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材教辅 > 中小学 > 沉到河底就能采到珍珠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沉到河底就能采到珍珠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沉到河底就能采到珍珠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书名:沉到河底就能采到珍珠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用文字记录人生,那些奋斗过的身影,那些经历过的酸甜苦辣,都是生命赠予的美好礼物,独*无二,所以倍感珍惜。

作者:蒋坤元著

出版社:文化发展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5-05

书籍编号:30500976

ISBN:9787514226133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68804

版次:1

所属分类:教材教辅-中小学

全书内容:

沉到河底就能采到珍珠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第一辑 就做一个跑步者


现在我终于也有了自己的工厂,有了我的车子。不过,我觉得自己依然是一个跑步者,只不过借助4个轮子在跑步而已。我庆幸,我能以一颗丰盈的心,这么小心地爱着我的双脚,如同爱着我所拥有的生活。

抛物线的道理


本想在百度查找“梭罗时代”与我的资料,因为豆瓣网写过关于“梭罗”的文章,上面谈到了我,一查真的查到了,“豆瓣”写道:


想到两个人,都是写字的,都是农民。一个是新疆的农民刘亮程,一个是苏州的农民蒋坤元。前者前一阵子火了一下,扛着锄头进城当编辑了;后者大概只有一些苏州人知道,一边当供销员一边写他的乡土文字。他们两人的书,我都一直放在书架的显眼位置,与《瓦尔登湖》并列。


我还看到了有一家名为《易友》的杂志在第29期选摘了我的文章《抛物线的道理》。


《易友》这本杂志,我听说过,它是企业老板和经理人的“管理类读者文摘”,该杂志没经过我的同意就转载此文,显然是侵犯了我的著作权,我可以要求他们支付稿费什么的。但我没有时间去交涉,转而一想,让更多的读者读到我的文章,也没什么不好。另外,我感觉《易友》杂志还是尊重原创作者的,上面署名还是我的名字,并标明了摘自2008年7月6日《新民晚报》。这里,我把《抛物线的道理》转载如下:


我查阅了《辞海》,“抛物线”的解释是“二次曲线中的一种”。


如果你把一块砖片抛向天空,这就形成了一个抛物线的过程,不管砖片飞得多高飞得多远,它终究是要坠落到地面的。


我想,人生也就是一个抛物线的过程。


在你的事业处于顶点的时候,你能想到它会坠落吗?如果你想到了,你的预谋和行动足以使你的事业沿着它的轨迹继续发展……对我来说,我原来在一家工厂跑供销,年薪十多万元,我感觉到已接近“抛物线”的顶点了,所以只有选择一个更适合自己的“抛物线”,也由此开始了我全新的事业——自己开厂创业。经过努力,终于成功了。


抛物线的道理让每一个人都明白:人生有许多机遇,对自己与未来都应有个科学的估量,只有这样,你才能获得新的成功。


你看,我的新一个抛物线正在缓缓升起,我知道,它终究也会坠落的,即使有那么一天它真的坠落了,我想,也要像刘璇那样在空中留下优美的曲线。

就做一个跑步者


我们出门就要走路,有车子的跑得快,没有车子的只好骑车,或者步行。


在我“步行”的时候,就是打工的时候,写了一首小诗《步行者》,小诗不长,表达了我对步行者的赞美,还有对财富那种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心理,如今读来,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小诗如下:


你不羡慕那些疾驶的大车小车/而它们扬起的灰尘惊扰了你/在弥漫谷香与水泥混杂的路上/你绝非是一棵孤独的树


此时有风从双肩掠过/你走得更快/我想起了茫茫沙漠中的一只骆驼/于是我就听到了你的脚步


你总是这样走在路上/你没有发现/我跟在你的后面已经很久很久了


镜头拉回8年前,我的太太是一家企业的销售老总,她上班开着“H”小车一溜烟没了踪影。而我呢,脚踩摩托半天都发动不了,有一次发动那摩托时脚柄把我的脚敲打得血流如注,令我坐在地上半天都起不来。我要有自己的车子,唯有自己开厂,这个想法一经产生,好像发了疯一样。也许,干大事的人都是疯子,我只想有车子开,哪怕是一辆拉货的车子也好。


