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材教辅 > 中职/高职 > 模具拆装与模具制造项目式实训教程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模具拆装与模具制造项目式实训教程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模具拆装与模具制造项目式实训教程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书名:模具拆装与模具制造项目式实训教程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

作者:刘晓芬编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7-01

书籍编号:30467365

ISBN:9787121205019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30417

版次:1

所属分类:教材教辅-中职/高职

全书内容:

模具拆装与模具制造项目式实训教程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前言


“模具拆装与模具制造实训”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模具制造技术、数控技术专业重要的综合实训课程,本教材是根据教育部新一轮教学改革精神编写的,加强实习、实训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全面掌握模具制造技术。


本教材采用项目式的编写方式,行动导向的学习范式,并以项目、课题、工艺、范例、设备等作为课程的呈现形式,比如模具制造实训是以做典型模具的全过程及生产模具的工作过程来编写教材内容的。使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做中练,通过实训,学生能较全面的掌握生产模具的全过程。教学过程强调德育为先、技能为本,注重学习过程中交流形式的分析,其核心是优化学习过程,旨在加强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推动职业教育从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学科结构化教学范式转向行动导向的教学范式。


建议学时分配:

模具拆装与模具制造项目式实训教程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教学方法建议:


重视实践和实训教学环节,以现场教学为主,坚持“做中学、做中教”。


强化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本书共有5个项目:项目一模具拆装技术与模具制造技术基础,项目二冷冲模拆装实训,项目三塑料模拆装实训,项目四冷冲模制造实训,项目五塑料模制造实训。


本书由武汉市第二轻工业学校刘晓芬主编,武汉市第二轻工业学校马志鹏、肖红春、深圳市宝山技工学校黄鑫担任副主编,参与本书编写的有武汉市第二轻工业学校李杰、梁超、魏茂南,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刘凯、计四勇,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长江动力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师、高级技师高永江。


本书由武汉市第二轻工业学校周平担任主审。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加上成书仓促,书中难免有疏漏、错误之处,敬请读者指正和谅解。


编 者


2013年5月

项目一 模具拆装技术与模具制造技术基础


典型模具图例


模具的种类很多,按模具成型的材料不同,模具可分为金属材料成型模具和非金属材料成型模具两大类型。金属材料成型模具有冲压模具、压铸模具、粉末冶金模具、锻压模具、冷挤压模具等;非金属材料成型模具有塑料模具、玻璃模具、橡胶模具、陶瓷模具等,在模具工业的总产值中冲压模具约占50%,塑料模具约占33%,压铸模具约占6%,其他各类模具约占11%。模具实物如图1-1所示。

模具拆装与模具制造项目式实训教程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图1-1 模具实物图

项目实训说明


本项目将介绍模具及模具制造技术的发展,模具拆装技术、模具拆装的基本技能及实训任务和学习要求,模具制造技术、模具制造的基本技能及实训任务和学习要求。


课题一 概述


一、模具概述


模具是制造过程中的重要工艺装备,模具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技术密集的高技术行业,模具专业人才是制造业紧缺人才。


模具制造技术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日本模具被誉为“进入富裕社会的原动力”,在德国被称为“金属加工业中的帝王”。


模具在铸造、锻造、冲压、塑料、橡胶、玻璃、粉末冶金、陶瓷等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模具质量的高低决定着产品质量的高低,因此,模具被称为“百业之母”、“效益放大器”。


用模具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往往是模具自身价值的几十倍、上百倍。据统计,模具业产值与其相关业产值之比约为1∶100,即每1亿元模具即可带动约100亿元的相关产业的发展,模具业的整体发展态势成为折射相关行业发展的一面镜子。


某些发达国家的模具总产值已经超过了机床工业的总产值,模具工业已经从从属地位发展成为独立的行业。近年来,中国汽车、家电、IT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世界模具产业基地向中国的转移,有力地拉动了中国模具行业的发展,2005—2011年,中国模具产量年复合增长9.7%;销售额年复合增长12.6%。


