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材教辅 > 研究生 > 宏观经济学全真模拟试卷及详解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宏观经济学全真模拟试卷及详解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宏观经济学全真模拟试卷及详解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书名:宏观经济学全真模拟试卷及详解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

作者:汤毛虎,滕佳宇等编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7-01

书籍编号:30505300

ISBN:9787309081749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151199

版次:1

所属分类:教材教辅-研究生

全书内容:

宏观经济学全真模拟试卷及详解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前言


随着目前国内高校经济学课程的普及,作为经济学基础课程的宏观经济学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出来,这从多数高校都将其指定为经济学类研究生入学考试必考科目就可以看得出来。学好宏观经济学需要做一定量的练习,尤其是对于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同学来说更是如此。做习题有助于加深对宏观经济学相关概念、原理和方法的理解与把握。高质量的习题是保证学生在做题过程中既能够培养必备的经济学素养又能够不断提高应试技巧的前提。但是不可否认,目前我国在宏观经济学教辅教材这一块的发展却相对滞后。尽管已经出版了不少宏观经济学习题资料,但质量良莠不齐,大多粗制滥造,学生做这些习题往往只会产生负面效果。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好这门课程,我们从国内外广受欢迎的宏观经济学教材、习题集以及知名高校的期中、期末、考研试题中取其精华,经过认真筛选整理和提炼改编,最终形成了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以15套模拟试卷为架构的小册子,希望能够为学习宏观经济学或参加相应考试的读者提供一些帮助。需要强调的是,虽然本书定名为考研辅导教材,但使用者绝不仅仅限于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读者,本书同样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经济类和管理类本科生初学宏观经济学的巩固练习之用。当然,我们希望读者能够在做题时积极思考,努力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相关测试,认真总结每一道题中所涉及的知识点,以便在以后的考试当中能够做到举一反三。


虽然整个一部宏观经济学卷帙浩繁,内容庞杂,但大致的框架体系还是非常清晰的。可能各个高校使用的教材不同,章节体系的编排上会稍有差别,语句表述上也会有所不同,但是基本的知识点还是大同小异的。编者认为在各个版本的教材当中,章节划分上的区别只是知识点的重新整合而已,其实内容是不会有太大变化的。至于语句表述上的差别,我们通过借鉴国内外权威定义与表述来尽量避免这方面的分歧。本书将宏观经济学分解为10个专题:国民收入核算、简单国民收入决定、IS-LM模型、AD-AS模型、宏观经济政策、后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经济周期、经济增长、失业与通货膨胀、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学。为了使本书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在参考了大量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我们的编排就是按照这10个专题来进行的。其实,这10个专题基本涵盖了国内高校在本科生教学和研究生入学考试当中所涉及的几乎所有常考经典内容。我们为每一个专题都准备了1套模拟试卷,供学生学完相关章节以后作为练习,并编写了5套带有高度综合性质的模拟试卷供学生在对宏观经济学全面学习之后使用。在书的最后,我们附上复旦大学2011年经济学综合基础考试试题,供报考国内类似名校的使用者参考。


本书的最大特点在于为读者提供了模拟演练的机会:


第一,编排体例新颖,使读者更容易达到做题的预期目标。我们以完全规范的模拟试卷形式为学生提供了尽可能逼真的平时练习和考前演练机会。一般的同类辅导教材往往只是知识点和习题的简单罗列,在习题之后直接附上答案,学生也只是看看了事,并没有独立思考和形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答题任务的习惯。据编者了解,无论是在研究生入学考试还是在平时的课堂测验当中,很多学生在考试时没有合理地分配好时间,导致最后由于时间不够而白白放弃了原本会做的题目,实在可惜。这无疑与考生平时缺乏这方面的正规训练有直接的关系。我们编写这15套模拟试卷的目的就是让考生通过考前的不断演练去掌握答题技巧与形成合理分配答题时间的习惯,以便在正式的考试当中尽快进入状态。


