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材教辅 > 中小学 > 新编小学生古诗文读本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新编小学生古诗文读本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新编小学生古诗文读本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书名:新编小学生古诗文读本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复旦才女武亦姝腹有诗书气自华,证明读诗的才是气质的根本!!!

作者:杨振中著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出版时间:2017-02-01

书籍编号:30508062

ISBN:9787547310403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76230

版次:1

所属分类:教材教辅-中小学

全书内容:

新编小学生古诗文读本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致少年朋友


中华民族有光辉灿烂的文化,有很多传统的美德。传承、弘扬这些文化和美德是少年朋友未来肩负的责任。优秀的古诗文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多读一点,多学一点,有利于情操的陶冶,有利于知识的增长,有利于能力的提高,这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古人说,“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古文要一篇一篇地读,古诗要一首一首地背,“日计不足,岁计有余”,一天阅读,收获不会太多,一年不间断地读下来,就不是一个小数目了。只要持之以恒,长期积累,一定会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知识渊博的人。


读古诗文往往有个过程,从畏惧到相识,从相识到喜爱。之所以惧怕,是因为接触太少。读得多了,会逐渐产生喜悦之情,古人的美德会熏陶你,古人的智慧会启迪你,他们的雄心壮志会激励你,他们描绘的美景会感染你……这座“宝山”里蕴藏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等待你去开掘。


本书所编100篇古文,生动易学;所选100首古诗,朗朗上口。不久我们将推出《古诗文读本·续编》供大家阅读。


和你们一同进步!


杨振中

1 黄香事亲


黄香,江夏人也(1)。年九岁,知(2)。每当夏日炎热之时,则扇父母帷帐,枕席清凉,蚊蚋远避,以待亲之安;至于冬日严寒,则以身暖亲之衾(qīn)(3),以待亲之暖卧。于是名播天下,赞曰(4)“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新编小学生古诗文读本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注释】


(1)江夏:古地名,今湖北境内。


(2)事:侍奉。


(3)衾:被子。


(4)曰:说,道。


【古文翻译】


黄香,江夏人。年龄刚九岁,懂得侍奉父母的道理。每当夏天炎热的时候,就扇父母的蚊帐,使枕头席子清凉,蚊蚋远远避开,来等待父母安睡;到了冬天严寒之时,就用自己的身体使父母的被子温暖,来等待父母暖和地睡下。于是他的名声传布天下,人们称赞说“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练习】


1. 解释加点的词


①方________。


②事________。


③之________。


④令________。


⑤寝________。


2. 用现代文翻译


则以身暖亲之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春晓(1)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2),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新编小学生古诗文读本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注释】


(1)春晓:春天的早晨。


(2)晓:天亮。


【古诗大意】


春天好睡,不知不觉中天已亮了,到处听到鸟鸣的声音。回想夜间风声雨声,打落的花不知有多少?


【听杨老师讲解】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什么叫“绝句”?一般人都认为它是截取律诗(每首八句)的一半,故称“绝句”,也叫“截句”。五言绝句共四句,每句五个字,第二、四句尽可能要押韵。我们看《春晓》这首诗,全诗四句,每句五个字,其中“晓”“鸟”与“少”的韵母都是ao,所以第一、二、四句是押韵的,读起来朗朗上口。


【练习】


1. 这首诗的体裁是________。


2. 诗中哪几个字是押韵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王泰让枣


王泰幼时(1),祖母集诸(2)散枣于床。群儿竞之,独泰不取。问其,曰:“争取非义(3),当由祖母之。”由是家人异之(4)

新编小学生古诗文读本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注释】


(1)王泰:南朝人。


(2)诸:众。


(3)非义:不合道理。


(4)异之:认为他与别的小孩不一样。


【古文翻译】


王泰小时候,祖母召集众孙儿,把枣子散在床上。一群孙儿争着拿枣子,唯独王泰不去拿。问他什么原因,回答说:“争着去拿是不合道理的,应该由祖母把枣子分给我们。”从此家人认为他与别的小孩不一样。


【练习】


1. 解释加点的词


①集________。


②诸________。


③竞________。


④之________。


⑤故________。


⑥乃________。


⑦赐________。


2. 用现代文翻译


①散枣于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由是家人异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苔(1)


