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材教辅 > 研究生 > 2017年考研政治理论复习导本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2017年考研政治理论复习导本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2017年考研政治理论复习导本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书名:2017年考研政治理论复习导本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

作者:李淮春,杨泽海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3-01

书籍编号:30498782

ISBN:9787300226187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108000

版次:1

所属分类:教材教辅-研究生

全书内容:

2017年考研政治理论复习导本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2017年《导本》修订说明


《2017年考研政治理论复习导本》(以下简称《导本》)的辅导内容包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五门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此次修改,除对各章的内容依据《考试大纲》作了一些增减外,主要在思想政治理论各门课程中贯彻并依据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的精神以及考研发展的需要,对有关思想理论、知识点作了适当的补充、丰富和阐释。


除导论外,《导本》按五门课程章节顺序,共分为五编:第一编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基本观点、基本方法和相关知识;第二编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以及所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阐释毛泽东思想和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理论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三编为“中国近现代史揽要”,阐述了自1840年以来,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难探索,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贫穷落后的旧中国逐步变成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第四编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介绍了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阐述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律观,以提高自我修养能力,做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第五编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析要”,介绍了当代世界的经济格局和政治格局发展变化的状况和趋势,当代世界各国面临的机遇挑战,中国应对当代世界发展变化提出的构想和主张。


本书虽然分为五编,但五部分却是一个有机的思想整体。第一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第二编“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思想理论上是彼此相通、内在统一的,是相互联系、一脉相承的科学理论体系。第三编“中国近现代史揽要”,再现了近现代中国的国情和社会矛盾,展示了由此决定的中国必然经由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的历史选择过程,同时,又以历史的社会实践以及中国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强大威力。第四编和第五编,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阐述以及对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要点的分析,也都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思想和基本精神。因此,考生在政治理论的复习中,不仅要掌握各编的内容,而且要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它们看作是科学知识和思想理论的整体,形成思想政治理论彼此贯通、相互印证的系统框架。这既有助于全面深入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精神,也有助于在复习中把握理论知识和系统内容及其相互关系,从而拓展解题的思维空间,提高综合而灵活运用知识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导本》对每一门课程每章的辅导,主要由三大部分构成:


第一,“理论复习指导”部分,下设基本内容概述(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复习重点和复习提示,意在使考生既能掌握系统理论,又能抓住重点,了解在复习中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第二,“实战操作练习”部分,根据各章的内容和历年考试的情况,设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分析题的题型示例;对各种题型示例的选取,尽可能做到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实用性,以帮助考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灵活运用知识、原理的能力。


第三,“复习思考题”部分,对各章的重点内容作一提问式总结,要求考生对各章的重点内容、重点问题进行“反思”,独立思考,自问自答,对复习效果自我评估,以确定进一步努力的方向。这是考生自我总结、自我解题和自我测试的复习过程。


《导本》特别注意和强调以下四个问题:


第一,突出理论的系统性、全面性。通过点面结合,通过各种形式的分析和解题,全面准确地再现政治理论考试范围的基本内容,介绍思想政治理论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尽可能为考生提供系统的而不是零碎的知识和理论内容。


第二,在全面性、系统性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内容,着重阐明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引导考生抓纲举目,以点带面,提高复习的效率和效果。为此,在各章中,对重点问题都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论述,同时指明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三,本着“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的“与时俱进”的精神,注意强化掌握理论联系实际的力度,从各方面和通过各类题型示例,启发考生独立思考,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引导考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实际问题,以及当代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种实际问题。


第四,在传授知识、介绍理论的同时,注意学习和复习方法的指导。


总之,《导本》力求为准备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生,提供一部全面系统、准确实用、有的放矢的复习用书,一部可以信赖、用之受益的辅导读本。


李淮春

导论


导论主旨


思想政治理论的复习,是对思想政治理论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的再学习和深入理解的过程,要求在原来学习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深入和全面掌握思想政治理论的基本内容,以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规定的考试要求和评价目标。为此,考生应具备与此相应的复习目标和正确的复习方法。


一、复习的目标及其要求


《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规定: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在考查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注重考查考生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总的评价目标,也是我们复习时应该达到的目标。复习效果如何,考试成绩好坏,就看是否达到或在多大程度上达到考试大纲所规定的评价目标。


