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车削编程与加工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书名:数控车削编程与加工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
作者:董忠,魏江湖等编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8-01
书籍编号:30467909
ISBN:9787121237416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28261
版次:1
所属分类:教材教辅-中职/高职
版权信息
书名:数控车削编程与加工
作者:董忠 魏江湖
ISBN:9787121237416
版权所有 · 侵权必究
前言
本书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教学改革创新教材,是在广泛的企业调研基础上,针对数控车床操作工的职业岗位能力,融入职业技能鉴定的要求编写而成的,并经校企专家的认定和审核,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在内容上,全书共分数控车削加工基础、外形零件的数控车削加工、孔类零件的数控车削加工三个模块,共计十三个任务。主要内容包括数控车床的结构、数控车削加工常用的编程命令、常用的循环程序以及各类零件的编程方法和加工技巧等。在数控系统上,采用目前企业广泛使用的FANUC系统。
在编写形式上,本书按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式进行编写。每个学习模块分为若干具体工作任务,每一个任务按任务描述、任务目标、任务知识准备、任务计划与决策、任务实施、任务检查、任务评价、课后练习八个环节展开。本书编写形式新颖、图文并茂,既是教材,又是练习册,便于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本书主要特点如下:
1.以真实生产项目为载体,经教学化处理,使教学更接近生产实际。每个加工任务都有加工方案的罗列→分析→选定过程,既有单件生产方案,又有批量生产方案。
2.教学内容布置明了、易懂。摒弃了烦琐的理论讲解,直接用案例(用图示表示其执行过程及相关参数)介绍循环程序的应用,使读者更易于理解和接受。
3.充分利用数控仿真软件。从机床的认识,坐标系、编程的认识到每个任务实操加工前进行的仿真加工,都充分利用了数控仿真软件,大大减少了出错几率。
4.重视对学习过程的掌控。每个学习的过程都有(由组长、组员、自己、老师)记录,以确保学习过程的参与度及步骤的严谨性,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
5.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包括实训过程、情感态度、实操技能考核等。
6.提供大量的相关练习题,为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创造有利的条件。
7.模块之间、任务之间有紧密的关联性。如不断在旧知识、技能上,加入新的知识、技能;常常利用原来做好的零件,作为下个任务的毛坯;制作的孔类零件都会与之前的轴类零件相配合。
本书适合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模具制造技术专业的理实一体化教程,也可作为从事数控车削加工的相关技术人员的学习或职业技能培训用书。
本书由柳州市交通学校董忠、魏江湖任主编,柳州市交通学校陈焕、周雪琴、李秀凤、聂保生任副主编,柳州市交通学校赵海燕、罗美菊、潘雪玲、鲁建畅,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梁启忠、广西经贸高级技工学校朱庆军、韦柳悦等参加了编写工作,由柳州市交通学校徐红艳任主审。
本书在编写中还得到了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韦丽婵,柳州福臻车体实业有限公司韦锦班、柳州玄通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张玉泉、柳州汇众模具技术有限公司李连开、柳州精业机械有限公司韦仕贵、柳州六和方盛技术中心覃华建等企业专家的大力支持,同时得到了柳州市交通学校韦家壮、周云等的指导和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出现错漏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2014年6月
模块一 数控车削加工基础
项目任务一 安全文明生产知识
一、任务描述
通过学习、讨论相关案例,了解数控生产车间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和安全操作技能,增强预防事故、控制职业危害和应急处理的能力。
二、任务目标
(一)职业能力目标
1.了解数控生产车间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和安全操作技能。
2.了解机床日常维护和保养的要求及意义。
(二)职业素养目标
1.树立安全生产意识,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
2.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及沟通能力。
3.培养团队意识。
4.培养责任意识。
三、任务知识准备
数控机床的安全操作规程,不仅是保障人身和设备安全的关键,也是保证数控机床能够正常工作、达到技术性能、充分发挥其加工优势的关键。因此,在数控机床的使用和操作中必须严格遵循数控机床的安全操作规程。常用数控机床操作的安全知识见表1-1-1。
表1-1-1 常用数控机床操作的安全知识

续表

续表

从事生产或实习的任何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企业或实训场所的各种管理规章制度,严格遵守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未经安全生产教育,不得从事生产或实训活动;违反管理规章制度及设备操作规程的人员,实习指导教师和企业管理人员有权取消其生产或实习资格,并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罚。
四、任务实施
(一)安全认识练习
结合安全生产教育,对照表1-1-2,自我检查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
表1-1-2 安全知识自我检查表

