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材教辅 > 中小学 > 管家琪的童话作文课2 如何提升联想力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管家琪的童话作文课2 如何提升联想力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管家琪的童话作文课2 如何提升联想力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书名:管家琪的童话作文课2 如何提升联想力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

作者:管家琪著

出版社:四川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5-01

书籍编号:30501308

ISBN: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130405

版次:1

所属分类:教材教辅-中小学

全书内容:

管家琪的童话作文课2 如何提升联想力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前言


写给大朋友的话


我们经常会听到孩子们说:“其实我也不是真那么讨厌作文,只不过是不喜欢写老师让我们写的题目。”确实,好的作文题目不仅能够提高小朋友提笔的兴趣,也有助于拓展他们的思路。每次在和老师们进行作文教学讲座时,我总是会建议老师,对于要求孩子写什么样的题目一定要多费些心思,有时甚至不妨不限制题目,让孩子们爱写什么就写什么。首先要让他们愿意写、喜欢写,这是最重要的,千万不要一开始就一股脑儿地拼命向孩子“轰炸”什么所谓的作文技巧。


因为,“多读多写”永远是提高作文能力的不二法门,提高作文能力是不可能有捷径的。如果孩子的作文水平还不够,甚至对于提笔写些什么没有丝毫的兴趣,你就算硬塞给他再多的作文技巧也是白搭。反过来说,如果孩子愿意写、喜欢写,写多了,下笔自然就没那么困难,自然也就会慢慢进步。这就好像一个再怎么拙于言辞的人,如果乐意经常主动性地开口说话,久而久之,对于要阐述一个想法和意念这件事,自然也就不会觉得那么困难了。凡事都是会熟能生巧的。


所以我这几年在带小朋友参加阅读写作营的时候,总是会留一点儿让孩子们自由发挥的空间,这个时候我就发现,孩子最喜欢写的就是童话。


这也难怪,童话不仅是儿童文学中最重要的一种类别,也一直是最受孩子们喜爱的一种文学体裁。童话写作特别需要一颗饱满的童心,才能发挥自由奔放的想象力。我们常常用“童心未泯”来赞美大人,可是对于大多数的孩子们来说,他们根本就不缺童心,而且童心还非常充沛——他们根本就还生活在童话里!所以,我觉得如果能够让孩子们试着来写一写童话,会是一种很好的练笔方式,写多了,孩子们对于如何用字遣词、如何表达一个构思、如何把一件事(一个故事)说清楚(这些其实就是作文的基本能力),自然就会有心得。


不过,接下来的问题是,童话写作不仅需要丰富的想象力,还需要有驾驭这个想象的能力。这也好比是写其他种类的作文,光是有一个很棒的构思和题材还不够,还需要你有一种能够把它表达出来的本事。而关于童话写作的技巧,往往都是只能意会,很难言传。我想不只是我,大概每一个作家都经常会碰到读者好奇地询问:“你的××故事是怎么写出来的?”面对这种“大哉问”,想要做具体的说明,实在是很不容易。


现在,在“管家琪的童话作文课”这套书中,我要做的就是努力把本来很难言传的东西,尽可能具体地说出来,同时还要说得清楚、说得有趣。我的主要诉求对象是小朋友。我们在教小朋友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会打比方,告诉孩子们“你看这个就好像什么什么”。孩子比我们大人更需要从具体的事物中去寻找已有、已知的经验,再以这些经验作为基础去学习新的事物,这也就是为什么我要采取“夹议夹叙”这种方式的原因。我想做的就是在梳理整个童话发展脉络,以及讨论童话写作技巧的同时,一方面让孩子们看故事,另一方面让他们从看故事中领会我所要传达的观念和技巧,从而对于这些抽象的技巧能够有所掌握。此外,我也收录了一些小朋友的童话习作,这些作品如果站在比较严格的作文角度来考虑,很多或许都不能算是最优秀的作品,但是我觉得还都是很有可取之处的,而且可以让孩子们进一步地了解写作技巧,并激发孩子动笔的兴趣和信心。


此外,这套书虽然主要是针对小朋友而写,三本书是按照由浅入深的层次进行安排的,但是对于想要指导孩子尝试童话写作,或是自己本身想要尝试童话创作的大朋友来说,相信也是有一些参考价值的吧。童话是属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只要你有心去亲近,就可以在童话的世界里自由翱翔。