在复习过程中,为达到考试大纲规定的目标,要求考生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能准确地认识或再现有关历史、经济和政治等方面的知识。这是对考生掌握知识内容、知识范围的基本要求。在这一要求中,一方面指出了考生必须复习的内容范围;另一方面强调考生要准确地掌握知识,必须做到准确地认识或再现有关历史、经济和政治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理论。这是对考生最基本的要求,也是考生取得好成绩的基础。


第二,要准确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中的有关范畴、规律和论断。一定的范畴、规律和论断及其内在联系构成马克思主义各门政治理论学科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的切入点。在政治理论各学科中,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都有一系列的范畴(概念)、规律和论断,它们是各门政治论学科的支撑点,把它们按其内在关系联结起来,就构成这门学科的理论体系。因此,正确理解有关范畴、规律、论断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也就基本上掌握了这门学科的内容。没有对范畴、规律和论断及其内在联系的正确理解和掌握,就不会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研究生入学思想政治理论考试的各种题型,从理论内容来说,都是对这方面能力的考查。


第三,要善于运用有关原理辨别理论是非,分析论证某一观点的正确或错误。特别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思想文化、理论观点和各种看法空前活跃,且有多元化趋势。这是社会进步、时代发展的一种表现。但这并不否定其中有是与非、对与错、真与伪的区别。这就需要应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加以识别和分析。考研有关这方面的试题,就是考查考生辨别、判断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四,要善于运用有关原理,认识、分析和评述某些社会现象、某些理论观点、当代世界的一些重要问题或党和国家的政策,即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规定,要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比较和分析有关社会现象或实际问题。这主要是考查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理论和实际相统一的能力。各种题型都有对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考查,而在分析题中,则比较集中地考查这方面的能力。掌握理论,联系实际,这是整个考试的重点,这类题在分数上也占有较大的比重。如果考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差,在考试中就不可能取得优异的成绩。所以,在复习阶段,应特别注意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这是在复习中要特别着力的“重中之重”。


第五,在分析题中,要特别注意学会结合特定历史条件或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生活的背景,分析所给出的具体材料,引证有关事实,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评价。这就是材料分析题的要求。材料分析题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形式,是典型的分析题。其特点是给定若干条现成的正面或反面材料,根据提供的材料提出几个问题,要求考生运用基本理论和知识进行分析,对试题提出的问题作出回答。这类题一般都提供若干条材料,篇幅较大,表面看来比较难,但实际上都同考生学过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密切相关。答题的关键,首先要把材料看懂,搞清它说的是什么意思,在此基础上,运用有关的理论和知识进行思考,从中揭示出材料所蕴涵的思想实质,并针对试题提出的问题,一一作出分析、回答。解答材料分析题需要注意,有时它不是只涉及某一学科、某一原理,而是涉及多种知识和原理,甚至是跨学科的,既需要哲学知识,也需要政治经济学等其他学科的知识,综合地回答材料分析题中的问题。这就需要提高综合运用各种原理和知识回答问题的能力。


第六,回答问题要准确地使用政治理论的专业术语,文字通顺,层次清楚,有理有据,合乎逻辑。这一点往往被考生所忽视,以为无关紧要,其实不然。这主要是考查考生的专业素质、文化素质以及逻辑思维和文字表达的能力。这方面表现如何,对考试成绩会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上述六点,就是硕士研究生入学政治理论考试的评价目标,是评卷给分的依据。复习得好坏,考试成绩的高低,就看在这六点上表现出来的能力和水平。


二、全面把握,系统理解


所谓全面把握,就是要对思想政治理论的全部内容进行整体性的掌握,对政治理论各门课程的内容,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相关的科学知识,都要进行认真的复习,不可顾此失彼,忽视这些或那些内容,而要把握内容的整体性、全面性。例如,在实践基础上的能动反映论,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最基本的原理,是它的核心内容。但如果不知道与此相关的知识,不知道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不知道什么是唯心主义先验论,不知道什么是不可知论以及直观反映论,也就不能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能动反映论的实质和重要意义。我们强调在复习中,对思想政治理论的基本内容,要进行全面的、整体性的而不是孤立的、片面的复习,其道理就在于此。