续表

(二)机床日常维护保养的意义
分组讨论以下问题,并总结讨论结果。
(1)假如你是企业管理人员,你是否会要求你的员工按要求做好机床的日常维护保养?为什么?
(2)在机床的日常维护保养方面,你认为应该如何要求和管理你的员工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五、任务检查
结合学习内容,分析表1-1-3中生产或实训中有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的对错。
表1-1-3 常见的生产和实训情况

续表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分析,并选派代表陈述讨论结果。小组间进行评比,由教师给出各组分值(百分制)。各组员则根据其参与度由小组内部评分。
六、任务评价
评价表见表1-1-4。
表1-1-4 活动过程自评及小组评价表

注:1.等级评定:A+/95~100,A/85~95,B+/80~85,B/75~80,C+/70~75,C/60~70,D/60以下,
2.自评作为评价的参考,组评作为评价的结果(教师每组抽检)。
七、课后练习
1.三级安全文明生产教育是指哪三级?
2.你如何理解“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3.你认为车间5S管理的具体内容应该有哪些?填写表1-1-5。
表1-1-5 车间5S管理

4.尽可能多地列举影响安全文明生产的个人行为。
项目任务二 数控车床基本结构及坐标系
一、任务描述
了解数控车床结构及其坐标系,如图1-2-1和图1-2-2所示。
图1-2-1 数控车床结构
图1-2-2 数控车床的坐标系
二、任务目标
(一)职业能力目标
1.了解数控车床的基本结构。
2.认识数控车床的坐标系,并能准确、快速地指认某点的坐标。
3.能通过某点的坐标,判断坐标系原点的位置。
4.会识读简单的零件图。
(二)职业素养目标
1.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及沟通能力。
2.逐步养成勤于思考、勤于动手的习惯。
3.学会相互合作,共同提高。
4.养成遵守车间规章制度的习惯和安全责任意识。
三、任务知识准备
(一)数控车床的组成
数控车床主要由车床主体、控制部分、驱动部分、辅助部分等组成,见表1-2-1所示。
表1-2-1 数控车床的组成

续表

(二)数控机床坐标系、坐标轴、运动方向及其命名
数控机床坐标系、坐标轴、运动方向及其命名见表1-2-2。
掌握数控机床的坐标系、坐标轴、运动方向及其命名,是确定数控加工程序中各节点坐标的依据,是数控编程最重要的基础。
表1-2-2 数控机床坐标系、坐标轴、运动方向及其命名

(三)数控车床坐标系
数控车床坐标系包括机床坐标系和工件坐标系。
1.机床坐标系
机床坐标系是生产厂家在机床上设定的坐标系,是以机床原点为坐标系原点建立起来的ZOX直角坐标系,见表1-2-3。
表1-2-3 机床坐标系

2.工件坐标系
工件坐标系用于确定编程节点和加工点的位置。原点位置放在工件的轴线上。工件坐标系的坐标轴方向与机床坐标系的坐标轴方向保持一致,如表1-2-4。
表1-2-4 工件坐标系

四、任务计划与决策
(1)到实训车间观察数控车床,认识数控车床的基本结构。
(2)通过阅读、小组讨论的方式,认识机床坐标系和工件坐标系。
(3)对照零件图,认识数控车床有关点的坐标,再做相应的练习巩固。
五、任务实施
(1)到数控车间了解图1-2-3中各部分的名称并填写。
图1-2-3 数控车床的结构
(2)在机床上指认坐标轴及其正方向(图1-2-4)。
(3)在图1-2-5中分别指出机床坐标系原点和工件坐标系原点位置,并注明X、Z方向。
图1-2-4 坐标轴及其正方向
图1-2-5 机床坐标系原点和工件坐标系原点
(4)填写表1-2-5。
(5)在教师指导下,分组讨论数控机床坐标系与工件坐标系之间的关系,并回答表1-2-6中的问题。
表1-2-5 有关点的坐标

