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参考用书(第1册)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书名:英语教学参考用书(第1册)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
作者:河南省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研究室编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7-01
书籍编号:30467816
ISBN:9787121230868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57165
版次:1
所属分类:教材教辅-中职/高职
版权信息
书名:英语教学参考用书(第1册)
作者:河南省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研究室
ISBN:9787121230868
版权所有 · 侵权必究
《英语(第1册)(第2版)》编写委员会
主任 崔炳建 河南省教育厅副厅长
副主任 董丞明 河南省教育厅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处长
黄才华 河南省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研究室主任
委员 杨德亮 郭国侠 宋安国 赵丽英
《英语(第1册)(第2版)》编写组
主编 张小妹
副主编 赵庆娜
参编 梁君 王宇慧 王俊红 上官潇潇
王会琴 陈冰 王燕
主审 王立善 朱亚莉
前言
河南省中等职业教育公共课精品教材是以《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2009年版)为基本依据,围绕“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和“以全面素质提高为基础、以综合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紧密结合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际情况而编写的。
主干教材分第1册和第2册,是大纲规定的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英语课教学内容。其中,第1册以零起点起步,归纳复现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基本语言知识和能力,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第2册是在第1册基础上适当扩展基本语言知识和技能,兼顾了不同基础的学生水平的提高。既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又注重与高职招生、对口升学及相应的英语水平考试衔接,体现了中等职业教育的理念和特色,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主干教材选材内容贴近现代生活,富有较强的时代气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以主课文话题为主线,以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为目标,设计出语言情景和操作路径,步步引导,反复训练,便于教师实际操作和学生主动参与,突出了“做中学,学中做”的新教学理念,有利于学生基础语言知识的掌握和未来职业语言能力的提高。
主干教材每册10个单元,每单元由8个部分组成,即“热身”、“阅读”、“综合技能”、“语法”、“生词表”、“单元小结”、“学习建议”、“音乐欣赏”。其中,“阅读”配有注释和读后练习;“综合技能”包括听、说和写三部分;“语法”和“生词表”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内容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设计路径环环相扣,便于操作,便于掌握。每册教材后附有按字母顺序排列的总词汇表、不规则动词表及新国际音标,供教师和学生参考。
每册教材均有配套学生《练习册》和教师《教学参考用书》,同时配有听力部分的外籍教师录音带,构成了完整的教学资料体系。
《英语教学参考用书》紧密配合主干教材,分单元提出“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建议”、“补充参考材料”、“练习册指导”和“参考译文”。其中,“教学建议”对教学单元的“热身”、“阅读”、“听”、“说”和“写”等各部分分别提出教学建议并给出各项练习的参考答案,供教师参考使用。
本书是《英语教学参考用书(第1册)》。张小妹担任主编,赵庆娜担任副主编,参编有梁君、王宇慧、王俊红、上官潇潇、王会琴、陈冰、王燕。王立善、朱亚莉担任主审。另外,王晓令、张敏、杨树俊参加了教材编写的研讨,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由于时间仓促,编者水平有限,教材中难免有错误和不当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4年6月
2008年6月
Unit1 Our New School
教学建议(Suggested teaching notes)
一、单元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中心话题是我们的新学校。本单元的语言知识和技能都是紧密围绕这一主题设计展开的。
(一)“热身”(Warming Up)
“热身”部分提供了三幅图片,两幅是熟人之间打招呼,一幅是介绍某人给某人。根据这三幅图设计了三种熟人之间打招呼及应答、介绍某人给某人的常用的语言,让学生用这些常用语展开讨论。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给予适当的指导。例如,如何用英语打招呼,如何介绍别人。
(二)“阅读”(Reading)
“阅读”部分是一篇介绍新学校的文章。全文共四段:第一段简单地介绍了一下自己;第二段介绍了学校的布局;第三段为总结;第四段对来访者表示感谢。
(三)“读后”(Post-Reading)
1.阅读理解(Reading Comprehension)
“阅读理解”部分设置了一个练习,主要用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练习要求学生依据课文内容完成下列句子,目的是检查学生对整篇课文的理解情况及对课文中出现的词汇、短语及重点句型的掌握情况。