与此同时,中国的模具产品结构也不断优化,目前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模具和模具标准件的国内市场占比已经达到50%以上。此外,塑料模和压注模在模具中的比重也不断提升。


在区域发展方面,中国已经形成了珠三角、江浙沪、京津冀、中部地区四大模具集聚区。2011河北模具产量为477.7万套,产值为50.0亿元,稳居行业首位。汽车模具和塑料模具是河北省两大模具产品,其2011年产值分别占到河北模具总产值的36.0%和34.0%。


在企业方面,中国已经形成了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如汽车覆盖件模具方面的天汽模、成飞集成、一汽模;汽车轮胎模具方面的巨轮股份、豪迈科技;塑料异型材模具方面的中发科技;精密模具方面的昌红科技;模具标准件方面的香港龙记集团等。


与此同时,外资企业纷纷抢滩中国模具市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日系企业。目前,日本主要汽车制造商都在中国建立了模具公司,如丰田、东芝、夏普、本田、三菱、富士等;同时日本的多个模具制造企业也加快了在中国的发展,如荻原、黑天精工、旭光等。


此外,美国、欧洲的企业也开始布局中国模具市场,如耐普罗(Nypro)、安德泰(Adval Tech)、海拉(Hella)、贝尔罗斯(Perlos)等。


用模具生产的产品以零件总数百分比计算:汽车、拖拉机产品中占60%~70%,无线电通信、机电产品中占60%~75%,钟表、家电产品中占95%。可以说,在人类生活中到处都能看到模具技术生产出来的产品,在国防、航空航天工业生产中也占有很大的 比例。


模具生产的工艺水平及科技含量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与产品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新产品的开发能力,决定着一个国家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模具制造技术的发展


模具制造技术迅速发展,已成为现代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模具制造技术正朝着加快信息驱动、提高制造柔性、敏捷化制造及系统化集成的方向发展。具体表现在模具的CAD/CAM技术、模具的激光快速成型技术、模具的精密成型技术、模具的超精密加工技术,模具在设计中采用有限元法、边界元法进行流动、冷却、传热过程的动态模拟技术,模具的CIMS技术,正在开发的模具DNM技术以及数控技术等先进制造技术方面。


1.高速铣削:第三代制模技术


高速铣削加工不但具有加工速度高以及良好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而且与传统的切削加工相比具有温升低(加工工件只升高3℃)、热变形小的优点,因而适合温度和热变形敏感材料(如镁合金等)的加工;还由于切削力小,可适用于薄壁及刚性差的零件加工;合理选用刀具和切削用量,可实现硬材料(60HRC)加工等一系列优点。高速铣削加工技术仍是当前的热门话题,它已向更高的敏捷化、智能化、集成化方向发展,成为第三代制模技术。


2.电火花铣削和绿色产品技术


从国外的电加工机床来看,性能、工艺指标、智能化、自动化程度都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目前国外的新动向是进行电火花铣削加工技术(电火花创成加工技术)的研究开发,这是一种替代传统的用成型电极加工型腔的新技术,它是用高速旋转的简单的管状电极进行三维或二维轮廓加工(像数控铣一样),因此不再需要制造复杂的成型电极,这显然是电火花成型加工领域的重大发展。


在电火花加工技术进步的同时,电火花加工的安全和防护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许多电加工机床都考虑了安全防护技术。目前欧共体已规定没有“CE”标志的机床不能进入欧共体市场,同时国际市场也越来越重视安全防护技术的要求了。


目前,电火花加工机床的主要问题是辐射骚扰,因为它对安全、环保影响较大,在国际市场越来越重视“绿色”产品的情况下,作为模具加工的主导设备电火花加工机床的“绿色”产品技术,将是今后必须解决的难题。


3.新一代模具CAD/CAM软件技术


目前,英、美、德等国及我国一些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开发的模具软件,具有新一代模具CAD/CAM软件的智能化、集成化、模具可制造性评价等特点。


