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英语听力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书名:高考英语听力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介绍听力相关基础知识,解读高考听力中的各个题型,提供大量模拟题和真题供考生练手。
作者:李亮,李小上
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7-01
书籍编号:30512868
ISBN:9787553655796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386161
版次:
所属分类:教材教辅-中小学
版权信息
书名:高考英语听力
作者:李亮 李小上
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7-01
ISBN:9787553655796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源收集整理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所有内容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本站发布的内容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我们将及时处理!
音频下载链接:http://download.dogwood.com.cn/guonei/gktl19.zip
代序
寻找生命的榜样
我并不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从小学到大学几乎从没得过第一名。不是我不努力,而是我努力了也成不了第一名。唯一的一次第一名是我连续两年落榜之后在1980年的高考中考出了全县外语类总分第一名,正是这次第一名把我送进了北京大学。也许是因为天资愚笨,我总是羡慕那些比我优秀的人,追随在他们后面,还热心地为他们做事。我的优点就是从来不妒忌比我优秀的人,我总是努力模仿他们,把他们作为我学习的榜样。正是这一优点成就了我的今天。
父母是最接近我们的学习榜样。我的父母都是淳朴的农民,他们虽无力教我读书,但却用他们的勤劳和善良教会我做人的基本道理和是非标准,他们对我的影响无法用文字来描述,是我一生都受用不尽的。我生命中第一个榜样是雷锋同志。在我开始懂事时正是全国学习雷锋的高潮。记得有一次为了学习雷锋,我和另一个小朋友为一户人家担水,结果那个小朋友被父母骂了一顿,因为他自己家里的水还没有担满。而我母亲却夸奖了我。这样的事情在我小时候时常发生。父母的鼓励养成了我喜欢帮助别人的习惯。这一习惯使我在后来的工作和生活中受益良多。
我高中毕业时正值恢复全国高考,我的一个同学考上了一所大专师范学院。他是当时我们班唯一考上大学的人,这在全校引起了轰动。同学们在羡慕一番后都回家变成了地道的农民。我却一直想着这件事,下决心第二年再考,结果又失败了。想放弃的我看到他暑假回来春风得意的样子,心里就不服气,来年又考了一次。这一次轮到他羡慕我了,因为我进了中国最好的大学之一。后来我一直对他心存感激,到现在我们仍是好朋友。
进了大学后我发现同学都比我优秀,自己真是一穷二白。穷是经济上的,白是知识上的。经济上的穷不可怕,知识上的空白却让我陷入了极度的自卑。好在我的自卑不是心胸狭隘,最后自卑反而成了我学习的动力。在北大读书的几年,尽管从没谈过恋爱,但却追随了不少优秀人物,公开或偷偷地从他们身上吸取精华。曾经和现在在新东方共事的很多优秀人物都是我过去二十多年学习的榜样。王强特别喜欢买书读书,我几乎每星期都追随他逛书店,自己也买书来读。王强迄今已有藏书逾万册,我的藏书虽不及他,却学到了和他相近的读书习惯。徐小平当年在北大是著名的活跃分子,思想敏锐,口若悬河,我经常听他侃大山,听到激动人心处就赶紧记下,回去暗暗模仿。今天我上课风格里有一部分就来自徐小平。另外还有我上铺的包凡一,他独到的批判精神和自嘲精神,对我后来的做事方式和判断力也产生了很深的影响。
我读过不少名人传记,也仰慕过毛泽东的天才、富兰克林的智慧、林肯的信念、卢梭的坦诚,甚至羡慕过毕加索的九次婚姻。但这些伟大人物离我们的生活太远,他们远不如那些与我们朝夕相处的人们对我们的影响力大。所以,我们要善于从生活中寻找榜样,诚心诚意地向他们学习,这样,即使你不能超越他们,你也会变得更加优秀!