第二,精心筛选试题,题目难度超越一般考研辅导教材。题目主要以分析题和计算题为主,在每套模拟卷中保证有一半分值的计算题。分析题着重锻炼读者的理论功底,保证读者的理论知识不仅能烂熟于心,还需清晰地跃然纸上;计算题夯实读者的数理功底,使读者在正式考试中面对复杂计算时也能胸有成竹,不慌不乱。选择难度较大的题目是为了紧密联系近些年经济学专业课考研难度不断加大的趋势,但是选题是从经济学模型出发,看重读者的经济学感觉以及其是否能够灵活地运用各套经济学理论。希望读者在使用这套模拟卷的过程中不要单纯地为了写理论而写理论,为了计算而去计算,而要真正能把理论落实到每个实处。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的国内知名教材和习题集的编著者主要有:高鸿业、尹伯成、胡永刚、姚开建、赵鹏、陈恳、张延、李广伶、张云峰、舒元、蔡继明、陈通、金圣才、王志伟、朱明、陈胜权、袁志刚等。参考的国外教材和习题集的编著者主要有:鲁迪格·多恩布什、戴维·罗默、奥利维尔·布兰查德等。参考的笔记讲义,期中、期末考试题,课堂练习以及考研真题主要来源于以下国内知名学府: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另外,我们还参考了一些考试培训机构的辅导资料,以及部分高校的考试题库,在此均表示感谢。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一个偶然的机会让编者认识了人大经济论坛这么一个网站,在论坛上无数的不知名者踊跃将自己手头的资料共享给大家,使得编者能够以相当便捷的渠道尽快获得所需要的资料,节省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在以上提到的这些知名或不知名的无私的优秀的贡献者们工作的基础之上,编者诚惶诚恐而不敢有丝毫懈怠地进行着本书的编写工作,为的就是希望能够为莘莘学子学好宏观经济学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我们从一起学习过的老师、同事以及学生那里得到了许多有益的问题、评论和修改意见。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军教授在本书的出版过程中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并提出许多建设性意见。本书在编写过程当中得到了复旦大学出版社王联合先生的大力支持,章蔚杰同学校对了本书的部分内容,在此一并表示感谢。囿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舛误在所难免,恳请读者不吝指正,以便后续更正。


编者
2011年4月

第一部分 宏观经济学专题试卷


专题一 国民收入核算


【答案链接】


一、选择题(1~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A和B两个人分别为对方做家务,A应该付给B 500美元,B应该付给A 400美元,两人经过协商,A只付给B 100美元。那么在国民收入核算中应该计入GDP的金额是(  )。


A. 100美元
B. 900美元
C. 因为是家务劳动,所以不做核算处理
D. 无法核算


2. 下列哪项计入当年GDP?(  )


A. 购买一辆旧车
B. 购买1 000元股票
C. 购买旧车,支付中介费1000元
D. 农民自己生产、用于消费的粮食


3. 某国的GNP小于GDP,说明该国居民从外国获得收入与外国居民从该国获得的收入相比的关系。(  )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D. 无法判断


4. 如果名义GDP由20 000亿上升到23 000亿,且GDP平减指数由1.25上升到1.50,则(  )。


A. 实际GDP上升
B. 实际GDP下降
C. 实际GDP不变
D. 无法确定实际GDP是否变化


5. 下面关于潜在GD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潜在GDP总是大于实际GDP
B. 潜在GDP是失业率为零时的GDP水平
C. 潜在GDP是对名义GDP经过通货膨胀调整之后的水平
D. 以上三者都不是


6. 用收入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  )。


A. 包括个人的资本所得但不包括厂商的未分配利润
B. 既包括个人的资本所得也包括厂商的未分配利润
C. 个人的资本所得和厂商未分配利润都不包括在内
D. 包括厂商的未分配利润但不包括个人的资本所得


7. 假设一个经济中,政府采购数量为1 500,预算赤字是120,国内居民储蓄为1 220,消费4 800,贸易赤字是90,那么,下列哪一个说法不正确?(  )


