动了整个中原。
魏王曹操到了洛阳,得到各方面的警报,非常着慌,准备暂时放弃许都,以防关羽乘胜攻击。
谋士司马懿劝他不要这样做,他说:“大王不必担心。我看刘备和孙权两家,表面很亲热,实际上互相猜忌得厉害。这次关羽得意了,孙权一定不乐意。我们何不派人去游说孙权,答应把江东封给他,约他夹攻关羽,这样,樊城之围自然会解除了。”
曹操听了司马懿的意见,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就派使者到孙权那里去游说。后来,吴国与蜀国的分歧越来越大,以致孙权的政治砝码开始倾向于魏国。
吕蒙白衣渡江
吕蒙是东吴名将。他从小就练得一身好武艺,年轻时候立了不少战功,受到孙权的器重。
一次,孙权对吕蒙说:“你的责任重了,应该抽时间读点书才好。”吕蒙说:“在营里事务那么多,哪儿有时间读书呢?”孙权笑着说:“你说事情多,总比不上我多吧!我自己就有这个经验,读了一些兵法、历史,对自己很有帮助。你不妨试一试。”
吕蒙听了孙权的劝告,一有空就认真读书。渐渐地,吕蒙变得谈论风生,见解精辟,就连鲁肃那样有学问的人都对他刮目相看(7)了。
后来,吕蒙接替了鲁肃的职位,率军驻扎在陆口(在今湖北嘉鱼西南部)。吕蒙和鲁肃的主张不同。他认为关羽有兼并东吴的野心,向孙权上书要求出兵对付关羽,说:“刘备、关羽君臣,都是反复无常的人,不能把他们当盟友看待。”孙权接到了吕蒙的信,也觉得关羽狂妄自大。孙权曾经派人去向关羽求亲,希望关羽把女儿嫁给他儿子。关羽不但不答应,反而把使者辱骂了一顿,使孙权很气愤。
正好在这个时候,曹操派使者来联络,要他夹攻关羽。孙权马上复信,表示愿意袭击关羽的后方。
关羽也听说吕蒙厉害,虽然他亲自率大军进攻樊城,但对于他背后的吕蒙并没有放松防备,在蜀吴交界一带,布置得严严实实。关羽不想自己的防区有什么闪失。
吕蒙计划着如何使关羽放松警惕。吕蒙本来经常有病。这一回,他就装作旧病发作,而且说得病得很厉害。孙权也正式发布命令,把吕蒙调回去休养,另派了一个年轻的陆逊去接替吕蒙。这个消息很快传到樊城。关羽听到吕蒙病重,又听说陆逊是个年轻的书生,心情就放松多了。
陆逊从陆口特地派人拜见关羽。关羽接见使者,使者献上了书信和礼品。信中大意是:听说将军在樊城水淹七军,俘获于禁,远远近近哪个不称赞将军的神威。我是个书生,很不称职,今后还得靠将军多多照顾呢!关羽看了陆逊的书信,觉得陆逊态度谦虚、老实,也就放了心,把原来防备东吴的人马陆陆续续调到樊城那边去了。
陆逊把关羽人马调动的情况,随时报告给孙权和吕蒙。这时候,关羽在樊城接受了于禁的投降兵士几万人,粮草供应困难,就把东吴贮藏在湘关的粮食强占了。孙权得知湘关的米被抢,就派吕蒙为大都督,命令他迅速袭击关羽的后方。
吕蒙到了寻阳(今湖北黄梅西南部),把所有的战船都改装为商船,选了一批精锐的兵士躲在船舱里。船上摇橹的兵士扮作商人,一律穿上商人穿的白色衣服。就这样,一列又一列商船向北岸进发了。到了北岸,蜀军守防的兵士一看都是穿白衣的商人,就允许他们把船停在江边。没想到一到晚上,船舱里的兵士一齐出来,偷偷摸进江边岗楼,把蜀军将士全部抓住,把岗楼占了。
吕蒙大军神不知鬼不觉地占领了北岸,进军公安。留守公安、江陵的蜀军将领本来对关羽很不满意,经吕蒙一劝降,都投降了。吕蒙进了城,派人慰问蜀军将士家属,并且吩咐东吴将士严守纪律,不许侵犯百姓。有一个东吴兵士,是吕蒙的同乡,因为天下雨,拿了老百姓家的一顶斗笠遮盖铠甲。吕蒙发现后,认为这个兵士违犯了军令。虽说是同乡人,但是犯了军令不能不办罪,就把他杀了。这样一来,全军将士都震动了,谁也不敢违反军令。