清·袁枚


白日不到处(2),青春恰自来(3)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新编小学生古诗文读本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注释】


(1)苔:俗称“青苔”,生长在阴湿的地方。


(2)白日:指阳光。


(3)青春:指春天,兼指苔的蓬勃生机。


【古诗大意】


阳光照不到的地方,青苔照样长得蓬勃有生机。苔花虽然小得如同米粒,可它也要像牡丹一样开放。


【听杨老师讲解】


牡丹有富贵相,人称“国色天香”,当然被世人赞美。梅花傲霜斗雪,赞美的人更多。至于荷花、桃花也有人夸奖,然而青苔花却只有清人袁枚赞赏,可见作者选材独特,眼光非凡。如果把青苔比喻为社会底层的“小人物”,那么小人物便不该自卑自弃,因为人人都可以像青苔一样开花,可以展现自己的活力与才华,应该有勇气跟牡丹比一比。这就是《苔》给我们的启发。


【练习】


1. 作者把“苔”暗喻为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作者赞美苔的什么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孔融推梨


孙融年四岁(1),每与兄共食梨(2),融(zhé)小者(3)。大人问其,答曰:“我小儿,法当取小者(4)。”由是族人奇之(5)

新编小学生古诗文读本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注释】


(1)孔融:东汉人。


(2)诸:众。


(3)辄:总是。引:拿。


(4)法:按规矩。


(5)由是:从此。族人:家族里的人。奇之:认为他与众不同。


【古文翻译】


孔融四岁时,每当与众兄长一起吃梨,孔融总是拿小的。大人问他原因,他回答说:“我是最小的孩子,按理应当拿小的。”从此家族里的人认为他与众不同。


【听杨老师讲解】


“孔融推梨”的故事历来被视为美谈。他小小的年纪就懂得谦让、有礼貌,真是不容易。如今的少年,大多是独生子女,家中吃梨吃苹果,当然没人来争夺,但在其他场合呢?比如在走亲访友时,在班级里,在校内或校外的兴趣小组里,也能做到事事有礼、处处懂得谦让吗?再如看电影或戏剧,位置有前有后,有中间或旁边,你能把好位置让给别人吗?


【练习】


1. 解释加点的词


①诸________。


②辄________。


③引________。


④故________。


2. 用现代文翻译


由是族人奇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1)


千磨万击还坚劲(2),任尔东西南北风(3)

新编小学生古诗文读本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注释】


(1)破岩:破碎的岩石。


(2)磨:折磨。击:打击。坚劲:坚强不屈;劲健有力。


(3)任尔:随你。


【古诗大意】


咬住青山不放松,把根扎在破碎的岩石中。千次折磨万次打击仍然坚定有力,随你吹东南西北风都不怕。


【听杨老师讲解】


本诗作者郑燮(xiè),清朝人,字克柔,号板桥,世人多称他为郑板桥。早年家庭贫困,后考取进士,曾在山东潍县等地做县官,能体恤百姓,曾因灾荒开仓济民及帮农民打官司等得罪了大官僚大地主,于是弃官,在扬州卖画为生。这是一首“以物喻人”的诗,作者把自己比喻成生长在岩石中的竹子,坚强不屈,不管“千磨万击”,无论“东西南北风”都不害怕不动摇。


【练习】


1. 第1句中的“咬”字用得好,好在哪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这是一首________的诗,作者用________比喻自己。

7 陆绩怀橘


陆绩六岁(1)九江见袁术(2)。术人出橘食。绩怀三只(3),临行拜,而橘地。术笑曰:“陆郎(4)作客而怀橘,何为?”绩跪曰:“是橘甘,欲遗母(5)。”术曰:“陆郎幼而知孝,大必成才。”

新编小学生古诗文读本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注释】


(1)陆绩:三国时魏国人。


(2)九江:古地名,今江西九江。


(3)怀:怀揣,包藏。


(4)郎:对男性少年亲昵的称呼。


(5)遗:送给。


【古文翻译】


陆绩六岁时,在九江拜见袁术。袁术叫人拿出橘子让陆绩吃。陆绩在怀里藏了三只,临走时跪拜告别,不料橘子散落地上。袁术笑着说:“陆郎做客人却怀里藏了橘子,为什么?”陆绩跪下来回答说:“这橘子甜,想送给母亲。”袁术说:“陆郎从小懂得孝顺,长大后一定成才。”