管家琪


写给小朋友的话


亲爱的小朋友,这套书主要是为你们而编写的。


你们一定读过不少很棒的童话,比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等等,只不过未必清楚它们究竟是棒在哪里。而当你在读很多很多精彩的童话时,或许也曾兴起过“我也想来试着写写童话”的念头,可是你未必知道究竟该如何下手。


现在,这套书一方面会让你知道“童话”到底是怎么来的(童话的历史),还会告诉你如果想尝试写童话,该从哪些地方着手最为可行和有效。而如果你想要精益求精,你也能从中学习到应该掌握的重要写作技巧。


通过阅读这套书,你们将展幵一趟愉快的童话之旅,并且从阅读很多好听的故事以及欣赏很多佳作的过程中,逐渐领会很多有关童话和作文的有趣的东西。


祝大家旅途愉快!尽情享受这迷人的童话吧!


管家琪

1 童话写作经验在记叙文中的运用

管家琪的童话作文课2 如何提升联想力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当我们赞美一个人,说他有一支“生花妙笔”的时候,往往是因为这个人很擅长比喻。


其实,很多成语都是很好的比喻。用仅仅四个字,就能把一种复杂的感受或情境,进行非常恰当、巧妙、生动的描述。比如说:


一毛不拔:形容一个人非常吝啬。


天衣无缝:形容一件事情或是一篇作品十分周到和完善,没有任何漏洞,也没有任何可以被指摘的地方。


破釜沉舟:形容抱定了最大的决心。


草木皆兵:形容一个人在遭受过某种挫败或打击之后,变得特别疑神疑鬼,胆小怕事。


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历史故事或是出处,都有它产生的背景,这就是所谓的“典故”。比方说:


一毛不拔:出自《孟子·尽心上》,原文是“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意思就是说,杨子的主张,一切都是为我(为自己),就算是拔一根毛就可以造福天下这样的事,他也不肯做。杨子就是杨朱,卫国人,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主张“重己”,主张一切都是为了个人的利益,和墨子主张的“兼爱”思想刚好相反。


天衣无缝:出自《灵怪录·郭翰》,这是古代的一本神话故事书。这个典故是说,在某一个夏夜,一个叫郭翰的人在庭院中见到一个白衣女子从空中慢慢落下,自称是天上的织女。郭翰注意到女子的衣服全身没有一丝线缝,觉得很奇怪,女子则告诉他,天上神仙穿的衣服,本来就不是用针线来缝制的,当然就没有线缝了。


破釜沉舟:出自《史记·项羽本纪》,这是西楚霸王项羽的故事。“釜”是古代煮饭用的锅。在秦朝末年,项羽率领部队要去解救巨鹿(地名,今河北省平乡县西南)之围,当部队渡过漳河以后,项羽命令把所有的船只都凿破,沉到河底下去,再把饭锅打碎,然后每个人只带了三天的干粮就去上战场,表示宁愿战死也绝不回来的决心。后来经过九次的激烈战斗,项羽终于战胜了秦国大军。巨鹿之战过后,项羽也就成为当时各路诸侯的领袖。


草木皆兵:出自《晋书·苻坚载记》。在东晋时期,前秦将军苻坚率领近百万大军攻打晋国,自信满满,但先头部队却因一时大意吃了败仗。苻坚暂时休兵,欲等大部队到来时与晋军决战。当他站在寿阳(地名,今安徽省寿县)城上远眺时,看到晋军军容整齐,产生了畏惧之心,尤其是刚刚吃过败仗,惊魂未定,竟然把对面八公山上的草木也都看成是晋兵,不禁更加胆怯,并且还埋怨道:“晋军的人数明明很多啊,之前是谁说晋兵很少啊?”