这时候,曹操派去的徐晃率领的援军,已到了靠近樊城的前线。徐晃把孙权答应曹操夹攻关羽的信抄写了许多份,射进关羽营寨里。关羽得知吕蒙袭击后方的消息,正在进退两难的时候,徐晃发起进攻,打败了关羽,使关羽不得不撤去对樊城的包围。
关羽派使者到江陵去探听情况。使者一到江陵,吕蒙派人殷勤招待,还叫使者到蜀军将士家去看望,这些家属都说东吴的人待他们不错。使者回到自己的军营后,兵士们向他探问家里情况,他就照实说了。大伙儿一听东吴人好,就不愿意再跟东吴打仗,有些兵士甚至偷偷地逃回江陵去了。
关羽到这时候,才知道对东吴的防备太大意,可是已经来不及了。他只好带了人马逃到麦城(今湖北当阳东南部)。
孙权进军麦城,派人劝关羽投降。关羽带着十几个骑兵往西逃走。孙权早已派兵埋伏在小道上,把关羽十几个骑兵截住,活捉了关羽。孙权知道关羽不肯投降,下令就地把他杀了。
曹操认为孙权立了大功,把孙权封为南昌侯,到了曹丕即位称帝以后,又封为吴王。
张辽力战退孙权
汉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八月,孙权统率十万人马攻打曹操的地盘合肥。此时,张辽、李典、乐进率领七千人奉命守合肥。
魏公曹操前去征讨张鲁时,曾留下一份指示信给合肥护军薛悌(tì),并在信封边上写着:“敌人到了,再打开看。”孙权大军到达后,薛悌等人打开信封,见里面说:“如果孙权来了,张、李二位将军出城迎战,乐将军守城,护军不得参战。”
将军们现在因为寡不敌众,都对曹操的指示抱有怀疑。张辽说:“魏公远征在外,等他的救兵赶到,敌人一定已经把我们攻破了。他所以指示我们趁敌人还未形成合围时,出去给他一记迎头痛击,来打击敌军的锐气,安定我军军心,然后才能够守住城池。”
乐进等人都不答话。张辽气愤地说:“成败的关键,就在此一战了。诸君若还有疑问,我张辽将独自出战,与敌军一决胜负!”
李典向来与张辽不和,这时却慨然说:“这是国家大事,就看你怎么决定了,我怎么会因为私人的恩怨而损害呢!请让我跟你一起出战。”
于是张辽连夜募求敢跟自己出战的士兵,一共募得八百人,然后杀牛设宴鼓励他们,让他们都吃得饱饱的。
第二天清晨,张辽身披铠甲,手持长戟,身先士卒,冲入敌阵,杀死几十人,砍下敌军两员大将的首级,然后大声叫着自己的名字,冲破敌军防线,一直杀到孙权的大旗之下。孙权大惊,不知所措,逃到一座土丘上,用长戟保护自己。
张辽大声叱骂,叫着孙权的名字,让他下来单挑。孙权不敢动,看到张辽所带的人马并不多,就聚集自己部下将张辽团团围住。张辽急忙突破包围,带领手下几十人冲了出来。剩下的人高声呼喊:“将军要抛弃我们吗?”张辽又上前突入重围,把剩下的人也带了出来。孙权的士兵所向披靡,没有敢上前阻拦的。
这一仗,从清晨开始,战斗到中午,直到东吴的士兵都失去了斗志,张辽才率军回城,然后部署城防,整修工事,城内的人心全都安定下来。
孙权包围合肥十多天,攻不下来,就撤军返回。士兵们都已经上路,孙权和手下将领在逍遥津北岸。张辽派人侦察,得知这一消息后,便率领步兵、骑兵突然杀到。
甘宁与吕蒙等人奋力抵挡。凌统率领亲兵保护孙权冲出包围,自己又杀进去与张辽奋战,身边的将士全部战死了,他自己也受了伤,估计孙权已经脱险,才退了回去。
孙权骑着骏马,来到逍遥津桥上。桥南的木板已经撤去,有一丈多宽没有桥板。
他的手下在孙权马后,让孙权抓紧马鞍,放松缰绳,自己用马鞭狠命抽打,加快马的速度,终于飞跃过桥。贺齐率领三千人在逍遥津南岸迎接,孙权因此得以脱围。
孙权登上大船,在船舱与众将宴饮。贺齐走下坐席,哭着说:“主公尊贵无比,应时时留心谨慎。今天,几乎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我们这些部下都异常担心、恐惧,就如天将塌下一般。可要终身以此为戒啊!”