对思想政治理论基本内容的全面把握,同对它的系统理解密切相关。所谓系统理解是在全面把握的基础上,把思想政治理论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看做是有机联系的系统,不仅要知道这些概念、原理和知识是一个全面性的整体,而且要知道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关系。例如,“物质世界和实践”这两个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二章第一节的标题。为什么把物质世界和实践联系起来呢?马克思曾说过,以往的哲学家只是说明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而改造世界就是人的实践活动。实践既是客观的物质活动又是人有意识的自觉活动,物质世界的分化与统一,本然自然与人化自然、本然世界与属人世界的分化与统一,都是通过实践活动,在实践基础上实现的。懂得了这些道理,就不难理解“物质世界与实践”的内在联系,也不难说明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重要地位。又例如,唯物辩证法的三个基本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的一系列范畴,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要真正理解这一整体,就要进一步懂得整体中这些规律和范畴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关系,懂得它们是一个以对立统一规律为核心的彼此相通的有机系统。


怎样才能做到系统理解呢?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熟悉并懂得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的内容,理解它们的思想含义。


第二,要懂得相关概念之间、相关原理之间的内在联系,知道怎样从一个概念过渡到另一个相关概念,从一个原理过渡到另一个相关原理,并能运用它们去综合分析和论述问题。


第三,要知道政治理论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同客观实际的联系,即了解这些概念和原理在客观世界的基础、客观实际中的底蕴,了解它们对客观实际、现实生活有什么作用和指导意义。


总之,要真正理解基本概念或范畴的思想含义,基本概念间、基本原理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这些概念和原理同客观实际的有机联系,它们对客观实际的作用和意义。只有做到这些,才能说做到了系统理解。


应该指出,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之间的内在联系,系统理解政治理论的思想内容,对于考试中解答问题,特别是解答材料性、综合性的试题是非常重要的。从以往的考试看,有些试题,特别是分析题,并不是运用某一原理就可以说清楚的,它需要综合运用不同的相关原理,才能作出正确的、比较完善的回答。例如,2008年研究生入学政治理论考试的第一道分析题,就涉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辩证法和唯物史观三部分原理的内容,只有对这三部分的相关原理综合运用,才能对试题作出圆满的解答。又例如,2009年的分析题,其问题为“华佗是我国东汉名医。一次,府吏倪寻和李延两人均头痛发热,一同去请华佗诊治。华佗经过仔细地望色、诊脉,开出两副不同的处方,给倪寻开的是泻药,而给李延开的是解表发散药。二人不解:我俩患的是同一症状,为何开的药方却不同呢?是不是华佗弄错了?于是,他们向华佗请教。华佗解释道:倪寻的病是由于饮食过多引起的,病在内,应当服泻药,将积滞泻出去,病就会好。李延的病是受凉感冒引起的,病在外,应当吃解表药,风寒之邪随汗而去,头痛也就好了。你们病症相同,但病因相异,所以治之宜殊。二人拜服,回家后各自将药熬好服下,很快就痊愈了。中医是我国宝贵的医学遗产,强调辨证施治。华佗对症下药治头痛发热的故事蕴涵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1)指出其中所涉及的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并分析其内涵。(2)这个故事对我们理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何启示?”解答这道分析题,就需要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多个范畴、原理及其内在联系,综合地分析和回答问题,如原因和结果、本质和现象以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等范畴、原理。又如,2010年的一道分析题,也是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有关知识、原理分析和解答实际材料、实际问题的能力,它涉及认识过程的复杂性、真理和谬误的关系、实践经验等问题。只有综合运用这些知识,才能正确解答这道分析题。所以,从考试中也可以看出全面把握、系统理解的重要性。


另外,还要注意理解和记忆的关系。在思想政治理论复习中,要处理好记忆和理解的关系,要记忆,但要重在理解。在复习过程中,有些知识是必须要记忆的,如重要历史事件、重要人名地名、重要年代等,同时,对政治理论中的基本概念和重要论断也需要记忆,否则,就很难把它们准确地表达出来,很容易犯似是而非、含混不清的错误。须知,记忆清楚,表述准确,既可以提高阐述问题的效率,又是增强智力、智慧的必要条件。但是,记忆必须同理解相结合,既要记忆,又要理解,但重在理解。记忆要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不要机械地记忆。因为只有理解了的知识,才能变成真正的知识,才能转化为一个人的智力、智慧和实际能力。


