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材教辅 > 职业技术 > 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模式探索与实践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模式探索与实践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模式探索与实践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书名: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模式探索与实践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

作者:任菁菁,王伟林,沈晔等编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1-01

书籍编号:30508748

ISBN:9787117257190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6090

版次:1

所属分类:教材教辅-职业技术

全书内容:

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模式探索与实践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全科医生是综合程度较高的复合型医学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强调,要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全科住培是培养全科医生的主要渠道,而合格的住培基地是保证均质化培训结果的基础,是落实住培制度全部内涵的基石。

1999年在浙江省卫生厅的倡导下,浙江医科大学成立了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中心,在中心的全面指导下,浙大一院在国内率先成立了全科住培基地,是国内较早开展全科住培工作的教学医院之一。浙大一院全科住培基地负责人任菁菁博士作为浙江省首届全科住培学员,一直致力于全科医学人才培养工作,其团队在借鉴与融合的基础上,结合本土国情,不断创新探索,使全科住培基地迅速成长,首创GP-IP、GP-S教学模式等成果,获得业界一致好评。

浙大一院全科住培基地在培训制度、培训过程管理、培训考核等方面,均已形成一套趋于完整的体系,并在《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模式探索与实践》这本书中毫无保留地呈现出来。此书的出版发行,对于全科住培基地建设,乃至其他专科住培基地建设均有指导意义,将为全科住培基地的住培医师、带教老师和管理人员提供可参考的标准和规范,对尚在筹划或刚开展全科住培基地建设的综合医院有较大的引导、借鉴和启示作用。

培养全科医生、发展全科医学是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健康中国梦”的重要举措之一,需要各位同仁共同努力。我很高兴见到此书出版,在此推荐给致力于培训优秀全科医生的各位同仁。

李兰娟


2017年11月11日

前言

习近平总书记的“健康中国梦”赋予了全科医生重要的使命,如何培养符合我国国民需求的合格“健康守门人”正是全科医学毕业后继续教育探索的重中之重。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简称“浙大一院”)早在1986年,已逐步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工作,并于1999年在国内率先探索成立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地(简称“浙一全科住培基地”)。浙一全科住培基地作为卫生部批准的首批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地之一,开设全科医疗门诊、全科病房(依托老年病中心内科病房),主要从事全科医学的临床、科研与教学工作,承担浙江省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全科医生骨干师资培训等工作。

本书是浙一全科住培基地对全科住培进行的一系列探索与实践经验总结。内容涵盖全科住培的管理制度规范及过程与考核管理,并全面展示国内首创的GP-S全科导航培训方案及GP-IP门诊带教模式。另外,我们在本书中毫无保留的提供了浙一全科住培基地在全科住培过程中使用到的各类评分表格及管理表格,希望能为全科住培基地的管理及实施提供一定的引导、借鉴和启示作用。

本书由浙一全科住培基地参与教学的各位同仁共同筹划和编写,既有来自临床实践基地的培训专家,又有来自社区实践基地的培训专家,在此向参与编写工作以及给予宝贵意见和建议的专家同仁们致以衷心的感谢!

由于作者水平经验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和不足之处,恳请广大同仁不吝赐教,将您的宝贵意见发给我们(Email:zyyyqk@126.com),以便我们进一步修改提高。感谢您对本书的关注与支持!

任菁菁


2017年11月11日

第一章 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管理制度与规范

本章结合浙江省和浙大一院全科住培基地情况,简单介绍全科规范化培训基地管理制度、管理办法、管理人员及师资岗位职责、师资评价方案等。

第一节 全科医学教育工作组架构

住培组织管理架构及全科医学教育工作组架构示例见图1-1和图1-2。

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模式探索与实践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图1-1 住培组织管理架构示例

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模式探索与实践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图1-2 全科住培基地组织管理架构示例