当你想要在文章中用到成语的时候,一定要把这个成语的典故、意思以及适用的场合先弄清楚,千万不能望文生义、想当然耳。也就是说千万不能只从字面上去判断和猜测这个成语的意思,要不然是很容易闹笑话的。


大部分的成语固然都是很好的比喻,但是很多成语因为被用得太多,所以读起来就没有感觉了。就比方说“光阴似箭”,表示时间飞快地过去,一去就永远不会再回头,就好像搭弓射箭,速度极快,一旦射出,就再也不可能飞回来。把时间比喻成射出去的箭,这是多么准确且精彩的比喻呀!然而,现在当你看到有人用“光阴似箭”这个成语的时候,却很难被打动或产生共鸣,为什么呢?因为大家对这个比喻已经完全麻木了。


好的比喻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比喻用得好、用得妙,不但会使文章大为增色,也会让人在阅读过后印象深刻,甚至会有一种拍案叫绝的感觉。那么,如果不用成语,还能怎样使用好的比喻呢?


千万不要动不动就说“这真是语言难以形容的!”难以形容的事物,如果还能用一个很棒的比喻形容出来,那就是功力了。


怎样才能做到善用比喻?有一个很重要的技巧——多多运用童话思维!


我们不妨来看一些小朋友所做的精彩比喻。


中国字千变万化,字典里就住着不少有趣的字,例如形影不离的好兄弟:朋、林、双;戴假发的安、完、定、宜、字;叠罗汉的森、磊、轰、鑫……(《字典里的新发现》赖宇辰)


“形影不离的好兄弟”“戴假发”“叠罗汉”就是一种童话思维,是很可爱也很传神的比喻。


哥哥洗好把门打开,一阵热乎乎的白烟冲了出来。哥哥笑嘻嘻地走出来,对我说:“你看!我像不像一个水煮蛋?”我听了哈哈大笑,然后对他说:“很像,现在该换我进去‘煮’了。”(《洗澡真舒服》庄家瑞)


把洗热水澡比喻成“煮鸡蛋”,充满了童趣。


瞧着这动人的一幕,老奶奶的话语如一股甘泉流入我的心田,老奶奶的话不多,但富有哲理。(《老奶奶让座》江艳)


“如一股甘泉流入我的心田”,这是一个不错的比喻,把听到“老奶奶的话语”之后心里那种舒服、强烈认同的感觉都表达出来了。


天上的云不断变化,有的像蘑菇,有的像漂浮的雪山,有的时而像小鹿活蹦乱跳,时而又像只玉兔活泼可爱,有的像只熊猫文静高雅,眨眼之间却又隐去了。这云,真是变化莫测。


中午,乌云渐渐布满了天空,淡一块,浓一块,就像一张染色不均匀的灰布。高山戴了云帽,湖边潮而热,闷得发慌,一阵大风过后,黑压压的乌云滚滚而来,云层低得好像能伸手摸到……(《夏天的云多姿多彩》戴蓉蓉)


这是一篇抒情记叙文,主题就是描写夏天的云。可是全篇读下来,之所以能让读者读得有滋有味,感受到夏天的云确实是“多姿多彩”,全靠小作者细腻的观察,以及处处童话般的可爱想象。


春姑娘穿着绿色的运动装,蹦蹦跳跳地来和辛苦了好几个月的冬小姐换班了。春姑娘把她的绿帽子送给了大地,柳树发芽了,小草伸出了脑袋,小花散发出芳香,天地间万物都生机盎然。(《三颗种子》陈怡)


把“春天”比喻为“春姑娘”很常见,可是在陈怡小朋友的笔下,这个春姑娘倒很像是小朋友,挺可爱的。


悬铃木的树叶尽管一片片地离开了树枝,却没有枯黄,像一只只绿舟一样,在空中荡来荡去,直到静静地躺下,遮住遍地的枯叶,为大地铺上最后一张绿毯。(《绿叶的歌唱》李琪)


和前面描写夏天的云、春天到来的文章一样,怎么样才能使描写大自然的作品读起来生动和优美?多多运用童话的角度是一个非常讨好的诀窍!