总之,全面把握和系统理解是十分重要的,它既是保证复习效果的前提,也是在应试中取得好成绩的基础。


三、突出重点,以点带面


突出重点,以点带面,是思想政治理论复习的重要理念和方法,也是提高复习效率并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的重要途径。


在复习过程中,不要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平均用力,而要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突出重点,抓住要领。如果说全面复习、系统理解是取得好成绩的基础,那么,抓住重点则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例如,这一章的主要内容或主要原理是什么?同主要内容、主要原理相联系的主要概念和主要论断有哪些?对这些问题必须在头脑中有清楚的把握。我们常说,抓纲举目,纲举目张,就是这个道理。无论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还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中,都有一些重要概念、原理需要特别加以理解和掌握。就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而言,实践范畴和认识范畴就是它的核心范畴,真正理解了这两个范畴的含义和实质,也就不难理解诸如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的概念,以及次一级的如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推理等一系列概念。与此相联系,如果真正深刻理解了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这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原理,也就比较容易掌握认识的发展规律以及认识论的其他问题。以唯物辩证法而言,它有一系列的范畴和规律,但是如果深刻理解了联系、发展、矛盾这三个重要范畴的含义和实质,以及唯物辩证的核心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再去学习和理解诸如量变与质变、肯定与否定、现象和本质、原因和结果、必然和偶然等范畴,以及由这些范畴构成的其他规律,也就容易得多、深刻得多了。所以,突出重点,抓住要领,这是提高复习效率和效果并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需要指出,重点内容和非重点内容彼此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全面把握、系统理解,这是保证复习质量、复习效果和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的前提、基础,否则,就会把复习考试建立在沙滩上。而如果在复习中,不分主次,不分轻重,则会“捡了芝麻而丢掉了西瓜”。突出重点,抓住要领,同全面把握和系统理解是相辅相成的,突出重点、抓住要领的过程,也就是纲举目张、以点带面的过程,它进一步巩固、加深着对理论全面、整体性的把握和系统理解。


四、学以致用,重中之重


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全在于应用。政治理论复习也是如此。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是研究生入学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最根本的评价目标。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是复习理念和方法的“重中之重”。


在思想政治理论复习中,要自觉地把基本理论同实际问题联系起来。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这是研究生入学思想政治理论考试的重点。不仅在分析题中,而且在其他题型中也多有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因此,考生不仅要熟悉理论,同时应在理论联系实际方面多下一些工夫。怎样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当你复习或学习某一原理时,除弄清它的基本内容外,一定要有意识地思考这一原理同哪些实际问题相联系,它能说明和解决的主要实际问题是什么,对说明和解决实际问题有何指导作用和意义。对每一个基本原理同实际问题的联系,都应在头脑中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这样,在临场考试时,无论遇到什么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都会握有比较大的主动权,回答问题也就比较得心应手,这就是“预则立,不预则废”的道理。


理论要联系实际,那么,什么是“实际”呢?“实际”有大有小,各式各样,联系实际的范围也非常广泛,概括起来,相对地可分为三大方面:历史实际、现实实际和思想实际。历史实际,如重大历史事件、历史资料、历史人物等。现实实际,主要指党和国家现阶段的重大方针政策、重要决策,以及国内外的政治经济形势、教育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当代世界的重大问题、重大事件等,这些都是理论必须联系的重要实际。思想实际,主要指当前存在的思潮、思想倾向和应该注意的思想问题。上述三个方面的“实际”,都可以成为理论联系实际的对象,都可以成为用一定理论去分析和解决的客观实际。


要注意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的新发展、新变化。时代在前进,实践在发展,科学在进步。马克思主义就是应时代的需要而创立的,是反映时代和指导实践的,因而它必然是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思想政治理论有其相对稳定性,但它必然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变化。继毛泽东思想之后,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蕴涵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充实、丰富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上有重大创新。马克思主义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思想政治理论各门学科在内容上也必然进行相应的变化,增加新的观点、新的知识和新的提法。因此,考生在复习的过程中,对新增加的科学知识和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要特别加以注意。