第二节 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管理制度

一、全科住培基地入科教育制度示例

(一)时间安排

全科住培医师入科报到时进行。

(二)主要形式和内容

1.教学主任针对浙大一院全科住培现状、培训内容与方法、教学改进项目、出科考核、医德医风、医疗安全等内容进行系统讲解。

2.教学秘书针对轮转过程中注意事项、全科医生培训职责、教学活动等进行培训,分配带教老师,派发培训资料。

3.全科住培医师提出问题,教学主任、教学秘书进行回答。

(三)参加人员

教学主任、教学秘书、当月进入全科轮转的住培医师。

专业基地负责人签字:×××

二、全科住培基地考勤管理制度示例

为了加强劳动纪律的管理,严格考勤制度,建立良好的医院工作秩序,做到有章可循,特制定本管理制度,内容如下:

1.全科住培医师每周工作时间五天,可根据各轮转科室和岗位实际情况具体安排。

2.全科住培医师上下班不得迟到、早退或旷工,未按时上班者视为迟到,未经批准提前下班者视为早退。

3.全科住培医师请假需填写请假条。请假一天,需带教老师批准,请假超过一天不足三天者,需轮转科室科主任批准,请假超过三天者需教学部批准。

4.全科住培医师因特殊情况不能事先办理请假手续或及时到医院上班,应提前电话征得轮转科室科主任批准,回院后,及时办理补假手续,否则,按旷工处理。

5.全科住培医师请假后,因特殊情况需申请续假的,必须在假期结束前一天向相关科室或部门提出续假申请,经批准后方可续假。若无法事先办理续假手续,应先口头征得同意后方可续假。回院后,须补办续假手续,若逾期不归,一律按旷工处理。

6.全科住培医师由轮转科室考勤员进行考勤,并录入住培系统。

7.书面请假流程:登录院内网→公共文档→教学文档中下载请假单,提出请假申请,并按照请假时间办理请假审批流程。

专业基地负责人签字:×××

三、全科住培基地教学查房制度示例

(一)参加人员

全科培训基地的所有医师及全科住培医师。

(二)时间安排

教学查房由带教师资根据病房代表性病例进行病例讨论,时间为每周二上午,6B-20楼示教室。

(三)具体要求

1.每次教学查房结束后必须完成住院医师教学查房登记,原始资料留在科室,由专业基地教学秘书负责审核。

2.由具有高年资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人员主持,住培医师必须参加科室80%以上教学查房,未达到要求则日常考核不合格,不得申请出科考核。

3.带教老师应认真听取住院医师的病例汇报,检查下级医师的病例记录和有关检查、检验报告,结合具体病例介绍学科新进展。

4.通过带教老师对典型病例的系统讲解、示范操作、讨论分析、归纳总结,促进住院医师掌握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等临床技能,学会如何观察病情变化、分析检查检验结果、制定诊疗方案、正确书写医嘱、记录病程,并掌握医患沟通技巧等临床工作基本规范与程序,提高临床医师的教学水平和临床能力,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第三节 全科规范化培训基地管理人员及师资岗位职责

一、全科医生住培基地标准

按照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全科培训细则》要求和“培训基地认定标准总则规定”,制订本细则。

(一)全科专业(临床)基地

1.基本条件

(1)专业基地所在医院条件:

总床位数≥500张;年出院病人数≥1万人次;年门诊量≥40万人次;年急诊量≥2万人次;科室设置齐全,必备科室:内科、神经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急诊科、全科医学科、皮肤科、眼科、耳鼻喉科、精神科、传染科(感染疾病科)、中医科、医学影像科、检验医学科、康复医学科;轮转科室齐全:内科、神经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急诊科、皮肤科、眼科、耳鼻喉科、精神科、中医科、康复医学科、传染科(感染疾病科);建立全科医学科;疾病种类和临床技能操作种类及数量符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认定标准(试行)》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全科专业相关要求。

(2)协同单位:

有联合的基层实践基地并签订协议,基层实践基地符合培训要求,双方有协作关系或双向转诊关系;协同单位轮转科室不全的,须有协同的其他医疗机构共同完成培训内容;专业基地与基层实践基地有紧密教学联系。

2.师资条件

(1)师资情况:

每名带教医师同时带教本专业培训对象不超过2名;理论课授课教师具有医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临床教学带教医师应具有医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主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在基层实践基地承担以教学为主的专家门诊、会诊及示范教学等工作,至少2周1次;全科培训基地带教老师≥8人,其中内科、神经内科、外科、儿科、急诊科每个科室至少1人,全科医学科至少3人,师资队伍中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比例不少于1/3;专业基地负责人为医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主任医师专业技术职务,从事全科相关医疗、科研和教学工作超过5年;培训基地有全科教研室,并开展相关教学活动。

(2)师资建设:

全科医学科全部师资参加过省级及以上师资培训,各轮转科室至少1名带教医师参加过省级及以上师资培训,其他所有带教医师均参加过院级师资培训;每年度至少组织1次对带教医师教学工作的评价;建立带教医师激励机制,将教学工作与绩效考评、奖金、评优等挂钩。

3.过程管理

(1)培训制度与落实:

实行专业基地负责人负责制,并切实落实;设置专职教学主任岗位,专门负责本专业基地教学工作的组织实施;设置专职教学秘书岗位,落实本专业基地教学工作;主要科室有教学小组,明确小组职责,定期组织研究教学工作;按规定落实轮转计划和要求;有考勤规章制度,有专人负责,并严格执行。

(2)培训活动:

规范实施入科教育;至少两周一次的教学查房、小讲课、病例讨论、参加专题讲座或相关学术会议。

(3)过程考核:

出科考核项目全面、规范。

(4)培训强度:

独立于其他培训对象直接管床:内科≥5张、神经内科≥3张;外科、儿科等主要科室门诊平均日接诊量≥20人次,急诊平均日接诊量≥15人次。

4.质量控制

(1)带教医师教学质量:

主任或带教医师组织规范的教学查房,悉心指导培训对象;每个轮转科室均按照本专业培训细则要求执行,为每名培训对象安排并完成规定的技能操作和手术;带教医师协助并指导培训对象完成技能操作,带教严格规范。

(2)培训对象学习效果:

培训对象病历书写规范;培训对象技能操作规范熟练;按照本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细则完成培训内容与要求。

(二)全科专业(基层)基地

1.基本条件

(1)专业基地所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条件:

机构为辖区卫生行政部门设置的、在当地具有示范作用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辖区人口数≥5万人;科室设置齐全,必备科室:全科、预防保健科(含精神病防治)、中医科、康复科;轮转科室齐全:全科、预防保健科;慢性病种类和临床技能操作种类及数量符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认定标准(试行)》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全科专业相关要求。

(2)组织管理:

基层实践基地有与临床基地的联合培养协议,并切实落实;基层实践基地与临床基地有联合教学会议;基层基地带教医师参加临床基地或外出的师资培训;每年至少4次接受临床基地教学指导工作。

2.师资条件

(1)师资情况:

每名带教医师同时带教培训对象不超过2名;带教医师应具有医学专科及以上学历、主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有3年及以上社区工作经历,全科师资的执业范围注册应为全科;基地带教老师≥5人,均参加过省级及以上师资培训,并获得师资培训证书;专业基地负责人为医学专科及以上学历,主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并有5年及以上社区工作经历;有全科培训小组,有条件的成立全科教研室。

(2)师资建设:

所有师资均参加过上级培训基地的师资培训,各轮转科室至少1名带教医师参加过省级及以上师资培训;每年度至少组织1次对带教医师教学工作的评价;建立带教医师激励机制,将教学工作与绩效考评、奖金、评优等挂钩。

3.过程管理

(1)培训制度与落实:

实行专业基地负责人负责制,并切实落实;设置兼职(或专职)教学主任岗位,专门负责本基地教学工作的组织实施;设置兼职(或专职)教学秘书岗位,落实本专业基地教学工作;轮转科室(全科和预防保健科)成立教学小组,明确小组职责,定期组织研究教学工作;按规定落实轮转计划和要求;有考勤规章制度,有专人负责,并严格执行。

(2)培训活动:

规范实施入科教育;至少两周各一次的小讲课、病例讨论等教学活动。

(3)过程考核:

出科考核项目全面、规范。

(4)培训强度:

培训对象独立接诊,平均每日≥5人次。

4.质量控制

(1)带教医师教学质量:

接诊带教严格规范,悉心指导培训对象;带教医师协助并指导培训对象完成技能操作,带教严格规范。

(2)培训对象学习效果:

培训对象病历书写规范SOAP病历;培训对象技能操作规范熟练;按照本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细则完成培训内容与要求。

二、全科住培基地社区实践基地管理制度示例

为加强全科医生培训工作,确保培训质量,特制订本制度。

1.甲方确定乙方为全科医生培训社区实践基地及公共卫生实践基地。甲方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乙方为×××××××××。

2.甲方每批派1~5名全科医生到乙方进行全科医生培训;按国家、省财政下拨全科医生培训费用规定标准支付给乙方实践费,每年按实际派往乙方全科医生数支付。甲方应及时向乙方送交培训计划、培训大纲等教学资料;甲方全科医生必须遵纪守法,遵守乙方的规章制度,服从乙方安排,认真完成医疗事务工作。

3.培训期间乙方与甲方全科医生不具有劳动合同关系,乙方一般不为甲方全科医生提供各种福利、社会保险、医疗及其他待遇。

4.因全科医生或甲、乙方原因提前终止培训,双方应相互告知对方。

5.甲方与乙方每5年签订一次合作协议。

6.甲方每年组织1~2次由领导及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参加的全科医生培训实践基地巡访,以加强与全科医生培训实践基地的联系,同时评估教学质量,检查全科医生学习、工作及遵守纪律等情况。

7.甲方将为乙方人员进修、培训提供方便。

8.甲方每季度举行一次教学工作会议,邀请乙方人员参加,交流经验,共同提高。甲方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对乙方优秀教学人员给予表彰。

9.乙方同意成为甲方的教学基地,按协议接收甲方的全科医生进行培训,提供示教室等教学条件,并根据甲方专业培训要求,拟定实施计划、组织培训,做好培训期间考核、培训鉴定等工作,并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如业务课、专题讲座、评教评学等,保质保量地完成培训计划规定的教学任务。

10.乙方安排一名领导主管培训工作。在整个培训期间,乙方需对全体全科医生严格管理、严格要求,培养合格的全科医生。

甲方单位盖章及基地负责人签字:×××


乙方单位盖章及基地负责人签字:×××

三、全科住培基地基地负责人职责示例

1.按照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认定标准(试行)》要求,制定本学科年度工作计划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2.统筹安排本学科带教老师和住院医师的临床、科研、教学活动。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以激励员工高效工作。

3.负责指导、监督本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教学培训过程,组织业务学习和疑难病例讨论会。

4.制定本学科教学规划,并按照相应教学大纲制定住院医师培训计划、考核标准等内容。

5.落实本学科住院医师的临床轮转带教安排。

6.负责组织实施本学科住院医师出科考核工作。

7.负责组织本学科教学师资队伍选拔、培训、考核与评价。

8.保质保量完成国家卫生计生委下达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相关任务。

专业基地负责人签字:×××

四、全科住培基地教学工作组副组长职责示例

1.按照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认定标准(试行)》要求,协助带教工作组组长制定本学科年度工作计划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2.协助带教工作组组长统筹安排本学科带教老师和住院医师的临床、科研、教学活动。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以激励员工高效工作。

3.负责指导、监督本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教学培训过程,组织业务学习和疑难病例讨论会。

4.协助带教工作组组长制定本学科教学规划,并按照相应教学大纲制定住院医师培训计划、考核标准等内容。

5.协助带教工作组组长落实本学科住院医师的临床轮转带教安排。

6.负责组织实施本学科住院医师出科考核工作。

7.协助带教工作组组长负责组织本学科教学师资队伍选拔、培训、考核与评价。

8.保质保量完成国家卫生计生委下达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相关任务。

专业基地负责人签字:×××

第四节 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师资评价方案

全科住培基地师资评价方案示例

一、带教老师筛选评价

教学部每年院内网通知开展师资筛选上报,考核筛选条件包括:①中级职称三年及以上;②临床业务能力好;③教学意识及带教能力较强;④医德医风。

二、带教老师年度评价

对全科专业基地带教老师每半年进行一次师资评价,以教学工作量及完成质量为评价指标;每年4月10日及10月10日前交教学部,为医院师资绩效重要组成部分,是评选优秀带教老师的重要佐证材料。