俞敏洪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
前言
从工作角度上来说,写这本书并不难。经过这几年的高考听力教学的积累,再加上自童年时代起对“作家”的景仰、对出书的向往,经常是白天上课,晚上码字,不知不觉就码出了一本“流水账”。在这本“流水账”的前面,就讲点我对高考听力的认识,也回顾一下写这本书时的心路历程吧。
回想起接触高考听力教学一年有余的时候,我曾经陷入某种思维的怪圈,不可自拔地对我所教授的课程产生了深深的怀疑。因为我发现大部分的考生觉得高考英语听力部分相当无聊,进而对我的课程也有些不屑一顾。究其原因:高考英语听力的考查难度和内容无法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听力口语水平。听力考试的内容“万年不变”:青年男女只要是逛商场,必然纠缠衣服的颜色和价钱,其啰嗦程度让所有考生都替他们着急。听力考试的形式更是单一死板,从1997年开始考听力时就是铁打不变的三个选项,明显游离于整体试卷之外。听力考试的录音播放更是节奏缓慢,出题组过分低估考生的阅读水平,以至于考生题目都读了三遍,录音还没开始播放。以上种种弊端,一方面影响了考生的情绪和考试状态,另一方面造成考生对英语听力产生轻视甚至是鄙视的情绪,同时也使教授这门课程的我产生怀疑与失落,感觉愧对学生。明明就是听到什么选什么的问题,我还非要讲出来是为什么,我的课程究竟能不能帮助学生?高考的听力考试到底有没有辅导的必要?
终于,在日复一日的教学中,我跳出了“怪圈”,得出了答案:
高考听力辅导有必要,而且非常有必要!
很多考生都知道听力水平的提高要靠长期的训练,但是细问怎么训练,却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提高听力要有的放矢,而不是盲目地增加听的数量。戴着iPod听一整天英文歌曲对提高听力水平的帮助是微乎其微的。听力训练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是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坚持练下去才会有作用。经过多年的听力教学和研究,我虽然无法为每位考生制定一套训练方法,但是可以把我所知道的听力训练方法和经验介绍给考生,由他们自己去选择,并在训练过程中对他们加以指导。我相信这是最客观、最务实的做法,也是对考生最负责任的做法。
所有来新东方听课的学生都愿意听到来自老师的一些励志性的话语,人生激励也是新东方英语教学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们想告诉学生的无非就是:人生是要有追求的。也许每个人的基础有很大差别,但是只要去追求就一定有结果。有的考生抱怨自己的语感不如其他人好,但这真的是英语学习困难的症结所在吗?绝对不是。假设别人的优势占70%而你只有30%,如果一直看着这40%的差距而偃旗息鼓、甘拜下风,那么连仅有的30%的优势也会变成25%、20%直至丧失殆尽。如果换一种想法,有效地去利用这30%的优势,那么30%就会变成50%甚至更高。想有效地利用自己的优势,就要有追求。放在高考听力上,我们不应该满足于自己24分、26分的成绩,不妨强迫自己去挑战一下30分的极限。世上的事没有能不能做到,只有愿不愿意做到。在追求的同时,你会收获更多。
这两方面是我在写作过程中不断想到的,也是我写这本书的动力所在。希望能让那些没有机会来到新东方课堂的考生,也能从中获益。
最后介绍一下这本书的内容安排。
前半部分是我授课内容的再现,详细讲解了高考英语听力的重要考点以及应对方法。所有内容都尽量做到浅显易懂,便于接受,易于操作。所以恳请读者一定要认真地、仔细地研读和记忆。把这些问题都搞清楚了,高考英语听力也就尽在掌握。
后半部分是我精选的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模拟习题,按照考题的类型分为短对话、长对话、独白和听力填空题四部分。充足的练习可供读者酌情使用。需要提醒诸位的是,每天进行模拟训练的时间不要超过30分钟。因为高考听力录音播放时间在25分钟左右,所以我们要特别训练自己在30分钟之内保持兴奋状态。这一点请务必“遵师嘱”,切忌使用与其他科目相同的填鸭式训练方法。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通过阅读本书你一定会发现,高考英语听力确实不难,至少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我的愿望也很简单,希望所有考生在考场上都能有一种“灵魂附体”的感觉……
