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数字教材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书名:国际金融(数字教材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
作者:刘震编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6-01
书籍编号:30496138
ISBN:9787300258492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384670
版次:
所属分类:教材教辅-大学
版权信息
书名:国际金融(数字教材版)
作者:刘震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6-01
ISBN:9787300258492
版权所有 · 侵权必究
PREFACE 前言
近二十年来,互联网技术正在改变我们的学习和教学模式。“互联网+”推动着高等学校在课堂形式、教材建设、教师角色、培养模式等方面发生了深刻变革。以校园课堂面授为特征的工业化社会的近代学校教育体制,正在向学校课堂面授与开放远程教育融于一体的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转型。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也在努力适应这种转变,积极探索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的不同呈现方式。从2001年给中国人民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录制“国际金融”网络课件开始,到2015年推出“国际金融”慕课课程,探索的脚步虽然笨拙,但态度始终诚恳。这本纸质教材就是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相关同人的推动和帮助下,作为“互联网+远程一体化智慧数字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编写完成的。一体化数字教材涵盖纸质教材、授课视频、学习指导、习题及其答案、课后阅读文献、网上答疑与辅导等,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立体化课程资源,希望借助这些资源建设,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员,让学员可以随时随地通过读、听、看、做、问、思等环节,以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完成课程的学习任务。
本书是在2016年6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国际金融(第二版)》的基础上,针对一体化数字教材建设的实际需要,精简更新而成。具体说来,有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力图构建一门能够体现中国视角和中国特色的国际金融课程。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宏观资金运行和金融市场发展不仅已经与世界市场紧密相关;而且,反过来也会影响到世界主要金融市场的运行。基于这一背景,在本书的编写修订过程中,进一步强调和突出了中国视角和中国特色。例如深入剖析了我国对外开放格局与宏观金融资金运行之间的关系;探讨了我国外汇储备呈现趋势性下降后的货币政策变化;对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历史沿革、改革进程、人民币可兑换以及国际化进程重新进行了梳理;探讨了我国近年来国际资本流动及其监管政策的变化;剖析了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过程中的金融治理权争夺以及我国逐步参与国际金融治理体系重建的实践,等等。总之,就是将国际金融的基本理论融于中国实践之中,用中国实际诠释国际金融知识。
第二,补充和完善了有关国际金融治理体系改革的相关内容,以期与中国正在进行的伟大实践相呼应。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本质上是目前国际货币体系矛盾运动的产物。尽管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在世界经济版图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但在国际金融治理领域,以美国为核心的发达国家仍然居于绝对的支配地位,经济格局和金融权力之间明显错配。实现经济格局和金融治理权力之间的匹配,是未来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和国际金融治理体系重建的主要内容。中国正在稳步推进的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近年倡导成立的亚投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10+3外汇储备基金等,都是我国积极参与区域和全球金融治理、尝试向全球提供公共产品的有益尝试。
