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英语写作核心词汇及历年写作真题解析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书名:考研英语写作核心词汇及历年写作真题解析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
作者:王军著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10-01
书籍编号:30498765
ISBN:9787300234786
正文语种:中英对照
字数:108000
版次:1
所属分类:教材教辅-研究生
版权信息
书名:考研英语写作核心词汇及历年写作真题解析
作者:王军
出版日期:2016-10-01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234786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源收集整理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所有内容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本站发布的内容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我们将及时处理!
前言
从近几年的命题趋势看,考研英语越来越重视对考生语言输出能力的考查,写作作为语言输出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日益受到重视。起初,考研英语写作命题相对比较单一,基本上都是话题作文。从1 9 9 7年开始,原来的话题作文渐渐改为图表作文或者图画作文,同时字数要求也由原先的150词以上提高到了160~200词,分值由15分提高至20分。从2005年开始,写作部分增加了对应用文写作的考查,写作所占的分值也由原来的20分提高至30分。从某种程度上说,写作部分的发挥将直接影响最终考试成绩。
用自己的母语写一篇文章对我们来说已经不易,更不用说用外语来写了。从历年考研英语的评卷反馈来看,书面表达能力依然是考生的弱项,考生在写作部分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平时积累少、练习少,导致语言表达不能满足评卷细则要求。写作技能的提高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没有任何捷径可走。要想学好英语,特别是英文写作,非得下一番苦功不可,语言学习是一个积流成河、积沙成塔的过程,而不是一步登天。
写作评分细则明确指出:“从语言表达的层面,高分作文必须使用丰富的词汇和语法结构,做到用词恰当、语法正确。 ”可见,词汇和语法在提高写作水平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帮助考生系统地梳理和复习写作高频词汇和重点语法现象呢?这便是我们编写此书的重要目的:在“组词成句”的实践过程中加强考生对词汇和语法知识的理解,提高考生对语言的感受力。本书以词汇为主线,但又不仅仅是一本单纯意义上的词汇书。它借助词汇学习这个平台,把英语写作中最重要的核心词汇、语法、修辞、英语作文发展的基本模式、文体风格,以及历年真题充分结合,力图实现“既见树木,又见森林”的效果,“微观思维”和“宏观思维”并举,既注重提高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兼顾提高考生对文章结构的总体把握能力。本书具有如下特点:
1 .针对性
本书词汇均选自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写的《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一)考试大纲》和《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二)考试大纲》 ,所选例句和范文多来自现行大学英语教材和历年高分作文,是多年积累的教学和应试成果。本书专为即将参加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考生设计,对四、六级考生和在职考试的考生亦有借鉴价值。
2 .科学性
本书按照图画作文、图表作文和应用文的基本命题形式对所选词汇进行了系统化的归类。同时,为帮助考生学习和吸收本书中的词汇,我们专门标注了每个词汇在写作中的中心意思,并配上了与之相关的写作经典例句,从而让考生在记忆单词的同时,也能了解词在写作中的基本使用方法。
3 .新颖性
本书有针对性地选取了和考研命题相关的常见写作素材,比如文化交流、互联网、手机、微信、堵车,以及和个体成长相关的一些主题,如自信、乐观等。在内容的安排上力求实现从“组词成句”到“组句成段”“组段成篇”的跨越,彻底改变考生写作时“不知道说什么”“不知道怎么说”的困境。
4 .全面性
考生学习完前半部分的核心写作词汇后,可以结合本书第五章的内容进行阅读、领会和背诵,这些内容根据历年真题常见命题选取素材,方便考生以后的练习和创作,避免文章的空洞和用词单一;我们在所提供的精彩段落和范文中对重点词汇进行了标注,有助于考生把握重点。
5 .实战性
考前两三个月反复学习和演练真题是大家公认的最佳备考方法。为此,我们在本书的第四章专门设置了“真题篇” ,涵盖英语(一)和英语(二)的历年真题。学习该部分可使考生巩固前一阶段所学知识,并将这些知识学以致用。通过反复研读和练习真题,考生能够较好地把握命题趋势、提高语言表达和优化文章结构的能力。另外,在练习真题的过程中,考生也能在写作时间分配、文字书写规范性和文章篇幅长短控制等方面获得全真的应试体验。
我们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够帮助考生走出写作复习的盲区,明白提高英语写作水平是一个聚沙成塔的过程,只有坚持研读范文、反复模仿和练习,才能真正提高写作水平。在本书出版之际,我们要由衷地感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负责审校本书的各位编辑,感谢你们严谨、负责、高效的工作,是你们的辛勤付出,才使本书得以和考生见面。由于编者水平有限,希望读者提出批评指正,我们将不胜感激。
最后预祝广大考生考试顺利,金榜题名!