新一代模具软件以立体的思想、直观的感觉来设计模具结构,所生成的三维结构信息能方便地用于模具可制造性评价和数控加工,这就要求模具软件在三维参数化特征造型、成型过程模拟、数控加工过程仿真及信息交流和组织与管理方面达到相当完善的程度并有较高集成化水平。


在新一代模具软件中,可制造性评价主要包括模具制造技术费用的估算、模具可装配性评价、模具零件制造工艺性评价、模具结构及成型性能的评价等。新一代软件还应有面向装配的功能,因为模具的功能只有通过其装配结构才能体现出来。采用面向装配的设计方法后,模具装配不再是逐个零件的简单拼装,其数据结构既能描述模具的功能,又可定义模具零部件之间相互关系的装配特征,实现零部件的关联,因而能有效保证模具的质量。


4.先进的快速模具制造技术


(1)激光快速成型技术(RPM)发展迅速,我国已达到国际水平,并逐步实现商 品化。


(2)无模多点成型技术是用高度可调的冲头群体代替传统模具进行板材曲面成型的又一先进制造技术,无模多点成型系统以CAD/CAM/CAT技术为主要手段,快速经济地实现了三维曲面的自动成型。


5.镜面抛光的模具表面工程技术


模具抛光技术是模具表面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模具制造过程中后处理的重要工艺。目前,国内模具抛光至Ra 0.05μm的抛光设备、磨具磨料及工艺,可以基本满足需要,而要抛至Ra 0.025μm的镜面抛光设备、磨具磨料及工艺尚处于模索阶段。随着镜面注塑模具在生产中的大规模应用,模具抛光技术就成为了模具生产的关键问题。由于国内抛光工艺技术及材料等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所以如傻瓜相机镜头注塑模,CD、VCD光盘及工具透明度要求高的注塑模仍有很大一部分依赖进口。模具表面抛光不只受抛光设备和工艺技术的影响,还受模具材料镜面度的影响,这一点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也就是说,抛光本身受模具材料的制约。例如,用45号碳素钢做注塑模时,抛光至Ra 0.2μm时,肉眼可见明显的缺陷,继续抛下去只能增加光亮度,而粗糙度已无望改善,故目前国内在镜面模具生产中往往采用进口模具材料,如瑞典的一胜百S136、日本大同的PD555等都能获得满意的镜面度。


课题二 模具拆装技术及基本技能


一、模具拆装概述


模具拆装实训是模具制造技术专业教学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之一,是模具制造技术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模具制造技术时,在教师的指导下,对生产中使用的冷冲压模具和塑料模具进行拆卸和重新组装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对冷冲压模具和塑料模具的拆装实训,进一步了解模具典型结构及工作原理,了解模具的零部件在模具中的作用、零部件相互间的装配关系,掌握模具的装配过程、方法和各装配工具的使用方法。


二、模具拆装的基本技能


(1)拆装原理。


(2)拆装顺序。


(3)拆装方法。


(4)拆装工具的使用及维护。


(5)量具的使用及维护。


三、模具拆装实训任务及要求


1.任务


通过模具拆装学习和训练了解模具的种类及基本结构,掌握冷冲模、塑料模具拆装方法与步骤,会拆装典型冷冲模、塑料模,熟悉模具中各组成零件的作用;学会模具零件测绘及绘制模具装配图;熟练使用拆装工具;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要求如下:


分析模具典型结构;


拆卸模具和记录各零部件相互关系和编制序号,测量零件尺寸;


绘制模具总装图;


重新组装模具;


分析凸模与凹模结构、模具间隙等;


认真填写实训报告;