第三,进一步明晰了教材的逻辑结构。本教材包括四个模块:在深入了解对外开放条件下的宏观资金运行与外汇储备管理(第一、二章)之后,才能更好地理解汇率变动以及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问题(第三、四章);在学习了外汇交易的主要工具、国际金融市场的运行特征以及资本流动与金融危机之间的关系(第五、六、七章)之后,再探讨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以及国际金融治理体系的改革问题(第八、九章)。全书的编写遵循从国家层面的宏观到市场层面的微观再到国际层面的宏观这条逻辑线索。
第四, 尽可能地使用最新的数据资料,力图展示近年来我国对外金融以及国际金融市场发展的最新进展。
总之,作者试图尽自己所能,以简洁的篇幅反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金融学科发展的最新进展。然而,受视野和水平所限,错误和纰漏在所难免,希望广大读者和业内专家不吝指正!联系方式:liuzhen@ ruc.edu.cn。
刘 震
2018年5月
第一章 国际收支
国际金融是纷繁复杂的经济世界里最为耀眼的部分,它集中体现了一国对外经济活动的能力与实力。国际收支的调节与外汇储备的管理,汇率制度的选择与人民币的国际化,资本流动的监管与金融危机的防范,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与全球金融治理体系的完善等问题,都对国际金融的理论研究和实务操作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国际经济是国际政治的基础,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恰好是该国国际金融能力以及国际经济实力的最佳反映,国际收支调节对于任何一个开放的国家都十分重要。本书从国际收支分析开始,与你一起探索国际金融的神秘世界。
第一节 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
国际收支之所以是我们学习国际金融的起点,是因为国际收支是一国对外经济活动的综合反映,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一定时期内一国国际收支活动的综合记录,是宏观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
一、国际收支的概念
(一)狭义的国际收支
狭义的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1年、1个季度或1个月)内,由于各种对外交往而发生的、必须立即结清的、来自其他国家的外汇收入与付给其他国家的外汇支出总额的对比。
狭义的国际收支强调的是在一定的时期内必须立即结清的外汇的收入与支出。例如,2017年10月,中国甲企业从美国进口了一批设备,结算方式为6个月远期信用证,按照狭义的国际收支概念,在2017年的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就不用反映这一笔交易,因为它不用在2017年内结清,不会涉及当年的外汇支出。由此可见,狭义的国际收支概念是建立在会计处理的现金收付基础之上的。凡是本期涉及的外汇资金实际流入与流出,才反映在本期的国际收支中;凡是本期不涉及的外汇资金实际流入与流出,即使发生在本期,也不在本期的国际收支中反映。从这个角度来看,狭义的国际收支概念可以理解为一个国家的外汇收支。
(二)广义的国际收支
由于现金收付制不便于考察经济主体真实的债权与债务状况,因此,现在各国普遍采用权责发生制的原则进行会计账务处理,由此就产生了广义的国际收支概念。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没有外汇收支的交易,如无偿转移、补偿贸易等在国际经济中的重要性大大加强,于是广义的国际收支概念被各国普遍接受,它的倡导者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IMF)。
广义的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1年、1个季度或1个月)内,各种对外往来所产生的全部国际经济交易的统计。要正确掌握广义的国际收支概念,必须把握以下三个方面。
1.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的概念
国际收支是指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国际经济交易的事后统计,是一个时期数而不是一个时点数。当我们谈到某个国家的国际收支时,一定是指这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如1年、1个季度内的国际收支情况。这与会计上的损益表是类似的,而不同于资产负债表。
