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通史1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书名:世界通史1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
作者:苏连营著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1-01
书籍编号:30141337
ISBN:9787545102222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317565
版次:1
所属分类:历史考古-世界史
世界通史
(一)
苏连营 主编
辽海出版社
前言
在人类缓缓的历史进程中,人类辉煌的往昔,是祖先智慧的创造,更是永垂不朽的传奇。追寻世界历史,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同时也是对人类自身的一种高度关注。
大约在2300万年前到1800万年前,在热带雨林地区和广阔的草原上,就有一种古老的灵长类动物,即森林古猿活跃在那里,它们是人类最早的祖先。其中一部分森林古猿下地直立行走,迈出了从猿转变到人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步。为了生存,猿进行了劳动,劳动促进猿的体质发生改变,促使意识的产生和语言的出现。终于我们的祖先摆脱了动物界,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人。
伴随着人的出现,社会呈现雏形。夹杂着火的利用、工具的改进、绘图、雕刻、丧葬、艺术、建筑、文字等先后出现,文明之光洒满大地。翘然回首,从石斧、骨器到勾践的青铜宝剑,回想中世纪骑士们的铮铮铁甲,体味硝烟迷漫的火枪战场,人类历史简直是沧桑万年……
历史对于我们整个人类,就像记忆对于我们每个人一样,它说明我们现在做的是什么,为什么我们这样做,以及我们过去是怎样做的。因此谁要想了解世界,就必须知道它的历史。
历史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任何一个国家或者民族都注重用自己的历史教育和鼓励广大人民,因为历史具有无穷的智慧与魅力,这是世界各民族得以凝聚并生生不息的命脉。灿烂的世界历史文明教育着我们每一位读者,能够使我们更加珍惜历史,并不断创造光辉的未来。
为了让广大读者全面深入地了解世界历史的光辉灿烂,感受世界各民族历史发展的博大精深,我们特地编辑了这本融故事与图片为一体的读物。本书把世界历史从单纯的帝王将相、改朝换代的框架中释放出来,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涵盖历史、政治、军事、文化、艺术等各个领域,全方位、新视角、多层面地重新演绎了世界五千年的辉煌历史文化,能够给我们广大读者尽可能丰富的知识看点。
本套书主要包括古埃及与阿拉伯历史、巴比伦与希伯莱历史、古希腊与古罗马历史、古印度与拜占廷历史、世界科技与发现历史、世界思想与教育历史、世界文学与戏剧历史、世界音乐与舞蹈历史、世界建筑与雕塑历史、世界美术与绘画历史等内容。
本套书希望通过一些通俗的语言和丰富的图片,对世界历史做一个概述。它只讲其中最重要的事件、人物和对关键阶段的描述,而且选择了一种通俗的简明形式。本书可以作为历史专著的补充读物,你可以用非常休闲的方式去阅读它,我们相信在历史人文的浪漫风景中,你不会感到乏味。
本套书用生动的文字和丰富的插图,再现了世界历史进程的恢弘画卷,堪称一部贯通整个世界历史的简明百科全书,串联起全部人类发展的瑰宝,并以其光辉不朽的价值与流传恒久的魅力,成就一部好读又好看的世界历史通俗读物,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知识性和可读性,不仅是广大读者学习世界历史知识的最佳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第一篇 世界上古史
第一章 遥远的史前时代
世界古代史包括上古和中古两个历史阶段,时限从人类社会开始至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这儿着重介绍上古史的概况。
世界历史书上,一般把从最早国家的出现到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这段历史,叫上古史。欧洲在这段时期处于奴隶社会,所以也把上古社会说成奴隶社会。如果从全世界范围讲,就不完全一样,比如我们中国,在公元前221年就进入了封建社会。