遵守纪律和安全操作规程,保持工作岗位的整洁。


2.要求


(1)每个学生都能独立、熟练地拆装冷冲模、塑料模,熟悉典型冷冲模和塑料模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及拆装方法,熟悉冷冲模和塑料模上各零部件的功用、相互间的配合关系及加工要求,了解冲模和塑模封闭高度、轮廓尺寸及模柄与压力机以及注塑机技术参数的相互关系;能正确地使用模具装配常用的工具和辅具;能正确地草绘模具结构图、部件图和零件图;掌握模具拆装的一般步骤和方法;通过观察模具的结构能分析出零件的形状;能对所拆装的模具结构提出自己的改进方案;能正确描述出该模具的的工作过程。


(2)以本书为指导,结合模具拆装实习,使学生快速掌握冷冲模、塑料模的基本结构和拆卸技能,拓宽知识面,提高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3)每个学生独立完成实训报告及总装图、零件图的绘制。实训报告要求文字通顺、条理清楚、书写工整。


(4)拆卸和装配模具时,首先应仔细观察模具,务必搞清楚模具零部件的相互装配关系和紧固方法,并按钳工的基本方法进行操作,以免损坏模具零件。


(5)在拆装过程中,切忌损坏模具零件,对教师指出的不能拆卸的部位,不能强行拆卸。拆卸过程中对少量损伤的零件应及时修复,严重损坏的零件应更换。


(6)对模具进行维护与保养。


课题三 模具制造技术及基本技能


一、模具制造技术概述


模具制造是指在相应的制造装备和制造工艺的条件下,直接对模具构件用材料(一般为金属材料)进行加工,以改变其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质,使之成为符合要求的构件,再将这些构件经配合、定位、连接并固定装配成为模具的过程。这一过程是通过按照各种专业工艺和工艺过程管理、工艺顺序进行加工、装配来实现的。


以下从三个方面阐述其特点。


1.模具生产的工艺特点


一套模具制造完成后,通过它可以生产出数十万件零件或制品,但是制造模具自身,只能单件生产。


(1)制造模具零件的毛坯,通常用木模、手工造型、砂型铸造或自由锻造加工而成,但毛坯的精度较低,加工余量较大。


(2)模具零件除采用一般普通机床如车床、万能铣床、内外圆磨床、平面磨床加工外,还需要采用高效、精密的专用加工设备和机床来加工,如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电火花成型机床、线切割加工机床、成型磨削机床、电解加工机床等。


(3)高速加工技术对模具加工工艺产生了巨大影响,改变了传统模具加工采用的“退火→铣削加工→热处理→磨削”或“电火花加工→手工打磨、抛光”等复杂冗长的工艺 流程。


(4)一般模具广泛采用配合加工,对于精密模具应考虑工作部分的互换性。


(5)模具生产专业厂一般都实现了零部件和工艺技术及其管理的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把单件生产转化为批量生产的方式。


2.模具生产方式的选择


(1)模具批量较小的生产,在制模工艺上一般采用单件生产及配制的方式。


(2)模具批量较大的生产,可以采用成套性生产,即根据模具标准化、系列化设计,使模具坯料成套供应,这样做的目的是生产出来的模具部件通用性及互换性强,并且模具的生产周期短,质量也较稳定。


(3)如同一种零件制品需要多个模具来完成,在加工和调整模具的同时,应保持前后的连续性。在调整时,应由一个调整组负责到底直到生产出完整合格的零件制品为止。


3.制造模具的特点


(1)模具在制造过程中,同一工序的加工,往往内容较多,故生产效率较低。


(2)模具制造对工人的技术等级要求较高。


(3)模具在加工中,有些工作部分的尺寸及位置,必须经过试验后来确定。


(4)装配后的模具,均需要试模和调整。


(5)模具生产周期一般较长,成本也较高。


(6)模具生产是典型的单件生产,故生产工艺、管理方式、制造模具工艺都具有独特的规律与适应性。


二、模具制造的基本技能


(1)车床、铣床、磨床、钻床等普通机床的操作。


(2)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及加工中心机床的操作。


(3)数控线切割机床及电火花成型机床的操作。


(4)模具装配及调试。


(5)模具在压力机、注塑机上的安装与调试。

项目二 冷冲模拆装实训


项目实训说明


本项目详细介绍了两套典型冷冲模的拆装过程,首先对模具结构进行分析,熟悉冷冲模具六大组成部分的名称和作用,之后要求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拆装模具,并绘制模具装配图,通过模具拆装实训可以使学生熟悉冲模的内部结构、工作原理,为以后模具制造技术打下基础。


