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线路CAD——Altium Designer 10应用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书名:电子线路CAD——Altium Designer 10应用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
作者:河南省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研究室编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8-01
书籍编号:30468194
ISBN:9787121264085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79787
版次:1
所属分类:教材教辅-大学
版权信息
书名:电子线路CAD——Altium Designer 10应用
作者:河南省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研究室
ISBN:9787121264085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源收集整理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所有内容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本站发布的内容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我们将及时处理!
河南省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研究室 编
郝黎明 责任编辑
白楠 其他贡献者
赵国平 封面设计
出版说明
为深入贯彻落实《河南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试行)》(豫政[2012]48号)精神,切实推进职教攻坚二期工程,我们在深入行业、企业、职业院校调研的基础上,经过充分论证,按照校企“1+1”双主编与校企编者“1∶1”的原则要求,组织有关职业院校一线骨干教师和行业、企业专家,编写了河南省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精品教材。
这套校企合作精品教材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一是注重与行业联系,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二是注重与企业的联系,将“新技术、新知识、新工艺、新方法”及时编入教材,使教材内容更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和实用性;三是反映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规律,把职业岗位需要的技能、知识、素质有机地整合到一起,真正实现教材由以知识体系为主向以技能体系为主的跨越;四是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充分体现“做中学,做中教”、“做、学、教”一体化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我们力争通过本套教材的出版和使用,为全面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提供教材保障,为深入推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做出贡献。
在这套校企合作精品教材编写过程中,校企双方编写人员力求体现校企合作精神,努力将教材高质量地呈现给广大师生,但由于本次教材编写是一次创新性的工作,书中难免会存在不足之处,敬请读者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河南省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研究室
2015年5月
河南省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精品教材
编写委员会名单
主任:尹洪斌
副主任:董学胜 黄才华 郭国侠
成员:史文生 宋安国 康坤 高强 冯俊芹 田太和 吴涛 张立 赵丽英 胡胜巍 曹明元
前言
依据《河南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和教育部、省政府有关加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精神,本着适应企业需要,突出能力培养,体现“做中学,做中教”的职教特色,在深入企业调研的基础上,编写了《电子线路CAD—Altium Designer 10应用》校企合作教材。
本书以技能操作为主,以知识够用为原则,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服务终身发展为目标,每个项目采用了“任务分析—任务准备—任务实施—任务评价”的编写模式。在本书的编写中,力求突出以下特色:
(1)在编写理念上,贴近中职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职业性、企业性、实践性”:内容涵盖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员、计算机电子电路辅助设计工国家职业资格中级工考核标准;以企业的工作过程为具体的教学模块,以职业技能目标提炼教学内容;每个项目都有实际电子产品与之对应,使学生从抽象的想象式设计转为直观的实物对照设计,通过具体电子产品PCB设计,引入相关知识点,注重做中学、做中教,教、学、做合一,突显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职教特色。
(2)在内容编排上,以电子产品为载体,根据制作PCB板的难易程度,安排了三个递进式的项目设计,以设计流程为主线,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工作过程,把知识点按设计要求分布各个项目中,适合分层次教学的要求。尤其是书中实用、实际的项目内容,均是来自于一线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的心得体会与经验总结。
(3)在结构设置上,把“技能目标”和“知识目标”放在每个项目开端,使读者对本项目的重点技能和知识点一目了然;“任务分析”中任务明确、具体,使学生清楚了解每次课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任务实施”对照任务内容,介绍完成任务的步骤;“任务评价”标准严格,配分明确,便于学生和教师进行评价。
(4)在呈现形式上,全书穿插着实物图片、操作步骤、操作截图、知识介绍等环节,书后附录提供了大量的设计实例,力求学生在电子技术技能与知识掌握方面共同提高。
本书共分3个项目,建议安排80学时,在教学过程中可参考如下所示的课时分配表。
本书由河南信息工程学校史娟芬和聚物腾云物联网(上海)有限公司马熙飞担任主编并统稿,河南信息工程学校常钊和河南聚合科技有限公司王路宽担任副主编。主要参编人员分工如下:常钊与湖北十堰职业技术(集团)学校吕玉洁编写项目 1 任务 1;郑州电子信息工程学校李良编写项目1任务2和任务3;安阳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张志彬编写项目2任务1;史娟芬编写项目2任务2;常钊编写项目3任务1;马熙飞编写项目3任务2和任务3。在本书编写提纲的制定和各项目的编写过程中,武汉莱斯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志国、广州精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陈明强跟踪指导并提供了大量的素材。
本书配有免费的教学资料包,请有需要的读者登录华信教育资源网(www.hxedu.com.cn)免费注册后再进行下载,如有问题请与电子工业出版社联系。本书配有相关电子产品装配套件。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教材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敬请读者予以批评指正。
编者
2015年5月
项目1 设计直流稳压电源PCB
电子线路CAD的基本内容是绘制原理图和设计PCB(印制电路板),本项目以直流稳压电源为例,从识读PCB、绘制原理图、设计PCB、简单手工制板到焊接装配等环节,完整呈现从原理图到实际产品的系统工作过程。
技能目标
能识读单面PCB板。
学会创建项目及原理图文件。
能绘制简单的电路原理图。
能设计简单的单面PCB板。
会进行简单的手工制板。
技能目标
了解Altium Designer 10的基本概念及特点。
了解电子产品研发的流程。
掌握原理图的绘制方法。
掌握PCB的设计方法。
了解简单的手工制板流程。
任务1 绘制直流稳压电源原理图
任务分析
绘制原理图就是在原理图文件中放置元器件和连接导线,将各元件的电气连接关系清晰、正确、直观地表达出来,为设计PCB做准备。
请按要求在18节课内完成以下任务:
1.了解电子产品研发流程。
2.识读单面板。
(1)了解PCB板结构和设计、生产流程。
(2)绘制出单面板的电路原理图。
3.创建工程及原理图文件。
(1)建立以“班级-学生姓名”命名的文件夹,将所有的文件都放在此文件夹中,任务结束时把文件夹提交到指定位置。
(2)创建设计工程项目文件,命名为“直流稳压电源.PrjPCB”,在其中添加一个原理图文件,命名为“直流稳压电源原理图.SchDoc”。
4.设置原理图设计环境。
(1)原理图图纸大小为B5,图纸方向为纵向,标题栏为Standard类型,图纸边缘色为蓝色,背景色为白色,字体为Times New Roman,大小为10。
(2)设计捕获栅格尺寸为5mil,可视网格为5mil,电气栅格为4mil。
5.创建和调用模板文件。
(1)新建一个模板文件,要求标题栏如图1-1所示,保存模板文件为“模板一”(单位:mm)。
(2)在前面所建立的“直流稳压电源原理图.SchDoc”中调用“模板一”。
图1-1 模板一
6.绘制直流稳压电源电路原理图。
(1)把Altera Cyclone III.IntLib添加到当前所用库中。
(2)绘制直流稳压电源电路原理图,如图1-2所示。
7.编译直流稳压电源原理图。
图1-2 直流稳压电源原理图
任务准备
安装有Altium Designer 10软件的计算机,单面电路板。
任务实施
一、认识典型电子产品研发流程
1.什么是电子线路CAD?
