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考研政治高分练习题库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书名:2015年考研政治高分练习题库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
作者:阳光考研命题研究中心编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1-01
书籍编号:30498863
ISBN:9787300187372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108000
版次:1
所属分类:教材教辅-研究生
版权信息
书名:2015年考研政治高分练习题库
作者:阳光考研命题研究中心
ISBN:9787300187372
出版日期:2015-08-24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源收集整理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所有内容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本站发布的内容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我们将及时处理!
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单项选择题
1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
A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条件的学说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马克思主义的含义。
马克思主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它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对其继承和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故选项A正确。选项B、C说的是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思想,这只是马克思主义中的一部分内容。故选项B、C不符合题意。选项D说的是列宁主义,不是马克思主义。故选项D也不正确。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2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
A马克思
B爱因斯坦
C达尔文
D牛顿
[答案]A
[解析]本题涉及对马克思在思想史上地位的考查。
1999年9月,BBC通过网络评选出了千年十大思想家,他们的排名如下:(1)卡尔·马克思;(2)阿尔伯特·爱因斯坦;(3)艾萨克·牛顿爵士;(4)查尔斯·达尔文;(5)圣托马斯·阿奎纳(中世纪意大利神/哲学家);(6)史蒂芬·霍金;(7)伊曼纽尔·康德;(8)雷内·笛卡儿;(9)詹姆斯·麦克斯韦尔;(10)弗里德里希·尼采。
马克思为什么会在“千年思想家”评选中名列榜首?因为在这1 000年以来,从没有一个思想家仅仅用他的学说就对现实世界产生了如此之大的影响。以他的学说的名义建立的政党不可胜数,甚至在今天对于各国的政治仍然有着深远的影响;宣称根据他的学说建立的国家最多时有20多个,包括苏联和中国这样的大国;即使是在他的学说提出100多年后的今天,也仍然有数个国家(中国、越南、古巴、朝鲜、老挝)宣称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国家的基本纲领;在学界,关于他的学说的学术讨论也是不可胜数。他的学说后来又被发展成了很多种不同的流派,影响力日益深远。本题的正确答案应该是A。
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目问的是“名列榜首的是”,虽然四人均在“千年思想家”之列,但他们的具体排位是不同的。
3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辩证唯物主义
B历史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唯物主义
[答案]C
[解析]本题着重考查的是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提供了以总结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最新成就为依据,关于整个物质世界的科学图景,从根本上揭示了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作为科学的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与革命实践和各门科学紧密联系,给予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列宁指出:马克思的哲学是完备的哲学唯物主义,它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所以选项C正确。选项A、B只说了其中的一方面,有失偏颇。故选项A、B不正确。选项D,唯物主义有不同的发展形态: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前两种形态的唯物主义都是不彻底的唯物主义,只有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发展中最彻底、最科学的形态,只有它才能作为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因此,选项D说得太笼统,不正确。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4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
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B英国宪章运动
C芝加哥工人起义
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答案]B
[解析]本题是对19世纪欧洲工人运动基本常识的考查。
宪章运动是19世纪30—40年代英国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而强大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争取政治权利的一场重大斗争。
多少年来在英国这个以实行“议会民主”而闻名的国家里,只有缴纳高额所得税的人才有选举权,广大工人被排除在议会大门之外。英国宪章运动是为下层人民争取普遍的选举权而进行的,政治性要求非常明显和强烈。列宁认为英国宪章运动是“世界上第一次广泛的、真正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宪章运动标志着英国无产阶级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揭开了同资产阶级争夺政治权力的斗争的序幕。故恩格斯指出,宪章主义是工人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的集中表现。所以,选项B正确。选项A,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掀起了两次反对资本主义剥削压迫的武装起义。1831年初,里昂工人起义的主要目的是满足工人的经济要求。1834年4月9日,里昂再度爆发丝织工人起义,第二次起义才注意到了工人的政治要求。所以,法国里昂工人起义没有集中反映工人的政治要求。故选项A不能选。选项C不在19世纪欧洲三大工人运动之列,所以可首先排除。选项D,1844年6月,普鲁士王国所属西里西亚纺织工人发动起义。这次起义主要是为满足工人的经济要求而发动的。所以,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明确题目问的要点,即“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要正确区分三大工人运动的区别。
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A工业革命
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D阶级斗争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
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既促进了新兴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巩固,也使这种制度开始显露出它固有的内在矛盾,即社会化大生产同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的发展、激化导致生产过剩危机的周期性爆发,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同时又引发并加剧了工人阶级和资本家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总之,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发展,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条件和基础。所以,选项C正确。选项A,工业革命是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动力,从而使资本主义固有矛盾显现出来,它不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只能说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条件。所以,选项A不能选。选项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固有矛盾的表现。所以,选项B不符合题意。选项D,阶级斗争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根源。故选项D也不正确。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解答本题时,要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根源和经济根源进行正确的区分,另外,要注意产生的根源不是产生的条件。
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
A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
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C工人罢工和起义
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基础问题。
19世纪30—40年代的欧洲三大工人运动,表现出无产阶级高度的政治觉悟与英勇精神,显示了工人阶级在政治斗争中的威力,标志着现代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