评价方法参考如下:

(一)学员日常考核

参考学员出科前学员日常考核内容的完成情况。学员出科前完成住培系统信息审核计2分,未完成不计分。

(二)教学活动

小讲课、教学查房、病例讨论、出科考、技能培训、命题等教学活动,以教学秘书留档/录入为准。由教学工作组根据完成的教学质、量情况综合评定。完成情况超出预期计2分,符合要求计1分,不符要求不计分。

(三)教学技能

1.教学查房

每半年教学工作组根据教学查房评价表(满分100分)开展一次教学查房评价。

2.住培医师病历质量抽查

每半年教学工作组对其所带住培医师运行病历/手写病历进行抽查,并根据病历书写要求评价(满分100分)记录。

3.其他教学技能评价表,如技能指导等。

三、注意事项

考评所有带教老师;本评价表不设合格分数线,仅用于评价带教老师承担的教学工作量及质量;住培医师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评价及年度所有带教住培医师的出科考通过率由教学部统计后纳入该带教老师的年度师资考评。

专业基地负责人签字:×××

第二章 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轮转方案与实施细则

第一节 GP-S导航式全科医生培训方案

里程碑(Milestones)由美国毕业后医学教育认证委员会(Accreditation Council for Graduate Medical Education,ACGME)提出,是一种基于胜任力的住院医师评价体系。浙大一院全科医疗科借鉴Milestones,打造基于胜任力培养的General Practitioner-Milestones(导航式全科医生培养模式,简称GP-S)方案,完善了我国全科医生人才培养模式。GP-S指在全科住院医师培训阶段,以生源类别为基准定位,以不同的工作去向为目标定位,以胜任力为导向,以年级为递增经度,多路径、多纬度、导航式的全科医生培养方案,阶段性提升全科服务能力,旨在打造具备不同岗位胜任力的全科医生。

“GP-S全科导航培训方案”是由浙大一院全科医学科,联合长庆潮鸣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朝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米市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闸弄口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四家社区实践基地共同创立,为不同年级、不同生源、不同工作需求的全科住培医师,量身定做的一套系统完整的培训方案。“GP-S全科导航培训方案”具体是指全科住培医师培训阶段,基于阶段性能力提高培训需求,根据轮转年级、住培后工作去向(综合医院/社区医院)、生源类别(本科生和研究生)三个维度,结合全科医生住培大纲,对每个维度进行深层剖析,制定的一套立体式、多维度的社区实践基地全科住培轮转方案。具体培训安排见表2-1、表2-2、表2-3及图2-1。

表2-1 全科培训大纲(GP-S方案)

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模式探索与实践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模式探索与实践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图2-1 GP-S多路径培训路线图

注:B:Bachelor学士学位→本科;M:Master硕士学位→研究生;C:Community社区医院;H:Hospital综合医院;Y:Year培训年级

表2-2 12大版块培训能力侧重点——本科后住培医师

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模式探索与实践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表2-3 12大版块培训能力侧重点——研究生后住培医师

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模式探索与实践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第二节 GP-IP门诊带教模式

一、GP-IP门诊带教模式介绍

由于全科医生的工作地点、形式和专科医师不同,全科医生培训的侧重点也不同于专科医师,应侧重门诊教学。我科首创的GP-IP全科门诊带教模式是指以能力为导向,基于全科医生需求的导师门诊带教模式,其具体内容包括全科MUPS诊治包、全科Pendleton与RICE问诊模式带教、全科应诊录像教学、全科PBL&CBL教学四个模块。通过GP-IP模式全科带教,可有效提高全科住培医师的沟通技巧、临床思维能力等多方面技能,从而全面提高全科住培医师的临床应诊能力,提升全科住培质量。我院全科住培医师要求在各专科轮转期间至少有1~2周的门诊学习时间,此外,全科住培医师需每月1~4天全科门诊跟诊,接受GP-IP模式带教,充分保障全科住培医师的门诊学习时间。

