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考古 > 世界史 > 希罗多德历史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希罗多德历史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希罗多德历史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书名:希罗多德历史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

作者:(古希腊)希罗多德,王以铸译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11-07-01

书籍编号:30188381

ISBN:9787100023511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457214

版次:1

所属分类:历史考古-世界史

全书内容:

希罗多德历史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希罗多德历史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分科本)出版说明


我馆历来重视迻译世界各国学术名著。从1981年开始出版“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在积累单行本著作的基础上,分辑刊行,迄今为止,出版了十二辑,近五百种,是我国自有现代出版以来最重大的学术翻译出版工程。“丛书”所列选的著作,立场观点不囿于一派,学科领域不限于一门,是文明开启以来各个时代、不同民族精神的精华,代表着人类已经到达过的精神境界。在改革开放之初,这套丛书一直起着思想启蒙和升华的作用,三十年来,这套丛书为我国学术和思想文化建设所做的基础性、持久性贡献得到了广泛认可,集中体现了我馆“昌明教育,开启民智”这一百年使命的精髓。


“丛书”出版之初,即以封底颜色为别,分为橙色、绿色、蓝色、黄色和赭色五类,对应收录哲学、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历史·地理和语言学等学科的著作。2009年,我馆以整体的形式出版了“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珍藏本)四百种,向共和国六十华诞献礼,以襄盛举。“珍藏本”出版后,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反响。读书界希望我们再接再厉,以原有五类为基础,出版“分科本”,既便于专业学者研读查考,又利于广大读者系统学习。为此,我们在“珍藏本”的基础上,加上新出版的十一、十二辑和即将出版的第十三辑中的部分图书,计五百种,分科出版,以飨读者。


中华民族在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面向世界,以更加虚心的态度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成果,研究和学习各国发展的有益经验。迻译世界各国学术名著,任重道远。我们一定以更大的努力,进一步做好这套丛书的出版工作,以不负前贤,有益社会。


商务印书馆编辑部


2011年3月

出版说明


《历史》一书是公元前五世纪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Ηρὀδοτοϛ,拉Herodotus,公元前484—前430/20年)所撰述的记述公元前六至前五世纪波斯帝国和希腊诸城邦之间战争的一部历史名著。此书在西方一向被认为是最早的一部历史著作,因此罗马著名政治活动家西塞罗称希罗多德为“历史之父”。


希罗多德虽然写了这样一部大作品,但是对于他本人的生平,并无详细文献记载,我们只能根据有限的资料,结合他本人的作品作一个十分粗略的叙述。据十世纪的苏达辞书(Σοῠδα,拉Suidas)的介绍,他出生在小亚细亚多里斯人的城市哈利卡尔那索斯的一个名门,父亲吕克瑟司,母亲德律欧,还有一个兄弟铁奥多洛斯。他由于反对本城的僭主吕戈达米斯而被迫移居萨摩司岛;在这里他学会了伊奥尼亚方言。后来他从亡命中返回故乡,赶跑了僭主,但又因同国人不合而再次离乡背井。这之后,他还参加过建立图里伊的殖民活动(公元前443年),最后就死在那里。


从其他史料和他本人的作品,我们还知道他到过许多地方:除小亚细亚诸城市外,还可以举出希腊本土(特别是雅典)、马其顿、埃及、腓尼基、叙利亚、黑海沿岸、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等地。就当时条件而论,他见闻之广应当说是罕见的,所以后来又有人称他为“旅行家之父”。至于他为什么要走这样多地方,后人根据他的作品作过种种推测。有人说他可能像早期的埃伦那样,是一个到各地采办货物的行商;有人认为他是想仿照他的前辈海卡泰欧斯的样子写一部更加翔实的地理作品;还有人认为他到各地去是为了搜集写作材料,比如,他在雅典就朗诵过自己的作品并得到了异常丰厚的报酬。


