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小学高年级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书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小学高年级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
作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编写组著
出版社:三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12-01
书籍编号:30506615
ISBN:9787551814249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58961
版次:1
所属分类:教材教辅-中小学
版权信息
书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小学高年级
作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编写组
出版社:三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12-01
ISBN:9787551814249
版权所有 · 侵权必究
编写说明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论述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帮助广大青少年学习、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精心编写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下面就小学部分内容的编写在此做以说明。
本套读本的小学部分,以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基本内涵,丰富的经典故事为情感驱动,科学的方法为行动指南,结合问题辨析、家庭教育等环节,紧紧围绕“践行”这一编写宗旨,力求为广大小学生呈现一套融活动性、生活性、人文性、实用性于一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读本。通过学习,使广大小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一、根据小学生心智发展特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为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为三个层面:国家、社会、个人。根据小学生心智发展特点,社会和国家层面的内容,孩子不容易理解。所以,小学部分的编写只涉及个人层面的内容“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对于这些内容,孩子易于理解,便于践行。
二、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土壤与基础。在内容的选择上,我们把中华民族的家风“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在一起,促进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践行。
三、从细小处着眼,在落实上下功夫。在内容的选编上,紧紧围绕“践行”这一宗旨,每一单元的题目都包含一个动词,动词用红色字体使之更加醒目,易懂、易记,促进践行。在板块的设置上,从细小处着眼,在落实上下功夫,为孩子践行指明了方向。
四、针对学生实际问题,着眼学生发展,选择相应内容。新时代的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成了家庭的“核心人物”。父母无私付出,孩子却认为是理所应当,不少学生责任意识淡薄,自私自利。针对这样的问题,内容上专设了“知恩感恩”。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合作是孩子日后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品质。所以在内容上专设了“合作共赢”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补充。
五、设置家庭教育板块,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广大青少年在行为习惯的养成、价值观念的形成中,家庭教育的作用影响深远。为了更好地促进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以及践行,特设置家庭教育板块——“好行为在我家”。目的是通过家庭教育板块形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更具有实效性,同时也教育家长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使读本发挥更广的育人价值。
第一单元 维护正义
电视剧《宰相刘罗锅》主题曲里有一句歌词:“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就是老百姓。”那秤砣就是老百姓心中的正义感。正义即公平、公正。当我们在看到弱者被欺凌,事实被歪曲时,心底自然而然都有一些气愤,这就是正义的声音在激荡。
天天读牢牢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
自由 平等 公正 法治
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
读故事明道理
正义之锁
有一位有名的老锁匠,一生修锁无数,技艺高超,收费合理,更主要的是老锁匠为人正直,深受人们敬重。老锁匠老了,为了不让他的技艺失传,他找到了两个合适的年轻人,准备把自己的一身本领传给其中一个。
一段时间以后,两个年轻人都学会了不少东西,但两个人中只有一个能得到真传。老锁匠决定对他们两人进行一次考试。
老锁匠准备了两个保险柜,分别放在两个房间,让两个徒弟去打开,谁花的时间短谁就是胜者。结果大徒弟用了不到10分钟,就打开了保险柜,而二徒弟却足足用了半小时,大家都以为大徒弟赢了。老锁匠问大徒弟:“保险柜里有什么?”大徒弟两眼放光:“师傅,里面有很多钱,全是百元大钞。”老锁匠又问二徒弟同样的问题,二徒弟支吾了半天说:“师傅,我没看见里面有什么。您只让我开锁,我就打开了锁。”老锁匠十分高兴,郑重宣布二徒弟为他的正式接班人。大徒弟不服。老锁匠微微一笑,说:“不管干什么行业,都要讲一个‘义’字,尤其是我们这一行,要有更高的职业道德。我的传人应是一个技艺高超的锁匠,但他必须做到心中只有锁而无其他。否则他心有私念,稍有贪心,开门入室或打开保险柜取钱易如反掌,最终只能害人害己。我们修锁的人心上都要有一把正义之锁。”
一个人可以没有某种能力,但不能没有正直的骨气。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是做人应该具有的优良品质。
包拯三谏宋仁宗
包拯,北宋人,人称“包青天”。北宋皇祐二年(1050),宋仁宗下诏将张贵妃之叔父张尧佐擢升为三司使。张贵妃深受仁宗宠爱,因此其叔父也就平步青云。包拯时任监察御史,闻听此事即刻上疏:“此事不妥,不合大宋法度,此乃后宫干政。”此言一出石破天惊,众大臣纷纷附和。无奈之下,仁宗只得收回成命。
到了第二年正月,宋仁宗经不住张贵妃的一再请求,再次下旨擢升张尧佐。包拯不顾再次触犯宋仁宗的风险,挺身直谏。张尧佐见众怒难犯,表示不受封,宋仁宗见状也就只好作罢。
但是张贵妃却很不高兴,一再给仁宗吹枕边风。早朝上仁宗果然又提及此事,包拯立即上奏,但仁宗坚持认为张尧佐无大过,可以擢升。包拯言道:“张尧佐身为主管,官吏违法征收赋税,闹得民怨纷纷。下属有过,他亦难逃失察之责。”宋仁宗叹口气说:“朕贵为天子,三次擢升一人而不能。”包拯奏道:“臣现为谏官,岂能只顾安危而不据理力争呢?”