电子线路CAD是电子线路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简称,指利用计算机来完成电子线路的仿真设计和印制板的设计检测等,其特点是速度快、准确性高、能极大地减轻工程设计人员的劳动强度。CAD软件种类较多,历经多年发展,Altium Designer 10以操作简便、功能齐全、方便易学、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占领了市场,成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电子线路CAD软件。
2.Altium Designer 10简介
Altium Designer 10相比早期版本,有以下优点:
(1)“一体化”设计理念,软件与硬件协同设计,使硬件设计软件化。
(2)更加丰富的元件库。
(3)使用集成元件库。实现原理图元件和PCB引脚封装的统一管理,使用户在添加引脚封装的同时就可以看到封装的形状。
(4)各设计工具可以同步化设计,极大提高工作效率。
(5)操作更加简单明了,界面更加人性化。
(6)新的交互式布线功能。
(7)三维PCB可视引擎性能提高。
3.电子线路CAD设计的基本流程
电子线路CAD设计的基本流程一般分为三步:
(1)电路可行性分析。根据设计任务要求确定单元电路及元件参数,利用软件的仿真功能进行分析与验证。本书内容不包括电路设计,所用电路均为已经实际验证的电路,所以仿真略去不讲。
(2)原理图绘制。原理图是电路中各元件电气连接关系示意图,表达了电路的结构和功能,Altium Designer 10具有丰富的元件库,多种连线类型,可以绘制出所需的电路图。
(3)PCB(印制电路板)设计。电路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制作电子产品,PCB 板实现了电子产品的物理结构,即元器件之间实际的连接关系。利用Altium Designer 10软件提供的封装库,可以快速地绘制出可靠实用的PCB版图,输出各种生产文件,生产厂家根据这些文件可以生产出满足要求的PCB板。
具体流程如图1-3所示。
图1-3 电子线路CAD具体流程图
二、识读单面PCB板
1.PCB板基本知识
(1)印制电路板结构
电子设备中的电路板就是把许多电子元器件连接起来构成电路,如果直接用导线连接这些元件,不但连线繁多,还容易出错,使用印制电路板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印制电路板简称PCB板,是英文Print Circuit Board的缩写。印制电路板通常是指按预定设计,在通用基材(绝缘材料)上用印制的方法制成导电铜箔和元件封装,如图1-4所示。
PCB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构成电路的电子元器件和互联导线,即支撑和互联两大作用。基板通常是由绝缘隔热、不易弯曲的材质制成,上面覆有一层铜箔,通过一定的手段把电路导线和焊盘印在覆铜板上,然后把其余部分蚀刻处理掉,在PCB板表面可以看到成网状的细小线路材料就是铜箔,这些线路被称为导线(Conductor Pattern),用来提供电子元器件的电路连接,圆形和方形的就是焊盘,装配时把元件引脚与焊盘焊接在一起。
通常PCB的颜色是绿色或棕色,这是阻焊漆(Solder Mask)的颜色。阻焊漆是绝缘的防护层,可以保护铜箔,也可以防止零件被焊接到不正确的位置。在阻焊层上,还会印制上一层丝网印刷面(Silk Screen),通常在上面会印上文字与符号(大多是白色的),以标出电子元件在板上的位置。为了使印制电路板的焊盘更容易焊接,通常还要在焊盘上涂一层助焊膜。
图1-4 单面板和双面板
(2)印制电路板的分类
实际 PCB 生产中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用不同的基材、导线、层数等,所以 PCB 板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根据柔软度,PCB板分为硬板和软板;根据材质,PCB可分为纸基材铜箔基板、复合基板、玻纤布铜箔基板、陶瓷基板、金属基板、热塑性基板等;根据布线层数,PCB分为单面板、双面板和多层板。