【练习】


1. 解释加点的词


①于________。


②令________。


③之________。


④辞________。


⑤坠________。


⑥对________。


2. 用现代文翻译


是橘甘,欲遗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游子吟(1)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2),报得三春晖(3)


【注释】


(1)游子吟:即游子的歌。游子,远行的人。


(2)寸草:小草,比喻儿子。


(3)三春晖:三春,指孟春、仲春、季春,晖指阳光,三春晖比喻慈母伟大的爱。


【古诗大意】


慈母用手中的线,为将要远行的儿子缝制身上的衣服。临走前一针一线密密缝制,担心儿子很久很久才能回家。谁说儿子像小草一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母亲春天阳光般的慈爱?


【听杨老师讲解】


母爱是世上最伟大的。有首歌叫《世上只有妈妈好》,唱得真切动人。谚语有“吃尽东西盐好,走尽天边娘好”。母亲对子女的爱是无私的,她们不仅养育了子女,还要为长大后的子女操心。你看这位母亲,儿子临行前要赶制衣服,而且是“密密缝”,担心儿子三年五载没法回来,衣服穿破了没人缝补,所以要“密密缝”。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可世上有些子女不孝顺父母,甚至虐待父母,那不仅要受到舆论的谴责,还要受到法律的处罚。


【练习】


1. 母亲为什么要“密密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诗句翻译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承宫拾薪求学


承宫少(1)人牧猪。乡人徐子盛,以《春秋经》数百人(2)。宫过其,乐其业(3)请留门下,为诸生拾薪(4),执苦数年(5),勤学不倦。

新编小学生古诗文读本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注释】


(1)孤:失去父亲。


(2)《春秋经》:孔子编的一部鲁国历史书。


(3)乐其业:喜欢他们做的事。


(4)诸生:学生们。


(5)执苦:干苦活。


【古文翻译】


承宫小时候就失去了父亲,给人放猪。乡里有个叫徐子盛的人,用《春秋经》教几百个学生。承宫经过他的屋子,喜欢学生们的读书生活,就请求留在私塾里读书,替学生们拾柴作为学费,好几年干这种苦活,勤奋学习而不知疲倦。


【练习】


1. 解释加点的词


①孤________。


②为________。


③授________。


④庐________。


⑤遂________。


2. 用现代文翻译


为诸生拾薪,执苦数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乡思(1)


宋·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2),望天涯不见家(3)


已恨碧山相阻隔(4),碧山还被暮云遮(5)

新编小学生古诗文读本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注释】


(1)乡思:思念家乡。


(2)落日:太阳下山的地方。天涯:天边。


(3)极:尽。


(4)碧山:青山。


(5)暮云:傍晚的云层。


【古诗大意】


人们说太阳落山的地方就是天边,可望尽天边看不到家乡。已经怨恨青山阻隔我的视线,然而青山还要被傍晚的云层挡住。


【听杨老师讲解】


古代交通不发达,通信也困难,因此外出求学、经商或做官的人,都有思乡之情。李白《静夜思》诗最典型:“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而这首诗说,作者想家而不见家,于是只得极目远望,来个画饼充饥。可是在眺望中被重重青山阻隔,不仅如此,青山前还有暮云挡住!失望苦闷的心情可想而知。


【练习】


1. 解释加点的词


①天涯________。


②极________。


2. 诗句翻译


已恨碧山相阻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王冕僧寺夜读


王冕(1)(miǎn)七八岁时,父命牛,入学舍,听诸生诵书(2),喜。后家,僧寺而居。夜(3),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4)。佛像狰狞可,冕若不见。

新编小学生古诗文读本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注释】


(1)王冕:元末著名诗人、画家。


(2)诸生:学生们。


(3)潜:悄悄地。


(4)策:书简。长明灯:佛像前昼夜不熄的油灯。


【古文翻译】


王冕七八岁的时候,父亲叫他放牛,他偷偷地进入学堂,听学生们读书,喜欢这事。后来离家,靠近寺庙住下来。夜里悄悄地出门,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拿着书在长明灯照耀下读书。佛像凶恶可怕,王冕好像没看到一样。