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一种进步。在奴隶社会,战俘不再被杀掉,而成为奴隶,这种社会关系有利于保存社会生产力,也扩大了生产规模。奴隶社会中,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同时剥削其他劳动者。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奴隶主阶级的统治方式有所不同,处在各大河流域的古代埃及、巴比伦、中国、印度和兴起于伊朗高原的波斯,都形成了辽阔的专制帝国。在欧洲,起初出现了许多城邦小国,其中像雅典、斯巴达、罗马等国一度是共和制,后来才被庞大的帝国所取代。无论是共和国还是专制政体,其实质都是一样的。
上古社会政局变化非常频繁。当时,同一地区的各个国家,每个国家内部的不同政权派别,互相争斗,权力更迭,战争不断;奴隶和平民的反抗也贯穿始终。
由于客观环境的不同,在上古社会里,东方国家的统治者往往组织大规模的劳动来治理河患、修陵建城等。在欧洲,奴隶劳动则广泛应用在各部门,除了农业,手工业生产大量使用奴隶外,家庭也广泛使用奴隶。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已经使用金属工具,一些国家和地区出现了较发达的农业。
在文化方面,东方各国的天文、历法、数学、哲学以及建筑、文学艺术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古代希腊和罗马的科学文化也对西方社会和全世界产生了影响。以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学者为代表的希腊哲学和中国哲学,为人们认识世界开拓了途径。这个阶段,佛教和基督教相继诞生,逐渐发展成影响人们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因素。
总之,以奴隶社会为主要形态的上古社会,是人类文明初步建立并迅速发展的社会,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各方面,都对后来各国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神秘的大西洲
距今300多万年前,地球上出现了最早的人类,也就开始了人类社会历史。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人类的祖先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栉风沐雨,披荆斩棘,改造着客观世界,也改造着人类自己;人,有发达的大脑和灵敏的双手,也有丰富的语言和严密的思维。正是依靠这些,在悠久的历史年代里,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文明。人类最早的文明,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又是在哪里产生的呢?
2400年前,古希腊著名学者柏拉图(公元前427~347年)曾在他的《克里齐》和《齐麦里》两本著作里,记载了关于大西洲的故事。书中记载在现今直布罗陀海峡正前方一个面积约200万平方千米的岛屿上,有一个伟大而富饶的帝国——大西洲,那里土地肥沃、水草丰美、矿物丰富。大西洲人建造庙宇、宫殿、港口、船坞,在海上架桥,连结起岛上的各个都市。大西洲成为全世界的文明中心。这个“中央帝国有强大的舰队和用以对外扩张征服的军队”,“以磅礴的气势、野蛮的行为侵略了整个欧洲,以至统治了亚洲的部分和古埃及……后来发生了火山、大地震和大洪水”,大西洲就沉入了海底。柏拉图指出大西洲沉没的时间,距他那个时代9000年,也就是距今11500年。
柏拉图的这番描述引起了他那个时代以及后来人们的极大兴趣,影响甚广。柏拉图曾多次说,大西洲的情况是历代口头流传下来的,决非是自己的虚构。他的老师苏格拉底在谈到大西洲时也曾说:“好就好在它是事实。”
如果柏拉图所说的确有其事,那么早在12000年前,人类就已经创造了文明。美丽而辉煌的大西洲曾经存在过吗?这是一个令人最感兴趣的自然之谜。多少年来,科学家从人类学、生物学、考古学、地理学、气候学等领域探讨其存在的可能及证据,以至形成一个专门的学科——“阿特兰提斯学”。
人类学家发现,威尔士和古代英国人自称“大西洲是我们的伊甸园”;埃及人说,他们的灵魂之地是在远离大洋中部的西端;南北美洲大多数印度安人,说他们是从东边来的,并且从东边大陆上的超人那里学会了文明艺术;法国北部地区的高卢人,认为他们的祖先是因为一次毁灭性的大灾难而由西边大洋的中部迁移而来……这些古老的民族代代相传的传说,是否也说明大西洲曾经存在?