李亮
第一章
你所不知道的高考听力测试
一 高考听力测试的考查方式
高考听力考试时间约20分钟,试卷共20小题,要求学生根据所听到的内容,从3个选项中选出1个最恰当的答案回答试卷上的问题,或填写表格中空缺的单词。一般来说,试题包括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5段短对话,每段对话后有1个小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答题时间约10秒。这一部分录音只放一遍。
第二部分全国卷是5段长对话或独白,每段材料后有2~4个小题,共15个小题;北京卷是4段长对话或独白,每段材料后有2~3个小题,共10个小题。答题时间约为25秒。这一部分录音放两遍。
北京卷第三部分是听力填空,一段长对话,根据对话内容填写表格中空缺的单词,共5小题。答题时间约为60秒。这一部分录音放两遍。
录音的语速大约是每分钟130~150个单词,总词汇量为3000个单词左右。
二 高考听力测试的命题原则
1. 循序渐进原则
试卷的题型安排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通常的安排顺序是对话在前,短文在后;由易到难,由短到长。
2. 交际性原则
试卷的选题立意体现交际性、口语化的原则。听力材料是具有交际性的口语材料,考查学生的听力能力和语感,对学生的辨音、记忆、推理、归纳等能力和语言反应的速度以及连续接收听力信息的承受能力都有一定要求。
3. 实践性原则
试卷的主体内容体现实践性的原则。试题内容采用贴近生活实际的对话情景,一般不会超出大纲后面所列出的41项日常交际用语的范围,即:问路、打电话、约会、看病、介绍、告别、劝告、留便条、住旅馆、操作工具、租房、用餐、文秘、过海关、风土人情、传统、时事、人物、环保、科普等等。
三 高考听力应试指南
(一) 细枝末节,不容忽视
1. 储存体力,保持清醒,稳定情绪
考前一定要休息好,这样在考场上才能精力充沛;思想上镇定从容,才能发挥出应有的水平。
2. 争分夺秒,提前阅读,预测信息
在听力录音播放之前,先将试卷上的相应问题和选项浏览一遍。考生千万不要忽视这个环节,因
为通过提前阅读,可以对试题的大体内容和可能提出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和心理准备。此外应控制好答题时间,利用每题后暂停时间的一部分(5秒钟),浏览下道题的问题和选项,有的放矢,为听音做好准备。如果这道题是长对话或独白,首先对它有几个问题应心中有数,然后整体阅读这些题目,通过题干和选项的内在关系,把握重点,从而有针对性地听录音材料。
3. 如遇难题,切忌纠缠,“轻装”前进
听力考试中的连续丢分现象是考生应该重视的问题。在实际应考过程中,如果某道题因为没有听清或者听懂而选不出答案,请不要惊慌失措,而应立即放弃,集中精力听好下道题,否则就会造成连续丢分的后果。建议考生将做不出来的题做上记号,先空在那里,待完成所有听力试题后,选一个在正确答案中出现频率最少的字母项。
4. 听从指令,严守要求,规范答题
学校、姓名、学校代号和准考证号要按要求填写在答题纸上,如果填错的话,可能得不到成绩或被判为0分;答案要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册上无效;答题纸上一定要用铅笔,如需更正,先用橡皮擦干净;要用直尺来对准题号和答案等。此外,在选择考试用笔的时候也要特别注意,一定要选择质量可靠的铅笔。一定要注意避免这类细节性的非知识性失分。
(二) 厚积薄发,智夺高分
听力测试是对多种能力的综合考查,它不仅与听者的基本听力技能有关,而且与听者的英语基本功(如词汇量、词法、句法等)和知识面(如自然科学知识、社会文化背景知识、逻辑推理知识等)有密切联系。有些同学期望在掌握一些听音的方法和技巧之后,听力能力就能产生一个飞跃,或者期望通过考前的听力强化训练,就能在听力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这些想法都是比较不切实际的。对于听力比较差的考生,要顺利地通过高考听力考试,关键在于平时多听多练,养成良好的听音习惯,提高听力技能和语言基本功,在此基础上掌握应试的方法和技巧,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平时的点滴积累和刻苦训练是驰骋高考听力考场的关键。