A. 可支配收入为6 020
B. 国民收入为7 400
C. 投资为1 090
D. 政府税收收入为1 380


8. 在一个只有家庭、企业和政府构成的三部门经济中,根据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以下说法成立的是(  )。


A. 家庭储蓄等于净投资
B. 家庭储蓄等于总投资
C. 家庭储蓄加折旧等于总投资加政府支出
D. 家庭储蓄加税收等于总投资加政府支出


9. 有证据表明,长时间的高失业率会增加自然失业率,这个现象是(  )。


A. 结构性失业
B. 痛苦效应
C. 奥肯定律
D. 滞后


10. 奥肯定律提出了一条经验性法则: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实际GDP便低于潜在GDP 3%。假定某国某年自然失业率为5%,实际失业率为7%,并且该国潜在GDP每年增长2%,要使该国在2年内实现充分就业,该国经济应以每年多快速度增长?(  )


A. 3%
B. 4%
C. 5%
D. 6%


二、名词解释(11~1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1. 实际利率


12. 奥肯定律


三、分析题(13~18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3. 通常,一国宏观经济政策(主要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汇率政策)运用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该国宏观经济的运行状态,因此宏观经济政策就成为宏观经济学探讨的主要内容之一。请问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有哪些?怎样理解这些目标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14. 在国民收入核算过程中,下列项目哪些应该计入国民生产总值(GNP):(1)政府转移支付;(2)企业间接税;(3)人们从公司债券中得到的利息。


15. 作为衡量一国产出波动程度最重要的指标,国民生产总值(GNP)和国内生产总值(GDP)由于不同的统计口径而略有差别。试比较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16. 尽管GDP是宏观经济学中最重要的度量指标,而且大多数国家也都将其作为衡量居民富裕程度和居民经济福利水平的指标,但GDP存在固有的缺陷,现实中我们不能盲目追求GDP的虚高。请回答为什么GDP不能够很好地反映一国的国民福利水平?


17. 试述国民生产总值(GNP)、国民生产净值(NNP)、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和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之间的关系。它们之间是如何进行推演的?


18. 在四部门经济中,若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都增加,实际国民收入是否必然增加?为什么?


四、计算题(19~22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9. 假定某个经济体中有A、B、C三个厂商,A厂商年产5 000,卖给厂商B、C和消费者。其中,厂商B购买200,厂商C购买2 000,其余2 800卖给消费者。厂商B年产500,直接卖给消费者。厂商C年产6 000,其中3 000由厂商A购买,其余由消费者购买。


(1)假定投入在生产时都用光,计算价值增加值。


(2)计算GDP为多少。


(3)如果只有厂商C有500折旧,计算国民收入。


20. 假定一国国民收入统计资料如下表所示:

016-01

试计算:(1)国民生产净值;(2)净出口;(3)政府税收减去政府转移支付之后的收入;(4)个人可支配收入;(5)个人储蓄。


21. 根据下列资料计算:


(1)国内生产总值(GDP);(2)国内生产净值(NDP);(3)国民收入(NI);(4)个人收入(PI);(5)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016-01

22. 假定国内生产总值是5 000,个人可支配收入是4 000,政府预算赤字是200,消费是3 500,贸易赤字是100(单位:亿美元)。试计算:(1)储蓄;(2)投资;(3)政府购买。

专题二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


【答案链接】


一、选择题(1~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某消费者中了3万元彩票,假设年利率保持不变为2%,且该消费者维持均匀消费,他的持久收入和边际消费倾向分别增加(  )。


A. 588.24,0.02
B. 588.24,0.01
C. 1 500,0.02
D. 1 500,0.01


2. 假如某国目前的均衡国民收入为1 000亿元,边际税率为0.25,边际消费倾向为0.8,不考虑国外部门。若政府要把国民收入提高到1 150亿元,则应该减少税收(  )。