本实训使用了铜棒、内六角扳手、铁锤等工具及游标卡尺、钢直尺等量具。


安全操作规程


实训是职业学校学生重要的实践环节,安全教育是实训中首要和重要的内容,在实训中第一个内容是安全教育,没有进行安全教育的学生,不能继续下一步的实训。学生应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树立安全理念、强化安全意识。


进行冷冲模拆装实训的学生应认真学习模具拆装安全操作规程(参见附录1)。


课题一 导柱式落料模拆装


导柱式落料模(图2-1)的上模、下模利用导柱和导套来保证其正确的相对位置,所以凸、凹模间隙均匀,制件质量比较高,模具寿命也比较长,导柱、导套都是圆柱形,加工、安装维修比较方便。其缺点是制造成本比较高。

模具拆装与模具制造项目式实训教程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图2-1 导柱式落料模

一、模具结构分析


1.工作原理(图2-2)


模具固定安装在压力机上,利用压力机上滑块向下运动,使模具达到冲压分离的效果。冲压时将条料放在下模工作面上,上模部分快速向下运动,压料板(弹压卸料板)首先利用弹簧(橡胶)的弹压力将板料压紧,上模继续向下运动,凸模利用与凹模的配合间隙,使板料产生弹性变形、塑性变形、断裂分离,使冲压的制品与板料分离开来,最后,上模部分向上运动,卸料板(弹压卸料板)利用弹簧的弹力将箍在凸模上的废料卸下来,滑块回到上止点,完成一次工作循环。随后,模具又开始下一次工作。

模具拆装与模具制造项目式实训教程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图2-2 导柱式落料模装配图

2.拆装准备工作


工、量具如图2-3所示。

模具拆装与模具制造项目式实训教程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图2-3 工、量具

二、模具拆卸


1.分模过程(图2-4)


(1)手提法:一般对小冲模可用双手握住上模板的导套附近,然后用力上提即可使上、下模分离。


(2)敲击法:若手提法不能分离,可将整个模具平放于工作台上,用铜棒依次敲击下模板四周,即可使其导柱脱离。


分模完成:注意分离后的上模部分应侧平放置,以免损坏模具刃口。


2.拆卸上模


上模拆卸顺序:模柄→卸料螺钉→卸料板→凸模固定板→垫板→上模座。具体如图2-5所示。

模具拆装与模具制造项目式实训教程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图2-5 拆卸上模

3.拆卸下模


下模拆卸顺序:凹模→下模座。具体如图2-6所示。

模具拆装与模具制造项目式实训教程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图2-6 拆卸下模

拆卸完成后应将模具各部分零件、组件按结构顺序摆放以方便观察和装配。


三、模具装配


装配上模、下模及上下合模。装配顺序与拆卸顺序刚好相反,但要注意:装配前要用干净棉纱仔细擦净销钉、窝座、导柱与导套等配合面,若存有油垢,将会影响配合面的装配质量。销钉要用铜棒(锤)垂直敲入,螺钉应拧紧。


1.下模装配


下模装配顺序:下模座→凹模→定位销→螺钉。具体如图2-7所示。

模具拆装与模具制造项目式实训教程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图2-7 下模装配

2.上模装配


上模装配顺序:上模座组件(上模座+导套)→垫板→凸模固定板组件(凸模固定板+凸模)→定位销→螺钉→卸料机构(卸料板+橡皮+卸料螺钉)→模柄。具体如图2-8所示。

模具拆装与模具制造项目式实训教程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图2-8 上模装配

3.合模


合模如图2-9所示,合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上、下模合模时要先弄清上、下模的相互正确位置,使上、下模打字面都朝同一方向,合模前导柱导套应涂以润滑油,上、下模应保持平行,使导套平稳直入导柱。不可用铜棒强行打入。