2.热点词汇与短语训练(Useful Words&Expressions)
“词汇学习”部分主要用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阅读课文中的词汇和短语。共两项练习:练习1要求学生用从课文中学到的词汇和短语的正确形式填空,这个练习主要检查学生对词汇的掌握情况;练习2要求学生用be动词的正确形式填空,主要是考查学生对be动词用法的掌握情况及灵活运用的能力。
(四)“听力”(Listening)
“听力”部分是一段见面打招呼、介绍和道别的对话,设计了一个填空练习。学生首先听一遍录音,然后复述所听内容;听第二遍录音后填写所听内容;听最后一遍录音时核对答案。建议让学生面对全班同学复述所听录音内容并在课堂上进行表演,这样做效果更好。
(五)“说”(Speaking)
在“说”部分首先给学生功能句型,并给出一个对话模型。让学生用所给功能句型,仿照模型编写一段对话并进行表演。如果学生在表演过程中能把所学的“打招呼”、“介绍别人”和“道别”等句型融合在一个对话里,效果会更好。这样做不仅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六)“写作”(Writing)
“写作”部分要求学生写一篇自我介绍。这部分要求学生利用所掌握词汇、句型,写一篇50字左右的自我介绍,尽量做到无语法错误。
(七)“语法”(Grammar)
“语法”部分涉及的要点是S+V+P(主—系—表)句型和There be+S+Prepositional Phrase(There be—主—介词短语)句型。课堂上设计些趣味性强的练习,如让学生用这两个句型连词成句、词语接龙等,以增强语法课的趣味性。
(八)“小结”(Summing Up)
“小结”部分涉及四项内容:(1)让学生总结所学的常用动词;(2)让学生总结所学的名词;(3)让学生总结所学的常用词组;(4)让学生总结所学的新的语法项目。
本单元涉及的要点如下。
(1)学习并初步掌握本单元“教学目的和要求”中的词汇和短语,掌握如何打招呼、如何道别及如何把一个人介绍给另一个人等表达方式。
(2)学习并掌握S+V+P(主—系—表)句型和There be+S+Prepositional Phrase(There be—主—介词短语)句型。
(九)“学习建议”(Learning Tip)
“学习建议”部分向学生提供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警示语,让学生初步养成注意留心信息的好习惯。
(十)“音乐欣赏”(An English Song)
“音乐欣赏”部分选用《ABC英文字母》歌曲,增强趣味性,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本单元涉及的要点如下。
(1)学习并理解“Our School”中的内容。
(2)学习有关问候及应答方面的日常交际用语。
(3)学习并掌握本单元“教学目的和要求”中的词汇和短语。
(4)学习并掌握主—系—表结构和There be…句型的用法。
(5)掌握26个英文字母的正确读音及规范书写。
二、教学建议与参考
(一)热身
教师既可以首先组织同学阅读“热身”部分的有关内容,也可以提几个问题让学生回答,或者让同桌通过相互提问来呈现“热身”部分的内容。本部分的图片是熟人之间打招呼,以及把一个同学介绍给另一个同学等。可提示学生如何用英语打招呼、介绍自己、介绍别人。让学生用所掌握的语言展开讨论。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可给予适当的指导。
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相互提问来呈现“热身”部分的内容。
例如:Picture 1、Picture 2&Picture 3—Greetings and Responses
How do people greet each other when they meet on campus(in the street…)?
How do people response to others\'different greetings?
How do people greet someone when they meet for the first time?
然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What greetings are often used in our everyday life?
What responses are used?
(二)阅读
1.本课的阅读目的
(1)让学生进一步学习和使用恰当的阅读方法与技能,如细读、总结、归纳内容的能力及猜测词义的能力等。
(2)学习和使用向他人介绍自己、介绍事物的句子。
(3)学习并掌握本课的词语、表达方式及语法结构。
2.本课的教学步骤
(1)要求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仔细理解课文第一句和第二句的意思,掌握段落大意。对于阅读中出现的生词,学生既可以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也可以暂时忽略。当然也可首先学习一些生词,以帮助理解。
此外,教师还应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在阅读时参考。例如:
What is the boy\'s name?
How many classrooms are there in the classroom building?
Are there many books in the school library?
Where is the dining-hall?
(2)两人一组开展交流讨论,相互问答,以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
(3)学生对自己不懂的词汇、短语和句子可向全班提问,征求答案。教师既可以首先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简要的讲解,也可以就课文中的某些内容进行提问,以了解学生的理解情况,最后教师再进行讲解归纳。例如:
I\'m very glad to meet you here today.
Now,let me show you the campus of our school.
We can read many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after class in the reading rooms.
Can you see the red building next to the library?
Many students play basketball and football here after class every day.
Well,thank you for your visit.