1.全科MUPS诊治包

未分化疾病是指医学上无法解释的躯体症状(MUPS)或指疾病处于早期,尚未明确归属于某一系统。作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全科医生应当具备科学地处理未分化疾病的能力和技巧。基地设计全科MUPS诊治包,就疼痛、水肿、乏力、消瘦等未分化疾病,以病例为基础,从鉴别诊断入手,着重其预防、康复及转诊指征,全方位训练全科住培医师的全科诊疗思维。

2.全科Pendleton与RICE问诊模式带教

Pendleton全科问诊:为和患者/咨询者达成统一、综合性的目标,在进行Pendleton全科问诊时需完成以下七个任务,包括确定患者就诊原因;患者是否存在其他问题;确定患者的每个问题都有恰当解决方案;医患之间对每个问题已经达成共识;邀请患者参与管理和鼓励患者承担自己的责任;恰当的使用时间和资源;建立和维持良好的医患关系。

RICE 问诊模式:R(Reason)—原因,即“患者今天为什么来?”;I(I-dea)—想法,即“患者自己认为是出了什么问题?”;C(Concern)—关注,即“患者忧虑什么?”;E(Expectation)—期望,即“患者认为医生可以帮助他做些什么?”。在采用RICE问诊模式进行询问时可更换问诊问题顺序,恰当询问,并需持续探索和询问,直至明确患者的上述问题。

3.全科应诊录像教学(Video-SETGO模式)

全科住培医师分别扮演标准化病人(SP)和全科医生。全科住培医师在放置视频记录仪的全科诊室1独立接诊SP,带教老师及其他全科住培医师在全科诊室2通过电视全程观察住培医师的整个接诊流程。采用SETGO模式让全体住培医师全程参与,对本次应诊进行评价。“See”是指“问诊医师对自己的视频如何看?”;“Else”是指“其他全科住培医师怎么看?”;“Think”是指“针对大家的建议,问诊医师怎么看?”;“Goals”是指“针对大家的建议,问诊医师目前想设置什么样的目标?”;“Offers”是指“其他医师针对达成这样的目标可以提供哪些帮助?”。

4.全科PBL&CBL教学

全科PBL&CBL教学是指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指导的小组讨论式教学方法。基本步骤:①选择病例:选择综合性程度较高或未分化疾病;②组织第一次病例讨论:按层次分发病史资料,提出问题;③分工准备:以小组为单位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就负责的问题制作成病例讨论的PPT;④组织第二次讨论:住院医师汇报PPT,分析讨论,并比较全科与专科在对待这一病例上的差别,根据需要邀请相关科室的专科医师参加;⑤对病例进行追踪观察:验证有关推测或假设,进一步发现问题及随访。

二、应诊录像教学

(一)应诊录像教学安排(表2-6)

表2-6 应诊录像教学安排示例

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模式探索与实践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二)应诊录像教学病例

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模式探索与实践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三)应诊录像教学记录

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模式探索与实践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模式探索与实践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第三章 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过程管理

一、360度评价

住院医师360度测评每月进行一次(测评系统在每月底前后五个工作日开放),测评本着“公平、公开、公正”的“三公”原则,由住培带教老师、轮转科室护士长及同级住院医师等人员对住培住院医师的临床技能、沟通协调、人文关怀及综合能力等进行全面评价,同时住培医师也将对带教老师的带教能力、轮转科室的带教组织等工作进行全面测评。

360度测评具体操作流程:①关注浙大一院教学部微信公众号:浙一教学zdyyjxb;②每月月末或月初,“浙一教学”公众号会推出360度评价链接,住培医师请及时完成评价;③住培医师在360度评价系统中完成对带教老师的评价;④住培医师接受带教老师、护士长、实习同学等人的综合评价。

二、一人一档精细化管理

全科基地为规范全科医生培训过程,健全培训体系,在管理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尝试探索。制度上,建立了岗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再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