生物学家说:早在古希腊时,亚里士多德就发现欧洲鳗鱼每两年一次离开生活水域,进入大海繁殖。近年,发现它们是穿过大西洋到萨格索海产卵,之后,雌鱼死去,幼鳗再游回欧洲。而萨格索海就是有人认定的大西洲遗址。因此,有的生物学家认为,鳗鱼如此长途跋涉,是否要回到它们“记忆”中的家园,是否是“思乡情结”所致?他们还发现,挪威有一种啮齿动物,当它们繁殖过多而食物缺少时,就成群结队地跳入海中,奋不顾身地向海洋西部游去,直至全部淹死。对此,有人猜想,它们是想向一块曾居住过的地方,那里有足够的食物。
考古学家虽没有发现十分有力的证据,但也有令人瞩目的发现。1968年在巴哈马群岛的比米尼岛一带水底,发现巨大的石头建筑群,有的石头砌成墙状,有的砌成类似码头、港口设备的遗迹,据分析,这些石头在2000年前存在于空气中,即那儿曾是陆地;70年代,一群科学研究人员来到大西洋的亚速尔群岛附近。他们从800米深的海底里取出岩心,经科学鉴定,其海底岩被证实系1万年前在空气中形成,那里确实曾是一块陆地。
1979年,在大西洋的百慕大三角海区,又有惊人的发现。经过美法两国调查队的仔细考察,证明了这个海区的底下有一座巨大的金字塔。它的建筑时间,比古埃及的金字塔还要早得多。根据科学测定这座海底金字塔每边长300米,高200米,塔尖距离海面100米。它有两个大洞,海水以极快的流速从洞中穿过,激起了海面上一片汹涌澎湃的狂澜。但是,百慕大的“海底金字塔”是用仪器在海面上探测到的,迄今还不能确证它是不是一座真正的人工建筑物,因为它也可能就是一座角锥状的水下山峰。
尽管有了一些重大的发现,遗憾的是,没有任何一个考古学家宣布说,他已经在大西洋发现了大西洲的遗迹。那么,早已沉落在大西洋中的古大西洲的居民究竟是什么人呢?他们是怎样建设起较高的文明来的呢?他们还给人类创造过哪些奇迹呢?非常可惜,现在还没有人能够作出确切的回答。大西洲,仍然蒙着一层厚厚的面纱,依然是一个待揭之谜,需要科学家进一步探索。
商博良与罗塞达碑文
人类在30万年前进化成为与现代人更接近的智人时,开始发展了语言。语言使人类别于禽兽,文字使文明别于野蛮。据考古和确切的文字记载,我们所能知道的,世界上最早从原始社会转变到奴隶社会的,是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和爱琴海地区。这些地域因此被称为世界文明的摇篮和发源地。
古埃及人是最早进入文明社会的民族,世界文明社会的历史多半从古埃及开始谈起。一提埃及,人们就会想起它那两个几乎无人不晓的不朽象征:巍峨的金字塔和静静流淌的尼罗河。但金字塔和尼罗河不会讲诉历史,真正了解古埃及的概貌主要依靠记录人类活动的文字史料。可惜的是,古埃及从公元前525年被波斯人征服以后完全没有了自主权,就使用波斯的文字来记载历史。尽管古埃及人遗留不少图画语言史料,由于文字的读法早已失传,后人无法解读。因此,18世纪以前埃及的历史仍然是个待解之谜。
1799年,拿破仑·波拿巴带领法国远征军到了非洲东部,准备攻击英属印度殖民地。拿破仑没有越过尼罗河,他的出征失败了。但很意外,法国的那次远征,却偶然解决了古埃及人图画语言的问题。
事情是这样的。一天,拿破仑手下一名叫布夏尔的青年军官带领士兵在尼罗河口的罗塞达城附近修筑防御工事时,发现了一块令他感兴趣的石碑。这块别致的黑色玄武岩上,像其他许多埃及古迹一样,雕满了各种小像。但不同的是,碑上用两种文字三种字体刻着同一篇碑文。最上面用的是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中间是古埃及的草书体象形文字,下面是希腊文字。这就是后来被世人称之为“罗塞达碑”的著名石碑,现收藏于伦敦的大英博物馆。�罗塞达石碑的一部分罗塞达石碑的发现引起学术界的重视,许多学者都想抓住这个契机,一举破译古埃及象形文字,从而真正了解古代埃及的文化和历史。碑上的希腊文很快就被读通了,碑中间的那段文字也很快被确认是古埃及的民书体文字,并且借助碑上的希腊文,领悟到象形文字和民书文字的含义,却依然没有解开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之迷。
