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基础会计学习指导与练习(第2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书名:新编基础会计学习指导与练习(第2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
作者:顾爱春著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7-01
书籍编号:30467893
ISBN:9787121235696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71167
版次:2
所属分类:教材教辅-中职/高职
版权信息
书名:新编基础会计学习指导与练习(第2版)
作者:顾爱春
ISBN:9787121235696
版权所有 · 侵权必究
第2版前言
《新编基础会计学习指导与练习(第2版)》的编写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及新《企业会计准则》规范的要求。
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也是一门核心课程,主要讲述会计核算方法,是后续课程(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的基础。
本书是与《新编基础会计(第2版)》相配套的辅助性教材,以《新编基础会计(第2版)》为纲,主要内容包括学习目的与要求、学习要点与技巧、学习重点与难点及与《新编基础会计(第2版)》相配套的各单元习题与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模拟题。本书不但可以帮助学习者理解和掌握《新编基础会计(第2版)》的重点,理清头绪,更可以启发、引导学习者的学习。
本书的作者均是教学和科研第一线的“双师型”骨干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和实践经验。他们在编写过程中极力做到内容简明扼要、结构安排合理。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1.内容新颖。本书以2006年财政部最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及2013年开始实施的《小企业会计准则》为主要编写依据,在会计实务的编写中结合了我国营改增等新出台的相关政策。
2.与从业资格考试紧密结合。习题中特别增添了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模拟题,以利于学生考取会计证书。
3.学习方法指导性强。针对每个单元中的知识点,为学生提供了学习方法和技巧,指出了其中的重点与难点,以便学生学习参考。
4.适用面广。本教材适合各类高等职业学院、高等专科学院、成人教育高等专科学院和本科院校的二级职业学院会计专业学生使用,也可供企业会计从业人员培训及各类自学考生使用。
本书由顾爱春、刘颖和周艳艳担任主编,肖艳红、马力、王国清和蒋春雷担任副主编;由顾爱春提出全书编写大纲,并负责初稿的修改和最终的统稿、定稿;由浙江师范大学罗素清博士主审。
本书编写人员的具体分工为:浙江丽水职业技术学院顾爱春编写第四单元,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刘颖编写第五单元,江苏联合淮安生物工程分院周艳艳编写第一、二单元,普宁职业技术学校肖艳红编写第八单元,江苏联合淮安生物工程分院马力编写第六单元,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清河分院王国清编写第七单元,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汤燕编写第三单元,衡水职业技术学院蒋春雷编写第九单元,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清河分院张晓红编写第十单元。另外,顾爱春编写了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模拟试题(一)、(二)。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阅了大量同类教材,也得到了多位专家的支持和帮助,特别是得到了电子工业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尽管为编写此书付出了很大努力,但由于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有限,加之时间仓促,书中难免有疏漏之处,恳切希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以便再版时修正完善。
编者
第1版前言
本书的编写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及《企业会计准则》等法律规范的要求。
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也是一门核心课程。该课程主要讲述会计核算方法,属于方法论部分,它是后续课程(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的基础。因此,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能够为进行会计专业其他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本书是与《新编基础会计》一书相配套的辅助性教材。本书以本套教材编写组编写的《新编基础会计》的章节为编写大纲,主要内容包括学习目的与要求、学习要点与技巧、学习重点和难点及与《新编基础会计》相配套的各章的习题,另外还配有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仿真试题。我们编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习者理解和掌握《新编基础会计》的内容,以便理清头绪,启发、引导他们更便捷地学习。
本书的作者均是教学和科研第一线的“双师型”骨干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和实践经验。本书在编写过程中极力做到内容简明扼要、结构安排合理。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1.内容新颖。本书以2006年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为主要编写依据。
2.书中特别增添了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仿真试题,以利于学生考取会计证书。
3.学习方法指导性强。本书针对每一章节中的知识点,向学生提供了学习方法和技巧,指出了其中的重点和难点,以便学生学习时参考。
4.适用面广。本书的教学任务是讲述会计核算方法,适合各类高等职业院校和本科院校二级职业学院的会计专业学生使用,也可供企业会计从业人员培训及各类自学考生使用。
