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材教辅 > 中职/高职 >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概论(第3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概论(第3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概论(第3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书名: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概论(第3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

作者:廖爽,郑严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4-01

书籍编号:30467758

ISBN:9787121226908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99536

版次:3

所属分类:教材教辅-中职/高职

全书内容: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概论(第3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出版说明


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落实《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规划,根据《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申报、立项及管理意见》(教职成[2001]1号)的精神,教育部组织力量对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和保证基本教学规格起保障作用的德育课程、文化基础课程、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和80个重点建设专业主干课程的教材进行了规划和编写,从2001年秋季开学起,国家规划教材将陆续提供给各类中等职业学校选用。


国家规划教材是根据教育部最新颁发的德育课程、文化基础课程、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和80个重点建设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编写的,并且经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新教材全面贯彻素质教育思想,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需要的实际出发,注重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新教材在理论体系、组织结构和阐述方法等方面均进行了一些新的尝试。新教材实行一纲多本,努力为教材选用提供比较和选择,满足不同学制、不同专业和不同办学条件的教学需要。


希望各地、各部门积极推广和选用国家规划教材,并且在使用过程中,注意总结经验,及时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使之不断完善和提高。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

前言


本书根据教育部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概论教学大纲》编写。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概论》是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它的任务是:使学生具备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所必需的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提高全面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打下基础。本书在编写中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重点,力求通过知识的传授为学生夯实基础,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为了紧扣大纲要求,降低知识的难度,本书从面向21世纪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推行的教学大纲要求出发,紧扣大纲;注意知识从已知到未知的自然转化;减少理论的分析,从日常生活出发,讲解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电子电器产品。主要了解产品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的发展,对产品形成与发展形成整体的认识。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完成本课程教学需要40学时。考虑到知识的衔接,便于教师讲解和学生自学,本书在内容编排上对教学大纲的内容顺序进行了调整、组合,但涵盖了教学大纲的各项要求,如实践环节放在书的最后,单独设立了一章。为了更加满足读者阅读和学习的方便,本书的版式设计所采用的字体和字号都尽量征求读者意见,特别感谢有关院校教师给我们提出的宝贵意见。


本书由北京市电子信息学校廖爽和大庆职业学院郑严任主编,廖爽编写了第1~4章,郑严编写了第5~7章及附录。由于编者水平有限,难免有所疏漏,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为了方便教师教学,本书还配有教学指南、电子教案及习题答案(电子版),请有此需要的教师登录华信教育资源网(http://www.hxedu.com.cn)下载或与电子工业出版社联系,我们将免费提供。E-mail:yhl@phei.com.cn


编 者


2014年1月

绪论


家用电器是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热能或其他形式能量的一大类电器、设备的总称,主要用在家庭或类似家庭(如幼儿园、保健室、福利院等)的场合中。


随着社会的进步,目前的家用电器早已远远超出了家庭范围,广泛地应用到了日常生活的许多领域,如饭馆、学校、医院、食堂、办公室等。因此,家用电器也常常被形象地称为“日用电器”。


一般认为,20世纪初电熨斗在美国大量生产并投放市场,标志着家用电器时代的正式来临,美国也由此成为世界家用电器工业的发源地。在经过迅速的普及与发展之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前,意大利、德国、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以及日本的家用电器工业已具备了相当的规模,一批拥有先进生产技术与雄厚经济实力的大型家电企业应运而生。


二战期间由于战争的影响,世界家用电器工业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战争的影响而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未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随着战后各国经济的复苏,在短短的几年内,家用电器工业便得以迅速恢复、壮大。特别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晶体管为标志的电子工业的崛起,为家用电器工业的发展开拓了一个崭新的空间。在此期间,收音机、黑白电视机、全自动化洗衣机等家电产品相继问世,标志着世界家用电器工业第一次发展高潮的到来。在20世纪60年代,家用空调器、彩色电视机等产品的出现,使家用电器逐步开始从普及型向高档型过渡。与此同时,各类家电产品的质量、寿命均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而价格反而降低了许多。在这个时期,不少国家(特别是日本)家电生产的年增长率曾高达20%以上。