夸父追日,追的是什么?希望嘛。


有自己的事业,还有车开,这就是我的希望。


现在我终于也有了自己的工厂,有了我的车子。不过,我觉得自己依然是一个跑步者,只不过借助4个轮子在跑步而已。我庆幸,我能以一颗丰盈的心,这么小心地爱着我的双脚,如同爱着我所拥有的生活。


就做一个跑步者吧。


只是上路时,别忘了怀揣你的梦想。

沉到河底就能采到珍珠


到了冬季,农家场地上堆满了刚从河里捞起的河蚌,一群妇女围在一起,她们在破蚌采珍珠。珍珠是多么的美丽晶莹,而它却是种植在河蚌内繁育而成的,浸渗着几多忧伤与寂寞。所以,一颗珍珠便是一个生命,我对其肃然起敬。


记得15岁的时候,生产队在外荡养了许多水面的珠蚌,做好的珠蚌一只只挂在尼龙绳上,用塑料泡沫做浮球,河面上白茫茫一片。而这些河蚌呢,要在水中待上一两年,才能将其打捞上岸采集珍珠。由于河水长年累月的冲击,加上船来船往的水浪,总有一些河蚌的挂绳断掉了,河蚌便掉在河底,在河底的深泥中睡觉了。


生产队队长发话,谁去河底摸,摸到的蚌归谁所有,也就是里面的珍珠归谁所有了。于是,大家静静地等待夏季的来临,都想摸到河蚌发一笔珍珠财。


一到暑假,我和几个小伙伴就去外荡摸河蚌,那河底深不可测,当时有些大人骗我们,说从前这里淹死了不少人,经常有水鬼出没,有小伙伴就害怕了,不敢下河摸蚌。我说,他们骗人的,我才不相信鬼呢,他们是想自己摸,我不上当。


生产队队长说,你沉到河底就能采到珍珠。他的话很中听,我就拼命地“钻河闷子”,在河底摸到一只河蚌,就像鱼一样从水面上蹿出半个身子。


我坚持了许多天在河底摸蚌,摸到了100多只珠蚌。后来,父亲把这些珍珠卖给珍珠市场,竟然拿到了260元钱,当时即使是一个年轻力壮的劳动力,一年挣的工分钱也没有这么多。


那年,有一个小男孩相信自己是水中英雄;那年,有一位生产队队长在淡淡的赞许中,制造了一个少年英雄。


那个少年长大后,又知道了许多人生的道理,比如“穿越森林就能采到更美丽的鲜花”。

山,在你的前方


在儿子3岁的时候,我就背着他爬天平山。山路崎岖,不好走哇,我搀着他一步步地往上面走,他不愿走了,我就让他骑在我的脖子上,继续爬山,到山顶差点没累趴下。


现在,我跟儿子提起当年爬山,他说不记得了,没有一点印象。但他说:“爸爸,我记得你说过的一句话,‘山,在你的前方’。”


是的,人生旅途不可能都是一马平川,前方一定有湍急的河流,有冰雪的山川,它们等着你,它们拦着你,而你呢?只能奋力划桨,或者翻山越岭,才能到达目的地。


儿子读高中的时候,他说英语就是一座山,挡在他的面前,一时无法逾越。我说,你别怕,只要认真背单词就可以获得丰收。


那时候,儿子回家看见我跟着电视学日语,非常惊奇,问我学习日语难吗?我说,不难。你看看吧,老爸年纪一大把了,还在学习日语,你青春年少,怎能不好好学习英语呢?2007年,儿子参加全国高考,考入一本大学,其中英语获得了高分。他在大学期间,英语通过6级考试,像长了翅膀在天空中飞翔。


儿子说,还要读研,还要去美国读书。你选中读什么,我们父母就支持你读什么,但你不管到哪儿,都要以爬山的态度去攻读。揣着梦想,去爬越人生一座座有形和无形的山。


说说我自己吧。


目前仍在创业阶段,已经借了很多很多的钱投资厂房,这些债务就像沉重的大山压在我的身上。当年愚公尚能挖山不止,我应该也能。我相信,只有终生怀有希望,并不断为之奋斗的人,才会是爬过前面高山的胜利者!