本书由顾爱春、孙杰和贺胜军担任主编,姚美英、马力副担任主编。全书由顾爱春提出编写大纲,并负责对全书初稿的修改和最终的统稿、定稿工作。具体各章的编写分工如下:浙江丽水职业技术学院顾爱春编写第五、六章,江苏联合学院淮安生物工程分院孙杰编写第一、二章,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贺胜军编写第三、四章,江苏联合学院淮安生物工程分院马力编写第七章,天津开发区职业技术学院李雪编写第八章,山西煤炭职业技术学院姚美英编写第九章,浙江丽水职业技术学院闫春荣编写第十章,江苏联合学院淮安生物工程分院周艳艳编写第十一章。另外,贺胜军编写了各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真题,顾爱春编写了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仿真试题(一)、(二)、(三)。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阅了大量的同类教材,得到了多位专家特别是电子工业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尽管我们为编写此书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由于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有限,加之时间仓促,书中难免有错漏之处,恳切希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以便再版时修正完善。
编者
第一单元 了解会计职业
学习指导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理解会计的职能和目标,掌握会计的概念、特点和对象,掌握会计的基本前提、会计基础和一般原则。此外,还要熟悉会计核算的方法。
二、学习要点与技巧
① 本单元的重点是会计的职能和原则,难点是对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基本原则的理解。
② 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对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提供反映会计主体经济活动的信息。会计是伴随着人们的生产实践而产生、发展并不断完善起来的,其基本职能是核算和监督。
③ 会计的内容一般是指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具体表现为会计要素,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④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会计核算工作的前提条件,是会计人员面对变化不定的社会经济环境,对某些不确定因素所做出的假设和推断,是建立和运用会计准则、程序和方法的基础。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⑤ 会计核算方法由一系列专门的方法组成,具体由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7个方法组成。为了规范企业会计核算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会计核算应该遵守会计原则。
三、学习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
① 会计的概念和职能。
② 会计的基本前提。
③ 会计基础和一般原则。
(二)难点
会计基础。
配套练习
一、名词解释
会计 会计的核算职能 会计的监督职能 会计的对象 会计的基本前提 会计主体 持续经营 会计分期 货币计量 会计核算方法
二、填空题
1.“四柱清册”中的“四柱”是指()、()、(),以及()。
2.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和()。
3.会计核算是会计管理工作的起点和基础,()、()、()是会计核算的主要形式。
4.会计对象是指会计()和()的内容。
5.会计的基本前提又称(),包括()、()、()和()4项内容。
6.会计对象一般可分为()的会计对象和非营利组织的会计对象。
7.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包括及时性、()、()、()、可靠性、可理解性、()、()8项内容。
8.会计核算方法包括设置账户、()、()、()、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及()7项内容。
三、单选题
1.会计以()为主要计量单位。
A.实物 B.货币 C.劳动量 D.价格
2.会计的基本职能一般包括()。
A.会计计划与会计决策 B.会计预测与会计控制
C.会计控制与会计决策 D.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
3.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记录、计算、报告等环节,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功能称为()。
A.会计核算职能 B.会计监督职能 C.会计控制职能 D.会计预测职能
4.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的职能称为()。
A.会计控制职能 B.会计核算职能 C.会计监督职能 D.会计分析职能
5.()界定了从事会计工作和提供会计信息的空间范围。
A.会计职能 B.会计对象 C.会计内容 D.会计主体
6.在可预见的未来一段时期,会计主体不会破产清算,所持有的资产将正常营运,所负有的债务将正常偿还。这属于()。
A.会计主体假设 B.持续经营假设 C.会计分期假设 D.货币计量假设
7.在我国,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它们均按()确定。
A.公历起讫日期 B.农历起讫日期
C.7月制起讫日期 D.4月制起讫日期
8.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是特定主体的()。
A.经济活动 B.实物运动 C.资金运动 D.经济资源
9.会计主体从()上对会计核算范围进行了有效的界定。
A.空间 B.时间 C.空间和时间 D.内容
10.()作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将一个会计主体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若干个相等的会计期间。
A.会计分期 B.会计主体 C.会计年度 D.持续经营
11.企业资产以历史成本计价而不以现行成本或清算价格计价,所依据的会计核算前提是()。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四、多选题
1.说法正确的是()。
A.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为统一的计量单位