编者
2 0 1 6年6月于北京
第一章 导学篇
扫码观看智课网视频1﹒1
第一节 从试卷构成看写作的重要性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科目分英语(一)和英语(二)两套试卷。
英语(一)试卷包括三个部分,共5 2题,满分1 0 0分,涵盖英语知识运用、阅读理解和写作,其中写作部分占总分值的3 0 %。
英语(二)试卷包括四个部分,共4 8题,满分1 0 0分,涵盖英语知识运用、阅读理解、英译汉和写作,其中写作部分占总分值的2 5 %。
从占分比例足以看出写作部分在整个试卷中的重要性,同时也表明英语科目对考生的语言输出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考生能否顺利通过考试,写作部分的临场发挥便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二节 大纲写作部分对用词的要求
考试大纲的写作说明部分明确要求考生要做到语法、拼写、标点正确,用词恰当,而要做到用词恰当,首先必须具备一定的词汇量,特别是日常写作中经常使用的核心词汇;其次,仅仅识记这些词汇远远不够,要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写作实践了解这些词汇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方法;再者,还要通过一定的语法知识,把这些词汇连接起来,从而组成规范的英语句子。学习词汇离不开语法,语法是躯干,词汇是枝叶,根深叶茂才能长成大树。
同样,在阅卷的流程设置上,大纲也作出了如下的表述:“评卷者先根据文章的内容和语言表达确定其所属档次,然后按该档次的要求给分。评分人员在档内有1~3分的调节分。 ”这里说的“语言”指的就是语言表达,即考生的用词和造句能力。
综上所述,词汇学习是写作的基础,是实现用词恰当、表达规范的必经环节。
第三节 写作评分细则对用词的要求
扫码观看智课网视频1﹒2
评分细则中明确提出了每一分数档对词汇的具体要求,这对考生的日常练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具体要求如下:
英语(一)的一般评分标准
第五档 A节 ( 9~1 0分) B节 ( 1 7~2 0分) | 很好地完成了试题规定的任务。 ●包含所有内容要点; ●使用丰富的语法结构和词汇; ●语言自然流畅,语法错误极少; ●有效地采用了多种衔接手法,文字连贯,层次清晰; ●格式与语域恰当贴切。 对目标读者(即语言接收对象)完全产生了预期的效果。 |
第四档 A节 ( 7~8分) B节 ( 1 3~1 6分) | 较好地完成了试题规定的任务。 ●包含所有内容要点,允许漏掉一两个次重点; ●使用较丰富的语法结构和词汇; ●语言基本准确,只有在试图使用较复杂结构或较高级词汇时才有个别错误; ●采用了适当的衔接手法,层次清晰,组织较严密; ●格式与语域较恰当。 对目标读者产生了预期的效果。 |
第三档 A节 ( 5~6分) B节 ( 9~1 2分) | 基本完成了试题规定的任务。 ●虽漏掉一些内容,但包含多数内容要点; ●应用的语法结构和词汇能满足任务的需求; ●有一些语法及词汇错误,但不影响理解; ●采用了简单的衔接手法,内容较连贯,层次较清晰; ●格式和语域基本合理。 对目标读者基本产生了预期的效果。 |
第二档 A节 ( 3~4分) B节 ( 5~8分) | 未能按要求完成试题规定的任务。 ●漏掉或未能有效阐述一些内容要点,写了一些无关内容; ●语法结构单调、词汇项目有限; ●有较多语法结构或词汇方面的错误,影响了对写作内容的理解; ●未采用恰当的衔接手法,内容缺少连贯性; ●格式和语域不恰当。 未能清楚地传达信息给读者。 |
第一档 A节 ( 1~2分) B节 ( 1~4分) | 未完成试题规定的任务。 ●明显遗漏主要内容,且有许多不相关的内容; ●语法项目和词汇的使用单调、重复; ●语言错误多,有碍读者对内容的理解,语言运用能力差; ●未使用任何衔接手法,内容不连贯,缺少组织、分段; ●无格式与语域概念。 未能传达信息给读者。 |
零档( 0分) | 所传达的信息或所用语言太少,无法评价;内容与要求无关或无法辨认。 |
英语(二)的一般评分标准
第五档 A节 ( 9~1 0分) B节 ( 1 3~1 5分) | 很好地完成了试题规定的任务。 ●包含所有内容要点; ●使用丰富的语法结构和词汇; ●语言自然流畅,语法错误极少; ●有效地采用了多种衔接手法,文字连贯,层次清晰; ●格式与语域恰当贴切。 对目标读者(即语言接收对象)完全产生了预期的效果。 |
第四档 A节 ( 7~8分) B节 ( 1 0~1 2分) | 较好地完成了试题规定的任务。 ●包含所有内容要点,允许漏掉一两个次重点; ●使用较丰富的语法结构和词汇; ●语言基本准确,只有在试图使用较复杂结构或较高级词汇时才有个别错误; ●采用了适当的衔接手法,层次清晰,组织较严密; ●格式与语域较恰当。 对目标读者产生了预期的效果。 |