时光一晃就是20年,古埃及文的破译工作几乎毫无进展。就在这时,法国一位叫商博良的年轻学者,通过不懈努力,竟完成了解读象形字的历史重任。商博良生于1790年12月23日,父亲是法国南方小城中的书商。在书堆里长大的孩子,对书有着特殊的爱好,尤其着迷语言文字本身。小商博良4岁学会读写法文,年仅9岁便掌握了古希腊文和拉丁文。10岁时,商博良与22岁的兄长让同住在格勒诺布尔市,结识了著名物理学家与数学家傅立叶。傅立叶收藏了一些用古埃及文写成的纸草文献,他得悉兄弟二人是古埃及迷,就请让和小商博良参观他的收藏品。纸草是古埃及人发明的书写材料。在尼罗河三角洲生长着一种近似芦苇的水生植物纸草,古埃及人割下纸草,取出草骨,切成小薄条,在木板上一块块贴起来,压平晒干后即成黄色纸卷。笔管则用纸草茎,墨水由纸草炭化加水配制。由于古埃及干燥少雨,许多古代纸草文献完好无损地保留下来,傅立叶借工作之便收集到的正是这种古文献。
当傅立叶遗憾地告诉兴致正浓的商博良,纸草上的象形文字还无人可解时,11岁的商博良决心解开古埃及象形文字。从此,他开始了艰苦的准备工作。具有语言天才能力的商博良不仅掌握了希腊文、拉丁文、希伯来文,还学会了阿拉伯文、古印度的梵文,以及公元3世纪以来埃及人用的科普特文。掌握了语言武器,他便能随意阅读各种原始著作,而不必借助翻译作品了。商博良14岁时就开始写作三卷本的《法老统治下的埃及史》,这就为他解读象形文准备了最基本的条件。1821年,商博良定居巴黎,得到一份字迹清晰的罗塞达碑文抄本,于是全力以赴进行破译工作。
用象形文字书写的埃及国王托勒密
和王后奥帕特拉的名字商博良丰富的外语知识有了用武之地,人类破译象形文的梦想在他手里实现了。商博良发现,古埃及人写国王名字时,都要加上方框,或者在名字下面划上粗线。“罗塞达碑”上也有用线条框起来的文字,是不是国王的名字呢?经过不断探索,商博良终于对照着希腊文,读通了埃及国王和王后奥帕特拉这两个象形文字,它们可以从右到左,也可以从左到右,或者从上到下拼读出来。商博良由此确信,象形文字中的图形符号,总的来说,代表的是发音的辅音符号。1822年9月27日,商博良在皇家科学院宣读了关于象形文字释读的学术报告,这标志着一门人类知识的新学科——埃及学的诞生。古埃及5000年历史的宝库向人类敞开了大门,而这位天才的埃及学之父当年才32岁。两年后,商博良发表了关于象形文读写法的专著。
原来,罗塞达碑上的碑文是公元前196年埃及孟斐斯城的僧侣们,给当时的国王歌功颂德而刻写的。这位国王就是第十五朝法老托勒密。小小的罗塞达城,由于有了这块借以解开埃及象形文字之谜的石碑而举世闻名。
埃及的象形文字产生于公元前4000年左右。它同苏美尔文、古印度文以及中国的甲骨文一样,都是独立地从原始社会最简单的图画和花纹产生的,但这种文字最初仅仅是一种图画文字,后来才发展成象形文字。
象形文字是由表意、表音和部首三种符号组成。表意符号是用图画来表示一些事物的概念及定义。但是表意、符号都不能表示字的发音,因此古埃及人又发明了表音符号。表音符号也是一些图形,它共有24个子音,在这一基础上,又构成了大批的双子音和三子音。如口为单子音,发“Y”的音,燕子为双子音,发“WY”音,甲虫为三子的双子音和三子音。如口为单子音,发“HPr”的音等,但这些发音都不止表达一种意思。为了区分不同范畴的符号,古代埃及人又发明了类似于汉字中的部首偏旁的部首符号。绝大多数的埃及文字都有部首符号。