(4)通过以上步骤让学生初步掌握文章整体脉络后,再让学生细读课文,捕捉具体细节,归纳课文大意与段落大意,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5)在学生对课文有了整体与细节的理解之后,让他们再次听录音欣赏全文。同时,也可引导学生再次阅读课文,以加深他们对课文中的整体脉络与重要细节的把握,以达到全面、深刻领会文章的目的。通过听课文录音,以及跟读模仿,帮助学生建立音、形、意方面的联系,让学生进一步领会全文。
(6)讲解、练习课文中的语言知识。提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注意S+V+P(主—系—表)句型和There be+S+Prepositional Phrase(There be—主—介词短语)句型的意思与用法,及时归纳总结。词汇的讲解应密切结合上下文,明确其意思与搭配关系。详细讲解可结合语法部分进行。
(三)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部分练习的设计都紧扣课文内容,以帮助学生在阅读中掌握段落大意与文章的细节。学生应当在阅读过程中或阅读后独立完成这些练习。教师可通过提问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并给予适时的指导。
Suggested Answers
I.Reading Comprehension
1.Complete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ccording to the text.
1)new student 2)classrooms,labs,teachers\'rooms 3)floor,large,bright
4)students,class 5)school library,a great many
6)reading rooms,newspapers,magazines 7)red building
8)after class 9)basketball,football 10)study hard
(四)词汇学习
“词汇学习”部分的练习与阅读课文联系紧密。做练习1时可让学生首先独立完成,再进行小组核对,然后确定答案。教师可举例说明词汇的意义与用法,让学生再次读写以加深印象。在词汇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采用“描述”的办法来帮助学生掌握。例如:
When you are glad,you\'ll be very glad to do everything.
做练习2时,提醒学生需要注意的是短文内容与课文密切相关。学生必须首先读懂短文内容,再用be动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Suggested Answers
II.Practice of Words and Expressions
1.Complete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with the correct forms of the words or expressions in the box.
1)is 2)next to 3)are 4)please 5)is,am,are 6)are glad to 7)let\'s
8)A great many 9)read 10)hard 11)after class 12)Thank,for
2.Complete the following passage with the correct form of the verb“be”.
am,is,am,is,are,is,are,is,is,is,is,is,is,are,is,are
(五)听力
“听力”部分的教学步骤建议如下。
(1)用问答形式熟悉所听内容。例如:
How do people greet each other when they meet in the morning?
What would people say when they want to introduce someone to someone else?
How do people greet each other when they meet for the first time?
What people would say to each other when they part?
(2)首先组织学生听录音,让学生独立做练习,然后再听一遍录音,最后核对答案。
(3)让学生复述所听内容,进行听音模仿,教师进行示范指导。
(4)让学生表演所听对话。
Listening Text and the Answers:
Wang Lin:Good morning,Ms.Gao.
Teacher:Morning,Wang Lin.
Wang Lin:Hi,Fang Mei.This is our teacher,Ms.Gao.
Fang Mei:Good morning,Ms.Gao.
Teacher:Good morning, Fang Mei.Nice to meet you!
Fang Mei:Nice to meet you,too!
Wang Lin:Teacher,Fang Mei is a new student.She wants to study in our class.
Teacher:Great!Welcome to our class!
Fang Mei:Thank you,Ms.Gao.
Teacher:You are welcome.Please go to the classroom with Wang Lin.
Wang Lin:Ok.Let\'s go to our classroom.This way,please.
Fang Mei:Good-bye,Ms.Gao.
Teacher:Good-bye.
(六)说
“说”这部分要求学生应把握本单元的功能句型,学会如何打招呼、如何道别及如何把一个人介绍给另一个人,尽可能使用课本中所提供的句型结构。牢记所学句型,把所学句型灵活地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
这部分的教学步骤建议如下。
(1)让学生在3分钟内记住打招呼、道别及把一个人介绍给另一个人的句型结构。
(2)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方框里的句型结构。
(3)两人一组开始编对话。
(4)让一些学生上台表演对话,教师进行归纳总结。
(5)如有可能,要求学生把对话中的关键句型写下来。
Follow the model and make a conversation with your partners.The useful expressions above may help you.
Sample:
Wang Lin:Hello,Fang Mei.How are you today?
Fang Mei:Fine,thank you.And you?
Wang Lin:I\'m fine,too.Thank you.This is my good friend,Liu Tao.
Fang Mei:Hello,Liu Tao.Glad to meet you.
Liu Tao:Glad to meet you,too.
Fang Mei:Sorry,I have to go to the library.See you later!
Wang Lin and Liu Tao:See you later!