孙权亲自上前,为贺齐拭去眼泪,说:“太惭愧了,我已经把这次教训铭刻在心,不只是写在系腰的带子上。”
吕蒙发奋读书
吕蒙是三国时期东吴著名的大将,他十五六岁的时候偷偷跑到军队中,混在士兵们中间和他们一起出去打仗。当时敌人很强大,东吴的军队不敢前进,吕蒙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走到队伍最前面,用手指着前面的敌人说:“这几个敌人算什么,我去把他们捉来。”吴军士兵一看是小吕蒙,连忙阻拦说:“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敌人那么多,你一个人去太危险啦!”吕蒙却好像没听见一样,拿起大刀,冲向敌人的阵地。吕蒙边跑边喊,就像指挥着大队人马一样。敌人一看吕蒙呼喊着跑来,还以为吴军士兵发动大规模的袭击,吓得丢盔弃甲,放弃了阵地,慌慌张张地四处逃跑。东吴军队大获全胜,吕蒙也因此受到赏识,后来就当上了将军。
吕蒙自从当兵以来,四处征战,没有时间学习。有一天,孙权对吕蒙说:“你从十五六岁起,一年到头打仗,没有时间读书,现在做了将军了,不能再不学习啦!”吕蒙说:“我实在是因为军务太忙,没有时间读书呀。”孙权摆摆手说:“我不是要你做个博学多才的大学问家,只要你粗略地看看各种书,多知道一些事情,能够拿历史作为借鉴就行了。你虽然很忙,但能有我忙吗?我每天还抽出点时间读书,觉得大有好处。”
吕蒙听了大受启发,开始发奋读书。每天一有时间,他就拿起一本书,聚精会神地看起来,从前人的书里吸取知识。后来他读了好多的书,就连一些读书人也没他读的书多。
后来,鲁肃做都督的时候,还用老眼光来看吕蒙,以为他只是个文化水平不高的武将。有一回,鲁肃路过吕蒙驻防的地方,同吕蒙聊天。吕蒙问鲁肃:“蜀国的关羽对我们威胁很大,您采取了哪些防御措施,防止他的突然袭击?”鲁肃心想吕蒙这个大老粗,能知道什么,我跟他说也是白说,于是懒洋洋地说:“到时候再说吧!”
吕蒙十分诚恳地向鲁肃介绍吴、蜀两国的形势,提出了五点建议。鲁肃听了,非常佩服,不禁走到吕蒙身边,拍着他的肩膀赞扬道:“我一直以为老弟只会带兵打仗,今天同你谈话,才知道你还是个有学问、有见识的人,真是文武全才呀,已经不是当年的阿蒙了。”吕蒙也笑着说:“人们离别三天,便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咱们两个人隔了这么久的日子没见面,老兄怎么能再用老眼光来看我呢?”
诸葛亮七擒孟获
南中地区的少数民族叛乱,为首的叫孟获。诸葛亮亲自率领五十万大军,向南中进发。诸葛亮对将领们说:“南中地形险要,离都城遥远,所以孟获他们才敢叛乱。这次出兵攻战城池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使他们心里服气,那样他们才能永远都不叛乱。”
蜀军和孟获的主力部队第一次交战,孟获就因为疏忽大意而被生擒活捉,许多部下也被俘虏,俘虏们一个个吓得脸色惨白,不知道蜀军会怎样处置自己。诸葛亮却下令给俘虏们松绑,并对他们说:“你们都是好百姓,是因为孟获造反,你们才落到今天这个地步,你们的家人一定都为你们着急上火,痛不欲生,现在我放你们回去,和家人团聚,以后不要再造反了!”俘虏们都非常感动,叩头道谢。
诸葛亮又让人把孟获押上来,对他说:“我今天活捉了你,你服气吗?”孟获说:“我不知道你们军队的情况,还没做好准备,所以才吃了败仗,怎么会心服?”诸葛亮说:“既然你不服气,我就放你回去,咱们再较量一次。”孟获心里暗暗高兴,说:“你要放我回去,重新整顿人马和你再战,要是你还能抓住我,我就服你。”诸葛亮亲自给他解开了绳子,还好酒好菜地招待了他一顿,放他回去。
回到自己的军队后,孟获心想:诸葛亮今天刚打了胜仗,一定会放松警惕,我要是今天晚上偷袭,准能成功,便连夜带领兵马向蜀军大营进军。
