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材教辅 > 中职/高职 > 电子技术基础(第3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电子技术基础(第3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电子技术基础(第3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书名:电子技术基础(第3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

作者:潘海燕编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3-01

书籍编号:30466499

ISBN:9787121129360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71495

版次:3

所属分类:教材教辅-中职/高职

全书内容:

电子技术基础(第3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前言


随着高职示范院校和示范专业建设的不断深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和专业课程的开发等成为各院校建设的工作重点。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快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我们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示范建设过程中,逐步推进了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开发,打破了传统的高职高专学科性课程模式,构建了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课程体系。


电子技术基础是高职院校电子、电气类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同时也是一门“教”和“学”难度较大的课程,我们这几年经过不断探索,在行业专家的指导下,通过课程分析和知识、能力分析,以工作过程导向重构知识序列,结合当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要求,针对应用电子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专业的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要求,以项目为主线编写了本教材。


电路的识读、组装、调试与应用是学生在工作岗位上必须具备的能力,以此为出发点,我们在编写过程中始终紧抓“以技能为主,知识为辅,知识为技能做辅垫”这个要旨,将相关知识点融入到每一项技能训练项目中。在内容安排上,以完成任务书内容为阶段性目标,以项目制作测试为总目标,通过一个任务的完成,一个项目的实施,使学生能够不断拓展电子元器件知识,识读单元电路功能,提高仪器仪表测试水平,逐步培养综合应用电子技术知识,设计、安装、调试实用电子电路的能力。


本书共包括14个项目,每个项目由若干个技能训练组成,每个训练任务分解成1至2个任务书,并以若干个知识点作为支撑,保证学生能在做中学、学中做,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提高实践操作技能。项目1~项目6以涉及模拟电子技术方面的知识为主,项目7~项目14以涉及数字电子技术方面的知识为主。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可以考虑选择两种方案之一进行,第一种方案为:完成某个项目的电路制作调试前,先将该项目涉及到的几个技能训练逐项完成,在完成的过程中积累必需的技能、知识;第二种方案为:教师引领学生直接进行项目制作,缩短教学课时。教师可根据专业课程要求进行内容取舍,建议使用一体化教室完成本门课程的教学,完成全部14个项目参考教学时间为280学时。


本书主编为台州职业技术学院潘海燕,副主编为台州职业技术学院蒋友明、张丽萍。项目4、项目5由蒋友明编写,项目7由张丽萍编写,其余项目由潘海燕编写并进行全书统稿。安徽职业技术学院程周老师审阅了全书。台州职业技术学院潘行心老师为本书个别项目的编写提供了帮助并提出了宝贵意见,在此深表感谢。


限于编者水平有限,时间仓促,书中难免有疏漏和错误,敬请读者批评指正,请将问题或意见发至邮箱panhy@msn.com。


编者


2010年12月

参加“新编高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机电类规划教材”编写的院校名单(排名不分先后)


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


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保定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


黄石高等专科学校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台州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科技学院


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天津滨海职业技术学院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广州大学科技贸易技术学院


湖北孝感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技术师范职业技术学院


西安理工大学


天津职业大学


天津大学机械电子学院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


北京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南京理工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南京金陵科技学院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西安科技学院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


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三峡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桂林工学院


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绵阳职业技术学院


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


河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合肥通用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


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上海天华学院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温州大学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


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上海新侨职业技术学院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广州市今明科技公司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


潍坊学院


广州轻工高级技工学校


江苏工业学院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徐州经贸高等职业学校

项目1 简易直流电源制作


学习目标


通过本项目的学习,了解半导体二极管结构和特性;掌握稳压二极管的使用方法和发光二极管的电路设计方法;理解桥式整流电路和电容滤波电路的工作原理。能初步设计并制作印制电路板(PCB),熟练地进行简单电子产品的电路安装、元器件焊接,并能利用仪器仪表进行元器件检测和电路调试。


工作任务


制作带电源指示的简易直流电源,输入电压为单相交流220V电网电压(即市电),输出为直流电压12V、电流0.3A,撰写项目制作报告。


带电源指示的简易12V直流电源电路如图1.1所示。

电子技术基础(第3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图1.1 带电源指示的简易12V直流电源电路