表1-2-6 分组讨论表

六、任务检查
任务检查表见表1-2-7。
表1-2-7 任务检查表

七、任务评价
评价表见表1-2-8。
表1-2-8 活动过程自评及小组评价表

注:1.等级评定:A+/95~100,A/85~95,B+/80~85,B/75~80,C+/70~75,C/60~70,D/60以下;
2.自评作为评价的参考,组评作为评价的结果(教师每组抽检)。
八、课后练习
填写表1-2-9。
表1-2-9 课后练习表

项目任务三 机床及数控系统的基本操作
一、任务描述
利用数控仿真系统,录入已给定的程序,完成零件的加工(表1-3-1)。
表1-3-1 零件图与给定程序

二、任务目标
(一)职业能力目标
1.会使用数控仿真系统。
2.掌握手动、手轮、录入的基本操作。
3.会手工输入和编辑程序。
4.会设刀偏。
5.会用录入方式或者自动方式检查所设的刀偏(坐标系)是否正确。
6.初步认识一些常用指令,了解一些相对坐标的应用。
7.会启动程序自动加工。
(二)职业素养目标
1.增强维护环境卫生的意识。
2.培养认真工作的态度。
3.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及沟通能力。
三、任务知识准备
(一)手动、手轮及录入方式的基本操作
手动、手轮及录入方式的基本操作见表1-3-2。
表1-3-2 手动、手轮及录入方式的基本操作

续表

练一练
用手动方式,使刀架向左(Z向)分别以126mm/min和200mm/min移动一段距离,再沿X向移动一段距离;然后改用快速方式分别进行X、Z向的移动,并试做点动操作。
用手轮方式,进行X、Z轴的切换操作,并换手轮倍率X10/X100,移动刀架。
用MDI方式,完成主轴正转转速800r/min(M3 S800)、转刀架(T0*0*)等操作。
(二)设刀偏的基本操作
(1)设Z向刀偏(切端面→刀偏→形状→输入“Z0”→测量),如图1-3-1所示。
图1-3-1 设Z向刀偏
(2)设 X 向刀偏(切外圆→测量φ值→刀偏→形状→输入数值(φ值)→测量),如图1-3-2所示。
图1-3-2 设X向刀偏
(三)刀偏的检查
刀偏的检查见表1-3-3。
表1-3-3 刀偏的检查

练一练
完成设刀偏(工件坐标系)及检查刀偏操作练习(先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练习,再进行个人练习)。
(四)程序的输入与编辑
程序的输入与编辑见表1-3-4。
表1-3-4 程序的输入与编辑

练一练
按表1-3-5中的要求进行练习。
表1-3-5 练习

续表

四、任务计划与决策
任务安排见表1-3-6。
表1-3-6 任务安排

五、任务实施
任务实施见表1-3-7。
表1-3-7 任务实施

六、任务检查
对任务实施进行检查(先分项检查,后汇总),见表1-3-8。
表1-3-8 任务检查表

七、任务评价
评价表见表1-3-9。
表1-3-9 活动过程自评及小组评价表

注:1.等级评定:A+/95~100,A/85~95,B+/80~85,B/75~80,C+/70~75,C/60~70,D/60以下;
2.自评作为评价的参考,组评作为评价的结果(教师每组抽检)。
八、课后练习
1.设刀偏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2.自动加工首件零件时为什么要使用单段功能?你从使用单段功能中收获了什么?
3.说明G00、G01、F、M03、M05、S、M30的意义?
项目任务四 数控车床编程的常用指令
一、任务描述
用数控加工仿真系统对图1-4-1所示的零件进行简单的编程(精车过程)并进行切削加工(FANUC系统)。
图1-4-1 阶梯轴零件图
二、任务目标
(一)职业能力目标
1.熟练指认零件图上各点的坐标。
2.了解数控车床编程的常用指令。
3.掌握编程格式。
4.会编制简单的程序。
5.能加工出零件形状。
(二)职业素养目标
1.增强维护环境卫生的意识。
2.培养认真工作的态度。
3.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及沟通能力。
4.提高思维能力。
三、任务知识准备
(一)程序格式与相关编程知识
1.数控编程中的有关标准
数控机床为了设计、制造、维修和使用的方便,同时经过长期的不断实践与发展,在输入代码、坐标系统、加工指令及程序格式等方面已逐步趋向统一,形成了两种主要的国际通用标准,即ISO标准和美国电子工业协会(EIA)标准。我国目前制定的数控标准沿用ISO标准。
2.数控加工程序
数控加工程序是一组被传送到数控系统中的指令和数据,一个零件的加工程序由循环一定结构、句子和格式规则的若干程序段组成,而每个程序段由若干个指令字组成,一个指令字由地址符和数字组成,不同的指令字符及其后续数字共同确定了每个指令字的含义。
数控车床的常用指令见表1-4-1。
表1-4-1 数控车床的常用指令