山,并不遥远,我们都有许多从零起步的机会。

继续,等着瞧


我曾经也是一个打工者。如果人生是一条河,我就是一个拉纤者,和你们一样肩膀套着绳索,大声喊着号子,在河岸边缓缓前行。


我的青春,实在是一首苦难的歌。


我当兵5年,退伍后先是被分配到乡工业公司做文书,一年不到就被“精兵简政”,下放至蛇皮厂做出纳。那是我生命中最黑暗的日子,我受尽了那个蛇农老板的欺侮。有一次,我跟他去黄埭镇一家单位收款,人家在饭店摆酒招待我们,我刚在饭桌前坐下,他轻蔑地一笑,手指着我说:“我们都是老板,饭桌上轮不到你。”


在那个时候,我写了一首诗《等着瞧》:


我一身疲惫/又在担心老天变脸/我一无所有/怎么样在异乡种植珍珠/怎么样像鸥鸟翻飞/方向倦怠/目标离我更远/我看见那些所谓的高贵者/鄙夷地指着我说/这就是这个时代的奴隶/我痛苦/我愤怒/我号叫/我说绝不/我当是未来的主人/你们等着瞧吧/我要/我要把一切的嘲笑踩在脚下


(摘自我的诗集《日子与笋》)


在命运之神面前,我庄严地宣告:你,等着瞧!


只能朝前走。不谦虚地说,那时我虽然清贫,但自认是一个精神上的富有者,空闲时就爱好写作,有许多散文和诗歌在报刊发表了,在苏州小有名气。然后,我咬咬牙自立门户办厂,拼搏这几年,终于也跨入了富有人的行列。


年轻的朋友,我把这一首小诗《等着瞧》送给你,还想告诉你,只要你不低头,不泄气,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十年之后,还有谁敢骑在你的脖子上作威作福呢?

不能流泪就微笑


从2002年9月开始办厂,至今已有十几个年头了,在创业过程中,不知道遭遇了多少艰难困苦。但我在太太面前却从不诉苦,苦水悄悄咽下去,把笑容写在脸上。


我本来在阿舅的厂里跑供销,工作相当稳定,收入也不少。但我自己想做老板,觉得做老板风度翩翩。当初太太坚决反对我出来开厂,见我不听话,她最终丢下一句话:“你的事情,我不管了,你要怎么样就怎么样!”


她持这种态度,我能对她诉苦吗?


2003年夏天,新厂房刚建好,门卫还没配备,夜里我就自己住在车间里看厂房,洗澡就在水龙头上随便冲冲,工厂一住就是半年多。有一天夜里,我骑摩托被厂门口的乱石滑倒在地,用手一摸自己的脸,全是血,我以为自己的脸划破不小,急忙打电话给太太,她赶到厂里送我去医院包扎,幸好我只是嘴唇跌破了。太太问我牙齿疼不疼?老实说,跌跤是嘴巴着地,牙齿确实痛得要命,但我没说一个“疼”字,在她面前我装作很坚强,很无所谓的样子。


2007年期间,我的阳澄湖畔新厂房破土动工了,但困难也接踵而至。有一次,已经是凌晨2点多钟,运水泥桩的人打我电话,说货车陷在烂泥之中了,怎么办?我马上赶过去,最后决定水泥桩就卸在陷地旁边,等天亮了再想办法。等我回到家,天都蒙蒙亮了,我又赶去工厂上班,就像马达一样不停地转动。


开厂的日子真是提心吊胆,比如工伤事故大大小小发生了5起,赔款加起来40万元也不止了吧。太太过问此事,我则轻描淡写地说,你不用急,我会处理好的。反正,在她面前我是从不说苦的,说苦了被她看不起,可能会说我“自作自受”。


就说一般人家吧,房子老了,什么灯具呀,抽水马桶呀,灶具呀都会出现问题的,一个工厂要经营下去,每天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千万不要生气,要耐心解决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我是一个从小就吃惯苦的人,现在创业中依然吃苦不断。而磨难在我看来,至少可以磨砺意志。