技能训练1 二极管检测


完成本任务所需仪器仪表及材料见表1-1所列。

表1-1

电子技术基础(第3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任务书1-1

电子技术基础(第3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知识点 晶体二极管


1.二极管的结构


半导体的导电性能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一般由硅(Si)或锗(Ge)材料制成,分为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两种。N型半导体主要靠带负电的电子导电,P型半导体主要靠带正电的空穴导电。当把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制作在一起时,在它们的交界面由于电子与空穴的复合,会形成PN结,PN结具有单向导电的特性。


将PN结用管壳封装起来,加上相应的电极引线,就构成了晶体二极管,简称二极管。如图1.3(a)所示,P区的引出线称为二极管的正极,N区的引出线称为二极管的负极。二极管在电路图中用图1.3(b)所示的电气符号来表示。


2.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是指二极管两端的电压和流过二极管的电流之间的关系曲线,如图1.4所示,坐标轴uD表示加在二极管两端的直流电压,iD表示流过二极管的直流电流。

电子技术基础(第3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图1.3 二极管的结构和符号

电子技术基础(第3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图1.4 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1)正向特性。OA段:常称“死区”。二极管两端所加正向电压uD较小,正向电流iD也非常小,几乎为零。使二极管开始导通的临界电压称为门槛电压UT,OA段就是正向电压uD值在0~UT之间时的情况。UT的大小与管子的材料和所处温度有关。


AB段:称为正向导通区。二极管两端所加电压uD越过门槛电压UT后,随着电压增大,正向电流iD急速增大,表现为AB段是一条较陡的线段,此时二极管两端的正向压降很小,且几乎不随电流而改变。对于硅管,这个正向电压基本保持在0.7V左右;对于锗管,这个正向电压基本保持在0.3V左右。


(2)反向特性。OC段:称为反向截止区。二极管两端所加反向电压增加时,反向电流IS很小且几乎不变,通常都可忽略。


CD段:称为反向击穿区。表示反向电压增大到超过某一值时,反向电流急剧增大,这一现象称为反向击穿。反向击穿时所加的电压叫反向击穿电压,记为UBR,反向击穿电流过大会使普通二极管烧坏,称为击穿断路。


3.二极管的主要参数


二极管的主要参数有以下几个:


(1)最大整流电流IF。指二极管长期安全工作时,允许通过管子的最大正向平均电流。IF的数值是由二极管允许的温升所限定的。使用时,管子的平均电流不得超过此值,否则,二极管PN结将可能因过热而损坏。


(2)最大反向工作电压UR。指工作时加在二极管两端的反向电压不得超过此值,为了留有余地,手册上查到的UR通常取反向击穿电压UBR的一半。


(3)反向电流IS。指在室温条件下,二极管两端加上规定的反向电压时,流过管子的反向电流值。IS越小,管子的单向导电性越好。值得注意的是,IS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大,在使用二极管时,要注意温度的影响。


技能训练2 稳压二极管稳压电路测试


完成本任务所需仪器仪表及材料如表1-2所列。

表1-2

电子技术基础(第3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任务书1-2

电子技术基础(第3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知识点 稳压二极管


稳压管是用特殊工艺制成的二极管,它工作于反向击穿区,具有稳压的功能。它的伏安特性曲线和电气符号如图1.6所示。


从特性曲线看,稳压管与普通二极管极其相似,只是稳压管的反向击穿特性曲线更陡,当稳压二极管反向击穿后,流过管子的电流在很大的范围内(IDZmin~IDZmax)变化时,管子两端的电压基本不变(保持为UDZ),起到稳压作用。

电子技术基础(第3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图1.6 稳压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和电气符号

稳压管的主要参数如下:


(1)稳定电压UDZ。即反向击穿电压,是选用稳压二极管要考虑的一个主要参数。


(2)稳定电流IDZ。稳压管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值,其范围在IDZmin~IDZmax之间,IDZ较小时,稳压效果不佳;IDZ过大时,管子功耗也将增大,若功耗超过管子允许值,管子将不够安全。


(3)耗散功率PM。管子所允许的最大功耗PM=IDZmaxUDZ。管子功耗超过最大允许功耗时,管子将产生热击穿而损坏。


技能训练3 发光二极管电路测试


完成本任务所需仪器仪表及材料如表1-3所列。

表1-3

电子技术基础(第3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任务书1-3

电子技术基础(第3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续表

电子技术基础(第3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知识点 发光二极管(LED)