(2)上模部分安装卸料机构前应先合模,上模刃口即将进入下模刃口时要缓慢进行,防止上下刃口相啃。


(3)安装卸料机构时,卸料板应高出凸模1~2mm。

模具拆装与模具制造项目式实训教程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图2-9 合模

四、小结


(1)了解单工序落料模的特点。


(2)区别冲孔模和落料模。


(3)区别可拆卸件和不可拆卸件。


(4)冷冲模具刃口一般都很锋利,不要被其划伤,也不要用其他硬物损坏刃口。


课题二 倒装复合模拆装


复合模是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下,可以同时完成多道工序的冲裁模。


凸凹模安装在下模部分时,叫做倒装复合模(图2-10)。它采用钢性顶料装置,因此制件的平面度会比较低;冲裁时,不能将条料压住,因此制件的精度会相对降低。故只在对制件精度和平面度要求相对较低时使用,但其结构比正装简单,在实际中应用更为广泛。

模具拆装与模具制造项目式实训教程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图2-10 倒装复合模

一、模具结构分析


倒装复合模的装配图如图2-11所示。

模具拆装与模具制造项目式实训教程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图2-11 倒装复合模装配图

冲裁时,弹性卸料板先压住条料起校正作用。继续下行时,落料凹模将弹性卸料板压下,套入落料凸模中,冲孔凸模同时进入冲孔凹模中,于是同时完成冲孔与落料。当上模回程时,弹性卸料板在橡皮作用下将条料从凸凹模上卸下,而打料杆受到压力机横杆的推动,通过打料杆与推件板将冲件从落料凹模中自上而下推出,冲孔废料则直接由凸凹模孔中漏到压力机台面下。


二、模具拆卸


1.分模


(1)手提法:一般对小冲模可用双手握住上模板的导套附近。然后用力上提即可使上、下模分离。


(2)敲击法:若手提法不能分离,可将整个模具平放于工作台上,用铜棒依次敲击下模板四周,即可使其导柱脱离。


分模完成:注意分离后的上模部分应侧平放置,以免损坏模具刃口。


2.拆卸上模


上模拆卸顺序:定位销→螺钉→凹模→推件板→凸模固定板组件(凸模固定板+凸模)→垫板→上模座组件(上模座+导套)。具体如图2-12所示。

模具拆装与模具制造项目式实训教程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图2-12 拆卸上模

3.拆卸下模


下模拆卸顺序:卸料螺钉→卸料板→橡皮→定位销→螺钉→凸凹模固定板组件(凸凹模固定板+凸凹模)→下模座组件(下模座+导柱)。具体如图2-13所示。

模具拆装与模具制造项目式实训教程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图2-13 拆卸下模

拆卸完成后应将模具各部分零件、组件按结构顺序摆放以方便观察和装配。


三、模具装配


仔细清理模具上的灰尘、锈迹及油渍,并仔细观察模具外观。对所拆下的每个零件进行观察、测量并记录。记录拆下零件的位置,按一定顺序摆放好,避免在组装时出现错装或漏装零件。拟订装配顺序,以“先拆的零件后装、后拆的零件先装”为一般原则制订装配顺序。按拟订的顺序将全部模具零件装回原来的位置。注意正反方向,防止漏装。观察装配后的模具和拆装前的是否一致,检查是否有错装或漏装等。对凸、凹模配合间隙要尤为注意,冷冲模具刃口一般都很锋利,不要被其划伤,也不要用其他硬物损坏刃口。