单面板只有一面有导电铜箔,如图 1-4(a)所示,使用时把元件安装在没有导电铜箔的一面,元件引脚通过插孔下穿到有导电铜箔的一面,使用工具把元件焊接到电路板上。单面板成本低,但连接线路不能复杂,只能用于简单的电子产品中。
双面板的两面都有导电铜箔,称为顶层和底层,如图 1-4(b)所示,双面板的两面都可以焊接元件,两面之间可以通过通孔相连,双面板可以实现比单面板更复杂的功能。多层板是具有多个导电层的电路板,除了具有顶层和底层之外,在内部还有导电层,一般是将多个双面板采用压合工艺制成的,主要用于复杂的高档电子产品中。本书中只涉及单面板和双面板的设计。
(3)印制电路板的制作工艺流程
要想设计出合乎要求的印制板,电子产品设计人员需要了解现代印制电路板的一般工艺流程,即下料→丝网漏印→腐蚀→去除印料→孔加工→涂助焊剂和阻焊漆→印标记→成品分割→测试。
(4)元件封装
① 封装的概念。为了使印制电路板可以安装所选用的各种元器件,要求在设计电路板时,用与元件实际形状和大小相关的符号表示元件,即实际元件在PCB板上的投影,即封装,元件封装是指实际元件焊接到电路板时所指示的外观和焊点的位置。即使是同一个元件,如果安装方式不同,如电解电容的立式安装和卧式安装,在PCB板上的投影也是不一样的,所选用封装就不能相同。同时,即使是不同元件,如果投影和焊盘是相同的,封装就可以选用相同的。
焊盘是用来固定元件引脚的,所以焊盘之间的距离和大小要与实际元件引脚相对应,为了标识元件引脚,焊盘的形状有方形、圆形等。
② 封装的分类。按照元件安装方式的不同,元件封装可以分为直插式和表面粘贴式两大类。
直插式元件焊接时将元件引脚插入焊盘通孔中,然后再焊接,即元件和焊盘在PCB板的不同面上,图1-5所示为直插式电阻的封装,焊盘中有通孔。
表面粘贴式元件焊接时把引脚直接焊到焊盘上就行,也就是元件和焊盘在电路板的同一面上,所以又称为贴片元件。表面粘贴式电阻封装如图 1-6 所示,焊盘上没有通孔。表面粘贴式元件占用空间小,不影响其他层的布线,是近年来元器件封装的一种发展趋势。
图1-5 直插式电阻封装
图1-6 表面粘贴式电阻封装
③ 常用元件封装。直插式元件封装名称由两部分组成,如电阻AXIAL0.3可拆成AXIAL和0.3,AXIAL是轴状的,0.3则是该电阻在印刷电路板上的焊盘间的距离也就是300mil(因为在电机领域里,是以英制单位为主的。同样的,对于无极性的电容,RAD0.1~RAD0.4 也是一样的;对有极性的电容如电解电容,其封装为RB.2/.4、RB.3/.6等,其中“.2”为焊盘间距,“.4”为电容圆筒的外径。
对于常用的集成 IC 电路,有 DIPxx,就是双列直插的元件封装,DIP8 就是双排,每排有4个引脚,两排间距离是300mil,焊盘间的距离是100mil。SIPxx就是单排的封装。
贴片元件封装主要看后四位数字,常用的电阻、电容、二极管的封装的1210、0805、0603等,前两位是元件封装的长度,后面两位是宽度,封装的尺寸一般和元件的功率有关系,功率越大,封装越大。
2.识读单面PCB板
从前面内容可知,PCB设计的一般流程是先绘制电路原理图,再设计成PCB板;而识读PCB板则是根据现成产品的PCB板,把原理图绘制出来,这是PCB设计的逆过程,属于反向PCB工程,反向工程是指通过技术手段对从公开渠道取得的产品进行拆卸、测绘、分析等而获得该产品的有关技术信息。
对于学生来说,以学习为主要目的,通过识读 PCB 板,可以加深对 PCB 板结构和元件封装的理解,为之后的PCB设计打下基础。
三、创建工程及原理图文件
在开始设计之前,需要了解Altium Designer 10的文件管理方式,它引入了设计工程项目的概念,工程是每项电子产品设计的基础,即在印制电路板的设计过程中,一般先建立一个设计工程文件,然后在该工程文件下新建或添加各种设计文件,即使这些文件不保存在一个文件夹中,只要一打开工程文件,就能看到与工程相关的所有文件,方便管理和查阅。
Altium Designer 10的文件组织结构如图1-7所示。
图1-7 Altium Designer 10的文件组织结构
1.创建直流稳压电源工程
(1)启动并汉化Altium Designer 10
安装完Altium Designer 10后,执行【开始】→【所有程序】→【Altium Designer Release 10】命令启动Altium Designer 10软件,启动画面如图1-8所示。