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随着微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集成化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在产品中的广泛应用,家用电器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阶段。大批功能多样、安全可靠、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的新产品逐步落户寻常百姓的家庭,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物质与精神生活质量。其间的典型产品包括摄像机、录像机、微波炉、电子游戏机、全自动洗衣机、电冰箱以及各种家用保健治疗仪器等。在这个时期,不少第三世界国家的家用电器工业开始得到了发展,其中比较突出的有巴西、韩国、泰国、菲律宾以及中国的台湾、香港地区。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家电工业发展的时间短,工业基础相对薄弱。1978年以前,我国的家电工业除了电风扇、电熨斗以及民用灯具的生产稍具规模,单门电冰箱的生产略有基础以外,其余家电产品的生产几乎都是空白。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的各类家电工业才开始有了较大的发展。1988年中国的电风扇、电熨斗、电饭煲、洗衣机等家电产品年产量已跃居世界首位。近几年来,随着国内市场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大批家电企业集团的组建,促使我国的家用电器工业进入了一个良性的发展阶段,许多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经济效益高的“三高”产品逐步占领了国际、国内市场。家用电器之所以得到如此迅猛的发展,是与它在人民生活与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分不开的。家用电器的广泛使用,可以大大减轻家务劳动的强度和节省时间,同时还起到了改善生活环境、调剂人们精神生活的作用。各类家用电器作为家庭生活电气化、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与根本手段,正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质量与生活习惯。


家用电器工业在国民经济中起到了积极、健康的作用,在各国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受到各国政府的普遍重视。


在新世纪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集成电路尤其是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大力开发和广泛应用,使人类进入了数字化时代。数字技术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一些原来是供专业部门使用的产品进入了家庭,如:数字摄像机、数码照相机、数字电视机、数字计算机等。特别是计算机的普及,已经成为家电产品的一部分,同时与其相关的系列产品也开始进入家庭,包括扫描仪、数字照相机、手写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等。传真机和复印机等办公用品在家庭的广泛应用,也使家庭办公自动化变成了现实。同时使一些办公用品也成为家电产品的一部分。

第1章 家用电器基础知识


1.1 家用电器产品的分类


经过100多年的研制与发展,家用电器的生产已经形成了一套独立、完整的体系,目前世界各国的家用电器产品已达数百种之多。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及各国自身的习惯不同,国际上对家用电器至今仍未形成一个统一的分类标准,如美国、德国等一些国家是按照家电产品的复杂程度进行分类的,而日本则是按照家电的用途进行分类的。我国一般是按照家电产品用途或能量的转换方式进行分类的。


1.1.1 按照能量转换的方式分类


这种分类是按照电能被转换成的不同结果来对家用电器进行的。


1.电热设备


电能转换为热能的家用电器,主要通过各类电热器件来完成电能与热能的转换。比较典型的电热器有电熨斗、电饭煲、电热毯、电取暖器。


2.电动设备


电动设备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并且直接利用此能量来为人类服务的家用电器。一般来说,凡是带有电动机的设备均能完成电能向机械能的转换,如洗衣机、电风扇、真空吸尘器、电动开罐器、水果榨汁器等。


不过,有些带有电动机的家电产品对产生的机械能还要进行转换,使人们最终利用到的是经二次转换后的能量,而并非电动机直接产生的机械能。对这些家用电器应该按照产品的最终功能来进行分类,例如,电冰箱属于制冷设备而不是电动设备。


除了电动机以外,有些压电器件也可以完成电能向机械能的转化,如家用按摩椅垫便是属于电动设备。


3.制冷设备


凡是能获得制冷效果的家用电器均可列为制冷设备。制冷设备利用制冷装置产生低温环境。这类家用电器的能量转换形式有很多种,如消耗电能获得制冷效果(压缩式冰箱、空调及半导体式冰箱);消耗热能获得制冷效果(吸收式冰箱);消耗化学能获得制冷效果(化学冰箱)。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制冷设备包括各种冰箱、空调、饮水机、制冰机等,它们都是通过直接消耗电能来获得制冷效果的。