1.下模装配


下模装配顺序:下模座组件(下模座+导柱)→凸凹模固定板组件(凸凹模固定板+凸凹模)→定位销→螺钉→卸料机构(卸料板+橡皮+卸料螺钉)。具体如图2-14所示。

模具拆装与模具制造项目式实训教程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图2-14 下模装配

2.上模装配


上模装配顺序:凹模→推件板→凸模固定板组件(凸模+凸模固定板)→垫板→上模座组件(上模座+导套)→定位销→螺钉。具体如图2-15所示。

模具拆装与模具制造项目式实训教程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图2-15 上模装配

3.合模(图2-16)


(1)上、下模合模时要先弄清上、下模的相互正确位置,使上、下模打字面都面向操作者,合模前导柱导套应涂以润滑油,上、下模应保持平行,使导套平稳直入导柱。不可用铜棒强行打入。


(2)上模刃口即将进入下模刃口时要缓慢进行,防止上、下刃口相啃。


四、小结


(1)将其和简单落料模做比较,观察单工序和多工序模具在结构上的区别。

模具拆装与模具制造项目式实训教程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图2-16 合模

(2)理解凸凹模在结构上的作用。


(3)区别可拆卸件和不可拆卸件。


(4)冷冲模具刃口一般都很锋利,不要被其划伤,也不要用其他硬物损坏刃口。


思考题


1.简述冷冲模具的工作原理。


2.简述复合模具的拆装方案。


3.简述单工序模具和多工序模具的结构区别。


4.试找出生活中复合模的产品。

项目三 塑料模拆装实训


项目实训说明


本项目将详细介绍两套典型塑料模的拆装过程,首先对模具结构进行分析,熟悉塑料模具八大组成部分的名称和作用,之后要求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拆装模具,并绘制模具装配图,通过模具拆装实训可以使学生熟悉塑模的内部结构、工作原理,为以后学习模具制造技术打下基础。


本实训使用了铜棒、内六角扳手、铁锤等工具。


安全操作规程


实训是职业学校学生重要的实践环节,安全教育是实训中首要和重要的内容,在实训中第一个内容是安全教育,没有进行安全教育的学生,不能继续下一步的实训。学生应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树立安全理念、强化安全意识。


进行塑料模拆装实训的学生应认真学习模具拆装安全操作规程(参见附录1)。


课题一 单分型面注射模拆装


单分型面注射模又称两板式注射模,这种模具只在动模板与定模板(二板)之间具有一个分型面,其典型结构如图3-1所示。单分型面注射模是注射模具中最简单、最基本的一种形式,它根据需要可以设计成单型腔注射模,也可以设计成多型腔注射模。对成型塑料的适应性很强,因而应用十分广泛。其装配图如图3-2 所示。

模具拆装与模具制造项目式实训教程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图3-1 单分型面注射模

一、模具结构分析


注射机从喷嘴中注射出塑料熔体,经由开设在定模上的主流道进入模具,再由分流道及浇口进入型腔,待熔体充满型腔并经过保压、补缩和冷却定型之后开模。


开模时,注射机开合模系统便带动动模后退,这时动模和定模两部分从分型面处分开,塑件包在凸模上随动模一起后退,拉料杆将主流道凝料从主流道衬套中拉出。当动模退到一定位置时,安装在动模内的推出机构在注射机顶出装置的作用下,使推杆和拉料杆分别将塑件及浇注系统的凝料从凸模和冷料穴中推出,塑件与浇注系统凝料一起从模具中落下,至此完成一次注射过程。合模时推出机构靠复位杆复位,从而准备下一次注射。

模具拆装与模具制造项目式实训教程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图3-2 单分型面注射模装配图

二、模具拆卸


1.分模


用铜棒敲打定模座板四周,将模具定、动模分开,要求受力均匀,如图3-3所示。

模具拆装与模具制造项目式实训教程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图3-3 分模

2.拆卸定模


定模拆卸顺序:浇口套→定模座板→定模板。具体如图3-4所示。

模具拆装与模具制造项目式实训教程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图3-4 拆卸定模

3.拆卸动模


动模拆卸顺序:动模座板→垫块→推出机构(推杆、回程杆、拉料杆、推板、推杆固定板、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再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