大家不妨多多留意,凡是比喻用得好的文章,整篇作品读起来一定都会更加精彩。因此,练习童话写作,不仅在写的时候会很有趣,经常训练童话思维,对于大家在写记叙文、议论文的时候也很有帮助。

2 慎选童话角色

管家琪的童话作文课2 如何提升联想力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约翰尼·德普是我非常喜欢的演员,他主演的电影我几乎都看过。尽管他在不同的电影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可是几乎每一个角色都会让观众觉得那个角色好像就该由他来演,若是换了其他演员就不会这么合适。据说约翰尼·德普在拍《加勒比海盗》的时候,《秘窗》一片的制片人专程赶到加勒比海,恳请约翰尼·德普接下片中那个因妒发狂的作家一角,他们说因为这个角色非他莫属。


每一个人都像是一本故事书,有的童话故事,非要某一个“演员”来扮演不可,比如王尔德《夜莺与玫瑰》中的夜莺、安徒生《小杉树》中的小杉树等等。但是也有时候,当我们心中产生了一个故事的点子,这个故事却并不是非要由“谁”来“演出”不可,那么我们就必须好好地考虑一下,该用哪一个“演员”来“演出”这个故事?也许是小熊,也许是小花猫,也许是一个旧旧的洋娃娃……


我觉得在童话创作中,选角是非常重要的。有的时候如果选角欠佳,差不多从一开始就决定了作品的命运。


举一个例子。我曾经看过一篇以苍蝇作为主角的中篇童话,我觉得这样的选角就不大高明。


讲到“童话”,你会联想到哪些词汇?可爱、纯真、幽默、夸张、暴笑、奇幻、魔幻、动人等等,是不是?那你觉得读者能把“苍蝇”和以上这些词汇联想在一起吗?毕竟我们不是法布尔(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昆虫记》的作者),在法布尔的眼里,没有不可爱的昆虫。但是你如果去问问身边的普通人,有谁会觉得苍蝇是可爱的呢?在我的阅读经验中,对苍蝇最有好感的一次,是看到有一个小朋友把蜜蜂比喻成“一个穿着毛衣的苍蝇”,除此之外,苍蝇实在很难让人产生诸多童话般美好的联想。


更何况如果是字数比较长的童话作品,我觉得由苍蝇来担任主角就更不合适了,如果是一篇一两百字的寓言或是迷你童话,也许还行得通。


我不明白作者为什么要选择苍蝇作为故事的主角,而且还是一篇六七千字童话的主角,我猜多半是为了想要表现环保的主题吧,所以故事也动不动就是在垃圾堆上演。天啊,想象一下那种画面,有什么趣味,怎么能吸引人呢?再加上环保的主题又表现得比较生硬,整篇作品就更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当然,假如作者能够把一个原本不讨喜的角色写得很讨喜,那会是一大成功,就比如作家汤素兰的《笨狼的故事》系列,就把古典童话中的狼进行了一番清新可喜的诠释。


要如何替童话故事选角?首先当然是要配合故事。当你有了一个点子,你就得像制片人一样,去寻找最适合、最能表现这个点子的动物、植物或玩具等等。


有一年,我带着孩子在日本富士山附近泡温泉,看到日本人把温泉写作“汤”就觉得很有趣。当我看到旁边一个妇人泡得皮肤都皱巴巴的,可是还没有要起来的意思时,我突然在想,要是有一个动物在泡温泉的时候把身上的斑纹都泡没了,那会怎么样?然后我又想,一个动物泡温泉不够热闹,干脆找三个身上都有斑纹的动物来一起泡吧!于是我选择让老虎、斑马和金钱豹来担任主角,让他们三个在泡温泉的时候,身上的斑纹会跑来跑去,老虎的斑纹跑到斑马身上,斑马身上的斑纹跑到金钱豹身上,金钱豹的斑纹又跑到老虎身上……这个短篇童话就是《奇幻温泉》。

管家琪的童话作文课2 如何提升联想力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管家琪的童话作文课2 如何提升联想力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故事欣赏


奇幻温泉


管家琪


“‘汤’是什么意思啊?”老虎问。


“真奇怪,”斑马说,“报上不是说是什么温泉吗?怎么这个招牌上只写了一个‘汤’字呢?”


“地址没搞错吧?”老虎又问。


老虎和斑马看着面前一块崭新的大招牌,歪着头,仔细研究。他们都是因为看到报上“奇幻温泉新开张”的广告,于是兴致勃勃地抱了毛巾,想要尝试一下新鲜的体验。可是这会儿,两人连招牌都看不懂,也就不敢进去了。


“嘿!怎么傻愣愣地站在这里?快进去啊!”金钱豹刚巧也来了。他手上抱着毛巾,一看就知道也是来泡温泉的。


“我们正在研究什么叫作‘汤’。”老虎说。


“哎哟,你们这两个老土!”金钱豹大笑,“‘汤’就是温泉嘛!”