诸葛亮早就料到孟获会在晚上偷袭,便布置好圈套,孟获冲进蜀军大营,立刻就被生擒活捉了。诸葛亮又问他:“你说过再被我抓住就肯降服,这次心里服吗?”孟获脖子向上一昂,说:“这次是我中了你们的奸计,并不是我打了败仗,我不服。”诸葛亮说:“那我就再放你回去,怎么样?”孟获说:“丞相要是肯放我回去,咱们真刀真枪地打一仗,我要是再被丞相捉住,就诚心归降。”诸葛亮又给他松了绑,放他回去。
就这样,孟获被诸葛亮捉了又放,放了又捉,整整捉了孟获七次。最后孟获终于心服口服,诚心诚意地归降蜀国,再也没有发动过叛乱。
陆逊火烧连营
赤壁大战以后,曹操对孙权和刘备的威胁暂时解除了,孙、刘之间的矛盾却激化起来。孙权认为荆州应该是东吴的地盘,而刘备却占据不让。后来,刘备去益州,让大将关羽守卫荆州。关羽带兵北上,去攻打曹军,不想孙权却派人从后面袭击,夺取了荆州,又杀了关羽。
刘备和关羽情同手足。他发誓要灭了东吴,为关羽报仇。他即位称帝那年(公元221年)七月,不顾诸葛亮的反对,带领蜀汉的大部分人马,对东吴发动了大规模战争。
孙权得到这个消息,几次派人向刘备求和,都遭到拒绝。这时候东吴的大将周瑜、鲁肃和吕蒙等,都已经先后去世了,孙权只得任命年轻的镇西将军陆逊为大都督,统率朱然、徐盛、韩当、孙桓等五万人马去抵抗刘备。吴国的文武大臣,对陆逊就任大都督议论纷纷。有的说陆逊声望不高,怎么能指挥打仗?有的说陆逊才能不够,担当不起统帅的重任。孙权知道陆逊为人忠厚,才能出众。他力排众议,坚决把统帅的重任交给陆逊。
这时候,刘备已经领兵从秭归进抵秭亭(今湖北省宜都县西北),深入吴境五六里。蜀军从建平(今四川省巫山县)到猇(xiāo)亭,沿路扎营,绵延几百里。蜀军在与夷道(今湖北宜都西北部)围困了吴国的先锋孙桓。吴军将领要求陆逊赶快派兵去援救孙桓。陆逊详细地询问了前线的情况之后,胸有成竹地说:“孙桓将军一向受到士兵爱戴,一定能够坚守城池,现在不必去救他。等我打败了蜀兵,他自然解围了。”将领们又要求陆逊赶快出兵迎击刘备。陆逊说:“刘备带兵东下,连连得胜,气势正旺,并且占据高处,我们很难攻破他。如果我们出师不利,就会挫伤士气。这是关系全局的大事。我们应当勉励将士,布置防御,等待时机,后发制人。”蜀军多次挑战,陆逊总是置之不理。这样,吴蜀两军从第二年二月相持到六月。
刘备见一时不能取胜,心生一计,命令吴班带着一万多老弱兵士,到靠近吴军的地方去扎营,自己率领精兵八千,在山谷里埋伏起来。吴班领士兵挑战,耀武扬威,不断辱骂吴军来引诱吴军进攻。吴军将领十分气愤,都要求跟蜀军拼一阵,陆逊说:“这里头一定有假,咱们不能盲目进攻,以免中计。”他命令吴军照旧坚守阵地,不要理睬蜀军的挑战。过了几天,刘备知道自己的诱敌之计已经被陆逊识破,只好从山谷里撤出伏兵。
当时正是盛夏季节,天气异常炎热,蜀军士兵忍受不了蒸人的暑气,叫苦连天。刘备只得让水军离船上岸,和陆军一起,靠着溪沟山涧、树林茂密的地方,扎下互相连接的四十多座军营,以便躲避暑热,休整军队,等到秋凉后再向吴军大举进攻。陆逊看到了蜀军战线拉得过长,兵力分散,士卒疲乏,士气低落,认为进行反攻的条件已经成熟。他仔细拟订了破蜀的作战方案,写成报告,向吴主孙权请示。孙权看了看报告,高兴地说:“东吴有了这样的将领,我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一天,陆逊召集大小将士,宣布了出兵破蜀的计划。为了使反攻有把握取得胜利,陆逊先派出一小部分兵力,对蜀军的一个营寨进行试探性进攻,战斗结果吴军吃了亏,可陆逊已经找到了攻破蜀军的办法,那就是用火攻。陆逊命令水路士兵,用船只装载茅草,迅速运到指定地点;陆路士兵,每人手拿一把茅草,在茅草里藏着硫磺、硝石等引火物,一到蜀营,就顺风纵火。