苏达辞书没有提他到过雅典的事情,但从《历史》本身并证之以其他资料,我们知道他不但到过雅典,而且同以伯里克利斯为首的雅典民主派和一些著名作家(例如著名悲剧诗人索波克列斯)有过交往。他在雅典的时期大概在公元前447—前443年间。没有史料说明他为什么到雅典,但从他的作品为雅典民主派辩护这一点来看,他可能是应邀来到雅典为之宣传并参加他们的殖民活动的。


希罗多德虽然是小亚细亚的希腊人,又为雅典民主派作过宣传,但他并不是站在泛希腊爱国主义的立场上来写他的《历史》的。他赞扬的是雅典人,而不是整个希腊民族;他对波斯人也是公正的,并无肆意诋毁之处,相反,他承认东方民族具有比希腊更古老、更高的文明。这同后来的希腊人把异族一概都视为“蛮族”的观点迥然不同。后来罗马统治时期的希腊作家普鲁塔克为此对他有所指责,这应当说是一种偏见。


此外,希罗多德在为雅典民主派宣传时,虽然也承认民主制度的若干优点,但这并不说明他本人始终具有奴隶制民主思想。且不说他本人具有波斯臣民出身的这一局限性,即使从他的作品中对波斯的态度也可以看出,他毋宁更希望有一个开明的统治者。


希罗多德虽然自称要用他的作品保存人类的功业,但他从来不是一个说教者,他更不想用他的作品来教训别人,他好像无动于衷地记述了恶人善终、好人受罪的事实,而且他笔下的神又都是专横而又嫉妒的。霍瓦尔德说他无视一切道德准则,是小亚细亚城市商人文化(Kaufmannskultur)的典型代表,这实际上恰好误解了作者作为史家的诚实和公正。


尽管《历史》记载了不少荒诞无稽的传说,并因此受到比希罗多德略晚的希腊史学家修昔底德的讪笑,但它仍然有很高史料价值。他的记述有不少是亲自调查得来的。其中有许多为后世的发掘和研究所证实;对于史料,他基本上采取了实事求是的态度。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当然使他无法摆脱唯心主义的历史观点,但他却和他以前仅仅记录了干巴巴事实的纪事散文家(Logographer)不同,他对史料开始有了某种批判的态度。在本书开头处他用的ίστορ一词(后世西方语言之History、Histoire等等便从此词演变而来)便有“研究”、“探索”之意,这已渐渐地接近于我们后世所理解的历史了。因此克罗瓦塞说ἱστορ>一词在这里标志着一次文体上的变革,实在是有见地的。


《历史》全书可以明显地分成两部分。前半部只是以希腊波斯战争的历史为骨架,用它来贯串许多同正文关系不大的传说、故事、地理、人种志方面的记述等等(其中有关埃及的部分几乎可以独立成书),后半部才开始叙述战争本身,而插笔叙述退居次要地位。总的看来,不少材料是硬凑到一起的。苏达辞书说《历史》是作者在萨摩司岛写的,但我们只能理解为他在这里有过写作活动。从全书内容来看,前半部分的材料显然不是供战争史使用的,后来作者决定写战争史,才把这部分材料也塞了进去。可以认为,全书非一时一地写成,甚至他在世时可能未最后定稿,因为后人在此书中发现有前后不协调之处,而且结尾也显得突然,未能在适当处告一段落。


《历史》传世钞本有十几种,大多是十到十五世纪时的。全书传统分为九卷,每卷各冠以一位缪司女神的名字,因此后世又把它称为《缪司书》。这种分法大概出自后来编订此书的亚力山大里亚学者之手,未必是原书的本来面貌。


按照传统的分卷法,第一卷在开宗明义之后,首先讲克洛伊索斯对波斯的进攻作为引起波斯人侵犯希腊的第一个诱因;作者在这里还记述了吕底亚和波斯的情况,特别是居鲁士进行的征服;第二卷主要介绍埃及的情况;第三卷主要记述冈比西斯和大流士时期的情况,并插入了有关萨摩司的事情;第四卷介绍了斯奇提亚和利比亚的情况和大流士对它们的进攻;第五卷主要记述伊奥尼亚起义;第六卷记述马拉松之役;第七卷从克谢尔克谢斯的出征希腊记述到阿尔铁米西昂和铁尔摩披莱之役;第八卷记述决定性的撒拉米司一役;第九卷记述普拉塔伊阿和米卡列之役,而以雅典军队攻陷赛司托斯(公元前478年)为结束。


