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亲子活动课程:19~24个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书名:婴幼儿亲子活动课程:19~24个月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
作者:陈明霞编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1-01
书籍编号:30505486
ISBN:9787309132960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39959
版次:
所属分类:教材教辅-中职/高职
版权信息
书名:婴幼儿亲子活动课程:19~24个月
作者:陈明霞
出版时间:2018-01-01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9132960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源收集整理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所有内容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本站发布的内容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我们将及时处理!
序
0~3岁儿童的发展与教育既是人一生发展的重要启蒙阶段,又是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这个阶段尤为需要悉心关爱及科学指导。作为“福建省南片区0~3岁儿童早期实验基地”和“儿童早期教养与指导福建省高校应用文科研究中心实验基地”,晋江市实验幼儿园贝比亲子园十年来,始终奉行亲情关爱和科学指导的教育宗旨,倡导亲子互动、亲情滋养、关爱呵护、生活融合、顺应推进的教养观念,积累了大量切实可行的经验,形成符合婴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内容丰富多彩、方法科学实用的教养活动案例,现汇编成册,即将出版发行,这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这项工作为0~3岁儿童早期教养的实践研究注入新鲜内容,为托幼一体化教育和亲子教育研究带来一股清新熙和的春风,引领更多的老师和家长们开展科学早教实践,值得大家的推荐和祝贺!
长期以来,晋江市实验幼儿园紧抓机遇,贯彻落实《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福建省0~3岁儿童早期教育指南(试行)》的重要精神,始终重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认识婴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指导特点,积极地进行婴幼儿潜能开发。晋江市实验幼儿园于2007年创建贝比亲子园,开始探索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致力于“托幼一体化”目标,大胆改革实践,广泛深入地开展各项早教实验工作,率先进行早教师资培养,组建一支早教专业教师,依据婴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精心创设充满亲情关爱的游戏活动环境,自制配套的活动玩具,潜心研究融合婴幼儿体能、动作、语言、认知和艺术等潜能开发的早教课程,并顺应各月龄段宝宝的身心发展特点实施递进式的亲子活动指导,形成了系列性、游戏化的亲子活动课程。这本汇编真实地记录近十年来晋江实幼的实践与探索过程,反映出他们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教研态度,这是晋江实幼人辛勤劳动和聪明才智的结晶。
我们相信,秉持“亲情关爱和科学指导”的宗旨,晋江实幼人所探索总结出的活动案例能够为更多的幼教工作者和广大的家长所推广和运用,并能够将科学先进的早期儿童教养理念传播得更广更深,为国家新一代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发挥积极的推进作用!