所以我的人生格言是:不能流泪就先微笑起来。

我的生活方式


我是由维维姑娘的一句话而想起生活方式这一类事情来的。维维说:“别和我谈理想,戒了。”一个才20岁出头的小女子,应该像天使一样飞翔才对,怎么可以对理想说“戒了”呢?我历来主张,年轻人不赚钱不要紧,但一定要赚足经历,因为经历就是你的真实财富,在为你走向理想铺垫底子。


不要说,你们年轻人在追求理想时有迷惑,有痛苦,我们这些所谓的过来人,在追求理想的路上,也有许多迷惘,许多困惑。比如,我的正翔压延厂开得好好的,自己竟然不满足,又去借债投资买土地造厂房,创办好逻辑物流,结果遇上了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以致建造好的厂房出租困难重重,这不是自不量力吗?这不是自找苦吃吗?但是,我既然这样做了,只能坦然地面对一切。即使在这样的情形之下,我还要告诉你,我不后悔当初的选择,因为我最充分地开采了自己的生命,还有我知道“彩虹总在风雨后”。


我之所以要努力奋斗,一则是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证明我不是玩世不恭无所事事之人,二则我要担负起我的责任,给我的儿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让他明白他也要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还有我的父母兄弟,他们也是平凡的农民,每天为自己的生存忙碌,他们是几乎没有生活保障的人,我想让他们过得幸福,这就是我的责任,这就是我奋斗的理由。


生命,只是一个存在的过程。我经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是为谁而存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样的表述,有较多高调的成分,但至少我得全心全意为我所爱的人服务吧。你想,一个人有时不及一棵树,一棵树可以活上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一个人甚至还不及一片砖瓦,它们碎了但还是存在的。所以,有没有人愿意擦擦眼睛,重新打量这个熟悉与陌生的世界,与一棵油菜花、一株桂花树对话呢?


所以,我的生活方式很自然,很平凡,一边忙忙碌碌做我的事业,不敢松懈,一往无前,一边上网快快乐乐写我的文字、轻轻松松玩我的自由。


还有,我向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我这样的年纪都不麻木,还清醒着呢。年轻的朋友,你呢?

学习富有的思维


所有的人,都知道富人有财有势,而很少考虑富人的思维。


在我跑供销的时候,接触的人群一般都是打工阶层,最多也就是与一些企业的中层领导打打交道。可自从办了厂之后,接触的人完全不一样了,所结识的各类大老板小老板真的是越来越多。连我高中时代的同学赵冬明也联系上了,并开始热络交往,他现在可是身价几个亿呢,是老同学们一致崇拜的偶像。


前日傍晚,我们几个要好的同学在阳澄湖畔的蟹庄聚会,赵冬明携夫人一块儿到场。讲起各自事业的成功,他说,子女成才建功立业才是做父母的最大成功。他说,女儿今年19岁,目前在加拿大读书,即将去美国实习一阶段,对小孩子要放手让她去闯世界,如果让她待在身边,她便依赖父母而永远长不大。


他的财富和锐气都在我们之上,传达出来的信息就远比我们的丰富和具有震撼力。


其实人的一生,与你交往什么样的人很有关系。如果你经常扎在吃喝玩乐的人堆里,你也就学会了今朝有酒今朝醉,就是得过且过这一套。


追求财富是大多数人的梦想,如果你也想做一个富有的人,那么请你与成功者,与富人交朋友,学习他们的思维,也许它一定程度关联着你一生的命运。

童年的渴望


60年代的农村,耕地犁地都是用水牛,灌溉则是人工踏水车,听那风车吱吱呀呀地叫,应该说,当时农村的劳动工具非常原始和落后。


童年的我,只渴望能够吃饱穿暖。


记得做双抢季节,每天早上4点,母亲就起床烧粥,整个白天都要在田里干活,一直干到晚上八九点钟才歇工回家,所以母亲一早就得把全家一天要吃的粥全部烧好,然后把粥盛在一只面盆里晾着,等晚上歇工回来吃,那粥上面有一层薄薄的米衣,我时常抢着吃。


几乎全村的农家都像我母亲一样,一早起来就烧好一天的粥,晚上歇工回来就搬一个小木桌在屋檐下,有的男人慢吞吞地喝些白酒,而女人与孩子们就哗啦啦地喝粥,也没有什么荤菜,一盆咸菜就是当家菜了。