原来使用多里斯方言的希罗多德是用伊奥尼亚方言,也就是荷马的方言写作他的《历史》的。他和荷马的继承关系十分明显,他使用了不少荷马的语词和表现手法,因此后人说他的文字有浓厚的荷马味道(’ΟμηριϞώτατοϛ)。他的文字生动流畅,富于文采,所以在拜占庭的司蒂芳所报道的希罗多德在图里伊的墓铭上就指出:“他是用伊奥尼亚方言写作的历史学家中最优秀的。”希罗多德又是一个讲故事的能手,他从人民群众中间吸收营养,学到了许多民间创作的手法。他的著作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即使通过译本,仍有其不可磨灭的魅力。它是一部历史,同时又是一部能给读者以美好享受的文学读物。


《历史》一书从十六世纪初出版以来,几乎在各文化比较发达的国家都有译本。这个译本于1959年由我馆出版,这次重印,又由译者覆阅一次并对一些明显的错误作了修订。

译者的说明


(一)本书所用原本是牛津古典丛书中修德(C.Hude)编订的《希罗多德:历史》(Herodoti,Historiae;两册,1926年,第3版),同时参考了洛布希英对照本古典丛书中所用的施泰因(H.Stein)编订本。豪乌(W.W.How)和威尔斯(J.Wells)二氏为修德本所编的《希罗多德注释》(A Commentary on Herodotus;两册,上册1912年牛津版,下册1928年牛津订正版)和若干选本的注释(如Abicht,Waddell诸氏为第2卷所作的注释),在翻译过程中为译者解决了不少困难。


(二)在翻译时曾参考下面五个全译本:


1.塞威林·汉梅尔(Seweryn Hammer)的波兰文译本(Herodot:Dzieje),1954年版。


2.青木岩的日文译本,两册,上册1940年版,下册1941年版。


以上两个译本的特点是较新,又都是以修德本为主要依据的。


3.乔治·劳林逊(George Rawlinson)的英译本。这是长期以来在英译本中被认为是一部标准译本,原来分四册,在1858—1860年间发表。我所用的则是经过哥多尔芬(Francis R.B.Godolphin)订正的全译本,收入他编的《希腊历史学家》(The Greek Historians)的上册(1942年版)。


4.亨利·凯里(Henry Cary)的英译本,1852年版。


5.顾德雷(A.D.Godley)的英译本,收入洛布希英对照本古典丛书,四册:第一册1946年修订版,第二册1950年修订版,第三册1950年版,第四册1946年版(以上版次都指译者个人所用的)。


以上几个全译本或以文采长,或以准确胜,可说是各有千秋,对我都有很大的帮助,起了集思广益的作用。


(三)我介绍此书的目的是给对历史、文学有兴趣的广大读者提供一部值得一读的世界古典名著,不是供专家研究之用,故在注释方面力避烦琐,而以简要为原则,凡牵涉考证、研究性质的注释均不收。我的注释主要选择有关各书中的注释再加精简,并作了核对和适当的补充。本书所述历史事件都是公元前的事,为了简明起见,译注中年份都不再注明“公元前”了。


(四)译名方面,我是从原文音译的,但已经通行的译名即依照约定俗成的原则不再更动(如雅典、伊索、底比斯、以弗所等),以免给读者造成不便。原文拉凯戴孟和斯巴达分开使用,所以译文中也分开。


书末所附重要译名对照表的外文,我用英译名代替了原文,这样做一则是由于用原文一般读者不习惯,再则会造成排版上的困难。但在希腊专名的翻译方面,英文也不完全统一,这里我用的是比较通行的一种。


(五)书中度量衡单位,有些译本折合成译者本国的通用单位,我的译本则保留了音译的原名,只有一个尺字是原文πους的意译。书末所附折算表是根据波兰文译本的附录改编的。