斑马有点怀疑:“你是说,这里就是‘奇幻温泉’?”


“对啦!不会错的。”金钱豹说完,就先领头进去了。


不一会儿,三个人全部泡在“奇幻温泉”里了。


他们全都假装闭目养神,专心享受温泉,其实心中都在不约而同地嘟囔:“唉!好挤哟!要是现在就我一个人享受的话,该有多好!”


除了挤,泡温泉的感觉还是挺不错。广告上说,泡“奇幻温泉”会让人觉得“身心舒畅,从头到脚焕然一新”,果然是真的。


过了好久,老虎泡够了,站起来说:“我要先走一步,你们慢慢泡——哎呀!”


老虎突然尖叫起来,吓得斑马和金钱豹赶紧睁开眼睛,想知道是怎么回事。


天啊!这真是非同小可,老虎居然变成光溜溜的,身上的斑纹全都不见了!


“哗!”斑马和金钱豹也立刻跳起来——不得了,他们身上的斑纹也不见了!


“怎么办?”老虎哭丧着脸,“我的宝贝斑纹哪?”


“我看,咱们继续泡泡看,也许待会儿又会有变化。”金钱豹说。


“好主意。”斑马附和。


于是三个人又挤在一起,紧张兮兮地泡在温泉里。


过了好久,他们站起来一看,这回,斑马的斑纹跑到金钱豹身上,金钱豹的斑纹跑到老虎身上,老虎的斑纹则跑到斑马身上了。


不行,再泡!


又泡了半天,金钱豹的身上长了老虎的斑纹,老虎身上……


他们就这样从早上泡到下午,再从下午泡到晚上。三个人都不喜欢“从头到脚焕然一新”的改变,都想找回自己原来的斑纹。


现在他们倒是不觉得挤了,只一心想泡回自己的斑纹。


就在他们泡得头晕眼花、眼泪都快掉下来的时候,奇迹出现了!三个愁眉苦脸的家伙终于又奇迹般地找回了自己的斑纹。


他们把这次神奇又可怕的体验,写在“客户意见调查表”上,希望“奇幻温泉”的老板设法改进。


从此,“奇幻温泉”就有了“老虎汤”“斑马汤”“金钱豹汤”,还有“鳄鱼汤”“乌龟汤”“梅花鹿汤”……总之,不再是“一锅汤”了。


其实身上有斑纹的动物当然不止老虎、斑马和金钱豹这三种,长颈鹿、奶牛、梅花鹿等等,身上不是也有斑纹吗?可是当我在脑海里把这些动物都先找来一起“试泡”(犹如拍戏前要先找一大堆演员来“试镜”)后,就觉得还是由老虎、斑马和金钱豹来“联合主演”效果会最好。


是的,其实选角合不合适,就看你在下笔之前能不能先想象出那个画面。然而,很多作者的问题,恰恰就是当他们无论是在构思或是已经开始写作的时候,脑海中的画面往往是很模糊的。


有的时候,点子一来,主角的形象就会在脑海中浮现,但一篇作品只有一个主角当然是不够的,往往还需要几个配角,甚至路人甲、路人乙。我们对于每一个角色都应该仔细挑选。


我曾经看过一篇其实还颇有可取之处的童话作品,但是由于其中一个角色的选角非常不恰当,结果破坏了整篇作品的表现。这个故事中的每一个角色都是人类,中间却偏偏有一个白兔先生,读起来非常突兀。故事中的白兔先生一点儿也不像白兔,他的言行举止根本就是一个人类,就好像游乐园中穿戴着动物行头的人一样。而且在那样一个全部都是人类的故事中,有一只白兔也毫无道理,他甚至也不是因为被施了什么魔法,所以才会变成白兔的模样。作者为什么会做这样的安排?我猜可能是因为作者写着写着,觉得自己的作品不大像童话了(确实不像),所以就非常生硬地塞了一只白兔进去。