遇上雨天,不能下地劳动,母亲就跑到街上,用自己种的黄豆芝麻之类去兑换面粉,然后回家用擀面杖擀面条,母亲在和面,双手都是面粉,我也学着母亲的样子和面,弄得小脸上都是白白的面粉,这时母亲说:“你把面粉都弄到地上了,到外面玩去吧。”


母亲用水和好面,将桌子擦拭干净,然后将和好的面团摊在桌子上面,用擀面杖来回滚动,再用菜刀将面皮切成面条,做好后的面条放在一只竹匾里,等全家人都回来了,母亲就开始在灶上煮面条,那柴灶被我烧得热气腾腾。“再添一个柴就好了!”母亲朝我喊道。“晓得哉。”我拍拍身上的衣服,接过母亲端过来的一碗面条开始吃起来。


很简单的,咸菜面条,由于母亲放的是猪油,所以比往常的好吃。


我十二三岁时,有一天放学,我在鱼塘里看见一条草鱼翻着肚皮,连忙跳到河里捉着鱼回家,我想晚上叫母亲烧饭吃,因为有鱼,而平常是吃粥的。天黑了,母亲歇工回家,母亲说:“鱼头红烧吃,鱼肉就送给阿姨吃,阿姨生病好多天了,我还没有去看过呢。”


“我鱼头也不吃了!”我噘起了小嘴巴。


母亲对我说:“阿姨生病,我们总要去看望一下的,你不捉到鱼,父母亲也要买别的东西,你等于给父母亲省下了一笔钱,你说对不对?”


母亲烧好了一大碗红烧鱼,叫上我,我们连夜就给阿姨送去。阿姨说:“外甥真是个好小孩。”可我们送给阿姨吃的只是一条死鱼,我没好意思对阿姨说。


小时候,我家就是这样穷苦。


还记得上小学时,我抓了一裤袋的炒麦片,边走边吃,口渴了就跑到河边喝一捧冷水,有时这就是我的早餐。有一个同学叫国兴,他是独生子,常常用面饼子(那是了不起的稀罕物)换我的炒麦片吃,让我快活得发疯。


那时,哪有现在这样的大米饭吃,甚至连籼米饭也吃不上,只能吃麦片饭,或者南瓜饭。吃得最多的还是麦片饭,将麦片与籼米掺和着吃,想想看,籼米与麦片都是一点糯性都没有的,那麦片饭做熟了也是一粒粒的,的确难以下咽。但为了活命,我们只好冲一碗酱油汤就着麦片饭一起咽下去。


我一直记得父亲说过的一句话:“那时候,只要有白米饭,没有菜也吃得下去。”

为自己鼓掌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是我向往的一种人生。


十几年前,我在阿舅的工厂跑供销,他一年给我10多万元,但我每天上班骑摩托,我好想开车啊,要开车只有自己做老板。


太太说我良心大大地不好,结果我跳出来以后,她半年没理我,她说:“你本事大,随便你。”当时我想开饭店,于是我去找镇党委张书记,他说:“好啊,渭塘中学对面10多亩土地可以卖给你,建造饭店大有前途。”那时没有商业与工业用地之分。太太说:“不行,就是不行。”现在土地价格涨得不得了,要是当初我买下那块土地并建造饭店,那我今天的身价也是不得了啊!


不过,我还是庆幸自己后来租到了11亩土地,并建造厂房,这样我睡了大半年工地,整天在工厂与工地之间转悠。“你爸爸很能吃苦的。”太太对儿子这样说。


我想,拥有自己的世界是美好的,但你始终必须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志在千里的决心。要确认自己的选择,是生活让我学会了为自己鼓掌!