图1-8 Altium Designer 10启动画面
Altium Designer 10启动后,进入主页面,如图1-9所示。如果界面为英文界面,应先进行汉化处理。
图1-9 Altium Designer 10系统主页面
汉化时选择【DXP】→【Preferences】菜单,如图 1-10 所示,将弹出系统参数设置对话框,如图1-11所示。
图1-10【DXP】→【Preference】菜单
图1-11 Preference系统参数设置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System】→【General】选项,在【Localization】部分中选择【Use localized resources】复选框,然后单击【OK】按钮。
重新启动软件,即转换成中文界面,如图1-12所示。
图1-12 汉化后的主页面
(2)创建工程文件
执行【文件(F)】→【新建(N)】→【工程(J)】→【PCB 工程(B)】菜单命令,如图1-13所示。即在左侧工作区面板Projects里看到新建了一个PCB工程文件,如图1-14所示。
图1-13 创建稳压电源工程文件菜单选项
图1-14 新建的工程文件
新建的工程文件默认名称为PCB_Project1.PrjPCB。
(3)保存工程文件
执行【文件(E)】→【保存工程】命令,就会弹出保存工程文件对话框,如图1-15所示。在对话框中选择保存路径,输入文件名“直流稳压电源”,单击【保存(S)】按钮,保存该工程文件。
图1-15 保存工程文件
2.新建直流稳压电源原理图文件
像房屋装修一样,设计师会根据业主的要求先画出简洁直观的效果示意图,经业主检查同意后,再画出施工图供工人师傅作为实际的施工指导,电子线路设计也是如此,要首先画出电路原理示意图,在画电路原理图之前,先新建原理图文件。
在已建立的工程中添加文件有两种常用方法,第一种方法如图1-16所示,执行【文件(F)】→【新建(N)】→【原理图(S)】命令,即可新建原理图文件,进入原理图编辑器窗口。系统默认的文件名为Sheet1.SchDoc,处于刚才创建的工程项目之下,如图1-17所示。
图1-16 新建原理图方法一
图1-17 新建原理图文件
第二种方法是右击【直流稳压电源.PrjPCB】工程文件名,在弹出的菜单里选择【给工程添加新的(N)】→【Schematic】选项,如图1-18所示,也会出现如图1-17所示的新建原理图文件。
图1-18 新建原理图方法二
和保存工程文件类似,执行菜单【文件(F)】→【保存(S)】命令,就会弹出保存原理图文件对话框,如图 1-19 所示。在对话框中选择保存路径,输入文件名“直流稳压电源”,保存类型为“Advanced Schematic binary(*.SchDoc)”,单击【保存】按钮,保存该原理图文件。
图1-19 保存直流稳压电源原理图文件
保存后在“Projects”工作区面板看到的效果如图1-20所示,直流稳压电源原理图文件处于直流稳压电源工程之下。
图1-20 原理图保存后在工作区面板显示
四、定义原理图设置环境
1.认识原理图工作环境
原理图的工作环境主要包括:主菜单栏、标准工具栏、布线工具栏、实用工具箱、编辑窗口、元器件库面板、面板控制中心几大部分,如图1-21所示。
图1-21 原理图工作环境
(1)主菜单栏
主菜单栏提供了对原理图编辑所需要的所有操作,如图1-22所示。当Altium Designer 10系统处理不同类型的文件时,主菜单的内容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图1-22 主菜单栏
(2)标准工具栏
标准工具栏提供了常用的文件的复制、粘贴、查找等编辑功能操作等,将鼠标放在图标上,该图标对应的功能及其热键会显示出来,如图1-23所示。
图1-23 标准工具栏
(3)布线工具栏
在原理图设计界面系统提供了丰富的布线工具栏,用户能够快速方便地进行原理图的绘制。
该栏主要完成放置原理图中的元器件、电源、地、端口等操作,同时还提供了元件之间的连线、总线、信号线束、总线入口、网络标签等内容,如图1-24所示。
(4)实用工具栏
该栏包括了 6 个实用高效的工具箱:实用工具箱、排列工具箱、电源工具箱、数字器件工具箱、仿真源工具箱、网格工具箱,如图1-25所示。
图1-24 布线工具栏
图1-25 实用工具栏
(5)工作区面板