(六)要目索引主要据日文译本的索引并核对其他有关索引改编而成。排列方法是按笔画(简化字按简化后的笔画),同笔画的按部首顺序。


(七)书中地图我只从豪乌和威尔斯二氏《希罗多德注释》中借用了可以表现原著特色的两幅。其他有关地图,因为很容易在希腊史或一般历史地图中找到,就不再附到本书里面了。


(八)原书是一部篇幅大而内容又比较复杂的古典名著,尽管许多前辈的辛勤劳动成果为我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以译者的微薄能力来说,本书的翻译仍然是一件十分吃力的工作。特别是在遇到原著中过去的研究者或译者对之有不同理解的那些地方,需要我斟酌取舍的时候,就尤其感到吃力了。我知道我自己做得离要求还很远,我恳切希望读者指正。


译者 1958年9月 北京


(1978年10月修改)

重印附记


这个译本是二十年前的旧译了。从1959年出版后到1962年,这之间重印过几次,但印数都不多;经过林彪、四人帮毁灭文化的浩劫,而这恰好又是既大又洋且古的一部书,估计在读者手中而能够幸存下来的更不会多了。这次重印,我作了出版之后二十年来的第一次订正,但由于要尽量利用旧纸型的关系,这只能是一次有限的修改。此外还换上了一篇出版说明对此书作了简单的介绍,这是和旧版不同的地方。至于更全面的校订,那只有等到条件许可的时候了,这一点是要请读者鉴谅的。


译者 1978年11月 北京

第一卷


在这里发表出来的,乃是哈利卡尔那索斯人希罗多德的研究成果,他所以要把这些研究成果发表出来,是为了保存人类的功业,使之不致由于年深日久而被人们遗忘,为了使希腊人和异邦人的那些值得赞叹的丰功伟绩不致失去它们的光彩,特别是为了把他们发生纷争的原因给记载下来。


(1)根据有学识的波斯人的说法,最初引起了争端的是腓尼基人。他们说,以前住在红海(1)沿岸的这些人,在迁移到我们的海这边来并在这些人现在还居住着的地方定居下来以后,立刻便开始走上远途的航程;他们载运着埃及和亚述的货物,曾在许许多多地方,就中也在阿尔哥斯这样一个地方登陆。阿尔哥斯在今天通称为希腊的地区中,是在任何方面都优于其他国家的。他们来到阿尔哥斯这里,便陈设出他们的货物来进行交易。到第五、六天,等几乎所有的货物都卖完的时候,又有许多妇女来到海岸这里;其中有国王的一个女儿。他们说她的名字和希腊人的名字一样,叫做伊奥,她的父亲就是国王伊那柯斯。妇女们站在船尾的地方挑选他们最称心的物品,但这时腓尼基人却相互激励着向她们扑过去。大部分的妇女跑开了,伊奥和其他一些妇女却给腓尼基人捉住,放到船上并给带到埃及去了。


(2)和希腊人的说法不同,根据波斯人的说法,伊奥就是这样地来到了埃及,而从这件事开始,也就惹下了祸端。他们说,在后来,又有某些希腊人(他们说不出这些希腊人的名字)在腓尼基的推罗登陆并把国王的女儿欧罗巴劫了去。在我看来,这些人多半是克里地人。这样一来,他们就报复了先前所受的损害。可是后来,他们说,希腊人又犯下了第二次的不义之行。原来他们(指希腊人——译者)乘着一只长船(2)到科尔启斯的埃阿城和帕希斯河那里去(3);在他们把到那里去应办的事情办完以后,却从那里劫走了当地国王的女儿美地亚。科尔启斯的国王派了一名使者到希腊去,要求赔偿损失并送回公主,但是希腊人回答说,既然阿尔哥斯的伊奥被劫后,他们都不曾从对方得到赔偿,故而这次他们也不准备给科尔启斯人任何赔偿了。