4.照明设备


照明设备是将电能转换为光能的家用电器。照明设备通过各类电光源来完成电能与光能的转换,其典型产品如白炽灯、荧光灯、碘钨灯等。


1.1.2 按照用途分类


按能量转换的方式进行分类,能够让我们对家用电器的能量转换过程非常清楚,因此这种分类方式比较适合各类专业化生产及科学研究。但是,按能量转换的方式分类具有相当大的局限性,许多现代家用电器因同时存在多种形式的能量转换,造成了这些产品在分类时不能获得准确的定位。例如,全自动洗衣机除了在洗衣时存在电能与机械能的转换外,在干衣时也有电能与热能的转换;录音机既有电能与声能的转换,同时也有电能与机械能的转换。为了更加科学、准确地分类,更多的时候我们是按照产品的用途来对家用电器进行划分的。


1.取暖设备


取暖设备是用来提高房间的温度或提高与人体相接触的物体的温度,如电热毯、电热油汀、电热靴、暖手器、空间加热器等。


2.制冷设备


制冷设备指的是通过人工的方法获得低温以存储物品或降低物品温度的家用电器,如电冰箱、饮水机、冷冻机、冰淇淋机等。


3.空调设备


广义的空调设备包括调节室内温度与湿度、加速空气的流动以及将室内的污浊空气排到室外的家用电器。常见的产品有空调器、换气扇、抽湿机、电风扇、空气加湿器、空气净化器等。


4.厨房设备


厨房设备可用来准备食物、清洗餐具、烹调食品,如绞肉机、洗碗机、微波炉、电饭煲、水果榨汁机、电子消毒柜、家用净水器等。


5.清洁设备


清洁设备是指对个人与环境卫生进行清理或清洗的家用电器,如洗衣机、真空吸尘器、抽油烟机、电热水器等。


6.美容与保健设备


美容与保健设备是用来进行个人容颜修饰或身体保健的电器产品,如电吹风、电动剃须刀、电动按摩器、负氧离子发生器等。


7.熨烫设备


熨烫设备是用来对各类针纺织物进行平整处理的家用电器,典型产品有电熨斗、熨边机、小型熨平机等。


8.照明设备


照明设备主要用于室内照明或家居装饰,如吊灯、壁灯、夜间长明灯、音乐彩灯、应急灯等。


9.娱乐设备


娱乐设备可以缓解使用者工作、学习上的压力,达到身心舒畅的效果。另外,现在很多的娱乐设备还可以用来提高婴幼儿的智力水平。常见的产品有电子游戏机、电动玩具、电子乐器等。


10.音像设备


音像设备主要指的是用来产生音响与视频效果的家用电器,这类产品在家庭中的拥有量非常大,如收录机、电视机、录像机、影碟机等。


11.安全设备


安全设备是对人们的家居生活或家庭财产提供安全保护的一大类家用电器,如电子门锁、火灾预警器、漏电保护器等。


12.其他设备


上述11种分类之外的家用电器都归属于这一类,如电子门铃、石英钟表、电子充电器、声光控开关、电动自行车等。


1.2 家用电器产品概况


1.2.1 电热设备


按照电热转换方式分类的电热设备,实现加热的方式有电阻加热、感应加热、远红外式加热和介质加热。


1.电阻加热方式


这是一种最常用的电热转换方式。当电流通过具有电阻的电热材料时,电热材料便会消耗电能使电热材料本身产生热量并散发出来,供人们使用。作为一种主要的电热方式,即电阻加热方式在目前的家用电器中仍在广泛地应用。


(1)直接电阻加热。直接电阻加热是将电流直接通过被加热的物体,利用物体自身所具备的电阻来产生热量。这种加热方式实现起来比较容易,只需将被加热物体接上电源,通电后即可进行加热。


凡是能够采用直接电热法来进行加热的物体,首先要求该物体本身应具有一定的电阻值,如果该物体的电阻值太小(电的良导体)或太大(电的绝缘体),均不适宜采用直接电热法;其次,采用直接电热法进行加热时还要求被加热物体的温度系数比较稳定,否则在高温加热时容易引起事故。总的来说,直接电热法的局限性较大,其应用范围是非常有限的。


早期的产品中,快热式电水龙头、盐液式电热蒸汽熨斗都是应用直接电热法进行加热的电热设备,它们均是利用水(或盐水)自身的电阻,在电流通过时所发出的热量来对水进行加热的。但是由于其自身局限性和安全性等问题,这些产品已经被淘汰或禁止使用。