包拯,身为一方官员,上不畏权贵,下不愧对百姓;秉公执法,刚正不阿,廉洁自律,书写正义。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照亮了人们前行的道路,点燃了人们心中的灯塔,他是正义的化身,是人们的道德楷模!
正气铿锵的外交家——顾维钧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巴黎和会即将召开。以顾维钧为首的代表团抵达巴黎,中国准备向和会提出收回山东权利的问题,但还没来得及提,日本就先发制人,率先在大会上提出德国在山东的权益应直接由日本继承。大会通知中国代表在下午的会议上做陈述。顾维钧受命于危难,就山东问题做了一次缜密细致、畅快淋漓的精彩发言,从历史、经济、文化各方面说明了山东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批驳了日本的无理要求。在他的雄辩面前,日本代表完全处于劣势。顾维钧在国内外一举成名。这次雄辩在中国外交史上地位非凡,这是中国代表第一次在国际讲坛上为自己国家的主权作的成功演说。
然而,不管顾维钧如何努力,都没有结果,中国的正当要求一再被拒绝,只能无条件接受。在这样的情况下,顾维钧感到:退无可退,只有拒签,才能表明中国的立场。于是,1919年6月28日,当签约仪式在凡尔赛宫举行时,人们惊奇地发现:中国代表席位空无一人。中国用这种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愤怒。这次拒签在中国外交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中国第一次坚决地对列强说“不”,终于打破了“始争终让”的外交局面,最后也没有退让。这也是中国外交胜利的起点。从此以后,中国一步步地夺回了丧失的主权。
正义,不是口头空话,正义是在恶势力强大,己方弱小的情况下而坚守的一种精神。民国外交家顾维钧义正严辞地为中国争取原本属于自己的权利。这便是铮铮傲骨的中国式正义。
在我们的生活中,从来都不乏正义之事,你所发现的正义之事都有哪些呢?请你说一说。
知方法见行动
1. 遵守学校、社会的各项规章制度,维护社会规则和秩序。
2. 保持内心的正直,不欺负弱小,不伤害他人权利。
第二单元 廉洁自律
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廉洁、勤俭节约、正直无私、自律自强的民族。 古往今来,有不少人用一身正气、一世清白大大书写了这个“廉”字,让我们一起去读读他们的故事吧!
天天读牢牢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
自由 平等 公正 法治
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
读故事明道理
竞选森林小卫士
一年一度的“森林卫士”竞选大会就要开始了,这次参加竞选的有小猫、小狗和小猪。猫头鹰是森林的长者,说话很有威信。小猫对自己获胜的把握不大,怕竞选不上,就提着一条大鱼偷偷地来到猫头鹰家,希望猫头鹰可以帮助自己夺取“森林卫士”的职位。猫头鹰没有收鱼,而对小猫说:“这样是不行的,‘森林卫士’是保卫森林和谐稳定的重要岗位, 关系到小动物们的幸福生活,一定要公平公正地竞选——不能走后门。”小猫很愧疚,表示一定痛改前非。他开始积极帮助小动物们,因此,竞选前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受到小动物们的赞赏。在选举发言中,他说了给猫头鹰送礼被拒绝后的感想,并且表达了羞愧与悔悟之情,决定不论是否能当选“森林卫士”都会帮助大家。意外的是,在最后的选举中小猫以领先小狗一票的优势夺得了“森林卫士”的职位,这一票是猫头鹰投给他的。
猫头鹰不贪财货、立身清白的行为,让小猫明白了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的道理。小猫知错就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动物们的认可,成功竞选上“森林卫士”。同学们,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呢?
