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
书名:经典诵读pdf/doc/txt格式电子书下载
推荐语:
作者:马经义编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7-01
书籍编号:30525637
ISBN:9787121368790
正文语种:中文
字数:483685
版次:1
所属分类:教材教辅-中职/高职
版权信息
书名:经典诵读
作者:马经义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07-01
ISBN:9787121368790
版权所有 · 侵权必究
前言
PREFACE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强盛的表现之一,所以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已成了当下贯穿整个国民教育的大战略。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来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例如2015年《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在相关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比重。”2017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专题阐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具体工作。正因如此,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已被各高职院校融入了人才培养体系并具体实施。作为高等职业院校,经典诵读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最主要的形式之一。
中华文明延绵了几千年,成就了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处处都是经典。例如,从学术层面上看就有先秦诸子经典、两汉的经学经典、魏晋的玄学经典、隋唐的佛学经典、宋明的理学经典、清代的朴学经典等;从文学层面上看又有上古的神话经典、两周的诗歌经典、先秦的散文经典、汉代的辞赋经典、唐代的诗歌经典、宋元的词曲经典以及明清的小说经典等,这一切经典构成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脉。
高职院校开展经典诵读意义何在?
第一,经典诵读有助于学生健全身心人格,端正礼仪行为,固化伦理道德,提高感悟力、审美力,它是民族文化得以延续的最好方式。经典往往能伴随我们生命的成长,在经典的滋养中,我们可以静心、养性、安顿自己的心灵,作为一个生命个体,这是经典给予我们最大的恩赐。
第二,经典诵读有助于专业学习的提升,能构建和谐校园,引领企业的精神文明,可以为社会输送品学兼优的高技能人才。
第三,对于高职教育,其总目标是为国家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其中有五个“对接”极其关键,它们分别是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对接。那么高职学生经典诵读能力培养属于哪一个“对接”呢?应该是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对接。高职学生经典诵读能力培养正是实现职业教育对接终身教育的基础。经典诵读,可以实现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的对接。因为职业教育和终身教育对接靠的是一种惠及终身的学习能力,这种能力分解之后就是一个人的阅读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而经典诵读正是培养这种能力的最佳做法。
《经典诵读》是基于高职学生学情,而编撰的适用于晨读或课外阅读的文学读本。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传统经典,初步掌握如何赏析各类文学作品,从而领悟中华文化精神,提升人文素养。《经典诵读》的内容以文学经典作为选取对象。以文学体裁划分板块,分为三个篇章,诗词篇、散文篇、小说篇。每个篇章中所精选的文学作品遵循代表性原则,以其作者所处朝代的先后顺序编排,并在每一篇章的结尾处附录“作品选读”推荐目录。
编者
2019年5月
诗词篇
作品介绍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作为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共311篇(其中有目无诗的6篇)。按其内容不同,分为《风》《雅》《颂》3个部分。
《风》出自各地的民歌,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其中有对爱情、劳动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对怀故土、思征人,以及反压迫和反欺凌的同情。诗中常用复沓的手法来反复咏叹,一首诗中往往只有几个字不同,表现了民歌的特色。
《雅》分《大雅》和《小雅》,多为贵族祭祀之诗歌,包括祈丰年、颂祖德。《大雅》的作者是贵族文人,但对现实政治有所不满。除了宴会乐歌、祭祀乐歌和史诗而外,也写出了一些反映人民愿望的讽刺诗;《小雅》中也有部分民歌。
《颂》则为宗庙祭祀之诗歌,《雅》和《颂》中的诗歌对于考察早期历史、宗教与社会有很大价值。
以上3个部分,《颂》有40篇;《雅》有105篇(《小雅》中有6篇有目无诗,不计算在内);《风》的数量最多,共160篇,合起来是305篇。古人取其整数,常说“诗三百”。
郑风·子衿
青青子衿[1],悠悠[2]我心。纵[3]我不往,子宁不嗣音[4]?