A. 400亿元
B. 300亿元
C. 200亿元
D. 100亿元


3. 假设政府决定削减转移支付(如福利),但增加一个等量的政府对产品和劳务的购买支出。也就是说,它所实施的财政政策的变动使得ΔG=-ΔTR=8,税率t=0.2。作为这种变动的结果,你预计政府预算盈余的变化为(  )。


A. ΔBS=0
B. ΔBS=-1.6
C. ΔBS=1.6
D. 所给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4. 以下描述了某人一生中的收入情况:此人一生经历四个时期,在其生命的前三个时期先后赚取收入30万美元、60万美元和90万美元,而在其退休时期没有任何收入,假设利率为零。若此人想在生命周期中能均匀消费,且消费不受预算约束。则他在退休后的储蓄状况是(  )。


A. 储蓄30万美元
B. 负储蓄30万美元
C. 储蓄45万美元
D. 负储蓄45万美元


5. 假定某人从现在起还可以再活25年,其中10年用来工作。假定他预期到其退休时每年的收入为50 000元,此外他积累的财富共计为250 000元。根据生命周期模型,他的年消费为(  )元。


A. 10 000
B. 20 000
C. 25 000
D. 30 000


6. 关于乘数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若货币供给量如果不能适应支出增加的需要,乘数的作用就较小
B. 若增加的收入被大量用来购买进口物品和劳务,乘数的作用就较小
C. 若投资需求的增加会引起利率的大幅上升,乘数的作用就较小
D. 若社会的过剩生产能力越大,闲置资源越多,乘数的作用就越小


7. 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认为消费支出和收入之间有着稳定的函数关系,下面关于绝对收入假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平均消费倾向随收入的增长而降低,边际消费倾向随收入的增长而增长
B. 平均消费倾向小于边际消费倾向
C. 平均储蓄倾向随收入的增长而提高,边际储蓄倾向随收入的增长而降低
D. 平均储蓄倾向小于边际储蓄倾向


8.下面哪一种情况可能使国民收入增加最多(  )。


A. 政府增加基础设施投入100亿美元
B. 政府增加转移支付100亿美元
C. 政府减少个人所得税100亿美元
D. 在税率为33.33%的情况下,政府增加购买和税收各100亿美元


9. 以下哪一项不能改变社会的消费函数?(  )


A. 大量有价值的自然资源的发现
B. 总人口的变动
C. 家庭收入的变动
D. 社会流动资产价值的改变


10. 财政政策的实际作用往往比简单乘数所表示的要小,这主要是因为简单乘数(  )。


A. 没有考虑时间因素
B. 没有考虑国际市场因素对国内市场的影响
C. 没有考虑货币和价格因素
D. 没有考虑货币政策的作用


二、名词解释(11~1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1. 有效需求


12. 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


三、分析题(13~18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3. 简要说明两部门经济的均衡条件。在均衡产出水平下,计划存货投资和非计划存货投资是否都必然等于零?根据两部门经济中储蓄投资恒等式,解释为什么均衡收入水平的增加额高于计划投资的增加额。


14. 在经济处于均衡水平时,改变政府购买G、政府转移支付TR和税率t,最终会导致政府预算盈余如何变化?变化为多少?


15. 凯恩斯认为,形成资本主义经济萧条的根源是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所构成的有效需求不足以实现充分就业。那么,凯恩斯是如何解释资本主义经济中所面临的有效需求不足这一难题的?他所引申出来的政策结论是什么?


16. 根据有关理论,回答以下两个有关跨期消费的问题。


(1)假定你和你的邻居挣的钱一样多,但你远比他健康,并且预计比他长寿。你消费的比他多还是比他少?为什么?试用生命周期假说的消费表达式C=(R/T)Y得出你的答案。式中R代表工作年数,Y代表收入,T代表生命期。


(2)不考虑上一问中提到的因素,如果你预测利率在将来要上升,你将如何作出消费决策?