吴军又是火攻,又是突然袭击。蜀军毫无防备,顿时乱成一团。各路吴军乘着大火,同时发起反攻,接连攻破了蜀军的四十多座营寨。蜀将张南、冯习抵挡不住,被吴兵杀死。在慌乱中,刘备拔马向夷陵马鞍山逃走。吴军乘胜追击,杀死大量蜀军,夺得了许多军用物资。
马谡失街亭
蜀汉巩固了在西南地区的统治以后,为了实现国家的统一,在公元228年,发动了北伐曹魏的战争。孔明挥泪斩马谡的故事,就发生在这次战争后期。
马谡,字幼常,是刘备在荆州时,伊籍向他推荐的谋士。此人天资聪颖,自幼熟读兵书,颇知兵法,但恃才自傲,不能谦虚待人。刘备在白帝城临终托孤时,曾对诸葛亮说:“我看此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要深入考察。”虽然诸葛亮当时点头称是,但未改变对马谡的好评,而且在刘备死后更加器重他。
魏国皇帝曹丕死后,曹叡(ruì)继位,任命司马懿为骠骑大将军,统率雍州、西凉等州的兵马。诸葛亮知道他善用兵,想先发制人讨伐他。但马谡认为,蜀军南征凯旋,亟待休整,不宜劳师远征,不如采用反间计,散布司马懿要废新君、另立皇帝的流言蜚语(8),使曹叡怀疑他,不信任他,甚至杀掉他。诸葛亮采用反间计以后,曹叡果然怀疑司马懿谋反,剥夺了他的兵权。这件事又增加了马谡在诸葛亮心目中的地位。
当诸葛亮平定南方后,回师北征要攻取长安时,曹叡知道自己误信反间计,又起用司马懿率兵迎战蜀军。
当时秦岭之西有一条路,地名街亭,靠近它有个列柳城,这两个地方都是汉中咽喉,兵家必争之地。在部署进军路线时,司马懿对部将说:“我军直接攻打街亭,拿下这个地方,就离阳平关很近,可以切断蜀军粮道,蜀方陇西一线就难守住。蜀军一定会赶忙撤回汉中,我军把守各个小路要塞,蜀军无粮,月内必乱,诸葛亮就可被我军活捉。”
诸葛亮知道司马懿率兵前来迎战,料定他会来取街亭,决定增兵防守。他在营帐中问:“谁敢领兵去守街亭。”马谡立即说:“我愿意去!”诸葛亮见是马谡答应,心里满意,但仍严肃地说:“街亭虽小,事关重大,如果街亭失守,我们的大军就算完了。你虽然深通谋略,但那个地方无城池,又无险阻,把守极为困难。”
马谡很自信地说:“我自幼熟读兵书,颇知兵法,一个小小的街亭岂能守不住?我敢立军令状,如果守不住街亭,杀我全家!”
诸葛亮虽然同意马谡去守街亭,让他领两万五千精兵前往,但仍不放心,又叫大将王平去协助他。诸葛亮说:“你生平谨慎,可要小心把守街亭,扎寨一定要在要道上,使魏兵不能偷过。凡事都要商量,不可轻率决定。如能确保街亭,可算攻取长安第一功。千万小心!”
诸葛亮命令两人领兵去后,反复思考一番还是放心不下,又派高翔和魏延领兵去接应他们,以防万一,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都做了说明,这才稍微放心。
马谡到街亭看地形以后,感到好笑:“丞相为什么那么多心?像这么偏僻的山野地方,魏军如何敢来?”王平说:“丞相再三嘱咐,要小心防守,尽管魏兵可能不敢来,但还是在五路总口扎寨为好。应命令将士赶快砍树作成栅栏,作为长期防备。”马谡说:“要道哪里是扎寨地方?你看旁边有座孤山,异常险峻,林木遍地,是个天然屯兵的好地方。”
王平极力反对说:“如果在要道上扎寨,筑起城垣,魏军纵有十万也休想越过。要是屯兵山上,魏兵突然杀来,四面围住,街亭就难保住。”马谡大笑,说他不懂兵法:“兵书上说过:居高临下,势如破竹。如果魏兵敢来,我就杀他个落花流水,有来无回!”王平耐心地劝说:“我多次随丞相出征,受益很多,眼前这座山是个孤立无援的绝地,如果魏军四面围来,断绝水道,我军会不战自乱。”
马谡依然不听,继续说:“你不懂兵法。孙子说过:‘置之死地而后生’,如果魏兵切断水道,蜀军士兵就会以一当十,以十当百,拼命死战。我熟读兵书,丞相很多事都要问我,你别妨碍我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