青青子佩[5],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6],在城阙[7]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注释】
[1]子:男子的美称。衿:衣领。
[2]悠悠:指忧思深长不断。
[3]纵:即使。
[4]宁:难道。嗣音:保持音信。
[5]佩:系在衣带上的装饰品。
[6]挑兮达兮:兮,语气助语,无实义。挑达:独自来回走动。
[7]城阙:城门楼。
周南·汉广
南有乔木[1],不可休思[2];汉有游女[3],不可求[4]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5],不可方[6]思。
翘翘错薪[7],言刈其楚[8];之子于归[9],言秣其马[10]。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11];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注释】
[1]乔木:高大的树木。
[2]休:休息。思:助词,无实义。
[3]汉:指汉水。游女:在汉水边游玩的女子。
[4]求:追求。
[5]江:长江。永:水流长。
[6]方:木筏。此处作为动词,指乘木筏渡江。
[7]翘翘:本意指鸟尾上的长羽毛,此处比喻杂草丛生。错薪:杂乱的柴草。
[8]言:助词,无实义。刈:割。楚:杂草中长得高挺的。
[9]于:助词,无实义。归:出嫁。
[10]秣(mò)其马:喂他的马。
[11]蒌(lóu):蒌蒿。
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1],灼灼[2]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3]。
桃之夭夭,有蕡[4]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5]。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释】
[1]夭夭:花朵怒放,美丽繁茂的样子。
[2]灼灼:花朵色彩如火一般明亮鲜艳。
[3]宜:和顺、亲善。室家:家庭。
[4]蕡:果实硕大的样子,
[5]蓁蓁:草木繁密,此处指桃叶茂盛。
卫风·硕人
硕人其颀[1],衣锦褧衣[2]。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3]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4]。
手如柔荑[5],肤如凝脂[6],领如蝤蛴[7],齿如瓠犀[8]。螓首蛾眉[9],巧笑倩[10]兮,美目盼[11]兮。
硕人敖敖[12],说[13]于农郊。四牡有骄[14],朱幩镳镳[15],翟茀[16]以朝。大夫夙退[17],无使君劳。
河水洋洋[18],北流活活[19]。施罛濊濊[20],鱣鲔发发[21],葭菼揭揭[22]。庶姜孽孽[23],庶士有朅[24]。
【注释】
[1]硕人:高大白胖的人。颀(qí):修长的样子。
[2]衣锦:穿着锦衣。褧(jiǒng):女子出嫁时挡风尘用的麻布罩衣,即披风。
[3]东宫:太子居住之处。此处指齐太子。
[4]谭公维私:谭公是庄姜的姐夫。谭,国名,在今山东历城。维,代词,其。私,姐夫。
[5]荑(tí):嫩芽。
[6]凝脂:凝固的油脂,形容皮肤洁白嫩滑。
[7]领:颈。蝤蛴(qiú qí):天牛的幼虫,色白身长。
[8]瓠犀(hù xī):瓠瓜的子,色白,排列整齐。
[9]螓(qín):一种昆虫,似蝉而小,头宽广方正。螓首,形容前额丰满开阔。蛾眉:蚕蛾的触角,细长弯曲。这里形容女子眉毛细长而弯曲。
[10]倩:嘴角间好看的样子。
[11]盼:眼珠转动的样子。
[12]敖敖:修长高大的样子。
[13]说(shuì):停车。
[14]四牡:驾车的四匹雄马。有:无实义,可不译。骄:强壮的样子。
[15]朱幩(fén):用红绸布缠饰的马嚼子。镳镳(biāo):盛美的样子。
[16]翟茀(dí fú):以雉羽为装饰的车围;翟,山鸡;茀,车篷。
[17]夙退:早早退朝。
[18]河水:黄河。洋洋:水流浩荡。
[19]北流:黄河在齐、卫间北流入海。活活(guō):水流的声音。
[20]施:张开。罛(gū):大的渔网。濊濊(huò):撒网入水的声音。
[21]鱣(zhān):鳇鱼,也说赤鲤。鲔(wěi):鲟鱼。发发(bō):鱼尾击水的声音。
[22]葭(jiā):初生的芦苇。菼(tǎn):初生的荻草。揭揭:长长的样子。
[23]庶姜:随嫁的姜姓众女。孽孽:装饰丰盛的样子。
[24]士:从嫁的臣子。有朅(qiè):勇武的样子。
邶风·击鼓
击鼓其镗[1],踊跃用兵[2]。土国城漕[3],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4],平陈与宋[5]。不我以归[6],忧心有忡[7]。