埃及的象形文字,在古代埃及历史的不同阶段,随着社会生活的需要出现过多次变化。中王国时期出现过祭司体,后期埃及时出现过民间体,在罗马统治时期又出现了科普特文字。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古代埃及文字没能发展成字母文字。但是,古代埃及文字却对腓尼基字母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腓尼基拼音字母,为世界各地拼音字母之始。
古代埃及历史,从公元前3500年左右城邦的出现开始,到公元前525年被波斯所征服为止,除有过希克索斯人入侵外,基本上保持了埃及文化的单一发展过程。但由于古代埃及象形文字的繁难,随着古埃及的灭亡,这种文字逐渐变成死文字,完全被人们遗忘。正是由于罗塞达石碑的发现和商博良对埃及象形文字解读的成功,才使古埃及历史全部展现在我们面前。令人惋惜的是,勤奋的商博良却因劳累过早地离开了人间,历史将永载他的英名。美尼斯统一埃及美尼斯统一埃及
尼罗河发源于非洲中部高原,全长6000多公里,这条世界著名的大河,给埃及带来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地,也带来了生命和繁荣。
尼罗河养育了古埃及人民。每年5、6月间,从西边撒哈拉大沙漠刮来的热风,裹挟着大量黄沙,卷入尼罗河谷。7月初,远在热带的尼罗河上游地区暴雨和山洪迸发,浑浊的河水奔腾咆哮,由南向北,穿过峡谷险滩,倾泻而下。9月水势迅猛,吞没全部谷地,形成一片泽国。直到10月底,雨季过去,河水才随着下降,流入河床。若这时有人舀起一瓢水来,那水面上是红色的不透明液体,下面沉淀的则是一层厚厚的黑泥,这就是肥沃的尼罗河淤泥,里面充满了冲刷下来的腐殖质,这是谷物生长的极好肥料。11月间的尼罗河,河水复归旧道,变得清澈。
在尼罗河的中下游,有一条狭长的地带。它宽3至16公里,从现在的埃及南方边境开始,直到埃及首都开罗附近。到了开罗,才渐渐开阔起来,形成尼罗河三角洲。大约在公元前五六千年,古埃及人逐渐在这里定居下来。最初,他们过着原始生活,用简单的工具,清除了两岸的荆棘和草莽,开渠筑坝,在河水灌溉的土地上种植大麦、小麦等农作物。尼罗河年年给古埃及带来丰收,在古代这个国度就被称作地中海谷仓。
自从发明了农业,社会向前发展了,古埃及开始从原始社会慢慢进入了奴隶社会。公元前4000年左右,古埃及尼罗河附近逐渐出现了奴隶制小国。这种小国以城市为中心,周围有一些村庄,它们组合起来,就叫做“州”。当时,埃及有40多个州,每个州都有自己崇拜的神,后来又出现军队和用来代表自己部落的旗帜。各州之间经过长期的战争和兼并,把狭长的尼罗河谷地分成了北部和南部两大独立王国。南部叫上埃及王国,国王戴白冠,以神鹰为保护神,以白色百合花为国徽。北部叫下埃及国,国王戴红冠,以蛇神为保护神,以蜜蜂为国徽。
上下埃及经常发生战争。到了公元前3100年左右,上埃及逐渐强盛起来,国王美尼斯一心要成为霸主完成上下埃及的统一。于是,美尼斯亲自率领大军长驱直入,开始北征下埃及。
激战在尼罗河三角洲一带展开。那时人们的武器单一,根本就没有金属,将士们把木头和石块捆在一起,当做武器。美尼斯头戴白冠,冠上装饰着一只神鹰,亲自在阵前督战。在阵阵呐喊声中,双方厮杀得难解难分。经过三天三夜的大战,下埃及军队被击溃。下埃及国王立在一群俘虏前面,脱下红色王冠,然后跪在地上,双手把王冠献给美尼斯。从此,古埃及初次统一了。
现在的埃及开罗博物馆珍藏着一块石板,非常形象地刻画了这次决战。石雕板的中央,美尼斯威武非凡,在他的右上角立着一只神鹰,神鹰的爪子上抓着一颗人头。人头连着六根稻草,意味着那场战争中,上埃及抓住了六千名俘虏。
美尼斯为了纪念这次战争的胜利,把这个决战的地点命名为“白城”。两个世纪后,这里成了统一的古埃及王国首都孟斐斯城,它历经三千多年,直到公元7世纪才毁灭。