17. 在企业的投资决策中,影响企业意愿资本存量的因素有哪些?产出水平的变动对于企业投资有着怎样的影响?


18. 假定三部门经济下财政收支是平衡的,这对经济还有影响吗?为什么?


四、计算题(19~22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9. 假设一个企业是由发行股票建立的,每股所得(每股收益)为5元,市场利率为20%,共发行10 000股,厂商资产的重置成本为312 500元。


(1)求该企业的市价和托宾q值。


(2)当市场利率从20%降至10%时,求该企业的市价和托宾q值。


20. 假设社会消费函数C=100+0.8Yd(Yd为可支配收入),投资I=200,政府购买支出G=100,政府转移支付TR=62.5,税收T=0.25Y。


(1)求均衡收入。


(2)求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平衡预算乘数。


(3)假定该社会的充分就业收入为1 325,试问用:①增加政府购买;②减少税收;③增加政府购买和税收同一数额(以便预算平衡)来实现充分就业,各需多少数额?


21. 考虑在均衡收入决定中税收所起的作用。假定我们有一个经济,并用以下的函数加以描述:


C=50+0.8Yd,I0=70,G0=200,TR0=100,t=0.2


(1)计算在这个模型中的均衡收入水平、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


(2)计算预算盈余BS。


(3)假定t增加到0.25,计算新的均衡收入、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并计算此时预算盈余的变化。如果c=0.9而不是0.8,那么你预计预算盈余的变化是更多一些还是更少一些呢?


(4)你能解释为什么当t=1时的乘数是1吗?


22. 假定即期效用函数为不变相对风险规避系数的效用函数:

016-01

其中,θ为相对风险规避系数(即不同时期消费间的替代弹性的倒数)。


在利率为常数,时期为T的情况下,效用函数变为:

016-01

其中,ρ为贴现率。


个人的预算约束为:一生的消费的贴现值不能超过初始财富与一生劳动收入贴现值的和,即:

016-01

其中,r为利率,A0代表初始财富数量,Yt代表每一期的劳动收入。所有变量被贴现到第0期。


现在考虑两期模型,即以上模型中的t取值1和2。假定政府一开始通过对利息收入征税来获取收入。因此个人的预算约束为:

016-01

其中,τ为税率。政府收入在第一期为零,在第二期为τr(Y1-equa),其中equa为税率被给定后个人对C1的选择。现在假定政府取消了利息收入税并在两期中分别征收数量为T1、T2的一次性税,则个人的预算约束为:

016-01

假定Y1、Y2和r是外生给定的。试完成以下问题:


(1)新税必须满足什么条件才能使这一变化不影响政府收入的现值?


(2)如果新税满足(1)中的条件,则旧的消费束equa是支付不起、刚好支付、支付得起且付后还有剩余收入?


(3)如果新税满足(1)中的条件,则第一期消费是上升、下降还是保持不变?

专题三 IS-LM模型


【答案链接】


一、选择题(1~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假定有C=60+0.8Yd,I=350-2 000r,L=500-1 000r,M=400,Yf=1 500。问:如果单纯通过货币政策实现充分就业均衡,则货币供给应该增加(  )单位。


A. 100
B. 50
C. 70
D. 150


2. 假设货币需求为:L=kY-hr,其中k表示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敏感系数,h表示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系数。那么,当产出变化时,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利率的提高幅度最大?(  )


A. k和h同方向变动且两者都趋近于无穷小
B. k和h同方向变动且两者都趋近于无穷大
C. k和h反方向变动且k越小,h越大
D. k和h反方向变动且k越大,h越小


3. 已知货币交易需求为L1=0.3Y,货币投机需求为L2=1 000-200r。不考虑价格因素,当收入为2 000、货币供给为600时的均衡利率为(  )。


A. 3%
B. 4%
C. 5%
D. 6%


4. 假定货币需求为L=kY-hr,货币供给增加ΔM亿元而保持其他条件不变,会使LM曲线(  )。


A. 右移ΔM亿元
B. 右移k乘以ΔM亿元
C. 右移ΔM亿元除以k
D. 右移k除以ΔM亿元


5. 假定名义利率为每年10%,每次去银行的交易费用为25元,1年的总收入为72 000元。一个追求最优的行为人,他每月的平均货币持有量是多少?(  )