第三档 A节 ( 5~6分) B节 ( 7~9分) | 基本完成了试题规定的任务。 ●虽漏掉一些内容,但包含多数内容要点; ●应用的语法结构和词汇能满足任务的需求; ●有一些语法及词汇错误,但不影响理解; ●采用了简单的衔接手法,内容较连贯,层次较清晰; ●格式和语域基本合理。 对目标读者基本产生了预期的效果。 |
第二档 A节 ( 3~4分) B节 ( 4~6分) | 未能按要求完成试题规定的任务。 ●漏掉或未能有效阐述一些内容要点,写了一些无关内容; ●语法结构单调、词汇项目有限; ●有较多语法结构或词汇方面的错误,影响了对写作内容的理解; ●未采用恰当的衔接手法,内容缺少连贯性; ●格式和语域不恰当。 未能清楚地传达信息给读者。 |
第一档 A节 ( 1~2分) B节 ( 1~3分) | 未完成试题规定的任务。 ●明显遗漏主要内容,且有许多不相关的内容; ●语法项目和词汇的使用单调、重复; ●语言错误多,有碍读者对内容的理解,语言运用能力差; ●未使用任何衔接手法,内容不连贯,缺少组织、分段; ●无格式与语域概念。 未能传达信息给读者。 |
零档( 0分) | 所传达的信息或所用语言太少,无法评价;内容与要求无关或无法辨认。 |
从以上的评分细则中不难看出,无论是英语(一)还是英语(二) ,在每一个档次的五个具体的评分指标中,至少有三项涉及语言的表达,即用词和造句。大纲要求,好的作文在语言表达方面必须具备词汇多样性、语法结构多样性的特征,同时还要使用多种衔接手法,即考查考生对过渡词的使用和驾驭能力。因此,要学好写作,必须从语言表达入手,也就是说,要懂得基本的词法和句法,才谈得上写作的创作。下面我们分章节解析如何实现词汇的多样性和语法结构的多样性。
第二章 演示篇
第一节 词汇在写作中的重要作用
词汇是写作的基本材料,好的文章需要丰富的词汇作为基础。英语学习者在初步掌握了一定数量的词汇和基本语法知识后,要想在日常的写作中准确理解、运用和把握这些词汇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它不仅需要语言学习者了解某一词汇的基本含义,还要知晓一些与其相关的固定搭配,甚至是修辞手法。英语写作中的一些高频词汇,看似简单,使用起来却很难。
受各种考试的影响,很多考生在写作过程中一味追求使用高难度的难词或生僻词汇,结果就容易出现用词不当或者语言表达欠规范的问题。根据现有的研究结果,只需使用词汇当中很小的一部分,也就是在日常写作中出现和使用频率较高的词汇,就能满足日常写作任务的需要。如果我们能够明确这些高频词汇的基本使用方法,就可以写出符合考试大纲要求的作文。
第二节 考生在词汇使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写作历来对考生都是一个难点。很多考生的临场发挥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般理想,究其原因还是在语言表达上出现了问题。确切地说,由于词汇使用不当影响了文章内容的表达,也妨碍了评卷者对文章的准确理解。
一般而言,考生普遍存在两大问题。
首先,苦于找不到合适的词汇和句型去完成既定的写作任务。考生受汉语思维的影响,很多句子的表达都带有浓厚的中式英语的特点,导致文章不是不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就是用词不当、词不达意。这归根结底还是平时的基本功训练太少,在学习过程中过分强调写作技巧的作用,忽视基础知识,特别是词汇知识的积累。如果考生缺乏足够的写作训练,即使词汇量再大,也很难形成完整、规范的英语句子,更不用说准确表达思想了。显而易见,词汇学习的方法直接影响考生的语言输出能力。
其次,受传统教学和学习方法的影响,很多考生往往重视词汇的记忆,而忽视词汇的实际运用。实际上词汇记忆和词汇运用是相辅相成的,词汇的记忆是基础,词汇的运用是升华,而现实中,考生的词汇记忆和词汇使用两个方面是脱节的,其结果可想而知。
考生在词汇学习和写作实践过程中,要处理好记忆和使用之间的关系,只有既了解词汇的含义,又能把握词汇的用法,才能写出符合评分标准的文章来。
第三节 写作核心词汇的基本学习方法
大家都知道,写作对词汇量的要求没有阅读那么高,只要具备大学英语的基础词汇即可。在阅读过程中,只要知道词汇的意思就可以进行正常的阅读和理解。而在写作中既要认知词汇,还要知道词汇的具体使用方法和语境。除此而外,还要求考生能够正确地拼写词汇。就应试写作而言,一方面要具备大学英语的基础词汇,另一方面则要重点掌握写作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并结合具体的例句进行有效的记忆和学习。例如:
例句 Everyone should know the value of time.(名词:价值)
译文 人人都应知道时间的价值。
例句 Time is of great value to everyone.(名词:价值;重要性)
译文 时间对每个人都很重要。
例句 Honesty is highly valued in the modern society.(动词:重视)