1. 量的积累才能带来质的飞跃
“多听”是提高英语听力能力最重要也最根本的途径,多听就是反复进行听音练习。只有对大脑反复地进行声音信号的刺激,才能提高听觉反应的自动性,对语流中的音、词、句型结构,对话中的各种信息和说话者的各种意图等形成自动的条件反射,建立直接的英语思维。
听力基本功主要包括听音、辨音、听音会意、对语流快速反应,以及语感和英语思维模式等。这些听力技能只能通过平时大量的听力练习而习得。从语言认知的角度看,学习语言的首要因素就是声音。儿童在早期的语言学习阶段主要就是采取听音模仿的手段,他们每日通过注意并辨别各种声音符号,获取大量的母语信息。而广大中国学生学习外语的情况则完全不同,他们几乎都是从书本阅读开始的,并且经常受到母语的干扰,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对真实世界中的英语材料积累不够。因此,如果不经过认真的、大量的、持之以恒的听力训练,就无法掌握复杂的听力技能,无法实现听力的质的飞跃。
在中国,无外语环境和母语的干扰都给听力训练带来一定的困难,但可以通过多种媒体和手段来人为创造外语环境和减少母语的干扰。例如可以通过听MP3和外语广播,看外语教学录像和外语电视
节目,以及进行听写、朗读、口述课文、对话等,来促进对外语的自然“吸收”,从而培养基本的听力技能。
在平时的听力训练中要注意克服两种倾向:一种是“暴饮暴食”;另一种是“随兴所至”。前一种过于急功近利,后一种过于散漫,都违背了听力学习的规律。就像雨露滋润禾苗,既不能倾盆大雨,又不能久旱无雨;只有和风细雨,才能春风化雨。因此天天听,细水长流才是听力练习的有效办法。
2. 双管齐下确保万无一失
练好基本功和拓展知识面是听力取得高分的两个很重要的方面。良好的听力技能是听力分数提高的保障,而积累广阔的背景知识对获取高分更是有锦上添花的效果。
所谓听力技能是指语音方面的综合技能,如分辨音素及语流中的连读、略读、弱化、失去爆破,区分语气强弱,捕捉重音等(此方面内容将在第二章中详细论述)。所谓背景知识,是指头脑中存储的知识信息量。和听力有关的知识信息量包括词汇量、词法、句法、语篇知识、社会文化知识、逻辑知识等。听的过程就是迅速地把声音信号与原有的背景知识进行对比对照的过程。如果记忆与听到的信息相符合,理解就快;反之对声音就不能做出积极的反应。例如词汇量不足是听力的一大障碍,无论是阅读还是听音,都要以一定数量的单词作为基础。在听音过程中,大脑对生词是不会产生反应的。虽然少量生词可以借助上下文来推测其意义,但这种推测活动会分散注意力,影响对整句意义的理解。当听音过程中出现过多的生词时,往往就只能束手无策,一筹莫展。所以人脑就像电脑,没有“输入”,就不会有“输出”,存储物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一个人听的能力。
除此之外,注意积累特殊的口语化词汇和固定表达对应试者听音能够带来很大帮助。同时,熟悉各学科的基本常识也同样重要。一个文科同学与一个理科同学,在英语水平相当的情况下,同听一篇有关有机化学常识的听力材料,前者的成绩通常差于后者。这不仅涉及听者的英语听力水平,而且各类文化科教知识也起着很大的作用,它能帮助听者更好地理解听力材料的内容。
3. 通过练习培养各种听力应试能力
英语听力理解涉及多种能力,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尤其在收听较长的听力材料时,听者各方面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接收信息的效果。在多种能力中,除了“听”这个最主要的能力外,还有其他一些相关能力,下面逐一列举并分析几种与应试有关的能力。
1) 短期记忆能力
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是人的两种记忆方法。短期记忆是指听者将听到的词句暂存于意识之中,对理解全篇形成帮助。短期记忆对听力考试尤为重要,因为能否记住刚听完的内容,是理解全文和选择正确答案的前提。人们从听到理解遵循这样一个过程:听(输入)——记(存储)——认(命题)——选(输出)。因此,记忆中存储的录音信息量越多,理解的条件就越充分,答题的把握性就越大。
然而,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人的短期记忆的时间和容量是有限的。一般来说一个人每次只能记7个不相关记忆单位,记忆的时间可保持1分钟左右。要提高信号的记忆力,需要掌握一些记忆方法,并进行专门的记忆力训练。根据高考听力试题的情况,下面几种做法可以一试。