(3)他们还说,后来,临到下面的一代,普利亚莫斯的儿子亚历山大这个人知道了这件事之后,就想从希腊给自己强夺一个妻子,因为他深信,希腊人过去既不曾赔偿,他自己当然同样是不会赔偿的了。因此他便劫走了海伦。希腊人起先决定把使者派出去,要求送回海伦并赔偿因掠夺而引起的损失。但是在希腊人提出了这个要求时,对方却提到了美地亚被劫的事情作为口实;他们提醒希腊人说,希腊人只是要求别人赔偿,而自己却不赔偿别人,又不在别人要求时把自己劫走的人送还。


(4)直到现在为止,问题只不过是在于双方相互进行掠夺而已。但是到后来,波斯人认为希腊人应受到的指责可就大了,因为在他们侵略欧罗巴之先,希腊人就率领着一支军队入寇亚细亚了。他们说,劫夺妇女,那是一件坏人干的勾当,可是事情很明显,如果不是妇女她们自己愿意的话,她们是决不会硬给劫走的,因此在被劫以后,想处心积虑地进行报复,那却未免愚蠢了,明白事理的人是丝毫不会对这样的妇女介意的。波斯人说,在希腊人把妇女拐跑时,他们亚细亚人根本就不把这当作一回事,可是希腊人却仅仅为了拉凯戴孟的一个妇女而纠合了一支大军,侵入亚细亚并打垮了普利亚莫斯的政权。自此以后,他们就把希腊人看成是自己的仇敌了。原来在波斯人眼里看来,亚细亚和在这个地方居住的所有异邦民族都是隶属于自己的,但他们认为欧罗巴和希腊民族跟他们却是两回事。


(5)以上就是波斯人对这一事件的经过的叙述。他们认为希腊人攻略伊里翁(即特洛伊——译者),是他们敌视希腊人的开端。然而在谈到伊奥的事件的时候,腓尼基人的说法和波斯人的说法不同。他们否认在带她到埃及去的时候曾使用任何强暴的手段;他们说,伊奥本人在阿尔哥斯便和停泊在那里的一只船的船主有了来往,而在她发现自己已经怀孕的时候,羞于把这事告诉自己的父母并害怕给他们发觉,便在腓尼基人离开的时候心甘情愿地随着他们一同乘船走了。以上便是波斯人和腓尼基人的说法。这两种说法中哪一种说法合乎事实,我不想去论述。下面我却想指出据我本人所知是最初开始向希腊人闹事的那个人,然后再把我所要叙述的事情继续下去,不管人间的城邦是大是小,我是要同样地加以叙述的。因为先前强大的城邦,现在它们有许多都已变得默默无闻了;而在我的时代雄强的城邦,在往昔却又是弱小的。这二者我所以都要加以论述,是因为我相信,人间的幸福是决不会长久停留在一个地方的。


(6)吕底亚地方的人、阿律阿铁斯的儿子克洛伊索斯是哈律司河以西所有各个民族的僭主,这条把叙利亚和帕普拉哥尼亚分隔开来的哈律司河是从南向北流而最后流入所谓埃乌克谢诺斯(黑海)的。据我们所知道的,这个克洛伊索斯在异邦人中间是第一个制服了希腊人的人,他迫使某些希腊人向他纳贡并和另一些希腊人结成联盟。他征服的有亚细亚的伊奥尼亚人、爱奥里斯人、多里斯人,但是他却和拉凯戴孟人缔结了盟约。直到克洛伊索斯君临的当时为止,所有的希腊人都是自由的。因为比克洛伊索斯更早地进攻伊奥尼亚的奇姆美利亚人,他们不是为了征服各个城邦,而只是为了打劫才入寇罢了。


(7)在海拉克列达伊族手里掌握着的主权转到被称为美尔姆纳达伊族的克洛伊索斯一家的手里来了,事情的经过是这样。一位名字叫做坎道列斯的、撒尔迪斯的僭主,希腊人称他为密尔昔洛斯。他是海拉克列斯的儿子阿尔凯峨斯的后裔。海拉克列达伊家的最初的撒尔迪斯国王阿格隆是尼诺斯的儿子,是阿尔凯峨斯的儿子倍洛斯的孙子;密尔索斯的儿子坎道列斯则是最后的国王。在阿格隆以前,那个地方的国王是阿托斯的儿子吕多斯的后裔。由于吕多斯这个人的缘故,当地以前被称为美伊昂人的全部民族便获得了吕底亚人的名称。以海拉克列斯与雅尔达诺斯的一名女奴隶为祖先的海拉克列达伊族禀承神意从他们那里取得主权并保持了它。他们父子相承,从阿格隆到密尔索斯的儿子坎道列斯共统治了二十二代,计五百零五年。