第二辑 世界不拒绝你的声音


今晚我在办公室打字,车间里机器的轰鸣声很大,我听着却如美妙的歌声。


所以,你不能说生活不美好。在我,喜欢“听自己的声音”,喜欢听自己工厂的机器发出的声音。

起步


我的创业,是从3间小屋起步的。


小屋的确是破旧的。2002年9月27日,我离开了渭塘压铸厂,便找到了这些小屋,屋前是一条乡村马路,屋后是一条小河,小河对岸就是一幢幢小楼。


小屋100平方米还不到,太太见我找了这么小的地方,颇有几分不悦,说:“你就在这里开厂吗?这里你能做什么?”可我有自己的想法,我想找土地建造厂房。


小屋只是我暂时歇歇脚的地方。


看见小屋墙面黑黑的,太太买来2桶白涂料,我当起了油漆工,将墙面刷得白白的。我对自己说,我一定要把自己的这方天空刷得亮亮的。


当我把3台冲压机安置在小屋的时候,听到那机器震动的响声,我担心小屋上面的瓦片会掉下来,担心那濒危的墙头会倒塌。


冬日外面西风呼啸,小屋却是温暖的。当时,连我在内只有5个人,我在外面跑业务,不出门就在小屋干活,也就在那段时间我学会了做冲床,还学会了做仪表车床,别人说, 你是老板怎么自己干活呢?我说,没办法。我们几个人团结友爱,说说笑笑,小屋就不寂寞。


我不清楚那些日子是怎么过来的,反正现在有些记忆已经模糊了。只是我记得,那时我没有办公室,连一张办公桌都没有,跟随我的是一部南方摩托,打开摩托后备厢,我就可以办公了。好在那时我还不老,经得住折腾。


不管刮风下雨,每天一早我就去菜场买菜,当时还没挣到钱,所以很不舍得花钱,揣着口袋里的钱,好想一分当作两分用呢。那时,我经常买便宜的小鱼、鸭血、豆芽之类,然后把这些菜交给一位老阿姨。老阿姨是房东,她像天下所有的乡村妇女一样,是一个非常善良朴实的人。她说:“反正我也要烧饭,你们几个人就一块儿吃吧。”所以,职工吃饭问题就是这样解决的。老阿姨知道我喜欢吃锅巴,等米饭打起来,她又在灶膛里面添一把火,烧得满屋都是饭香。原来我是拥有幸福的啊,有人在为我打工了,还有香香的锅巴吃。


2002年的冬季,我是在小屋度过的,我没有感到寒冷,因为我的心里一直充满着美好的希望。


直到2003年7月,一幢新厂房建造好了,我才搬出了小屋。 我已不太记得清是怎样离开小屋的,但我的生命中,从此有了小屋,有了绵绵的亲切的回忆。生命的过程不在乎有没有结果,有没有获得,而在乎曾经拥有过。


我是这样一个人,即使生活一千次将我逼向悬崖,我还是要一千次感谢生活。这一切都是因为小屋,因为小屋给了我饶有意味的提示——只要你好好干,只要你好好走,前方总有高楼大厦。


我于是惊讶自己的起步。


也惊讶自己的快马加鞭。

我的人生第一步


每个人都有人生的第一步。


以前,我写文章说我的人生第一步,是18岁去北方当兵。其实,这个说法不太准确。确切地说,我的人生第一步,是在一家村办厂做浸漆工,虽然只做了2个月不到。


1980年6月,我高中毕业,却没能参加高考,因为我劝架被别人打破头住了院,就这样稀里糊涂地被推入了社会。我不知道自己的前途在哪儿,我的心一片迷茫。


这一切,我无能为力。


好在那时我的父亲是永昌大队的书记,他与五星大队的书记关系比较好,所以叫我去五星电器厂上班,跟几位年纪大的人做浸漆的活儿。


现在回想,那时我还是比同龄人幸福的,他们初中高中毕业以后,因为没有一点门路,只好跟着大人们下田劳动了。


而我可以在工厂干活,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浸漆工。


这种浸漆的活儿,是谁都会干的。就是把绕好的线圈放在一种油漆里面浸泡,然后把那一只只线圈拿出来,晾在木板上,再放在电箱中烤干。干这种活,当然不用太大的力气,但车间弥漫着一股刺鼻的油漆味,戴着口罩都没用。


干活的都是五六十岁的人,就我一个年纪小的。应该说,这些人都是心地善良的好人,他们不让我直接碰油漆,叫我在屋子外面做晒线圈的活儿。他们说:“你还年轻,油漆对身体不好,我们都是老骨头,我们来做吧。”


有时,他们也会到室外晒线圈。空闲了的时候,他们就躲在屋檐下晒太阳,还大口地喝着大麦茶,那种茶浓浓的又苦苦的。


他们说,你会走的,这种活不适合你干,外面的世界很大很大。


我不知道自己走到哪儿呀?