复述记忆法
在平时听力训练中,听完一篇短文后,立即用自己的语言(用简单凝练的句子代替展开的长句)复述文章的主要内容。开始时不要因回忆不出很多内容而泄气。美国有家广播公司曾作过调查:一般
人只要能在较短时间内回忆起他们认真听到的内容的28%,能够记住其主要内容,就算成功了。经过多次这样的训练,短期记忆的能力会有明显的提高。
情景记忆法
对听到的人名、地名、数字等如果孤立地去记,是难以记住的。但是如果把它们放到特定的场合中去,与情景联系起来,往往就比较容易记住了。
重点记忆法
在收听故事、人物传记等体裁的短文时,根据该体裁的特点,要重点记忆文章中提到的时间(when)、地点(where)、人物(who)和情节(why, what, how)四大要素。只要记住了“四要素”,就已经掌握了故事的梗概。
关键词、句记忆法
短文的主题句(topic sentence)起着阐明文章或段落主题的作用。它们往住位于文章或段落的起首。抓住了关键句,并以此为线索,进一步捕捉与之相关的其他内容,就比较容易记住文章的大意。有时在想不起某段文章内容的情况下,只要别人提示一下文章中的一两个关键词,便会茅塞顿开。因此,在听音时留心记住某些关键词也是很重要的。
此外还有边听边速记短文核心信息,以帮助记忆等方法。总之,只要能排除不利的客观因素的干扰,克服主观因素的不足,采取必要的强记措施,短期记忆能力是可以提高的。
2) 实战中听音会意的能力
平时的听力训练与应试时的临场应用有很大的区别,因为听是一个完全的实时进程。平时的听力训练中,对听不懂的地方可以反反复复地听,直到能听懂为止(这在平时的听力训练中是必要的);然而在听力考试时或与外宾交谈时,录音或讲话的内容往往只能听到一遍,而且要求听者必须在第一时间内(如听音后暂停十几秒的间隙内)迅速做出反应。听音的这种实时性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听力训练中必须有意识地减少听音的遍数和使用录音机暂停键的次数,培养在只听一遍连贯录音的情况下捕捉主要信息的能力。在听英语的时候,不管对方的发音、语速如何,都不能产生抗拒、排斥的念头;甚至当你无法理解他的谈话内容时,也千万不要有此想法。因为唯有在自然流动的声音里练习,才是最有效的听力训练方法。这里的“自然流动”就是指话语的连贯性和语音语调的自然节奏感。所以我们在听音时要尽量把整篇材料作为听音单位,而不要人为地、频繁地把一篇听力材料切割成零碎的小块。要从整体上把握听音的内容,避免在听音时只注重单词、语法、句子结构等个别的语言现象。要提高听一遍录音后即能会意的能力和在第一时间内反应的正确率,从实战的需要出发,增强应试和实际应用的能力。
3) 快速阅读的能力
有些考生无法摆脱朗读文章的习惯,慢慢地逐字阅读选择项方能理解,速度一快就无法把握具体内容。他们往往来不及在限定的时间内读完较长的选择项,更不用说留出一定的时间去浏览下道题的选择项了,因而在听力考试中总是处于被动的地位。要克服上述现象,就要进行快速阅读的训练,提高快读的技能。如何在限定的十几秒钟内读完听力试题中的3个书面选择项,以便根据录音的内容选出正确的答案,这是听力考试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为了提高阅读速度,我们在平时的阅读中,可以根据文章的页码和字数的多少来限定自己读完的时间。当然,阅读的快慢要以弄清文章或句子的意思为前提,快了没读懂,等于没有读。因此开始时
不要把速度指标定得过高,而要有一个逐步适应和不断加快的过程。我们还可以用高考试题的书面选择项进行快读的训练,要求在13秒内读完两道题的8个选择项。较短的句子不会有太多问题,主要是针对长句,不仅要能读完、看懂,而且要能区分选择项的异同。浏览选择项也有一定的方法和技巧,例如垂直浏览法、寻同求异法等,它们对提高阅读的速度和理解句子的大意都有一定的帮助。
实际上,无论听或读,本质上是同一种思维活动,只不过感知的方式不同而已。读得慢无疑也听得慢,因为语言信息无论采用何种方式传递到大脑,都会受到思维反应速度的限制。因此收听语速较快的听力材料,用声音的速度来带动大脑思维反应的速度,可以促进阅读的速度。同理,阅读速度的提高也会对听力的提高形成很大的帮助。
第二章
听力基础能力积累
说到听力,我们听母语会觉得流利顺畅,没有任何理解障碍,而其他语言听起来都像“鸟语”,叽里咕噜不知所云。但是,我们也知道,同样说的是母语,广东人与甘肃人在一起用各自的方言交流时,也会感觉听不明白,或是根本无法理解对方的话。