爰居爰处[8]?爰丧其马?于以[9]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10],与子成说[11]。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12]阔兮,不我活[13]兮。于嗟洵[14]兮,不我信[15]兮。
【注释】
[1]镗:鼓声。
[2]踊跃:鼓舞。兵:武器。
[3]土:挖土。国:都城。城:修城。漕:卫国的城市。
[4]孙子仲:公孙文仲,邶国将领。
[5]平:平定纠纷。陈、宋:诸侯国名。
[6]不我以归:有家不让回。
[7]有忡:有,无实义,可不译;忡,忧虑的样子。
[8]爰(yuán):哪里。
[9]于以:在哪儿。
[10]契阔:聚散。契,相聚;阔,分离。
[11]成说:约定。
[12]于嗟:吁嗟,感叹词,相当于现在的“哎哟”。
[13]活:相会。
[14]洵:久远。
[15]信:守信,守约。
王风·黍离
彼黍离离[1],彼稷[2]之苗。行迈靡靡[3],中心摇摇[4]。知[5]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6]。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注释】
[1]黍(shǔ):一种农作物,形似小米。离离:茂盛的样子。
[2]稷(jì):一种粮食作物。
[3]行迈:行走。靡(mǐ)靡:迟缓的样子。
[4]中心:心中。摇摇:心神不定的样子。
[5]知:了解。
[6]噎(yē):堵塞。
小雅·采薇
采薇[1]采薇,薇亦作止[2]。曰归[3]曰归,岁亦莫[4]止。靡室靡家[5],玁狁[6]之故。不遑启居[7],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8]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9],载饥载渴[10]。我戍[11]未定,靡使归聘[12]。
采薇采薇,薇亦刚[13]止。曰归曰归,岁亦阳[14]止。王事靡盬[15],不遑启处[16]。忧心孔疚[17],我行不来[18]!
彼尔维何[19]?维常之华[20]。彼路斯何[21]?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22]。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23]。君子所依,小人所腓[24]。四牡翼翼[25],象弭鱼服[26]。岂不日戒[27]?玁狁孔棘[28]!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29]。今我来思[30],雨雪霏霏[31]。行道迟迟[32],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注释】
[1]薇:豆科野豌豆属的一种。
[2]作:薇菜冒出地面。止:句末助词,可不译。
[3]曰:助词,可不译。
[4]莫:通“暮”,此处指年末。
[5]靡室靡家:没有正常的家庭生活。
[6]玁狁(xiǎn yǔn):位于中国北方与西北方的古代民族。
[7]遑(huáng):闲暇。启居:启,跪坐;居,安坐,此处合用指休息、休整。
[8]柔:柔嫩,指刚长出来的薇菜柔嫩的样子,比“作”更进一步生长。
[9]烈烈:忧心如焚。
[10]载(zài)饥载渴:又饥又渴。
[11]戍(shù):防守。
[12]聘(pìn):问候的音信。
[13]刚:坚硬,比“柔”更进一步生长。
[14]阳:农历十月。
[15]盬(gǔ):止息。
[16]启处:休整,休息。
[17]孔:很。疚:苦痛。
[18]我行不来:我不能回家。来,回家。
[19]尔:花盛开的样子。维何:是什么。维,句中语气词。
[20]常:通“棠”,即棠梨树。之,的。华通“花”。
[21]路:高大的战车。斯何,是什么。
[22]业业:高大的样子。
[23]骙骙(kuí):雄壮威武的样子。
[24]小人:指士兵。腓(féi):庇护,掩护。
[25]翼翼:整齐的样子。
[26]弭(mǐ):弓的一种,其两端饰以骨角。象弭:以象牙装饰弓端的弭。鱼服:鲨鱼皮制的箭袋。
[27]日戒:日日警惕戒备。
[28]孔棘(jí):很紧急。
[29]依依:柳丝轻柔、随风摇曳的样子。
[30]思:用在句末,无实义。
[31]雨:动词,下的意思。霏(fēi)霏:雪花飘落的样子。
[32]迟迟:迟缓的样子。
小雅·鹿鸣
呦呦[1]鹿鸣,食野之苹[2]。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3],承筐是将[4]。人之好[5]我,示我周行[6]。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7]。我有嘉宾,德音孔昭[8]。视民不恌[9],君子是则[10]是效。我有旨[11]酒,嘉宾式燕以敖[12]。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13]。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且湛[14]。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注释】