2.国际收支所反映的内容是经济交易
所谓经济交易,是指经济资源在不同的经济主体之间的转移。这和我们日常生活中谈到的交易概念是不同的。在经济学中,只要经济资源的所有权发生了转移,就是发生了经济交易。即使是无偿援助和捐赠,由于财产的所有权发生了变更,也必须统计在内。例如,张三每个月寄给母亲赡养费,他并不会认为他和自己的母亲之间有什么交易行为,但从经济学上来说,由于这一笔钱的所有权从张三的手中转移到了他母亲手中,因此的确是发生了一笔交易。同样,你向四川地震灾区捐献善款也是一种经济交易行为。
根据所有权转移的内容,我们可以把经济交易划分为五类:(1)金融资产与商品和劳务之间的交换,即商品和劳务的买卖;(2)商品和劳务与商品和劳务之间的交换,即物物交换;(3)金融资产和金融资产之间的交换,如以货币购买股票;(4)无偿的、单向的商品和劳务转移,如捐赠物资;(5)无偿的、单向的金融资产转移,如旅居国外的华侨寄给家人的侨汇。
3.国际收支所反映的经济交易发生在居民与非居民之间
判断一项经济交易是否应包括在一国的国际收支范围之内,所依据的不是交易双方的国籍,而是交易双方是否分别是该国的居民与非居民。居民是以居住地为标准,包括个人、政府、非营利团体和企业。比如,假定你是一位中国居民,你捐献给四川地震灾区的善款就不应该反映在中国的国际收支统计中;但如果你是一位非中国居民(假定是俄罗斯居民),你的善款就应该反映在中国的国际收支统计中。
专栏1-1 中国关于居民与非居民的界定
2013年11月,我国对1995年发布的《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办法》进行了修订,并于2014年1月1日起实施。该办法对中国居民规定如下:
中国居民是指以下四类人:
(1)在中国境内居留1年以上的自然人,外国及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在境内的留学生、就医人员、外国驻华使馆领馆外籍工作人员及其家属除外;
(2)中国短期出国人员(在境外居留时间不满1年)、在境外留学人员、就医人员及中国驻外使馆工作人员及其家属;
(3)在中国境内依法成立的企业事业法人(含外商投资企业及外资金融机构)及境外法人的驻华机构(不含国际组织驻华机构、外国驻华使领馆);
(4)中国国家机关(含中国驻外使馆领馆)、团体、部队。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
(一)概念与作用
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状况可以用国际收支平衡表来表示。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1年、1个季度或1个月)全部国际经济交易的统计表。
鉴于国际收支反映的是一个国家对外往来的总体状况,因此,了解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内容并对该表进行深入分析,是我们掌握这个国家对外往来状况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和分析是一项技术性比较强的工作,对于初学国际金融的人来说,枯燥的表格和大量的数据可能会让人生畏,但如果掌握了一些基本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这就不是一件太困难的事情。
(二)记账规则
国际收支平衡表采用会计上的复式记账原理,任何一笔国际经济交易都分别在借贷双方同时记录,即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借方记录资产的增加和负债的减少,贷方记录资产的减少和负债的增加。
这个记账规则在具体操作时有一定的难度。因为首先要判断各类经济交易的性质是属于资产类还是负债类或是损益类;其次要明确这些资产、负债、损益是增加还是减少;最后根据记账规则进行相应的处理。在实际工作中,对于这一记账规则,有一个便于记忆和操作的经验法则,对于初学者来说尤其有用。
凡是引起本国外汇收入的项目,都记入贷方。凡是引起本国外汇支出的项目,都记入借方。或者更进一步说,凡是引起外汇供给的经济交易都记入贷方,凡是引起本国外汇需求的经济交易都记入借方。
按照这个经验法则,一切商品及劳务的出口、资本流入、获取的外援及侨民汇款等均应记入贷方,而一切商品及劳务的进口、资本流出、对外捐赠等均应记入借方。
当收入大于支出有盈余时,称为顺差;反之,则称为逆差,并在逆差数字前冠以“-”号。一般把逆差称为赤字,把顺差称为黑字。
(三)入账日期
一项国际经济交易可能涉及的日期有很多个,如签约日期、发货日期、商品和劳务的所有权变更日期以及支付日期等。按照IMF的规定,登录国际收支平衡表时,应以商品、劳务和金融资产所有权变更的日期为准,即采用会计上的权责发生制作为入账的处理原则。