颜晓燕
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使用说明
随着社会的文明和进步,0~3岁婴幼儿早期养育工作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政府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发展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要与0~3岁教育做好衔接”等,预示着0~3岁婴幼儿早期养育服务工作将逐步展开,幼儿教育向下延伸势在必行。然而,目前影响我国早期养育发展的一个瓶颈就是:家长希望孩子接受优质的早期养育和早教机构优质的配套书籍的严重缺失,特别是“二胎”政策的出台,这一矛盾将更为突出。
“晋江实幼”地处经济发达的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实幼贝比亲子园”作为学园下属的早期养育机构于2007年开办至今,已走过十个年头,从最初只有一个班级8对亲子,逐步发展为现有16个不同年龄段早教班200多对亲子养育对象。我园始终保持初心,坚持以孩子为中心、以家长教育为重点、以服务社区为宗旨,积极开展亲子教育活动。秉承爱心、耐心、细心、关心的“四心”服务承诺,开展适合0~3岁婴幼儿需要的生活化、游戏化的亲子活动,引领家长科学育儿。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多次的修改,我们确定了本套书籍的基本构架,其内容包括学习指导、生活指导及家长的教养指导;年龄跨度为1岁到3岁,每半年分一个阶段,共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含26个方案,以每周开展一次活动为准;每个方案更细化为四个小活动,分别为亲亲热热、巧巧小手、说说唱唱及涂涂乐乐四个部分。
以上主要是针对1~3岁婴幼儿年龄特点开设的立体化的教育方案,是构建婴幼儿健康人格和综合智能的养育方案,目的是对宝宝进行科学的早期潜能开发,使之得到多元的发展。
这套书籍出版的目的也是为承担0~3岁婴幼儿教养的老师选择活动素材提供方便,同时也可作为家长与宝宝进行互动的游戏素材。建议教师和家长使用时把每次活动做一个通盘考虑,将活动内容尽可能串连在一起成为一个大主题,如19个月第三周活动含有捞鸡蛋、母鸡下蛋、彩纸涂蛋,老师可将其设计成为主题“好玩的鸡蛋”;又如25个月第二周活动夹螃蟹、螃蟹走和螃蟹的小脚丫,可将其整合成主题“有趣的大螃蟹”,活动的融合能使宝宝在游戏过程中感受体会更为突出,认知也更为集中。
这套书籍的编写及图片的拍摄花费了较长时间,再现我们日常养育的情景,但难免存在不够完善的地方。较为可惜的是不能将对家长的具体指导也编入其中,使家长得到更为直接的帮助。同时此套书籍的编写及拍摄中还得到家长的配合及相关人士的支持,为此,我们向诸位衷心道谢!我们将继续前行,与重视0~3岁的早教同仁一起带领宝宝走向快乐的人生开端!
19~24个月宝宝的发展水平

18~36个月宝宝一日生活安排(供参考)

12~36个月宝宝一日食物参考表

婴儿免疫程序及时间表

宝宝出牙时间及顺序表

12~24个月宝宝应具备的独立生活能力提示表

第一周
亲亲热热:抱一抱(一)
发展目标
愿意和教师提供的大布偶友好地拥抱。
活动准备
大熊布偶一个。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大熊布偶主动地与宝宝问好。
师:“宝宝们好!我是××老师,这是我的好朋友大熊。”
2.在宝宝自愿的基础上,请宝宝一一走上来和教师、同伴拥抱,互相问候。
师:“大熊可喜欢小朋友了,哪位宝宝愿意来和它抱一抱,做它的好朋友?”
3.表扬大胆主动与大熊拥抱的孩子。
家长指导要点
1.个别宝宝不愿意,可由家长带动上前与大熊拥抱。
2.对于能大胆主动与大熊拥抱的宝宝,家长们应及时鼓励表扬。
巧巧小手:贪吃的小猪
发展目标
练习二指捏,培养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
活动准备
小猪储蓄筒、硬卡纸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出示小猪储蓄筒,以游戏口吻引入活动。
师:“宝宝好!我是胖小猪,我好想吃饼干,宝宝喂喂我吧!”
2.教师边示范边讲解二指捏的要点。