3.程序结构
程序的基本结构见表1-4-2。
表1-4-2 程序基本结构

续表

4.FANUC数车系统G代码
FANUC数车系统G代码见表1-4-3。
表1-4-3 FANUC数车系统G代码

四、任务计划与决策
(一)熟悉仿真系统各环节的操作
任务安排见表1-4-4。
表1-4-4 任务安排

(二)程序准备
利用仿真系统,学习简单程序的编制,见表1-4-5。
表1-4-5 编制程序

续表

五、任务实施
任务实施见表1-4-6。
表1-4-6 任务实施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六、任务检查
任务检查表见表1-4-7。
表1-4-7 任务检查表

续表

七、任务评价
评价表见表1-4-8。
表1-4-8 活动过程自评及小组评价表

注:1.等级评定:A+/95~100,A/85~95,B+/80~85,B/75~80,C+/70~75,C/60~70,D/60以下;
2.自评作为评价的参考,组评作为评价的结果(教师每组抽检)。
八、课后练习
试编写图1-4-2所示零件的精车程序。
图1-4-2 零件图
模块二 外形零件的数控车削加工
项目任务一 车简单的阶梯轴
一、任务描述
现校办工厂外协部门接了一批圆柱销,如图2-1-1所示,数量为50件,工期为2天,来料加工,毛坯尺寸为φ40×72mm,毛坯材料为45号钢。请编制加工程序并完成零件加工。
图2-1-1 圆柱销零件图
二、任务目标
(一)职业能力目标
1.会识读简单轴类零件图,并进行合理的工艺分析,确定合理的工艺路线。
2.了解循环程序的概念与特点,掌握G71/G70循环的编程。
3.能合理选用切削用量。
4.会手工输入程序,编辑程序,并用轨迹功能校验程序。
5.会安装数控车刀,能正确定位和装夹工件。
6.了解尺寸的自由公差概念,能正确设定自由尺寸的上下偏差。
7.进一步熟练使用游标卡尺。
8.能通过车削声音、铁屑颜色、铁屑形状初步判断切削用量是否合理,并能做适当的修正和调整。
9.能保证零件的尺寸精度。
10.掌握简单轴类零件的单件加工过程及批量生产过程。
(二)职业素养目标
1.树立安全生产意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2.按5S管理要求,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有较强的团队协作意识。
4.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及沟通能力。
5.在实际加工过程中,逐渐培养质量、效率意识。
三、任务知识准备
(一)工件的装夹与定位
1.六点定位原理
工件在空间具有六个自由度,即沿x、y、z三个直角坐标轴方向的移动自由度和绕这三个坐标轴的转动自由度(图2-1-2)。
图2-1-2 工件的六个自由度
因此,要完全确定工件的位置,就必须消除这六个自由度。如果在夹具上合理设置相当于定位元件的六个支承点,使工件的定位基准与定位元件紧贴接触,即可消除工件的所有六个自由度。这就是工件的六点定位原理。
2.六点定位原理的应用
六点定位原理对于任何形状工件的定位都是适用的,如果违背这个原理,工件在夹具中的位置就不能完全确定。然而,用工件六点定位原理进行定位时,必须根据具体加工要求灵活运用。工件形状不同,定位表面不同,定位点的分布情况就会不同,宗旨是使用最简单的定位方法,使工件在夹具中迅速获得正确的位置。
模块二 外形零件的数控车削加工
项目任务一 车简单的阶梯轴
一、任务描述
现校办工厂外协部门接了一批圆柱销,如图2-1-1所示,数量为50件,工期为2天,来料加工,毛坯尺寸为φ40×72mm,毛坯材料为45号钢。请编制加工程序并完成零件加工。
图2-1-1 圆柱销零件图
二、任务目标
(一)职业能力目标
1.会识读简单轴类零件图,并进行合理的工艺分析,确定合理的工艺路线。
2.了解循环程序的概念与特点,掌握G71/G70循环的编程。
3.能合理选用切削用量。
4.会手工输入程序,编辑程序,并用轨迹功能校验程序。
5.会安装数控车刀,能正确定位和装夹工件。
6.了解尺寸的自由公差概念,能正确设定自由尺寸的上下偏差。
7.进一步熟练使用游标卡尺。
8.能通过车削声音、铁屑颜色、铁屑形状初步判断切削用量是否合理,并能做适当的修正和调整。
9.能保证零件的尺寸精度。
10.掌握简单轴类零件的单件加工过程及批量生产过程。
(二)职业素养目标