但欧洲工人运动由于没有革命理论的指导和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党的领导,工人的几次起义均以失败而告终。这说明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实践在早期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自发性,还没有形成科学地反映其历史地位和社会使命的革命理论。这就迫切需要总结和升华无产阶级在长期斗争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对现存社会进行革命改造的系统理论,用以指导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马克思主义正是适应时代和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无产阶级的科学理论。所以,选项B正确。选项A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而题目问的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什么,故不符合题意。选项C是选项B的具体化,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的表现,没有概括出题目所问的内容,故选项C也不能选。选项D也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的表现,另外,它只是说明无产阶级力量增大,没有涉及无产阶级斗争的实践,故选项D不是正确选项。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选项B。
7马克思主义产生于()。
A19世纪20年代
B19世纪30年代
C19世纪40年代
D19世纪50年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间。
从19世纪40年代后半期马克思恩格斯创建“共产主义者同盟”开始,经过19世纪60年代中期创立和领导第一国际,一直到恩格斯晚年创立和领导第二国际的活动,指引和促进欧美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和政党的发展为止,在这半个世纪的历程中,马克思恩格斯始终处在开创和推进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斗争的前沿,积极参与并领导了国际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事业和无产阶级革命斗争所具有的这种紧密联系,是他们创立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条件。
19世纪40—6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发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他们在这一时期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故选项C正确。19世纪二三十年代,欧洲出现了民族民主运动和工人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故选项A、B不正确。19世纪50年代是马克思主义指导工人运动的阶段,是马克思主义的应用阶段。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8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是()。
A唯物主义
B辩证唯物主义
C唯物主义辩证法
D辩证法
[答案]D
[解析]本题着重考查黑格尔的哲学思想。
黑格尔在他的哲学体系中,第一次试图把整个自然界、历史和精神世界描述为是运动和发展的,并努力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这种辩证法思想是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合理内核”。
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的合理内核是,认为世界是一个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矛盾是这个发展过程的内在源泉和根本动力,量变和质变是发展的两种基本形式,从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则是这个发展过程的基本轨迹。马克思恩格斯在总结工人运动的丰富经验和自然科学最新成果的基础上,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思想中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创立了一种崭新的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合理内核”指的是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故选项D正确。选项A,黑格尔在世界观上坚持唯心主义,而不是唯物主义,再者,题干也没有问他在世界观上坚持什么思想。故选项A不正确。选项B、C,唯物主义辩证法和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创立的,马克思第一次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故B、C不符合题意。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9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内核”是()。
A唯心主义
B辩证唯物主义
C辩证法
D唯物主义
[答案]D
[解析]本题着重考查费尔巴哈的哲学思想。
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是,认为我们自己所属的物质的、可以感知的世界,是唯一现实的;而我们的意识和思维,不论它看起来是多么超感觉的,总是物质的、肉体的器官即人脑的产物;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而精神本身只是物质的最高产物。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地回答了哲学的基本问题,但由于他不了解实践活动的意义,离开了人的社会性和历史性,不能正确理解人的本质,所以只能从抽象的人出发去考察历史,在社会历史领域又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潭。马克思正是批判地吸取了费尔巴哈的这种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故选项D正确。选项A不是费尔巴哈的思想,他在世界观上坚持唯物主义。故选项A不能选。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的哲学思想,故选项B不能选。选项C是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10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
A辩证法
B历史观
C劳动价值论
D剩余价值论
[答案]C
[解析]本题着重考查马克思主义在创立过程中吸取的前人的成果。
19世纪40—6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
马克思恩格斯在这一时期吸取的前人的成果包括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提出的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即“劳动价值论”,但并没有揭示剩余价值的本质和来源。故选项C正确。选项A、B不是经济学理论,是哲学理论。故选项A、B不能选。选项D是由马克思创立的,故也不符合题意。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11提出价值规律是“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是()。
A马克思
B亚当·斯密
C大卫·李嘉图
D威廉·配第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亚当·斯密的经济思想。
早在1776年,亚当·斯密就形象而深刻地指出,人们都在为自身的利益而努力着,有“一只看不见的手”(指价值规律)引导着他在满足了社会需要之后,才实现个人的要求。这就是著名的“看不见的手”理论。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的出版,标志着古典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建立,实现了西方经济学演进中的一次伟大变革。在经济政策上,亚当·斯密主张自由放任,这表现在他提出的“看不见的手”理论中。用斯密的话来说,每个人“只想得到自己的利益”,但是又好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牵着去实现一种他根本无意要实现的目的,……他们促进社会的利益,其效果往往比他们真正想要实现的还要好”。所以,选项B正确。马克思提出的是剩余价值学说。所以,选项A不正确。大卫·李嘉图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他没有提出价值规律的经济思想。故选项C不正确。选项D,威廉·配第据说是劳动价值论的创始者,他的《赋税论》比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早出版100多年。因此,在配第生活的时代,劳动价值论还处在相当原始的状态,他也没提出价值规律的内容。故选项D不正确。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12马克思的包含着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是()。
A《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B《神圣家族》
C《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D《德意志意识形态》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马克思经典著作的主要思想。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既是马克思第一次同所有旧唯物主义彻底划清界限的标志,又是“作为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恩格斯语),宣告了新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了从前的一切的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基本思想是强调社会实践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决定性作用,实践的观点像一条红线贯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始终。马克思依据社会实践的观点,批判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史观,概述了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的要点。故选项C正确。《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第一次试图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进行批判性考察,并初步阐述自己的新的经济学、哲学观点和共产主义思想的一部早期文稿。它为新世界观的产生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但并没有包含新世界观的萌芽。故选项A不能选。《神圣家族》是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合作写的批判青年黑格尔派主观唯心主义和论述历史唯物主义的著作,这本著作是在新世界观产生后写的。故选项B不能选。《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于1845—1846年所著,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此时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已产生。故选项D不能选。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13促成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传播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辛亥革命