【练习】


1. 解释加点的词


①牧________。


②窃________。


③之________。


④去________。


⑤依________。


⑥潜________。


⑦怖________。


2. 用现代文翻译


执策映长明灯读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墨梅(1)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2),朵朵花开淡墨痕(3)


不要人夸好颜色(4),只留清气(qián)(5)


【注释】


(1)墨梅:淡黑色的梅花。


(2)洗砚池:相传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屋前有个水池,因经常洗笔,把水都染黑了。王冕称他家也有洗砚池,含意是自己像王羲之一样勤学苦练。头:边。


(3)淡墨痕:因池水染黑使梅花也有淡淡的墨色。


(4)好颜色:花色鲜艳。


(5)清气:清香的气味。乾坤:天地人间。


【古诗大意】


在我家洗砚池的边上有株梅树,开着朵朵有淡淡墨色的花。它们不要人们夸赞那鲜艳的色彩,只愿把清香充满天地人间。


【听杨老师讲解】


作者咏的是梅花,实际上用墨梅比喻自己。这种表现手法叫“以物喻人”。墨梅不追求鲜艳的色彩,而只想把清香留给人间。这“清气”也指清廉高尚的品德。那么王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他出生在贫苦的农家,白天放牛,晚上在佛寺的长明灯下读书。考进士不中后,便遍游各地,隐居在九里山。朱元璋起兵反元,邀请他做幕僚,他也不去。王冕善于画梅花和竹石,他的诗也写得很好。


【练习】


1. 解释加点的词


①清气________。


②乾坤________。


2. 作者以________自喻,表现了他________的品质。

13 邴原泣学


邴(bǐng)原幼时过书舍(1),闻琅琅之声,泣。师曰:“童子何以泣?”原曰:“吾少(2)。一则羡其不孤,二则羡其能学,心中感伤,故泣。”师恻然(3),曰:“欲学(4),不须资也。”原于是入书舍,终成国士(5)


【注释】


(1)邴原:三国时人。书舍:私塾学堂。


(2)孤:失去父亲。


(3)恻然:悲伤的样子。


(4)苟:如果。


(5)国士:国家杰出的人才。


【古文翻译】


邴原小时候经过私塾,听到琅琅的读书声,就哭了。老师问:“小孩子为什么哭?”邴原说:“我小时候就失去了父亲。一方面羡慕他们有父母,另一方面羡慕他们能读书。心里感慨悲伤,所以哭了。”老师为他感到悲伤,说:“如果想读书,不收你的学费。”邴原于是进入私塾,最终成了国家杰出的人才。


【听杨老师讲解】


要不要读书,关键在小孩自己身上。如果孩子不愿读书,家长的责骂甚至鞭打都是无用的。邴原家境很差,但他渴望读书,因此老师同情他,收他做学生。古代有很多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艺术家等,其中不少人家境贫寒,但主观上要读书,加上勤奋努力,终于有了成就。所以主观努力是首要的。


【练习】


1. 解释加点的词


①遂________。


②孤________。


③苟________。


④国士________。


2. 用现代文翻译


童子何以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敕勒歌(1)


北朝民歌


敕勒(2),阴山下(3)。天似穹庐(4),笼盖四野(5)


苍苍(6),野茫茫(7),风吹草低牛羊⑧。


【注释】


(1)敕勒:南北朝时北方的少数民族。


(2)川:平原。


(3)阴山:山脉名称,在今内蒙古自治区。


(4)穹庐:游牧民族居住的圆顶帐篷。


(5)笼盖:笼罩。


(6)苍苍:青色。


(7)茫茫:辽阔无边。⑧见:同“现”,露出。


【古诗大意】


敕勒的平原,在阴山山脉之下。天仿佛圆顶的蒙古包,笼罩着四野。天空一片青色,四野无边无际,风吹过草低下去,牛羊就显露出来。


【听杨老师讲解】


古代北方的人,以游牧为生,性格豪放,音色粗犷,唱起歌来老远就听得到。这首诗有三处要重视:其一,用“穹庐”来形容天,非常有地方特色。其二,“苍苍”“茫茫”两组叠词用得恰当,把敕勒川的环境概括得极准确。其三,最美的是末了一句,牛羊本深藏在草中,风吹过后才显露出来。这是何等美妙的天然画面!