周总理的衣服
在人们的印象中,周恩来总是衣着大方,风度翩翩。殊不知,他仅有的几套料子衣服,大都穿了几十年,有的破损了,精心织补后继续穿。有一次,他穿织补过的衣服接待外宾,身边工作人员说这套“礼服”早该换换啦。他笑笑说:“穿补丁衣服照样可以接待外宾。织补的那块有点痕迹也不要紧,别人看着也没关系。丢掉艰苦奋斗的传统才难看呢!”他的衬衣磨破了,换上新的领口和袖口照旧穿。1963年,他出访亚非欧14国。到了开罗,他换下缝补多次的衬衣,随行工作人员不便拿给外国宾馆去洗,只好请驻埃及使馆的同志帮忙,并叮嘱洗时不要用力,以免搓破。大使夫人看到后,感动得边洗边流泪。至于他穿用了几十年的睡衣、皮凉鞋和第一代上海牌国产手表等,已作为珍贵文物,存放在中国国家博物馆。
周总理一生艰苦朴素,只求奉献、不思回报的高尚品格,赢得了人民衷心的爱戴和拥护,是值得我们毕生学习的榜样。你还知道周总理的哪些故事呢?和同学们交流一下吧。
许衡不食无主之梨
许衡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天文历法学家。一年夏天,许衡与很多人一起逃难。在经过河阳时,由于长途跋涉,加之天气炎热,所有人都感到饥渴难耐。
这时,有人突然发现道路附近刚好有一棵大大的梨树,梨树上结满了清甜的梨子。于是,大家都你争我抢地爬上树去摘梨来吃,只有许衡一人,端正坐于树下,不为所动。
众人觉得奇怪,有人便问许衡:“你为何不去摘个梨来解解渴呢?”许衡回答说:“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问的人不禁笑了,说:“现在时局如此之乱,大家都各自逃难,眼前这棵梨树的主人早就不在这里了,主人不在,你又何必介意?”
许衡说:“梨树失去了主人,难道我的心也没有主人吗?”许衡始终没有摘梨。
许衡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有自己的原则,为人处世,有自己的道德标准,要抵挡得住诱惑。在生活中,同学们要把廉洁放在心上,要经受得住种种考验,学会自我约束,做一名廉洁自律的小学生。
说一说,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廉洁自律的人,他们是怎样做的?
知方法见行动
天地有正气,正人先正己。生活中如何做到廉洁自律呢?同学们一定想知道,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好学生不贪玩,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2. 别人送礼不要收,说声“谢谢”懂礼貌。
3. 爱慕虚荣使不得,艰苦朴素是美德。
4. 穿戴整洁不攀比,时常反思要牢记。
5. 坚决不做“三只手”,劳动所得最光荣。
6. 小小便宜不要贪,为人正直把事干。
勤积累长见识
◆廉者常乐无求,贪者常忧不足。 ——王 通
◆正己而后可以正物,自治而后可以治人。 ——岳 飞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 谦
动脑筋会思考
同学们,你认为下面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
1.班级图书角的书我很喜欢,但我不能把它带回家。( )
2.老师用来奖励的奖章就放在讲台上,我表现不好得不到,就自己上台去拿一个。( )
3.今天我做值日班长,我要带领同学积极参加劳动。( )
4.今天是我的好朋友做值日班长,我偷偷地让他多发奖章给我。( )
5.又轮到每个月班干部选举了,我事先叫好朋友都投我的票。( )
6.学习好的同学犯错,我从来不管;学习差的同学犯错,我就告状。( )
好行为在我家
写给爸爸妈妈的话
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无论历经多少沧桑巨变,“敬廉崇洁”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改革开放快速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中,我们面临的诱惑形形色色、花样繁多,能否经受住考验,在遵循法纪的同时自我约束至关重要。可以说,拒腐防变,重在自律,贵在自觉,难在自始至终、持之以恒。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全面提高自身素养,时刻筑牢思想防线。现如今全国上下都在提倡做一个廉洁自律的人,再次掀起了“廉洁自律”的热潮。同时这股热潮已影响到了每个孩子,渗透进了每个家庭。“廉洁自律”启蒙教育是以诚实、正直、节俭和有责任心为基础的,核心价值观开展道德教育的一项有效载体,以实现继承并落实传统美德教育为目的。作为家长的我们,应该为自己的孩子做一个好的榜样,从平时的小事做起,平时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诚实做人,正直做事,节俭持家,勇于挑起属于自己的那一份责任。为了孩子,为了家庭,为了社会, 让“廉洁自律”与我们同行,滋润我们的孩子健康成长、勇往直前。
召开小小家庭会,分别谈谈自己在“廉洁自律”方面做得好的地方和还需要努力的地方。
善总结知收获
学习了这一单元的内容,我们要达到的目标是:
1.知道廉洁自律的重要性。
2.了解廉洁自律的具体表现。
3.在日常生活中严于律己,从我做起,努力学习。
同学们,你的学习目标是否达到呢?学习了本单元,你还有哪些收获呢?