发光二极管(LED)工作在正向状态,其正向导通时,压降一般为1.5~2.3V,工作电流一般取10~20mA为宜。


LED的工作电流由电源电压U和限流电阻R来供给,因而必须合理选择U和R,使LED 工作在额定的工作电流下。如图1.8所示,若U一定,则限流电阻可以根据下式来确定:

电子技术基础(第3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电子技术基础(第3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图1.8 发光二极管直流驱动电路

式中,UVD为额定工作电流下LED的正向压降;


I为LED实际所需的正向工作电流(可从手册中查到)。


技能训练4 桥式整流电路仿真


完成本任务所需仪器仪表及材料如表1-4所列。

表1-4

电子技术基础(第3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任务书1-4

电子技术基础(第3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续表

电子技术基础(第3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续表

电子技术基础(第3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知识点 桥式整流电路


1.半波整流电路


电网电压(即市电)是频率为50Hz、有效值为220V的单相正弦交流电压,用万用表测量得到的电压就是这个有效值电压220V。峰值电压Um与有效值电压U的关系为:电子技术基础(第3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对于有效值为220V的市电,峰值大小为:电子技术基础(第3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220≈310V。


图1.12(a)所示为纯电阻负载的半波整流电路,由电源变压器T1,整流二极管VD1和负载电阻RL组成。电源变压器T1的作用是将较高的电网电压~220V转换成较低的交流电压如~12V,其中U1、U2表示变压器正、副边有效值电压,u2表示变压器副边瞬时电压,uL表示负载电阻RL两端瞬时电压,2.桥式整流电路电子技术基础(第3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sinωt。

电子技术基础(第3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图1.12 二极管半波整流电路检测

由于二极管单向导电性的作用,当电源电压为正半周时,二极管承受正向的电压而导通,有电流流过负载,负载电阻RL上得到一个上正下负的电压,忽略二极管上的电压降时,负载电阻RL上的电压uL等于电源变压器副边的电压u2 ,即uL=u2电子技术基础(第3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当电源电压为负半周时,二极管承受反向电压而截止,没有电流流过负载,此时负载电阻RL上的电压uL=0。u1、u2、uL电压波形如图1.12(b)所示。由图1.12(b)波形图可以看出,使用单个二极管,一个电源周期内负载上只有半个电压波形输出。


桥式整流电路如图1.13所示。T1是电源变压器,VD1、VD2、VD3、VD4及RL构成了一个桥式整流电路。


当电源为正半周时,VD1、VD4承受正向电压而导通,VD2、VD3承受反向电压而截止,导电通路为a→VD1→RL→VD4→b,此时电路可简化为如图1.14(a)所示。

电子技术基础(第3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图1.13 桥式整流电路

当电源为负半周时,VD2、VD3承受正向电压而导通,VD1、VD4承受反向电压而截止,导通回路为b→VD2→RL→VD3→a,此时电路可简化为如图1.14(b)所示。

电子技术基础(第3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图1.14 桥式整流电路的分解

忽略导通管的压降,在整个周期内,负载电阻RL都有电流流过,两端获得了电源正、负半周的全部电压,方向均为上正下负。


设变压器副边电压有效值为U2,则,


负载电阻RL上直流电压平均值为:UL=0.9U2


负载电阻RL上流过直流电流平均值为:IL=UL/RL=0.9U2/RL


整流元件VD1、VD2、VD3、VD4通过的电流平均值为:ID=IL/2=0.45U2/RL


VD1、VD2、VD3、VD4承受的最高反向电压为:电子技术基础(第3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桥式整流电路还可以画成图1.15所示的形式。


由于桥式整流电路应用很广,生产厂家专门生产了将四只二极管制作并封装在一起的器件,称为整流桥,它有两个引脚为交流输入端,另两个为直流输出端,其常用外形如图1.16所示。

电子技术基础(第3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图1.15 桥式整流电路的简易画法形式

电子技术基础(第3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图1.16 整流电桥各种封装外形图

技能训练5 滤波电路仿真


完成本任务所需仪器仪表及材料如表1-5所示。

表1-5

电子技术基础(第3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任务书1-5

电子技术基础(第3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知识点 滤波电路


桥式整流电路输出电压是一个脉动式的直流电压,含有较大比例的交流成分,希望获得较平滑的直流电提供给电子设备所需,还必须进行滤波。滤波电路的种类主要有电容滤波电路、电感滤波电路等。