用户可以通过工作区面板方便地进行转换设计文件、浏览元器件、查找编辑特定对象等操作。在进行原理图的设计中,经常要用到的面板有 Projects 工程、Files 文件、Navigator、库等。
① Projects 工程面板:提供了所有有关项目的功能,用户可以方便地新建、导入、打开和关闭各种文件,如图1-26所示。
② Files 文件面板:用户可以在该面板中进行打开各种文件或者利用模板新建文件,如图1-27所示。
③ Navigator导航面板:提供原理图编译分析后的所有信息,通常用于原理图的检查。
④ 库面板:用户可以浏览当前加载的所有元件库,另外还可以对元件的封装、原理图符号等进行预览。通过该面板可以将元器件放置在原理图上,如图1-28所示。
图1-26 工程面板
图1-27 文件面板
图1-28 库面板
工作区面板有两种显示模式,可以通过面板右上方的按钮进行切换。
始终显示。
自动隐藏:当不使用该面板时,将自动隐藏起来,并在窗口的左上角出现各工作区面板的标签;当需要使用某工作区面板时,单击相应的标签,可以再次显示该面板。
当工作区面板被关闭后,可以通过执行【察看(V)】→【工作区面板(W)】命令激活相应的面板,也可以在标签栏选择打开。
2.设置文档选项
在新建的原理图文件中,系统会给其一组默认的图纸相关参数,但是这种默认的设置通常不符合我们的要求,如图纸尺寸、字体、颜色等。所以需要对原理图进行相应的设置,以便更好地完成原理图绘制。
(1)打开【文档选项】对话框
执行【设计(D)】→【文档选项(O)】命令,如图 1-29 所示,或者在原理图编辑空白区右击,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选项】→【文档选项】,如图 1-30 所示,都可打开【文档选项】对话框,如图1-31所示。
图1-29 打开【文档选项】对话框方法一
图1-30 打开【文档选项】对话框方法二
(2)设置图纸及字体
图纸的尺寸决定了图纸的大小,在Altium Designer 10中系统提供了两种尺寸单位,即公制单位(mm)和英制单位(mil),系统默认的单位为英制单位。二者之间的换算公式为:1 in=25.4mm;1 in=1000mil(毫英寸)。
单位的切换在【文档选项】对话框的“单位”选项卡中实现,只需将其前的复选框选中即可,如图 1-32所示。实际操作中通常采用【Q】快捷键,可以方便地在两种单位制式之间进行切换。
图1-31【文档选项】对话框
图1-32 原理图单位的切换
在本项目中,原理图纸的尺寸要求为 B5:176×250(mm)/6.9×9.8(in),此尺寸不在已有的尺寸型号当中,需要用户使用自定义风格来进行设置。
在【文档选项】对话框的【方块电路选项】选项卡中,将【使用自定义风格】复选框选中,在【定制宽度】栏和【定制高度】栏分别填入“6900mil”、“9800mil”。
同样在【文档选项】对话框的【方块电路选项】选项卡中,将原理图的其他环境参数设置正确,如图1-33所示。
图1-33 原理图环境参数设置
① 图纸方向:Altium Designer 10提供的图纸方向有两种。在【文档选项】对话框中的“定位”下拉列表中可以设定,【Landscape】为水平横向,【Portrait】为垂直纵向,系统默认为水平横向,根据项目任务要求我们选择“Portrait”。
② 系统字体的设置:主要针对其字体和大小进行设置。单击按钮,在弹出的【字体】对话框中选择【字体】为【Times New Roman】,【大小】为【10】。
③ 板的边缘色与方块电路颜色。
板的边缘色,即图纸边缘色,单击颜色块,弹出【选择颜色】对话框,我们选择蓝色,如图1-34所示。
方块电路颜色,即图纸的背景颜色,我们选择默认的白色。
图1-34 板的边缘色与方块电路颜色的设置
(3)设置网格
为了绘图方便,原理图图纸按照设定的单位划分为许多小方格。使用网格不仅可以使得绘制的原理图美观整齐,还可以大大加快绘制原理图的速度。使用中根据实际的情况来设置网格的大小,图纸网格分为以下三种。
① 捕捉网格(跳转栅格):绘制原理图时,移动图件(元件、导线、网络标签、字符串、鼠标移动)的基本步长,即最小单位距离。本项目要求为 5mil,即移动图件或画线时,移动的距离为5mil、10mil、15mil、20mil……
建议使用捕捉网格,因为若其失效,那么原理图的各个项目的位置会十分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