B.我国企业的会计核算只能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C.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单位可以选择某种外币为记账本位币
D.在境外设立的中国企业向国内报送的财务报告,应当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2.会计核算职能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等环节,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
A.确认 B.记录 C.计量 D.报告
3.会计期间可以分为()。
A.月度 B.季度 C.年度 D.半年度
4.会计监督职能是指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经济活动的()进行审查。
A.合法性 B.合理性 C.时效性 D.盈利性
五、判断题
1.会计主体是指企业法人。()
2.会计主体一般是法律主体,但法律主体不一定是会计主体。()
3.会计是指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经济管理工作。()
4.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是指企业发生的所有的经济活动。()
5.会计的监督职能是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会计主体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
6.会计的职能只有2个,即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
7.我国企业会计采用的计量单位只有一种,即货币计量。()
8.在我国境内设立的企业,会计核算都必须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9.凡是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对象。()
10.会计主体是进行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之一,一个企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一个或若干个会计主体。()
六、思考题
1.什么是会计?会计的基本职能有哪些?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2.《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了哪些会计基本前提?
3.简述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及主要内容。
4.会计核算的方法有哪些?
5.会计的基本职能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6.企业的会计对象和会计目标是什么?
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模拟题
一、单选题
1.会计的基本职能是()。
A.反映和考核 B.核算和监督 C.预测和决策 D.分析和管理
2.在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中,界定了从事会计工作和提供会计信息空间范围的是()。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二、多选题
1.会计监督是指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的()进行审查。
A.合法性 B.正确性 C.效益性 D.合理性
2.可以作为一个会计主体进行会计核算的有()。
A.母公司及其子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 B.独资企业
C.企业的生产车间 D.企业的销售机构
3.有关会计分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A.会计分期是对会计主体活动的时间范围上的限定
B.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
C.会计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
D.会计分期是对会计主体活动的空间范围上的限定
4.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为统一的计量单位
B.我国企业进行会计核算只能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C.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单位可以选择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D.在境外设立的中国企业向国内报送的财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5.可以作为一个会计主体进行核算的有()。
A.母公司 B.分公司
C.母公司和子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 D.销售部门
6.对会计本质的理解正确的是()。
A.其基本职能是核算和监督 B.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C.管理的范畴 D.其对象是特定单位的经济活动
7.属于会计核算具体方法的是()。
A.登记账簿 B.编制报表 C.填制凭证 D.财产清查
8.会计计量的属性包括()。
A.历史成本 B.可变现净值 C.现值 D.完全重置成本
三、判断题
1.在我国,单位的会计核算只能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2.凡是特定单位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即会计对象。()
3.会计主体与法人并非是对等的概念,会计主体可以是法人,但法人不一定是会计主体。()
4.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的度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第二单元 理解会计要素,建立会计等式
学习指导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理解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6个会计要素的定义;掌握有关会计要素的特征;能够正确区分各类会计要素,掌握其分类方法;学会在各类经济业务下如何保持会计等式的平衡。
二、学习要点与技巧