1.电容滤波电路


电容滤波电路结构简单,效果明显,但只适用于电流小且变化范围不大的负载。如图1.18(a)所示,利用电容的通交流隔直流作用,经VD1~VD4整流后的脉动直流电流,通过电容C,其中的交流成分被短路,直流成分提供给负载电阻RL,使负载RL获得较平滑的直流电压。


设变压器副边瞬时电压为u2电子技术基础(第3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U2为电压有效值,电容C电压初值为0,当u2为正半周时,VD1、VD4正偏导通,电流从a点出发,经VD1后一路向负载RL供电,另一路向电容C充电,再经过VD4回到b点。由于充电电路中电阻仅为VD1、VD4两个二极管的正向电阻,因而充电很快,电容C两端的电压(即负载电阻RL的电压)uL几乎跟随电源电压u2迅速上升,当u2到达正峰值电子技术基础(第3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随后u2按正弦规律下降,但uL下降较慢,当u2<uL时,原来导通的二极管VD1、VD4因承受反压而被迫提前截止(若无滤波电容C,VD1、VD4将一直导通到正半周结束),而此时VD2、VD3也是截止的,负载RL与电源之间相当于断开,电容C将通过负载RL放电。由于放电时间常数RLC很大,放电很慢,此时u2仍在按正弦规律变化,当正半周结束、负半周刚开始时,因为|u2|<uL,VD2、VD3仍反偏截止(若无C则VD2、VD3将开始导通),当|u2|开始大于uL时,VD2、VD3导通,电流由b点出发经VD2后一路向RL供电,另一路向电容C充电,再经过VD3回到a点。与正半周类似,当u2过了峰值再下降到|u2|<uL时,原来导通的VD2、VD3被迫提前截止,C再次通过RL放电,以后每个周期重复上述过程,变压器副边电压u2波形、负载电阻RL两端电压uL波形和二极管VD1电流iD波形如图1.18(b)所示。由于|u2|较小时,电容仍以接近u2峰值的电压向RL供电,而当|u2|>uL时,电源向负载供电,并同时向电容充电,因此负载RL在一个周期内,基本上能获得接近峰值的电压。有如下关系式:

电子技术基础(第3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图1.18 电容滤波电路

负载RL=∞即空载时:电子技术基础(第3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带有负载时,其平均值一般取:UL≈1.2U2


流过负载RL的电流平均值:IL=UL/RL


流过每个二极管的电流平均值:ID≈IL/2。


整流管承受最大反向电压:URM=U2


与桥式整流电路比较,接上滤波电容后负载上的直流电压平均值明显升高了,而且交流成分减少了,但整流二极管导通角变小了(无滤波电容时,二极管的导通角为π,加上滤波电容后导通角为θ),即通过整流管的浪涌电流变大了。


从图1.18(a)也可看出,流过负载电阻RL的电流变化会直接影响电容C的放电速度,即负载电阻RL值的变化会使输出电压UL有明显变化。RL变小,IL变大,UL会降低;RL变大,IL变小,UL会升高;当负载开路(RL=∞,IL=0)时,电容C无放电回路,电容将保持其充电后的最高电压电子技术基础(第3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滤波电容C放电速度由放电时间常数τ=RLC决定,当τ较大时放电速度慢,则输出电压平均值较高;当τ较小时放电速度快,输出电压平均值较低,如图1.19所示。设计电容滤波电源电路时,应保证RLC≥(3~5)电子技术基础(第3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T是电网电压的周期,T=20ms。当RLC≥(3-5)电子技术基础(第3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满足时,UL≈1.2U2

电子技术基础(第3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图1.19 桥式整流电容滤波τ不同时UL波形

2.电感滤波电路


电感滤波电路如图1.20(a)所示。我们知道电感线圈L能阻碍通过它的电流发生变化,当电流IL上升时,L阻止它上升;而当电流IL下降时,L又阻止它下降,结果使电流变化较为平缓,即电感具有对脉动电压的滤波作用。也可以这样理解:电感线圈的直流电阻很小,其交流电阻很大,负载电阻RL一般较小(但远大于电感线圈的直流电阻,又远小于电感线圈的交流电阻),因此整流后的交流电压主要降在电感线圈上,负载上分得交流电压小,而直流电压主要降在负载上,电感线圈上的直流压降很小。理论上讲,滤波电感越大效果越好,但L太大会增加成本,同时直流损耗也会增加,使输出电压和电流降低。