1.树立安全生产意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2.按5S管理要求,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有较强的团队协作意识。
4.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及沟通能力。
5.在实际加工过程中,逐渐培养质量、效率意识。
三、任务知识准备
(一)工件的装夹与定位
1.六点定位原理
工件在空间具有六个自由度,即沿x、y、z三个直角坐标轴方向的移动自由度和绕这三个坐标轴的转动自由度(图2-1-2)。
图2-1-2 工件的六个自由度
因此,要完全确定工件的位置,就必须消除这六个自由度。如果在夹具上合理设置相当于定位元件的六个支承点,使工件的定位基准与定位元件紧贴接触,即可消除工件的所有六个自由度。这就是工件的六点定位原理。
2.六点定位原理的应用
六点定位原理对于任何形状工件的定位都是适用的,如果违背这个原理,工件在夹具中的位置就不能完全确定。然而,用工件六点定位原理进行定位时,必须根据具体加工要求灵活运用。工件形状不同,定位表面不同,定位点的分布情况就会不同,宗旨是使用最简单的定位方法,使工件在夹具中迅速获得正确的位置。
(1)完全定位。工件的六个自由度全部被夹具中的定位元件所限制,工件在夹具中占有完全确定的唯一位置,称为完全定位。
(2)不完全定位。根据工件加工表面的不同加工要求,定位支承点的数目可以少于六个。有些自由度对加工要求有影响,有些自由度对加工要求无影响,只要确定与加工要求有关的支承点,就可以用较少的定位元件达到定位的要求,这种定位情况称为不完全定位。不完全定位是允许的。
(3)欠定位。按照加工要求应该限制的自由度没有被限制的定位称为欠定位。欠定位是不允许的,因为欠定位保证不了加工要求。
(4)过定位。工件的一个或几个自由度被不同的定位元件重复限制的定位称为过定位。当过定位导致工件或定位元件变形,影响加工精度时,应该严禁采用。但当过定位并不影响加工精度,反而对提高加工精度有利时,也可以采用,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想一想(教师引导)
(1)第一次装夹时,车两个台阶,限制了工件的()自由度。
A.三个 B.四个 C.五个 D.六个
(2)换头装夹时,为了提高加工的稳定性,应该如何定位?
3.定位与夹紧的关系
定位与夹紧的任务是不同的,两者不能互相取代。工件被夹紧后,其位置不能动了,所以自由度都被限制了,这种理解是错误的。定位时,必须使工件的定位基准紧贴在夹具的定位元件上,否则不能称其为定位,而夹紧是使工件不离开定位元件。
想一想
工件在车床上,最多能限制几个自由度?
(二)切削用量
1.切削用量的概念
切削用量是切削加工中切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的总称(图2-1-3)。切削用量直接影响工件加工质量、刀具的磨损和寿命、机床的动力消耗及生产率。因此,必须合理选择切削用量,下面以车外圆为例进行说明。
1)切削深度(αp)
切削深度指工件上已加工表面与待加工表面的垂直距离,也就是车刀进给时切入工件的深度(单位:mm)。
公式:
αp=(dw-dm)/2
式中,dw—待加工表面直径;
dm—已加工表面直径。
2)进给量(f)
进给量指工件旋转一周,车刀沿进给方向移动的距离(单位:mm/r)。
纵向进给—沿车床床身导轨方向。
横向进给—垂直于车床床身导轨方向。
图2-1-3 切削用量参数
编程时有两种进给量设置,一种是每分钟进给量,如G98 F100,就是指刀具按100mm/min的速度走刀;另一种是每转进给量,如G99 F0.2,就是指刀具按0.2mm/r的速度走刀。建议使用G99。
3)切削速度(Vc)
切削速度指进行切削加工时,刀具切削刃上某一点相对于待加工表面在主运动方向上的瞬时速度(车刀在一分钟内车削工件表面的理论展开直线长度)。
公式:
Vc=πdn/1000
或Vc=dn/318
式中,d—工件直径,mm;
n—主轴转速,r/min;
Vc—切削速度,m/min;
2.切削用量的应用
为了保证加工质量和提高生产率,零件加工应分阶段,中等精度的零件,一般按粗车—精车的方案进行加工。粗车讲究的是效率,既要快,又要保证刀具耐用,所以要特别重视粗车切削用量的选择。表2-1-1给出了硬质合金外圆车刀(YT15)的切削用量参考值。
表2-1-1 切削用量参考值