(8)但是,这个坎道列斯宠爱上了自己的妻子,他把她宠爱到这样的程度,以致认为她比世界上任何妇女都要美丽得多。在他的侍卫当中有他特别宠信的一个人,这就是达斯库洛斯的儿子巨吉斯。坎道列斯把所有最机密的事情都向这个人讲。既然他对于自己妻子的美丽深信不疑,因此他就常常向这个巨吉斯拼命赞美自己妻子的美丽。在这以后不久的时候,终于有一天,命中注定要遭到不幸的坎道列斯向巨吉斯这样说:“巨吉斯,我看我单是向你说我的妻子美丽,那你是不会相信的(人们总不会像相信眼睛那样地相信耳朵的)。你想个什么办法来看看她裸体时的样子吧。”巨吉斯听到这话便大声地叫了起来,他说:“主公,您要我看裸体时候的女主人么?您说的这话是多么荒唐啊。您知道,如果一个妇女脱掉衣服,那也就是把她应有的羞耻之心一齐脱掉了。过去我们的父祖们已经十分贤明地告诉了我们哪些是应当做的,哪些是不应当做的,而我们必须老老实实地学习古人的这些教诲。这里面有一句老话说,每个人都只应当管他自己的事情。我承认您的妻子是举世无双的丽人。只是我恳求您,不要叫我做这种越轨的事情。”


(9)巨吉斯这样说,是打算拒绝国王的建议,因为他心里害怕自己会因此而招来什么可怕的后果。然而国王却回答他说:“别害怕,巨吉斯,不要疑心我说这话是打算试探你的忠诚,也不要害怕你的女主人会把什么危害加到你的身上。要知道,我会把这件事安排得要她根本不知道你曾经看见过她。我叫你站在我们卧室的敞开的门的后面。当我进来睡觉的时候,她是会跟着进来的;在入口附近的地方有一把椅子,她脱下来的每一件衣服都放在这个椅子上。这样你就可以逍遥自在地来看她了。等她从椅子走向床而她的背朝着你的时候,那你就可以趁着这个机会注意不要被她看见,从门口溜出去了。”


(10)巨吉斯这时既无法逃避,就只好同意这样做了。于是坎道列斯在夜间要就寝的时候,便把巨吉斯引进了自己的卧室,过了一会儿,他的妃子也跟进来了。她进来之后,就把衣服脱掉放到椅子上面,而巨吉斯就在门后面望着她。而当她到床上去,她的背朝着巨吉斯的时候,他就从房中偷偷地溜出去了。可是,当他出去的时候,她是看见了他的,于是她立刻猜到了她丈夫所做的是怎么一件事。可是,由于害羞的缘故,她并没有叫了出来,甚至装作什么都没有看到的样子,心里却在盘算着对她的丈夫坎道列斯进行报复了。原来在吕底亚人中间,也就是在几乎所有异邦人中间,在自己裸体的时候被人看到,甚至对于男子来说,都被认为是一种奇耻大辱。