电子技术基础(第3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图1.20 电感滤波

技能训练6 印制电路板制作


完成本任务所需仪器仪表及材料如表1-6所示。

表1-6

电子技术基础(第3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任务书1-6

电子技术基础(第3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续表

电子技术基础(第3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知识点 印制电路板设计常识


根据电路原理图设计印制电路板,在未学习电子线路CAD课程之前,一般用手工设计方法。掌握手工设计并绘制印制电路图的一般常识,也是以后运用CAD软件设计电路板的基础。印制电路板设计包括:确定印制板尺寸、形状、材料、外部连接和安装方法;布设导线和元器件位置;确定印制导线的宽度、间距和焊盘的直径和孔径等。


1.合理选择板面尺寸


印制电路板的面积大小应适中,过大时,印制线条长,阻抗增加,抗噪声能力降低,成本亦高;过小时,散热不好,并在线条间产生干扰。


2.元器件布局


(1)元器件在印制电路板上的分布应尽量均匀,密度一致。无论是单面印制电路板还是双面印制电路板,所有元器件都尽可能安装在板的同一面,以便加工、安装和维护。


(2)元器件的排列应整齐美观,一般应做到横平竖直,并力求电路安装紧凑、密集,尽量缩短引线。如果装配工艺要求须将整个电路分割成几块安装时,应使每块装配好的印制电路板成为独立的功能电路,以便单独调试、检验和维护。


(3)元器件安装的位置应避免互相影响,元器件间不允许立体交叉和重叠排列,元器件的方向应与相邻印制导线交叉,电感器件要注意防电磁干扰,发热元件要放在有利于散热的位置,必要时可单独放置或装散热器,以降温和减小对邻近元器件的影响。


(4)大而笨重的元件如变压器、扼流圈、大电容器、继电器等,可安装在主印制板之外的辅助底板上,利用附件将它们紧固,以利于加工和装配。也可将上述元件安置在印制板靠近固定端的位置上,并降低重心,以提高机械强度和耐振、耐冲击力,减小印制板的负荷和变形。


(5)元器件的跨距s(即元器件成形后两引线脚之间的距离)应小于2倍元件本体长度l:单向引线的跨距应小于本体直径d(或长度)的电子技术基础(第3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如图1.23所示。


(6)元器件的间距:最小间距d等于相邻元件的半径(或厚度的一半)之和再加上安全间隙b(b为1mm/200V),如图1.24所示。

电子技术基础(第3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图1.23 元器件的跨距

电子技术基础(第3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图1.24 元器件的间距

3.导线的布设


(1)公共地线应尽可能布置在印制电路板的边缘,便于印制电路板安装以及与地相连。同时导线与印制板边缘应留有一定的距离,以便进行机械加工和提高绝缘性能。


(2)为减小导线间的寄生耦合,布线时应按信号的顺序进行排列,尽可能将输入线和输出线的位置远离,并最好采用地线将两端隔开。输入线和电源线的距离应大于1mm,以减小寄生耦合。另外,输入电路的印制导线应尽量短,以减小感应现象及分布参数的影响。


(3)提供大信号的供电线和提供小信号的供电线应分开,特别是地线,最好是一点共地。


(4)高频电路中的高频导线、三极管各电极引线及信号输入输出线应尽量做到短而直,易引起自激的导线应避免互相平行,宜采取垂直或斜交布线。


4.导线的尺寸和图形


(1)印制导线的宽度。同一块印制电路板上的印制导线宽度应尽可能保持均匀一致(地线除外),印制导线的宽度主要由流过其电流的大小决定。一般情况下,覆铜板的覆铜层厚度为35μm,根据电流密度经验值,0.254mm宽度的印制导线能通过的电流大约为1A。在平时进行测试练习时,印制导线的宽度可选择1~2mm,一些要流过大电流的电路,线宽可适当加宽至2~3mm,公共地线和电源线在布线允许的情况下可为4~5mm。