续表

完成以下任务:
用YT15车刀车削直径为60mm的工件外圆(45号钢),粗车切削速度为100m/min,则选主轴转速n=___________r/min较为合理。
(三)未注尺寸公差
在GB 1800—79中,标准公差分为20级,即IT01、IT0、IT1~IT18。IT表示标准公差,公差等级的代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从IT01至IT18等级依次降低。GB 1804—79中对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有以下三条规定。
(1)规定的极限偏差适用于金属切削加工的尺寸,也可用于非切削加工的尺寸。
(2)图样上未注公差尺寸的偏差,按本标准规定的系列,由相应的技术文件做出具体规定。
(3)未注公差尺寸的公差等级规定为IT12~IT18。一般孔用基孔制H(+);轴用基轴制h(-);长度用(±),基本偏差Js或js。
完成以下任务:
查一查,(按IT12)φ34mm、φ35mm及长度尺寸25mm的偏差是多少?
(四)循环程序G71/G70
加工图2-1-4所示的零件,毛坯尺寸为φ100mm×110mm,坐标原点如图2-1-4所示。加工程序见表2-1-2。
图2-1-4 G71的执行过程及相关参数
(扫二维码可查看彩图)
表2-1-2 加工程序

四、任务计划与决策
1.确定加工方案
加工方案见表2-1-3。
表2-1-3 加工方案

续表

小组讨论:方案二、四与方案一、三的主要区别在哪里?
2.选择刀具、量具和工具
选择的刀具、量具和工具见表2-1-4。
表2-1-4 刀具、量具和工具

3.确定加工工艺及切削用量
加工工艺及切削用量见表2-1-5。
表2-1-5 加工工艺及切削用量

续表

4.刀位点坐标
填写表2-1-6。
表2-1-6 刀位点坐标

5.参考程序
参考程序见表2-1-7。
表2-1-7 参考程序

续表

五、任务实施
(一)仿真加工练习(图2-1-1)
1.仿真基本步骤
定义毛坯→安装毛坯→安装刀具→设刀偏→输入程序→自动加工→判断、测量,如图2-1-5所示。
图2-1-5 仿真基本步骤
2.仿真结果检查
仿真结果检查见表2-1-8。
表2-1-8 仿真结果检查

(二)在机床上用刀路轨迹校验程序练习
1.基本操作步骤
基本操作步骤见表2-1-9。
表2-1-9 基本操作步骤

2.程序的正误判断
基本方法:比较法(用系统监视器上的刀路轨迹与零件轮廓等进行比较),见表2-1-10。
表2-1-10 校验程序

续表

(三)任务实施具体操作
任务实施见表2-1-11。
表2-1-11 任务实施

续表

六、任务检查
图2-1-1所示零件的加工评分表见表2-1-12。
表2-1-12 评分表

七、任务评价
活动过程自评及小组评价表见表2-1-13。
表2-1-13 活动过程自评及小组评价表

注:1.等级评定:A+/95~100;A/85~95;B+/80~85;B/75~80;C+/70~75;C/60~70;D/60以下;
2.自评作为评价的参考,组评作为评价的结果(教师每组抽检)。
八、课后练习
1.程序校验的作用是什么?试述FANUC数车系统用刀路轨迹校验程序的步骤。
2.在自动加工的过程中,你是依据什么来修调进给量与主轴转速的?
3.FANUC数车系统中,常常通过修改刀具磨损量来修正工件的尺寸精度,修改刀具磨损量的依据是什么?修改磨损量的方法有哪几种?
4.简述单件生产与批量生产在编程方面的主要区别。
5.你认为在生产车间做好5S,有什么意义?
项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