(2)间接电阻加热。与直接电阻加热不同,在采用间接电阻加热时,电流流过的回路并非是被加热的物体本身,而是另一种用专门材料制成的电热器件。电热器件在电流流过时产生的热量再经辐射、传导或对流三种方式传递给被加热物体,以达到加热的目的。目前,绝大多数电阻式电热设备均采用这种电热方式进行工作。


虽然热传导过程中存在的各种损耗导致间接电阻加热的热效率降低了10%~25%,但间接电热法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却因此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从而在各类家用电热设备中得以 广泛使用。


电熨斗、电饭煲、电饼铛、电炒锅、电火锅等都是间接电阻加热的产品,早期的产品由于没有温度控制元件,因此产品的使用很不方便。随着温度控制元件(双金属片)和电子控制元件(功率控制元件和时间控制元件)的广泛应用,电热产品的安全性能、使用方便性能得到极大的提高,这些产品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电熨斗由一般的普通电熨斗发展出多种多样的产品,如调温电熨斗、PTC恒温电熨斗、蒸汽式电熨斗、喷气喷雾型电熨斗等。


调温型电熨斗是在普通型电熨斗的基础上加装调温器和指示灯构成的,如图1.1所示。调温器一般为双金属片调温器,通常安装在底板的中心部位。当电熨斗接通电源时,双金属片平直,动触点相接,指示灯亮,电流流过电热元件,底板温度上升。当底板温度上升到一定限值时,双金属片弯曲到使动、静触点分离。由于调温器串联在电热元件电路中,所以此刻电热元件断电,指示灯熄灭,电熨斗底板温度开始下降。随着底板温度的下降,双金属片又逐渐恢复原状,两触点又重新接触,指示灯再次发亮,电热元件再次被通电加热。如此反复循环,使电熨斗的工作温度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若需调节温度,只需通过调温旋钮来改变静、动触点间的压紧力即可,确保熨烫的质量。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概论(第3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图1.1 蒸汽调温式电熨斗

2.感应加热方式


在高频电磁场中导体会产生感应电流,这个感应电流在导体内流动时因克服内阻也会产生涡流热能。如果把这些热能释放出来,便可供人们使用。感应加热方式有铁心式感应加热与无铁心式感应加热两种基本类型。


(1)铁心式感应加热。适用于被加热物体本身内阻较小的场合,它将被加热物体直接安装在变压器的二次侧绕组上,作为变压器的负载。根据变压器的工作原理我们知道,当变压器的一次侧绕组通电以后,匝数很少的二次侧绕组中将感应出很大的电流,当该电流流经被加热的物体时产生大量热量,便实现了快速加热。


在进行家电维修时,通常使用的感应式电烙铁便是铁心式感应加热的代表产品。这种电烙铁在通电后短短10s内,烙铁头的温度就可以达到240℃以上,升温速度相当快。


(2)无铁心式感应加热。将被加热的物体置于交变磁场中,利用物体内部感应出的电流(俗称涡流)在流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量热能来进行加热。这类电热设备的热效率一般可达到75%以上。


电磁灶、电磁炉作为实用炊具是1971年由美国西屋公司首次研制成功的,是典型的无铁心式感应加热设备。到20世纪80年代,电磁炉的各项技术日臻成熟,使其成为能与其他家用电器产品相媲美的成熟电子产品,并以很快的速度向家庭普及。日本在1981年开始向家庭普及电磁炉。据日本电动机工业协会1987年发表的统计资料表明,1985年和1986年,日本的电磁炉产量分别为13.3万台和10万台,发展前景比较乐观。我国电磁炉的研制工作大约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1984年9月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和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先后推出我国第一代高频电磁炉。此后,国内许多厂家都在研制和生产电磁炉。目前,日本已研制开发出用微机编程自动控制的智能化电磁炉,以及可加热铝锅或铜锅的新式电磁炉。电磁技术的发展在不断完善电磁炉的功能结构,使整个烹调过程自动化、智能化,使电磁炉更为小型化,以便跟其他现代炊具组合配套,并且尽可能地扩大容器的使用范围。