师:“我们一起喂小猪吃饼干吧,记得要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饼干往小猪背上的小洞一塞,饼干就跑到小猪的肚子里了。”
3.家长与宝宝一起操作,教师观察并予以指导。
4.结束活动,引导宝宝将材料收放在指定的地方。
家长指导要点
1.可根据具体情况提醒宝宝左右手交替反复练习。
2.提醒宝宝用两指捏的方法操作喂食。
3.在家可提供相应的材料引导宝宝操作练习,提高宝宝手眼协调能力。
说说唱唱:好玩的彩虹伞
发展目标
喜欢彩虹伞游戏,能积极参与到抖伞、踩伞和转伞活动中,体会与同伴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彩虹伞一件、音乐《最后的华尔兹》。
活动过程
1.出示彩虹伞直接引入,并引导宝宝初步感知彩虹伞的颜色。
师:“宝宝看,好看的彩虹伞又来到了我们班,大家欢迎它,彩虹伞有许多好看的颜色,我们一起来瞧瞧吧。”(家长配合引导宝宝感知彩虹伞上的颜色,刺激宝宝的视知觉)
2.播放音乐,家长带宝宝坐在彩虹伞上欣赏并轻打拍子。
3.随音乐进行玩伞,家长带宝宝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抖伞、踩伞和转伞。
4.结束游戏,家长和宝宝一起收伞。
家长指导要点
1.家长以积极愉悦的情绪加入到游戏中,带动宝宝大胆参与。
2.在教师的指导下,能随音乐信号指导宝宝进行抖伞、踩伞和转伞。
涂涂乐乐:好吃的糖葫芦
发展目标
1.愿意参与泥塑活动,喜欢手工活动。
2.能够将橡皮泥穿插在小棒上。
活动准备
橡皮泥、泥工板、修剪过的长条竹签各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范例,激发宝宝参与活动的兴趣。
师:“宝宝看,老师这儿有好吃的糖葫芦!一大串的糖葫芦。”
2.教师示范制作糖葫芦,并引导家长指导宝宝同步学习团圆。
师:“现在老师要做好吃的糖葫芦,先取出一块橡皮泥放在一只手的手心,接着另一只手覆在上面绕同一方向团圆,这样就能做出一颗圆圆的葫芦,最后再将葫芦串在小棒上,好吃的糖葫芦就完成了。”
3.家长带领宝宝做糖葫芦,教师提醒家长观察宝宝的动作并加以指导。
4.引导宝宝相互观看同伴的糖葫芦,并说说对方的颜色。
家长指导要点
1.家长要注意安全,防止宝宝被戳伤。
2.引导宝宝练习在掌心团圆。
3.鼓励宝宝与同伴互动,说说同伴作品的颜色。
第二周
亲亲热热:抱一抱(二)
发展目标
能主动地和教师提供的大布偶友好地拥抱。
活动准备
大熊布偶一个。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大熊布偶主动地与宝宝问好。
师:“宝宝们好!我是××老师,这是我的好朋友大熊。”
2.在宝宝自愿的基础上,请宝宝一一走上来和教师、同伴拥抱,互相问候。
师:“大熊可喜欢小朋友了,哪位宝宝愿意来和它抱一抱,做它的好朋友?”
3.表扬大胆主动与大熊拥抱的孩子。
家长指导要点
1.对于能大胆主动与大熊拥抱的宝宝,家长们应及时鼓励表扬。
2.日常生活中,家长应多多拥抱宝宝,增加亲子间的互动交流。
巧巧小手:河马宝宝吃饼干
发展目标
继续练习二指捏,锻炼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
活动准备
河马储蓄筒、小硬币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出示小河马储蓄筒,以游戏口吻引入。
师:“我是可爱的小河马,我有大大的嘴巴和大大的肚子,我能吃好多好多的东西,现在我好饿啊,怎么办呢?”
2.教师示范操作,讲解二指捏的要点。
师:“宝宝们,我们来给河马宝宝喂食吧。要记得用大拇指、食指两根手指捏住食物投入‘河马’嘴里,这样河马宝宝就能吃到东西了。”
3.教师指导家长观察宝宝的手部动作并进行调整。
4.结束活动,表扬认真操作的宝宝。
家长指导要点
1.注意观察宝宝的情况,指导宝宝左右手交替进行练习。
2.在家可提供类似的材料引导宝宝练习两指捏。
3.在宝宝操作过程中,家长可在旁轻声点数,帮助宝宝建立初步的数概念。
说说唱唱:小木匠
发展目标
喜欢听音乐敲敲打打,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锤子、木盒人手一份,音乐《小木匠》。
活动过程
1.出示锤子、木盒,引导宝宝认识其外部特征
师:“宝宝们,你们猜猜这是什么?(锤子和小木盒)对了,这锤子和小木盒可是小木匠的工具,你们听听小木匠在做什么?”