如果一项国际经济交易在报告期内已经结清,毫无疑问应该在报告期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反映。在报告期内已经发生所有权的转移,但没有进行实际支付的经济交易也应该反映在报告期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如2017年10月,中国甲企业从美国进口了一批设备,采用6个月的远期信用证方式进行结算,在2017年内虽然没有进行外汇的支付,但是由于该企业已经收到进口的设备,对方也获得了索取货款的有效凭证,所有权已经发生了变更,因此,在中国2017年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就要反映该笔经济交易。
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登录方法,我们在本章的附录中提供了一个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账户登录实例,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一下。
三、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内容
国际收支平衡表(Balance of Payments,BOP)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部分: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平衡项目。
(一)经常项目
经常项目(Current Account)也称经常账户,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重要、最基本的项目,它包括以下几个子项目。
1.货物(Goods)
包括货物输出和货物输入,即货物的进出口。由于货物的输出、输入体现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故又可称为有形贸易收支。其差额即通常所说的贸易差额。
在一般的国际贸易统计中,大多数国家对出口商品价格以离岸价格(FOB)计算,对进口商品价格则按到岸价格(CIF)计算,到岸价格等于离岸价格加上运费和保险费用。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定,在国际收支统计中,进出口商品价格均按离岸价格计算。这样,在统计进口商品时,要把原价中的运费和保险费扣除,并将这些扣除数分别列入服务收支项目。
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货物输入即进口记入借方,货物输出即出口记入贷方。
2.服务(Services)
服务所涉及的主要是看不见实物的“服务”交易,所以又称为无形贸易收支。这个项目所包含的内容复杂多样,主要包括运费、保险费及保险赔偿金、旅游费、各国使领馆以及代表团发生的费用,还有其他一些费用如邮电费、手续费、专利费等。随着社会的发展、产业结构的变化,各国的服务行业在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都在逐步增加。对有些国家和地区而言,服务项目收支的情况对国际收支的总体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香港地区,远洋船务收入对全港经济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服务的输入即外国为本国提供的各种服务数额记入借方,本国为外国提供的服务数额记入贷方。
包含货物与服务业在内的贸易账户余额反映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产品或服务的国际竞争力以及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交往的重要经济基础。
3.收益(Incomes)/初次收入(Primary Income)
收益记录的是因生产要素在国际上的流动而引起的要素报酬收入。国际上生产要素流动包括劳工输出、输入和资本输出、输入,因此,收益项目就包括职工报酬和投资收益两部分,前者如支付给国外居民的工资,后者主要包括利息、股息、利润等。
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本国支付或应该支付给外国居民的收益记入借方,本国居民获得的来自外国的收益记入贷方。收益账户的状况与一国海外净资产或净债务密切相关。
4.经常转移(Current Transfers)/二次收入(Secondary Income)
经常转移又称为单方面无偿转移。单方面无偿转移的含义是资金在国际上移动后,并不产生归还或偿还的问题,是属于单方面的、无对等的收支。根据单方面转移的不同授受对象,可分为政府转移与私人转移。政府间的无偿转移包括战争赔款、无偿的经济援助与军事援助、捐款、向国际组织定期缴纳的会费等。例如,2003年为了支持中国政府抗击“非典”,日本政府向我国捐赠了价值15亿日元的物资;2008年5月,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国际社会纷纷向灾区捐款捐物。私人的无偿转移包括侨汇、捐赠、继承、赡养费、资助性汇款、退休金等。
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本国对外国的无偿转移记入借方,外国对本国的无偿转移记入贷方。