我的收获
1.
2.
廉洁自律是一种坚持真善美的坚强意志,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可缺少的部分。“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作为小学生,要从小事做起,做到节俭、自律、奉献、知耻、诚实、惜物、不昧金、不攀比。我们必须从现在起严格要求自己,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第三单元 知耻明辱
一个人有了羞耻之心,才能临财不贪,临难不屈;才能谦和退让,取舍有度。无论是个人修养,还是民族气节,知耻都是良知的先导。同学们,让我们学会知荣辱、正言行,做品行高尚的人!
天天读牢牢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
自由 平等 公正 法治
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
读故事明道理
白发母亲法庭三鞠躬
一位30多岁的民工,绑架了老板六岁的儿子。之前,他在老板那里干了八个月,却没有拿到一分钱。他几次求老板先预支点儿钱,哪怕几百元也行。他是家里的顶梁柱:他的母亲患有严重的心脏病,一天也离不开药;孩子上学也要用钱;还有他的妹妹,因为失恋患了精神病,他还要为妹妹治病,他不能看着妹妹天天披头散发满街乱跑。他每次找老板要钱,老板都一脸的不耐烦。往往他还没说上几句话,就被老板叫来的保安赶出了办公室。
终于,他忍无可忍,绑架了老板的儿子。后来,他后悔了,他完全可以跑掉,但他怕孩子一个人出什么意外,也怕孩子害怕,便一直把孩子抱在怀里。当警察出现的时候,孩子在他的怀里睡得正香。
他被判了五年。旁听席上的人都为他惋惜,说他不懂法,否则,也就不会付出这样大的代价。他那个风雨飘摇的家该怎么办呢?
就在法官要宣布退庭时,从旁听席上传来个苍老的声音:“等等,我有话要说。”大家扭头望去,是一个年过花甲的老妇人。有人认识她,她是男孩儿的奶奶,也就是老板的妈妈。孩子被绑架之后,老人一病不起,那是她最爱的孙子,也是孙辈中唯一的男孩。众人的心里都有些紧张,或许,老人还要提额外的条件,那个已经一无所有的民工还能承受得起吗?老人慢慢地向被告席走过去。她站在民工面前,大家看到,她的嘴角在颤动。大厅里鸦雀无声,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
突然,老人弯下腰,向民工深深地鞠了三个躬。所有的人都愣住了,包括原告席上的老板,他想母亲大概老糊涂了。
老人抬起花白的头,泪水流了一脸。良久,她缓缓地说:“孩子,这第一躬,是代我儿子向你赔罪。我教子无方,让他做出了对不起你的事。该审判的不该只是你,还有我的儿子,他才是罪魁祸首。这第二躬,是我向你的家人道歉。我的儿子对不起你,也对不起你们一家人。作为母亲,我有愧呀。这第三躬,我感谢你没有伤害我的孙子,没给他的心灵留下丝毫的阴影,你有一颗善良的心。孩子,你比我的儿子要强上一百倍。”
老人的一番话,令在场的人都为之动容,这是一个深明大义的母亲。而那个民工失声痛哭,是感动,也是悔恨。事情的结果是,老人的儿子不仅向民工支付了工钱,还把那个民工的母亲和妹妹接到城里来治病。
白发母亲法庭上的三鞠躬,是在用这样的方式规劝儿子,不能做愧对良心、违背道义的事。做人应有羞耻心,只有懂得羞耻,才能自省自勉。有羞耻之心的人,才能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错误,战胜自我,见贤思齐,改过迁善。这就是古代先贤一直倡导的“知耻而后勇”的意思。
知耻而后勇
小卡哈尔的父亲是个乡村医生,常因工作繁忙而忽视孩子的教育。小卡哈尔不好好学习,经常旷课、迟到,养成了不良习惯,甚至和同学打架。后来闯了祸,被警察拘留了三天。出来后,他的坏毛病仍然不改,就被学校开除了。父亲气坏了,要打他,他吓跑了。在外流浪了一年后,他回到家才发现父亲被他气死了。为了生活,他只好去做苦工。
他很早就爱慕邻家的一个女孩,总想找机会接近她,可是那姑娘根本不理他。一天,他看姑娘与人谈话,就悄悄靠近去听,那姑娘好像在议论他:“顽童都是没志气,也不会成为有前途的人……”姑娘的话大大地刺激了他,使他羞愧难当。回家以后,他躺在床上不吃饭、不睡觉,脑子里全想着这事……他终于明白过来:自己的人生不能再这样无所事事、惹是生非了,他下定决心改变自己。