[1]呦(yōu)呦:鹿的叫声。
[2]苹:艾蒿。
[3]簧:笙上的簧片。
[4]承筐:奉上礼品。将:送,献。
[5]好(hào):友善,交好。
[6]周行(háng):大道,此处引申为大道理。
[7]蒿:青蒿,菊科植物。
[8]德音:美好的品德声誉。孔:很。
[9]视:同“示”,展示。恌(tiāo):同“佻”,轻浮。
[10]则:法则,楷模,此处作为动词意为效法,当成楷模。
[11]旨:甘美。
[12]式:助词,可不译。燕:同“宴”。敖:同“遨”,嬉游。
[13]芩(qín):草名,蒿类植物。
[14]湛(dān):深厚。
作品介绍
楚辞又称“楚词”,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作品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楚辞》以屈原作品为主体,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之一。它与《诗经》并称“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屈原,芈姓,屈氏,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屈原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
九歌·湘夫人
帝子[1]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2]。袅袅[3]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4]。登白薠兮骋望[5],与佳期兮夕张[6]。鸟何萃兮苹[7]中,罾[8]何为兮木上。沅有芷兮澧有兰[9],思公子兮未敢言。
荒忽[10]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11]。麋[12]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13]?朝驰余马兮江皋[14],夕济兮西澨[15]。闻佳人兮召[16]予,将腾驾兮偕逝[17]。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18];荪壁兮紫坛[19],播芳椒[20]兮成堂;桂栋兮兰橑[21],辛夷楣兮药房[22];罔薜荔兮为帷[23],擗蕙櫋兮既张[24];白玉兮为镇[25],疏石兰兮为芳[26];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27]。合百草兮实庭[28],建芳馨兮庑门[29]。九嶷缤兮并迎[30],灵之来兮如云[31]。捐余袂[32]兮江中,遗余褋[33]兮澧浦。搴汀洲兮杜若[34],将以遗兮远者[35];时不可兮骤得[36],聊逍遥兮容与[37]!
【注释】
[1]帝子:指湘夫人,舜妃为帝尧之女,故称“帝子”。
[2]眇眇(miǎo):望而不见的徉子。愁予:使我忧愁。
[3]袅袅(niǎo):微风吹拂的样子。
[4]波:生波。木叶:树叶。下:落。
[5]薠(fán):一种近水生的秋草。骋望:纵目而望。
[6]佳:佳人,指湘夫人。期:期约。张:陈设。
[7]萃:集。苹:水草。
[8]罾(zēng):捕鱼的网。
[9]沅:即沅水,在今湖南省。芷(zhǐ):即白芷,一种香草。澧(lǐ):即澧水,在今湖南省,流入洞庭湖。
[10]荒忽:不分明的样子。
[11]潺湲(chán yuán):水流缓慢的样子。
[12]麋:兽名,似鹿。
[13]水裔:水边。
[14]皋:水边高地。
[15]澨(shì):水边。
[16]召:召唤,呼唤。
[17]腾驾:驾着马车奔腾飞驰。偕逝:同往。
[18]葺:编草盖房子。盖:指屋顶。
[19]荪壁:用荪草饰壁。荪(sūn):一种香草。紫:紫贝。坛:中庭。
[20]椒:一种香木。
[21]栋:屋栋,屋脊柱。橑(lǎo):屋椽(chuán)。
[22]辛夷:木名,初春升花。楣:门上横梁。药:白芷。
[23]罔:通“网”,编成网状。薜荔(bì lì):一种香草,缘木而生。帷:帷帐。
[24]擗(pǐ):掰开。蕙:一种香草。櫋(mián):隔扇。
[25]镇:镇压坐席之物。
[26]疏:分疏,分陈。石兰:一种香草。
[27]缭:缠绕。杜衡:一种香草。
[28]合:合聚。百草:指众芳草。实:充实。
[29]馨:能够远闻的香。庑(wǔ):廊