2.教师结合打击乐器示范歌曲说白,引导宝宝初步体验歌曲内容。
师:“叮叮叮,当当当,我是一个小木匠,用一把锤子干活,叮叮当当,叮当当。”
(1)教师手拿锤子有节奏地敲打木盒,并念说白。
(2)家长引导宝宝认真欣赏。
3.教师演唱歌曲,有节奏地敲打木盒,引导家长协助宝宝体验歌曲节奏。
师:“开展这个活动主要是让宝宝通过敲击不同的物品,倾听不同声音,学习有节奏地敲击,体验音乐节奏活动的乐趣。”
(1)宝宝敲打木盒。
(2)宝宝在活动室里敲打不同物品,如橱柜、椅子或桌子。
4.分发活动用品,家长带宝宝跟随音乐边唱边敲打,鼓励宝宝自由表现。
家长指导要点
1.引导宝宝感受音乐的欢快热闹,感受不同的音乐类型。
2.满足宝宝敲敲打打的兴趣,鼓励宝宝快乐表现,不必强求宝宝按节奏敲打。
3.当宝宝能熟练地敲打锤子时,家长可变换口令引导宝宝敲。(如快快敲,慢慢敲)
涂涂乐乐:大河马的围兜
发展目标
喜欢滚轮印画,在家长的指导下在白纸上滚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
活动准备
河马布偶一只,白色的大围兜、颜料、各种图案的滚轮各若干。
活动过程
1.出示河马布偶和它的大围兜,引导宝宝认知。
师:“宝宝好,我是胖胖的大河马,今天我好不容易买了一件适合我穿的大围兜,可就是白白的,一点儿也不好看。宝宝们,你们能帮帮我让围兜变得好看点吗?”
第三周
亲亲热热:抱一抱(三)
发展目标
愿意和教师友好地拥抱。
活动准备
无。
活动过程
1.教师挥手主动地与宝宝问好,家长引导宝宝向教师挥手致意问好。
师:“宝宝们好!我是××老师,(教师挥手)宝宝们请你们也和老师挥挥手,问声好(家长引导宝宝挥手问好)。”
2.在宝宝自愿的基础上,请宝宝一一走上来和教师拥抱,互相问候。
师:“老师觉得这样挥挥手还不够,谁能给我一个热情的拥抱呢?”
3.表扬大胆主动与老师拥抱的孩子。
家长指导要点
1.个别宝宝不愿意,可由家长带动上前与老师拥抱。
2.家长们应及时鼓励表扬大胆主动与教师拥抱的宝宝。
巧巧小手:捞鸡蛋
发展目标
1.能够一粒一粒地将乒乓球舀起,并放入另一个空碗内。
2.发展宝宝手腕灵活性。
活动准备
仿真鸡蛋、小碗、勺子若干,娃娃布偶一个。
活动过程
1.出示娃娃布偶,通过谈话引发宝宝参与活动的兴趣。
师:“宝宝们,小娃娃肚子饿了,我们一起来为她煮鸡蛋吧!”
2.教师解说并示范捞鸡蛋的方法。
师:“宝宝看,鸡蛋熟了,我们一起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勺子把它捞起来再放入碗中,小娃娃就可以吃到香香的鸡蛋了。”
3.教师指导家长协助宝宝操作,观察宝宝拿小勺的情况。
师:“宝宝15个月后,家长即可提供小勺让宝宝学习进餐,既可加强宝宝小肌肉动作发展,还能从小培养宝宝的自理能力,本阶段将开展系列的小勺舀物的活动,帮助宝宝巩固该动作,能熟练舀物。”
4.家长和宝宝一起喂娃娃吃鸡蛋。
家长指导要点
1.引导宝宝按正确的方式拿汤勺。
2.提醒宝宝要将鸡蛋捞放在小碗中。