他重新上学,一改过去的坏毛病,勤奋学习。终于,他以高中第一名的好成绩考上了医科大学,成为一个享受全额奖学金的大学生。在不懈地努力下,他29岁时被母校聘为首席解剖学教授,35岁开始进行神经解剖学方面的研究,1906年获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一个坏孩子竟成为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的著名医学家,正应了中国一句老话:“知耻近乎勇。”
“知耻近乎勇”意思是常怀惭愧之心,知错就改,克服一切陋习,才能成就大业。耻为过,辱为屈,知耻,知辱,则能精进奋发。一个知耻明辱、懂得自省的人,才会归于正道,悬崖勒马。
卧薪尝胆
春秋时期,吴越两国相邻,经常打仗。
公元前497年,两国交战,吴国大获全胜,越王勾践被迫退居到会稽。吴王夫差派兵追击,把勾践围困在会稽山上,情况非常危急。此时,勾践听从了大夫文种的计策,准备了一些金银财宝和几个美女,派人偷偷地送给吴国太宰,并通过太宰向吴王求情,吴王最后答应了越王勾践的求和。
越王勾践投降后,便和妻子一起前往吴国,他们夫妻俩住在夫差父亲墓旁的石屋里,做看守坟墓和养马这类仆役才会做的事情。夫差每次出游,勾践总是拿着马鞭,恭恭敬敬地跟在后面。后来吴王夫差有病,勾践为了表明他对夫差的忠心,竟亲自去尝夫差大便的味道,以便来判断夫差病愈的日期。夫差病好的日期恰好与勾践预测的相合,夫差认为勾践对他敬爱忠诚,于是就把勾践夫妇放回越国。
越王勾践回国以后,立志要报仇雪恨。为了不忘国耻,他睡觉就卧在柴薪之上,坐卧的地方挂着苦胆,表示不忘国耻,不忘艰苦。经过十年的积聚,越国终于由弱国变成强国,最后打败了吴国,吴王羞愧自杀。
越王在吴国受尽了各种屈辱,但是为了报仇复国,越王把所有的一切都隐忍了下来,以卧薪尝胆的方式时刻提醒着自己。正是这种知耻明辱以及不懈的精神,使得越国不仅打败了吴国,最后越王还成为了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代霸主。
说一说你所阅读过的“知耻明辱”的故事还有哪些?简单摘记故事中的人物、事迹及自己的感想。
知方法见行动
人不可以无耻——知耻是做人的标准。作为小学生,我们一定要树立正确的荣辱观。
校园荣耻我知道
以关心集体为荣,以损害集体为耻。
以好好学习为荣,以得过且过为耻。
以勤学好问为荣,以不懂装懂为耻。
以大胆创新为荣,以裹足不前为耻。
以珍惜生命为荣,以浪费时间为耻。
以热爱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保持清洁为荣,以乱扔乱倒为耻。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纪捣乱为耻。
以热爱班级为荣,以危害班级为耻。
以关心同学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以尊敬老师为荣,以顶撞老师为耻。
以干净卫生为荣,以乱扔垃圾为耻。
以良好习惯为荣,以满口脏话为耻。
以按时到校为荣,以迟到早退为耻。
以遵守校规为荣,以违反校规为耻。
以刻苦学习为荣,以不求上进为耻。
勤积累长见识
◆行己有耻。
——《论语》
◆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孟子》
◆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朱子语类》
◆五刑不如一耻。
——《呻吟语》
动脑筋会思考
1.感受“荣辱的天平”
以最近一个月为例,把你和同学们所做过的事回忆一下,并列举出来,看看你们的天平是否倾斜得太厉害?从点点滴滴的列举中,体会有荣辱感的行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
2.想一想
(1)每到上学放学时,丁丁与接送自己的爸爸都要过学校附近的十字路口。有时候,红灯还亮着,爸爸就拉着丁丁随人流一起过马路。你觉得这种行为对吗?为什么?他们应该怎样做?