A. 1 000元
B. 3 000元
C. 6 000元
D. 7 200元


6. 某经济体中具有常数名义货币供给。该经济体系始终保持充分就业产出,数值为Y=100。已知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是0.5。如果产出增加到106,实际利率保持不变,则均衡价格水平(  )。


A. 上升3%
B. 下降3%
C. 上升6%
D. 下降6%


7. 根据鲍莫尔-托宾模型,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可写成equa,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可写成equa,则这两个弹性值分别为(  )。


A. Ei=EY=1
B. Ei=EY=0.5
C. Ei=0.5,EY=1
D. Ei和EY的取值与利率、交易成本、收入水平有关


8. 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IS曲线右上方,LM曲线的左上方区域中,则表示(  )。


A. 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
B. 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
C. 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
D. 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


9. 根据数量方程式MV=PY,如果货币流通速度保持不变,那么(  )。


A. LM曲线向上倾斜
B. LM曲线向下倾斜
C. LM曲线水平
D. LM曲线垂直


10. 下列哪种情况中“挤出效应”可能很大?(  )


A. 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不敏感
B. 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也敏感
C. 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不敏感
D. 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敏感


二、名词解释(11~1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1. 流动性陷阱


12. 实际余额效应


三、分析题(13~18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3. 宏观经济波动分析中一个重要的冲击是逆向供给冲击。假定由于石油价格的上涨或者地震、洪水等天灾因素的影响,生产函数中的生产率暂时下降。请用IS-LM模型分析这种逆向供给冲击对宏观经济均衡以及宏观经济变量如实际工资、就业、产出、实际利率、价格水平、消费和投资的影响。


14. 用IS和LM曲线说明为什么在古典供给情况下货币是中性的。


15. 假定国民收入水平是给定的常量,运用IS-LM模型分别讨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均衡时利率水平和价格水平的影响。


16. 什么是货币需求?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有哪些?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具有什么样的形式。


17. 关于稳定性政策:


(1)假设一个经济体处在充分就业的初始均衡之中,如果增加货币供给量,对经济的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各是什么?在什么条件下,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没有差别?


(2)在什么情况下,总需求管理政策是必要的和有效的?在什么情况下不需要总需求管理政策?


(3)为什么在经济衰退时,货币供给的变化不能带动投资的变化?


18. 假定某经济中政府打算在两种紧缩性方案中进行选择:一是取消投资津贴,二是提高所得税率。运用IS-LM模型和投资曲线,分析这两种政策对收入、利率、投资的影响。


四、计算题(19~22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9. 假定经济在开始时产品和货币市场均处于均衡状态。IS方程为Y=a(equa-br),其中Y为实际收入,equa为政府支出,r为实际利率,a,b为参数,且a=2。LM方程为r=equa为实际货币供给余额,h,k为参数,且k=0.5。当中央银行增加实际货币供给10亿美元时,若要保持实际利率不变,政府支出equa必须增加多少?


20. 如果在一国的经济当中,自发性消费α=250,边际消费倾向β=0.75,I=500,政府购买G=500(单位:亿美元)。求:


(1)均衡国民收入、消费、储蓄是多少?投资乘数是多少?


(2)当实际产出(即收入)为6 000时,国民收入将如何变化?为什么?


(3)如果投资I是利率r的函数:I=1 250-50r(r单位:%);货币供给是价格水平P的函数:equa=1 000/P;货币需求是收入Y和利率r的函数:L=0.5Y-100r。那么,①价格水平P=1时的IS、LM曲线及均衡收入和利率;②在价格水平是变动的情况下,推导总需求曲线,并说明其含义。


21. 假设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可以表述为下面三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再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