我自己也有过这样的问题。在《捉拿古奇台风》这篇作品里,主要角色是台风精灵和她的家人,还有一个气象播报员,我把气象播报员设定成是一只野猪,名叫阿贵。已故儿童文学前辈林钟隆先生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批评过这篇作品,在林先生的意见中,有一个意见我完全接受,那就是林先生质疑“阿贵到底是人还是猪?”是啊,我自己也觉得我没有把阿贵这个角色处理好,只是任性地喜欢野猪这个形象,却没能好好发挥野猪的特性。再加上阿贵的“老板”虽然只是一个小配角,可是关于这个“老板”到底是啥模样、到底是人还是动物,我居然一点儿也没有着墨,这就连带使得阿贵的形象更加模糊。


角色选定,要开始演戏的时候,还要注意不要让他们去做一些太勉强的事。在我早期的一篇童话《香菇的故乡》(这是我写的第二篇童话作品)中,由于我看到一款香菇造型的台灯,很喜欢,就写了一个香菇灯小威的故事。我觉得前面写得还好,但是后面因为剧情需要,必须让小威去见见真正的香菇,并且让他知道自己的模样来自于真实的香菇,然而这就不妙了,我是这么写的:


“他从竹篱笆边跑过去,拐了一个弯,正想继续向前奔,突然……”


后来再读,我觉得一个台灯居然能跑能奔能拐弯,实在是太别扭了!按照故事的发展,小威最后一定要见到香菇的,但是怎么见,应该有更好的安排。


想想在迪士尼的《美女与野兽》中,我看到茶壶妈妈移动起来也感觉挺别扭的,可能是因为这些用品很难让人想象如何移动吧。这或许也可以说明为什么在童话作品中(尤其是中长篇童话),主角大多数仍然是动物或精灵之类的,这其实不是老套,而是有一定道理的。


此外,当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出现的时候,最好都要特别地描述一下,加深这个角色在读者心目中的印象,使读者能够看到一个清晰的画面。就好像在画漫画、拍电影的时候,对于主要人物也要特别注重造型设计一样。


我们就以《绿野仙踪》(美国儿童文学作家莱曼·弗兰克·鲍姆著)中的几个主要角色为例,来看看这些人物出场的时候,都经过了哪些“设计”。


多萝西用手托着下巴,凝视着稻草人。他的头是一个塞满了稻草的小口袋,上面画着眼睛、鼻子和嘴巴。头上是一顶破旧的蓝色尖顶帽子,身上穿一件褪了色的蓝色衣服,身体里也塞满了稻草。脚上是一双蓝布面的旧鞋子。他的背部插着一根竹竿,被高高挂起。


这是稻草人刚出场的段落。


他们穿过树林没走几步,多萝西发现有什么东西反射出太阳的光来,照射在树林里。她跑过去一看,突然停住,吃惊地叫起来。原来有一棵大树,一部分被砍去了,在树旁边有一个用铁皮做的人。他的手里高举着一把斧头。他的头、手臂、腿脚,都连接在他的身上,但是他一动也不动地站着。


这是铁皮人出场的段落。他之所以一动也不动,是因为他生锈了。


至于多萝西和狮子出场的时候,作者鲍姆虽然没有刻意设计他们的外表,但是却用声音——一个是用笑声,一个是用对话——来突出他们的性格,这也是非常高明的人物设计。


多萝西是一个孤儿,当她第一次见到爱姆婶婶时,婶婶被这个女孩子的笑声吓了一跳。多萝西总能从不同的东西上寻找到快乐,每次婶婶听到她快乐的声音,总是感到很惊讶。


就这么短短的几行,多萝西乐观开朗的性格就已经被勾勒出来了。首先,她经常会开怀大笑,笑声能吓人一跳的人总是比较乐观开朗的。再加上多萝西是个孤儿,在一般人的观念里,孤儿总是不幸、可怜的,可是多萝西这个小女孩却没有因为坎坷的身世,而失去她“总能从不同的东西上寻找到快乐”的能力,这么一来,她性格中的乐观和开朗就更加明显了。


……狮子说:“这是一只什么小动物?”


多萝西回答说:“它是我的狗,名叫托托。”


狮子问:“它是铁皮做的,还是稻草做的?”