(2)今天轮到明明所在的小组值日,放学后,明明觉得打扫卫生还有其他同学,自己在不在无所谓,就自己先回家了。你觉得明明这样做合适吗?为什么?他应该怎样做?
好行为在我家
写给爸爸妈妈的话
家训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最具特色的文化遗产之一,是先辈留给后人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智慧结晶。运用家训告诫家人、教导子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教育子孙后代最基本的形式,发挥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作用。家训的核心内容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八个字古时称为“八端”,忘记了“八端”,就是忘记了做人的根本,称“忘八端”。
培养孩子知耻明辱:一要教育孩子明辨是非,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让孩子明“仁、义、诚、敬、孝”五礼,知“懒、贪、奢、浮、愚”五耻,从而形成正确的荣辱观。二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自尊自重、远离羞耻,朝好的方向进步。最后家长要树立榜样,在日常生活中为孩子营造讲道德、知荣辱、尊正气、促和谐的浓厚氛围。
召开小小家庭会,分别谈谈自己在“知耻明辱”方面做得好的地方和还需要努力的地方。
善总结知收获
学习了这一单元的内容,我们要达到的目标是:
1.树立正确荣辱观。
2.在日常生活中知耻明辱,能不断矫正自己的行为,并积极改正。
3.逐渐养成自我反省的习惯,成为有德行的人。
你的学习目标是否达到了呢?学习了本单元,你还有哪些收获呢?
我的收获
1.
2.
知耻明辱是立人之节、道德之源。古往今来,知耻明辱对于规范人的行为、提高人的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有着重要作用,是每个公民应遵循的行为准则。
第四单元 知恩感恩
古语说:“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等等,所有他人给予的恩情,我们都应铭记于心,并把内心的感激回馈他人,回报社会。
天天读牢牢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
自由 平等 公正 法治
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
读故事明道理
一饭之恩
韩信少年时家境贫寒,父母双亡。他虽然用功读书、拼命习武,却仍然无以为生。迫不得已,他只好到别人家吃“白食”,为此常遭别人冷眼。韩信咽不下这口气,就来到淮水边垂钓,用鱼换饭吃,经常饥一顿饱一顿。淮水边上有个为人家漂洗丝絮的老妇人,人称“漂母”,见韩信可怜,就把自己的饭菜分给他吃。天天如此,从未间断,韩信深受感动。韩信被封为淮阴侯后始终没忘“漂母”的一饭之恩,派人四处寻找她,最后以千金相赠。
汉朝名将韩信没齿难忘“漂母”的一饭之恩,淮阴码头筑碑感念“漂母”的养育恩情。“漂母”也激励了一个流浪少年的心志,成就了载誉千古的军事天骄。抱怨短,报恩长,我们也应该铭记每一位帮助过我们的人。
知恩图报
古代有个人叫张孝基,因为勤奋自立,赢得同乡某富人的青睐,所以把女儿许配给他。富人还有一个儿子,不成才,富人便骂着把他赶走了。富人死后,把家产全部托付给了孝基。过了许久,富人的儿子在路上讨饭,孝基见了,同情地说道:“你会灌园吗?”富人的儿子答道:“如果让我灌园而有饭吃,我很高兴啊!”孝基便叫他去灌园。富人的儿子渐渐地能自食其力了,孝基对他的变化感到欣喜,又说道:“你能管理仓库么?”答道:“让我灌园,已出乎我的意料,何况管理仓库呢?那真是太好啦!”孝基就叫他管理仓库。富人的儿子很谨慎,没出过错。孝基慢慢观察他,知道他已改过自新,不会像以前那样,于是将他父亲所托付的财产还给了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