在《国际收支手册》(第六版)中,为了与国民账户体系等其他国际统计标准的相关概念协调统一,经常账户的“收益”改为“初次收入”,经常转移改为“二次收入”。
(二)资本和金融项目
资本和金融项目(Capital Account and Financial Account)是指对资产所有权在国际上流动进行记录的账户,它包括资本项目(Capital Account)和金融项目(Financial Account)两个部分。
1.资本项目
资本项目主要记录:(1)资本转移,主要包括债务减免和移民的转移支付;(2)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买与出售,包括不是由生产创造出来的有形资产(如土地和地下资产)和无形资产(如专利、版权、商标、经销权等)的购买或出售。需要指出的是,对于因无形资产使用而引起的费用开支应记录在经常项目下的服务项目中,而无形资产所有权的买卖则记录在资本项目下。目前,我国资本项目的发生额较小。
在《国际收支手册》(第四版)中也有一个“资本项目”,但此资本项目非彼资本项目,第四版中的资本项目基本上与第五版、第六版中的金融项目类似。
2.金融项目
金融项目又分为直接投资(Direct Investment)、证券投资(Portfolio Investment)、衍生工具和雇员认股权证(Financial Derivatives and ESOs)以及其他投资(Other Investment)。
直接投资的主要特征是投资者对另一个经济体的企业拥有永久利益。这一永久利益意味着投资者和企业之间存在长期关系,并且投资者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有很大的发言权和影响力。直接投资可以采取在国外直接建立分支企业的形式,也可以采取购买国外企业一定比例以上股票的形式。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规定,拥有一个企业10%以上的股份才算是直接投资。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国际上兼并购的风起云涌,采用收购股份的方式进行直接投资的比重越来越大。直接投资是我国目前吸引和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
证券投资是指跨越国界的股本证券、债务证券的投资。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对外出售的股本证券和债务证券规模越来越大。
第六版国际收支手册将金融衍生工具和雇员认股权证从证券投资中单列出来。
其他投资是指以上三项中未包括的金融交易,包括贷款、预付款、金融租赁项下的货物、货币和存款等。
同经常项目以借方总额和贷方总额的记账方法不同,资本项目和金融项目是按净额即借贷差额来记录的。对外债权(或资产)的净减少以及负债的净增加,记入贷方科目;对外债权(或资产)的净增加以及负债的净减少,记入借方科目。这是因为金融交易往往非常频繁,规模较大,分析资产和负债的净变化比分析总流量更有意义。
专栏1-2 阿里巴巴不含在我国境内企业境外上市统计中
2014年9月,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IPO融资额达218亿美元,而我国统计的当年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筹资规模为342亿美元,后者并不包含阿里巴巴这类公司海外上市募集的资金。
境内企业境外上市的统计对象是指在中国大陆注册的法人机构,而非中国背景的公司。目前,国内企业海外上市有两种途径:一是经证监会批准直接在海外上市,也称H股公司;二是红筹模式,即国内企业股东首先在境外或港澳台地区注册一家特殊目的公司(SPV),通过收购或协议方式控股国内企业,SPV再从境外证券市场上市,也称红筹公司。
2014年,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阿里巴巴是A libaba Group Holding Ltd,该公司注册地在开曼群岛,实际上是特殊目的公司。统计口径上,该公司是境外企业而非境内企业,因此不属于境内企业海外上市范畴。据有关资料显示,2014年中国企业以红筹模式在美国纳斯达克和证交所挂牌上市筹资金额达254亿美元,除阿里巴巴外,还包括京东商城、聚美优品、迅雷、陌陌等14家企业。2014年,真正属于境内企业境外上市且筹资规模排前三的企业是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和中国平安,筹资金额分别为65亿美元、56亿美元和47亿美元,这均包含在342亿美元的统计规模之内。
无论是哪种形式的海外上市企业,在符合商务部、证监会以及外汇局有关政策规定的情况下,均可将筹集资金留存境外或汇回国内结汇使用。对于红筹模式企业,境外募股资金汇回境内的主要渠道有返程投资、收回境外放款及股东贷款。相应地,其境外募集资金的调回,不是直接统计在证券投资项下,而是根据具体交易行为记录在外来直接投资或其他投资项下。
资料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分析小组.2014年中国跨境资金流动监测报告.2015.