不管是哪种语言,语音中都会有很多现象。当我们不了解这些现象时,通过听来理解一门语言便会出现障碍,这也是母语非英语的我们对听力有所“畏惧”的原因。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到底有哪些语音障碍。总的来说,语音、语调、发音方式都会造成语音障碍,例如强读、弱读、连读、爆破等。如果自己发音不准,所听到的单词也会被混淆,就会造成“听不懂”的结果。如sheep与ship,full与fool,litter与little等;再如不同的语调,语句中强读和弱读也有不同的意思。因此,如果你能掌握正确的发音方式,必将对高考听力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 英语语音方面的现象
1. 弱读
英语中有一些词,在语法结构上必须存在,但是却没有非常确切的意义。如冠词a/an/the,介词in/from/by/to等,连词so/but/and,助动词do/does等。因为这些词没有实在意义,所以我们一般不把它们读得字正腔圆、非常清晰,而是用它们的弱读方式来发音。
She can swim.
Mr. Lee is from China.
You are still a teacher.
I\'m an editor.
He would have come.
在最上面的两个句子中,can和from都要弱读,swim和China需要强读。但是当我们需要强调这些词在语境中的意义时,则需要强读。例如:
Where is Mr. Lee from?
Can she swim? —Yes, she can.
Are you still a teacher?
What are you now?
Will he come?
当助动词can需要被强调时,需要强读作
;当不需要被强调时,则要弱读,即 ;当介词from需要被强调时,需要读作 ,当不需要被强调时,通常情况下会弱读,即 。我们刚开始学习英语的时候,通常都是从一个一个单词学起的,因此往往对这些单词的强读式比较了解。但是,在实际会话以及高考英语听力中,你会发现这些词通常都是弱读的。这样一来,熟悉强读式却不了解弱读式的同学在听力或者口语交流中就会感到无法理解句子的意义,因为他们没有听懂,或者根本没有听到这些在语法功能上重要,但是本身可能却没有确切含义的词。
弱读练习

2. 发音的准确性
1) 准确性
长元音vs.短元音
长元音共5个:
,发音音长饱满。例如:bee, bird, car, call, cool
短元音共7个:
,发音短促有力。例如:ten, bit, cut, cat, occur, lot, book
如果读得不准,会非常影响对单词词义的判断。并且,如果单音不能读准,也会影响双元音的准确性。因此,看似简单的单元音也需要大量的模仿练习。
长元音vs.短元音
双元音共8个:
这里一定要注意,双元音不能以中文的发音方式读,例如:澳门的“澳”和音标
其实是非常不同的。发双元音时,需要从一个音,自然而然地滑向另一个音。例如 ,要先发咧开嘴的 音,双唇略扁,然后自然地滑向 音,双唇向里略收。例如:say
; bake ; bike ; toy ; cow2) 易混发音
vs.

续表

vs.

vs.

3. 连读
我们在讲中文时为了省力,并不会将每一个音都念得字正腔圆,而是会把有的相邻音连起来读,这一点在北京方言中表现得非常明显。同样,说英语时,为了达到省力的效果,人们也会把一些音连起来读,这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连读。连读在美式英语中更加明显,你很少能在完整的语句中听到一个单词清晰的开头和结尾,因为这些单词都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被连起来了。以下就是不同的连读形式:
(1) “辅音+元音”型连读
在一个句子或一个短语中,如果相邻的两个词中前一个词是以辅音结尾,后一个词是以元音开头,人们通常会把辅音与元音进行连读,这也是最常见的连读形式。例如:
hospital~exchange call
a cup~of tea
a couple~of days ago Don\'t give~up.
Not~at~all.
(2) \"r/re+元音”型连读
在一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