多萝西说:“都不是,它是一只有血有肉的狗。”


“它是一只稀奇的动物,体型太小了。只有像我这样的胆小鬼,才会想去咬这样的一个小动物。”狮子伤心地说。


“你为什么这么胆小?”多萝西惊奇地注视着这只大野兽。


“这是个秘密,”狮子回答说,“我想我生下来就是这样的。森林中所有的野兽都以为我很勇敢,因为不论在哪儿,狮子都被称为‘百兽之王’。我的叫声很大,动物们都会害怕。我害怕人,但只要我对人吼叫,人就会逃走了。如果是象、老虎和熊这些大动物要和我挑战,那我自己就逃走了。我是个胆小鬼,可其他动物们一听到我的吼叫便逃走了,我只能看着他们逃走。”


“百兽之王不应该是个胆小鬼。”稻草人说。


“我知道,”狮子回答说,他用尾巴擦去一滴眼泪,“这是我最大的烦恼,每当我遇到危险,就会心跳加速。”


你瞧,作者鲍姆并没有描述狮子的体型有多大、毛有多漂亮,但是因为在绝大多数的故事中,狮子都是百兽之王,现在他塑造了一个胆小的狮子,这本身就已经是一个很特别、让人眼前一亮的设计了。


总之,在做角色设计的时候,不一定非要把这个角色从头描述到脚,更不要千篇一律都是“一双水汪汪的眼睛”“一双会说话的眼睛”,而可以从声音、表情、动作等各方面下功夫,尽可能生动简洁地让一个角色“活生生”地站在读者的面前,然后再开始“演戏”。

管家琪的童话作文课2 如何提升联想力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3 用“物性”来增加童话味

管家琪的童话作文课2 如何提升联想力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所谓“物性”,就是每一种生物与生俱来的一些特有的生态习性。比如说,小马出生后没多久就能摇摇晃晃地站起来;牛有四个胃;熊要冬眠;海獭很会筑水坝;等等。


写童话,最困难的就是要写出童话味,那么我们该如何实现这一点呢?我觉得如果能够多多强调和运用一下“物性”,往往会有很好的效果。


不过在谈“物性”之前,我们还是必须先谈谈“拟人化”。这是童话写作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技巧。


所谓“拟人化”,就是把包括所有的动植物、物品甚至环境在内,也就是除了人类以外的一切万事万物,想象成像我们人类一样,不但会说话,还拥有人类的思维、具备一定的常识,这就是拟人化。


其实也就是用我们人类的想法,去揣摩和想象其他生物、物品、环境的“想法”。举个例子,当狗狗在遭到主人责备的时候,往往都会把脑袋垂下来,似乎是感到很惭愧。而我们之所以会如此觉得,是因为当我们在挨骂的时候,往往也会垂头丧气或很惭愧。当我们按照人类的思维、情绪和反应去看待其他的万事万物,这就是“拟人化”,是一种童话般的想象。实际上,经过科学家的研究,狗狗在挨骂的时候低垂着耳朵和脑袋,其实只是一种本能反应,根本谈不上惭愧!


用拟人化的方式去看待其他生物,我们也会很自然地“以貌取人”,根据其他生物的外表去赋予它们某种特质和性格。我看过一篇科普文章,说其实猫头鹰未必就真的比其他鸟要聪明,但是因为猫头鹰长着一张类似人类的脸(你瞧,其他鸟类的两只眼睛都是分别长在头部两侧,但是猫头鹰的两只眼睛却是一起长在头部的正前方,看起来确实很像一张人类的脸),所以我们才会总是觉得猫头鹰很聪明。

管家琪的童话作文课2 如何提升联想力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按同样的道理,在很多古典童话中,很多动物的性格与特质几乎都是非常固定的。比方说,讲到狐狸,你会想到哪一个形容词?恐怕很多人都会想到“狡猾”吧!


狐狸之所以会被“认定”是狡猾(至少是经常扮演着一个狡猾的角色),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跟狐狸的模样有关。狐狸看上去就给人一种很聪明的感觉,好像总是在动脑筋;狐狸又很漂亮,所以在一些灵异故事(比如中国古典小说《聊斋志异》)中,狐狸又成了会害人的“狐狸精”。


关于描述狐狸狡猾(或是聪明)的故事真是到处都是。下面就有几个很有代表性的故事。

管家琪的童话作文课2 如何提升联想力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故事欣赏


狐狸和山羊(《伊索寓言》)


管家琪/改写


有一只狐狸,不小心掉进了一口井里。他努力了半天,怎么也爬不上去。不过狐狸并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再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