(11)在那个时候,她一语不发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然而到早晨天刚亮的时候,她便从自己的仆从当中选出了一些她认为对她最忠诚的人来,对他们作了部署,然后派人把巨吉斯召到她面前来。巨吉斯做梦也没有想到王妃已经知道了昨夜发生的事情,所以就遵命来见王妃了。因为在这之前,每逢王妃派人召唤巨吉斯来的时候,他都会前来见她。巨吉斯来到的时候,她就向他说:“巨吉斯,现在有两条道路摆在你跟前,随你选择。或者是你必须把坎道列斯杀死,这样就变成我的丈夫并取得吕底亚的王位,或者是现在就干脆死在这间屋子里。这样你今后就不会再盲从你主公的一切命令,去看那你不应当看的事情了。你们两个人中间一定要死一个:或者是他死,因为他怂恿你干这样的事情;或者是你死,因为你看见了我的裸体,这样就破坏了我们的惯例。”巨吉斯听了这些话,一时茫然自失地站在那里什么话也讲不出来;过了一会儿之后他就恳求王妃不要强迫他作一个这样令人为难的选择。但是当他发现他恳求无效而且他确是有必要明确说出是杀死主公还是被别人杀死的时候,他就选择了一条给自己留活命的道路;于是他便请王妃告诉他:“既然你强迫我违反着自己的意志把我的主公杀死,那么告诉我,你想叫我怎样向他下手呢?”她回答说:“向他下手的地方最好就是他叫你看到我的裸体的那个地方。等他睡着的时候下手吧。”


(12)当阴谋的一切全都准备停妥,而夜幕又降临下来的时候(巨吉斯看到自己既无法脱身又根本不能逃跑,而是非要把坎道列斯杀死或是他自己被杀死不可),巨吉斯便随着王妃进入了寝室。她把一把匕首交给巨吉斯并把他藏在同一个门的后面。而过了一会儿,当坎道列斯睡着的时候,巨吉斯便偷偷地溜出来把坎道列斯杀死了,这样巨吉斯便夺得了坎道列斯的妃子和王国;大约与巨吉斯同时代的人、帕洛斯的阿尔齐洛科斯在一首抑扬三步格的诗里,便曾经提到这个人。


(13)巨吉斯这样便取得了王位,而后来他之所以能够稳稳地统治了全国,乃是由于戴尔波伊的一次神托。在吕底亚人激愤于他们国王的被杀而拿起了武器之时,巨吉斯一派的人们便和这些吕底亚人达成了一项协定,即如果戴尔波伊的神托宣布他为吕底亚人的国王,他就可以做国王而统治下去,不然的话,王权应当还给海拉克列达伊家。神托的话既然是这样命令的,所以巨吉斯就成为国王了。不过佩提亚(传达神托的女巫——译者)又说,巨吉斯的第五代的子孙将要受到海拉克列达伊家的报复。实际上,在这个预言应验之前,不拘是吕底亚人还是他们历代的国王根本就没有把它记在心上。


(14)这样美尔姆纳达伊家便灭掉了海拉克列达伊家而取得了僭主的地位;巨吉斯做了国王之后,便向戴尔波伊神殿献纳了不少东西,可以说戴尔波伊的那些银制的献纳品大部分都是他送来的;在这些银制品以外,他还献纳了大量的黄金,在这当中特别值得提一提的是那六只黄金的混酒钵。它们的重量总计有三十塔兰特,并且被放置在科林斯人的宝库(4)里面。我虽称它为科林斯人的宝库,但是老实讲,这并不是科林斯人民的宝库,而是埃爱提昂的儿子奇普赛洛斯的宝库。除去先前戈尔地亚斯的儿子、普里吉亚的国王米达斯以外,巨古斯是在我们所知道的异邦人当中第一个向戴尔波伊神殿献纳礼物的。原来米达斯所献纳的是他经常坐下来进行审判的那个十分精美的宝座,这个宝座便和巨吉斯所献纳的混酒钵放在同一个地方。于是戴尔波伊人便按照献纳者的名字而称巨吉斯所献纳的金银器皿为巨伽达斯。在巨吉斯掌握了国家大权以后,他也立刻向米利都和士麦拿进犯,攻陷了科洛彭城,此后,他虽然统治了三十八年,却再也没有做出什么大事情,因此关于他的事情我就说到这里了。


(15)下面我要谈的是关于他的儿子和继承人阿尔杜斯的事情。阿尔杜斯攻占了普里耶涅并向米利都进攻。而正当他作撒尔迪斯僭主的时候,给游牧的斯奇提亚人从家乡的土地驱逐出来的奇姆美利亚人进入了亚细亚,把除了卫城以外的全部撒尔迪斯给占领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再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