战争结束后,美尼斯考虑到自己刚立足,根基不稳,为了赢得下埃及人民对自己的拥戴,美尼斯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他尊重下埃及国王在位时的一些做法,而不标榜自己代表古埃及。只有在上埃及他才宣称自己是上下埃及的国王,而在下埃及,他则戴着下埃及的王冠,以表明自己尊重那儿的人民,美尼斯甚至照顾到下埃及人民的宗教感情,允许下埃及的人民信奉自己的保护神,赢得了百姓的拥护。这在当时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美尼斯统一埃及后,渐渐地建立起了一套专制统治机构。国王自然就成为至高无上的统治者。后来,人们不能再称国王的名字,而要尊称为“法老”。大臣们见法老时,都必须说出一番赞美词,并匍匐在地,上胸贴地,吻着法老脚前的土地。
从公元前3100年美尼斯统一埃及,一直到公元前1100年的两千多年里,埃及经历了古王国、中王国、新王国共31个王朝。此后埃及逐渐衰落,先后遭到利比亚、亚述等国的入侵。公元前7世纪中叶重获独立。以后又被波斯帝国、希腊、马其顿所征服。公元前30年,古埃及并入罗马帝国的版图。
古埃及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在文字、历法、艺术、科学知识等方面,对西亚和欧洲有过重大的影响。古埃及王国不愧为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金字塔的来历金字塔的来历
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法老的一种陵墓建筑,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古埃及人对神的虔诚信仰,使其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来世观念”。古埃及人认为,人死后灵魂可以附着在木乃伊上得到复活,在另一个世界永久存在。因而,埃及人把冥世看作是尘世生活的延续,活着的时候就诚心备至地为死后做准备,以期住进永久享受的世界。因此,制作木乃伊,修建金字塔的风气在统治者中盛行。
在古代埃及文中,金字塔是梯形分层的,因此又称作层级金字塔。这是一种高大的角锥体建筑物,底座四方形,每个侧面是金字塔三角形,样子就像汉字的“金”字,所以我们叫它“金字塔”。
古埃及陵墓建筑有一个发展过程。最早的墓葬形式是在地上挖一个坑,再堆成一个沙堆。后来墓穴越挖越深,成为地下室,并在地面沙堆周围砌成石墙,就是官僚贵族所建的马斯塔巴式坟墓。金字塔也就是由它发展来的。“马斯塔巴”是阿拉伯文,意为石凳。这种坟墓多用石头建造,呈梯形六面体。分地下墓穴和地上奠堂两部分。
金字塔始建于古王国时期,从古代埃及第三王朝开始,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基本形成。法老独揽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司法和宗教大权。金字塔的修建,就反映了法老至高无上的权力。每个法老在登基之初便着手安排自己的后事,修建金字塔。他们改变过去用泥砖建造马斯塔巴式陵寝的传统,开始利用石材建造“永久的宫殿”。第一个国王内布卡修建的平顶式陵墓建筑,据说是由年轻的建筑设计师伊姆荷太普发明的。他用小型石块在萨卡拉建造了古王国时期第一座金字塔,并用石灰岩包裹起来。第四王朝斯尼弗鲁王统治时期在达赫苏尔建造了两座高度分别为100米和99米的金字塔。
古埃及所有金字塔中最大的一座,是斯尼弗鲁的儿子胡夫的金字塔,它位于首都孟斐斯20公里外的今开罗附近,是胡夫让他的兄弟海米昂设计建造的。