1.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6项。它们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具有一定的联系。其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构成资产负债表,收入、费用和利润构成利润表。
2.会计基本等式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它既揭示了各项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也为复式记账、编制财务报表提供了理论基础。
3.在企业中会发生若干种经济业务,这些经济业务可能会使会计等式中的有关项目发生金额上的增减变动,但肯定不会破坏等式的平衡。
三、学习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
① 会计要素,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② 会计基本等式。
(二)难点
会计基本等式对经济业务的影响。
配套练习
一、名词解释
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 收入 费用 利润 会计等式
二、填空题
1.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
2.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的会计计量属性是()。
3.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有()、()和()3个。
4.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有()、()和()3个。
5.企业最基本的会计等式是()。
6.会计要素中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企业财务状况的()反映。
7.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变现或耗用的资产。
8.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投资人对企业()的所有权。
9.流动负债是指将在()偿还的债务。
10.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包括()、()、()和()。
三、单选题
1.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称为()。
A.资产 B.利得 C.收入 D.利润
2.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称为()。
A.费用 B.损失 C.负债 D.所有者权益
3.广义的权益一般包括()。
A.资产和所有者权益 B.债权人权益和所有者权益
C.所有者权益 D.资产和债权人权益
4.属于资产项目的是()。
A.原材料 B.预收账款 C.预提费用 D.资本公积
5.引起资产和负债同时减少的经济业务是()。
A.从银行提取现金 B.赊购材料一批
C.用银行存款偿还银行借款 D.通过银行收到应收账款
6.属于企业的流动资产的是()。
A.存货 B.厂房 C.机器设备 D.专利权
7.流动资产是指变现或耗用期限在()的资产。
A.1年以内 B.一个营业周期以内
C.1年或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内
D.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
8.最基本的会计等式是()。
A.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B.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
C.利润=收入-费用
D.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9.所有者权益在数量上等于()。
A.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后的净额 B.所有者的投资
C.实收资本与资本公积之和 D.实收资本与未分配利润之和
10.一个企业的资产总额与权益总额()。
A.必然相等 B.有时相等
C.不会相等 D.只有在期末时相等
11.一项资产增加、一项负债增加的经济业务发生后,都会使资产与权益原来的总额()。
A.发生同增的变动 B.发生同减的变动
C.不会变动 D.发生不等额变动
12.某企业月初权益总额为80万元,假定本月仅发生一笔以银行存款10万元偿还银行借款的经济业务,则该企业月末资产总额为()万元。
A.80 B.90 C.100 D.70
13.经济业务发生仅涉及资产这一要素时,则必然引起该要素中某些项目发生()。
A.同增变动 B.同减变动 C.一增一减变动 D.不变动
14.只引起同一个会计要素内部增减变动的业务是()。
A.取得借款存入银行 B.用银行存款归还前欠货款
C.用银行存款购买材料 D.赊购原材料
15.不属于收入要素内容的是()。
A.销售商品取得的收入 B.提供劳务取得的收入
C.出租固定资产取得的收入 D.营业外收入
16.不属于费用要素内容的是()。
A.营业费用 B.管理费用 C.财务费用 D.长期待摊费用
17.企业销售产品一批,货款未收,这项业务引起会计等式中()。
A.资产与负债同时增加 B.资产与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
C.资产与收入同时增加 D.收入与负债一增一减
18.引起资产类项目和负债类项目同时增加的经济业务是()。
A.从银行提取现金 B.用银行存款归还企业的银行短期借款
C.赊购原材料 D.接受投资者投入的现金资产
19.引起所有者权益项目有增有减的经济业务是()。
A.以短期借款直接偿还应付账款 B.以银行存款支付投资者的利润
C.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 D.经批准将盈余公积转增资本
20.当一笔经济业务只涉及负债要素发生增减变化时,会计等式两边的金额()。
A.同增 B.同减
C.不变 D.一方增加,一方减少
21.属于所有者权益要素项目的是()。
A.长期借款 B.银行存款 C.预收账款 D.实收资本
22.某公司资产总额为60000元,负债总额为30000元,以银行存款20000元偿还短期借款,并以银行存款15000元购买设备,则上述业务入账后该公司的资产总额为()元。
A.30000 B.40000 C.25000 D.15000
23.某公司期初资产总额为200000元,当期期末负债总额比期初减少20000元,期末所有者权益比期初增加60000元,则该企业期末资产总额为()元。
A.180000 B.200000 C.240000 D.260000
四、多选题
1.属于资产要素项目的有()。
A.无形资产 B.长期待摊费用 C.预收账款 D.预付账款
2.属于资产要素特点的有()。
A.必须是经济资源 B.必须是有形的