3.结合日常生活的进餐,提醒宝宝自己用小汤勺舀物。
说说唱唱:母鸡下蛋
发展目标
1.喜欢体能游戏,感受亲子互动的乐趣。
2.能用大腿夹住小球保持一定的时间,发展宝宝的大动作。
活动准备
母鸡卡片一张,小布球、大篮筐各若干。
活动过程
1.带宝宝进入场地,出示母鸡卡片,谈话引入游戏主题。
师:“宝宝听,谁来我们班啦?(教师模仿母鸡叫声),对了,老母鸡来我们班,老母鸡可真能干,咯咯哒,会下蛋,今天我们要和老母鸡一起来玩个好玩的游戏,就叫母鸡下蛋。”
2.教师讲解游戏玩法,并请一组能力较强的亲子进行示范。
师:“游戏开始时,宝宝从起点处用大腿夹住小布球,家长从胳肢窝穿过抱住宝宝往终点处跑,边跑还可边念‘老母鸡,真能干,咯咯哒,会下蛋’。到终点处,宝宝大腿松开,将布球放入大篮筐中,就完成了下蛋的过程。”
3.游戏“母鸡下蛋”,鼓励宝宝大胆参与。
(1)集体练习。
(2)家长与宝宝分组进行竞赛,体验亲子互动的乐趣。
4.自由结束活动。
家长指导要点
1.以愉快的情绪加入游戏,带动宝宝快乐参与。
2.家长在家时可扶宝宝的腰,让宝宝在软垫上蹦跳,继续发展宝宝的大肌肉力量。
3.引导宝宝知道母鸡会下蛋这一常识。
附儿歌
母鸡下蛋
老母鸡,真能干,咯咯哒,会下蛋。
涂涂乐乐:彩纸涂蛋
发展目标
感受彩纸染色的变化,体验参与不同形式美工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红色彩纸、熟鸡蛋各若干。
活动过程
1.出示鸡蛋,引发宝宝参与活动的兴趣。
师:“宝宝看,今天我们要帮鸡蛋穿上好看的红衣服。”
2.教师示范彩纸涂蛋,以游戏口吻引导宝宝认真观察。
师:“宝宝看,我们将沾上水的红纸轻轻地擦在蛋壳上,蛋壳就变成了红色,继续在留白的地方涂染,直到全部完成,鸡蛋上就穿上了漂亮的衣服。”
3.宝宝涂画鸡蛋,教师引导家长观察指导。
4.通过“比比谁的红衣服最好看”引导宝宝展示自己的彩蛋。
家长指导要点
1.鼓励宝宝大胆作画,观察鸡蛋留白的地方。
2.引导宝宝学说短句“红红的鸡蛋”“红红的衣服”。
3.在家可提供相同的材料引导宝宝涂染,提高宝宝小手的灵活性。
第四周
亲亲热热:抱一抱(四)
发展目标
主动热情地与教师进行友好拥抱。
活动准备
无。
活动过程
1.教师挥手主动地与宝宝问好,家长引导宝宝向教师挥手致意问好。
师:“宝宝们好!我是××老师,(教师挥手)宝宝们请你们也和老师挥挥手,问声好(家长引导宝宝挥手问好)。”
2.在宝宝自愿的基础上,请宝宝一一走上来和教师拥抱,互相问候。
师:“老师太喜欢宝宝了,谁能给我一个热情的拥抱呢?”
3.表扬大胆主动与老师拥抱的孩子。
家长指导要点
1.家长们应及时鼓励表扬大胆主动与教师拥抱的宝宝。
2.日常生活中可引导宝宝主动热情地拥抱家里的亲人或朋友。
巧巧小手:舀珠珠糖
发展目标
能用小勺逐一将珠子舀起,并放入另一碗内,发展宝宝手腕和手指灵活性。
活动准备
玻璃珠、小碗、勺子等。
活动过程
1.出示玻璃珠,引导宝宝仔细观察。
师:“宝宝们,我带来了许多好吃的珠珠糖,我们一起把它舀出来吧!”