译文 现代社会高度重视诚信。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同一个单词在写作中可能用作名词,也可能用作动词,而且在不同的语境里意思也不同。
例句 The private cars contribute to the traffic jam.(动词:加剧;使严重)
译文 私家车加剧了交通阻塞。
例句 Education will contribute to the economic growth.(动词:促进;推动)
译文 教育会促进经济增长。
例句 There are many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this problem.(动词:导致)
译文 多种因素导致了这一社会问题。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同一个词组在不同的语境里意思也会发生变化。
例句 The tourism industry will create more job opportunities for the local people.(动词:提供)
译文 旅游业将为当地的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例句 Some relevant laws must be created to eliminate the fake commodities.(动词:制定)
译文 必须制定相关法律根除假冒产品。
例句 According to law,men are created equal.(动词:创造)
译文 按照法律,人生来平等。
例句 More reserves should be created to protect the species of wild animal.(动词:建立)
译文 应该建立更多的自然保护区来保护野生动物。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同一个单词、相同的词性,因其语境发生了变化,词的意思也会发生变化。
可见,在写作中对词汇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需要根据词汇的具体词性、不同的语境来准确使用词汇,把握词义,并尽可能做到简明扼要,流畅地道。英语词汇浩如烟海,学习者在掌握了一定词汇量和基本语法知识后,能在说、写、译等几个方面正确地运用这些语言要素并非一件容易的事。然而在实际的应用中,我们并不需要认识或使用过多的词汇,为了满足日常工作的需要,我们只需使用其中很小的一部分,也就是词汇的核心部分。因此,就写作而言,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先学会如何使用恰当的词汇表达自己的观点。
有些考生试图通过大量使用高难度词汇提高写作成绩,可自身对这些高难度词汇的用法和搭配关系又不甚了解,结果出现了很多用词错误,影响了内容的表达和语言的规范。事实上,大纲中的一些常用词汇已经足以表达比较丰富的内容了。请看如下的例子。※※※※※※※※※※※※※※※※※※※※※※※※※※※※※※※※※※※※※※
TV:A Blessing or a Curse
As is often pointed out,television keeps us informed about the current events throughout the world, allows us to follow the latest developments in the field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and offers us endless series of programs which are both instructive and stimulating to us. Through television, even the most distant countries,the strangest customs and attractive scenes of nature can be brought right into our rooms. Yet here again,there is also a danger.The main problems with TV have been its negative effect on people in general.For example,rubbishy commercials and harmful programs lead to bad tastes and a distorted viewpoint towards life.They even poison one\'s minds, hence contributing to the rise in violence and crime.