C.必须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D.必须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
3.属于长期负债项目的有()。
A.长期应付款 B.长期借款 C.其他应付款 D.应付债券
4.属于流动资产项目的有()。
A.专利权 B.低值易耗品 C.长期待摊费用 D.包装物
5.属于所有者权益要素项目的是()。
A.实收资本 B.盈余公积 C.资本公积 D.未分配利润
6.能引起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的经济业务有()。
A.收到国家投资存入银行 B.提取盈余公积金
C.收到外单位投入设备1台 D.将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7.能引起会计等式左右两边会计要素变动的经济业务有()。
A.收到某单位前欠货款20000元,存入银行
B.以银行存款偿还银行借款
C.收到某单位投入机器设备1台,价值80万元
D.以银行存款8000元购买材料
8.能引起资产和负债同时增加的经济业务有()。
A.企业赊购材料一批 B.用银行存款偿还所欠货款
C.从银行借入一笔款项存入银行账户 D.收到投资人投入的资金存入银行
9.会引起企业资产总额和负债总额同时减少的经济业务有()。
A.用现金支付职工工资 B.从某企业购买材料一批,货款未付
C.将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D.用银行存款偿还所欠货款
10.会使企业资产总额和权益总额同时发生增加变化的经济业务有()。
A.向银行借入半年期的借款,已转入本企业银行存款账户
B.赊购设备1台,设备已经交付使用
C.收到某投资者投资,款项已存入银行
D.用资本公积转增实收资本
11.属于负债要素项目的有()。
A.短期借款 B.预收账款 C.预付账款 D.应交税费
12.企业的收入可能会导致()。
A.现金的增加 B.银行存款的增加
C.企业其他资产的增加 D.企业负债的减少
13.属于长期资产的项目有()。
A.固定资产 B.长期股权投资 C.无形资产 D.存货
14.属于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的项目有()。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15.企业向银行借款10万元,存入银行,这项业务引起()要素的增减变化。
A.资产 B.负债 C.所有者权益 D.收入
16.只引起会计等式左边会计要素变动的经济业务有()。
A.购买材料800元,款项尚未支付
B.从银行提取现金500元
C.购买机器1台,以存款支付10万元货款
D.接受投资200万元,款项存入银行
17.属于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静态要素的是()。
A.资产 B.负债 C.利润 D.所有者权益
18.属于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动态要素的是()。
A.收入 B.费用 C.利润 D.负债
19.属于负债要素特点的项目有()。
A.负债是由现在的交易或事项所引起的偿债义务
B.负债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形成的现时义务
C.负债是由将来的交易或事项所引起的偿债义务
D.负债将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20.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是()。
A.复式记账法的理论依据 B.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
C.试算平衡的理论依据 D.总账与明细账平行登记的理论依据
21.属于所有者权益的来源的项目有()。
A.所有者投入的资本 B.不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者损失
C.留存收益 D.收入
22.属于费用要素特点的项目有()。
A.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B.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
C.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
D.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
23.影响利润金额计量的项目有()。
A.资产 B.收入
C.费用 D.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
五、判断题
1.企业如果在一定期间内发生了亏损,必将导致该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减少。()
2.某项财产物资要成为企业的资产,只要该企业拥有其所有权就能将其确认为资产。()
3.资产包括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两部分。()
4.资产与所有者权益在数量上始终是相等的。()
5.流动负债是指需要在1年或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
6.“收入-费用=利润”,这一会计等式是编制利润表的基础。()
7.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投资人对企业资产的所有权。()
8.资产、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关系是企业资金运动处于相对静止状态下出现的,如果考虑收入、费用等动态要素,则资产与权益总额的平衡关系必然被破坏。()
9.会计要素中既有反映财务状况的要素,又有反映经营成果的要素。()
10.按照我国的会计准则,负债不仅指现实已经存在的债务责任,还包括某些将来可能发生的、偶然事项形成的债务责任。()
11.资产来源于权益,权益与资产必然相等。()
12.经济业务的发生可能影响资产与权益总额发生变化,但是不会破坏会计基本等式的平衡关系。()
13.资产是指企业现时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14.企业的利得和损失包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以及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
六、思考题
1.什么是资产?它有哪些特征?它如何分类?
2.什么是负债?它有哪些特征?它如何分类?
3.所有者权益包括哪些内容?它与负债有何不同?
4.收入与费用有何特点?我国会计准则中的收入与费用各包括哪些内容?
5.什么是会计等式?为什么说任何会计事项的发生都不会破坏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
七、实务操作题
目的:学会保持会计等式的平衡。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