2.教师示范舀珠子并介绍活动目的。
师:“宝宝看,伸出你们的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小勺的柄,看准珠子把它舀起来,再把它轻轻放入我们的小碗。”
3.家长引导宝宝进行操作,教师辅助指导。
4.提醒操作完的宝宝将材料归放原处。
家长指导要点
1.提醒宝宝正确拿小勺子。
2.宝宝在操作中,家长可同时配以数数,以增强宝宝的数概念。
3.家长在家可让宝宝自行进餐,锻炼宝宝手指灵活性的同时同步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
说说唱唱:抢椅子
发展目标
体验集体游戏的乐趣,感知音乐信号下的动作转换。
活动准备
椅子若干把、音乐《欢快舞曲》。
活动过程
1.播放音乐,家长抱宝宝随音乐在室内进行走走停停。
2.将椅子引入游戏中,教师简单地解说游戏方法。
师:“今天小椅子要和宝宝、家长玩个有趣的游戏,当音乐响起时家长抱宝宝随椅子转动,当音乐停止,家长抱宝宝找一椅子迅速坐下,没有抢到椅子的家长和宝宝退出游戏。”
3.家长带宝宝进行游戏,并以欢快的情绪感染宝宝。
4.结束游戏,家长和宝宝将椅子送回家。
家长指导要点
1.能积极地参与游戏,并以愉悦的情绪带动宝宝。
2.生活中可提供音乐让宝宝倾听,通过停唱的方式让宝宝变换动作。(如停的时候可让宝宝举手或摸头)
涂涂乐乐:甜甜圈
发展目标
在成人的帮助下,会将搓长的橡皮泥围合成圆。
活动准备
甜甜圈大小图片各一张,橡皮泥、泥工板、大熊各一只。
活动过程
1.出示甜甜圈图片,谈话导入。
师:“这是什么?(甜甜圈)它是什么样子的?(圆圆的)对了,这是好吃的甜甜圈。”
2.师示范操作“甜甜圈”,引导宝宝尝试团圆、搓长的技巧。
师:“大熊可喜欢吃甜甜圈了,可是它总买不到,现在我们一起来为大熊制作一个甜甜圈吧!首先将橡皮泥分块,然后放在手心将它搓长,最后将橡皮泥的两端连接,就变成了好吃的甜甜圈。”
3.家长指导宝宝双手练习搓动,鼓励宝宝自己围合橡皮泥。
师:“搓长这一技能对于宝宝来说是比较难的,因此在活动中家长主要是鼓励宝宝大胆操作,在操作中刺激宝宝的掌心,并对宝宝初次搓长的作品进行再加工,引导宝宝围合成圆。”
4.邀请大熊品尝甜甜圈结束活动。
家长指导要点
1.家长引导宝宝认真观察教师的动作,学习双手反复搓长。
2.提醒宝宝不将橡皮泥放入口、耳、鼻中。
3.在家可提供橡皮泥引导宝宝继续学习搓长橡皮泥。
第五周
亲亲热热:大声说“到”(一)
发展目标
在成人的提示下,愿意说“到”回应教师。
活动准备
无。
活动过程
1.组织家长与宝宝围坐半圈,直接引入。
师:“宝宝们,我们都坐好,现在认真听听,如果老师叫到你们的名字,请大声地说‘到’回答我。”
2.教师点名,家长提醒宝宝回应教师。
3.表扬能大声说“到”的宝宝,并给予奖励。
家长指导要点
1.鼓励宝宝大声地回应,若个别宝宝不愿意,无须强调。
2.在家可由长辈与宝宝玩大声说“到”游戏,增加游戏的趣味性。
巧巧小手:小熊宝宝吃花生
发展目标
1.能一次一粒地将花生舀起,放入篮子宝宝嘴里,发展宝宝手指灵活性。
2.通过各类感官认知花生,学说“花生”。
活动准备
带壳花生、小碗、勺子、贴有小熊图像的篮子各若干。
活动过程
1.出示花生和小熊宝宝,引导宝宝观察其外部特征。
师:“宝宝们,这是什么?(学说‘花生’)是什么样的?”(捏一捏、闻一闻、看一看花生,并引导宝宝观察篮子宝宝的外形)
2.教师示范喂小熊宝宝“吃花生”。
师:“怎么才能让小熊宝宝吃到花生?(教师手持勺子示范)用三指捏住勺子的柄端,将花生一粒粒舀起,分别放入篮子宝宝的大嘴巴。”
3.家长引导宝宝进行操作,教师在旁观察宝宝的操作过程,指导家长与宝宝正确交流。
4.结束活动,请宝宝将材料归放在指定的地方。
家长指导要点
1.鼓励宝宝通过各类感官认识花生。
2.提醒宝宝正确拿握小勺子。
3.生活中同步引导、鼓励宝宝自己用小勺进餐。
说说唱唱:小星星
发展目标
1.喜欢音乐,在成人的帮助下学习用串铃为歌曲伴奏。
2.会根据音乐信号变换动作。
活动准备
音乐《小星星》,小星星魔法棒一根,串铃若干。
活动过程
1.出示小星星魔法棒,引导宝宝认知并大声地说“星星,星星,小星星”。
师:“宝宝请看我的魔法棒上有什么?(星星)对了,小星星,一闪一闪亮晶晶!”