【练习】


1. 解释加点的词


①川________。


②苍苍________。


③见________。


2. 诗中形容敕勒川天地辽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3. 诗中动静结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15 羔羊救母


有安姓者,家母羊与羔(1)。一日,欲母羊,缚上架,羔忽前膝跪下,(2)主人怪之(3)刀呼仆,转身而不见刀。遍,见羔墙角卧刀上。主人感动,将母羊与羔并放生(4)


【注释】


(1)畜:同“蓄”,饲养。


(2)涕:泪。


(3)怪:感到奇怪。


(4)并:一起,连同。


【古文翻译】


有个姓安的,家里饲养着母羊和羊羔。一天想宰母羊。刚捆绑后挂上架子,羊羔突然两前蹄跪下,眼泪直流。主人对此感到奇怪,放下刀呼唤仆人,一转身不见了刀。到处寻找,发现羊羔在墙角躺在刀上。主人被感动了,就把母羊和羔羊一起放生了。


【听杨老师讲解】


母羊要被杀,小羊羔想方设法救了母羊,这事的确让人感动。人比动物更有感情,孩子有了病或发生了意外,父母亲往往急得团团转。作为子女,我们也要像小羊羔一样爱父母,当他们遇到困难时,要千方百计帮忙。他们老了,要尽赡养义务。这是报答,是尽一份孝心。


【练习】


1. 解释加点的词


①畜________。


②宰________。


③方________。


④涕________。


⑤释________。


⑥索________。


⑦遂________。


2. 用现代文翻译


主人怪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滁州西涧(1)


唐·韦应物


幽草边生(2),上有黄鹂深树鸣(3)


春潮带雨晚来急(4),野渡无人舟自横(5)

新编小学生古诗文读本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注释】


(1)滁州:今安徽滁州县。西涧:河名,即上马河,在滁州城外。


(2)独怜:唯独喜爱。幽草:野草。


(3)黄鹂:即黄莺鸟。深树:枝叶茂密的树。


(4)春潮:春天河水上涨。


(5)野渡:荒僻的渡口。


【古诗大意】


我唯独喜爱生长在西涧的野草,黄莺在浓密的树上鸣叫。春潮带着雨,傍晚时潮水流得更加湍急,荒僻的渡口因没人摆渡,船横转在水面上。


【听杨老师讲解】


写诗要讲究“意境”,读诗要领会意境。什么叫意境呢?它是作者描绘的自然图景和生活图景。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幅动静结合的图景,给人美的享受。诗中有“幽草”,有“深树”,有“黄鹂”,有“春潮”,还有“野渡”与“舟”。静的如草、树、渡口,动的如“鸣叫”“潮水”和“舟自横”。动静结合,展现了一幅天然的优美图画。


【练习】


1. 解释加点的词


①怜________。


②涧________。


2. 这首诗写了上、中、下三层美景。上写________,中间写________,下面写________。

17 匡衡凿壁借光


匡衡勤学而无烛(1),邻居有烛而不逮(2),衡穿壁其光,以书映光而读。邑有大户(3),家多书,衡佣作而不求偿(4)主人怪之。衡曰:“愿得主人书尽读之。”主人感动,以书(5),后终成大学者。

新编小学生古诗文读本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注释】


(1)匡衡:汉朝人,后做宰相。


(2)逮:及,到。


(3)邑:当地。


(4)佣作:做雇工。偿:报酬。


(5)资:提供。


【古文翻译】


匡衡勤学却没有蜡烛,邻居家有蜡烛烛光却透不过来,于是匡衡就将墙壁凿个洞使烛光透过来,借着烛光读书。当地有个大户人家,家里有很多书,匡衡为他家做雇工却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匡衡说:“希望能够借得主人的书而读遍。”主人很感动,为他提供书(读),后来(匡衡)终于成了大学者。


【听杨老师讲解】


读书需要条件,但条件是可以创造的。匡衡白天要耕种,只有晚上有时间读书,可惜家中无烛,他便凿壁借光。为了能多读一点书,他宁愿不要主人的报酬。如今社会上还有一些学生的家庭条件较差。他们不应气馁,不应抱怨父母,应该像匡衡那样想方设法创造学习条件。如可以向他人或图书馆借书阅读,也可以去同学家学习电脑,等等。