[30]九嶷(yí):山名,传说中舜的葬地,在湘水南。这里指九嶷山神。缤:盛多的样子。
[31]灵:神。如云:众多的样子。
[32]袂(mèi):衣袖。
[33]褋(dié):外衣。
[34]汀:水中或水边的平地。杜若:一种香草。
[35]远者:指湘夫人。
[36]骤得:数得,屡得。
[37]逍遥:游玩。容与:悠闲的样子。
九歌·山鬼
若有人兮山之阿[1],被薜荔兮带女萝[2];既含睇兮又宜笑[3],子慕予兮善窈窕[4];
乘赤豹兮从文狸[5],辛夷车兮结桂旗[6];被石兰兮带杜衡[7],折芳馨兮遗[8]所思;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9],路险难[10]兮独后来;表[11]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12]兮而在下;
杳冥冥兮羌昼晦[13],东风飘兮神灵雨[14];留灵修兮憺忘归[15],岁既晏兮孰华予[16];
采三秀[17]兮于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18];怨公子兮[19]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
山中人兮芳杜若[20],饮石泉兮荫[21]松柏;君思我兮然疑作[22];雷填填[23]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24]夜鸣;风飒飒兮木萧萧[25],思公子兮徒离[26]忧。
【注释】
[1]山之阿(ē):山的曲折处。
[2]被(pī):通假字,通“披”。薜荔、女萝:蔓生植物,香草。
[3]含睇(dì):含情脉脉地斜视。宜笑:得体地笑。
[4]子:山鬼对所爱慕男子的称呼,你。窈窕:娴雅美好的样子。
[5]赤豹:皮毛呈褐的豹。从:跟从。文:花纹。狸:狐一类的兽。文狸:毛色有花纹的狸。
[6]辛夷车:以辛夷木为车。结:编结。桂旗,以桂为旗。
[7]石兰、杜蘅:香草名。
[8]遗(wèi):赠。
[9]余:我,山鬼自指。篁:竹。幽篁:深密的竹林。
[10]险难:艰险难行。
[11]表:独立突出的样子。
[12]容容:水或烟气流动之貌。
[13]杳冥冥:又幽深又昏暗。羌:语气助词。
[14]神灵雨:神灵降下雨水;雨:动词,下雨。
[15]灵修:指山鬼所爱慕的男子。憺(dàn):安乐。
[16]晏:晚。华予:让我像花一样美丽。华:花。
[17]三秀:芝草,一年开三次花,传说服食能延年益寿。
[18]蔓蔓:藤草缠绕的样子。
[19]公子:指山鬼所爱慕之人。
[20]杜若:香草。
[21]荫:遮。
[22]然疑作:信疑交加。然,相信;作,起。
[23]填填:雷声。
[24]狖(yòu):长尾猿。
[25]萧萧:风吹动树木发出的声音。
[26]离:通“罹”,忧愁。
九章·涉江
余幼好此奇服[1]兮,年既老而不衰。带长铗[2]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3],被明月兮佩宝璐[4]。世混浊而莫余知[5]兮,吾方高驰而不顾[6]。驾青虬兮骖白螭[7],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8]。登昆仑兮食玉英[9],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哀南夷[10]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11]。乘鄂渚而反顾兮[12],欸秋冬之绪风[13]。步余马兮山皋[14],邸余车兮方林[15]。
乘舲船[16]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17]。船容与[18]而不进兮,淹回水而疑滞[19]。朝发枉渚[20]兮,夕宿辰阳[21]。苟余心其端直兮[22],虽僻远之何伤。入溆浦余儃徊兮[23],迷不知吾所如[24]。深林杳以冥冥兮[25],乃猿狖之所居。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26]。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接舆髡首兮[27],桑扈臝行[28]。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29]。伍子逢殃兮[30],比干菹醢[31]。与前世而皆然兮[32],吾又何怨乎今之人!余将董道[33]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34]!乱曰[35]:鸾鸟凤皇[36],日[37]以远兮。燕雀乌鹊,巢堂坛兮[38]。露申辛夷[39],死林薄[40]兮。腥臊并御[41],芳不得薄兮[42]。阴阳易位[43],时不当[44]兮。怀信佗傺[45],忽乎吾将行兮!