在历次研究生入学思想政治理论考试中,理论联系实际的试题都是重头戏,把考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作为最重要的评价目标,这特别体现在考卷的分析题中。历年思想政治理论考试的分析题,多是提供一些实际材料,或现实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材料,或国内外的文献、名人名语等富有理论性的文字材料,要求考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其进行理论分析、论述和说明。这就要求考生既要掌握基本理论,又要善于运用理论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分析题的分值在整套试题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所以,善于运用理论联系实际做好分析题,这是重中之重,对取得好成绩至关重要。


在理论联系实际问题上,应防止理论和实际“两张皮”,即试卷上提供的实际材料,并没有蕴涵或体现考生的回答所说的理论,或者考生的回答同实际材料并没有内在的有机联系,即所答非所问,所说的理论是一回事,实际材料是另外一回事。所以,在复习时,就要有意识地注意某一原理同什么实际问题或哪些实际问题相联系,它对哪些实际问题有指导作用,如何用这一原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有这样的自觉复习,在考试时就会胸有成竹,不会犯上述错误。


回答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题,还应注意同回答选择题的不同特点。不论是单项选择题还是多项选择题,只要求在试卷提供的选项答案中,找出其中的正确答案,即在给出的多个选项中,指出其中的“是”。与此不同,分析题不仅要求回答“是什么”,而且要求说明“为什么”和“怎样做”,不能简单地回答“是什么”、“不是什么”,这不符合分析题的要求。分析题要求对理论以及它同实际的联系有必要的分析论证。总的说来,分析题就是把试题所给定的命题、问题和材料等作为一个系统整体,要求考生对这一系统整体进行分离、分解,剖析出各个方面,对整体所蕴涵的诸方面的问题作出理论分析和整合,根据试题的具体要求,对诸方面内容进行一定的说明和论证,从而对问题作出有的放矢的阐述和整体性的回答。


五、改善知识结构,扩展思维空间


一个人的理论水平、理论素养以及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同他的知识面大小、知识结构完善程度密切相关的。一个人具有丰富的科学知识,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即具有比较完善的知识结构,就会有比较广阔的视野,就会有比较宽广的思维空间,因而就会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开阔的思路和思维的灵活性。研究生入学思想政治理论考试的内容,是由几门课程所构成的,而且必然涉及其他许多学科的知识,这在历年思想政治理论考试的试题中都有所体现。知识面广一些,思维空间大一些,在回答问题或解题的过程中,就能有比较多的材料选择和科学知识的支撑,因而也就有宽广的思路和思维的自由。


在复习中,要尽可能地扩大知识面,特别要注意同思想政治理论相关的科学知识。在文理科使用统一试卷以后,这一点就显得更加重要。文科考生应尽可能地多掌握一些自然科学知识,而理科考生则应尽可能地多掌握一些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无论哪类考生,都需要尽可能地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这不仅是考试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提高现代人才素质的需要,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在科学与技术、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联系日益密切,以及交叉科学、横断科学迅速发展的时代,单一的知识结构,狭小的思维空间,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当然也不能完全应对研究生入学考试。不仅要尽可能地多掌握一些思想理论的知识,而且要尽可能地了解中国的和国外的、现实的和历史的经济、政治、科学技术和其他社会现象等等的实际知识。知识面宽一些,知识结构完善一些,这对理解和回答问题,打开和扩大思路,都是大有帮助的,是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的重要条件之一。


学习和复习的具体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它会因每个人具体情况的不同而有所区别,需要根据个人的情况和条件,采用适合自己学习或复习的具体方法。但是,研究生入学思想政治理论的考试,有其统一的规定、评价目标和要求。因此,考生在政治理论的复习过程中,也就应该具有与此相应的复习理念和复习方法。正确的复习理念和方法,是通向目标的桥梁,是抵达目标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六、把握题型特点,勤思考,多练习


复习效果如何,考试成绩好坏,是通过解答各种类型的试题表现出来的。只有正确解答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再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