※※※※※※※※※※※※※※※※※※※※※※※※※※※※※※※※※※※※※※
这是大学英语教材中的一段文字,本文通过一些常用的大学英语词汇形象生动地把电视的正反两个方面的特点表达得清楚明了,既体现了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也反映了作者辩证看待事物的态度。试想,如果现在要求我们写一段有关互联网的文字,我们是否可以借鉴上文中的一些词汇来完成写作任务呢?※※※※※※※※※※※※※※※※※※※※※※※※※※※※※※※※※※※※※※
The Internet and Its Impact on Life
Today,the Internet has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the daily life.It is no exaggeration to say that it affects our life directly or indirectly.First of all,the Internet keeps us well informed about the current events throughout the world, allows us to follow the latest development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and offers us a series of online courses which are beneficial to our personal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Internet, even the most distant countries,the strangest customs and attractive scenes of the nature can be brought right into our rooms. Yet here again,there is also a risk.The main problems with the network have been its negative effect on people in general.For example,there are some unhealthy,even pornographic things over the net,which possibly lead to bad tastes and a distorted viewpoint towards life among people.They even poison one\'s minds, hence contributing to the rise in violence and crime.
※※※※※※※※※※※※※※※※※※※※※※※※※※※※※※※※※※※※※※
从这个例子不难看出,只有反复研读范文,并随时加以模仿和应用才能有效地提高写作水平。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学习者需要用心体会词汇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方法,做到举一反三。本章旨在帮助考生掌握写作中的常用核心词汇,通过词汇的讲解和用法演示,逐步提高考生对语言的敏感度和模仿能力,从而科学地提高考生的写作能力。
第四节 实现语法结构多样性的基本方法
张道真先生曾经这样定义语法和词汇的关系:“语法和词汇是血肉关系。语法是躯干,词汇是枝叶,根深叶茂才能长成大树。 ”可见,学习词汇不能不提及语法,而就写作而言,系统研究写作中常用的语法现象有助于加强我们对英语句子结构的整体认识和把握,从而满足大纲规定的语法结构多样性的要求。以下是写作中常用的语法结构,通过对语法的系统梳理,可以提高考生语言表达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一、写作中常用的语法结构
1 .英语的基本句型(SV/SVO/SVOO/SVOC/SVC)
2 .非谓语动词(不定式、分词、动名词)
3 .定语从句(限制性定语从句、非限制性定语从句)
4 .状语从句(时间状语从句、原因状语从句、条件状语从句、结果状语从句、目的状语从句、让步状语从句等)
5 .名词性从句(主语从句、宾语从句、表语从句、同位语从句)
6 .特殊结构(否定结构、强调结构、倒装结构、插入语结构)
7 .虚拟语气、情态动词、比较结构、平行结构
二、实现语法结构多样性的具体方法
1.熟悉英语基本句型的构成
1)主语+不及物动词(SV)
China\'s economy is developing rapidly.
中国经济正在飞速发展。
2)主语+及物动词+宾语(SVO)
The Internet has profoundly transformed the daily life.
互联网深刻地改变了生活。
3)主语+及物动词+宾语+宾语补足语(SVOC)
The mobile phone has made the daily life convenient and efficient.
手机使日常生活变得方便而高效了。
4)主语+动词+间接宾语+直接宾语(SVOO)
The use of the mobile phone has brought us a lot of benefits.
手机的使用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好处。
5)主语+系动词+表语(SVC)
The use of mobile phone has become very po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