电磁灶按流过感应加热线圈的电流频率分为低频和高频两类电磁灶,结构如图1.2所示。低频电磁灶使用的是50Hz或60Hz的工频电流通过的感应加热线圈,因此被称为工频电磁灶;而高频电磁灶使用的是20kHz以上的高频电流通过的感应加热线圈,它是在工频电磁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电磁灶。低频电磁灶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性能可靠、使用寿命长、成本低,但由于供给感应加热线圈的电流频率低,因此锅体的振动和噪声较大。由于使用的材料主要是铁心和铜线,所以它较重,体积也较大。高频电磁灶采用的主要是电子电路,首先将50Hz的工频电流经过整流之后变成直流,然后再经过转换调节电路及输入电路将直流电变成频率为20kHz以上的超音频电流,去供给感应线圈,对锅进行加热。由于高频电磁灶采用了大量的半导体器件,结构较复杂,因此成本也较高。但随着集成电路的应用,高频电磁灶的成本和价格将会有所降低。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概论(第3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图1.2 高频电磁灶的结构示意图

3.远红外式电热设备


红外线是一种人们用肉眼看不见的热辐射线。它的波长为 0.75~1 000μm,介于电磁微波和可见光的波长之间。由于红外线具有较强的穿透性热辐射能量,因此可使被加热物体迅速升温。


采用远红外线进行加热是一项非常先进的技术,它的热效率很高。例如,一台功率仅为1.5kW左右的远红外电烤箱,在短短的20s内便可将肉烤熟。生活中较为常见的远红外式电热器有远红外电取暖器、远红外电烤箱以及各种远红外理疗设备。电烤箱的结构如图1.3所示。


电烤箱主要由箱体、电热元件、调温器、定时器和功率调节开关等构成。其箱体主要由外壳、中隔层、内胆组成三层结构,在内胆的前后边上形成卷边,以隔断腔体空气,在外层腔体中充填绝缘的膨胀珍珠岩制品,使外壳温度大大减低;同时在门的下面安装弹簧结构,使门始终压紧在门框上,使之有较好的密封性。


电烤箱的加热方式可分为面火(上加热器加热)、底火(下加热器加热)和上下同时加热三种。上加热器为远红外石英电热管,其螺旋状的铁铬铝电热丝贯穿石英玻璃管中央,不接触管子的内表面,这样可使石英玻璃管受热均匀。下加热器采用管状电热元件涂覆红外涂料,一般采用不锈钢或掺碳钢管制成。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概论(第3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图1.3 电烤箱的结构图

电烤箱常见故障原因与检修方法如表1.1所示。

表1.1 电烤箱常见故障原因与检修方法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概论(第3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续表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概论(第3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4.介质加热方式


这种方式是把被加热的物体或待加工的食品置于高频交变电场之中,使被加热物体的电介质吸收高频电场能量,变成介质损耗而加热,如微波炉加热器就是按这种加热方式工作的。


微波加热是近几十年才发展起来的一种快速电热方式,采用微波进行工作的电热器具有加热均匀、热效率高且加热出的食品营养成分损失较少等优点。用微波炉烹调时,比一般的电灶或燃料炉快4~12倍,例如,用微波炉只需要不到10s的时间就可热好一盘熟食。


1.2.2 电动设备


在家用电器产品中,电动设备产品约占50%左右。电动机的使用已经具有百年以上的历史,电动类设备为适应不同的使用要求,往往采用各种调速装置以控制电动机的转速。因此,电动机及其调速装置,是家用电动设备的核心部件。


1.电风扇


电风扇是电动设备中最常见的家电产品之一,按使用功能分类有很多种,一般分为简易型、普及型、高档豪华型以及在国际市场上出现的一些新颖别致的产品。


简易型电风扇功能最简单,不具备调速机构,也不能调节风扇摇头。普及型电扇使用面最广,市场占有率最大,它具有调速机构,能机械定时,能调节摇头的角度,一般已能满足广大用户的使用要求。高档豪华型电风扇是在普及型电扇功能的基础上,从操作更加方便、装饰更加美观、感受更加舒适、技术更加先进、功能更加全面等各种角度出发而研制的高档电扇产品,具有电脑控制、遥控调速、电子定时、彩灯装饰和模拟自然风、冷风、暖风、阵风、香风等功能。