【练习】


1. 解释加点的词


①乃________。


②引________。


③之________。


④为________。


⑤资________。


2. 用现代文翻译


主人怪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江上渔者(1)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爱鲈鱼美(2)


看一叶舟(3),出风波里(4)


【注释】


(1)渔者:捕鱼的人。


(2)但:只。鲈鱼:一种身体扁狭、头大、鳞细的鱼。美:味道鲜美。


(3)君:你。一叶舟:像一片叶子那样小的渔船。


(4)出没:或隐或现。


【古诗大意】


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只喜欢鲈鱼的鲜美。你看那打鱼的一叶扁舟,或隐或现地颠簸在风浪中。


【听杨老师讲解】


先讲一个故事。从前有三个人——秀才、小官吏与地主在一起喝酒。不久下起了雪,秀才来了诗兴,吟了一句:“大雪纷纷落地”;接着小官吏唱:“都是皇家瑞气”;地主跟着说:“再下三年何妨”。此时门外的乞丐叫苦了:“放你妈的狗屁!”四个人身份、地位、处境不同,他们说的大不相同。这说明什么样的人,写什么样的诗。范仲淹出身贫寒,年轻时就立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因此虽为高官,却同情贫苦百姓。这首《江上渔者》就写出了渔民的艰苦生活。


【练习】


1. 解释加点的词


①但________。


②君________。


③没________。


2. 打鱼人的艰辛,体现在什么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这首诗的中心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欧阳询观古碑


欧阳询(xún)(1),见古碑,乃索靖(jìng)所(2)。下马观久而去(3)。行数百步返,下马伫立,及疲,布裘(qiú)坐观(4),后宿于旁,三日去。

新编小学生古诗文读本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注释】


(1)欧阳询:唐朝著名书法家。


(2)索靖:晋朝著名书法家。


(3)良:很。


(4)布裘:铺开皮袍。


【古文翻译】


欧阳询曾经出行,看到一座古碑,是索靖所写。下马仔细观看,很久才离开。走了几百步又返回来,下马站立在碑前,疲倦了,铺开皮袍坐着看,后来在碑旁过夜,三天后才离开。


【听杨老师讲解】


“乃”是个多义词。上文“乃索靖所书”中的“乃”,解释为“是”,意为是索靖所写的,或原来是索靖所写的。又,“吾乃汉人”,意为我是汉族人。它又解释为“于是”“就”。如“天晴乃行”,意为天晴了就出发。它还指“才”。如上文“三日乃去”,意为看了三天才离去。


【练习】


1. 解释加点的词


①尝________。


②书________。


③之________。


④良________。


⑤复________。


⑥乃________。


2. 用现代文翻译


下马伫立,及疲,布裘坐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病牛


宋·李纲


耕犁千亩实千箱(1),力尽筋疲谁(2)


得众生皆得饱(3),不辞(léi)病卧残阳(4)

新编小学生古诗文读本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注释】


(1)实:装满。箱:贮藏谷物的容器。


(2)谁复伤:又有谁来怜惜。


(3)众生:广大百姓。


(4)羸:瘦弱。


【古诗大意】


(病牛)耕地千亩谷物贮满千箱,筋疲力尽又有谁来怜惜(它)。只愿广大百姓都能吃得饱,(它)甘心衰弱病痛躺在西斜的日光下。


【听杨老师讲解】


古人说“诗言志”,意思是诗歌是用来表达思想感情的。作者李纲是宋代高官,他一生主张抗金,收复失地,但受到投降派的排挤。他用老牛自比,甘愿为国为民辛劳到死。同样,王冕写《墨梅》用梅花自比,愿“只留清气满乾坤”。又,于谦《石灰吟》,用石灰自比,“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都说明“诗言志”的道理。


【练习】


1. 解释加点的词


①复________。


②但________。


③羸________。


2. 这是一首________诗,作者以________自比。

21 割席分坐


管宁与华歆(xīn)共锄园中,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无异,华捉而玩之。又同席读书(1),有乘轩(xuān)冕过门者(2),管读如,华书出观(3)。管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新编小学生古诗文读本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注释】


(1)席:座席。


(2)轩冕:有篷盖的华丽马车。


(3)废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再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