(七)写作
教师可在班级举办英语书法比赛来考核学生对英语字母的掌握程度。
写作的要求是:利用所学词汇、句型写一篇自我介绍和班级介绍的短文。
写作的教学步骤建议如下。
(1)让学生再次仔细阅读课文,归纳段落大意和主要细节。
(2)帮助学生明确自我介绍、班级介绍的写作要素。
(3)说明自我介绍、班级介绍应包括的中心思想和相关细节。
(4)教师可提供几篇范文,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5)学生独立完成写作练习。
(6)学生完成写作后,教师可选择几个学生的作文在全班进行交流(如使用投影、板书或学生口述等),由教师分析讲解。
(7)交流后,学生各自修改定稿。
Sample:
Hello,everyone.I am a student of this class.My name is Wang Lin.This is our classroom.It is very big and bright.Our class is the best class in our school.There are fifty students in our class.Thirty of us are boys and twenty of us are girls.We are all good friends.We all study hard.Ms.Gao is our English teacher.We love our teachers.We love our class.We are very glad to study in our class.
(八)主题任务
根据本单元的中心话题,建议设计以下任务型教学活动。
任务1:写一篇自我介绍和班级介绍短文。
活动内容:自我介绍和班级介绍。
活动形式:个人活动、两人一组活动、多人小组活动、全班活动。
语言知识要求:本单元的词汇和句型。
语言技能要求:听、说、读、写。
活动步骤如下。
(1)明确写作要求,无论是自我介绍还是班级介绍,内容需简练。只使用本单元所学词汇和句型结构。
(2)列出提纲,首先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再着重介绍一下班级。
(3)确定所写内容,小组交流信息并讨论,最终确定具体的写作内容。
(4)确定最终稿,全班交流,组织评比。
(5)小结。检测对自我介绍和班级介绍要点的掌握程度;谈谈此次活动的收获与体会。首先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再选代表在全班交流。最后,要求学生能流利地介绍自己和自己所在班级。
任务2:介绍一个地方。
活动内容:介绍自己的寝室。
活动形式:个人活动、小组活动、交流。
语言知识要求:利用已掌握的词汇和语法。
语言技能要求:听、说、读、写。
活动步骤如下。
(1)具体任务:收集有关介绍寝室的材料。
(2)小组活动:学生既可以在小组内将收集的材料交换阅读,也可以事先通过E-mail交流,讨论并提出修改建议。
(3)个人修改。
(4)全班交流展示,进行评议。
(九)语法
“语法”部分涉及的要点包括:“主—系—表”结构和“There be…”结构两种句型。在教学中,建议注意以下几点。
(1)利用课文中相关的句子解说基本概念,包括主语和表语的含义、系动词be和“There be…”的用法等。
(2)举例说明“主—系—表”结构和“There be…”结构的肯定、否定和疑问结构。例如:
My name is Wang Lin.我叫王林。
This isn\'t our classroom building.这不是我们的教学楼。
—Is the red building your dormitory building?那栋红色的楼是你们的宿舍楼吗?
—Yes,it is.是的,正是。
There are a great many books in the school library.学校图书馆有很多书。
There isn\'t a student on the playground.操场上没一个学生。
—Are there any reading-rooms in the school library?学校图书馆有阅览室吗?
—No,there aren\'t.没有。
(3)要求学生牢记be动词的主语在句子中的人称和数的变化。例如:
She is a student of this school.她是这所学校的学生。
They are Wang Lin\'s friends.他们是王林的朋友。
There is a reading-room on the third floor.三楼有个阅览室。
There are a great many girl students in this class.这个班有很多女生。
(4)要求学生能了解“There be…”句型的特殊疑问句及其回答。
① 提问句子的主语(包括主语前的修饰语)时,句型一律用“What is+Prepositional Phrase?”(无论主语是单数还是复数都用is)。例如:
There are some desks and chairs in the room.→What\'s in the room?
② 就There be后面的地点状语进行提问时,句型用“Where is/are+Subject?”。例如:
There is a student in the classroom.→Where is the student?
③ 提问可数名词(主语)前的数量时,用how many句型,结构为“How many Plural Nouns+are there+…?”(主语无论是单数还是复数,be通常要用are)。例如:
There are a great many books in the school library.
→How many books are there in the school library?
Suggested Answers
1.Fill in the blanks with the correct form of the verb“be”.
1)Are,am 2)is 3)is 4)is 5)are
6)is 7)is 8)Is,is,is 9)Are,are,are,are,are 10)is,is
三、教学评价建议
(一)自我评价
Think about this unit and then complete the following form.Now rate yourself on a scale of five:one being low and five being high,and put it into your portfolio.
(二)测试性评价
1.Complete the follow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