【注释】
[1]奇服:不寻常的服饰。
[2]铗:本指剑柄,此处表示剑。
[3]冠:戴帽子。切云:帽子名。崔嵬:高。
[4]明月:代指珍珠。璐:美玉。
[5]莫余知:“莫知余”的倒装句式,意为没有人了解我。
[6]方:将要。高驰:远走高飞。顾:回头看。
[7]虬:无角的龙。骖:四马驾车,两边之马称为“骖”,此处表示用螭来作为骖马。螭(chī):一种龙。
[8]重华:帝舜的名字。瑶:美玉。圃:花园。
[9]玉英:玉树上的花。
[10]南夷:屈原被流放的楚国南部。
[11]旦:早晨。济:渡过。
[12]乘:登。鄂渚:地名,在今武昌。
[13]欸:叹息声。绪:残余。
[14]步余马:让马徐行。山皋:山冈。
[15]邸:同“抵”,抵达。方林:地名。
[16]舲(líng)船:有窗的船。
[17]齐:同时并举。吴:国名。榜:船桨。汰:水波。
[18]容与:缓慢从容的样子。
[19]淹:停留。回水:迂回的流水。
[20]枉渚:地名,在今湖南常德一带。
[21]辰阳:地名,在今湖南辰溪县西。
[22]苟:如果。端:正。
[23]溆浦:溆水之滨。儃佪(chán huái):徘徊不前。
[24]如:到,往。
[25]杳:深。冥冥:黑暗。
[26]霏霏:云气盛密的样子。承:弥漫。宇:天空。
[27]接舆:春秋时楚国的隐士,与孔子同时代。髡(kūn)首:古代刑罚,即剃发。相传接舆自己剃去头发,避世不出仕。
[28]桑扈:古代的隐士。臝:同“裸”,桑扈用赤体行走来表示自己的愤世嫉俗。
[29]以:用。
[30]伍子:伍子胥,春秋时吴国贤臣。逢殃:吴王夫差听信伯嚭的谗言,逼迫伍子胥自杀。
[31]比干:商纣王时的贤臣。菹醢(zū hǎi):古代把人剁成肉酱的一种酷刑。
[32]皆然:都一样。
[33]董道:正道。
[34]重:重复。昏:暗昧。
[35]乱曰:表示乐章的结尾部分,是对这篇赋辞的总体概括。
[36]鸾鸟凤皇:比喻贤能的人。
[37]日:一天天。
[38]堂:殿堂。坛:祭坛,比喻小人挤满朝廷。
[39]露申辛夷:两种植物,花香且美,此处比喻贤人。
[40]林薄:草木丛生的地方。
[41]腥臊:指臭恶之物,比喻小人。御:用。
[42]芳:芳洁之物,比喻忠直君子。薄:接近。
[43]阴阳易位:昼夜颠倒,表示一切混乱。
[44]当:合。
[45]怀信:怀抱忠信。佗傺(chà chì):惆怅失意。
越人歌
今夕何夕兮,搴[1]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2]好兮,不訾诟耻[3]。心几烦而不绝兮[4],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注释】
[1]搴(qiān):拔。搴舟,犹言荡舟。
[2]被(pī):同“披”,覆盖。
[3]訾(zǐ):说坏话。诟(gòu)耻:耻辱。
[4]心几(jī):心绪,几同“机”。绝:停止。
作品介绍
乐府初设于秦,是当时少府下辖的一个专门管理乐舞演唱教习的机构。汉初,乐府并没有保留下来。到了汉武帝时,在定郊祭礼乐时重建乐府,其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称为“乐府诗”,或简称“乐府”,是继《诗经》和《楚辞》之后的一种新诗体。
《乐府诗集》是现存收集乐府歌辞最完备的一部诗歌总集,共100卷,由北宋郭茂倩所编,其中的内容十分丰富,反映社会生活面很广,主要辑录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谣,共5 000多首。该诗集搜集广泛,各类有总序,每曲有题解,是汉朝、魏晋、南北朝民歌精华所在。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1]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2]入,雉[3]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4],井上生旅葵。
舂[5]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
本站仅展示书籍部分内容
如有任何咨询
请加微信10090337咨询