B十月革命
C五四运动
D中国共产党成立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问题。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故选项B正确。选项A,辛亥革命是1911年中国爆发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此时马克思主义还没有传播到中国来。故选项A不正确。选项C,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在五四运动后成为社会新思潮的主流。故选项C也不符合题意。选项D,中国共产党成立时,马克思主义已经在中国传播开来,中共自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故选项D也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1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伟大理论成果是()。
A大同思想
B三民主义
C毛泽东思想
D邓小平理论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开来后,中国共产党对其进行了发展,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是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邓小平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就是毛泽东思想。故选项C正确。选项A、B不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这些思想产生时,马克思主义还没有传播到中国来。故选项A、B不符合题意。选项D,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大理论成果。故选项D不正确。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解答本题时要注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产生的理论成果的顺序。
15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A吐故纳新
B科学严谨
C博大精深
D与时俱进
[答案]D
[解析]本题着重考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16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这是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所作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科学论断。这个论断既是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160多年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又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和理论意义。这一科学论断突出地强调了马克思主义是伴随着时代、形势的发展而发展的,是一个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新概括。马克思主义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通过两种基本形式表现出来的。第一种形式,是后人与时俱进,对前人的理论进行丰富、完善、修正和发展;第二种形式,是本人与时俱进,对自己原来的观点进行丰富、完善、修正和发展。我们可以发现,无论从上述哪一种形式来看,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都是与时俱进、勇于进行理论创新的光辉典范。因此选项D应选。选项A、B、C虽然也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特点,但不是其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所以都不正确。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16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
A实现共产主义
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
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
D实现人权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
马克思恩格斯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运用唯物史观分析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发展和衰落的历史趋势,不仅得出了资本主义社会必然为共产主义社会所代替的论断,而且指明了共产主义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力量和革命道路,从而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崇高社会理想。因此,选项A正确。选项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虽然也是马克思主义所希望达到的,但消灭阶级、消灭国家的最终目标还是要实现共产主义,所以,选项B不正确。选项C,这种说法本身就不对,个人的自由不是绝对的,必然是自由的限度,又是自由的依据。马克思主义虽然要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但绝不是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所以,选项C是不正确的。选项D,实现人权也是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做准备的,是在社会主义阶段完成的,都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目的。所以,选项D也不能选。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17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B与时俱进
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D科学性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
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的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它坚持科学的、实践的观点,它的全部理论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它在科学概括和总结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上,真正揭示了客观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在理论内容上具有客观真理性,而且在逻辑形式上具有严密性和完整性,具有了真正的科学性质,成为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曾明确指出:以往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所以说马克思主义又具有革命性,它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所以,选项A正确。选项B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选项C概括得不全面,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明确表示要为无产阶级及全人类的解放服务。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是以它的实践性为基础的,又是它的实践性的具体体现。所以,选项C也不能选。选项D也是犯了同样的错误,只提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这是非常不完整的,马克思主义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革命性和阶级性的统一。所以,选项D不能选。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项。
18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
A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推翻资本主义制度
C实现共产主义
D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所谓理论的政治立场就是说该理论是代表谁的利益,是为实现谁的利益而服务的。马克思主义自成立以来就表明自己是为最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服务的。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其次,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彻底解放自己。最后,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故选项A正确。选项B、D是马克思主义要实现的政治目标,不符合题意。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故选项C不正确。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解答本题时要注意对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和马克思主义要实现的政治目标进行区分。
多项选择题
1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组成部分是()。
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马克思主义哲学
D科学社会主义
[答案]BCD
[解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
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的成分,与此相对应,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在研究上述相应领域的普遍规律中产生而又为深化这种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