这座金字塔原高146.59米,经过几千年来的风吹雨打,顶端已经剥蚀了将近10米。但在1889年巴黎建筑起埃菲尔铁塔之前,它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这座金字塔的底面呈正方形,每边长230多米,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在一公里的路程。这座占地面积52906平方米的金塔,由大约230万块巨石砌成,每块巨石重达2.5吨左右。塔身的石块之间,没有任何水泥之类的粘着物,而是一块石头叠在另一块石头上面的。每块石头都磨得很平,至今人们也很难用一把锋利的刀刃插入石块之间的缝隙,砌工之精确,不能不说是建筑史上的奇迹。
金字塔内有胡夫的地下墓室,其入口在城北距地面18米处。入口处还有一条下行通道通往地下室;东部为一正殿,内有巨大的国王雕像距入口20米处,又分出一条上行通道;再向前又分为两支:一支通往后室寝殿,另一支通往斜廊。斜廊的尽头是国王葬室。葬室约6米高,平的顶盖用400吨重的大石板建造而成。王棺为红色花岗岩石制造。金字塔内部结构之复杂,令人赞叹不已。
据西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估计,这项浩大的工程以10万人为一大群,采取轮换制劳动,每一大群人劳动3个月。古埃及奴隶是借助畜力和滚木,把巨石运到建筑地点,他们又将场地四周天然的沙土堆成斜坡,把巨石沿着斜坡拉上金字塔。就这样堆一层坡,砌一层石,逐渐加高金字塔。建造胡夫金字塔花了整整30年的时间。
对于希罗多德的说法,后人提出了许多的疑问。但是到今天仍然是一个没有人能做出完美答案的难题。本世纪以来,随着飞碟观察和研究活动越来越广泛,有人甚至把神秘的金字塔同变幻莫测的飞碟上的外星人联系起来。他们认为,在几千年前,人类是不可能有建造金字塔这样的能力,只有外星人才能有。他们经过计算还发现,通过开罗近郊胡夫金字塔的经线把地球分成东西两个半球,它们的陆地面积是相等的。这种“巧合”大概是外星人选择金字塔建造地点的用意。法国化学家戴维杜维斯,提出了一个关于金字塔的全新见解,他认为,建造金字塔的巨石不是天然的,而是人工浇筑的。尽管考古证明,人类在几千年前就已掌握混泥土制作技术,但这些贝壳石灰石浇筑得如此坚如磐石,以至很难将它们与花岗岩区别开来,实在难以相信。
无论如何,修建金字塔,一定是集中了当时古代埃及人的所有聪明才智,因为它需要解决的难题肯定很多。但是,这些问题都解决了,金字塔修起来了,而且屹立了4000多年,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不可置疑,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智慧的结晶,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最早的起义最早的起义
在欧洲两个著名的博物馆里,分别珍藏着3000多年前的两部纸草卷文书。这两部文书虽然已经残缺不全,但却记载着世界上最早的一次大规模的奴隶起义。这一事件大约发生在公元前1750年的埃及。纸草中有这样的文字记载:
“……那永远不会发生的事情竟然发生了。国王被穷人捉去了。暴动者在一小时内就占领了京城,这时就发生了这件事……国王宫廷的大门、列柱、屋顶都烧成灰烬,只剩下王宫的一些断墙残垣。”
“三角洲在哭泣,因为国王的粮仓已经成为一切人的财产了。国内的官长们都逃跑了……宫廷的官吏已经从王家被赶了出来。”
“那宏大的审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