(三)平衡项目
平衡项目(Balancing Account)是为了平衡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借贷双方的差额而设立的项目。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收支相抵,产生差额时,无论是顺差还是逆差,都要在本项目中有所反映,从而使国际收支平衡表保持平衡。平衡项目包括以下两个项目。
1.官方储备资产(Reserve Assets)的变动
官方储备资产是一国货币当局(如中国人民银行)持有的用于稳定汇率、弥补国际收支逆差和偿付对外债务的各种储备资产,也称为国际储备。包括货币性黄金储备、外汇储备、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和特别提款权。该账户记录的是各种储备资产的增减变化,由于储备资产变动属于资产科目,故其增加应记入借方,数字之前冠以“-”号;减少记入贷方,数字之前冠以“+”号。
(1) 黄金储备的变动。黄金可分为商品性黄金和货币性黄金。当黄金掌握在货币当局(如中国人民银行)手中并被用作国际储备时,就成为货币性黄金。该项目记录一国货币当局在某一时期黄金储备的实际增加和减少的数额,没有记录就代表无增无减。
(2) 外汇储备的变动。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货币当局拥有的各种外汇资产的总称。该项目记录一国货币当局在某一时期外汇储备的实际增加或者减少的数额。
(3) 在IMF中的储备头寸的变动。
(4) 特别提款权的变动。
在IMF中的储备头寸和特别提款权都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会员国才有的项目,有关具体内容将在第二章中详细解释。
2.净误差与遗漏(Net Errors and Om issions)
这是一个人为设立的项目。如前所述,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按照复式记账原理编制的,按道理其借贷双方的总额应该是相等的。而实际上,由于各种国际经济交易的统计资料来源不一,有的数据还来自估算(如旅游外汇收入),再加上诸如走私、地下钱庄等地下经济的存在,国际收支平衡表几乎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净的借方差额或贷方差额。于是,基于会计上的需要,就人为设置了这个项目,以抵消上述偏差。如果国际收支平衡表其他项目的借方总额大于贷方总额,就在净误差与遗漏的贷方列出这一差额。如果表中其他项目的贷方总额大于借方总额,则将其差额列在净误差与遗漏的借方。在实务中,净误差与遗漏项目的数字是根据下面的公式倒挤出来的,具体计算过程可见表1-2。
专栏1-3 国际收支平衡表与国际投资头寸表
国际投资头寸表(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Position,IIP)是反映特定时点上(如年末)一个国家或地区对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的金融资产和负债存量(余额)的统计报表。国际投资头寸的变动由特定时期内的国际收支交易、价格变化、汇率变化等引起。该表中对外金融资产和负债的差额就是净头寸,表明此国家或地区是对外净债权国还是净债务国。发达国家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陆续编制本国的IIP。
国际投资头寸表与国际收支平衡表一起,构成一个国家或地区完整的国际账户体系。国际收支平衡表反映的是在特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与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发生的一切经济交易。国际投资头寸表反映的是特定时点上一个国家或地区对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的金融资产和负债存量状况。国际投资头寸表在计价、记账单位和折算等核算原则上均与国际收支平衡表一致。打个比方,国际收支平衡表相当于企业的财务状况变动表,反映的是交易流量情况;而国际投资头寸表相当于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反映的是资产和负债的存量状况。
编制和公布国际投资头寸表,可以为一个国家或地区衡量自身的涉外经济风险状况提供基础信息,对宏观经济分析和政策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2007—2016年的国际投资头寸表如表1-1所示。
表1-1 中国国际投资头寸表(年末数) 单位:亿美元
续前表
注:1.本表计数采用四舍五入原则。
2.净头寸是指资产减负债,“+”表示净资产,“-”表示净负债。
3.从2015年一季度开始,本表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收支和国际投资头寸手册》(第六版)标准进行编制和列示。除2014年末外,往期数据未进行追溯调整。
四、新版国际收支平衡表与旧版国际收支平衡表
为了便于在各会员国之间进行国际比较,IMF于1948年首次颁布了《国际收支手册》,之后又于1950年、1961年、1977年、1993年进行了修订完善。该手册规定了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标准构成,并要求会员国按照这个标准编制表格。2009年,IMF发布了修订的《国际收支和国际投资头寸手册》(第六版),我国决定于2015年开始按照第六版的标准编制和公布国际收支平衡表。图1-1和图1-2分别列出了《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和《国际收支和国际投资头寸手册》(第四版)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标准构成,以便对照。
图1-1 《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
图1-2 《国际收支和国际头寸手册》(第四版)
专栏1-4 第五版与第六版国际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