有时候老天会变脸,刚刚还是阳光灿烂,一会儿就是大雨如注了,我们为了抢场上的那些线圈,一个个都成了落汤鸡。


事实上,那时我就是一只落汤鸡,甚至没有躲雨的地方。


我好想远走高飞。


1980年10月,我报名参军,在40个普通兵中挑选2个特种水兵,而我被有幸挑中了。这样,我可以当水兵去了,别人还以为我考上了军校。


我怀揣入伍通知书,去电器厂与他们告别,他们叮嘱我在部队好好干。可我没敢去财务室结工资,这样我做了将近60天,没有拿到一分钱工资,但我却不能忘记我的浸漆岁月啊。


台湾作家席慕蓉说:“在我们的世界里,时间是经,空间是纬,细细密密地织出了一连串的悲欢离合,织出了极有规律的阴差阳错。而在每个转角,每一个绳结之中其实都有秘密的记号。”也许她说的是对的。


今天,我也想对青年朋友们说,走好你的人生第一步,把自己的起点定得高点,再高点吧!

最充分地开采自己的生命


如果说生命是一块土地,也许你终其一生,却只能开采出其中很小的一部分,面对前面的荒山野岭,也就束手无策了。


然而,我想最充分地开采自己的生命。


我们正好处在一个分水岭上,从大集体走向市场经济,我相信只要把握好这个机会,我就能做自己的主人。所以,我选择了创业,就是自己做老板。今天,我是小小的老板,但我孜孜不倦地努力,若干年后我就可能成为有一定资产和实力的大老板了。


我和儿子晴谷讨论过人生这个话题。


我对晴谷说,你的曾祖父是个牛倌,饲养几头牛,喂得饱饱的好好的,牛可以耕地,他就非常快活了,所以你的曾祖父谈不上什么开采自己的生命。


你的祖父曾是大队书记,是个2000多人村庄的头儿,虽然他只是个初中生,但在那个贫穷的年代,初中生也就是高学历了,所以你的祖父在那个年代也算出类拔萃了,也算是比较充分地开采了自己的生命。


至于我,文化也不高,一个“假高中”,然而经过多年的奋斗,不仅做了作家,还开办了自己的工厂。在刚刚起步的年代,人们文化程度普遍都不是太高,这样的情形以后是绝不会有了。况且你的爸爸这些年一直在丰富和充实自己,努力不断地开采自己的生命。


接下来就轮到你了。你现在读本科,还要读研究生。而你所处的时代,遍地是大学生,你要生存,你想发展,比你的祖父,比你的爸爸,都要难得多。你若没有一技之长,则无法生存。你不懂一点社会学,根本无法适应这个社会。


风暴就在我们面前掀起。我祈祷我的事业蒸蒸日上,更祈祷我的儿子能迸发出卓越的智慧,唯此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世界不拒绝你的声音


我的一首小诗《听自己的声音》,刊载于2002年第1期《雨花》杂志。也就是在这年9月27日,我开始创办“正翔”,开始“听自己的声音”。


听海的声音/海在哪里


水声如歌/浪花的后面是什么颜色/可能有些苍白/我们听过了/便是沉默


把我从黎明中吵醒/到我的心里来呼唤/但我不能放歌/就这样悄悄地/把心儿放牧


听自己的声音/可能找回一个自己


写这首小诗的时候,我还在阿舅的公司跑供销,当时也是按“多劳多得”方式结算,由于我跑的是无锡博西威、中策减震两家大客户,自然完成的销售数目就大,这样我的收入也挺可观,一年能拿到10多万元。有时碰到对方催着要货,而厂里来不及做出来,我就跑到车间大声嚷嚷:“下班后一个人都不许走,统统加班,不做好活不要走人。”


那时,我发出的声音是微乎其微的,没有几个人能听我的话。


然而,这世界并不拒绝你的声音。


“我要争取做苏州最有钱的作家。”这是我的声音,也许有的人会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再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