(2)印制导线的间距。印制导线的间距一般不小于1mm,当线间电压高或通过高频信号时,其间距应相应增大,避免相对绝缘强度下降,分布电容增大。


(3)印制导线的形状。印制导线的形状如图1.25所示,应简洁美观,在设计印制导线时应遵循以下几点:


a.除地线外,同一印制板上导线的宽度尽可能保持一致。


b.印制导线的走向应平直,不应出现急剧的拐弯或尖角。


c.应尽量避免印制导线出现分支。

电子技术基础(第3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图1.25 印制导线的形状

(4)印制接点(焊盘)的形状和尺寸。为了增加在焊接元件与机械加工时印制导线与基板的粘贴强度,必须将导线加工成圆形或岛形,如图1.26所示。环外径应略大于其相交的印制导线的宽度,通常取2~3mm。而在单个焊盘或连接较短的两个接点时加一条辅助线,以增加接点的牢固。

电子技术基础(第3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图1.26 印制板接点(焊盘)的形状

项目实施 简易直流电源制作


制作安装步骤


(1)制作印制电路板并进行测试(过程可以参考本项目任务书1-6)。


(2)对元器件进行检测,包括:


① 判断电阻R1的阻值是否准确。


② 判断发光二极管VDL1的正、负极,并测试是否完好。


③ 判断整流二极管VD1~VD4的正、负极。


④ 判断电容C1的正、负极,用模拟万用表测试电容C1、C2是否完好。


⑤ 判断电源变压器T1的好坏并确定正、副边绕组的引出脚。


以数字万用表为例,用万用表测电阻200Ω挡或20kΩ挡,表笔分别与电源变压器的4个引脚两两一组进行接触,如能得到如图1.27所示的测量结果(表笔不分正、负),则说明该变压器完好可用。

电子技术基础(第3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图1.27 电源变压器测试

(3)对元器件引脚进行去锈、搪锡处理,以便于可靠焊接。


(4)进行元器件焊接,先焊接体积小并且所处安装位置比较低的元器件。


(5)检查测试各元器件之间的连接和焊盘是否可靠。


(6)加电进行测试,检查电源电压输出值是否满足要求。


(7)加入负载电阻(如RL=47Ω/5W)进行测试,检查电源输出的电压值和电流值是否满足要求。


(8)撰写项目制作测试报告。


完成本项目所需仪器仪表及材料如表1-7所示。

表1-7

电子技术基础(第3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习题1


1.1 如何用万用表来检测二极管的正、负极?应注意什么问题?


1.2 电路如图1.28所示,问:二极管两端的压降和流过二极管的电流是多少?若调换二极管的极性,则二极管两端的压降和通过二极管的电流又是多少?(设二极管的反向电流Is=0)


1.3 设二极管和稳压管的正向压降可忽略不计,稳压管的反向击穿电压为5V,试求图1.29所示电路中流过2kΩ电阻的电流。

电子技术基础(第3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图1.28

电子技术基础(第3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图1.29

1.4 分析图1.30所示电路中各二极管是导通还是截止?并求出A、O两端的电压UAO。(设二极管为理想二极管)

电子技术基础(第3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图1.30

1.5 二极管桥式整流电路如图1.31所示,试分析如下问题:


(1)若已知U2=20V,试估算UL的值。


(2)若有一只二极管脱焊,UL的值如何变化?


(3)若二极管VD1的正、负极焊接时颠倒了,会出现什么问题?


(4)若负载短接,会出现什么问题?


1.6 如图1.32所示,已知输入信号为正弦交流电,且Uim>E,试画出输出电压的波形。

电子技术基础(第3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图1.31

电子技术基础(第3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图1.32

1.7 设VDZ1和VDZ2的稳定电压分别为5V和10V,求图1.33所示各电路的输出电压。

电子技术基础(第3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图1.33

1.8 电路如图1.34所示,电路中有三只性能相同的二极管VD1、VD2、VD3和三只220V、40W的灯泡L1、L2、L3,如图所示进行连接后,接入220V的交流电压u,试分析哪只(或哪些)二极管承受的反向电压最大?


1.9 一硅稳压电路如图1.35所示,其中未经稳压的直流输入电压Ui=18V,R=1kΩ,RL=2kΩ,硅稳压管VDZ的稳定电压UDZ=10V,动态电阻及未被击穿时的反向电流均可忽略。


(1)试求Uo、Io、I和IDZ的值;


(2)试求RL值降低到多大时,电路的输出电压将不再稳定。

电子技术基础(第3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图1.34

电子技术基础(第3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图1.35

1.10 分别列出单相半波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再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