2.教师引导家长和宝宝欣赏音乐,并随音乐轻轻拍打节奏。
师:“小星星带来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现在请家长带动宝宝跟随音乐轻轻地打节拍。”
3.在家长的指导下,宝宝随教师摇动串铃为歌曲伴奏。
4.结合教师的示范,认真倾听音乐,在家长的提醒下,根据音乐信号变换动作。
5.复习节奏乐《小木匠》。
家长指导要点
1.提醒宝宝安静倾听音乐,辨听音乐信号。
2.指导宝宝正确手持串铃,为音乐伴奏。
3.在家可继续引导宝宝倾听《小星星》,并学习轻声哼唱。
涂涂乐乐:月亮的好朋友
发展目标
继续练习撕贴贴纸,发展宝宝手指灵活性。
活动准备
彩色星星贴纸,月亮底图。
活动过程
1.出示月亮底图,以故事形式引入。
师:“月亮姐姐有许多好朋友,这些好朋友每天晚上都陪着月亮姐姐值班,挂在天空中闪闪发亮,这天晚上,月亮姐姐又到天上值班了,可她怎么也找不到好朋友小星星,现在宝宝们一起来帮月亮姐姐找出来吧!”
2.教师示范撕贴星星贴纸,并引导宝宝观察画面。
师:“红色(黄色、绿色)的小星星来和月亮姐姐做伴,天空可真美啊!”
3.家长指导宝宝操作,教师在旁观察并协助指导。
4.展示作品,共同哼唱歌曲《小星星》。
家长指导要点
1.提醒宝宝用三指捏或两指捏的方法撕贴贴纸。
2.鼓励宝宝大胆操作,给予宝宝一定操作空间及时间。
3.在家可提供粘贴纸供宝宝练习撕贴,并在操作中与宝宝交流粘贴纸的内容(如颜色、图形、人物等)。
第六周
亲亲热热:大声说“到”(二)
发展目标
能大声地说“到”回应教师,初步建立师生关系。
活动准备
无。
活动过程
1.组织家长与宝宝围坐半圈,直接引入。
师:“宝宝们,如果听到老师叫你们的名字,请大声地说‘到’回答我。”
2.教师点名,家长提醒宝宝回应教师。
3.表扬能大声说“到”的宝宝,并给予奖励。
家长指导要点
1.鼓励宝宝大声地回应,若个别宝宝不愿意,无须强调。
2.在家继续由长辈与宝宝玩大声说“到”游戏,增加游戏的趣味性。
巧巧小手:巧克力加工厂
发展目标
继续练习小勺舀珠动作,发展宝宝手腕灵活性和手指力度。
活动准备
小勺子、球形巧克力、盒子人手一份,布偶小猫。
活动过程
1.出示材料,以角色身份引入。
师:“宝宝们,小猫加工厂为动物联欢会生产了许多巧克力,可是来不及包装,我们一起来帮忙吧!”
2.教师示范左右手交替用小勺舀珠的动作,引导宝宝模仿学习。
3.宝宝操作,教师指导家长观察辅助。
4.结束活动,请宝宝将材料收放在指定的地方。
家长指导要点
1.提醒宝宝正确拿小勺操作。
2.在操作中同步配合数数,帮助宝宝建立数概念。
3.生活中可同步指导宝宝自己用小勺进餐,以提高宝宝的生活自理能力。
说说唱唱:开心果
发展目标
练习听指令做动作,发展宝宝语言理解能力。
活动准备
布娃娃一个。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入,激发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