电风扇在我国生产较早,是进入家庭较快的一种电器产品,也是近年来普及面最广、发展速度最快的电器产品之一。电风扇是普通家庭通风换气、消暑降温必备的电器产品。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中期是我国电风扇工业的全盛时期,全国兴起了生产电风扇的热潮,电风扇生产厂最多时高达3400多家,市场竞争相当激烈。20世纪80年代后期,通过市场竞争,优胜劣汰,大约有600家电风扇生产企业以其在产品质量、信誉、服务水平以及产品多样化等方面的优势而生存下来,电风扇生产企业基本趋于稳定。现在,各个企业均致力于新产品的研制开发,在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先进生产流水线、产品检测线以及管理手段的同时,通过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更新设备、加强企业管理及产品质量管理,生产出了使用方便、式样新颖、造型别致、功能多样化的新一代产品,深受消费者的欢迎和喜好。


近年来,随着微处理器和传感技术的发展,在国际市场上还不断涌现出各种新颖别致的电风扇产品。大致有以下几种新型电风扇:


高效节能电风扇。目前在许多发达国家都在采用新技术,改进电风扇电动机和风叶的设计,尤其注重电动机效率的提高,以达到节电之目的。由日本三洋公司研制的EF—31M型电风扇,电动机效率提高57.5%,比普通单相感应电动机可节电30%。


球形风扇。这种电风扇是由我国香港生产的,在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等国深受欢迎。它是由两组对立的扇叶安装在球形的圆网中,可在球形圆网中作360°的转动,从而使室内任何方向均有连续的风吹到,送风柔和,送风角度大,性能优越。


“和风”型电扇。这种由日本日立公司推出的新产品H—30E7型电风扇,在提高送风质量上,比传统的模拟自然风有所发展,融模拟山风、湖风于一体,力求创造出更逼真的自然环境,给人们以舒适的感觉,它设有三挡风量,专用小电动机完成摇头和俯仰功能。


智能化室温感应电风扇。这种由日本松下电器公司生产的F—H305D型300mm“逍遥”型壁扇,款式新颖、技术先进。利用温度传感器和微处理器,通过自动控制,可使室内温度调节控制在18℃~32℃。无论夏季或冬季,均能保证室内适宜的温度。这种风扇具备自动定时、调速和俯仰、摇头等功能,使用极为方便。


冷暖风电风扇。这种由我国台湾电热器件公司向国际市场推出的冷暖风电扇,扇叶前后装有电热交换器,只要按下热风键,就可供冬季取暖;当按下冷风键时,风扇电动机在超低速旋转控制下,可将半导体制冷管发出的冷气吹出,能有效地防暑降温。


采用直流变频技术的电风扇。直流变频技术在电风扇上的使用是很大的技术创新。比如:无级变速,通俗地讲就是没有挡位,可以自由调节风扇转速,具有寿命长、风扇体积更小、更安全的特点。国内电风扇品牌奥丽思主要就是采用了直流变频技术。它的好处是静音、省电、经久耐用,外观设计比较出色,给人很奢华的感觉,而且产品功能齐全,整个产品好用也易用。该产品对于解决日益紧张的能源问题也有贡献,因为它的电动机能效损耗低,较传统风扇节能50%以上。目前来说,由于采用该项技术的成本较高,因此还不能广泛应用在电风扇的生产上。


2.洗衣机


现在,即使在普通家庭,洗衣机也已是很平常的家用电器了。可在以往的岁月里,洗衣服实在是一项繁重的家务活,分拣、浸泡、揉搓、漂洗等都得依靠手工劳作。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家用电器越来越普及。作为家用电器产品一大类别的洗衣机,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与消费水平。现在人们不仅为讲究卫生而洗衣服,而且还为穿着舒适、杀菌与消毒而洗衣服。这些都表明,洗涤量的骤增,用洗衣机代替人工洗衣服是必然的趋势。


1874年美国的比尔·布莱克斯通(Bill B1ackstone)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木制人工搅动式洗衣机。其结构是在木桶底部装6块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再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